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昨天讲到,我们七处征心讲到,讲完了五处了。
天风师:嗯,讲到第五处,对。
南师:现在开始吧,第八页。
众念:【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天风师:好。
南师:第六次的辩论,好啊,你说啊。
天风师:接着昨天所讲的这个第五辩,我们现在……
南师:第五处讨论,征心,古文叫“征”,征就是诤讼,诤讼就是讨论,征求了对方的,求证。
天风师:有句话佛法是无诤的嘛!这是有诤的。这些说法都不成立了,这些心之所在都被佛所否定。阿难就又(用)另一种方式,这样昨天老师也提过,阿难也经常是引用佛讲经说法的时候说过的话,但是他的理解呢,就和佛所讲法的实相是有所不同的。
南师:同我们一般出家学佛、在家学佛一样,都拿佛经来讲,统统理解错误。
天风师:实际上是他没有确立一个准确的知见,没有在一个正知见的前提下,(而)去用他的分别心去理解实相的佛法。
那么,这个阿难又回答佛,说世尊,“我亦闻佛”,就是我也曾经听佛,和文殊菩萨和其他的一些法王子,就是佛的一些很有成就的弟子们,一些得法的弟子称为法王子,一般都是这些法王子都是指很有成就的大阿罗汉和菩萨,大菩萨这些。那么佛在和这些弟子们“谈实相时”,这个实相呢,也是阿难听来的,就是、是什么呢?是一些这个佛所讲的话,而且这些话呢都属于很有这个,对阿难来说他觉得这些话就好像是真理性的东西了,就是他一般这个实相是在这方面理解的,说“心不在内,亦不在外”,他听佛,阿难听到佛跟其他的菩萨们讲、大菩萨们说“心不在内。亦不在外”,“我今思惟”,阿难就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思辨方式,“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就是他在外面这个理解被佛所驳斥,在里面,心在里面这个住在当中也被佛所驳斥,又是在这儿、又是在那儿,这几处都已经说过了,诶,这阿难又有他的理解方式,它也不在里、也不在外、也不在表、也不在根,他就想应该是在中间吧!所以他就又思惟来、思惟去,又用他的分别意识去揣测,他现在的回答就是确切地认为心应该在中间。
南师:好,先到这里,这一段看到简单,你们看了都懂。那么天风讲的也同你们看了一样,很表面。你要弘扬佛法讲给大家听,这也是表面,等于叫“依文解义”,四个字,这四个字禅宗祖师经常用到,“依文解义”下面一句是什么?
古道师:“三世佛冤”。
南师:诶,叫作“三世佛冤”。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叫三世佛。三世佛说,“冤枉啊,我不是这样讲法”,所以你们把我讲错了。你刚才讲的是依文解义了,三世佛在喊冤,不过也不太冤,有点像。下面禅宗还有两句话,“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下面两句是什么?
众说:“离经一字,允为魔说”。
南师:但是讲经说法,像禅宗祖师们“嗡啊哈”拿其它来表达,如果不合于教理的,离经一字,不合于佛经的道理,允为魔说,外道——魔乱说,不行。所以修持佛法弘扬佛法难吧?“依文解义”也不行,随便讲也不行,这就是说法之难。讲了这个,刚才这一段你们都看懂,天风师讲的都对,问题没有交待清楚。
“阿难白佛言”啊,阿难重新起来讲,他被佛批评了,啊,第五次批评了,否定了。他说,“好”,我们表演啊,好,那我平常听你老人家同文殊菩萨、同一切出家在家有成就法王子,都是菩萨,都见道悟道的,“谈实相时”,注意这个名称。什么叫实相?你要解释清楚。实相在佛学里头经典叫般若实相,般若分五个方面,宏忍师写吧?
宏忍师:好。
南师:方便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还有什么?
