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呃,记住啊,昨天讲的,《楞严经》里提到,佛说的众生颠倒、修行不能成功,也不能明心见性,二颠倒,这一段要背来哦,要考试的啊,这个考试是要默写出来,一个字没有错,要记得啊,这次不是白听的。第二个,昨天许江提一个问题,提什么?什么正念?
男生:正念,还有……
许江:三十七菩提道品里面有五根讲的念根,五力讲到念力,还有八正道里面有一个正念,所以想请老师解释一下?
南师:他的意思叫我解释,正念就是正念,解释什么啊?你的意思,昨天解释,你是懂了吗?
许江:是、是,昨天意思我懂了,老师。
南师:懂了,你讲一下看。
许江:就是这个正念,这个念讲的其实就是“识精元明〞的这个“识精”的意思。
南师:哦,识精元明这个是正念,你所了解的是吧?
许江:我昨天的理解就是这样。
南师:好吧,姑且给你这样,啊,不算是正确的答案,不过你有这样的答案,拿出去可以打遍天下了,真的哦,这个暂时那么说啊,暂时那么说啊!
许江:是。
南师:《楞严经》里佛所批驳的啊,一切众生用的都是攀缘心,嗯,那么攀缘心跟正念的有什么差别,你要研究这个啊,许江听到没有?
许江:听到了,听到。
南师:那么你现在先做一个前提的答案,你认为听到了,听懂,正念心就是什么?
许江:识精。
南师:元明,好,你这个答案,对不对?
许江:是。
南师:现在离开你这个问题啊,也问大家“识精元明,缘所遗者”,你注意哦,这个原文大家背一下,一切众生皆有什么?第几句?
众念:“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南师:对,“识精元明。能生诸缘”,随便哪一位先说吧?“缘所遗者”什么意思啊?这一段,注意哦!今天还不要你答案,严格答案再讲,啊,注意啊!
天风师:老师,《楞严经》这个第一卷还有六页,就这个线装书啊,还有六页,我们今天是到了十三页的第一行,十三页第一面。
南师:嗯,你说,你背吧。
天风师:好,我们现在开始,大家念啊。
南师:大家找一下,找到没有?
天风师:十三页第一行,对吧,“即时阿难”,这里。昨天咱们讲到,“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老师有没有看到?
南师:唔?我没有看懂啊?你讲啊。
天风师:不是,我说您看到十三页第一行了吗?
南师:哦,十三页啊,对啊!
天风师:对,那我们开始。
众念:【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剎。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南师:好,这一段,怎么样?哪一位先讲?你先讲吧!
天风师:好,我先讲。
南师:你先讲。
天风师:这个如果讲的不足的地方,老师给指正。就是这样的话我们接着昨天,这个《楞严经》的讲解讲到这个两段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就是这个“识精元明。缘所遗者”,一直到后来这个,老师要求背诵的,“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个大家昨天都对此很有感触,昨天晚上咱们古道师和天成师,我们在禅堂也是就此讨论到两、三点钟,大家都就是很有触动,觉得学佛这么多年,是吧,都在找寻,都在领悟佛法的妙谛,也是非常感恩老师给我们做的这个讲解和指导。那么今天我们看到这里,老师昨天提醒,就是先不要讲这个“无生法忍〞,那我们就“即时阿难。与诸大众”。
南师:嗯,阿难,“无生法忍”要讨论的,暂时寄放在这里啊。
