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多罗禅经讲记》第13卷录音


12、息的本身没有动过

为什么“安那般那”讲完了以后,讲这些呢?又讲到“四谛法门”,好像都是理论,同这个什么?就是说叫你“得止”以后这个念啊,就不要管身体喽,整个在正思惟,在智慧境界里头参呐,才能成道。不然你就在那个功夫境界上享受,“哦,这个好啊,这个舒服哦,哦,一身多快乐!”呃,就在那里,你永远跳不出来,是凡夫!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其实这一本,“啪”(师拍一声),也不用着讲,就是那么简单!这句话都给你讲完了。

喏,至于进一步在这个境界里头,如果要转变“四大”,像密宗那个修法也不能说不对。先修气,到了“息”境界,修脉了,那要转一步了,那要注重受阴,由受阴里头开始修了。那把受阴里头这个修脉,这个脉“三脉七轮”,密宗所讲的,是意识境界,生理上。意识“得止”了以后,“三脉七轮”你才发现,那个已经脱离了中国医学所讲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这个范围,那个才起来,那个同“水大”有关系了,同荷尔蒙同血液都有关系。

所以修气以后修脉、修明点、拙火。这个明点呢,不是你现在所讲的光明,你这一篇(报告)当中,你“风大”的念力太加强了,“风大”跟血液、“四大”的摩擦发光的,有相的光。有相光,你把念头一空了,不(理),这个里头,你要注意,你的思惟意识、第六意识已经很重地在配合这个光明在贪玩在里头,已经执着光明了,你懂了吗?已经自己在执着光明。你不(执)着,你像这个是有相光,不算。

孙医师:对。

南师:它就起不来了。嘿嘿!他就解脱了,跳过去了。所以一念之间是无量百千三昧,那是大菩萨境界,也就是你刚才提出来,“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所以后来说,这个一问,他懂了一半了,那么“树倒藤枯而如何呢?”他说“相随来也!”那个“随”啊,不是“数息”这个“随”,那不是“随息”。“相随来也”,你就跟到到了;换句话,你证入如来自性境界去了,也没有树、也没有藤了,那不是很好?你还管它那些干嘛!哎,“相随来也!”就是禅宗讲法了,就是你到了嘛!你还去找个什么呢?呐,所以这个里头讲到“息”字,有一个地方有一句,你记得吧?它过与太过都是病。

孙医师:嗯。

南师:修持境界,修息,你太过了,天天念,在“息”,实际上你念息,我告诉你,你不要管身体,你随时在开刀、在看病、在做事,你宁静一下,我跟“息”两个配合,你就超出了。但是你一样会开方子、会开刀,这就是神通来了。你试试看?不相信,你吃个东西看,吃个榴莲,你心里“喏,心念跟息俩配合”,照吃不误,榴莲也下去了!啊,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哦!

众人:哈哈。

南师:这个东西是这样,了不起的东西!我所以讲埋没了一两千年。不晓得你听了如何啊,彭大师?

彭嘉恒:晕乎乎的,老师真的……

南师:你不改呐,你改一下。

众人:哈哈。

彭嘉恒:好像以前好像真的没有听说过哈。

南师:嗯。

彭嘉恒:有《(达摩)禅经》这本书,是老师说这本书,我才知道有这本书的存在。

南师:嗯,有啊。

彭嘉恒:而且以前什么《圆觉经》啊,或《金刚经》啊,或者是……

南师:这个《禅经》啊,是中国后人来的,实际上属于论部,后来集祖师的著作,就是佛弟子他们祖师著作,也不称“经”,称“论”。

彭嘉恒:“论”。

南师:嗯,那么,后来中国人尊重它,放成小乘里头也叫它是“经”。

彭嘉恒:唐代开始说这本经,后来到了什么时候就没有说……

南师:没有啦,你怎么不翻翻看看啊,几时翻译的啊?呃,你不要给我丢人,人家说你听《达摩禅经》,碰到老师……

男生:东晋、东晋。

南师:呃,东晋是什么时间?

男生:东晋应该是?

黄医师:二千多年了。

男生:五代哦,五代。

南师:哎啊啊,六朝!