众答:眷属般若。
南师:眷属般若,实相般若,最后是实相,智慧的本体论叫实相。实相是专有名词,般若是智慧,我们所以不翻,不翻成中文,还是保留般若,不翻成智慧,因为中国的中文智慧两个字,有,听了就看到就懂,就是同聪明差不多了,跟聪明又不同,比聪明好一点,智慧是什么?般若不是智慧,也包含了智慧。所以般若有五个内涵,千万注意。
第一,一切知识。嗯,有境界(般若)啊。一切知识都属于方便般若,都方法论,普通的,学问再好,我们普通人讲学问知识,你大学做博士后,做教授、大师,如果没有悟道,没有见到实相以前,都是方便般若。
文章写的好,诗词好,逻辑写的好,哲学好,(是)文字般若。
有些人修道做功夫、写文章、画画包括艺术的成就,譬如青原的唱歌,有她的境界,唱歌,那歌声三昧也是了不起。三昧就是境界,境界就是三昧,正受,这也属于般若的范围。这三个已经很难了。
第四个,眷属般若是什么,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分析以后的归纳,六度当中前五度,都是般若的眷属有相关的,他的行为,一切做人做事的行为,所以布施也要智慧布施,没有智慧做布施,常常我说做了布施、做了好事变成恶果,以善因而得恶果,就是做好事没有般若。有般若的人有时候做布施,做一件坏事而得善果,他是方便,这个智慧般若,所以眷属里头很深,这五个内涵有,最后那个般若——智慧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同宇宙万有本体生命连在一起的,自然而发的,那个是实相般若,这是第一义谛。《维摩(诘)经》叫第一义谛,也就是大佛顶如来密因,就是实相,现在讨论七处征心就是找那个心的密因是什么,所以提到实相,实相你把它马虎过去了。
天风师:讲得不够深啊。
南师:而且只讲实际的现象,也通啊,不是不通,可是你要出来弘法利众,不是为自己夸张自己的学问,或者理解,要使人家得利益,把实相搞清楚。那么现在回转来,我这一段话交待你了,然后回转来。
原文就阿难说,我啊,听你老人家给文殊菩萨,智慧第一,大智文殊菩萨那当然悟道,跟佛一样,一切的法王子,你们在讨论至高无上的那个本体的道理,实相道理,我在旁听听到的。我听到你们谈论实相的时候,佛啊,是你说的啊,心呢,不在外,也不在内,不在内也不在外。他又抓起婆婆的皮包向婆婆拜年了,抓佛的话,我总没有错吧。那么他就回忆起来,我当时听你们讲最高原理的时候,“如我思惟”,诶,现在叫我想一下,有道理,“内无所见。外不相知”,里面找不到一个东西啊,外面外界同心,隔开的,两回事啊,“内无知故。在内不成”,因为在里面找不到嘛,心在内部所以呢不成立,不能够说身、身体以内,这个内是讲身体了,身体以内有个心找不到。因为我们的思想心睡着了根本就没有,也没有内外,都找不到。可是呢?起来作用的时候,“身(跟)心相知。在外非义”,诶,当我们醒来的时候,喏,起作用的身跟心内外都有知觉的啊。所以你说心在外面呢,外面也找不到东西,不合理,“今相知故。复内无见”,说当我们起作用内心有感觉,可是里头也找不到一个心,说身心互相,感觉知觉两个我们的生命最重要,又不是外面来又不是,找不到在哪里,“今相知故”,互相知道,“复内无见”,在内心里、在身体里头找不到,外面又不是,我想应该在中间,他定出一个中间了。我们上一次讲的,第三次讲不是中间,在根里头,是眼根的神经里,对不对?
众答:对。
南师:不是中间,这里他提出一个中间,上一次不可以用中间的,事实是这样。他讲一个中间,这个中间是假设的名词,我们讲中间,给佛一辩驳,中间的不成立,佛听了他这样说,哼,可惜,应该记载一下,佛当时微笑一下,“你又来了,哈哈”,他说,“好,阿难,你说心在中间,‘中必不迷’啊,‘非无所在’”。在中间,内外都贯通的,一定自己很清楚,不会迷糊掉的,而且中间应该有个中间得到的,在心脏啊,在肚脐啊,道家说守窍,指这里那里到处守到,总有个地方吧?
好,现在我给你们两个讲,先解决什么是中,中间的中,第二层道理来了。“今汝推中”,你说我们在逻辑上、在哲学上、在科学上都讲有个中,现在我们仔细研究中的部分这个问题。
“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中身”,现在拿我们来讨论修行、明心见性这个心在哪里,这一段都是讨论心在哪里,这个中心不要忘记哦!他说所谓中间,“中何为在”,中文,说古文你看了很明白,你给大家说法,等于翻白话,比白话还要白,讲的。所谓中间,这个“中”、“何为在”——究竟在哪里?“为复在处”,在眼睛、鼻子、耳朵、还是皮肤里头、还是细胞里头?在处。“为当在身”,处也可以说假定有个地点,或者你想中是身体内部的中间,他说这个你要弄清,先弄清楚叫中。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假定你答复我,我讲中是在身体的中间,如果你假设说,他是翻译的简化、中文,假定你认为这个中,在身体的中间,已经在边了嘛,在一边嘛,身体跟物质两个相对的,对立的,对立就是成边了,没有一个中,已经变成边际了,怎么在中呢?“在中同内”,所谓你讲在身体的中间,而且这个话我们前面讨论过,你不要再讲,等于说在身体的内部一样,前面已经否定了,你还再啰嗦什么呢?喏,前面讲过的。
好,“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他说在一个地点,假定的,不是在身体内部,在一个定点上,表、处就是一个定点,假设说“若在处者”,有个定点,这个定点呢,有可以表示吗?可以表示出来。来,我们譬如中国人修一个华表,这是一个标记,表就是个标记。所以我们现在用划一个表格,这个表也是标记,这是个标记嘛!“为有所表。为无所表”,你说处——那个定点,定点在哪里?可以表示吗?还是不可以表示叫做有个定点呢?如果说这个定点无可表示,“无表同无”,根本就没有嘛!不能说是中了嘛!“无表同无。表则无定”,所以你假说有一个中间的可以这个定点,这个定点你本身都站不住,是空洞一点,等于我跟慈雄俩去做生意,我们有个目标,定点,这个定点完全是假设的,准备三天赚一亿,他妈的影子都没有看见,是有这个理想,是个假设虚设,“表则无定”。