天风师:是。这个时候阿难呢,和与会的大众,这些二乘缘觉的什么,前文所讲的那些辟支佛啊,声闻啊,大阿罗汉啊等等一切,与会大众,那么这里所讲的“与诸大众”。“默然自失”,就是大家一下子沉默了,一下子都好像茫然若失,不知道,一下子在佛的这样的开示下,大家找不到真心之所在了,只有这种……
南师:心是什么东西找不到,还不要加上真假了。
天风师:哦,就失落了,有“无所方悟”的感受。佛接着说,就是“佛告阿难。世间”所有的这个“修学”的学修行的人,学佛的人,包括现在虽然修成了“九次第定”,这是四禅八定之后的九次第定,灭尽定,但是呢,也没有得到“漏尽”,噢,圆满的,噢,成就,包括了成了“阿罗汉”的,还有这个“皆由”,这个全都是,还在执着,还有执着于这个“生死妄想”,以这个妄想颠倒当作“真实”。“是故”,因此呢,今天你们,就是特指阿难了,虽然是包括很多其他这个修学的人,“虽得多闻”。
南师:好,你讲经,这里,要严重的提出大家注意,佛的答话,“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就是这一生,目前修成“九次第定”,四禅八定加灭尽定叫九次第定,这是大小乘佛法修行的中心,做功夫的,离不开四禅八定,离不开九次第定,很重要!况且大家出家乃至没有出家学佛,初禅都没有做到,这是问题啊,为什么没有做到呢?因为不懂“识精元明”,嗯,这个是我把它拉过来给注解的,你们研究一下。他说一切的修学人,修行学道的人,现前——目前,即使懂了,“虽成九次第定”。
但是呢,没有证“漏尽”之果,还是还有渗漏,不圆满,还有漏洞,等于做个机器一样,刚才吕松涛讲的医病的机器,等于造一个缸子有漏的,“不得漏尽”,九次第定得到了,不一定得罗汉果哦,得罗汉果是漏尽了,漏是没有渗漏了,在教理上就达到无学地,无学——不需要再学了,到了极点了,不管小乘罗汉、大菩萨都要如此。他说,佛说一切修学人,现前,这注意啊,九次第定,四禅八定是共法,不止佛法会,天人外道都达得到的。所以常常有些讲教理的人,认为修定做功夫不需要,啊,“佛法是智慧的成就,做功夫九次第定不需要”,不对,它是共法,外道都做到,何况学佛的,更要修到,所以九次第定很重要,但是佛说“不得漏尽”,不彻底,“识精元明”,啊,“能生诸缘”,“不得漏尽成阿罗汉”。
那么为什么呢?“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就是把妄想心、攀缘心,上面讲攀缘喽,攀缘是讲现象,一切的作用,有攀缘永远在生死中,攀缘即是妄想,心识所变的妄想,心与识所变的妄想,误为真实。这一句,回转来看,假定我们自己想,我们在座的有没有得到定啊?初禅有没有?
男生:没有。
南师:不管,你就承认好了,有吧?打坐会打吧?啊,做起来有没有得定呢?
女生:有、有。
古道师:短暂的都有过。
南师:哦,他说这些人,你要回转来看啊,即使,统统境界在“内守幽闲”里头,倒转来看,九次第定人还在内守幽闲,啊,都是“法尘分别的影事”,还是意识作用,法尘相对是意,内在是意,分别的影事,分别心的影像。佛也告诉你“我非”——我并不是说,法尘分别影事也是心的作用啊,并不是说否定你这个不是心呀,但是你没有真的找到心性之体,注意啊,“(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你所以对心性之体要“微细揣摩”,所以你离开“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这一段注意。你有境界,你每天做功夫有境界都是前尘的分别影像,你身体的变化感受都是前尘分别影像,前尘变灭的时候,你心不是没有了?那修行谁证得无生法忍啊?所以阿难听到这里默然,他这里又重讲,“诸修行(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把前尘影事的攀缘心、妄想心当成在修行,是不是这样?
