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第四节 十六特胜的修法


4、心念的境界

八、“受诸心行”,前面到除诸身行,这五步统统在气脉里转,对不对?受诸心行这里转了,转到心的境界了,懂了没有?跟身体四大关系少了,跟地水火风的关系变了,感觉感受不同了。受诸心行是由初禅进到二禅境界,由“离生喜乐”初禅,到第二禅“定生喜乐”这个心念境界。当你达到受诸心行时,就不同了,感受到二禅的定生喜乐。

九、“心作喜”,前面不是受喜受乐吗?这里的这个喜同那个喜不同吗?不同。前面那个受喜受乐还带有物质的、感觉的状态;这个是心境的状态,境界完全不同。为什么叫心作喜呢?是心意识在作意,唯识叫做作意,就是“定生喜乐”了,所以心作喜。

十、“心作摄”,心作喜还容易懂,心作摄就难懂了,尽虚空大地归之于一。经典上讲,一毛端可以容纳大海,心细如发,一念万年,都是心的境界。经典上也讲“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看不见了。也就是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心作摄,定生喜乐,进入二禅。

十一、“心作解脱”,这个时候就真的解脱了,一切烦恼根根清净了,二禅进到了三禅。心作解脱是证到三禅境界。

现在讲十六特胜,过了一大半了,初禅、二禅、三禅,快到四禅舍念清净了。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修行的五个程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有修戒作人开始,修定修慧,得解脱,解脱欲界的束缚了。共产党把解脱改一改叫“解放”,修行到真解脱,真解放了,也真见到自性得到大自由、大自在了。不过,解脱以后还要解脱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