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讲习录》156 卷十


南师:啊,要特别注意啊!五阴解脱,这是修证生命解脱的一个很精密的一个过程啊!要重新反复自己注意一下,我讲注意是没有考试。如果一考你们,今天考昨天的,以我的观念里头,保证一个都答不出来的啊,能够真的用心在研究的很少。

所谓识阴解脱,是把心物一元的生命如何解脱唯物生理、物质这一面的,这个分析的研究作用。我们生命存在这个身体啊、整个的肉体,这个生命,这个是唯物的。身体呢唯物,属于地水火风空,是唯物的。那是色阴解脱部分啊。

受阴,我们这个肉体生命存在,等于说是两方面配拢来,肉体的是唯物的,是物质的,背后是物理的。那么在古代释迦牟尼佛的分析的综合,是地、水、火、风、空组合了这个生命,有相的。它所起的作用是纵然偏重于感觉方面,至于能思、能想的,不是唯物的,也不是现在所讲脑的部分,不是的。心意识,不属于这个身体这一部分,是两重的组合,受阴,心意识的部分是想阴。所以想跟思,想是想,思是思,我们普通中文用思想是双重的。想,容易认,就是脑子的思想、感觉与知觉。思呢?很难懂了,不属于感觉跟知觉。譬如学西方哲学讲的直观、直觉,那么这些东西有时候不是属于脑神经唯物思想来的。这个分析得很详细、很多了,我再提起注一下。

那么,讲到昨天为止呢,想阴过了是行阴,这又是一个问题了,能思、能想、能感觉,唯物、唯心两个组合成这个生命,中间有个生命的动力,这个属于行阴,属于第七(末那识)、第七(末那识)到第八识的中间。换一句话,这一部分行阴啊,尤其在唯物方面是很重要,那它属于根本依的部分。讲唯识研究生命的根本依,就是行阴,有一个动能。等于我们这个宇宙啊,就是常提的,已经重复提几次,这个天体,太阳月亮自动在转,谁在作主在转?它的动力、动能是哪里来?当然不靠石油,也不靠电。这是个什么东西?我们身体同宇宙这个这些星球、日月,这些转动,同样有一个生命的动力,这个是同体的行阴部分,非常难懂。

这个行阴部分,我们到昨天为止,已经是,他举出来有十种的偏差,实际上不止十种吧?啊?(薛虎:不止十种。)多少种啊?(天风师:十大种类吧。)大概多少种?中间。还记得?(薛虎:三十多种。)你统计了,对吧?诶,你们诸位答话,你不要靠薛虎替你们答话,同样在听的同学,嘿。包括了那么多,归纳起来、综合起来就十种。

现在开始呢,更难懂的一个东西,不是唯物部分,也包括唯物部分,心物一元的——识阴。现在我们在新的科学观点,尤其在美国从哈佛大学开始等等,讲认知科学,是中国去的、东方去的,唯识的这一方面去的。现在已、在外国正在开始,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连起来。这是识阴部分,我们现在碰上了,最后结论。那么,《楞严经》佛分析识阴是两千年多前都给我们分析清楚了,教你怎么样修证、求大道、明心见性彻底觉悟成佛的这个路线。

识阴呢,我们已经提过,开始讲五阴的时候,我再提起大家注意喔,我认为诸位很一半以上听听、听闹热的哦,你们根本深入不了哦,我的观点是这样看法。你不要听了老师讲得很轻松,哼,换一句话,老师讲得,几乎把你们的是不是有资格听,放在一边的哦。很难听的话啊,可是我讲的实在话,也是鼓励大家要真正了解。

心意识,是佛法的中心啊,一切唯心这个心。我们普通讲一切唯心,都是落在一百年来把西方哲学思想理念搬过来的唯心,是意识心。东方的,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讲的唯心,不是意识心。这个心是代表本体心,心物一元那个本体的一个代号叫做心。所以,佛学的名称是一切唯心,这是包括物理世界、精神世界,包括我们的肉体与思想精神,是唯心造的,这个本体心的。

