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现在,正式讲到佛法的修禅定,大小乘的佛法,包括各宗各派,它的中心,做功夫的中心,求证做功夫的四禅八定。做功夫的啊,求证。四禅八定不是证菩提,不是大彻大悟成佛的,是修行功夫的一个程序。不管禅宗、密宗、各宗各派大小乘,乃至于说道家、儒家,包括一切宗教,离不开这个中心。这点只好简单地提,不是专题来讲,叫大家了解。那么,四禅八定,刚才,昨天、前天讲到初禅、讲到二禅。初禅,再背一下啊,大家记得,叫做“心一境性”,大原则。
众答:“心一境性,离生喜乐。”
南师:对,二禅。
众答:“心一境性,定生喜乐。”
南师:对。这个四禅八定,讲大原则是心物,修心同修物理,或者心物一元的。就是我们的生命是物理的,生理的就是物理的,变成身体是物质的。四禅八定还离不开物质、物理。所以初禅“离生喜乐”,“离”,是修持到有脱离之感,有跳出欲界的、离开欲界的这个求证的境界了,生出来喜乐,内心有喜悦的。“乐”,是快感。但是我们一般人叫快感,那是最低、最初、最细的,大的快感不是一般我们人类感觉到性关系、男女性关系的快感。那“乐”啊,超越了快感,这个“乐”的境界大部分还是生理的。“乐”的境界是靠觉受来的,觉受是物理的地水火风空。所以初禅呢,假使修到初禅,他死后的果报,正修初禅的,心性、行为都改变了,接近什么啊?这个欲界天人哪里啊?初禅?
众答:大梵天。
南师:大梵天。可是呢,还有没有被毁掉的灾难?有,初禅怕火灾。物理世界的火灾发动,譬如将来地球上温度升高了,真的说北极这些冰洋、冰川都化了,都起火了,整个地球,这个是火灾毁灭的时候,太阳、月亮都受影响,火灾可以冲到,初禅到这个功夫都没有了,大梵天也没有了,连大梵天都没有了。那学佛的要懂三灾八难。换一句话,我们打坐修行,功夫再好坐到初禅,瞋心一动,发脾气、情绪动、瞋心动,或者欲念一动是火灾来了,你所有禅定功夫都垮了。所以经典上说“瞋是心中火”,瞋是心中的火,欲也是心中的火。“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一念瞋怒的情绪一动,或者欲念一动,八万四千的障碍都来了,身心都有病苦,到灭亡,初禅的火灾。
二禅,我们昨天讲到,到什么呢?已经进入色界天,超过了欲界了,这是到?(众答:光音天。)欸,最高是光音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这个光,固然是心光发动,但是还离不开物理的关系。所以我们打坐修禅定,修得好的时候,自己内心,身体内部身心感受一片光明。这个光明,你不要错认了完全是菩提性光,一部分还是物理,大概给你们讲,不详细啊,昨天讲到过。二禅怕水灾,水灾一来的话,可是那、那个灾难,世界形成,如果碰到水灾的时候,这个整个的水泛滥,承受,这个水是,我们晓得物理的水,有分解万物的作用,万物泡在水里都分解掉,整个的物理世界给它分解,没有了。所以水灾的灾难到达二禅,你修到二禅,连光音天都靠不住了,也要毁掉。那么我们打坐的修持,所以有时候血液不通。他说,你功夫譬如,我们像普通一般人打坐,心境很清净,今天酒喝多了、饭吃多了、饮食多了,你坐起来是昏沉,念头也不清净了,给水灾泡了哈。实际上我们现在活到的身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跟地了,肠胃都是不清净的,身体内部什么都不清净,很难得定。可是到二禅这个境界,你看昨天讲到,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多厉害啊,可以空中自在飞行,还怕水灾,所以佛说“三灾八难”哈。