他怕阿难还不懂,就是怕众生不懂,不是怕阿难,他借阿难来说法。“何以故”什么理由呢?“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譬如我们普通人立一个标竿,这是中,这个标——拿个标竿来做定点,这个定点是中心,这是普通人讲,普通讲。有定点吗?以表,如人以表,立一个定点,“表为中时”,表示这里是个中心,也不通的,逻辑不通,这个中心一立,我们站在南方看它在北边,站在北方看它在南边,站在东边看它在西边,站在西边看它在东边,“东看则西。南观成北”,所以你讲中心,人为自己骗自己的,假定的,“表体既混”,你所谓标准这个是中间,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应用上你是习惯不管了,“表体既混。心应杂乱”的,这个不讲世间法,他是追求本体论,形而上第一义谛,表体,这个表,这个中间,所以不……,你讲中间有个地方不成立,“心应杂乱”。
诶,阿难赶快抢了,这个地方阿难插话了,一听不对了,中间急了,阿难,“哎,老师啊不是这样,我不是这样说的”,他来了,这一段是抢话来讲。“阿难言,诶诶,我所说中,非此二种”,不是你老人家那么讲的,我说中,“如世尊言”,你也说的啊,又拿婆婆的包包来拜年了,你常说的“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都是佛说的话,讲唯识法相常讲,他都听过,他都记得,就是没有证得。他讲的理论都是,所以他听佛的抢过来讲,“诶诶,不是这样,不是这样”,他说“我说中不是这个意思啊!”他说,“也是你老人家讲的,你怎么讲呢?眼睛看东西,眼看色,眼睛是机器看到东西,两个相对,眼睛就看见,眼跟色为缘,中间有个眼能够看的作用就起来这叫眼识,是你那么说的。眼睛是有分别,这个我们眼睛看了东西就晓得红的、黄的、绿的知道,‘色尘无知’,这个本身外面的东西物质它没有讲自己是绿的、红的,是眼睛作用,所以这个知道是红的、绿的、白的,也不是物质讲话,也不是眼睛的关系,这个眼识是在中间,眼识起了作用,这个眼识这个作用就是心嘛!是你说的,没有错啊!”他插过来,“你说的啊”,他说“你不要误会我,我不是这个意思,还是借你的话来说”。佛听了一定“哈哈哈,好啊阿难。”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好,根是眼睛,尘是外面物质,我们看外面物质知道有这个东西青黄赤白,你说根据这个里头有个识在中间,好,就照你的话,那个识的,就假定啊,他不承认,可是他现在暂定,我就照你的,这个识,心跟识在眼睛跟物质的中间,同时兼二边还是不兼二边?“若兼二者。物体杂乱。”你说这个识同时也在物质青黄赤白上,这个心也在你的眼睛的根根上,两边都兼顾的,矛盾了。体——物体就杂乱了,物是物,眼睛是眼睛。“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物质本身无知,你眼睛看到有知,那个知性还不是眼睛,是你的识,物体是,这个“物非体知”,它本身没有个知性在,不是本体,你把物质跟唯心唯物两个对立起来,心物是一体。
天风师:戴帽子没有,有点凉今天。
南师:好,没有关系,我还出汗呢,你那个方位同我不同,门给你关好,我所以叫你穿少了。
他说你两个相对矛盾了,“成敌两立”,怎么叫做中啊?唯识,心识在中间,云何为,“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所以你说心识在中间能够知道,这个中间不成立,这个中不能兼管外面的物质又管里面,那我眼睛闭起来的时候只看里头,物就丢掉了,“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这个知性——心的作用究竟在哪一边呢?“即无体性”,所谓你讲在中间的中,先辩认在中间,中在哪里?中间,你讲在中间,这个中都给他驳了,他反驳了,“是故”,他说他就,你所讲当知在中间,无有是处,也不对,心体也不在中间,因为中就不成立,这是第六辩啊?天成师?
天成师:第六了,第六。
南师:第六了,七处征心,六处辩论。
天风师:老师,要不要休息一下?
南师:你来卖,我就休息了嘛!现在你来,我们轮流嘛。
众念:【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南师:哈哈,阿难已经没办法了。
天风师:又找出个理由,接着念吧。
众念:【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南师:好,第七次辩论吧?天成?
天成师:对。
南师:哦,这一段很重要了,第七次辩论,大家注意,尤其你们修行人。
天风师:这个我先来讲一段,您休息。
南师:当然,老规矩,你行吗,有风没有?
天风师:这回好了,戴上帽子就好了,刚才有一阵风吹过来。阿难在刚才这个,他认为是心在那个根尘之间,又被佛所否定了,他又抓到一句佛以前给弟子们讲的话,说我看到佛您老人家以前给这个大目犍连。
南师:这些都是大师兄,大阿罗汉,有成就。
天风师:佛的常随众。
南师:嗯,阿难还没有这个成就的。
天风师:大目犍连就是这个神通第一,须菩提是解空第一。
南师:对。
天风师:这个富楼那是说法第一。
南师:对。
天风师:舍利弗是这个...
南师:智慧。
天风师:智慧第一,所以这个阿难就说了。
南师:你就给四位大师兄,四位台柱啊,佛的出家众里头四条大台柱。
天风师:你这四大弟子,和他们共转法轮,您经常说“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阿难说,你跟那些大弟子们都经常说嘛,常言嘛,就是经常说,多次说的意思。“觉知分别心性”这个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就是一切没有痕迹、没有执着的名之为心,被称为心。那么好,“则我无著”,那么我如果没有任何依着了,我没有任何着处了、落点了,“名为心不”,那是不是那就是心了?这回你说也不在里也不在外,也不在根尘之中,我这实在没有办法了,哪都不在了,是不是算是,这就是叫心了?