众回答:是。
南师:上下要连起来看哦。
天风师:对。
南师:所以他说你虽然学问好,听得“多闻”就是学问好,记得多、知道的多,“不成圣果”,证不到大阿罗汉,不能成佛。就是那么讲,呆定的,这几句,同昨天讲“法尘分别影像”,同攀缘心这一段。
天风师:连贯的。
南师:嗯,你要连好。好吧,所以下面你再说一下,简单了。
天风师:好,这个,对,阿难听到佛讲的这番道理,就是刚才老师又给强调的这些过程,“重复悲泪”就是又开始哭起来了,早先已经……
南师:同你们在禅堂里在难过哭是一样,虽然没有痛哭,情绪是一样。
天风师:这个,因为这个前文当中,以往讲过的这个《楞严经》,之前的经文都有阿难这个流泪啊、痛哭啊这样的,所以这个重复就等于说是——已经是几次了,然后又“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又重新的拜佛,表示恭敬,长跪合掌,那就是说跪在那不起来了,就向佛所讲的话,而白佛言,说自从我跟着佛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因为他是佛的堂弟,所以说呢,经常琢磨,“无劳我修”,不需我那么费劲那么辛苦,将来“如来”呢……
南师:然后在口袋里摸一个佛给他一样,呵。
天风师:机缘到了,这个“惠”嘛,就有恩惠赏赐的意思,就是指占便宜的意思了,就是说这个“三昧”呢,这老师之前也讲过很多次,我们还是按照正受理解。
南师:嗯。
天风师:就是佛法所讲的正受,和一般外道的,刚才所讲到的共法当中的四禅八定,还是有区别的,就是唯独佛法中有的不共之法,就不和其它的外道一样,而四禅八定的这个境界呢,还是属于共法,各门各派的包括外道,包括这个佛法,其它的各宗各派,当时很多的印度的很多外道,俗称九十六种外道都是修这个四禅八定的,不是单独属于佛法的,就是老师刚才也提醒过,大家不要误会,说四禅八定那就是佛法,那还不是。
南师:是!必须要修。
天风师:还、还是共法,共法,是外道大家都修的共法。
南师:外道都做到,佛法更是做到的呀,都一样。
天风师:所以说这个阿难就是想到佛的亲戚、佛的堂弟,将来这个机缘到了,这个佛——天天跟随着佛,也广闻多学,博学多才,就是哪一天佛就把这个妙法就传给他,就告诉他,他就很容易得到。通过这一段呢,前文所讲的这么多过程,阿难才知道这个事情这么难,而且才领悟到身心是不能够相互代替的。
南师:注意这一句。
天风师:“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就是说自己吃饭自己饱,俗话所讲的,你憋着尿别人不能替你上厕所,那这个和这个修行求法、得法、证悟都跟吃饭、拉屎、睡觉一样的,这个东西是不能替代的,其它可以替代,你这个松涛钱多了,我帮你花一花,都可以替,是吧,我替你跑上海办个事都可能替代,但是学佛不能替代,证悟不能替代,证果不能替代,就是讲到这里,然后……
南师:没有,你还忘了,身跟心两个不能替代。
天风师:对,身、心。
南师:不止说,佛成了会给我一个道。
天风师:嗯,这我还没讲,对。就是身和心可能是在究竟上说的是一元的,心物一元的,但是呢,他们之间也不能互相代替,就包括刚才前文所讲过的,说“七处征心”嘛,一会他说在眼根里,一会在中间,一会在身体的内部,一会在身体的外部,这一切最后他才发现,好像还是没有找到他的根本,也知道它是不能够相互代替的,不能够取代对方,而自我成立,“本不相代”。
南师:不对啊,啊,对!你没有深入,身、心两个不能“相代”的,这里点的很透彻,阿难在这个时候懂得,你要晓得阿难除了多闻以外,也有功夫哦,禅定的功夫也是有,你们所讲的身上发动的抖了很久,气脉变化,这是身的变化,这个功夫再好,你身体肉体做到了可以放光,替代不了生死噢,你气脉功夫再高可以出神离开身体,还是身上的事哦,你心没有了哦。
天风师:就是没有漏尽。
南师:心是什么东西,到现在不但我们没有找到,《楞严经》讲到这里,阿难也没有找到,佛也没有说明,不过他已经晓得严重,“身心(是)本不相代”,注意这个“本”字,因此使我本身没有明心见性,原来大家都有功夫哦,九次第定,你说气脉通了没有?
