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这人很有意思!自己一部五千言的巨著,经常把要紧的话先漏了一些,就如武侠小说一样,露一手,点到为止,又赶快收回去了。五十五章正讲到要紧的地方,他话锋一转,在这章里自己又批评起自己来了。他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最高明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说话的。本来不说而又说的人,才是笨蛋,他自己骂了自己。唐代的诗人白居易,作过一首诗:
言者不如智者默 此语我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智者 如何自著五千文
“言者不如智者默”,爱说话的人,宣扬文化,讲经说道,都是笨蛋,同我们一样。言者已经是没有真智慧,真的智者,则缄默不言。“此话我闻于老君”,这话是老子自己讲的嘛!我也是那么听来的。“若道老君是智者”,如果说老子本身真有智慧,“如何自著五千文”,他为什么又写了这本五千字的书呢?他到底是智人还是笨人?这是白居易对他的幽默表达。
现在也不管老子是智或笨,他仁慈地告诉我们修养的方法,“塞其兑”,“兑”是卦名,兑卦代表了嘴巴,上面有缺口的。老子说修道的人第一要不多说话,要含默不言。关于说话的道理,根据历史的记载,很多成功的人物,多为“沉默寡言”型。但是沉默寡言的人,不是完全不说话,而是少话;一说话就是中心点,很扼要又中肯,这是成功人物的一个特点。至于修道的人,多半完全不说话;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修养的方法,要“塞其兑”,就是不说话。
“闭其门”,把眼睛、耳朵,凡是张开的都收拢起来。“挫其锐,解其分”,有些版本中的这个“分”字,写成为纷扰的“纷”。
“挫其锐”,真正的修道,要把思想最尖锐的地方磨炼成平和。比如有些青年人到长者那里谈道,既然是为道而往,应该说是未曾闻道,而他表示自己对于佛道已经有领悟了。他固然也非常聪明,可是他就犯了一个大忌,就是太尖锐了,聪明也是假聪明!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解其分”,这是指心里的妄念,要把分别妄想除掉。
“和其光”,把自己外露的光明收起来;“同其尘”,处世之道,不要显露特别之处,和平常人一样,很平凡,“是谓元同”,这才是修道人的榜样。“元”就是“玄”字,修道人必须要和光同尘。这一节和第五十五章都解释了第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道理。这一章主要的说明,不只是修道的经验,也是做人处世的道理。
我们中国文化有个好处,也有个坏处,好处是几千年来,教导后代的,都是叫我们少说话。“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是中国的古训名言。尤其夏天乱吃东西,都是从嘴巴吃进来的,这是“病从口入”。至于“祸从口出”,就是由讲话产生的麻烦。这个道理,看起来是要培养最高尚的修养;但是在另一方面看,也养成了一个不关心别人的民族性,不管人家的闲事,不大肯帮忙别人。尽管讲仁义之道,在“祸从口出”、“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教训下,却缺乏慈悲心、同情心。
我们的民族同其他民族相比,我们的民族虽然没有讲个人自由,可是那种自私的心态,比别的民族的个人主义还更厉害。这也就是这个教育修养所产生的流弊。老子在这一节里,告诉我们处世的道理,就是向这个路上走,尽量地不说话,为人处世,要把自己的聪明磨掉。尤其是青年人,聪明不要外露,再把思想上的纷杂去掉,最后和光同尘。
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他说这就叫“元同”。“元同”的道理,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就是“最平凡”。做人要想做到最平凡,也是不容易的,谁都不容易做到。假使一个人真做到了平凡,就是真正的成功,也是最高明的。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做到了最平凡处,有这样修养的人,想要特别亲近他,做不到;想跟他疏远也不可能。“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客”,也没有特别地蒙利,也没有特别受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换句话说,没有亲疏,没有利害,没有得失贵贱,永远站在真正的中庸之道,“故为天下贵”。所以修道人的作为,永远是中庸之道,既不高明也不卑下,既不骄傲也没有自卑,没有了不起,起不了,永远是中和之道。
这是这一章的结论,下面他转了一个方向,还是讲道路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