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讲习录》154 卷十

五阴解脱 行阴区宇偏差6-7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从此或计涅盘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南师:行阴讲到第五个啊?

天风师:讲完第五个了。

南师:那是现在第六个。行阴是最难懂的啊,生命的动力的根源,生命动力根源是行阴,明心见性,很难找到这个啊。中间差别第五个了。“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老话,换一句话,听每一个,已经得定的啊,啊,不管你修行什么法门,已经对此心正定,如果拿中国的传统,儒家来讲,“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这个阶段,“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安而后能虑”,是行阴阶段了,“虑而后能得”,是识阴的阶段啊,这是作比方。这个不是随便的比方,有准确的相关之处。所以叫你们,每一句话,佛都重复,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重复话?提起大家的注意,你已经到达了“坚凝正心,魔不得便”了。

然后,“穷生类本”,你要研究生命动能,开始这一动怎么来?你发现,在你定慧境界,“观彼幽清常扰动元”。有个生命,这个动元怎么起来?刚才吃饭以前,李慈雄单独在这里陪我,也提到这个。睡眠同白天,怎么睡着?怎么醒来?这个动元,有它一个作用,这个宇宙世界成、住、坏、空,最初的动元,空劫以前,嗯。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八万劫,空劫以前是怎么动起来?空劫以前还有没有?有。

于无尽流。生计度者”,这个生命的动元,行阴,它没有停止过。换一句话,成了佛,愿力也没有停止。“一切种子如瀑流”,根本,把习气转成菩萨、转成愿,凡夫的习气。前面讲到六道轮回,十习因、六交报,对不对?还记住吗?(众答:记得。)他生命的唯识所讲的,在《解深密经》上,“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于无尽的流,你怎么切断去看?怎么头尾去找?所以这个里头,参究不通、定慧不到,就有偏差。在这个里头“生计度者”,自己认为对了。

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多了,呵,偏差,是那么微细,这包括了一切佛经,讲生死根本,这个科学分析得那么微细,除了《楞严经》以外,别的经典上没有,呵。所以研究佛学者读不通,认为《楞严经》伪造。还是这些大菩萨伪造?还是中国的禅宗祖师们伪造?有这样大的本事,太难了,啊,它多细啊。

他说,在这里,第六个啊,行阴第六点吧?(答:第六。)“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在这里偏差了,已经成就很高的啊,功夫、见地都成就很高,很高里头走入岔路。堕到,这个生命虽然死了,有相的生命死了,另外还有个东西,生命后面真的有个东西,有个东西的。这个动能,“一切种子如瀑流”,这个种子的瀑流,这个流量,谁在推动?那么这里容易走到偏差呢,有是,认为死后,这个生死不算什么,死后有个东西,这个生命根本有个东西。因此,他已经正心,“凝明正心”,“凝明正心”对不对?(答:是。)认为这个心的,后面这个,“凝明正心”是心的一个现象。能动的那个能,动心的,动心,“发心”就是动心,颠倒,他的见解偏差了,偏差在佛学里头叫颠倒,把正的变成、头变成尾巴,尾巴变成头,左变成右,右变成左了,嗯。

那么颠倒了,有些什么现象呢?“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明心见性以后要修长寿,修到自己这个肉身的身体,这个色身,把它坚固起来,活得很长,活五百岁、一千岁,或者是不死,留形驻世,医药啊、运动啊各种方法,锻炼这个身体,百千法门来固定这个身体四大。认为四大虽然是假化、幻有的,它是真实的东西,也是唯心所现,没有错,四大也是唯心现。既然唯心现,我唯心把它留形驻世,有什么错误呢?没有错啊,嘿。因此,他要自固定这个身体,理论呢讲色就是我,物质也是我,色法也是我,呐、同体嘛,是一个作用。

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者认为,一念清净,身心圆满,是一体,心物是一元。“含遍国土”,整个的虚空,无数的世界,都在我唯心、心物一元的这个唯心境界里头所包涵起来。“云”,因此说,观点,“云我有色”,第一个是、色就是我。第二个偏差可能是说我,这一起心动念里头就有心物一元,就有色法的作用。“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这两种偏差了啊,都很细,大概给你们解释文字,详细,你们去研究。

另外呢?第三种,“或彼前缘随我回复”,我们这一生的经过,从小到大、到老、到死,或者我的前生,变男变女、变什么人,因缘所生,啊,自心本空,因缘而起。所以“缘”,一切万法唯缘,念念皆空,但空也有啊。譬如我们活到五六十岁、八十岁,空了,八十岁以前都过去了,你不能说没有啊,往事如烟,这形容它的变化过去了,的确我经过过,有这个境界。而你过去了的前缘,你说不存在,一回忆,还有啊。“或彼前缘”,彼,他,他就是物、色法,唯物的、唯色的。色法固然是过去了,几十年如梦如幻地过去了,这梦幻也是真的啊。“或彼前缘,随我回复”,我念头一动,它就回转来,不要说旧时没有相貌,过去了就空嘛,嘿,回想旧时的相貌。所以人老了,回想自己年轻,随时想起都是年轻境界,宛然在目,还在眼前。因此,认为,“云色”、一切物理的变化,虽然是空,非空非有,这个色法,心物一元,这归属于我指挥的啊,我可以作主。

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第四种呢?或者认为,修行到这里,“我依行中相续”,起心动念,行阴,一动就来了嘛。行阴,活了几十年,心脏没有停止跳动,呼吸也没有停止过,它这个生命动能是在的啊,行阴中间,念念迁流,念念相续不断。这个念念迁流,念念是物理的作用,色法的作用。有色,色法虽是空,可是有啊,“云‘我在色’”。他提了原则的四条,四个方面,四个柱子一样,下面还多了。