天风师:肯定通了。
南师:通了,初禅就会通,离生喜乐,定生喜乐都有,至于说吕松涛搞的气脉,你现在机器发现,这个发现了以后修行不修行,将来机器上也可以查一点出来,不是全部。
天风师:对,这骗不了人啊。
南师:但是,你身体你修到三百岁、五百岁不死是身体的问题哦,当然身体里头跟心结合在一起的,但是他两个不能“相代”的。
天风师:老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身心也是不二的,但是也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南师:他这里没有给你讲“不二”,本经没有,这里没有给你讲不二,(师拍桌声)讲到这里。因为不二是你加上,平常看的学佛学,注解讲的,他这里直接告诉你“身心本不相代”,一个“本”字很切实告诉你是两回事,注意这一点。你天风聪明,多闻来的,哎,心物本来一元的,呵,啊,那是多闻来的,你还没有求证到,身心是一元啊,为什么?你翻开两页倒转来说,“识精”什么?识精……
众答:元明,识精元明。
南师:能生诸缘啊。
众答:缘所遗者。
南师:嘿,所以啊,能生诸缘,身、识就是心起的作用,能生一切万法,心生再种种法生,心灭种种……,身心一元的啊,是不是呀?
天风师:还有因果的,其实。
南师:哎,不是因果,还真有这个作用,那你可以蹩我喽,说有啊,他说,根据《楞严经》,你天风也可以说“老师,你那么讲,但是我也讲的对啊”,你说,“哎,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也是法灭,种种法也包括了身啊”,也可以那么说吧,对不对?
天风师:对。
南师:好,再说,“识精元明。能生诸缘”啊,当然不是讲,下一句不谈了,“缘所遗者”,这是心的另外一个作用了,这样意思晓得了吧,研究经典叫你前后不要落掉哦,是不是?
天风师:对。
南师:但是在这里也是佛说的哦,呵,嗯,就是阿难提出来的哦。他说现在我才了解了,身心两个是原不相(代)——作用上不相代的啊,啊,两个不能替代的呀。他又跟佛出家开始讲起,啊,他说两个不能替代的,换一句话等于说,你手跟脚两可以替代吗?啊?头可以走路吗?脚可以走路,也不能替代的,它两个作用不一样,是一体有不同,是不是啊?
天风师:对。
南师:这要注意,啊。
天风师:本不相代。
南师:哦,那么这,本不相代啊,要注意的,嗯,你讲下去啊。
天风师:好,然后“失我本心”,这一下子他反倒找不到心的所在了,虽然这个身体“出家”了,但是这个没有悟道,就“心不入道”,还没有领悟到这个佛法的甚深微妙的法道。“譬如穷子”就像一个这个一个穷孩子是吧,离家出走吧,“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说到现在,经过佛的这一番问答,他自己的一步一步深入的理解,和了解这个佛法,虽然有那么多的知识,有这么多的博学多才的这个知识,如果不是说能够真的有真修实证,等于你这些知识都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达不到这个,还没有悟道,还没有入道。也譬如人讲好吃的东西讲的再多,还是不能吃饱肚子,只是说说而已。又开始称呼了一声佛,叫“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这是他接着又说了一段请求,这也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又有忏悔,又有自责,又有求法的内容在里面,后面的这个,“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
南师:“二障”是什么?你二障没有讲。
天风师:我是回过头来讲,我先说这——阿难请求这段话里,所内容,那么这个“二障”,等于说阿难承认自己有二障所缠了,就是他已经意识有些问题,他的这个见地对佛法的理解是有问题的,那么二障呢,就是像前文所讲的,刚才我们翻回到——也就是在第十一页,就是“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然后就是说,“一者无始生死根本”,老师让我背的这一段,这是我理解的啊,就是接着前文在第十一页的第一面第一行,“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这个“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那么这就是——我理解的就是前后文所说的,这“二者”,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第十三页第二面的这个“二障所缠”。
