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92年4月25号,‘唉’一声,安般不易,不容易修啊,这三天来,我日以继夜地修安般,总之就不能止息。有两个情况,一个是专注出入息,息不止,又不能入定。”这是第一个啊。“第二个,是入了定的时候,又不知自己的息有没有止呢?根据经文,息止时,应该知道息是止了,所以我这几天没有得到所求的止息。是不是我存了这个有所得的心,所以不能止息呢?但我回到无所求的心时候,安般又归于自然呼吸,很快又进入平时的定境。在定境中,身体消失了,心神在渺渺冥冥中,这个时候就没有呼吸的存在。但是,不是真的没有呼吸哦,我又不知道了。因为那个时候,还能在哪里找个念头出来,去观察呼吸的?很多Yoga修士都可以停止呼吸,所以我知道我一定要在止息上做功夫了。”
这一篇很精彩啊,他讲实际的这个经验,我讲精彩是他实际的经验很精彩,你们听的,要不要再念一道?你们都注意了,等一下要,要、要要讨论的啊。
“昨天晚上专注在安般上,忽然见到头上一点,一片光明。再看一看呢,见到一朵莲花座,座上有一个小小的菩萨似的人坐在那里,看了一会儿,自然又化成一片光,很慢、很慢的还是从头顶降下,”这个“丛”字啊,改一改。“到颈、到心、到小腹,随着就消失在小腹里头,”消失在小腹里,“似幻似真,也没有好坏之分,真空中没有妙有的话,就成问题了。”
这一篇,请诸位发表意见,怎么检讨?
黄医师:应该恭喜他了。
南师:什么理由?请说理由,恭喜的理由。
黄医师:因为他可以看得见,也知道是空中妙有,不执著啦。
南师:这个他过去都懂,都会知道,嗯。
黄医师:嗯。
南师:但比以前呢,比他当年那个耍花样的时候,是应该恭喜,哈哈,最近这几个月,这个是知道的,嗯。
黄医师:还有他说不知道是真的有……
南师:哦,你看报告,这个。
女生:嗯。
黄医师:真的有呼吸没有?
南师:嗯。
黄医师:这个我也、我也是有一个问题,自己有这个问题,就是里面不同。
南师:你有、你有四年都没有写一篇报告给我。
黄医师:嘿嘿嘿嘿嘿嘿,写不出嘛!
南师:你都把……
黄医师:可是,我现在气动得厉害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有没有呼吸!
南师:你觉得里头在动?
黄医师:嗯,里头在动,动,动的动,在动里面就不知道到底是有没有呼吸?
南师:嗯,好,这个你都听到了。
孙医师:嗯。
南师:有意见没有?
孙医师:好,很好啊!
南师:怎么好?
孙医师:哈哈……
南师:好的理由?
黄医师:怎么好?哈哈……
孙医师:就是他专注到里面,他身体里面的气在动,那么他已经忘我了,忘了我自己,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呼吸。
南师:忘我?没有,当然知道我在……嗯。好,这是第二个意见,还有呢?你不要两个同行互相捧啊!
黄医师、孙医师:哈哈哈哈……
南师:我们这些外行,哎哎,对不对,这个我们要注意啊,有派系观念在噢!
众人:哈哈哈哈……
南师:他们两个一派的噢。好了,那么另外呢?那你两个一派的?
李素美:嘿嘿。
彭嘉恒:我以为带一个会计师来就是这样。
众人:哈哈哈哈……
南师:你可以,你们怎么样看法呢,他两个老前辈?这一篇报告很有问题啊,很多问题在里头。
李素美:我、我是有一个,我个人这两天做的用“安般”出入息这个法门,有一个相同的那个困扰,就是跟那个孙医师一样,因为一注意这个以后哦,就很容易被那个受阴的身体的感受牵走了,然后我发觉做这个时候,假如说是观吸气的时候,那个气就很容易进到这个好像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面;然后是用吐气的时候,就气很容易下沉,沉到底部去,但是这种下沉下去的那种“静”,跟那个平常我不用这个方法,好像能得到那种静那个止的噢,那个完全那个感受都是两样,不一样。但是我发觉用这个的话,对身体的改变,对身体这个肉身这个进步很快,但是就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用了这以后,很容易被这个受阴很强烈给牵走了,得定……
孙医师:是啊,可是我没有练、练“安般”之前,我已经打坐在见不到东西了;在练了“安般”之后,现在又是见到东西,所以那个也是那个受阴、那个行阴的影响的。
……(同学间闲谈。文字未录入)
黄医师:可是,是不是因为她说她修“安般”的时候,定下来比较困难,是不是因为分、你把这个集中力放到呼吸里面呢,所以就不可以真的定下来?因为你分了进去在其中这个呼吸。
南师:这个,哎,有道理,你讲,讲完了。
黄医师:嗯嗯。
南师:你讲。
黄医师:讲差不多了。
南师:嗯,还有什么?诸位还有什么意见?
