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滕文公、告子》云门祖师的三句话


我前面如此说,并非看轻贬低古人,因为纯用逻辑学来讨论,太严肃,也太枯燥,大家会感到头脑发胀,所以轻松一点,用笑话来讲。从笑话中,透露出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是透露出真理的方法,这也是中国禅宗的方法。禅宗云门祖师最后归纳起来,有三种言语,如果听了以后,就认为学禅的都应该这样说,那又完了,又是把王大娘的裹脚布,当做王大娘的脚,大错特错了。

云门禅师的第一种言语叫做“随波逐流”,人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人说空的,自己也说差不多,是空的;人说有,自己也说差不多,是有。第二种言语是“截断众流”,例如问“什么是佛?”答道:“干狗屎。”使人无法理解,把人的思想截断。第三种言语是“涵盖乾坤”,包含了一切,是圆融的,怎么看就怎么对。这样也是一种逻辑。

现在我们看孟子与告子的辩论,是随波逐流,而忘记了主题,告子更是被孟子的指东点西,不按拳路的招式,左勾右撩,乱来一通,弄得迷迷糊糊,莫名其妙了。

告子又说:我的兄弟,我就爱他;秦国人的兄弟,我就不爱;爱是由我出发,是我内心的事,所以为内。楚国人那么年长,和我的长辈差不多,所以我很尊敬他,这都是年长的影响,属于外界所以叫外。

孟子说:爱好吃秦人烤的肉,和爱好吃自己烤的肉一样,都是爱吃烤肉,那么一个人的爱好吃烤肉,也有外或不外吗?

这里的理论、逻辑、用的方法又不对,指东说西,指着太阳去争辩月亮,辩了半天,说我爱吃烤肉,我爱吃涮锅,和内仁外义毫不相干。嗜好吃什么,只是生理的反应,湖南人爱吃辣椒,假使一位湖南籍的孕妇,是不是可以用听诊器去诊察一下,这孩子生下来是不是喜欢吃辣椒?湖南人也有不吃辣椒的,湖南人初生的孩子,如果弄点辣椒水到他口里,也会被刺激得哭起来,这只是生理上的反应。

并不是我们在批判他们两位老夫子,因为他们的辩论看来很热闹,当时有人批评孟老夫子,说他好辩。他自己就说过:“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可见他的确有这个毛病,他自己的供词已经摆在这里了。

根据这些辩论,在哲学上严格地说来,不足以服人。看来,我们不得不服释迦佛的因明学,那种严肃的论辩,有时候真是还不了手,主观与客观分得太清楚了。而且一个定义下了以后,如“空即是有,有即是空”之类,硬是辩不了,不可推翻。再看这里的这些辩论,就差得多了。但是这两位老夫子,对于人类文化有个共同的本性,是绝对正确的,他们在引导人类向善良、平安、安定的路上走,他们的用心是一样的,是不错的。

我们是说,他们论辩所涉及的范围大有问题,这个问题可导致后世的儒家,更喜欢搞文学,不大喜欢搞逻辑。因此到了后来的理学家讨论人性时,因为对逻辑不大清楚而发生很多错误,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希望专家们好好反省一下。下面引出来的,是孟子与朋友辈,与学生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