南师:那么,别的法师有时候注《楞严经》,“二障”,也同刚才你讲的呀,提出,我因为被我障、烦恼障、所知障障碍,也可以那么样解释这个经文,但是还不如你翻过来讲那“二障”彻底,本经对本经。
天风师:谢谢老师,一般理解就是我执、法执吧。
南师:嗯,烦恼障,更好,好。
天风师:我觉得咱们这个经文自身就已经说明了吧。
南师:对呀。
天风师:再引证其它的就反倒麻烦,还有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时候呢,佛的不同的讲法,他有的时候有不同的次第吧,在本经里应该是贯穿的。
南师:好。
天风师:好,然后就像这样的话,阿难就代大家、也替自己……
南师:不、不,这一段,你注意了,我来讲。
天风师:我再接着讲,对,没讲完。
南师:我叫你们……啊?你讲完。
天风师:所以说这个,就希望,“哀愍穷露”呢,希望佛陀,祈愿佛陀能够慈悲的哀愍他们这些弟子们,这个穷露呢,就是,露一般指是发露、表露;穷呢,就是穷尽,就把这个佛法跟我们讲清楚,讲透彻,讲的明明白白的,让大家都弄的明白,有三根普被了,就是有这样一个祈求。然后“发妙明心。开我道眼”,让大家都能开悟,悟入法道,悟入正道,能够得到不漏的这个修成正果吧,这样的一个内容,这是阿难替大家的请求。
南师:好,是,那我补(充),这里我给你接上。《楞严经》注意,前两天都告诉大家,这是第三次放光了,佛把阿难救回来,头顶发生化身起用放光。
天风师:第二次是面门放光。
南师:第二次讲心性的道理,面门放光,这一次从胸口放光,心的部分,啊,这要注意的啊,这个问题是秘密的问题,见地功夫到了的,这个问题后面再讨论,也放在这里,现在我们寄放两个东西,放在傍边,一个是“无生法忍”,一个几次放光的呀,那么你再讲下去吧。
天风师:好,然后呢,这个下面是一段叙述的文字,“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这就是刚才老师也提示过,我们在之前呢,有——已经,在《楞严经》进行到这里,第一卷还没有完,《楞严经》一共十卷,第一卷没有完,讲到这里,如来已经,这个释迦牟尼已经示现到——这是第三次放光。第一次是从佛顶,就是头顶上先放出光来,然后呢,再化现出千叶宝莲,然后这个千叶宝莲上面有一个跏趺坐的一个化身佛,然后再宣说神咒,给文殊菩萨去救助阿难。第二次是给阿难在讲这个心之所在的这个征心,七处征心的过程当中,讲到一段的在这个面门放出的光,而且这面门放的光能够震动,大地产生六种震动,能够使十方诸佛菩萨的国土,一时、同时打开,都在他自己的国土不动,都能够听到如来的法教,因为这个等于说是都感知到或者他们知道佛要讲重要的法,这些佛菩萨都以自己的神通和修为的功力,都能够给佛,都能听到和看到佛在一个地方讲经说法、讲法,而且这些诸佛菩萨也不用离开自己的这个(国土),而且每个诸佛菩萨都有自己的国土,这个国土指的是他自己的眷属所在之地吧,和他自己这个教化的地方,都能够同时听到佛的法教,这第二次是在面门放光。
那么现在这个第三次是在佛的胸部,从胸这个卐字,这个卐字有很多佛像就……
南师:卐,一千一万的万,发音不是弯。
天风师:卐字,那么这个很多佛像的胸口会雕刻一个这样的卐字,所以就“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那就是五光十色了。
南师:哦,这一点你将来要,希特勒用的卐字是跟佛相反的啊。
天风师:反过来的,反过来还转了四十五度。
南师:他采用佛的,但是他反的。
天风师:反的,他还调整了一个角度,他不是这个上面平下面平的,他上面有尖、下面有尖的,他拧了一下,希特勒也是个,他学美术装潢专业的,设计师,很会搞这些东西。
