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搞迷信了,学佛是智慧之学,不是迷信,也不是困在功夫上,要智慧的成就。他说持地菩萨这个法门是以土地修法,实际上是一个,逻辑里头讲,我们借用逻辑来讲,是个比喻,修地性的方法,比方心地。所以我们看持地菩萨的修行以土地、地性做榜样,我们曾经引用到老子的话,借来做一个说明。“人法地”,人要效法,行为要效法土地一样,地效法天一样,天效法道一样。道、空的,道法自然。所以老子的名言,“人法地,效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讲行为的,我们修行讲行为。学佛的修行,千万不要偏向于只在内心搞思想念头。心固然重要,心地起修。但是大家都忘记了行为,修行就在行为上,转变习气。所以我常说古今以来的高僧传、神仙传,这些圣贤的传记,乃至写历史,对于他们真正的行为都没有好好记录。那个祖师姓什么?怎么去出家?怎么得道?最后怎么了不起,怎么弘法?他几十年出家,怎么修行做功夫,没有讲。即使做了非常伟大的一个宗派的祖师,祖师就是佛了,代表了佛,肉身佛存在。他的带领几千几百个弟子,他的行为起居饮食做人做事都没有讲。光是说鼻子一扭就悟道了,茶杯打破了悟道了,然后就是以这个样子啊?毫无理由。所以你看二十五圆通里头,由现在开始地水火风,就实体的东西,《楞严经》持地菩萨讲到最后是平心地,可他的行为呢,就是见人做事处处以慈悲心出发,帮助人,舍己为人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这个菩萨道,行为动作上。所以养成这个心地,心口意三业,做人做事,讲话态度动作,代表你的慈悲喜舍心地,才是菩萨道。所以中国的《易经》就讲这个东西了。譬如我们《易经》的八卦,乾卦,坤卦就讲地道,坤卦的地道,这个卦就代表土地。三个字,“直”、一直的,直心是道场,土地一直。我们地球是以南北为标准,这个磁场南到北,东到西都是直的没有弯的。“方”、地块方方正正。“大”、伟大。坤卦三个字,“直、方、大”。人的胸襟,做人做事的胸襟养成修行,就直,佛法讲直心是道场这句话,《楞严经》上有没有?
某人:有。
南师:有,啊,大家要记得。这是“直”。“方”、方正,不邪门不歪曲。“大”、胸襟非常伟大,包容万物。这是地的精神“直方大”。所以佛学后来传过来的《华严经》,《华严经》是龙树菩萨在龙宫取出来,在中国的佛教,世界上佛教,《华严经》是佛教的大经。两种翻译,南北朝的时候就是我们这个做,留给我们修禅定的,这个……
马宏达:佛陀跋陀罗。
南师:佛陀跋陀罗,《达摩禅经》这位作者,印度的师父过来,留下来,达摩祖师的徒子辈。他第一次翻译《华严经》六十卷。我们现在《华严经》两种翻译,后面补充唐代完成的八十卷,所以叫做“大方广”就是用坤卦的意思,这要记住。坤、大地,“直方大”。其实翻译就是借用我们本国的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易经》已经讲了,土地是“直方大”,三个字就完了。《华严经》变成《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我们学佛的早晚做功课,华严会上佛菩萨,就把心地修养习气变成大地一样的广博宽容厚道,利人利物,这是土地的精神,我们先说明这个文殊菩萨同样做这个评论,不过他简化,几句话,“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你们看到持地菩萨的修行,他以地性来修,效法土地的圆融无碍广博的行为,一切都是利人不是利己,大家要认识清楚。如果坚持说,当年有个持地菩萨,走路嘛看到一个瓦砾要捡开,看到一个石头,马上把他踢开,怕妨碍别人。看到路上有妨碍的,自己自动的搬开,这是菩萨修行。过去我们修头陀行,你们很少见到了,我都见过,孩子的时候,做童子时候,我们家乡外面都有。头陀行,拿个锡杖,这个锡杖啊就是铲子,一头铲子。