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讲“住”,功夫停留在不进。“修行方便道安般念住分”,这一部分是“第三”部分。
『如我力所能,演说退过已,今当说住过,修行者善听。若于入出息,无见亦无觉,不解方便求,是则初门住。』
喏,现在你在修出入息,第一次上课讲过的,最高智慧的人,自己生命在呼吸看得见,笨的人看不见,只能感觉得到。看见呼吸是什么?进出都看见,高度智慧的人,甚至于鼻子、毛孔呼吸进出都看见。所以密宗的“六成就法”修得好的人,喏,甚至看别人看自己,功夫上好的,一身的进出…,功夫到了某一个阶段,全身的毛孔变成进出的光明、彩色的光,气会变成这样,那不叫做气,我们现在叫气功这个“气”都把它当成空气一样,不是的,“息”不是这个东西。这个所以看见很难,感觉到已经不容易了,并不是只在呼吸,不在……。只在鼻子上做功夫,不对哦。“若于入出息”,进息、出息,“无见亦无觉,不解方便求”,也不懂得方法,什么是“息”,那么搞不清楚的人啊,就教你一个听呼吸法门,永远停留在这里,一辈子也在这里。所以很多,我讲《如何修证佛法》讲很多人做了密宗修气功的啊,或者是天台宗修止观的,一天到黑打坐起来,就在那里数息啊、“数息”,那去拜彭嘉恒做徒弟嘛,拜会计师做徒弟了,去学会计嘛,计数字去!这样你一晚上坐到了有几千息又有屁用!还有一个呼吸留得住吗?对不对?没有用的。有些人所以永远都在那个法门上停留,不晓得进步,你说“老师啊,你教我进步…”没有老师呢?你就死了?自己也不晓得,智慧自己会开发的。
『闻慧既已生,应起思慧念。不善解次第,愚痴住所缚。』
所以修行叫你修出入息,不能够不解方便求,一到了呼吸“住”的境界的时候,那已经不管出入息,进入禅定境界去了,这也要经典道理智慧,“闻”、多闻,智慧发生。
“应起思慧念”,所以禅定翻译中国叫“禅定”,正翻译叫“正思惟”,不是不去研究它,要正起“思慧”研究,“应起思(慧念)”。
妄想来,你怕什么妄想,妄想本来空的嘛,那佛怎么叫你“正思惟”呢?所以常常我骂人,你坐起来什么妄想都不起,你修个屁,你吃安眠药多好呢?你学猪多好呢?嘿,吃了就睡。佛法是“正思惟”,“应起思慧念”。
不善于解释“次第”法门,是属“愚痴”的修法,“愚痴住”,贪嗔痴,最笨的,修成白痴了,所以有许多学佛学佛,学到后来脑子都不会用了,真的变白痴了的很多啊,“愚痴住所缚”。
『若数已成就,息去应随去,不知随顺法,是说修行住。』
你数息已经…,为什么要“数息”呢?我问你,我们呼吸自然,你一进来、一出去,你都晓得了嘛,然后你心里“一”,知道了。三个东西在用,一出一入,还有一个知道“一”,另外还有哦、后面,现在我知道数了“一”了,不过我没有乱想哦,什么都知道,四个、五个都摆在那里,可是五个都很清净啊。所以你这个“数息”,都没有散乱就可以了,不数了。“息去”了以后,碳气一出去了以后,我就定在这里;或者是一进去了、进来,或者出去,呼吸充满了,我就定住了,心就跟到定住了,“息去应随去”。如果“不知随顺”的方法呢,还在那里老是数下去,你去到他那上课吧,学会计去,“是说修行住”,永远停留在这。
『如佛问比丘,谁习安般念。有一比丘答,是念我修习。汝有安般念,不言汝无有,复更有胜妙,牟尼说当修,方便道安般。』
他引用…,他说有一次佛问他的一个徒弟、出家的比丘,“你在修什么?”
“呼吸”。
“能呼、能吸的那个是谁啊?”
这个和尚答,“那个是我啊,是念”,我在呼吸啊。
你既然懂得你在修呼吸,你也不管空与有,……不算空了,你既然在修呼吸,呼吸境界是“有”的境界,就在这个“有”上修,当然修这个“有”的;“复”,你现在安那般那,修这个有的法门,“复更有胜妙”,然后进一步还有更高深的法门。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上都告诉你了,“说当修”,应…,而且佛告诉你,尤其他吩咐儿子,要想进步很快得道,修“安般”,就是修出入息入手,这个“方便道”最好的方法就是“安般”,为什么呢?因为修这个出入息不但心容易得定得道,而且对身体更有利,身心两方面变化气质更快。
先休息一下,讲到“住”了噢,“退”都讲完了,讲“住”了。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1992年香港录音整理,定稿于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