再二禅以后,到三禅很高了,三禅是什么啊?(众答:“离喜妙乐。”)啊,内得乐了,三禅了不起了,等一下我们开始三禅,先讲一道。三禅的灾难是风灾,这个风不是空气了,这是电能、能量的发动。到三禅天,这个世界,我们要真正要跳出物质、物理世界,除非修到四禅。四禅是什么啊?(众答:“舍念清净。”)对,心念,差不多等于到灭尽定了。感觉、知觉、一切完全清净,接近到心性的本来的一面去了,才没有三灾所不能到。所以一心空了,什么灾难都不能到。这是四禅八定的这个道理。那么,细节做功夫,专门讲禅定时候再说,大概原则。这个观念先弄清楚,都懂了记住。
现在佛告诉阿难,是这讲天人境界到三禅天了。佛讲到这里,又叫阿难,感叹一声,“阿难”哪!“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色界天的天的天人已经超过欲界了。他说,由二禅的境界再进步,“如是天人”,他的色身身体同我们不同了,身体是光的。“圆光成音”,只能解释文字给大家听,但是他文字已经很难懂,翻译成中文。他的光明是内外圆满的,“圆光成音”,这是一个大科学了,光有声音,变成声音了。现在我们晓得最高的世界上的科学,譬如光速,只讲光速。光有没有带声音?今天自然科学还没有碰,还不敢谈,认为光没有声音吧,有没有声音?好像没有这一类资料出世。欸,这个就叫科学求证了,这个太高了。圆满的光明变成一种音声,这种音声不是我们现在所听的音声。我们现在知道音声,等于说现在科学晓得,银河系统那一边的音声有,现在物理,我们听不见,这是老子讲,那个声音很大,可是老子说“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人类的耳朵听不见。人类耳朵很有限,这个功能。“大音希声”,老子提过的,现在科学也晓得,银河系统那一边的声音,我们听不到。但是,现在的科技,偶然会收到一种很奇怪的声音,现在科学家判断这个奇怪声音,研究不出来,应该是银河系统那边的,经过多少光年到达我们这里。这是现在资料,我们作参考的啊。为什么现在这些、我们一般知识、科学知识资料作参考?而说明了这四个字,“圆光成音”,到二禅以上的身心的光明变成音声了。哪种音声?我刚才引用到,现在科技知识银河系统以外的声音,这是作比方啊,我不承认说是一定,我也不是学科学的,还没有求证它啊,只是知识,我只是说明,这个音呢不要做普通世间法一个音声来看,叫大家注意。
因为下面他有,“披音露妙。发成精行”,所以这个《楞严经》的翻译啊,那么高的一个科学、科技,还加上技术,科学加上技术,而那么高的精要的科技,变成那么漂亮的方块字的中国字的文学,这个太高明,而且只有八个字。“披音露妙”,这个“披”是说,这个音声非常广博,等于衣服一样铺开了,“披”,有铺开的、铺通。“音”,这个音声充满了,“露”出来一种“妙”不可言,很美感,很舒服,很安详,不是普通的。譬如我们修行人或者音乐家,喜欢在高山流水边上,听那个清净的妙音,山林中,或者风吹草动啊,那鸟语花香形容得非常好,这是物理世界普通一点的,“披音露妙”就不是这样,妙不可言。它的音声同光的配合,触发你一种“精行”,心理的行为、感受的境界完全不同。那么,我们一听好闹热,又有光,又有音,又那么微妙,你看禅定打坐境界到这个程度,你还得了。
但是他下面告诉我们,“通寂灭乐”,同一念清净,心行处灭,感觉、知觉空了,寂灭了,完全寂到什么都没有,清净。一切烦恼罪恶统统干净了,得禅定的,通到寂灭之路,光与音变了,通到寂灭之路。修行到这个功夫、到这个程度呢,“如是一类”,叫色界天以上的,比光音天还高,“少净天”,天人,天人的境界。所以我们中国儒家讲,是天人合一,这是一句空话。儒家就说哪个天啊?什么天啊?什么人啊?讲不出来。实际上这里在说明,四禅八定与外太空人合在一起的境界叫天人合一。“如是一类”,功夫做到这个程度的人,“名少净天”。
