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不重新讲,我就给你点一支香。
天风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开讲第三次。
古道师:开讲第三次,那今天是什么,山寨版的?哈哈哈。
天风师:第一天呢,我是给大家按照这个佛学的这个教理的方式,讲了一下这个《楞严经》的经题。这个,大家也提到很多宝贵的意见,做了很多宝贵的补充。昨天呢,宏达又这个——又汇聚了许多有关经题的资料,给大家分享。那么,开拓大家对这个经题的深刻的广泛的圆融的理解方式。这个,老师又很慈悲的给我们作了这个经题的重要的开示。这个经题呢,讲到昨天为止,到现在为止,因为还有两个重要的内容要补充。所以呢,我也是前天听取了这个彭大居士的意见,咱今天就不用稿子说了,这两个问题很简单,相信大家也能听得懂,也非常重要。
一个就是这个关于伪经的问题。关于伪经呢,有一百多个理由说是伪经,其实我用一个理由,就可以告诉大家它不是伪经,是吧!这样呢,就比较容易记。至于说它有多少个说法,是伪经啊,是真经,这都很麻烦。所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也可能是大家都知道,但是我有必要给大家讲一下这个因缘。讲这个因缘就涉及到藏经学的一些问题。那么藏经学讲起来就复杂了,我们就单讲一个,藏传佛教的,藏译版《大藏经》,因为呢,这个伪经很多说法呢,就是说这个《楞严经》是唐代的房融,是吧,是这些文人,有才华的,文人墨客,才子们伪造的。所以他这个文学性非常强,这是一个最大的攻击理由,实际上他这些人的无知,他忽略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呢,就是说,藏译版的《大藏经》就直接从梵文巴利文翻译成藏语,它就有《楞严经》,是吧?他不是从汉语翻译过去的,他直接从梵文巴利文,因为当时这个松赞干布是为了翻译这个佛经,他等于说西藏人,藏族人是为了翻译佛经而创立了西藏文字。在没有藏经之前,没有翻译佛经之前是没有藏文的。那么为了翻译藏文请了这些文字学家,专门创立或者说发明,或者是说这个设立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西藏文字。那么就是说,从这一个,最简单的例证,就可以证明它是从梵文和巴利文直接从印度版翻译过来的,到藏传佛教那边。有兴趣大家可以找藏译版的《大藏经》。藏译版《大藏经》跟我们汉译版《大藏经》不一样,也和这个高丽藏不一样,也和日文版的不一样,也和很多很多其它版的不一样。它就是这个很独特的一个很完整的,很独立成体系的,在藏经学当中藏译版的《大藏经》仅次于汉译版的,它很规范,也很重要。
在这个藏传佛教当中呢,它不叫这个、这个三藏十二部。它叫二部,一部叫甘珠尔,一部叫丹珠尔,就是藏语的叫法。那么它这个区别于我们汉译版《大藏经》呢,就是汉译版《大藏经》分经、律、论三藏。而藏译版《大藏经》呢,只分经部和论部,没有律部。它律部包涵在经部和论部都有。它的论里面有律部的内容,有戒律的内容,它的经和论里面都含有律部的内容,它没有单分出一个律部来。
那么这个,因为有这个显密的区分嘛,藏传佛教和其它的教派称为我们汉语系这个佛教--汉传佛教称为显宗,叫显教。它称我们汉语版的《大藏经》,也就是显宗称为经教。它称自己的藏语的,藏语系的藏传佛教呢,它称为续部。麻烦哪一位大德帮我写一下在黑板上,这个经教,经教,就是显宗称为——显宗这个这些教理,就是显宗称为经教,经典的经,教育的教,经教。密宗呢,就是称为续部,续部,继续的续,这个部队的部,续部。这就是它区分显宗和密宗的经典。这个藏传佛教管他们的藏经和它这个藏传佛教的,或者就是说,藏密的法教部分称为续部,也有叫密部的。那么它称为显宗的经教呢,这个显宗它统称显宗为经教,就是经书的经啊,教法教育的教,这就是它的一个根本区别。
就是说有藏经学,和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的区分和比较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据,就是《楞严经》是由巴利文语和梵文直接翻译成藏文的。那么你说它是唐代这些文人才子们伪造的这个伪经,这伪经不用再去探讨它了,是吧。那么有很多人,他是由于这个学识不够渊博,这个眼界不够开阔,他自己不懂的东西,他就去攻击这些法教,这个在佛教的历史上、在其它文化传承当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很多,包括很多显宗的大德,也曾经诽谤过密教;密宗的很多大成就者也因为不了解显教和禅宗,也曾经诽谤过汉传佛教。就是这些事情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除了这个传承教派的因缘以外,一些文化上的隔阂和这个传播者的知识范围的限制,和他修证证量的限制都有关系。有的是通宗不通教,有的是通教不通宗,这样的话,他在这个佛法的传承和弘扬弘化当中就会出现一些不同的障碍。这就是我们都遇到过,我们曾经可能在学佛这个过程当中,也做过这样的事情,也认为这个好,那个不好,是吧?也认为这个法殊胜,那个法没有这个好,之类之类的,类似于这样的说法、想法和做法都曾经有过。
所以说就加进一个关于伪经的辨题,我也曾经看过很多资料,我觉得这个资料,和这个关于译经的这个过程,能够说明《楞严经》它是直接由梵文翻成,和巴利文翻成藏文,这个细节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它是由这些唐朝的文人才子伪造的《楞严经》,这个说法就不攻自破了。所以这个就插进这一段,这个,我认为这个是很重要,给大家这样讲的比较好懂,是吧?这也不用照书说,这是一个史料性的,也是一个常识性的这么一个内容,就把这个显宗、密宗,把藏传佛教、汉传佛教这样的一个连贯,就可以一个很有力的证据,证明《楞严经》是从印度直接过来的。
南师:法师,讲了告一段落吗?