手里拿个锡杖,背上背个架子,架子后面里头有个韦陀菩萨,经书都背到,前面挂个木鱼,到处游走。看到地上路上有石头,他就用铲子给他铲开了。看到有死的东西就给他埋掉了。那我都亲眼看到,还觉得这个和尚很有趣,专门来干这个事情。看到有牛粪啊,他就把他撬开了。他走持地法门,一切为人。看到别人挑东西挑不动,“我来,帮你挑”,他也接过来挑。这是持地菩萨修行的行为。所以假使你搞不清楚,拿土地来做观想修行的方法,土地是物质的,固体东西,是坚固的有妨碍,怎么达到明心见性呢?就是以这个行为回转来回向自己,向心地法门做到持地菩萨这样的行为。后来中国的禅宗有个祖师,他的法名已经不管了,大家叫他也是打地和尚。他手里拿个香板,人家问什么是佛法?他那个香板‘啪’就打在地上,‘啪’一声,看一看你,懂了没有。他不会问你懂了没有,看你一下,你懂了,悟道了,他走了。你不懂,他拿起香板也走了。懂不懂在你,悟不悟在你,他打地下。这种修行就走持地菩萨的路线。所以文殊菩萨告诉你,“若以地性观”,你搞错了,读了经典变成迷信了,天天拜土地公,拜泥巴,跪在下面,在泥巴上打坐,鼻子闻泥巴,你成道吗?就搞错了,就变成迷信了。可是有许多人变成这样迷信啊。
像我当年看到我两个人,一个是光厚和尚,我都皈依他的,成都的。一个是虚云老和尚,都是朝五台山啊,三步一拜,任何土地就跪下去。我也跟到做一下,也玩过很短的时间,但是就不玩了。这种所以现在朝山拜山,你看在印度,在西藏,现在人跪到五体投地,土地上礼拜,是很好的,是一种修行,道理好像没有搞通吧。文殊菩萨这几句话叫你道理搞通,“若以地性(观)”,土地的性来修行,效法这个方法,你不要迷信了,搞错了,土地是坚硬,不能达到明心见性的,你是以土地干嘛。当然外道还有些修土地的,那你们还不知道。修地遁的,土地是可以好好的修,有个方法,有咒子念了,将来人要遁走了,一念,就脚一顿,就看不见了,这是我们小的时候迷信的很多。也有这个经典留下来,修这个法门都要挖一个地洞,鸡犬不闻,在地下闭关,空气也不大流通,修一百天,会通灵,那个是外道修法。也许将来还有,你们会碰上,这要搞清楚了。
所以说以地性来观。“坚碍非通达”。地是有为法,是物质物理构成,“非圣性”。同明心见性的关系你这里要参透了。如果搞不清楚,迷信了。“云何获圆通”。你怎么样能够达到明心见性?可是持地菩萨的修行对不对?他是对的。这个所以在教理上叫做表法。表达心地法门要养成土地一样广大,调服一切,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是大地的精神。要养成这样的心境才是个修行人。那么做到这样呢心念自然空了,明心见性,见到空性,是这么一个道理,这是第十八位。
天成师:第十九位,月光童子。
南师:对,他是修,做水观。文殊菩萨的评论,“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有这个修行方法,当我们讲到这里,这位菩萨修水观。所以我们修行人找的庙子,住的茅棚,都住、喜欢住水边林下,修水观。当年我们在杭州听闲谛庵这个和尚讲的。我们好几天坐在西湖边上,夜里尤其月亮出来,西湖边上。离西湖,果岭下来,坐在大地上打坐,看到西湖的水,然后把自己观想跟水天一色,很舒服啊,定下去很有境界,做水观的入门。真做到了像水观菩萨他本身功力到了把身体化成人家肉眼看不见了,变成水了。假定你真修这个法门可能做到,变成水你就悟道了?没有关系,那是功夫幻化的境界,可以做到,但是不是悟道。你也不要迷信,搞错啦,水观就了不起。尤其道家,像我们的家乡,道家有三官庙,非常尊重的,每个月初一十五啊,不是初一十五,初三,十八嘛,我记不得了。有地方上负责的老头子老太太出来拜三官,大家要吃,至少要老百姓也跟到要吃一天素。这个三官,做官的官,道家的。哪位天人呢?哪位菩萨?天官,地官,水官。可见人类对于水的重视。尤其我们海边,道家是这个三官,有专门的忏文,拜水忏,念这个咒子,非常尊重。拿我们凡夫的眼光看,学术的眼光看,就了解了老百姓也不是迷信,人类需要的是水,日光、空气、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所以我公开的讲演,书上也有说过,我们二十一世纪未来的战争,三个方面能看到,宗教战争、文化的战争、水的战争,马上要来。人类会争水了,水越来越缺乏。