“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这就跟前文所讲的——佛在面部放光的时候是一个境界,等于他在这个地方不动,他所放的光向这个无量无边的无数的诸佛菩萨的国土,他都能够达到,都能够照耀。所以说“遍灌十方”,这个遍就是周遍的意思了,“所有宝剎。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那么这里可以解释成——等于佛胸口所放出的光,给所有的诸佛菩萨如来,包括阿难,都起到了一个灌顶的作用,就相当于灌顶吧,用这个“周”,用这个百千色的、五光十色的这个光,而且还形容这个“其光晃昱”,它是变化,微妙的变化当中,就是说“旋至阿难,及诸大众”,之后放完这些光,起到这些作用了,产生这些功用了。
南师:不是,光在转动,回转来,旋。
天风师:对,“旋至阿难”,就是转到一圈之后,这是一个过程了,又回复到阿难,他在佛面前跪到嘛,在请法嘛,“及诸大众”,又回到佛和佛弟子们中间来,然后佛就开始说话了,就是“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就是我现在为你,其实这里就是因为阿难这个出事情这个因缘吧,说“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就是因为阿难这个事件的缘起,这个佛为这个阿难说是建立了“大法幢”,这个法幢一般这个在寺院里挂在大雄宝殿里,贴着经文的,还有这个刻在这个像碑文一样的叫经幢,这个幢就单指这个,这里面也就指的是一个妙法的意思吧,树立这样一个法的法幢。同时也能让十方一切众生,获得这个法的很微妙的、很细微的、很精确的这个密意,就是我们所讲的经题里的,就是“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那么这里面的微密,也跟他的密因有关。“性净明心,得清净眼”,就说……
南师:好,我给你讲,啊,“十方”,注意,使一切众生同你获得,“妙、微、密、性、净、明、心”,这几个字,这里我们连中文念“妙微密性净明心”,非常玄妙的,非常幽微,看不见摸不着的,一切众生与佛共同的密因,就是《楞严经》讲的秘密就在这里,其实没有秘密,你自己找不到,每一个人众生自己不能明心,自己心是什么?性是什么?找不出来,这是非常秘密,非常微妙,非常细微,不是粗心大意能够研究,所以别的经典上叫不可思议,不能用凡夫的思想去讨论,不能用逻辑去推测的,这里他用了——《楞严经》不用那些字眼,只用非常微妙,微细的真的秘密,我们的一切的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性净、明心”。所以后来中文,中国禅宗开始来明心见性,就是性净明心,心是心,性是性,是一个东西的两种名称,勉强的解释——心是用,性是体,这是勉强的哦,啊。所以禅宗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跟性分开,是一个东西的两面,《楞严经》也是这样用,啊,获得“妙微密,性净、明心”,使你能够见到自性,啊,明心见自性,得到清净的法眼,“清净眼”,《金刚经》上也告诉你,佛有五眼,法眼净,我们对于佛法了解,经典也看了,不懂这个是奥秘,眼睛也没有看清楚,他“得清净眼”,心跟眼,换一句话说我们不加法眼净,不一定指法眼,这里提到啊,心——有自性,心起的作用是眼,三个东西,注意这一点,然后念原文。
天风师:好。
众念:【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南师:好,到这里,这一段,你说吧,扼要的说下来,比较长啊。
天风师:好,对,这时候讲到这里呢,阿难就,这个,佛就是用一个比喻的方法和一个很直观的方法,来给阿难讲解这些不好……
南师:对,用直观用的好。
天风师:不好理解的这些妙法,所以说呢,就是阿难你现在先回答我,你看到我的拳头,就叫“光明拳”,“此拳光明。(是)因何所有”。
南师:这个拳已经是——佛已经捏了好几天了啊,在我们这里啊,已经好几个晚上了啊。
天风师:你说这个,你看到这个光明,我这个光明拳,这个拳头放的光明,是因为什么产生的。
南师:怎么看见的?
天风师:你怎么看见的?为什么它成了拳头?“汝将谁见”,你拿什么去看的呢?阿难回答了,这个因为佛的——全体佛有这样的“阎浮檀金”色。
南师:这些都简单跳过去。
天风师:紫若金身,对,以前都有讲过,这个光耀,这个字(赩)念?