心起的作用叫意。这个意,梵文翻译意,采用中国来的,到了中国采用中国儒家《礼记》里头传统一篇书叫《大学》,“正心诚意”这个意来的。怎么样正心?怎么样诚意?那么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几千年闹不清楚,佛学一来把它解释,作了注解,完全闹清楚了。其实我们,佛教没有进来以前,已经有了,所谓“致知在格物”,先是知性,能知道这个知哪里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它心意识三样,在中国传统已经有了。可是在《大学》、《中庸》这一方面几千年的传承,佛学没有来以前,“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个八个纲目,所以《大学》有“三纲八目”。

我们共产党毛泽东,刚开始用,给你上纲上线,呵、是根据儒家的《大学》来。三纲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这是三纲;八目,八个项目,就是“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八目;所以叫三纲八目。诶,后来,到了毛泽东开始,什么事情给你上纲,就是纲要,是这个。所以三纲八目,以前的儒家先把纲要搞清楚。

我们现在不是讲儒家喔,注意!大家不要听歪了啊!佛经翻译的重点在讲,如何“知至、诚意、正心”这个心到意,这个意呢不是思想了。这个意是讲唯识学属于第七识部分,意知根,心起来的第一个作用。意能够思想,这叫分别心、第六意识了,这是属于第六意识,所以这个叫识了,认识这个识,第六意识这叫识,心、意、识。

所以讲唯识学,把心意识这个识,给你分析得最清楚,给你认识的,就分成八个部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意;眼晴能够看;耳朵能够听;鼻子能够闻气味,乃至呼吸;舌头,不是嘴巴,神经能够有知觉、尝味道;身,眼耳鼻舌身,眼、耳、鼻、舌,身,就包括脑,整个的脑神经及全身几十亿、十万八千个细胞,都有知觉性;这前五个叫前五识。生理的官能唯心的,前五个(是)由心起的识的作用,这个识就很难懂了。那么前个五识呢,靠第六意识,譬如眼睛看东西是眼识的作用,眼睛同照相机一样只有照见一个东西,眼睛并不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是什么作用,眼睛照见了以后已经交给,眼识已经交给第六意识分别了,“噢,这是亮光,这是水,这是火”。第六意识配上前五识,所以叫前六识。这个后面,前六识的后面,(前六识)是浮的啊,等于说,比方浮在油面上的一层,后面——前六个识的后面有个识,这叫做意的根了,所以心意识在这里。

那么,西方人象弗洛伊德,他们拿到中国的一本很薄的一本书,讲唯识法相,现在考证出来,据说啊是上海静安寺的、当年满清末年一本小的佛经讲八识的,他拿到了,所以发明潜意识这个作用,就是第七的意根。意根后面有个东西,第八阿赖耶识,属于走到唯心这一面去了。大概介绍一下啊,这个详细的以后再研究。

那么,我们至少要了解,现在讲识阴部分,所以为什么今天开始那么麻烦呢?要注意到,心意识三层。我曾经好象在想阴的时候讲过吧?现在再讲一道啊。比如我们目前桌子上一个灯光,蜡烛灯光,看到。哦,你们桌子上没有,拿电灯光来讲吧!譬如我们看到这个电灯一亮了,照见这一切现象都看见了,都照到了,这是识的作用。电灯能够亮了,何以能够照到一切现象明显呢?因为电灯泡里头有那个、那个铜丝,铜的,钨金属所做的,它通过电燃烧起来放光的,不是电灯能够,电灯泡不能够,因为中间有一个铜丝,好几条,灯过多少度数发热,电通过来放光,所以变成电灯照见了。电灯照见一切是识的作用,那个电灯泡里头那几根铜丝是第六意识意根的作用,这叫意。那么电灯泡里头铜丝是究竟吗?不是,它要通、因为它通过后面有个电、电能,所以它要发热、放光,那个是第八阿赖耶识,那个是心的作用。电在哪里?电在虚空中,无所在,无所不在,平常不起作用,一摩擦就动了。心意识这样三层作用。