说这个水性观的修法是对,但是你修起来,在水边林下,像我的经验,在西湖边上,尤其月中的时候,月亮出来在湖边打坐,水天合一,那个境界很舒服。非常清凉,真的会,自己会变成水一样。还有你看憨山大师的年谱,他在湖北盘山顶上,一个专门住茅棚的人。这个故事我以前给你们讲过的,你们自己翻开看,憨山大师年谱。这个和尚很奇怪。盘山顶上的隐者,连憨山大师也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憨山大师到盘山去参访,晓得有这么一个修行老和尚,就一个人住茅棚,憨山大师到那里参访。到茅棚看到他,一声不响,憨山大师给他跪拜也不理,到晚边了,不能下山了,就看他自己啊舀到米煮饭吃。煮好饭自己拿来端起碗就添饭,自己吃。哎呀,憨山大师越看越怪,一声不响。憨山大师自己毫不客气,拿个碗也跑去添饭吃,他也没有反对。吃吃吃,吃完饭了。吃完了以后,晚上就看到这位住茅棚,在盘山,上面是个平地,在经行。就在夜里经行,那个不倒单,夜里就是在经行。憨山大师跟在后面经行,憨山大师看懂了。当天晚上住在那,第二天一早,憨山大师自己先起来给他量米煮饭。他也没有说,你不要客气吧,我来煮吧,没有,他也不讲话。换句话,憨山大师端上来,他也坐下来一起吃,也不讲话。好奇怪一个修行人,住茅棚。憨山大师住了几天,有一天夜里在,一个人在盘山顶上经行,海边,山顶,就是我讲的,等于我在西湖边上跟到这个和尚打坐,明月在天,东面是海,看到水天一色,尤其夜里那个月亮,海水的反映,月亮一照,在山顶无人,经行就转圈子。等于不是快跑,慢慢一步一步。等于打坐入定。哎哟,憨山大师忽然觉到好像无我无人啊,一片光明清净,修行得到一个最好的三摩地,清净光明,水天一色,化了,人都化了。憨山大师很高兴,回到茅棚,和尚不讲话,那个人,他自言自语就讲,今天修行…他开口了,盘山隐者这个和尚。这意思说你年轻修行不要执着,他说我在盘山三十年,“夜夜经行此境”,每天晚上只要不刮风下雨就这样修持,我每天晚上在这个三昧中,水天一色,那个清凉舒服。告诉憨山大师,“此乃色阴区域”。《楞严经》的话,是物理的变化,生理的,靠月亮,靠海水,靠光,乃至自己念头放空,觉得忘我了,进入这个三昧境界,定境,是这个道理。
修水观很了不起的呀,所以出家人借助水边林下,以前讲过好几道。所以文殊菩萨就如果走水观人不要误认这个法门,一切修行法门,一切皆是方便,修行的方法都叫做方便,也叫做加行。所以唯识法相,学密宗必须要懂唯识法相,这叫加行法。等于我们开工厂是加工的方法,不能把功夫当成菩提,明心见性。所以说,“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所谓观想起来,有意观起来是用你思想,一心不乱,专一,把意境变成实在的境界,是想念来,观想来,并不是真实的东西,一切境界都是如梦如幻。所以《金刚经》上告诉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境界都靠不住。用功就有,不用功就没有,这是生灭法。我们求成佛之道,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如如不动,自性本来如此,本来面目,那是佛境界。所以“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啊,做到了水天一色,如如不动。那个如如不动的境界啊,第八地菩萨不动地、无功用地达到如如不动。尤其我说佛经翻译中文了不起,如来、用如字用得太好。如如,如字中文好像,不是真实。好像没有动过,其实你也动了。动在哪里?动在那个不动上面,所以叫如如。好像是真做到水天一色。那我们读文学境界,念《滕王阁序》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就是境界。境界是好像心境一下就打开,很清净很光明,你可不要受骗了,那是如梦如幻,偶然的。所以如如这个境界修到了,并非是觉观。本觉观见的见性的道理,不是这个道理。所以你不要给境界骗住了。他并没有说批评方法不对哦。他都是禅宗,叫你参话头,水观这个话头,你“云何获圆通”。你要透过这些境界,怎么样证得明心见性?这是第十九位。