南师:这个文字很好,他讲佛的肤色好。
天风师:“赩如宝山”,这个光茫照耀的,这个晃耀如山,“清净所生,故有”因此呢,产生“光明”,“我实眼观”,我是用眼睛看到佛的“光明拳”,那么这是指他能看到的,用眼睛看到佛的光明拳。“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因为佛开始是手掌,然后这个弯曲握成拳头,所以才看到这个拳头,“故有拳相”,就示现出拳头的这个相来,这是阿难这么回答的。然后反过来呢,“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说我现在呢,咱们都是兄弟是吧,我是大哥、是佛,你是这个堂弟、兄弟,说实话实说的告诉你,就是对那些很有智慧的人、很聪明的人、很多学博闻的智者,也是需要用“譬喻”的方法能够让你们“开悟”,让他们开悟,又接着说了,阿难,比方说我的拳头,如果我没有我的手,就不会有我的拳头了,我们没有手握来握去,这拳头哪里来,把手砍掉了,自然就没有拳头了。假设没有你这个眼睛,你也不能去看东西了。
南师:看不到我的拳头。
天风师:也看不到我的拳头了,也不能,“不成汝见”也不能构成你看到拳头这件事情,“以汝眼根”,你用你的眼根……
南师:眼根就是眼球、眼珠子。
天风师:眼球、眼神经,眼根,一般来讲这个六根指的叫眼根,咱们通常的这个,佛经里的叫眼根,我们可以俗话说直接说它是眼球,或者是眼睛,用你的眼能看的这个眼球眼根,和我这个手掌握拳头来进行比较,你看你的眼睛能看的东西是眼睛,你看到我的拳头,它两个相比,这个意思是不是一样的?就是“其义均不”,它两是不是一样的呢?阿难说了,“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我如果没有眼睛就不能去看见。
南师:“唯然”就是“哎”。
天风师:“哎”是的,肯定,对,唯唯诺诺的唯。
南师:世尊,佛。
天风师:尊称为佛,就是世尊,如果没有我这个眼根,我就不能看到你的拳头了,以我眼根,用我的眼睛来比,这个类是类比的含义了,去和这个如来这个手握成的拳头比,“事义相类”,这个事情有点相类似,不敢说它是一样的,就是有点相类似,阿难好像还不是那么确切的理解这个问题,当然他肯定佛,他认为佛说的对,但是呢,他自己呢,我理解这个意思呢,就是“事义相类”——这个事情和他的含义和他的道理,可能是相近的相类似的。那么“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你说他是相类似的或者是很接近的,其实不是,“何以故”为什么呢?“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就像刚才已经说过,如果这个人没有手,他这个拳头根本不存在,永远不会再有拳头,这个前因后果就是已经统统都不成立了。“彼无眼者。非见全无”,但是呢,如果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不能看东西,但不等于他能看见的东西都没了,不是这样的。
南师:不是说,这是一个逻辑的问题啊,这一段你要解释,佛这里用逻辑了,讲的很有趣,这就牵扯到中国的禅宗,中国禅宗许多开悟悟道的人,往往是莫明其妙来的,屁不相干的事忽然悟道了。一个逻辑,逻辑因明,我们现在讲正、反、合三段的论法是很普通的,佛学印度的因明是五段论法,正、反、合以外,这个有些道理,其实中国的书,《庄子》特别多,所以庄子讲喻言,都用比方透过,以讲一个比方悟到那个真理。