少净天,假使我们现在现生的人,像我们在座同学,有人修持达到三禅天这个境界,没有问题了。死了,你不要替他担心了,赶快去拿一个火把他烧了就好了,这个肉体不算数,他已经是“净空现前”,我们不是有个和尚叫净空法师?呃,这个时候,真正的,不是清静的静,干干净净空的境界,随时随地在空中。“引发无际”,他的胸襟、心境无量无边,这种境界,修持到这样境界的人,就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上,“身心轻安。成寂灭乐”,他的身体,虽然活到这个人世间,他的心、心里永远是轻、轻快,永远在安乐的境界里头。轻快,我们凡夫有个身体拖累,给身体拖累,是粗重的,相反,我们自己回想自己,活在这个世间上给身体的拖累,太麻烦了,一天吃三餐,凉起来加衣服,热起来脱衣服,喝进水变成小便,还要去尿,吃进饭变成大便还要去拉,很粗重。到这个程度是身心是轻灵,绝对的轻灵,安详,证得了寂灭之乐。所以觉受两方面都没有了,感觉方面。妄想、思想是空了,可是无所不知,智慧之高,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通。到这一类的修养,功夫做到这一步,“如是”,这样的一类,“名无量净天”。在天人、色界天里头,快到中层了,比大梵天、光音天都高了,叫无量,他的境界是无量无际的。所以我们今天还讲,我们中国文化讲一个人心量放大,量大的人福就大,肚量,量小的人福气就小。在这个境界呢,他的心量很大了,而入无量净,当然没有是非、善恶、利害这些,都是人世间的妄念,没有了。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讬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再进一步无量净天这个境界啊,是三禅天中间的包含,如果他修到三禅的人,离开这个肉体死后,会到这个这个二禅以上、到三禅这个境界,生在哪一天呢?你这里给你一个对照,你的功夫道德修养,功夫、道德心境修养到什么程度,他现在这里就是给你对照,有价钱的,呵。你出得起这个价钱,就买到这个货,呵,我们拿现实来比。进一步,“世界身心”,物理的世界,不是物质的喔,超越物质世界,是物理的世界,你的身心,“一切圆净”,这是真正的净土了。所以念一声“阿弥陀佛无量光寿”,“一切圆净”,圆满清净,这种净的境界,不是你想象的,必须要功夫证到。“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因为念念在清净中,这个德行成功了,修行的功劳,“胜讬”,“胜”是超过、超越,战胜了,又超越以后,“胜讬现前”,又进一步的境界。这种境界,归于一切“寂灭乐”,身心的境界随时在寂灭,寂灭就是灭尽定的境界。寂灭不是灭尽定境界,可以拿灭尽定的境界来做比方。什么是灭尽定呢?受灭、想灭,就是感觉、知觉两方面,一点都不要功夫,随时归到空的清净。
那么,修行到这一步,“如是一类”,这一种类的修行的人,到这个功德,名叫“遍净天”。在这里假使、在这个世界上修到这一步功夫,一口气不来,就生在遍净天了,那个寿命更长,寿命不谈了,身完全是光明中。刚才,有三个啊,哪三个啊?
众答: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南师:遍净天。“阿难。此三胜流”,这三种,“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他说,修行功夫做到三禅这个境界的人,如果这个身体、生命尽了,有生这个遍净天的中间,三个路是三个、三个方向,“三胜流”。“具大随顺”,很自然进到那里去,顺流而下。在色界天有身没有身呢?我们这个身体是肉体的身,色界是光的身体,就是光。“身心安隐”,不是安稳喔,稳就是禾木旁边啊,佛经很少用到稳字,有,偶然有个,多半在功夫方面。都是这里安隐,这个隐字有稳字的意义,但是不是稳当的稳。“隐”,若有若无之间,若空若有,身心是安隐。三禅天是叫了,我们叫三禅天是什么啊?