南师:你还没有把握到,你再讲一看看。
天风师:好。
南师:好,我来吧,四大弟子不要解释了啊。第七辩辩论阿难提出来,世尊,他又想到,阿难这个辩得一身流汗了哦!他说,我想起来了啊,每次以前你跟大师兄们他们几个人“共转法轮”四个字,共转法轮,对别人讲法,转法轮,就是叫李青原你们到北京去转法轮,把这个传播开去,他并不是讲佛只给四个人讲法,这四大台柱都分别东南西北去弘法。他说你跟大师兄们都是一个口调,常言。你这里刚才没有提到“觉知分别心性”四个字最重要,我们人的感觉,知觉,分别思想,三个作用,所以叫分别心,我们会知道这样那样,譬如李青原我们,你们等一下到北京这个,“哦,像这样,青原要怎么样做好,万无一失”,这个是分别心作用,分别很仔细,分析归纳、逻辑想好。觉知,感觉与知觉,四个(字)重要你把它落过去了,掉过去了。
他说,我也常常听到你跟大师兄们出去讲法,对于感觉知觉分别心,这个心性,这是心的作用哦,现在是求明心见性,这个心在哪里,是心性的问题。诶,我想起来,你们都那么讲这个心性啊,这个分别觉知的心性作用,注意哦,感觉、知觉、分别,心性是总体的称呼,心跟性是这。
天风师:这些都是见闻觉知。
南师:包括了见闻觉知。对了,这一句补充的好,那你补充对了,你就讲这个见闻觉知分别心,也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实际上空了就对了,无著就是空,一切不要粘住。你们也经常讲,你们还是,“哎呀,事来则应,过去不留,用过了就算了”。你打起坐来用过了就算了吗?做的到吗?无著,真到了无著是大菩萨境界一切不著。“俱无所在。一切无著”,空,用了就用,用过了就放下,这是你们要追求的,讲的都“呱啦哒”,你们出去也劝别人,“嘿,用了就用”,换一句话赌了就输了、就完了,嫖了就嫖,嫖了以后你也舒服、我也舒服、大家不管,好像无著,都乱来。我有个同学就出去干了这个事,在台湾给我回去痛骂,我说“你这样叫悟道啊?”那个人后来受惨报。“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他说“那我现在懂了,一切不著啊,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用过了就休,当下即空。”讲得非常漂亮,这一下第七辩讲的,无着,一切无着,这总对了吧?“名为心不”,这一次我总说对了吧?这样就是心的作用。就是文殊院那幅对子,“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啊,“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一切无著,有什么不对?可是大家学佛,你们都能够讲这个话,喏,现在你听这样的话是很多,他说这样是对了吧?哈哈,这一段很重要。
“佛言”,佛怎么讲啊?阿难哦!一定叹口气,阿难啊!“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那么“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很重要!他还不是直指人心,这些逻辑上给他指。啊,我们看这一段,你要把它演成电影一样。哎哟!阿难啊!你讲的啊,这个能感觉能知觉、觉知分别心性是空的,“俱无在者”,什么地方都没有,用过便休,那我问你,这个物理的世界虚空所包含的水上游,水里头游的,陆地上走的,空中飞的这些动物,包括还有矿物质一切,“诸所物象”,这个世界上万物,这些都有现象,这些现象统统归纳一个名称叫做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世界的现象都有啊,物理世界就是物理世界,万象,物理世界有万种现象,形容万种还是小的,多少亿也分不清楚啊,这就是一切,你说“一切不著。为在为无”,这些世界的物质存在不存在?世界一切就是真实存在的,你认为这些唯物的东西是有没有?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假设说这个世界万物本来空的,你事实上摆在这里,假设你说它空,这个世界是没有东西了?没有东西不要乱说了,乌龟生毛,兔子头上有角,那是空话,万物本来有的,你不能说它没有,你“云何不著”,你怎么说不著呢?好,这是第一。
第二层,万物是有,你看了你说我不管,我对境心不起,外面宋朝的儒家学了佛以后,这些大儒家,一起大家请喝酒,到酒家女里头喝酒,卡拉OK小姐陪酒,他是座上有妓啊,酒席上有妓女,心中无妓啊!古人说是好高好高的修养,我说儒家,哎,去他妈的,那妓女还是妓女,你也还是你。你不能说座上有妓、心中无妓就你到了家,那不过你不敢看而已嘛!这一段也同佛一样的,他说你“云何不著”呢,世间万有本来有嘛!“有不著者。不可名无”,如果再退一步说,你有一个东西同物质我不碰你、不相干,有一个不著的功夫在,有个境界在。譬如天成师在山里头,管他妈的那个看到一边睡觉,天成师说。我说“你碰到妖精来没有?“天成师说没有”。就是有一次看到,一看到对面一条光想来压我,我就那么看到它,它就过不来了”。天成师讲的对不对?那有一个不著者就不可名无,那个东西还是有,不过不敢过来碰你而已,不可名无啊!“无相则无。非无即相”,没有相、世界没有现相叫做没有,万物有现象,第一句话容易懂,“无相则无”。“非无即相”,你心里头觉得我有个空空洞洞的在,已经有个境界有个现象,你怎么说你不著呢?你已经著在自己心中有个清净的境界。同天风师啊、青原啊、古道啊你们打起坐来心中空空洞洞的,嗯,这个是道,这个已经著相了。“无相则无。非无即相”,不是没有,有个清净在还是相,“相有则在”,相有则在,有一个现象,心中虽然说“座上有妓,心中无妓”,我打起坐来,外面固然有禅堂万物,禅堂我也不管,什么管,我一念清净,“哎呀,好好,我已经忘记了禅堂,一切皆空,像在空中一样。”“是吗?”“是,是啊,一切皆空。”“哦,你还有个空在,已经著了。”非常重要哦。“云何无著”,你怎么可以讲你无著呢?无著,真到无著无相无愿——大菩萨大彻大悟成就的境界,无著是对的,怎么叫无著?他这是跟他辩论。你看佛啊,常常这样办,他的教育法,明明他讲的都对,到我们这里给他一辩都不对了,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厉害。他讲的你看,你们用功去体会这一段,很重要。他说怎么叫做心呢?这个辩什么,七处的辩论是,为什么辩这一段?我问你们,你先说?