所以他说,“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这个道理,这就代表了佛在《楞伽经》讲的,直接用言语文字,并不一定可以代表真正心意的东西。所以他说,我给你讲,譬如我的拳,同你的眼,上面已经辩论了一下,你说用我的拳对你的眼睛两个比方,这个比喻是一样吗?阿难说一样啊,他说你错了,这个比喻两样,啊,他说“是义相类”,一样的,阿难说的。他说你错了,“是义不然”,这个比喻不对的,“何以故”呢?没有手的人永远没有拳,手不会变成拳,没有眼睛的人不能说他永远看不见,这两个比喻不对的呀,这个,哎,不是!(是)例子不对的,不同类,不同类因明不成立,推理不成立。说没有眼睛的人并不是没有,为什么呢?他说你所以在路上找个瞎子来问,啊,他说你现在看到什么?瞎子说我什么都没有看得到,只看到前面黑洞洞的,啊,黑洞洞也是个景像嘛,瞎子看到是黑洞洞,不像我们看到这样多东西,但是黑洞洞是个现象,不能说他没有看见,也是有看见,啊。“前尘自暗。见何亏损”啊,那个瞎子是前面黑洞洞的,不像我们一样看到那么多东西,他黑洞洞的,那个能见的在,他有个“见”在里头,啊。阿难就说了,瞎子的前面只看到黑暗啊,怎么叫做看见呢?“云何成见”呢?“佛告阿难”,这就比方了,他说要比方来,请你,呃,一切瞎子前面没有,黑暗,哎,没有——看不见东西,只看到一片黑暗,他说比方一个有眼睛的人完全处在黑暗房间里头,两个一样、不一样呢?呃,阿难的答复,这里没有提他名字,“如是世尊”同等的,“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没有差别,阿难答话没有差别。好,那么佛再说了,没有眼睛的人全见都是黑,如果医生给他再来换了一只眼睛,他同样看到眼睛前面的东西,“前尘(见)种种色”,啊,所以是眼睛看见了。瞎子如果把他眼球换一个,拿个好人眼睛,现在医学做得到,把它换上去,他会看到东西。哎,黑暗中人,我们在房间里全黑的,看到一片黑,点了一个灯光以后,噢,看到房间前尘,那么能见的是灯啊、是眼呢?黑暗里头点了灯看到一切,“灯能有见。自不名灯”,不叫做灯了,灯就是眼了,再说,灯如果能够看见万物,那是灯的事,同你有什么关系,同我们人没有什么关系,“是故当知。灯能显色”,灯是呈现了物相的颜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我们能够看的是眼睛,不是灯,眼睛呢,能够“显色”看到外面一切的色相,“如是见性。是心非眼”,明心见性,见性是心哦,不是眼,就解释这个见性,性跟心。
譬如你们大家打坐,在禅堂坐到,用了几十年眼睛闭起来看到前面是什么?黑洞洞的,或者是看到白天的影子,还有看到佛像,有些人“哎哟”我还看到光明,那些是影子的影子,同你做功夫毫不相干。如果打坐几十年玩弄这些前尘光影,都是“识精元明”所变化的现象,攀缘,你怎么?这个要唯识晓得都是影像,《楞严经》告诉你都是前尘分别的影子,就算你们打起坐来看到前面一片光明,嘿嘿,功夫很有进步,一片光,也是前尘分别的影事,呐。
薛虎:老师呀,休息一下。
南师:好。修道能够明心见性,找自己的心体才是正式的学问,啊,“如是见性”,能见自己的找回来生命根本的那个,成佛的那个心性,是心不是眼睛。
天风师:“是心非眼”,好。
南师:啊,今天到这里呀。
天风师:好,感谢老师。
南师:不要感谢,这个也要搞清楚啊,这个也——把佛的拳也停在那里,把眼睛也停在那里,明天了。这个讨论下(来),就分别很扎实的呀,每一点、每一段、每一句经文都汇到于心里头啊,这就是真正研究了佛经佛学了,不是讲佛学,嗯,很扎实的。都是“前尘分别影事”,你看多厉害,“前尘”我们打起坐来前面看到一切光,所以你们看我的书,我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或者是什么《如何修证佛法》怎么答复人家的呀?嘿嘿,你们都没有注意,譬如大家有时候“哦,看到光”,我说那个气通过后脑,视觉神经摩擦发光,不是自性的光明,你翻开我的书看,我都这样讲给人家很清楚,所以我没有罪过,大家不懂了,他的罪过,嘿。然后打起坐来,前面看到许多的影像,你是第六意识的习气,“前尘分别影事”片面兜拢来,拿这个做特异功能,说有神通了,我说“是”,那是神通二号——神经,嘿嘿,这个道理,佛学是真科学,生命的科学是这样,好吧。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