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昨天讲到大自在天啊,同冥谛。昨天,现在,识阴区宇,都是很高的偏差了啊,不是魔障,属于外道,心外求法的,对于明心见性不(彻底),正觉菩提之道、成佛之路偏差,非常高啊。这要研究印度释迦牟尼佛的前后,乃至释迦牟尼佛在的时候,这些宗教、外道都存在,到现在还存在,也包括了天主教、基督教一切宗教的理念。我们只讲文字哦,详细内容没有讨论,讨论起来,这里很多。要很详细讲、讲一下,印度的这个宗教理念的偏差,也包括了人类世界的一切宗教理念的偏差,范围是那么广。在佛学里头,说五阴识阴解脱是简单,只讲原则,要注意。
第二点要注意,这些修持已经到了最高的境界啦,色、受、想、行都超过了,差不多都知道。所以这个,大家现在就是说,在西藏学密宗的有句藏文,叫做“过笼”,大家不过“过笼”一下,耳根圆通听一听,至少晓得一个影像啊。详细研究,自己修持到了那个境界要注意,尤其是参禅学佛,一个人独修的时候,到某一种境界,自己晓得察对参考,不要偏差了。
现在讲第三个外道,识阴境界的偏差,换一句话是认知与生命求证的认知的最高的偏差。第三点,“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注意喔!一念不生了,功夫修到,在密宗讲完全见到“空性”了。“穷诸行空”,行阴已经空了,连续一定,可以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行阴自己可以作主了。“已灭生灭”,世界一切万有、一切无常都是生灭法作主,已经跳过生灭之路,可以一定超越时间、空间,不生不灭,已经超越生灭的界限,自己可以作主,定在那里好像不生不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这两句,不生不灭就是究竟涅盘了,是寂灭自性,关于自性的道理,自性的现象叫寂灭。他的精妙之处,精益求精,彻底明白,明心见性的、妙不可言、不可思议的这个妙理没有完全透彻,没有圆满透彻,还不到大彻大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遍知的境界还不到。
“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在这个时候,心、最后的见地,认为我们的生命、一切众生自己的生命有一个主宰,有一个主宰,有所归依之处。你要注意,所谓天、天有个神、有个我、有个作主的,或者有个佛,有个大自在天,“若于所归。有所归依”。好像自己不能完全作主。换一句话说,人类世界,最后讲到本体论,不管是宗教的,或者哲学的,或者科学的,到现在为止整个的人类有个问题,生命是完全自力,靠自己力量的力。(宏忍师帮忙写,不要你只看书,你不是看书的时候。)自力,或者是靠他力。譬如其它的宗教,信一个上帝也好,信一个神也好,信一个主也好,西方宗教所讲;或者中国道家信这个有个玉皇大帝也好;乃至学佛的人,现在普通的观念,不管学密宗、禅宗哪一宗派,最后是认为有个佛菩萨、有个他力。如果彻底讲佛法是“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自他不二,都是自力。这个自他之力,这个作用,是功夫的求证,不是空洞的理论。
所以修行到这里,“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譬如我们讲,科学家爱因斯坦到了最后,时空统一不起来,这还是,自动的会信仰一个宗教,到归依上帝去了。这不是他的盲目哦,境界都到了最高处,认为这个生命的确有个主宰。可是中文很简单,它是“若于所归有所归依”,“有所归依”,最后有个东西。