女生:三国。

南师:呃,三国以后,魏晋南北朝。

女生:魏晋南北朝五代。

南师:五代在……,跟东晋要差个七、八百年了,又下来七、八百年。中国人不懂中国历史要命啊!

彭嘉恒:不记得,就不记得那个晋朝,长安的晋朝啊。

孙医师:这个达摩不是达摩祖师,达摩?

南师:同他有关,这个达摩祖师究竟在中国来住了多少年,这个不要讲学术考据,讲学术好几派论调。有一派日本人认为,我们禅宗的达摩祖师来,才传《楞伽经》,他说禅宗达摩祖师《楞伽经》在中国学的,那个翻译《楞伽经》的师父正在中国,达摩在这里跟他学的,这是一派讲法。还有达摩,我们中国有个弥勒菩萨转生的,在中国叫傅大士,禅宗里头有,是弥勒转生的,见过达摩来看他,他是说那个达摩,同嵩山面壁达摩两个人。据我看来是一个人,因为达摩在嵩山面壁九年,达摩在…普通随便讲,普通,达摩祖师在中国十几年的,快到一二十年,他不会永远在河南,以他的神通智慧到处走走,在找人嘛,那个找哪个可以传法。他到过浙江、到……,梁武帝那个时候在南京嘛,他在梁武帝、在南方不会只跟梁武帝今天上午见个面,下午就渡江过去了,不是的,也很久的一个时间,所以他跟傅大士见过面。那么后来《楞伽经》翻译,不是他翻译,带过来也不是他带过来,他在印度研究过,自己传授过《楞伽经》没有错。

这一本经你照序言,所以你们读书序言要看懂,这个是,当然这一篇文章是古文很难看了,就是,喏,净土宗的大师慧远法师写的。他那个时候翻译的时候,翻译稿子给他看了,他研究翻译稿子,写这个序言,他,照他这个序言上看来,这个“达摩”也就是那个“达摩”。照道理也达摩祖师传这个法门,额外传授,不能说没有,他有啊。所以,他在那么多年接触他的人,等于我们一样,听课的很多啊,他正式承认的徒弟只有三四个啊,第一当然传法是神光,还有三个师兄弟啊,有个是尼姑啊,都得他法。他说你得了我的皮了,你得…这是比方啦,你得了表层,道理也对了,也算是悟了,悟了皮毛;呃,你是得了我的肉,你就进一层了,这是比方嘛;只有是二祖神光,得了他的骨髓,真正的中心啦。

所以《达摩禅经》啊,而“达摩”呢、“阿毗达摩”(Abhidharma)就是,如果不讲人的关系,“达摩”在佛法,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皈依“达摩”呀,“(Abhi)dharma”呀,“(Abhi)dharma”呀就是“论藏”,“修多罗(Sutra)”就是“经藏”,“毗奈耶(vinaya)”就是“律藏”。“达摩”呀,“dharma”啦,现在英文翻呢?

男生:(Abhi)dharma。

南师:(Abhi)dharma,(Abhi)dharma就是“论藏”,论文啦,后来祖师们经验,他说,里头就提到佛当时怎么说的,证明它是“论藏”,引用佛的原(话),证明自己这个道理,可是它是历代祖师修行真实的经验。在这里头,其实讲的还是一点点原则,详细的经验他还是没有讲,不是不肯讲,古人觉得这样一告诉你,懂了嘛;我们现在呢,因为文化到后代来越来越分越细,加上现代科学更要精细了。

就是这么一个东西,所以这一本经、这一个东西、法门研究啊,你仔细看,它里头告诉你马上就要推开了。止,得到止得到息的境界是并不难,所以一般人我来讲,拼命打起坐来就做“数息观”,搞了几十年永远掉在那里,哎,连古人都如此,这个是可怜呐!

而且他又告诉你,呼吸是生灭法,这个里头也有,它有来有去嘛,有生有死,而且它还提到,你还记得吧?他说有些人认为,吸完,出气完了,才会进气;还有些认为,进气完了才会出气。他说这个都是错误观念,但是他没有讲哪个不是不错误观念。

男生:哈哈。

南师:所以进、出根本没有动过!“息”的本身没有动过啊。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1992年香港录音整理,定稿于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