李慈雄:他一开始问他心在何在。
南师:他问阿难你为什么出家,他说,我看到你的相好,也想修到你那样,他再问为什么这样来的,因为我眼睛看到心动了嘛,他说心在哪里,这样辩去的,这个本题要抓住哦!七处征心,这叫明心见性,你心在哪里?先搞清楚,你那个能知觉、能感觉的心在哪里?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一切皆有无著,同你那个能感觉、能知道的,你认为那个什么都不粘染的,登琨艳一样每天打坐很清净。嗯,大师,我问他,以前,登琨艳站起来,嗯清净、清净,哦,那个气脉动。你还有个气脉动,那你清净个屁啊。对不对?就是这个话,他说没有理由,不对。
天风师:无有是处。
南师:无有是处。
天风师:没有道理的。
南师:没有道理,哈哈,看阿难怎么办,念下去。
薛虎:老师,休息一下吧。
南师:没有关系了,他们马上要走了,讲完了,给他们。
众念:【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媱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duõ)弥戾(lì)车。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南师:好,这一段,今天大概会讲到这里,很重要啊!你们要修行时候,明心见性成佛之路,所以这个,这一部是大、了义的佛经,那不要重复了,我们讲完了,你们可以动身的动身啊。这个阿难听到这里严重了,场面改变了啊!演电影的场面这个故事。阿难听到这里没有办法了,在大众中起来赶快爬起来、站起来,“偏袒右肩”把衣服拉一下,印度人,本来像天风师那么两边披到的,这在印度不合理的,赶快把右边膀子拿出来,这样挂上,跪下来,就袈裟,“偏袒右肩”右边露出来,现在西藏人喇嘛也这样穿的啊,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右边腿先跪下去,“合掌恭敬”跪下来了。
“而白佛言”,向佛,“啊!佛啊”。他蛮矫情,阿难也马屁来了。他说,“在家里,我是你最小的小兄弟,蒙您老人家慈爱,准许我跟你出家了。我虽然出家了”,嘿,他讲了老实话,“因为你太爱我了,我跟在你身边,我以为我不要修,你是哥哥嘛,将来拉我一把就成功了嘛”,啊,“犹恃憍怜”哪!总归哥哥总是哥哥嘛,总会拉我一把,“所以多闻未得”,所以我记忆力很强,你讲了什么我都记得,他也反复‘都讲出来,可是没有真的用功夫,没有得无漏之果,心念都有渗漏,因此这一次碰到问题了,连一个外道的魔咒,迷魂咒就把我迷掉了,跟到到妓女馆去了,就进到妓女馆,问题就出在我没有明心见性嘛,我还是在人生的情绪上玩,“当由不知真际所诣”,真正的那个真理的最高那个东西边际是什么?这叫、佛学有个名字叫“真际”,也叫“本际”,有两个名称啊,万有的根本那个东西,这里叫“真际”,有些经典上叫“本际”。因为我没有明心见性,这个连心是什么都找不清楚,也同我们大家一样,虽然留到胡子出了家,煞有介事,“真际”是什么?没有明心见性,“惟愿世尊”啊,大慈大悲可怜我们啊,怎么修行、求得止得定的一条路,“奢摩他路”,奢摩他——修止,第一步,把此心的妄念先止住,奢摩他是修止修定,修止修定是初步,那么你告诉我们这个方法,“令诸阐提”,阐提是佛说的永远没有善根的人,“隳弥戾车”,隳在恶道、边地,弥戾车是边地、下等人,变成下等人,这在印度的,注意妓女院的都是第四种第五种阶级下等人,弥戾车,边地,边地,在社会上都是靠边站的、很差的。他说没有善根的人,他的愿力倒很大,使他们都要得度,他说请你给我们开示一条修持之路,现在他要求就是修持之路,先修奢摩他,“作是语已”讲完了,“五体投地”,先是单脚跪下来跪在那里讲话,话讲完了连身体整个趴下去“五体投地”磕头,“及诸大众”大家看阿难这个动作,大家也跟到动作一起磕头,“倾渴翘伫”,磕了头坐在那里把头眼睛都看到佛,希望“钦闻示诲”,叫佛讲开示了,就是开示教诲。注意哦,这本经典带秘密性的,要啊,佛救阿难的时候放光哪里放光啊?
