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达摩禅经》是刚才进入孙医师所讲的“出入息”的修止的方法。那么这个“出入息”啊,普通人就把它当成所谓现在国内流行的气功,气功同“出入息”不相干啊。一般所谓现在气功都拿鼻子一呼一吸,以“深呼吸”、我们总名称叫它“深呼吸”的,有各种修炼的方法。
以前我也讲过,几十年前就说过,这个人啊真奇怪,很会玩花样,同样一个鼻子,我在台湾那个几十年前,很多人病了老化,我叫他“做做气功吧…”都不肯的,学会了都不做!
然后啊,身体也衰老、痛苦得要死,问我“怎么办?”
我说:“没有办法。”
鼻子(是)自己的、空气不要钱买的,你都不干嘛!去找医院、送医院去了,多花钱、多受罪!还是不好…。也好了,最后就是好了,清净了,没有了当然清净了!哼!
所以这个呼吸的功夫、气功,你看这个人,就是这个鼻子,在我所知道气功的方法(有)两百多种,就是鼻子利用深呼吸出入,这个现在所讲气功。修“止观”,佛怎么不叫气功呢?叫“安那般那”?他把这个出气、进气,分开来讲。那么为什么又叫做“息”呢?这个我再三强调给大家讲,不晓得你用功的听,听进去了没有?
所谓“息”的境界…;已经有往来的,这样在往来、也可以说在旋转,也可以说在出入,这个生命也可以说升降、电梯一样升降,这个是“安那般那”。我们这个生命,现在一个医学上报告,很严重的啊,这是国内开始,由中西医两方面结(合),一个生物学家叫什么名字啊,国内很有名?现在医学上也引用到了,尤其学针灸啊看病,叫做“全息”,呼吸的…叫做全,完全的“全”,休息这个“息”。因为拿生物各种来试验啊,一个植物,植物也在“安那般那”出入息。可是这个出入息,我们人不止鼻子的出入息,每一个细胞本身都在呼吸,所以这个生命是个“全息”的阶段。可是为什么不叫做“全呼吸”呢?所以你们修“止观”呐,修这个《禅经》,真做功夫的,这是修“止息”哦,不是修呼吸,搞清楚。“息”是这个气出去、倒回来,或者是说升、降,这个阶段中间有一个停留阶段,这个是“息”的境界。所以“数息观”呐、“随息观”呐,是用“息”字,并没有讲数出入气、随出入气哦!这一点观念特别搞清楚哦,很重要!不然你们搞了半天,在那个出入气上搞,不懂得“息”的作用、不懂得“全息”的作用。实际上你功夫到了得止得定,或者鼻子呼吸都可以停止啦,可是你身上的细胞还在往来哦,这个是“息”的阶段。这是第一点要注意。这就是科学性的了,佛法讲到这个样子是科学性了,不是完全宗教哲学问题了。
第二,当你在“止息”,譬如孙医师今天昨天,6号跟7号两天的报告我认为是最好、最科学、最有进步,讲实际功夫的话。但是还有个东西,当你很清净“止息”的阶段,不管是“息啊、止啊、观呐、还呐、净”,你要注意哟,是两个东西,一个就是我意识的知觉,“知觉”跟“息”两个在配合,这个生命也等于说我们中国《易经》所讲阴、阳两个东西在结合。你看一个、我们中国人,所以讲儒家孔子提倡“仁”。“仁”者,孔子的定义没有下,什么叫“仁”?你看研究孔子的学说,“四书五经”里“仁”很多。后来宋儒把它下一个定义,拿医学定义来下,说“仁”等于说果、水果那个籽籽的“仁”,果子的核籽。“核”,广东话叫什么?
男生:hā(粤语)。
南师:hā,那个yué、yué,这个yué温州话叫yué噢,那个、那个是“仁”。所以药店里有杏仁,杏子的杏仁、桃子的桃仁,你们大家看过“仁”?没有。当然中国人有时候拿来当补药吃啊、或者当药吃,没有(真)看过。世界上任何…乃至一个谷子的、我们吃的米这个谷子的米仁,这个中心叫做“仁”,你把它解剖打开是两块(温州话,师读“两花”)的、中间空的,你看你买个桃子啊,拿一个水果、红枣出来你把仁撬开了,中间是空的,它两块合拢来。
嗯,那么我们现在这个生命存在,你除了“出入息”往来这个“息”的作用以外,你所谓得定,你知道得定,有一个东西,不是这个东西,不是“息”的,跟“息”两个结合为一,才能凝定下(来),这个是意识思想,拿现在讲,也就是第六识、意识,意也就是知觉。所以你真到了…所以说你说“我也修出入息都得不到利益,乃至做气功也得不到利益。”那么你,叫你做气功了?你只管鼻子“哼啊哈”,你那个意识还在散乱,没有跟它凝结。所以真做到心息相连、心随息转,或者做到息随心转的人,这个人可以有特别境界了,那个不是特异功能,那叫可以发神通了。这一点,今天在讲…继续下去讲以前,给大家补充,你们要搞清楚。
不搞清楚啊,在这里听听,你也凑闹热,我也免得浪费精神,大家都可以省省,何必浪费时间与精神搞这一套?这个是比较重要。你要晓得拿学佛的道理来讲,如果正式拿学佛讲,甚至我讲你们听、没有心得听闹热的,是犯戒、有罪过,不但没有功德,照佛家的戒律很严重的,所以真正佛法很难!不是说凑凑闹热的,我们不是为了普通演讲啊、好出名啊、收门票,不是这个道理啊!真的要敬重,一个恭敬的“敬”,一个所谓的“敬”字,一个是诚恳自己要真研究数息,要身心去求证的,那就对了!
“你怎么用这个纸写呢?很多纸嘛,那个抽屉里!怎么都不准备好?这个包药的纸啊。”
英宁(音):对不起!
黄医师:嘿嘿。
南师:英宁啊,啊?
英宁:对不起!
南师:嗯,药纸还没有了,你把我浪费了,那……
黄医师:嘿嘿,我给拿些来。
南师:啊?
黄医师:还要吗?
南师:好了、好了!
黄医师:我给你拿些来。
南师:好了,那下一次。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1992年香港录音整理,定稿于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