天风师:好,听老师说。
南师:是不是告一段落了?
天风师:告一段落。
南师:我是听众,请问法师。请问法师,我是听众,我是外来的听众。法师啊,这也有问题的啊。我现在提出来,不讲《楞严经》真伪的问题。刚才法师的开示里头有个问题,第一,你讲藏传的佛教翻译,印度过来翻译大藏(经)传播是对的。可是藏传的佛教,从印度过来翻译没有《楞严经》,《楞严经》是由中文再翻成藏文,在乾隆的时候,不是从藏文的唯一一部经典,好像另外还有一本我忘了。重要的是《楞严经》,它没有。后来发现中国的佛教翻译有《楞严(经)》,乾隆的时候,根据汉文重新翻成藏文过去的。所以法师第一个理论证明,对于学术界、翻译界不会服气的,这要注意。
天风师:嗯。
南师:第二,法师的讲的开示,这一班怀疑《楞严经》是伪经,他并没有哪一个敢说是汉人造的,只说是后来伪经。谁造的,他不敢说了,没有人敢说,不是因为文字好是汉人造的,没有。有,不明显的,譬如从梁启超他们开始,其实不是梁启超,宋代就有法师,一个出家的和尚叫什么名字,你们要查,已经开始对《楞严经》怀疑,他是和尚法师诶,后来大家不理,可是有这个事了。后来加上梁启超名气大了,他们这一班,梁启超学佛是晚年,跟欧阳,跟这个,不是,跟这个金陵译经处这个……。
女生:杨仁山。
天风师:杨仁山金陵刻经处。
南师:啊?
男生:杨仁山。
南师:对,跟他学的,那个时候后期学佛。他认为,不止《楞严经》,他们,也不是梁启超一个人,肯写文章讲的。《楞严经》,《大乘起信论》,《圆觉经》,这些中文最美的认为就是伪经。他也没有——不敢说因为中文太美了是伪经。他们认为梵文,对经典鸠摩罗什翻的最好了,玄奘法师他们不提了,都是文字有一点古古怪怪的,翻译文体,只有《楞严经》啊、《圆觉经》、《大乘起信论》,完全中文化那么美的,是伪经。也不加考据了,考据谈不上,这一点要知道。并不是说这班攻击伪经说是中国唐朝文学家造的,没有。这个不要加上,就是伪经。这个伪经的意思,或者是禅宗在印度,禅宗祖师们造的,或者是中国祖师们造的,中国文人学禅的造的,这个谁都没有讲过,我们不要加上了,啊,这是两点。
呃,所以讲伪经的人,重要,文学的好,盖住了他们,意义清晰,看一般佛经翻译是很特别。你譬如,不但《楞严经》、《圆觉经》、《大乘起信论》,文章都很美丽,嘿,这是个问题。可是呢,我们并不认为他们讲是伪经的人对的。
补充一点,尤其是清朝以后,满清入关以后,中国文化走一个路线,三个路线,原来不大注重的。辞章就是文学,所以满清入关以后,由康熙、雍正到乾隆,嘉庆以前,这个辞章文学特别。清朝的文学特别,诗词也特别,这就是有一点牵扯到文学的比较,尤其是诗词,我经常说,主观来说,清诗比唐诗还厉害,它文学,所以清朝第一个是辞章。
第二是义理,义理就把心性之明心见性,心性本体由理学变成---清朝叫义理之学,等于西方人讲哲学,中国叫义理之学,同哲学又不同,相近又不同。讲心性之学,宇宙本体,由禅宗变成宋朝的理学,到明朝理学变到清朝,叫义理之学。所以乾隆、康熙的时候编一部书叫《性理大全》。儒家的,也是讲明心见性的,这部书很重要,这两个方向,清朝。