修行到这里,见解与偏差,不管在哪一种情况之下,自己“皆计度言”,自己在定的生命境界里头估计,有数字的,有量度的,都把它研究清楚了,“死后有相”,这个肉体死后,灵魂生生不已,轮回旋转,只要我能够作主,不怕轮回,也可以跳出轮回。

我们常说,一般中国人学佛、修道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说你们晓得,“跳出三界外”,你在哪一界啊?有第四界吗?(答:没有。)呵,至少佛没有说,不晓得你有个第四界。“不在五行中”,五阴、五行以外有第六阴吗?也没有说啊,你自己认为,认为,所以因此不怕生死,生死也空。可是生死不能说有,也不能说空,“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这样四个观点开始,四柱开始,一句,一个观点里头发生、再发生、反复反复四层,四四就十六,十六个,呵。等于禅宗临济祖师话,“一语中具三玄”,一句话里头,“喝”,这么一声,有三个玄门。“一玄门中有三个要义”,三三得九个,从此发生下去,重重无尽。如是的循环旋转,十六相。

此时,“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因此认为,呐,烦恼即菩提,换句话说,菩提也即烦恼,推其究竟,烦恼性空,知道烦恼性空、烦恼即菩提。“毕竟菩提”,烦恼就是菩提觉性,觉性也不过是烦恼的另一面。实际上,烦恼,说痛苦里头有快乐没有?呵,等于金圣叹讲,中国人讲痛快,是两个境界并驱的。金圣叹说的,自己受刑被杀头了,人家问,“怕不怕?”“啊,不怕,杀头只痛也,只一痛的事,无意得之,我没有犯罪,忽然叫我犯罪了,要杀头,这不是,岂不快哉吗?”呵,所以叫痛快,“无意而得之”,等于这个歪理,很多,也是正理喔。烦恼与菩提,“两性并驱”,善与恶,是与非,相对的,等于车轮一样,一起在走,烦恼是烦恼,性空,菩提是菩提,当我烦恼时候,知道烦恼,不是觉性还在?他的理论,很逻辑。

他说,以这种见解,“由此计度,死后有故”,这个生命,生死是现实世界一个颠倒错误的现象,有一个不生不死永远存在。因此啊,这个偏差是外道之见,“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佛把它归纳,你不能说成就不高啊,他成就很高,成就高里头的偏差,行阴里头第六种,堕落在外道里。他的主观理论建立在色受想行识五阴里头的、在有相的生死后面,有个能生能死的那个是常在,“死后有相”。这种明心见性是不够彻底的,不算成佛,“心颠倒论”。这是第六个吧?(众答:是,是的。)

再来,“又三摩中”,在定慧功夫到了,啊,“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都是一样,过去了。“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

众念:“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

南师:刚才讲了有相,现在堕的,相反的,堕到无相里头去了,啊。注意是,“于先除灭色”,上面都过了,境界修,色阴境界过了,受阴过了,想阴过了,在想阴一念空了以后,生出来的计度,堕入死后无相的发心颠倒。

某女:那死后的无相是到哪里去了?

南师:啊?“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好,暂时到这里啊,很长,他的理论。无相到哪里去啦?他们的观点,“见其色灭,形无所因。”喏,物质世界、物理世界所有东西不管千亿万年,总归是毁灭掉、空掉,一切有形的色相总归没有。总归没有了,金刚钻也好、石头也好、灰尘也好、水也好、火也好,最后面“形无所因”,地水火风形成这个东西、物质是空的,无因而生的。同样的回转来看自己,活了几十年,所有每个思想是空的,“观其想灭,心无所系”,思想是空的,心就是思想啊。思想、等于西方哲学笛卡儿所讲的“我思则我存”,因我,我有思想,所以有我,思想就是我。等于思想灭了,“心无所系”,心也空了,我也空了。感觉的作用也是这样,自己受灭,“无复连缀”。受阴,感觉,譬如打你痛,摸你轻松、舒服、快感,快感与痛,受阴,念念皆灭,它两个不连续。假使我们一个人,一个上面背上给你按摩得很舒服,下面给你扎针很痛,同时背上舒服,“哎哟”,腿上痛,两个连到,各管各的,是空的。

阴性销散”,五阴境界,看不见的,色受想行识这个功能,水上,起作用而水上的水泡一样,随时有,当下有,当下就散开,空的。“纵有生理”,目前看到自己生理的作用,生命存在,有感觉、有知觉,实际上是假相。“而无受”,感觉,“想”,也没有思想,思想感觉都偶然用一下,它们是空的。所以我们活到这个身体同草木一样,是个机械性。“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所以,思想、感觉、知觉这一切等等,看到是物质的变化,当前一下有,用过便空,抓不住,没有一个东西,想阴。因此认为,我们人死了,如灯灭了一样,就没有了,光灭了,没有就没有了,啊。“云何更有诸相”,当然没有,无相,看不见。

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因此自己反省确定,死了就死了,死了什么,死了以后,死了什么都没有。“如是循环”,有八个、八种的无相论产生,自己偏差,啊。“从此或计涅盘因果,一切皆空。”所以修行到了这步,只要证空性就对,“涅盘生死等空花”,呵,生死本空,涅盘也空,嗯。“徒有名字,究竟断灭。”这些理论上,成佛与众生是一样一样,没有什么生死。说、修行有成就了,你的幻想而已,呵,究竟是断灭,没有了就是没有了。“由此计度死后无故”,死后就不存在,“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差别在这里。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