所以说,“一切唯心,万法唯识”,所有一切现象都是识的作用。比如大家现在在这里研究这个,眼睛看到这个《楞严经》的字,你的眼识在看到字;耳朵听到我乱七八糟在讲声音、在听,耳识在作用;意识,你在思想,“哦,他讲什么,对这一句”,都清楚;前六识全体到第七识,都在动,这个是识阴的境界,这个作用就是识阴。现在外国人那叫认知科学,心意识在认识,外文,现在一变,哦,新的科学,认知科学,哈,这是唯识学翻译成英文过去的,他们这个识字变成认知科学了,追寻这个生命科学是这样来的。

现在我们对于这个识的境界,所以重新强调,提出来要大家注意,包括了前面五个识,《楞严经》做结论最难懂,最科学的,彻底懂进去可以说,学佛修行、学禅求解脱了。

那么,我们由原文一点一点,这个慢慢啃了啊,这一段是特别注意了,《楞严经》最后的等于结论。“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诶,慢一点。佛就告诉阿难,他说,阿难,你要注意啊。他,你们,“彼”,他们,以后的修行的人,“善男子”,这是个、这一句话代号,这些好好规规矩矩修行的人,修到三摩地,定慧功夫到了,“行阴尽者”生命的动能他抓住了。生命几时怎么开始一动?等于我们睡觉,一睡,怎么醒来?怎么睡去了?怎么生来?怎么死去了?是这个行阴。功夫…行阴我们讲过了,这一部分功夫证到行阴境界,“尽”,这里讲“尽”,这一部分把它划一个句号。行阴,懂了。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堕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于涅盘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沉。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你看难懂吧,什么叫识阴?心意识这个识。换一句话,过去哲学,中国翻译西方哲学的叫认识论。认识这个本体,认识这个生命,过去的翻译,我们八九十年(前),你看旧的哲学翻译叫认识论。现在新的,又要我们的唯识学传到美国、欧美去了,现在叫认知科学。

现在就讲这个,他怎么讲呢?他说,当行阴尽的时候,“诸世间性”,看人世间一切,不管唯物、唯心方面,“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隳裂。”已经了解到这个人世间的一切这个生命根源“幽清扰动”,打起坐来一念不生,身体也忘掉了,一切空,证到那个空。在空灵的境界里头,形容他的境界“幽清”,就是清幽。昨天李素美讲的,我们台语、台湾话叫清幽,我们那边也叫清幽,不过在唐代的文学倒转来“幽清”,就是清幽,非常清净、非常幽静那个。但是在清净、幽静当中有一个力量――生命力量在动。譬如,我们举个例子,睡觉,我们假定啊,举个睡觉算不算是幽静啊?(男生答:算。)算幽静,对。可是睡觉这是,为什么睡醒了?有个东西,幽清当中有个扰动,这个动力。

同分生机”。“同分”,全体、同体的,我同大家,我们大家同一切生命,猪牛狗马,乃至一个蚂蚁、细菌,同等的这个生命,是“同分”,共同。“生机”,这是生命的开始,有个动性的东西,突然一动,这个机关一样,谁在开动呢?生命这个机关,谁在开动?怎么样来投胎?怎么样死去?这是“幽清扰动”,这个同分的生机,“绦然隳裂”,到了行阴尽的人,修持到这里已经明白了,这个没有怀疑了,自己证到生命这个动力,这个开关在哪一边上,自己搞清楚了。这几句话是交待这个。

那么,跟到说呢,虽然懂了,“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因此呢,进一步这个生命的动源了解了,这一念最初意识怎么动起来。至于说,很深沉、很细密的这个纲要,这个机关的把握、开关的把握,“纲纽”,你还不懂。沉细的纲纽,有问题在。这个生命怎么一念动、会起来的?譬如说,我们直觉,譬如会做文章、会写学术的人,一念灵感来,写了一大篇,第一个念头、灵感怎么引起来的?你说,因环境引起来,也是一个理由。有时候,不靠外境,自己灵感出来的。这个沉细的纲纽、生命的动源,怎么来的?