第三个是考据之学,这些人攻击《楞严经》,攻击《圆觉经》,攻击这个《大乘起信论》,都属于考据学。考据学到清朝产生一个什么风气呢?疑古!怀疑古代的,譬如他们怀疑的很厉害,受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的影响,怀疑说《庄子》只有七篇,内篇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怀疑《列子》也不是春秋战国的,魏晋人假造写的,等等,很多很多都推翻。所以清朝末期,不但是西方文化破坏中国文化,中国文人自己在走到考证学的这个范围,疑古风气最盛,后来加上西方文化、日本文化加入,对中国历史都在疑古。尧、舜、禹没有这个人,尤其日本人说尧,唐尧,虞舜,尧是个蜡烛台,哎,尧——它是个香炉,根本没有唐尧这个人;舜,尧舜的舜,虞舜是个蜡烛台;禹,大禹的禹,是个爬虫,大禹是中国的一个爬虫爬出来的。而且中国的学者也跟到那么讲的,中国的学者当时也跟到那么讲。嗬,这一代的文化,所以讲文化史的破坏,不是到文化大革命。一两——两、三百年当中已经有了。顺便给你们讲到,那些要讲中国文化演变史下来就大了。
我们现在不讲大的,提醒你法师注意,以后法师讲经,对付的是二十一世纪哎,我这些观念他们看到的,你一讲,他们听了不服气的,所以你必须要知道。你说疑古学派有这种论调,只能够说,客气一点说,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他们考据也不一定完全对,但是这是牵扯到人类文化的演变,中国文化的演变,这个问题我提一下。我现在是天风法师啊,或者是古道法师,我只提一下,不在本经讲述的范围以内,只提出大家注意。这是两点,你刚才法师讲完。
第三点的开示,中国的所有的经称为经部,西藏翻译,日本也跟到这样说,外国人也跟到这样讲。藏经的翻译密教部分叫做续部,经跟续是什么呢?中国为什么称经部呢?这是中国文化,四书五经,经是直线的,一条绳子,绞丝旁这个经,直线的纵线的流传,一代一代流传,承先启后,所谓叫经。经是一个直路,由上古有因果关系的传承经典。西藏文化翻译经典不称经部,现在翻过来中文叫续部,续是什么,也就是经,就是经部。不要把续字看成继续的续,经是把佛说的话一路流传,续在西藏的文字翻成中文的续,它原来意思也是经字,经是丝字部一条线连下来,所以叫做续,不是继续的续,呵。我们所以讲续,学密宗的人“哦”,这不同,密宗叫续部,不叫经。经就是续,续就是经,这也是一条线、一条绳子连下来,这个观念要搞清楚,啊,不要给……。
天风师:其实一样,就是名相不同。
南师:其实一样,千万诸位不要给名相骗住了,这就要懂,要文化透彻了,这是第二点。刚才还有个第三点是什么?你这个话里头还有一点,我忘了,或许刚才没有笔记,第三点次要。经部跟续部两个观念都讲清楚了,第三点刚才还有一点呢?我一下这一支香没有点好。
古道师:经、律、论三部,他们只有两部是不是这个问题?
