《达摩多罗禅经讲记》第18卷录音


04、再讲《安般守意经·序》及释疑

所以,我们看“意”,看《安般守意经》,你们注意了没有?你们当然读书啊、修行啊,都是不注意的啦!换句话,拿现在的话,都是不科学的了。看《安般守意经》啊,那个“序言”我们上一次提到,你们现在都会圈点吧?

[序文:一朽乎下,万生乎上,弹指之间,心,九百六十转;一日一夕,十三亿意。意有一身,心不自知,犹彼种夫也。是以行寂,系意着息,数一至十;十数不误,意定在之;小定三日,大定七日,寂无他念,怕(泊)然若死,谓之一禅。禅,弃也,弃十三亿秽念之意。]

这个序言第一篇,我不是提到要科学求证吗?当然它不是……,没有现代科学那么精密。就是说,序言的第一篇上段、上栏、上面一半,倒数第三行开始,“一朽乎下,万生乎上。弹指之间,心,九百六十转”,这就是“意”。当然他这个根据佛当年说的,这样一弹指之间,心意啊,已经动了九百六十转。“一日一夕,十三亿意”,那这个数字我当然叫你们注意,哎,我也特别提你们注意,你们当时也注意,后来回去没有查过诶,没有研究啊。

“意有一身”,每一个“意”都有它的“本身”,过去最初翻译叫“身”啊,那么后来唯识叫“性”了,“意”有“依他起性”,“意有一身”就是自己有个体段,“心不自知”,所以“犹彼种夫也”,等于种田的人,一颗种子把它水泡了,捏烂放在泥巴里,它,当你(把)种子放在泥巴里,它吸收土壤水分,马上一弹指之间,它马上起生物变化作用,已经在变了。当然,现在研究农业化学,也没有个仪器跟到种子种在里头,看一刹那之间,它是变成什么样子。所以等于我们的心意,他这里讲粗的啊。“弹指之间,心九百六十转”,一天一夜,是十三亿的“意”、意念,念头有十三亿的跳动,每一意都有一个“本身”,可惜自己自不知道,犹如那个种田的农夫一样,每个种子下去,变化不知道。“是以”,所以呀,叫你呀“行寂系意”,所以叫你“行寂系意着息”,因此,没有别的方法,佛教了一个方法,叫你修行、修行了,这个行为,行为就是在做功啦,做这个功夫,做“寂”、清净的功夫。(录音中断)

缚于“息”,认识这个“意”,“系意着息”,把这个“意”不要乱跑,把它拴住,随时随地“系”、就是拴住,一根绳子把它拉住了。那这个绳子是什么呢?绳子就拿这个“安那般那”这个“息”来做绳子,抓住这个“意”;也可以说,反过来,拿“意”来做绳子,抓住了这个“息”,因为一呼一吸同“意”是,它两个一体的两面,双生果一样,念、意动,安(般),出入息就动了,“息”就动了,所以可以说“意”是绳子,或者“息”是绳子,“系意着息”。

那么由“数”开始,“数一到十”,这个“数息观”了。“十数不误,意定在之”,那么数十“息”,其心都不乱,这个“意”呢,初步得到拴住了,“在之”,“意”总拴在这里了,“意”在“息”上。啊,“意”在“息”上,这个里头他就没有讲了,也许他经验不到,这个“息”跟“意”俩是不是“寂”,静止、完全静止的状态呢?这个里头还有个东西。

那么在这个静止状态,“小定三日,大定七天,寂无他念,怕然若死,谓之一禅。”是初步,不是说你数到十就是初步哦,是下面哦,“意定在之,小定三天”,这个时间拿人世间的时间,“大定七天”,这个“意”“息”没有分开了。“寂无他念”,完全清净了,没有其它的杂念了。由“数息法门”光是开始诶,数到“息”、觉得心念已经不乱了就不谈了,把心跟“息”俩合一,合一定了三天、或者到七(天),“寂无他念,怕然若死”,这个身体外形好像死人一样,不动了,“意”跟“息”定在一起了,这才是第一步,“谓之一禅”。

李素美:老师,我不知…对不起,请问一下,他这里讲前头、上面倒数第二行,“一日一夕”,有“十三”个“亿”意哦,这一天。

南师:“十三亿”的“意”。

李素美:“十三亿”的“意”,那换句话,是不是就是说一天一夜之间有十三个亿的“息”,是不是?

南师:嗯,对,“意”也有“息”的作用。“息”,“息”没有谈,“息”啊,这个呼吸往来,他这里没有谈。一呼一吸叫“一念”,“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个烦恼、有八万四千“意”,这是其他的经典所讲的。

李素美:老师,那问题就是,我们现在就抓不到那个八万四千烦恼,你抓不住它,也查不出来,是、是……

南师:对,那就是只先讲第六意识喽,“意有一身”。

李素美:那还有一个问题

南师:嗯

李素美:那既然是“意”要跟“息”是相依的话,那“意”可以说让它清净,不能说让它停止,只是一种清净状态。

南师:对啊,停止也好、住也好,就是清净意识。

李素美:清净意识。

南师:上面讲,对。

李素美:那清净意识的话,“息”在清净意识,那么“息”还动不动呢?