天成师:二十,火头金刚。
南师:火头金刚。
天成师:乌刍瑟摩。
南师:对,那个火头金刚以欲念。我们淫欲之念就是火。我们有时候读书画画,我们有时候看佛经,看到清净时候有水观的味道啊,并不是水观,同等,也如如。他说假使修火性观,火首金刚是自己无始以来淫欲念重。他把淫欲念,一念的心中火,淫欲跟嗔心几乎是两兄弟。所以这个,你们看过《济公传》的小说吧?济公疯疯癫癫,故意装疯卖傻。他晓得正子时要起火了,他酒喝醉了,拼命叫,火起来了。大家不知道,结果庙子烧了。《华严经》上一念嗔心动,八万障门开。发脾气、烦恼同淫欲是一样,同男女关系的欲念一样,都是火性来。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怕、讨厌这个欲念,讨厌这个嗔心,逃避。所以我讲性的问题,如果讨论人类的哲学,男女性的作用,欲念,性本身没有善恶,善恶是思维思想同人的行为加上,世界上一切宗教对于性的问题是压制的。一切学问修养道德哲学谈到性的问题是逃避。现在的医学,凡夫对于性的问题,钻进去,完全不同。修行人对于性的厌有,厌离心起来了,或者夫妇啊男女经验多了,年纪大了,不是他道德高,年纪大了吃不消了,没有出息了,然后我修行了。这个不好,厌离心起来,以为是修行,那是你无能了,生命能歇了。火、欲念之火同识性之火,我们生命存在,譬如讲唯识法相生命存在是什么东西啊?
薛虎:煖寿识。
南师:煖寿识。那是真火,地水火风。没有煖,没有寿命,意识也起不来作用,死亡了。所以这个里头学问很大了。他“厌有”,消极的、无能的、逃避的。“非真离”,不是真正出离心,是厌离心。厌离心跟出离心两个名称好像一样,有差别,并不是。离就是解脱的意思,并没有真正的发心。“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是很好的修行的方法。火首金刚把欲念变成火光三昧,证得了第四地的菩萨焰慧地,变成智慧了。你注意哦,因为欲念容易变成智慧。我们,我也常说,讲哲学问题了,世界上英雄美人才子佳人都是欲念很重,性观念乱来。但是他为什么如此?他的禀赋不同,生来的种性不同,可是都很聪明,智慧很高的人,看你用到哪一面,一把刀一样,用不对杀人,用对了可以救人。他说,因此啊以火性来修行,非初心的方便。最初发菩提心是求自性本来清凉圆满,这个与心地法门之间是个话头,你要参通。也不要认为这个法门是学佛修行至高无上的方法。不然你就困住了,又给方法困住了。方法困住了在佛学叫外道。没有明心见性以前是心外求法,“云何获圆通”。他说你要参究了,这个里头怎么样能够达到圆满通达,智慧的成就?就要注意了。
天成师:二十一,琉璃光法王子,风大。
南师:风大。修风性观的,地水火风这四大是物理性。就是我们修,打坐修安那般那呼吸法,乃至还有修风大更大的方法。意思你们还不知道,先有呼吸法。“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我也常常,像我有本书写的在外面流行,几十年前,三十多年了,在台湾讲的,台湾对佛光山那一批年轻和尚讲。讲了也白讲,就是批评打起坐来在那里做数息观。数啊,随啊,六妙门,数息,随息,止息,观息,还与净。他们永远在那里数息。我说你们学佛还是学会计啊?我的呼吸一天一坐数了几百息一千息,那是学会计。呼吸往来是个生灭法,有生就有灭,有进有出,有来有往。佛法是自性,无生法忍,没有生灭才可以进入。所以修呼吸法,练“风性观”,看这个风,这个风我们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天清气朗,万里无云万里天,风平浪静,我们在,人生地球上,这个日子很舒服。