南师:只有两部,这个还不在范围,不过顺便给你讲。所以西藏戒律有,不另外建立戒律部,戒律在中国也不建立。在古代的翻译,唐以前经、律、论分三藏不错,没有律部。律是唐以后,玄奘法师回来翻经以后,由道宣律师,道宣,中国所谓有十宗,都是唐代开始。第一有净土宗,慧远法师到庐山创立了白莲社,并没有称为净土宗,后来因为禅宗的发展,这两宗,两派,慢慢形成宗派观念,实际上宗派观念我非常反对,是一个中国文化传统的宗法社会的思想形成的,门户派别之见,把一个完整体系分裂了,看到是个好事,是个很不好的事。所以唐代以后禅宗,到了这个玄奘法师回国以后,弘扬,说玄奘法师弘扬唯识法相,这个也不对的。玄奘法师《大般若经》也是他翻译,很多经典翻译,不过他注重学的是唯识法相,不错,他的专长在这里,后来就变成唯识宗了。这个宗派的形成是唐代,那么这个时候呢,道宣律师是参与这个玄奘法师翻译道藏文字,文章好,学问好,文字很好。所以跟窥基法师、圆澄法师,他的笔下,那人,哎,这个有主见吧。
哦,刚才我引出来,有个问题了,法执啊,你等一下提我注意啊。那么他也落在法执观念,他要创一个宗派,所以在终南山创立律宗,律宗他又采用了四分律。其实律宗很多呀,善见律、十诵律、五分律、四分律,一切有部律。所以回转来讲西藏的戒律是什么,没有比丘尼戒。当时没有弘扬了,比丘戒有。西藏的密宗,印度的,一直到玄奘法师这个阶段,到全国,唐朝传过密宗到西藏,传过佛法到西藏,有戒律,采用一切有部律。这一切有部的律,不但是密宗,就是现在南传的小乘佛教采用的也是一切有部的律。为什么采用一切有部呢?就是佛过世以后,佛逝世以后,门下分宗分派。一派是,大派注重见空,就成就了;一派是空也是有,空不是完全空,说空就是有,有就是空,这个称为一切有部。所以唯识呢,般若讲空,唯识讲有,它的有是胜义有,有也不是真有哦,不是世俗上的有,我们有个法身,有个道可得,有个佛可成,这是世俗的。胜义有是空的,可是真有成就的事,无法解释那个有,叫胜义有,特别特别叫有;般若空呢,也不是完全空,不是断见的空,毕竟空。虽然是毕竟空,是胜义有。胜义有、毕竟空一直闹到现在人类文化,就空、有两派在闹。换一句话,佛,成佛最后是空的,这个不是断绝的空,这个空是胜义有。有呢,你那个法相的有,是真有吗?有道可得、有物可得、有佛可成啊?无道可得、无佛可成,那是断见,不是,它是胜义有,呵,就是这样。
好,刚才我讲,刚才听法师讲法,只说这些人的争执,乃至,譬如说中国的禅宗,以西藏密宗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那么高明也批评禅宗,所以禅宗当时在西藏进去传过来,认为没有妄念就到家了,它这是断见。在《菩萨道次第论》也加批评,其实当时进去是有禅师讲,辩论过,现在资料出来,在西藏辩论,中国的禅宗的和尚在那里辩输了,辩输了,言语问题,也是胜义有、毕竟空的问题。所以西藏的观念认为中国讲的无念,没有妄想,无念就是佛法,最高的境界,这是错误的。所以宗喀巴(大师),这些观念呢,刚才我讲你这个问题里头,有一个最结论的法见,这些讨论都是大祖师们也开始那么,那对不起,你说我今天,我来讲是现代人,严格放开胸襟来看佛法、看文化,最后还是落在法执,法执还是没有破,呵。诸法圆融,万法唯心,一切唯识,这些你要补充,这三点,你刚才这个话,补充给你。
因为你们将来出场碰的是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听众有最好的学问家,有最好的科学家,有最差等的一字不识的信众,你要三根普被,把这个道理交待清楚,再讲自己的,听懂吧?是这个意思,刚才你的话三点,我提起你注意。
天风师:好。
南师:以后在社会上会碰到。你们都要注意,出家人都要注意,一定碰到的,时代不同。
所以我现在我们开始,包括李传洪,李慈雄,又雌又雄的,呵、呵、呵,包括你们等等男女大法师。也许我、也许我活到,也许我死后,你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现象,这些知识都要知道的。
那么我讲了这些要点,资料的寻找,马宏达比较很留心的。他也走这个路线,你们再去研究,听懂了我的意见吧?
天风师:听懂了。
南师:刚才你的话,这三点很重要。那么彭嘉恒所提的,他也随便提出来,这一点是不对的,你提出来马上受打击,《楞严经》是中文翻过去藏文,不是印度翻过来。
天风师:我看的资料是梵文。
南师:啊?
天风师:我看的资料它是那样的。
南师:啊,是哪里来?
天风师:我在北大的时候看这个资料,藏经学里是这样讲的。
南师:所以你刚才这样讲。
天风师:对。
南师:不对的。
天风师:这个不是我编的,我是资料里查的。
南师:哦,我以为是彭嘉恒告诉你。
天风师:它可能是这个路线不同吧,或者也有这么一说。
南师:不对,不对,乾隆这个时候,非常注重。乾隆本身他的师父是雍正,雍正的开悟是跟禅宗的,迦陵音的,但是迦陵音没有彻底,真正大彻大悟的印证是章嘉佛。
天风师:章嘉活佛。
南师:对呀,章嘉,那么你要看雍正开悟的,那么他在宫廷里头打七,有禅堂。乾隆,他带领打七的,参禅,这些大臣有和尚、有道士。所以雍正的徒弟,有道士、有和尚在宫廷打七,他不是皇帝喽,是大和尚,最后呢,他所悟道,香板也是他搞的。然后他做了皇帝以后,派近侍,派到少林的和尚方丈,他派的,是他的徒弟开悟了。所以雍正真正全国的秘密知道,和尚道士派出去,他几十个都是他的徒弟,这些家伙,你看那个资料,刘老师看,找到一部分,现在宫廷里头,在北京的那个宫廷的密籍里头,雍正的批的这一方面好几麻袋,这些学者看不懂的。他对佛法的批示很厉害,甚至他的徒弟我们看到,刘老师还出过一本书嘛,雍正的什么?