李素美:那我在想是不是这个就是所谓的“作意”哦,“作意、触、受、想”,那“作意”,我们就“作意”在上面去,那我在想应该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啊,就看看我们是,假如就用这个(的)话,你要改变身体,或是修气修脉的话,应该用这个方法比较快。那问题是说这个,这个我还搞不懂,就是说用这个方法,跟我以前不用这个方法,达到定,这个比较难,比较难得到定,但是身体就改变比较快,对身体的话变得好、变得快,那我不知道应该用哪个比较好?
南师:嗯,刚才讲五六个问题,包括他的报告所提,八九个问题在一起,嗯,一下就要把它自己脑子逻辑就要整理好,八九个问题。这个在你们讨论,在这一个报告还没有来,我昨天晚上也在翻一翻,因为今天……,本来我这个讲课啊有个毛病,讲这些东西一半我会停掉的,对不起啊,这是我的毛病,讲讲觉得没有意思。好像没有意思,你们也不是真的搞这个,好像对象问题,嗯,大家听到玩玩的,认为是这样。但是我自己再把它看一下,嗯,后来发现问题很多,所以我正想问大家,你们还有功夫继续弄下去吗?那么多?有什么用?对你们有什么用?是不是浪费了?呃,这是一个观念。后来看一下,问题很多,也就是发现,这种东西对你们真的有用吗?你们真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你们真的在想修持吗?真的修持很难呐!
孙医师:哦。
南师:哎,那不简单哦!我都过去在讲这个东西时候,在讲这个以前,乃至讲这个都提过哦,要走这个法门,要专修十二三年呢,况且,以诸位生活情况,不算是专修啊,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佛说这个法门是很妙的哦,演变到后来,一直到现在西藏的大密宗,真正原始密宗红教、白教、花教、黄教都算上,都走修气修脉的路线,都是这个,但是密宗现在也没有人,也没有真正修到的。密宗修到这一个,所标榜的就是木讷祖师、密勒日巴。密勒日巴是宋朝人,但宋朝到现在以后几乎没有看到,这些什么转生活佛都是靠不住的。换句话说,“安般”没有修好,才谈转生呢;“安般”修好了,不需要转生,就是这样道理。
这个,因此我们觉得这样研究下去……,而且上面我们讲过的啊,这个上面我都提到过重要的话,不晓你们还知道、听懂了没有?现在由这一篇来,倒引起一点兴趣来,再说,啊。
现在就归到孙医师这个报告,他说修“安般”,这两天很辛苦在修这个出入息,最大的问题他认为修这个是不能止息了,反而不能得止,不能得定。他所谓得定,就插过李素美刚才所讲的,黄医师所讲,黄医师讲的两块,另外一个问题,李素美刚才所讲。她的经验,这几天修这个,对身体转变很好,定境反而没有从前那么轻松,这是一个问题啊。一个问题说,佛说“定”、叫做“三摩地”,梵文的原文“Samādhi”,就是中文翻译叫“正受”,这个都讲过好几套了,你们拿这个听一次又笔记,我就觉得你们,在我做老师的一看,你们这些人都不是真听课的,这个名词早就知道了!嗯,每一次还要记,这个记的…可见这个人统统没有进去,呵,在那里玩的!这是插进来的话啊。这个“Samādhi”的境界,佛说的八万四千不同的法门,不同的定境,譬如我常常讲一个歌星,一个演戏的,演到自己最得意的时候忘我境界,那个也是“三摩地”,唱歌“三摩地”。譬如你那个医生,或者是我们做菜的人,一个忘我的境界,那个都是“三摩地”。并不…其实这个里头也有问题,所谓觉得我已经忘我了,并没有忘我,这是形容词,还是有个我。所以“三摩地”很多。你们两个所提的,你(孙)跟李素美所提的,不错。第一个孙医师讲,修出入息啊,反而不能得定了,和从前那个,同他下面报告那个清净境界两样的,李素美刚才也讲了,这是两种不同的定境,在逻辑思想上,这个先要认识清楚,我们过去讲的也有过交代,可是大家马马虎虎听过去了。
《敲爻歌》
唐·吕岩
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