尤其春秋二季,天清气朗,风平浪静,都在二十四个气节在春分秋分当中,最舒服的日子,人生一年难得碰到几次。有时候有,可是你忙世俗的事,不晓得去享受他。无风也无来往,风也不动了,天清气朗,万里无云,风平,微风都不动了,是很舒服的。所以风性来做观,“动寂非无对”。呼吸是动相,不管你呼也好,吸也好,是动相。吸进来一定呼出去,跟呼两个对,空跟有来对。你说我觉得已经达到不呼不吸,好像没有呼吸了,这个是息吗?这又接近忍相,忍住那个忍。还是动相的一种,比较动,一般的动,静一点,不是真正的自性圆明清净那个寂灭。所以这个寂不是那个寂灭的寂,动跟静的意思,呼吸往来,风的往来,动寂是相对,对立是生灭法。生灭法,他这里用对,相对,生跟灭彼此相对立。
“对非无上觉”,既然相对不是绝对的真理,绝对无去也无来,不动也不静,不空也不有。相对的并非是无上正等正觉,不是证得明心见性,证到圆明清净最高的境界。他说,“对非无上觉”。所以,因此你修这个法门,不是说你不对,借此入门的,这些法门。所有的法门都是借此,是一把钥匙给你开,我们开一个地方,把钥匙开了以后,你已经不管钥匙了,不要把钥匙当成房子,当成库藏就搞错啦。他文殊菩萨每个批判了,就是叫你不要认为把钥匙当房子。等于说佛经比方拿指头指月亮给你看,《楞严经》上有。那是叫你看月亮,不是叫你看指头,指头当月亮就错了。所以“对非无上觉”。呼吸法也是如此,你不要给方法骗住。这个里头怎么样?可是并不是不叫你不用这个方法,你还没有悟道以前你还非用他不可,没有证明以前你还非用这个钥匙不可,不然你开不了门。文殊菩萨现在一个一个批评,是站在门里头的批评,登堂入室的批评,门外汉你还必须要用这些钥匙。他叫你注意用呼吸法的修持,火首金刚一样。他说怎么样能够得到圆通,圆满清净法门。
地水火风,第五个了,空,这是有为法的观空。观空,像密宗里头,印度yoga,yoga现在没有,印度没有,现在流传在西藏密宗,可是现在西藏密宗也没有。有观空定的法门,就是瞪开眼睛的,就像画的那个达摩祖师的那个大眼睛张开,瞪到眼睛修空定。观有为,有相的空,达到无相的空。“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他说假使我们在高山顶上打坐修行,观空入定。观空不看光,只看空,着眼点在空,是这种观想修行的方法。你慢慢头会昏了,念头没有了。空、念头没有了,慢慢你人会昏溃。老是我们学佛的讲空,什么念头丢掉也是修空观,有为的空,就变成顽空了。这个在中国名字叫冥顽不灵的顽空,这个顽就是冥顽不灵。昏钝了,智慧也钝了。所以经常把念头空,喜欢守到空,喜欢守到昏沉,打坐,里头空空洞洞,这样下去的,智慧没有了,记忆力也减退了,头脑也昏钝。“先非觉”,连感觉知觉都慢慢迟钝,会变笨了。
在修行次序上讲修空念头,顽空修法或者观空,很容易堕落到畜生道去了,没有智慧了。“先非觉。无觉异菩提”。没有觉性了,丢了,傻里呱唧的,有许多修行山上住茅棚,已经傻里呱唧,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唵唵唵的。尤其修密宗,念个咒子唵唵唵的,白唵了,我说你不要唵了。你唵,唵疯了。没有正觉的自性存在。“异菩提”。不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会明心见性开悟的。他以这种法门来修,不行,你要参究“云何获圆通”。在这个中间并不是说修空不对哦,修得好的,观空而定,算不定当下开悟证得菩提。地水火风空五大观,唯物观的他都讲了。最后来弥勒菩萨的。
天成师:是二十三,弥勒菩萨。
南师:弥勒菩萨。
薛虎:老师啊,时间到了。
南师:啊?时间到了。那识性观留到明天吗?还有几位啊?
天风师:两位。
天成师:三位,加观音菩萨三位。
南师:好啊,那明天解决了,第六卷可以结束。《楞严经》另一个问题来了,第七卷以后,平常都懒得讲的,多半讲到这里后面不讲。这一次一起把他连下去。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