女生:《雍正与禅宗》。
南师:啊,这本书里头你就看到,他的徒弟派出,到近侍到方丈,一路过来,方丈这个和尚一路给皇上报告,给师父,“我现在到了江苏了”,雍正还会——江苏的,譬如说省长、书记对你供养怎么样,他说“哪里给我供养多少,哪里派多少人欢迎,嗯,还不错”,呵、呵。有些他说“人家供养给我太多了”,雍正批“该收”,那个省他说“该收喽”,呵、呵。有些是不可、不要收他们……,这意思是拍马屁的,晓得你是我的徒弟,那些和尚给他上的报告不是密谍,也是密谍的路线哦,给他直接通的。所以全国这些什么贪污犯奸的,还靠什么密谍、特务,他才不要了,他这些和尚天天接触老太婆,这些佛弟子,每个人讲这个官好不好,吃了素斋没有事都在佛堂里讲的,他都听来的,都给师父写信了。所以他的情报是,这一班人,这个研究历史没有研究到。哎,刚才讲到这一段干什么?
李慈雄:讲到雍正。
南师:不是雍正。
天风师:讲到这个禅宗,讲到这个宗喀巴大师。
南师:哦,那么,不是,不是。
古道师:章嘉活佛。
南师:讲到翻译的问题,所以到了雍正死了,乾隆当皇帝,很内行对佛经,佛经印证他是开悟了,其实他开悟当然没有父亲那个下的功夫,雍正打坐参禅,那很辛苦的。他真的自己一个人关起来盘腿,那个时候还没有做皇帝,他是真的很辛苦,到乾隆他始终是,因为章嘉活佛的关系,他学禅又学密,亲自翻译“大威德金刚”的。我们图书馆,锦扬还有一套,也有,雍正翻译,大……,就是这种。那么他晓得《楞严经》西藏藏经里没有。因为康熙、乾隆、雍正三代都懂一点外文,都懂藏文、满文,蒙古文,他都懂,所以叫西藏来翻译回去,是这样的,这个顺便,所以你也看到,那么他对于这个别的翻译,把大威——黄教宗喀巴、达赖班禅这个系统、这个仪轨,这个、这个乾隆不满意,自己翻译,乾隆翻译。
所以乾隆退休以后晚年,金川之乱,嘉庆,天下有点乱嘛。他每天看到他——历史上资料坐在那里“叭、叭、叭”念咒,念到哪里,念降魔咒,听说四川大乱,有个“叭、叭、叭”,哎,和珅来了问,“那个叫什么名字呀”,大家也不懂,皇帝问,只有和珅懂,“哦,那个土匪头叫什么名字”,“叭、叭、叭”该死了、该死、快死了,他在咒,哈,哈, 哈,念了,有这么个故事,这些。
好,补充给你,你就懂了。那么你以后懂了,你至少哪里人家,你讲经,人家问到你,那我听南师亲口讲的,他再来考据我嘛,呵呵。
古道师:呵呵,不是我们。
南师:哦,就说我呀,我说当时坐到亲自听的,还有古道,还有谁,还有李慈雄,李传洪都在旁边的。那么有些呢,啊,因为你们出场弘法会碰到这些问题的,都告诉你了。
天风师:谢谢老师。
李慈雄:老师有个问题哦,就是说在说法的时候,假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我这样回答,我会不会变的太狂傲了,就是说即使伪经又怎么样?
南师:啊?
李慈雄:就是说假定呢,就是说《楞严经》是伪经,对吧?假定是后代的菩萨们造的,对吧?但是能够帮人类的文化,包括从科学角度、验证角度能够提升。
南师:哎,我懂。
李慈雄:而且经过我本人也这么样验证过的,就是伪经又怎么样?这样说会不会太狂傲。
南师:那对,狂妄,那说、搞禅宗可以。啊,“不然你出去,到别的禅堂去,我这里就是这一套”,这是禅宗说法。那么你如果讲这个,依禅宗说法,伪经?《华严经》哪里来的呀?龙树菩萨在龙宫拿出,“你看到了?”啊?所以大乘的很多经是佛过后出现的,究竟哪里来?谁看到了?哈,那就是你那一套讲法,然后你就用禅宗的——回头“侍者,香板拿来!赶出去”!