第二点呢,插过来一个问题,这一种修出入息的初步,不是最后啊,就是中国唐朝宋朝以后的道家的讲法,叫做“性命双修”,“性”跟“命”俩。那个唐以后的道家,正统道家,认为学佛的人,念佛啊、参禅啊,“只修性,不修命”啊,这个,哦,“只修命”,讲一般修气功的人,修定就是练身体,练得好,长生不老,“不修性”,这是“此是修行第一病”,偏在一边了,佛家是不主张练身体搞这些,唐宋以后的佛家,并不是真正的佛法。第二句话,“只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永远不会成功。因此唐宋以后的道家就综合了佛道两家的意思,是我认为的噢,不是“一般认为”,“一般认为”认为我是又连带了道家,替道家说话。我认为这种正统道家观念是对的,所以提倡是“性命双修”,要修命还要修性,就是说参禅是修性,懂了道理,一般法师们讲得很清楚,性理懂得很多,功夫做(的)达不到。所以修“安那般那”,老实讲是,佛提出这个法门,我们也提出,在“十念”里头抽出来这个讲的,的确是“先修命”,先把身体修到绝对健康,绝对的健康。
我们身体所谓健康不健康,这个里头有个问题了。我要请问一下,看大家记忆力。我们身体觉得健康不健康,在哪一方面体会出来啊?嗯,你也可以讲啊,不要笑啊,哪一面去体会出来?感受。
黄医师:所有的脉都通了。
南师:就是感受!感受到没有痛苦,健康,身轻气爽,消化也好,呼吸也好,样样好!一天只有快感,快乐之感,轻松之感,没有头痛,没有牙齿痛,没有肠胃不好,没有哪里不好,受阴只有乐没有苦,感受,喏,这是身体。受阴,身体真(修)好,所以密宗要修气修脉,也就是走“安般”的路线,修到了身、气脉调和,“四大”平安了,那个再谈修行。普通人,不管你修道家、佛家,“百年三万六千日”,活一百年三万六千天,“不在愁中即病中”啊,这是普通人。
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所以修道修到了好了、身体健康了,就是等于吕纯阳所讲的“一日清闲自在仙”,这一天很清闲,身心也无病,很自在,无烦恼无痛苦,也没有快乐不快乐。“六神和合报平安”,“六”,一二三四五六的“六”,精神的“神”,和平的“和”,合拢来的“合”,“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是“休寻道”啊,功夫完全到了,气、气脉都通,融通,融合了。“丹田有宝休寻道”,不要再去找道了,“对境无心莫问禅”呐。换句话,道也到家了,禅也到家了。吕纯阳这一首诗是很高明哦!“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是“休寻道”啊,“对境无心”就“莫问禅”呐!你、你懂吗?
那么根据吕纯阳,我们如果是根据吕纯阳这首诗来讲,这个正是命功,这还正是命功。至于他说“对境无心莫问禅”,这个还不是性功,还没有到家,性功不要……。“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隔一重关”。不过吕纯阳的确是到这个境界了,不错的,你有没有?所以说,修出入息这个定境,佛抽出来告诉,实际上一般随便哪个宗派,甚至一般外道,身没有调好,所谓修行得力,都是假的。
拿“五阴”的道理,“色”,我上次已经提出来过噢。“受”,感受。就是“色法”是“四大”,我们身体整个“地、水、火、风”构成了这个“色法”。“色法”第一个概念就是“受”,第二个精神问题、心理问题是思想,“想”。“行”,“行”包括了生理的跟心理生命的那个转动、连续不断地轮……转动、轮回、旋转,那个是“行阴”,就是唯心唯识所造的这个生命。所以“受阴”很注意。
刚才李素美也提到过,唯识你们也都研究过噢,听过。“作意”,我们修“安那般那”第一就是“作意”在修哦,就是“意”怎么样跟出入息“相随为一”?就是“六妙门”那个“随”字。那么这个时候修,也是“作意”。“作意”,真得到合一了,还不算得定,得“止”了,作个“意”跟“息”两个出入息真做到合一了,那个叫做“止”。你所认识的“止”,以为是水流一样,把它“停止”了的“止”,错误!初步的止、就是说,你这个出入息跟“心意”,一念,念念之间没有散乱过。他两个两夫妻一样,两个情人永远交汇在一起,在一起了。等于他两个一样,一步啊都不相离,进出都在一起了,这个是“止”,止在这个上面。换句话,你意止在这个出入息,出入息跟意止了,中间没有其他的杂念分别,这个是“初步的止”。
女生:老师,这跟“随”有什么不一样?