南师:啊,就是这个问题啊。这个时候“息”不动了。

李素美:那“息”不动了的话…

南师:差不多是不动了,其实还有动,“全息”还在“息”。

李素美:是,老师,那个…

南师:毛孔呼吸往来。

李素美:所谓的“全息”,是不是不靠鼻子的这个气,是靠全部呼吸的这个?

南师:对、对。

李素美:还是靠器官里面全部?

南师:不是完全靠器官了。

李素美:是靠皮肤,是不是?

南师:每个细胞都在呼吸,嗯,就是这样。

李素美:那,这个时候的息,是不是还动的?这个“息”还是有、还是……?

南师:念还是清净,知道的啊。

李素美:我问的是说所谓的……

南师:“息”也动啊。

李素美:“息”还是有呼有吸,是不是?

南师:有动,有动。

李素美:也是有呼吸是不是?

南师:嗯,有呼吸的,不是现在这个呼吸的现象了,有来往的现象,会知道,嗯,就是他现在讲“寂无他念”,讲意境界,“怕然若死”不是真死了,身体还是活的,有“息”往来的,这个“谓之一禅”。

“禅”呢,是“弃也”,就是,这里古代翻译“弃”,后来“三十七道品”叫做“舍”,“舍”就是放下,就是布施、丢开了。“弃”个什么呢?放下什么?“弃十三亿秽念之意”,就是起心动念,乱想的“意”没有(了),就刚才李素美问“意清净”了…

[序文:已获数定,转念着随,蠲除其八,正有二意,意定在随,由在数矣!垢浊消灭,心稍清净,谓之二禅也。]

这个“已获数定”,这样说达到…,由“数息观”到达这个境界,这个数息的程序,可以说到这里告一个程序:“一禅”。然后,“转念着随”了,那“蠲(juān)除其八,正有二意,意定在随”,那么他这个文字不清楚,哪几种“八”呢?“蠲除其八,正有二意”啊,不是“蠲除其八正,有二意,意定在随”;“八正”,啊,也可以,但是这个文字不清楚啊,“蠲除”,这个“八”应该算是,喏,“冷、热、轻、重、粗、滑……”身体上那感觉。是吧?我所以叫你回去…

都没有研究嘛,呵,现在我再提出来,你再研究,啊。

“意定在随”,就是这个时候超过了身体,假使你有病,哪里痛、哪里涨、哪里头昏、哪里麻,这些都过了,“蠲除”,已经抛弃了放下了,那当然不只放下了,换句话,生命、身体气脉,做“数”的功夫已经是很多小病小恼都祛了,气脉也打通了,那么这个叫“随”了。

“意定在随,由在数矣,垢浊消灭,心稍清净,谓之二禅也。”这个时候,由“数”进到“随”,心里头呢,“垢浊消灭”;换句话,不但心里头,身体上这些病痛也清净了。心境,完全是越来越清明的哦,可是意、息还是自己知道哦,“谓之二禅”了,第二步,这个“二禅”不是“四禅八定”的了。

[又除其一,注意鼻头,谓之止也。得止之行,三毒、四走、五阴、六冥,诸秽灭矣,煛然心明,逾明月珠。淫邪污心,犹镜处泥,秽垢污焉;偃以照天,覆以临土;聪叡圣达,万土临照。虽有天地之大,靡一夫而能睹,所以然者,由其垢浊。众垢污心,有逾彼镜矣!若得良师刬刮莹磨,薄尘微曀,荡使无余;举之以照,毛发面理,无微不察;垢退明存,使其然矣!情溢意散,念万不识一矣。]

“又除其一,注意鼻头,谓之止也。”再进一步呢,把这个境界也进一步了。守到这里、守这里、这里(鼻头),为什么守这里?这里是粗的这个“息”,往来息的出入的海关口。所以你们现在,真的有没有做到呼吸完全清楚了,你在海关口、飞机场的海关口站到看看嘛,每一个进来你都要验一下“护照号”,你才觉得真的有没有呼吸。这个并不是不重要,很重要的。当然你们现在假使……,我所以平常很反对叫你们守这里,有些人教打坐,开始因为你身体气脉没有通,一守这里,有时候头发胀的,痛得不得了的哦!风啊、痛啊、乱呐,各种病会来。他到这一步叫你注意在鼻头,完全停、封锁了,等于宝瓶气,密宗,完全封锁了,密宗宝瓶气硬把它强制执行,那个是粗的,他这里意识把它封锁了。

“得止之行,三毒、四走、五阴、六冥、诸秽灭矣。”就是贪、嗔、痴、慢、“五阴”这个都清净了,“煛然心明,逾明月珠”,(录音中断)贪、嗔、痴、慢、疑,你心里头这些脏的杂念都没有了。

“偃以照天,覆以临土,聪叡(ruì)圣达,万土临照,虽有天地之大,靡一夫而能睹。所以然者,由其垢浊,众垢污心,有逾彼镜矣。”就是“心如明镜台”,等于这样。

那这个这一段“若得良师,刬(chǎn,同“铲”)刮莹磨,薄尘微曀(yì),荡使无余。举之以照,毛发面理,无微不察,垢退明存,使其然矣。情溢意散,念万不识一矣”。这下面都讲心念散乱的情形。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1992年香港录音整理,定稿于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