古道师:香板侍候。
南师:对,赶出去,哈哈,那另外一个讲法了。
李慈雄:那是另外一种。
南师:对了。
李慈雄:在这种场合,在那,一般那种场合就只能够这么样子,就是点到为止。
南师:对、对,点到为止,譬如说像我这样给他们讲。其实你去讲经,现在人老实讲,还没有敢现场出来问,不会,可是你这个大法师在上面要准备的,也许下座以后,特别过来顶个礼,“师父,我请问一个问题”,这样的人现在都很少了。除非是我们当年维摩精舍这一帮同学,吊儿郎当的,马上就站起来,“法师”,行个礼,“哦,哎,什么事情呀?”看到我们进去,徐剑秋啊,李绪恢啊,南怀瑾这一班来很头痛的,来一个很头痛,“哎,不敢不敢什么事?”“有个问题请教”,“哎呀,对不起,你们问题我一定答复不了,不要客气了,不要客气了”,坐下来乱扯,常常问倒人。这样的人现在没有了,可是你要准备,有这些问题的啊。
天风师:讲经说法还是要有理有据的。
南师:对呀,对呀。
天风师:这个不同于禅宗,一拍桌子就行了。
南师:对呀,那你讲《法华经》龙树菩萨龙宫里头取出来,哪一天、哪一年谁看到的呀?那么在学术上讲,龙宫是地名,现在龙城就在这里——印度啊。所以,譬如密宗是——龙猛菩萨也说是龙树菩萨,开南天,南印度铁塔打开了密宗取出来,谁看到过啊?
天风师:伏藏,叫伏藏。
南师:谁看到过?哎呀,这个真不要谈了,此所谓“如来密因也”,(众笑),如来密因。
古道师:唯有信者能入。
南师:对啊,你说这里就讲过,你马上回经题,此所谓“如来密因”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议啊。(众鼓掌)
男生:哈哈,说得有道理啊。
南师:好吧,好,再来。然后今天就开始原文讨论吧,今天的讨论差不多了。
天风师:要不要休息一下,就开正题。
南师:嗯,你一句一句,对呀,不要休息,薛虎说今天精神好,那你就开始来。
天风师:好,我们按照这个常规的方式就先念一遍,念一个段落,念一个对答,然后咱们再……。
南师:念一小段,你就开始,把原文消文,先把原文的文字依文解义,消完了。然后你就发挥,这个这个叫义理,就是经的意义道理,你就自由发挥了,这一段慢慢试,再告诉你方式。
天风师:这个,顺便要把这个译者和这个,译语和笔受再念一遍。
南师:对,本来这个都要介绍的呀,故事都要讲。
天风师:这个有很多考据,讲起来也很复杂。
南师:我们暂时略过去,暂时啊,将来你讲经这三个都要花很多时间。
天风师:先开始念啊,都要作详细的注释。
古道师:大家一起念吧。
天风师:从题目开始。
众念:
唐天竺沙门般敕密帝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义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天风师:好,咱们先念到这吧,念太多了,这咱们先断一个小节,下面这个“波斯匿王供斋”这一段呢,回头再念。
南师:是。
天风师:这一段呢,我是先大体讲一下,就是这么一个缘起吧,相当于一个“经首”的缘起。“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大家都应该知道,这是据我的看的资料,就是佛嘱咐他们弟子们,如果是佛讲的话,要冠以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也是个模式,也是个规范。就是佛弟子——声闻弟子听佛所讲的,就冠上“如是我闻”,我就是这样听佛说的,就这样的一个含义。“一时”呢,一般的印度文化习惯呢,这个把时间和历史做个比较模糊的描述。“一时”就是那个时候了,就没有说哪年哪月哪日,就是一个比较概括笼统的时间概念。那么,可能另外一个理念说呢,就是说,从佛法的意义上说,就是说在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里,也就是那样一说而已,大家一听而已。重要的是在这个经义,法义。“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就是那个时候,佛陀在室罗筏,这个室罗筏是个城市的名称啊,这是个大范围,具体的这个叫“祇桓精舍”,是佛的一个——人家供养的道场。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就是佛的常随众吧,包括主要是以上座部为首,为主的当时,还没有形成部派佛教的时候,这个就是,基本是以上座部为主的,这样的佛的亲随弟子,也就是常随众。“皆是无漏大阿罗汉”,就是证得了五明六通的,前五漏、前五通当中所没有的,一般的神通当中没有的,就是这个“灭尽”,呃,这个、这个叫什么?