众答:“离喜妙乐。”
南师:对了,“得无量乐”,只有乐境,没有痛苦,没有悲哀,没有烦恼,“得无量乐”。修养到这个程度,修行到这个人是高吧?所以你,但是以佛法来讲,还并不是菩提境界,还没有达到明心见性。“虽非正得真(正的)三摩地”,明心见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虽然没有证得真正的菩提,没有真正大彻大悟,但是在功夫方面,“安隐心中。欢喜毕具”,等于菩萨的初地、欢喜地一样,随时都在高兴。蹦蹦跳跳像曹文一样,你们晓得是傻啦呱唧跳来跳去啊,哈哈,不是傻啦呱唧,随便讲一下。“安隐心中”啊,他永远是欢喜的,没有烦恼,也无苦,进一步也无欢喜也无悲了。“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这是这个三类,色界天天人叫做三禅天的境界。
好,到了这一步,佛又再说了,“阿难”哪,“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这超一层了,刚才讲,三禅天是离喜得妙乐,都有乐。乐,还是一种感觉。你知道不知道乐呢?一定知道乐,身心还在一种乐的境界上。所以到四禅天不同啰!
他说,“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三禅天以上的人类,这个生命,天人,“不逼身心”,“不逼”、这个很难讲。这个“逼”啊,不压迫下来,没有身心的感觉的。我们人世间是苦多乐少,但是人类以苦为乐,习惯了苦,不晓得苦。其实呢,静下来一想,晓得人类苦多乐少,真的乐的境界太少了。譬如喝酒嘛,爱喝酒的人,真喝得、喝多了以后,是舒服还是难受啊?很难受。男女做爱嘛,超过了,好受吗?不是好受,多病多灾来。这个人世间是苦多乐少,天人境界上面虽然在乐的境界,其实乐是一种轻度的痛苦。譬如我们按摩一样,按摩明明挨人家揍嘛,给你捶打了。我们练功夫,两个腿拼命打大腿啊,我们以前,登琨艳最喜欢教这一套,实际上自己犯了罪,自己处罚自己,拼命打自己啊,觉得蛮好笑的。欸,可是人类还花钱请人捶打呢,舒服啊,花了多少?八百,还是三千?按足底心按得“喔唷,喔唷,轻一点,轻一点。”你看看,呵呵,人类以苦为乐。
到这个境界是“苦因已尽”,乐也不对了,有感受,“乐非常住”,其实我们人世间活到今天,“哎呀!这个事情好高兴,很快乐,占了便宜,买个东西回来。”“哎哟,一千块,我只有两百块买到,喔唷,好高兴。”没有几分钟就没有了。人世间一切苦多乐少,“乐非常住”。“久必坏生”,没有个快乐的东西永远恒常在的,诸法无常,乐极了,也没有了。所以四禅呢到“舍念清净”,连乐也没有了,不但无苦也无乐,苦乐两种心作用,“俱时顿舍”,空了,完全空了执着于感觉苦与乐,既无烦恼,也无悲了,一切皆空,“顿舍”。所以乐的同苦的,粗重的现象没有了,真的空了,才叫作有福,无苦也无乐,每天心境…
所以我们普通引用,常常有一个,仙道,人家说是吕纯阳做的。譬如说,我们作个比方啊,吕纯阳有首诗,“一日清闲自在仙”,假使过一天,什么都没有,既无烦恼,也无痛苦,也无快乐,很清闲,说你今天就是神仙,“一日清闲自在仙”。第二句是什么啊?(众答:“六神和合报平安。”)“六神和合报平安”,身体健康,也无烦恼,六根清净,报平安。所以我常常写信问人家,最好的恭维,平安,平安就是福,“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啊,这个心境啊,也没有肠胃的障碍,气足神闲,气很足,精神很悠闲,“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啊,处处是空的,对境无心,还参个什么禅啊?打个什么坐?随时在打坐中。这是吕纯阳讲现实啊,我们拿来,拿这个现实的说明“粗重相灭。