众答:头顶。
南师:这个时候他哪里放光?
众答:面门。
南师:对了,这两个就是秘密,两个地方,头顶同这里,这是秘密,同你们修持都有关系啊,同气脉啊,“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佛大概微笑状那个光色就出来了,“其光晃耀”,啊,发亮。佛大概笑了,微笑状,不但这个佛世界,都“六种震动”,佛说大法了,“面门放光”,第一次救这个兄弟的时候,顶上放光,化身佛出来,念个咒子叫文殊菩萨去救的,这一次他没有,自己脸上,大家看见了,放光。
天风师:这个是不是等于报身佛光?
南师:这就慢慢研究了。这个地方你们讲经要,不要轻易下定义了,只讲这个重点啊,这要配上功夫了。
同样的,他这个光不(止)照见这个世界,十方的世界,微尘的国土,其它的星球上佛国的地方,有佛,同时都呈现了,等于啊几万部电视机一齐打开了,统统看得到,“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变成一个世界”,这个是秘密的话,所有的世界变成一个世界了,统一啊,海峡两面更是统一啊,这个是大统一,可也容易的。每一个佛世界里头所有诸大菩萨没有动过,都在本土,等于千亿个电视机打开,每一个世界的大菩萨们,不是小的——听不见,大菩萨们都听,都晓得释迦牟尼佛要说大法,大家都打开听了,“合掌承听”,都很恭敬,所以这一次很严重了,那么佛就说法了。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他说啊,世界上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无始”要加说明了,这是一个宗教、科学、哲学、逻辑上大问题,“宇宙是哪一天开始,时间是哪一天起步的?”这个问题是无法讨论的,所以佛呢,这种问题是置答,他可以答把它停了,从无始来,无始之始假定,很久很久以前,等于小孩子讲故事,“小朋友,讲个故事给我听”,小朋友说,“从前啊有个人”,“从前是、从前几时呢?”“啊,就是从前嘛!”啊,就是这个话,无始这个道理就是从前。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种种颠倒”四个字注意,我们修行不成就是颠倒。什么叫颠倒?大家的生命身心都是正的,可是把自己把它弄歪了。所以我们究竟这里是上头?还是下面是上头?颠倒的,这个是秘密了,你把颠倒翻过来就成功了。很快的,不颠倒就对了。
天风师:正本清源。
南师:李青原吗,哈哈哈,李青原就不颠倒,真相不叫李青原就颠倒,你在北京就打这个招牌,找我青草南园李青原不颠倒,不然就颠倒了。啊,他说“种种颠倒”啊!因为颠倒了,所以就有一股力量跳不出生死叫业力,业种。业是一股力量,这股力量,这个“业”字佛学用的,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分析以后归纳,业就是股力量,生命有股力量拖住你,你做不了主。为什么做不了主呢?因为众生自己颠倒了,认不清楚;认清楚了,所谓明心见性成佛是干什么?就是认清楚了自己的生命,一句话,就叫做成佛、就叫做悟道。对自己生命认不清楚,就是凡夫、就是六道众生,就那么简单。这不是我说的啊,佛说的啊。他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的颠倒,所以给业力牵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恶叉是什么?三个棍子,你两个棍子站不住,三个棍子,有一种这个草长的三样,打一个叉叉在那里,三个,三个棍子一起捆上就可以,登琨艳就可以造一个皇宫了,两个棍子登琨艳就没有办法了。我们现在道家精气神——三个棍子;佛法的法报(化)身,法身报身化身,三个棍子;我们男人下面有三个棍子,两个短一点、一个长;女人上面有三个棍子,两个奶奶、这里一个(喉咙),都是三个,你看这都是三角形,所以密宗嘛,曼达拉都有三角形就是代表这个,这个秘密告诉你。“如恶叉聚”,不是你,所以生命生下来,男人精虫,女人的血,投进一个灵魂,三个东西接合,三缘和合,“如恶叉聚”,这个业力的生命,发挥起来很多,大概给你讲一下,你们自己再发挥。他说“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好难呐,要把这个业力转过来成佛,除非自己不颠倒,这是一段啊。
佛又说“诸修行人”,诶,包括福枝、天成师、二天、古道、青原叫李青原,我昨天青原叫我写一个什么?
众答:青草南园。南青草园。
南师:我就想到汉人的古诗,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啊,宿昔梦见之。青青河畔草,绵绵找古道,古道不可找,不晓得到哪里去跑。这古诗,啊,现在讲到这样啊。
“诸修行人”,你们这一切修行的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不能大彻大悟成佛,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成佛了,之所以不能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啊,就走到小乘的路线,就做功夫啊,变成声闻,声闻你要解释了。
天风师:声闻缘觉。
南师:缘觉要解释了,这个不加解释了。或者变成外道,诶,他没有轻视外道哦!外道跟佛一样的哦,厉害的很啊,“及成外道”,也没有轻视魔王啊,或者变成诸天的魔王,你以为魔王妖怪,你轻视他,我们还做不了妖怪呢!