南师:无漏果。
天风师:漏尽通,漏尽通,所以说才称为“无漏大阿罗汉”,也是这个四果阿罗汉,一般是这样理解的。“佛子住持”,就是这个佛弟子们一般是称为佛子了;“住持”就是,现在这个住持肯定和那时候不一样。
南师:一样。
天风师:啊?
南师:住持是可以住在世界上,扶持正法的。
天风师:但是那时候指的住持,大多数是佛——随佛常住的。
南师:就可以住世,住世扶持正法。
天风师:哦,现在的住持就是官了,就是执事了,和那时候还是有点不太一样,那时候的住持是本义。
南师:现在的住持是用这个“住持”来的,至于现在住持能不能做到,另一个问题了。
天风师:另外一回事了。
南师:嗯,本来“住持”就是这个……。
天风师:比较严重的问题。
南师:住持就是《金刚经》荷担如来正法,挑得起来的。
天风师:常住持有嘛,然后“善超诸有”,这个一般的理解是,这个“有”——应该是理解成是“有为须极到无为”那个“有”,是吧?
南师:不是,“诸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跳出三界外。
天风师:跳出三业,“善超诸有”,指的是超出三界,就是得大自在了啊,解脱者啊。
南师:对。
天风师:“善超诸有”,就是等于说已经超越了有为法。
南师:拿我们中国土话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三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欲界,色界,无色界。
天风师:欲界,色界,无色界。
南师:拿现在话是跳出了唯物唯心以外的。
天风师:然后,也是跟上一句“皆是无漏大阿罗汉”的又一个说法。
南师:嗯。
天风师:“能于国土,成就威仪”,这就是表示这个修成正果的这些佛弟子大比丘,大阿罗汉的这个威仪俱足嘛。
南师:不对,不是那样,能够在任何一个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方,无佛处请经,每一个都是有大师的资格。
天风师:就是成就威仪。
南师:“成就威仪”,而为佛教树立维摩的,“能于国土”,就每个国家,每个地方,到美国去。
天风师:哦,对,就是说你要辨析……
南师:啊,风了大师,哎,这个,啊什么,天风大师,就是天风大师,到日本就是日本的大师,“能于国土”,乃至到黑人,到地狱里头是地藏王菩萨,能于任何国土成就威仪,成就了,承先启后,荷担大法,住持佛法的威仪的。
天风师:唔,对,就是这个,老师讲的非常圆满。
南师:国土嘛,是这样。
天风师:这个国土等于就是恒沙国土。
南师:对!
古道师:一切世界。
南师:他到哪里,这些大阿罗汉到那里,无佛,到那个时候他都站出来了。
天风师:也就是说,可以说是理解成无量无边国土的意思。
南师:对,任何一个国土。
天风师:遍行无碍。
南师:对。
天风师:下一句是“从佛转轮”,……,然后是“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这一段事实上他在说的一个完整的意思。
南师:不要,你还是一句一句讲,这就形容一千,这一千五百人都是大阿罗汉得无漏果的,他的这个功德,他的表示,一句一句都很重要。
天师:对,哦,然后“从佛转轮”,就是能够跟随佛陀。
南师:根据佛法的法轮常转,把他意义宣扬开。
天风师:嗯,能够这个……。
南师:转这个法轮。
天风师:依据佛法,或者是转佛法的妙法。
南师:转佛法的妙法轮,所谓叫佛学转妙法轮,就是根据佛的意义,能够普遍的宏扬开去,现在的话,你要交待清楚。
天风师:就是这些大成就的,等于说与佛……
南师:可以代表佛,讲法的。
天风师:就是说这个,就像禅宗的发展,就是,与诸佛菩萨祖师的心无二无别。
南师:对呀,对呀,对。
天风师:才可以这个,弘范三界嘛。
南师:对。
天风师:然后“妙堪遗嘱”,就等于说,能够巧妙完整透彻的领会佛的教义。
南师:对,你就……散下来弘扬出去。
天风师:对,“妙堪遗嘱”。“严净毗尼”,他这个毗尼就是……
南师:但是,而且自己戒律修行的行为都是很规矩。
天风师:清净。
南师:很清净的,规矩。
天风师:这个“毗尼”单讲一下,就是……
南师:戒律。
天风师:毗尼藏和毗尼特指戒律,这个特指戒律。
南师:戒律叫毗尼,(又译作‘毗奈耶’),同时这个毗尼,用毗尼,不用尸罗是什么意思?毗尼是威仪,戒律是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他的威仪,一登上法座,天风、古道就不会拿去酒杯“哈啦哈啦”,不吹箫了,就在说法了,很威仪的啊,这个毗尼,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很具足了。