南师:哎,这就是“随”的境界啊!由先相“随”而得到“止”,随是跟到气脉转了,气转了;气转以后,合一了;合一了以后啊,实际上就有“止”在里面,已经在“止”。“随”呢?刚才她提出来的问,“随”是由“数”以后,开始“数”还是分开的哦,因为我呼吸嘛,你坐起来“作意”在数嘛;等到不“数”了,那个“意”就随到息走,这个是差别在这里。“随”,随时在“随”啊,等于“初步的止”。慢慢等到呼吸一进一出,停住了,这个时候念也停住了,这就是“止”,“止”的境界了。啊,那么这一种定境,同你平常放空了、不管呼吸不管念头,是两样的哦!所以(定有)百千三昧,各有不同。譬如看你们做做这个,脸色、身体,老实讲,有一点,像孙医师跟黄医师俩很明显,嗯,这个彭呢、他们两个还没有,也有这个境界了,这几个是很明显,气色精神内敛了。以前松懈的,已经老化,馒头一样啊,“膨”了,国语叫“膨”啊,松开了,发干,慢慢散开了;现在又回转来,有这么个现象。这是讲有形有相的。
实际上,你一说在这个境界里头,你说就是第二个是入定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得止?这是你思想加上的,其实已经得止了。
那么后来,又好像前天吧?昨天?素美我们在公司,她告诉我一个话,“哎”,她说,“老师啊,”昨天,还是,她很忙啊,我也在忙啊,后来插了一个时间,她就跟我俩讲一句话,“咦,”她说,“昨天我没有睡好诶,可是我在做功夫啊,可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很有趣噢,”她说,“这个出入息啊,突然,最后我悟到一个道理,这个是很自然的现象。”她说,“譬如讲空,虚空本来摆在这里,不要你去空它了,物理世界的;其实我们这个呼吸啊,‘风大’也本来在这个虚空中,本来存在的,不过经过我们的鼻子一进一出,进、出、入是一个现象,我们往往给现象骗了,其实不受它骗呢,进来也好、出去也好,这个‘风大’本身没有变过啊!”
“哎,”我说,“你讲对了!”
这是大的止了。喏,呼吸,譬如我们大家也做、大家都在呼吸,进进出出。这个里头,等于这个电用了以后,我们电灯这个电,亮过了以后电消耗了,没有了,这是讲电,发电厂里头消耗的;宇宙里头的电能,它没有消耗,也没有增加。等于我们常常问小学生一个问题,你看现在世界上那么多科学进步,你看轮船啊铁做的船啊货柜啊,几千吨几万吨在地球上,你看地球增加多少重量呢?地球没有增加重量。哎,这些物质也在地……,不过是地底挖到地面上来啊,还是那么多重量。呼吸也是这个道理,这个理你还要把它参透。那么,你就知道,出入息是很深一个道理。所以后面,出入息配合教理的修持,后面有很深的东西在里头,喏,这是第三个问题。
呃,这个第三个问题也是讲到,我们平常在呼吸没有觉得,现在你觉得修这个功夫增加了许多麻烦,一下,因为平常的呼吸你没有注意它,“作意”没有跟它配合。现在做这个功夫,你作意跟它俩配合,你觉得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个意思懂了?
黄医师:嗯。
南师:哎,这个巧妙就在这里了。你“作意”也在“作意”出入息,可是“作意”并没有增加许多问题而达到那个境界,那你就(“啪”师拍桌声)成功了;但是成功虽然成功了,你做到吕纯阳所讲的“六神和合报平安”,可要经过很多阶段啊。这还是讲出入气,修气哦,你们现在还只修出入“系”,不算修气喽;到“息”的境界,才修气了,那才叫做修气了;修气以后,要修脉哦,“脉”你就修到能够控制血液,要它慢流就慢流,心脏自己会控制喽,这个更难,生理上。那么这个功能呢,这是第五个问题啊,就是上次我提到,我们讲过的,佛说的,他说你注意修出入息,它会改变“四大种”的哦;换句话,会改变你整个生理哦,脱胎(换骨),“风大”有这样重要!