天风师:妖怪是有大修行的。
南师:对啊,他这里也告诉你,他说因为,他都在修行的这些,就是认不出那个真正的方向、那个正路,你不能说他不是,没有修道的,他也做好事的,所以这里头已经有个秘密了。我们再念一道,这个秘密,他说一切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变成声闻缘觉?对他自己内部讲,这是好的,对外面呢,成为外道,外道这个外——不是批驳人家,不在佛法以内、不在声闻缘觉以内,叫外道。诸天乃至升天变上帝、变天主,天有二十几种,乃至魔王,或者变成魔眷属——妖怪鬼神。为什么如此呢?这都是生命啊,这都是生命啊,这一切都是生命。他们“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就是认识不清楚,认知论来了,修行的认知论。认知不清楚,颠倒了,他们很用功的,外道的魔鬼用功,比我们用功哦,可是他们白用功了,不是白用功,不知二种根本、错乱地修习,他们在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把沙子想做成饭,可是沙子蒸久了也变成化学的东西哦,虽然不是饭,你把沙子团拢来做久了试试看,也很厉害的啊!“纵经尘劫。终不能得”,这样的修行走错路了,随便你修多生多世尘劫,一颗灰尘代表一个劫数,世界上多少灰尘,因此经过无量劫数,永远得不到,得不到什么?
众答: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师:对了,不能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佛,他就是这样。那么他说,两种错乱,怎么两种错乱呢?阿难,你注意哦,“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好了,第一个错误,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生命,无始以来为什么在生死中自己做不了主?自己来,我常常说笑话是真话,你们都常听我最近讲,“人生来是莫名其妙地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地死掉。”为什么?因为自己做不了主,无始以来生死根本,为什么做不了主呢?就像你,他对阿难讲,与一切众生一样,注意哦,用攀缘心为自性,就把自己里头这个思想,这个思想、这个心啊,凡夫的心叫攀缘心,一个连一个,一个抓一个,攀缘。我们以前年轻在四川,我讲,在峨眉山看过的,古道知道,猴子偷苞谷,猴子偷玉米,我们看得很清楚,一声不响站在那里看,好好笑。猴子偷苞谷(师示范,众笑),没有人就把苞谷抓一个夹在这里,抓一个夹这里,拼命抓、拼命抓,一个……最后还只一个,这个叫攀缘心。我们天天在禅堂打坐啊,安那般那啊,念佛啊,就想念成功,攀缘心,念了一万遍了,十万了,这个登琨…,现在三天不吃饭了,气来了要到头顶了……(众笑),攀缘心。第一个,一切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以为这个就是自性,修这个就成功了,注意哦!注意哦!第一点。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第二句,这一段你去参了,第一个攀缘心都是不对的,我们都是修行在攀缘心里修。第二个呢,比较正路了,佛点出来喽!佛没有秘密告诉你,这是秘密哦!真的密宗哦!你们去学密宗,这个是密宗。无始以来,我们这个菩提觉性本来是寂灭清净的,“元清净体”,我们自己,自己生命本来,本来就是清净的,本来个个是佛,现在用文字表达的,原来无始以来菩提自己都清楚的,菩提是觉悟,他的现象是涅槃寂灭清净。本来是个清净,可是你认不得,他说你怎么去认呢?就是你现在“识精元明。能生诸缘”,你看一切东西、一切思想,心意识作用,你自己清净,头脑清楚的很,都很明白。你的心本来这个识精,用这个精用的好,精气神这个精,识精,这是精气神,你本来的“识精元明”,原来就光明清净的,不需要你去修啊,本来清净的。“能生诸缘”,能起一切的作用,就是你前面讲过的,“缘所”,用过了以后呢,你那个本来清净的在哪里?就在你那里,没有丢掉过。挨了打屁股是非常痛,打过他妈的以后,好了以后好舒服。那个痛也是它,那个舒服也是它,它没有丢掉,“由诸众生。遗此本明”,你还找个什么,哪里找个道呢?你本来就有道,所以人家问我有道吗?我说没有啊,我上有食道、下有尿道。我知道尿道、食道的那个道本来在这里,“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你每天都在这个里头起作用嘛!你自己这个本来就是道嘛!你“枉入诸趣”,非常冤枉在轮回里头转。注意在哪里呢?“缘所遗者”四个字,注意哦!一切外缘一动,依他起你跟它走了,你一边跟它走,你跟它走了没有?你没有动过诶。那个事情完了,你本来清净、也本来没有清净过在这里啊。在乱的时候,你跟到乱——它也清净的;乱过了以后——你本来在这里,“长伸两脚眠一寐,醒来天地还依旧”,去他妈的干吗,“缘所遗者”,这个是一切万缘牵引你起作用,用过便休,那个休的没有境界,阿难讲无著差不多了,可是阿难又迷了,挨到边上,又迷了,佛的教育法,他差不多讲对了,佛一把把他推开,他又给讲对了,佛又给他推开了,他要你自己找到那里。