补特伽罗”,没有翻,梵文名称。什么叫“补特伽罗”呢?啊?翻译中文,所以不肯翻,内涵是三个字,“数取趣”,这个生命死了,有生,生来又死,又投胎,生命转来转去。“数”,好多次好多次这个生命,无穷次;“取”,向前面抓一个东西,取、抓住的。就是这个灵魂,“伽罗”。认为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生命是个“补特伽罗”。中文如果翻译起来,更不懂了,叫“数取趣”。简单地说,这个是“我”,那中文简单讲,写一下,我、我执,这个生命的我。

(南师:哦,李慈雄回来了。李慈雄:是。南师:你没有吃,叫他们下面。李慈雄:没有事。)

“补特伽罗”啊,这个“我”,这个“我”是叫俱生我执,“数取趣”,把它讲明白一点,在中文来讲,与生命俱来不是这一生喔,从无始以来的生命同时存在就有个“我”的,就有个意识的“我”的作用,抓着很牢的,有个我见。所以你学过唯识,“贪痴我见慢相随”,有我慢、我痴、我执,抓得很牢。

所以呢,梵文呢,当年的翻译,我们中国人过去讲翻译,不是现在人,非常慎重。外文有,中文没有,不随便翻;中文有,外文没有,也不随便翻。宁可有时候,两个文,绝对没有这句话,譬如现在翻译,我们中国人讲这个境界,说几十年来,我们很多的外国同学问,“老师啊,南师啊,这个境界两个字,外文没有,怎么翻译呢?只能翻译成现象。”我说,现象不是境界,不过现象也是境界之一。“那怎么翻呢?”我说,你还是翻境界两个字,再加,照古人办法,补特伽罗就是补特伽罗,翻音,再加注解,这是很老实的翻文。

所以现在这里讲到这里,他“绦然隳裂”,“沈细(的)纲纽,补特伽罗”,什么是我?真正我的这个意根怎么动?第一个。好,“酬业深脉”,这个我,不是说人死了就没有我啊,人死了,是这个物理的身体变化,这个灵魂、这个生命的根源变成中阴,他又再来,在轮回中转来,转来叫做“酬业”,业报,有股力量。他没有完全…不是死了生命就停止了,生了死了,死了,这是分段生死,他能生能死那个东西是“酬业”,这跟到业力一股力量在转。他说,你虽然功夫到这里,知道了生命的动力的根源,但是这个动力的沉细的那个纲要的东西,它为什么生生不已、酬业的(深)很深的这个脉络,你还没有认清楚。可是在这里呢,知道这一步看不清楚,偶然就停住了。

感应悬绝”,它的作用有相感作用、交感的作用,相应的,你不懂得,悬绝了。“于涅盘天”,可是呢,你行阴已经完了嘛,你要进一步去认识心意识作用,你就大彻大悟了,就证入涅盘清净。“将大明悟”,有个“将”字,你快要彻底地明白,你进一步就快要彻底地明白了。

你看,这样一个逻辑的科学的东西,可见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方块字翻译成文学,很漂亮,大家读了这个经典,哎哟!好象都看懂了,给文学盖住了,实际上你屁都没有懂,内容是包括那么多。

于涅盘天。将大明悟”,他说,这种境界,你修行到达这里,你内心修行境界就是参禅宗最重要这个地方,“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你自己在那个时候,定静境界里头,有一个境界出现了,好象我们睡觉,夜里睡醒了,晚饭吃完以后,乡下人,当年没有电灯,天一黑了睡觉。等到鸡声三次、第三,两次鸡声一叫,天快要亮了,醒来了。“如鸡后鸣”,半夜以后叫的,“如鸡后鸣”,“后”是什么意思啊?半夜以后,鸡叫了,天快要亮了。你看中文,你就要深刻了解,不然,“如鸡后鸣”,这是什么意思啊?都看懂,鸡叫了,我们粗心大意,认得中国字就这样过去了。半夜以后,这个鸡叫是天快要亮了。