那我们想想,所以你们都不大用心去参呐,所以这个是一个大科学。这个“风大”了以后啊,水多了,风很大,把水吹散了的,水会吹得没有,对不对?“火大”了,风的力量更大的话,一口就把火灭了。“地大”,这个泥巴土地这个地球,真碰到大风会把它吹分散了的。世界上很多东西,融化于水、融化于火、也融化于风,但是“四大”中间,“风力”特别大哦。所以叫你们研究佛学,是个科学啊。
你看三界天人,佛学告诉你,初禅天的人已经到欲界以上天人境界,但是碰到三灾里头第一个灾难是火灾,地球假使整个爆炸了的时候,火灾起来到初禅天呢,初禅天逃不了,二禅的人没有关系。可是水灾起来到达二禅天呢,呃,二禅境界,三禅人不怕。三禅天,就风灾来了也挡不住了。所以“地水火风”,四大性能各自分离。这个“风大”这个气,这功能有那么的作用!
那么再说道家的,今天,因为你们提出这问题,仔细给你们研究,叫你们多去研究啊、多去想,我一边给你解答,一边还是给你出问题在那里哦,你不去想不行的,正思惟。道家“炼精化气”,那么我们普通认为,“精”就会把“气”化了吗?这样中文的解释,就错误,不合逻辑了。他“炼精”以后啊,把“精”化掉才变成“气”,(“啪”师拍桌声)你懂吗?“炼气”,把“气”炼了后,不是“炼气”就会化掉“神”,这样解释错了哦。“炼气”以后,这个“气”更升华,变“神”了。所以“炼神”以后啊,才达到真正空的境界,“炼神还虚”,这个道理大家配合这个,第四点,啊。
这个,那么你这个报告里头前面讲,你说心神呐,这个“心神”啊,“在渺渺冥冥当中”,这个时候,因为你放掉了,不去管它了,其实“这个时候就好像没有”风,“呼吸……”,这个时候对的。但是你又怀疑,不是真的没有呼吸哦,还有一点点,没有错,功夫还没有完全到,你再自然下去,它完全到了。因为你还有一个不放心在啊,还是唯心作用啊。你觉得自己,“哎呀,我不要自己骗自己,好像还没有完全吧?”就是这一点,你没有动念吗?这个就是念,所以唯心的道理了。“这个时候,没有呼吸,但是是不是真的没有呼吸?我又不知道了。”因为你在这里“贪嗔痴慢疑”,你有疑的,还是有念;没有念,你到了不到了——会到,已经到了。哎,因为你的解释,“因为那个时候,还能在哪里找个念头出来,去观察呼吸?”对了,就是你“疑”起来了;“很多Yoga修士都可以停止,所以我不知道我一定要在止息上做功夫。”这个又是你加上的,你听懂我这个意思吧?
孙医师:嗯。
南师:还有啊,你说最后一段,“昨天晚上,专注在安般上,看到头顶上光明,”喏,“炼气化神”,“神”就是……,嗯,这个她也有,对不对?她这几天报告给我都有,她也有。因为你修气嘛,气化神。换句话,“气”,这个气不是呼吸啰,等到你呼吸停止,那个就是,拿现在讲,可以说生命的电了,我们加一个名词,不是普通的电,生命的电能,喏,那就好了。那么至于说“见到一朵莲花,莲花呢,有个小菩萨,慢慢钻到你身体来。”那个是你第八阿赖耶识,惯性有这些观念的所引导出来的境界,是真吗?幻的;是幻吗?是真的。你不需要去疑真疑幻,你要即真即幻,用之则有,不用便休。看你要用、不用?饭吃了,是真的吗?啊?我们吃了一餐饭,真的吗?在哪里?你说肚子里?早就一般变大便了,二十四个钟头都没有了,都出来了,假的啊,饭也是假的。你说假的吗?它真的哦,吃饱了。世间法“即空即有,即假即真”。这个境界呢,你跟到唯心里头来,这样一个道理分析,了解了吧?所以修出入息这个法门,你们还在搞不清楚在那里。
今天呢,因为本来…我所以想想说“唉,不想讲!那个对他们有什么用?呵,有多大意思?”哎,这有一点点心得呢,才可以讲。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1992年香港录音整理,定稿于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