天风师:这个“严净毗尼”,严就是严守,严持的意思;净呢,就是清净,能达到清净,但因为持戒而清净,因为清净而持戒,是吧,是双向的。这个三无漏学嘛,戒、定、慧俱足嘛,是吧,“严净毗尼”。“弘范三界”,这个范呢,特讲一下这个范,范在古字当中是……,咱们现在叫模范人物的范。
南师:师范,这里是师范。
天风师:师范的范,在古代这个是讲的一个,模是指这个铸造用的模具,范是讲的车轨,是不是?老师,轨迹的意思。
南师:模范是轨迹一种规矩、规仪。
天风师:规矩,比如说固定的东西,就是他可以用佛法的这个完整性、圆融性来进行,对三界众生进行这个佛法的弘扬。
南师:模范,“弘范三界”,他在三界中都是天人师的,师道的尊严,做模范人。
天风师:人天师表。
南师:对了。
天风师:“弘范三界”。
南师: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到天人。
天风师:对,包括这个人天师表,就是说一般我们讲的世间法的圣人,是给人做表率。
南师:对。
天风师:孔夫子称为万世师表,还是只给人做的,做师表。而这个佛是不但是给人,给天人,给六界众生做表率,才能称为人天师表。
南师:对。
天风师:“应身无量”,这个应身就是涉及到法、报、化三身的概念。这个应身就应该是化身。
南师:对,应身就是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
天风师:三十二相。
南师: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像你在北京乱七八糟的给些老板啊,酒肉朋友也在讲佛法,大家很佩服你。你那个时候,在里头是流氓附身而说法,(众笑),现流氓身而说法,这就是“应身无量”,适合那个环境,应身无量,适合那个环境。
天风师:应身无量就是这,老师说的……
南师: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天风师:观音菩萨示现的三十二相。
南师:假如古道出去弘法,喝酒就喝酒,喝酒里头把你勾引到佛法来,这就是应身无量了。
古道师:度脱众生、度脱众生。
天风师:应身无量,所以说这个观音菩萨三十二相度众生。
南师:记住一句话“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天风师:这个三十二相也仅仅是个形容词吧。
南师:对。
天风师:并不是真的三十二个。
南师:对、对、对,无量无边。
天风师:印度语呢,数量词一般都是形容词。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无量无边的意思,三十二相度众生,也可以……
南师:应身无量,换一句话,他的教育法非常多,说法。
天风师:就是说……
古道师:具足方便。
天风师:对,具足一切方便,应身无量,“度脱众生”这个就不用解释了,是吧。
南师:嗯,对。不对,他是以各种不同的,两句联起来,以各种不同的手法教育大家,度化人家,跳出三界。
天风师:对,示现这个解脱,是吧,这个众生,然后“拔济未来”,就是指的是教育这个学生和徒弟。
南师:后一代。
天风师:后人,后学。
南师:佛过后,他永远存在。
天风师:提携和接济,是吧,这是也是延续法身慧命的意思吧,“拔济未来”。“越诸尘累”,超越了所有的……
南师:世界红尘,物理世界的痛苦。
天风师:红尘,和脱离烦恼,这个诸苦吧。这个尘累也可以理解成是所有的……
南师:这都是形容这一班大阿罗汉都有这个本事。
天风师:对,都有这个本事。
南师:但是不说话,都在那里装傻瓜,跟到佛就是这样一批,呵。
古道师:就跟我们都不说话一样啊,(众笑),开玩笑啊。
天风师:现在都是示现这个,示现这个大阿罗汉相。
众:“其名曰,大智舍利弗”。
南师:这一段你就慢慢研究了,讲经时候,一个一个的故事都要找出来,讲他的特点,每个人有他的特长,五百、一千多罗汉各有各的特长。
天风师:对,皆以无为法而有区别。
南师:对,这一段可以跳过去。
蒒虎:老师休息一下。
南师:好,很精彩。这一段,你看到是不相干的经文,都相干。所以我们学佛要成就,自己修的成就,每一句都要注意。没有说,禅宗悟了道一悟便休,这些功德不具备,都免谈,都不是,都是真话。
天风师:对,太好了。
南师:都是真话,所以大阿罗汉是这样成就的,明心见性开悟成佛了都是这样,在佛前面都装傻瓜。他老师在嘛,呵呵,老师走了,他们出场的。
天风师:他们都很凶的。
南师:他们出来,所以在佛在世的时候,你看,佛要涅槃的时候,你看到,都不在前面啊,像罗睺罗,一听到佛要涅槃了,带五百罗汉是飞空而来啊!坐头等飞机一样的,一群,好像形容在空中一群雁一样就来了,嗯,都是这样的。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