注意这一段啊,“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识精元明)四个字注意,“能生诸缘”使你起作用的,“缘所遗者”,一切用过以后那个东西,用的时候也是它,用过以后也是它,再用也是它,昏沉也是它,生死也是它,着迷也是它,清醒也是它,那些都是万缘,它——没有动过。“缘所遗者”,可怜啊“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然每一天在里头起作用,“而不自觉”,自己认不得,“枉入诸趣”。啊,就讲这里,七处征心,最后的结论告诉你,“识精元明,缘所遗者”,这一段仔细研究。真的给他们来送行。
天风师:讲得好,感谢老师。(众鼓掌)
南师:缘所遗者,话所遗者,拍掌以后的,拍掌是缘。
古道师:苞谷丢掉了以后。
南师:苞谷丢掉了以后更清净。
天风师:再拍一下掌。
南师:嗬,猴子偷苞谷真妙啊!(师示范),生怕人家看到,一个抓一个,抓了好多个,我们看它抓的太多,地下都是,“嚯……”,马上跑,两手一跑、一个都没有。我们人生,看了猴子偷苞谷就是这样,这些发意外财的、做官的都在那里偷,只有一个人——纪委一发命令,他赶快逃,一个都没有,那些苞谷都替我们摘下来。你们没有看到过这个场面?哦,太好看了,猴子偷苞谷而且很精明,随时准备有人来,我们躲在那里不给它看见,等它摘了几十个,我们够了,“嚯……”,一叫“嚯”它拼命跑,它本来以为都夹在这里,回去一个都没有。(众笑)。当领导的政治家,所以乾隆用和珅,这是给他偷苞谷,偷完了以后,乾隆下台留给儿子,儿子“嚯……”一叫,和珅死了、嘉庆饱了。
嗯 ,“七处征心”,有名的。下面是八还辨见,说明心,七处征心,怎么叫明心?他现在不要你明,他告诉你心是怎么样用的。这个用是用的心啊,还不是体哦!那你根据《楞严经》答复人,“识精元明。缘所遗者”,这个是心,八个字。
天风师:识精,刚才说的八个字,识精元明,能生诸缘。
南师:不是能生诸缘。
李慈雄:缘所遗者。
南师:“识精元明。缘所遗者”,就是明心,叫你明这个心,不是你攀缘心,用妄想攀缘心去修都不是,都白修的,也修得起来,修到外道、修到魔道、修到天道去了,不是修不成功哦!
古道师:颠倒妄想。
南师:诶,颠倒,还不是修不成功,你哪怕走错误的路子还是有成绩的哦。嗯,这是秘密。
古道:实际上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呀,不管什么,是熏染来的,都是这个攀缘心熏染来的。
南师:都是它攀缘来的,都是攀缘心来的。
古道:那此想不真,这个心想得到无漏结果。
南师:你把攀缘放下,那个就是,你也不要去找,内啊、外啊,管他妈的,内就是内,外就外,放屁就放屁,吃饭就吃饭。
“识精元明。缘所遗者”是,所以我叫人家你修空,是它来空你,不是你去空它的,你去空它的是攀缘心,它本来空你的,自性本空。是七处征心,还没有八还,明心然后见性——八还辨见,《楞严经》的精彩秘密。
古道师:不汝还者。
南师:啊?八个字,“识精元明。缘所遗者”。等到八还辨见的时候更精彩了!所以叫明心见性,这样来的,七处谈论,讨论的心在哪里,都不是。心无所在、无所不在。“缘所遗者”,不是你去遗它哦,缘所空者,它来空你哦,也不是它来空你,那又颠倒了——本空。你看外面风声那么大,风动还幡动?风动还是幡动?你看外面风声,既不是风,也不是幡,那这个心动,但是这个不是分别意识心,不是这个知觉心。
李慈雄:报告老师,倒过来,风也动,幡也动,分别心也动。(众笑)
南师:不是。
古道师:“缘所遗者”是不是就是一切放下,阿难说的无著的那个就是缘所遗者?
南师:阿难讲得对,阿难又不对,阿难抓住一个无著,无著不抓就对了。
李慈雄:他那个无著是有相的?
南师:对。
天风师:他没有看到真正的空性,他总是要去描述,而且引用佛的话来描述。
南师:其实阿难跟佛两个串通好的,来唱戏给我们看的。(众笑)啊,七处征心的辩论很精彩的,八还辨见更深入了。那么这里头有个秘密,为什么征心只七处辨?就再不讨论,佛就赶快讲,为什么讲明心见性,为什么加一次八还辨见,八次讨论?然后一个是心,一个眼,心跟眼俩一个。
男生:老师,你头上放光,脸上放光的是什么?头上放光,脸上放光的是什么?
李慈难:他说佛,一开始不是头顶放光么。然后就是面门放光……
男生:不是说有个秘密吗?
南师:秘密就在这里啊,识精元明啊!你到了以后,奢摩他定久了以后就到了,本来都会。那个在第二卷,第二卷,那个要讲到唯物去了。
天风师:你没来之前,讲这段,你没有看书吧。
男生:啊?
天风师:你没来之前,我们讲的,前文就讲这一段,就是佛要交给文殊菩萨一个咒语,去救助阿难,他被那个妖咒给弄到妓院去了,衣服已经被人家脱下来了。这时佛一看大事不好,赶快让文殊菩萨,这个在头顶上放这个光,光中化出一个千叶的、千瓣莲花的宝莲,莲花上又双盘打坐一个佛,这个佛,头顶上的莲花,莲花上那个打坐的佛说的咒,指的是那个——指的是那个头顶放光。
南师:阿难没有太太,没有结婚,所以佛叫文殊菩萨去,如果有太太,佛一定叫他太太赶快去敲门,比文殊菩萨咒子还厉害。(众笑)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