净福性生”,这是有福的一天,这是有大福的境界。这是四禅天的境界哦,“舍念清净”,“如是一类。名福生天”,有福,这是这一步。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就到了“舍念清净”这一步啊,“舍心圆融”,什么明心见性,这个心念就不动了,此心如如不动。如如是形容,都好像在,都好像不在,空念,若有若无,“舍心圆融”。“胜解清净”,“胜解”,那个智慧自己生出来了,不是像读书、求学问靠研究出来的,这是知识。智慧是“胜解”,不需要用心的,自己什么都懂,透过来的,他的见解,智慧发生清净,而且是心境永远清净。我们读书读出来的,求得的知识是烦恼,花脑筋、用头脑、用眼睛、用耳朵听闻种种来,很痛苦的。叫“胜解清净”,他智慧不用力就出来,他的福气,所谓讲到福,这个舒服、平安就是福,舒服,无量无边没有遮挡,没有障碍,“无遮中”。“得妙随顺”,这不能形容四个字,妙不可言,“随顺”,一切自然,无往不利,就是随顺的意思。“穷未来际”,“未来际”,这有时间观念,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他也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超越了时空。像修养功夫到四禅天这个境界,“如是一类。名福爱天”,天人的境界。此一界,可是你注意哦,四禅天还属于色界的,还属于唯物、物理世界的,还在光,有光的,物理世界的,这要注意哦。这四禅天讲了,四禅天。那四个定是无色界的,精神世界的。
啊,“阿难”,佛又感叹一声,这样叫他名字,你要知道啊,阿难啊,“从是天中。有二歧路”。呵,在四禅天,在福境天这个境界里头啊,有两个岔路,修行到这里,还有两条在岔路。“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这是一条岔路。他这个岔路在三禅天到四禅天修行的中间,一不小心就走上一条岔路去了。“若于先心”,开初发心的时候,到了这个境界,“哎哟,已经到这个程度,我要干什么?”等于他们,喏,发了财的,我们在座好几个发了财,“老师啊,哎,以后我要做什么啊?”他自己路道都没有摸出来,这是岔路来了。“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的中间,无量净光在哪一禅啊?啊?(答:在三禅。)好,在这个中间起心动念,有了问题,虽然是“福德圆明。修证而住”,但是心爱好某一点上去,一不小心,偏了一点,指南针放假一样,就偏了一点,“修证而住。如是一类”,这一类“名广果天”,就是四禅天里头,有两个,等于我们研究天体的星星,北斗七星,五个星座以外,前面有两个星叫招摇星,随时动,夜里看到那个星闪闪发光。我们讲“招摇撞骗”就是这样,一个招,一个摇。广果天啊,这是一条路,岔路。不过岔路并不是坏喔,天人的岔路,比我们还是好,好得几千万亿倍。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呦,我们打坐,现在人一般讲学佛的,都以为是入定是没有思想叫作定,这根本是错误,第一错误。充其量无想天,不是释迦牟尼佛初出家,修无想定修了三年才做到吗?他做到了,他已经看清楚那个什么,此非、这个不是菩提道,他说,释迦牟尼佛。
无想天是很高的境界,四禅天里头第二个岔路,这一段讲得很清楚。因为在三禅天里头的观点、动机错了,“双厌苦乐”,不但不喜欢投生到我们这个世界,苦多乐少,也不愿意变成天人,光想快乐也不要。因为快乐,乐跟苦相对的,还是离不开物理的这种作用,还是离不开情绪同思想的作用,执着的作用,是“双厌苦乐”,既怕苦,不愿意受这个苦的果报,也不愿意得这个福,有福气乐的果报,“双厌苦乐”。
