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彼舍性,在于根本地,阿那般那念,应当在八地。所言唯眷属,如是说舍根,知彼安般念,唯在于五地。』
他说为什么说这个法、修这个法门啊,只是一个“眷属”的作用,就是帮助了,助道,叫助道啊,帮助你证道。“如是”,这个道理,“说舍根”,所以放得下、空得掉,随时进一步就要丢。“知彼安般念”,知道这个方法,如果加上舍、放下这个作用,可以说这个法门一直到“五地”菩萨修持,都要需要。
『此定在五地,依是处回转,欲中间未至,及后二眷属。』
李素美:刚刚说“八地”,现在为什么说“五地”呢?
南师:他说讲原则啊,要到“八地”菩萨,这个境界都是这个里头的;讲他的“眷属”作用,拿来做助道品,是“五地”。
“此地在五地,依是处回转”,到了那个境界,功夫变了。“欲中间”未到地,“及”最后成佛的“眷属”,一直到“八地”以上、到成佛,如果严格讲起都有用。
『最上顶四禅,彼虽有舍根,无有于彼身,净治毛孔道。』
所以“最上顶”到“四禅”天的境界,色界、无色界到无色界那个边上,必须要“舍根”,要丢掉,因为已经没有这个生理上“四大”的肉身的形相了,无色界了,就不需要它来清理这个每个细胞、转变这个身体。
『第四及眷属,彼中说二种,报生与长养,唯无有依风。』
所以“第四”禅以内的境界,把这个功夫,修“安那般那”做“眷属”做到,“彼中说二种”,两种最重要,就是我们“报生”,“报生”身体需要的,乃至于借用这个“气”的作用性,可以使你,就是道家所谓“长生不老,祛病延年”,“长养”。“唯无有依风”,要空,啊,必须“依风”,依这个“安那般那”来修。
『出息与入息,是风名为依,以身极厚密,无依说二种。』
“出息与入息,是风名为依”,在我们依靠它做工具而达到定的境界。“以身极厚密,无依说二种”,这个色身啊,很难转、很难变化,所以儒家、中国的儒家孔孟以后的,“学问之道,在变化气质”,这个气质很难变化,“无依说二种”。
『佛说出入息,四禅正受刺;亦言咽喉处,明知有所说,是彼眷属故,亦以禅义摄。』
所以佛告诉我们要修出入息,以这个起步,真到了“四禅”天的境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出入息啊,还是不调整好,还有障碍,不能得定的,“正受”及“刺”。“亦言咽喉处”,所以我们这个呼吸,人,我们中国人就是讲“三寸气不来,就死亡”,这个地方不过两三寸之地,都在咽喉,所以这一关叫“生死关”。喉轮这个气脉,左右二脉,最难打通!所以密宗也讲,受用轮喉轮打通了,这个人自然就没有妄想了,杂念妄想不起了。“明知有所说”,这是真实的,有个东西,以“彼眷属故”,同我们修,生命关联的,所以修禅定功夫不到这里也不行。禅中的“义”,就是最高的义理。
『出息与入息,彼处定无有,修行观出息,上际第四禅。』
这个,所以一出一入,还要打通喉脉这一部分,空了,所以我们要修行啊,观想这个出入息的法门,一直到“第四禅”,离不开这个功夫。
『已极风境界,于彼正忆念。云何我是心,于缘究竟未。』
到达了风轮、风脉真空了,“已极风境界,于彼正忆念”,才走到唯心的,才走到“正忆念”的境界。
“云何我是心,于缘究竟未”,等到得了禅定风极的境界,才真正讲,走到唯心的道理,觉察心念思想,求明心见性,这个时候才正求,心在哪里,心怎么明?“于缘究竟未”,就是在这个地方才求究竟。
『或复更于上,少进重观察。或即于彼住,不作余方便。修行如是观,则能除疑惑。』
“或复更于上,少进重观察”,或者到达禅定的四禅境界了,在这个功夫上再求进步,修止修观了,“观察”。
“或即于彼住”啊,“不作余方便”,或者修到止、到观,所以天台宗把它就是还、净了。
“修行如是观,则能除疑惑”,所以真正的修行,要对于这些智慧观察境界,照这样做,才能够真去除了怀疑。(师听电话:略)
『修行极风际,是处善观察。当知如是心,则名除疑观。(经本小注:观门竟)』
所以他再三强调修止观的重要,“极”于“风际”,修行到达了,由止得了定,修观,就是我刚才引《楞严经》的“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或者达到,在这里仔细起观察的作用。你“当”应该知道这样的心量,才是“除疑观”,没有怀疑,在这个定境,求证到了。
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观门竟”,(从)“止”讲到“观”。下一次第一卷可以翻过,完了。
南师:这一个东西有用吗?
黄医师:一直到“八地”的啦。
南师:“这个人没有出息!”呵,“出息”。
定国公:这是入息还是出息?哈哈……
南师:哎,“这个孩子很有出息!”呵,嗯,弄得…这个话当时不晓得怎么会来的呢,噢?
定国公:这是不是这个人没有入息?,哈哈……
南师:没有出息,没有出息。
定国公:要说人,出气多、进气少,就差不多去了。
南师:嗯。
定国公:啊?
南师:嗯,进气太多,出气少,也会死掉的。
定国公:也会死?
南师:闷死的。
定国公:爆炸啊?
南师:嗯,这两个故事很有趣啊,你今天(所讲)。
孙医师:嘿嘿。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1992年香港录音整理,定稿于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