那么,这个时候呢,半夜以后天快要亮叫,等于现在的天气,三、四点钟,下半夜是三四…天快要亮。你们很少看到,象我夜里不大睡,在楼上看。“瞻顾东方。已有精色。”一看,喔哟,快要亮了,一看东方,太阳快要上来,太阳还在海底,那个光芒已经起来了。这都是实际的境界。你功夫到了这一步,你打起坐来,自己本来身心都没有痛苦,也没有病,也没有痛苦,也没有烦恼,一片精光,就是这个境界,“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一片微微的光明起来了。

这个时候啊,“六根虚静。无复驰逸。”眼耳鼻,眼睛,闭起眼睛看,知道一切光明来了,物理世界光明也看到;耳朵听的,天还没有亮,一切是虚静的;六根,眼、耳、鼻,呼吸差不多,宁静,没有呼吸了,功夫到了啊;六根,眼耳鼻,舌头不动,嘴没有动,口水清幽地下来,也不管了;身体气脉,既无痛苦,也无烦恼,一切病也没有了,完全身心一片宁静。就四个字,中文形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识一念不动。“虚静”,是空灵,很宁静。

无复驰逸”,心里头思想、感觉、知觉一概不动,一片清净,象整个的大地、天快要亮。所以在孟子讲的叫“平旦之气”,天快要亮。所以叫你们读志公禅师的十二时辰歌,平旦寅。

宏忍师:“狂机内有道人身。

南师:对了,宏忍师就背出来第二句了。就是这个寅,就是讲这个,“无复驰逸”,你心里头没有动过,可是身心内外跟自然界的一切光明接触到。“内外湛明。入无所入”,这个时候,你身心的内外,就是代表身跟心,一片,象一杯清水,混浊的水沉下去、沉淀,整个沉淀蒸馏水一样、水晶一样透明内外身心,清清湛湛、明明白白。“内外湛明”四个字,是这么一个科学的东西,这么一个逻辑的话。你看中国唐代人用这么好的文学把它翻译,彻底进入去,中国文化的特色,啊。“内外湛明。入无所入”,一切进入,我们身体受一切光色影响,都是进入的,通电的。这个时候内外的关系啊,外面的环境、光色、一切气候,同我们有关连?没有关连?无所在,拿一句老话来形容,无所在,无所不在。青黄赤白黑一切光明在身体内外通过,“入”,进入了,譬如我们电…我们坐在这里,身体上有电吗?实际上电在我们身上都通过的,有没有感觉?没有感觉,“入无所入”。到这个境界是,如果你有病的身体,有阻碍,气脉没有通,你进不来,身体内部感觉到痛,只顾到痛了,不晓得外面关系。身心完全健康放下了,说“内外湛明。入无所入”,一切光色在你身上通过的,没有关系。

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到,修行到这一步,你的智慧真打开了,深深通达了十方的空间。空间,十二种类,生命不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金刚经》分四类,《楞严经》讲十二类,一切众生的生命,包括细菌、细胞都在内,分成十二类的生命。“受命元由”,他的生命根本的动力在哪里?你到这一步的功夫,智慧到这里,都搞清楚了。

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不但你自己悟到、搞清楚,亲自证明到,“观由执元”,看一切生命最初的动、动元,那个动力在哪里。(宏忍师:“执元。”)啊, “执元”啊,这个看一切生命最初的那个根元在哪里,已经搞清楚了。“诸类不召”,自己不受感应,可以超然而独立,不动了。等于我们普通人看到外界一个外境一起,心里头的思想对应,就给他感动了。在这个时候是寂然不动,所谓菩萨到第八不动地了。

“于十方界。已获其同。”所以同大智,整体的时空,时间与空间合一了,同体了。“精色不沉。发现幽秘”,这个时候清楚不清楚呢?内心?非常清楚,可是没有思想、没有念头。这个知性到了最后,所以叫做智,在佛学里头,叫作般若。般若是个翻译名称,无所不知,可是没有起心动念,也不是西方哲学所讲直觉啊、直观啊。直觉、直观还是分别意识境界,这里不是分别意识境界了,识阴境界。