“精研舍心”,这个时候一切都丢。等于我们讲六祖禅宗六祖师兄讲,“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苦乐双厌”,在不苦不乐都不要,在这个清净的定境“相续不断”,定下去,永远定。“圆穷舍道”,是圆满,“穷”就是透到底,“舍道”,一切皆舍。刚才我引用六祖师兄的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都舍掉,“勿使惹尘埃”,此心永远清净。舍掉以后呢,使自己“身心俱灭”,身体的感受没有,色界天身体是光了,里头的光,身体,身如琉璃,玻璃一样也舍掉,心也灭了。“心虑灰凝”,起心动念,念念灰心灰心,这蜡烛烧干了一样,连点影子、灰都没有。“心虑”,“虑”就是思想,“灰凝”。在、生在这个天上,寿命多长呢?五百劫,不是五百年喔。拿人类讲,不晓得在哪个天,拿我们人类比,不晓得活了几千万亿年,“五百劫”。但是,你说他得道了、证得菩提吗?没有,这是功夫,定,无想定。“是人”,这个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他知道有生有灭,有去有来,有生就有死,所以不敢动念,不敢动念在生死上,随时要保持不生不灭、不苦不乐,无想,连思想动都不敢动,“时时勤拂拭,勿使……”,所以六祖听了师兄这个话,好像不彻底。所以,他变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发明了生灭之性,“生灭灭已,寂灭最乐”。你守住一个寂灭境界,守住一个定的境界,死死以为清净、安定这个就是道,你动念都不敢动,不能住,起慈悲喜舍,不能起行了,不究竟。
所以他“既”,“是人”,这个人,“既以生灭为因”,有生就有死,有动就有静,有来就有去,有善就有恶,都相对的。他不晓得的,生灭、善恶、是非都是相对,那个两头去掉的不相对,即空即有、不生不灭的菩提自性,他就不懂了。所以他活得那么长,五百劫,“初半劫灭”,生灭也是住在寂灭境,后半劫是生的,生灭两边分两头了,把生死分成两头,把生跟死真是看成两样。悟道了的人,看生如死,看死如生,一条,生灭一条。他说,这个第二个岔路,“如是一类。名无想天”。无想天到了色界天差不多有顶了,最高处了。那么,刚才讲是四禅定,对吧?(李慈雄答:是的。)四禅定的内涵包含了这样多。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舍念清净”,第四禅里头的果报,在这个世界假使修到四禅,最高处不来就到达四禅天,四禅天,往生哪一天,你自己就有数了,“如是(这)一类”叫作无想天。“阿难”,这上面这四种四条岔路,“胜流”,都是了不起的,“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物质世界、娑婆世界来讲,这个苦乐境界在他们心中动都不动,没有感觉,这你那太低级了,苦也不过是苦瓜一样,也好吃。乐嘛,也没有哈蜜瓜那么甜,淡淡的,无所谓,苦乐所不能动。当然还没有菩萨不动地,“虽非无为真不动地”,并没有到大乘菩萨第八地、不动地,虽然没有到这个大乘菩萨这个不动地境界。“有所得心”。他们功夫到,一步一步有为修来的,功夫做出来的。有所得的心用功久了,练习这条路熟了,“功用纯熟”。这叫是“舍念清净”,四禅天的境界。四禅天,无想天是很高、很高。所以真做到思想完全清净了,修养很高了。
薛虎:老师,时间到了。
南师:时间到啊?
薛虎:时间到了。
南师:我们停留在无想天,过一夜,明天再说。四禅,啊,好啊。《楞严经》这几个里头讲三界天人的,四禅八定,二十八个天人境界,说得清清楚楚。那一切宗教讲天人境界,碰到这里,讲《楞严》,你谈都不要谈,没有超过他的范围。现在科学、西方科学都向这一面追寻,还没有摸到边呢。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