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助桀为虐的人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孟子接着说:现在一般做大官,当高级干部的人,都是“逢君之恶”,用种种的手段,以各种借口,去扩充国君的欲望,去侵略别人的土地。等于说慎子,自认为会作战,有军事天才,挑拨鲁国的诸侯,实行军国主义的政策,口里说,为国君扩大领土,使财政经济发达,成为霸主。现在的人认为,这样是国家最好的大臣;以中国文化而言,这不是“良臣”,而是“民贼”。

所以后世说,孟子是站在帝制的民主政治立场,以民为中心的。他说一个大臣,做高级干部的,对老板要有好的建议,不可以为了自己的私利,做违背天良的事。一个国家的领袖不“乡道”,不以实施仁政为目的,一味地只想富国强兵,而大臣去帮着他“辟土地,充府库”,这就是像助夏桀为虐一样。

他又说:有的大臣,认为自己能够像苏秦那样,替老板邀约许多诸侯来,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去侵略别人,一定打胜仗。现在人认为他是“良臣”,古代则认为他是“民贼”,因为这样,只是帮助暴虐的国君,造成领导的错误。

最后他说:现在时代的风气,大家都说不要落伍,应该跟着时代走,但是现代社会的败坏风气,如果不能改变过来,向良好的路上走,纵然有人说把这世界都交给我,全球的财产也给我,“不能一朝居也”,而我连一天也不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这样的世界,实在看不下去了。

孟子始终以人类的文化为重点,这些话,看来好像没有多大道理,等到经过一番人生历练,懂了事,尤其是研究历史以后,再拿出《四书》来读,那真是意味无穷。不过体会这种味道,付出的代价也很大,不知道要看过多少人的血泪辛酸,经历过多少变乱忧患,才会懂得历史,懂得古人所说的道理。

再看看历史,慎子这一型的思想,所造成的时代悲剧,南北朝时代的五胡乱华,各个政权的突起,都是违背了孔孟的原则,所以没有一个政权能够长久。后来南唐五代,几十年间,也经过了十个国家的兴衰起落,也无一不是违反了孔孟的这个原则。

再看汉、唐、宋,这几个延绵百年以上的大时代,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完全符合孔孟之道,但仍然部分符合了孔孟之道,而且以实行孔孟之道为标榜,所以能够持续政权达几百年。

其中宋朝天下,也称赵家天下三百年,实际上三百年当中,差不多一半时间只有半壁江山,黄河以北,辽、金、元,相替侵凌,西北还有夏,这是文人政治天下,那么可怜!所以一定说文人主政就怎么好,并不尽然,一定要文武并重。

北宋的徽、钦二帝都被金人俘虏,后来南宋联合元把金人打垮;元回过头来吃掉宋朝,这段历史很热闹。所以研究宋史,一定同时要研究辽、金、元史。今日的青年,欲了解未来的中国,需要研究春秋战国的历史和南北宋包括辽、金、元的历史。金朝的末代有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就是完颜亮,曾被封为海陵王。他气魄很大,根本不把南宋放在眼中,派人到临安偷偷绘下当地风景做屏风,并把自己立马雄姿,绘在吴山第一峰上,并题了一首诗说:

万里车书尽混同 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 立马吴山第一峰

就是说天下由他统一了,文字、语言都统一了。混同是东北有一条江,名混同江,天下都是他们混同江上人的了。在长江南岸,怎么还有一个宋朝呢?这是不可以的!我要提百万雄兵打到西湖来,站在吴山的最高峰上,俯视临安你南宋的京城,睥睨天下。真是好大的口气,也就是慎子这一型人物的口气。

后来他果然率领了六七十万大军,号称百万,南侵宋朝。这时岳飞已死,却被宋朝的一个文人虞允文,在采石矶,一战就把他打败了;在退到瓜洲的时候,被一个部下杀死。他在统兵南侵之前,他的太后再三劝阻他,他竟然杀死了自己的太后,并杀了几百宋朝的文武官员,然后南下。结果被一个部下杀死,也是因果报应。

历史上这一类的事例很多,希望青年们把“”与“”合起来研究,可以发现哲学思想和政治哲学的道理。

下面转到另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