这个识阴境界,是“精色不沉”,不受外物光、光、声光电,这个,声光电化都不受影响。“精色不沉。发现幽秘”,生命的神秘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修持到了这个境界,你才认识了心意识什么叫做识阴境界。如果你现在答复外国人,你们所讲,认知科学的根本是什么?就是这一段,他影子都还没有摸到呢。这个知性是怎么来的?知性是唯心识所变的,不是心,(是)心的起用。刚才讲,电灯,灯与亮光照见作用(是)识。这个识,我常常比方识给你们,等于什么?放焰火的火花。等于我们这个蜡烛灯前面这个,喏,这个灯光是亮光,由灯光放出的火焰,我们才看清东西,这是识的作用。先认识识阴的区宇,区宇,是唐代的古文的翻译,现在的翻译叫做范围,这个属于识阴的范围,他先解释了识阴。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上面教你认识什么是心意识、唯识的境界啊。所以大家,普通佛学院研究佛学讲唯识法相学,什么是唯识?这两段,你搞清楚来。那么,一般讲唯识学的学者,这几段都没有弄清楚,你吹个什么唯识啊?他说,到了认识识阴境界,刚才讲了,在这个情况之下,你用功修行到这一步,那是清净,不能讲理论吹的喔,吹的就是口头禅了,就不对了。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你功夫到了这里,不受外界的影响。我们普通人依他起,因境界,心,讲唯识三个字——根、境、识,人生来有六根,眼,有五官,眼睛、耳朵、鼻子、身体,这六根;境,外面有事相,物理世界的色声香味触;两个相对,受外境影响,你心意识在动。就是根、境、识,三个合一的。当你念头一动是,根境识一起动,这个叫做被召动了。心,本来是空的,因外境所引诱,譬如男女讲恋爱,有对象才讲爱,没有对象无所爱了。同样道理,有个东西摆在这儿好吃,才流口水,没有东西摆,或者你想象才流口水,有个对象,这个对象是“群召”。他说,你到了这一步功夫,“若于群召。已获同中”,念念皆空,不动了,此心不动,很清净,这叫做唯识的境界。

这个时候,“销磨六门。合开成就。”“六门”是什么?眼睛、耳朵,眼睛能够看,耳朵能够听,鼻子呢,功夫到了这一步啊,不靠这个五官生理作用,随便用。《楞严经》在前面讲过,二十五圆通里头也提过,第七卷也提过,功夫到了这一步,耳朵可以看颜色,鼻子可以听声音了,“销磨六门”,并不是受生命神经的限制,“合开成就”,爱怎么用怎么用,普通叫神通,他自然成就。“见闻通邻”,眼睛只能够看,耳朵只能听,到了这一步啊,“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耳朵可以当眼睛用,眼睛可以当鼻子用了,“见闻通邻。互用清净”,不需要这个六根了。

身心,“十方世界”,整个的虚空,十方就是空间,“及与身心”,乃至我们现在的身体与心呢,修持到这一步,整个的身体生命改变了,“如吠琉璃”,等于水晶体一样,“内外明彻”,一片亮光。修持到这一步,求证到这一步,才是学佛成就,叫“名识阴尽”。识阴也空了,就进入如来大圆觉镜智。“是人则能超越命浊”,到这一步才跳出生命的根本,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还是唯心作用,听起来那么伟大,很难到达的境界而到达了。凭什么到达呢?唯心作用。“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还属于颠倒,识阴境界还属于颠倒妄想,还没有得菩提正见。那么,今天先把识阴的前一段认识清楚。这一段,佛也讲得特别仔细、多。

那么在这个中间走的岔路,“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㳷。能入圆元。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外道种。”好,这个第一个偏见。他说,到这里还有岔路。

薛虎:老师,时间过了。

南师:也有十种,好,那这一段,先念一道,明天再说了啊。这里,讲到这里是很慎重、很沉重了,你们要仔细研究。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