严格地讲,譬如我们佛教,在中国产生的,原来的印度并不一定注重。中国第一个产生宗派是慧远法师,在东晋的时候,在庐山创建了净土宗,以念佛为主。慧远法师原来学道家的,世间学问很好,中国的诸子百家也很通,学道的。最后皈依到佛,佛法修持,定慧打坐,功夫做得好。他为什么取“净土三经”、提倡念佛?认为最后,这个世界的修持不能到达彻底,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阿弥陀佛那里再修。坚信有他力,是他开始的。所以中国现在净土阿弥陀佛,初步是坚信有他力,“净土三经”,“三经”。后来跟禅宗俩个兼并以后啊,“自他不二”,说唯心净土是后面的事,这是禅宗的路线。那么天主教、基督教一切宗教,包括穆斯林回教,都是有他力。
这个里头先讲到他力,“若于所归有所归依”,最后自己认为有他力。譬如我们一般在学佛,老实讲,彻底的追寻,每一个内心的观念,最后一个根本还是依仗他力,“有所归依”。因此啊,“自疑身心从彼流出”,自己对自己这个生命作用,这个身体、这个心,唯心,不是自己力量、作不了主。譬如我也常提,我们中国的文章,譬如韩愈的文章,很有名的提出两句话,我们讲过好多次。一个人,普通一个人,“穷极则呼天,痛极则呼父母”,这一个人到走投无路,灰心到极点,最后喊一声,“天啊!”外国人也一样,“God!”呵,自己不知道怎么办,“妈妈”,喊一声,“God”是天,好象一切付之于他力去作主了。所以人心理的下意识,“穷极则呼天”,“痛极”、身体上生病痛苦或者开刀、给人打死以前,“我的妈啊!”一定喊父母,这个时候,父母,喊一声妈,心里好像得了安稳,他力。所以修持到这里,最后会“自疑身心从彼流出”,靠他力。所以一切唯心,自力的信心没有了。
“十方虚空。咸其生起。”甚至认为物理世界的唯物、唯心都有个他力生起。那么你研究西方文化,我叫大家注意,研究西方哲学,你不读《圣经》,《旧约全书》、《新约全书》不读,说自己懂西方文化、西方文学,那是笑话。西方文化到现在经济商业的发展,还是从《圣经》里头流出来,大家没有找到,从他力。“咸其生起”。
“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因此认为“都起”,笼统的,心物一元笼统的地方,“所宣流地”,宇宙万有怎么样流出来?怎么生出万有万物?这个世界?那有个他力主宰在造的。“作真常身”,那个他力的主宰修到最后,只有归依他、靠他,所以归依到主、到《圣经》了,“作真常身”,这个是不生不死,万物都是他创造的。“无生灭解”,一切生灭作主,譬如说《圣经》西方所讲的,上帝创造了万物世界,创造物,最后也归到上帝。死后末日到了,世界末日则统统归在上帝,再听审判,善人升天道,恶的下地狱。那个能做生命主宰的是真常唯心论,他力。“无生灭(解)”,没有自己可以生灭。在生灭中啊,“早计常住”,能生能灭,能生能死,一切变化是个现象,那个是以不变应万变,那个常在有个主宰。
“既惑不生。亦迷生灭。”他这是迷惑了有个真理。佛讲的啊,佛法是不共法嘛,超越一切,一切法不生。宇宙万物没有动过,没有生出来过,本来寂灭入无生。所以菩萨见无生法忍才真正成道。普通讲无生法忍是个空。无生法忍很难懂,一切法本来不生。
这个里头有个讨论了,我们中国老子所提,中国的文化所提这跟佛法完全两头。这个宇宙万物是生生不已的,中国文化没有讲灭、没有讲死的一头。我说中国文化,固有的,同世界一切文化不同。他从早晨看万物,永远是生生不已,死的问题、灭亡的提都不提。我说永远站在东方,看太阳升起,天天有红日当空。至于死亡的悲哀,失败的,没有什么,不提的啊。世界上一切的宗教都向死亡一面看,一定归之于死亡,所以生灭是两头。诶,佛法提出来,既无灭,也无生,一切不生,生也不生。万物没有生出,生灭也没有存在过,偶然变化一个幻象而已,如梦如幻,偶然。自性本来无生,无生自性当然无死,已经不提这一头了。
这里头有个大科学、哲学的道理,我们现在不是专论,但是提一提,使大家注意。所以最高的佛法到东方在中国,我所以劝印度人,告诉印度人,告诉他,“哎呀!你们有最好的东西,没有了,你们的文化断了,都存在中国,你赶快来拿回去,太可惜了。”那么这里说“既惑不生”,他就不懂,本来宇宙万有没有出生过。我们觉得有生在、有存在,自己上了当的,幻化。“亦迷生灭”,既然不了解真正的本来有个无生的境界呢,当然对于现象界有生有死的也是搞不清楚。这个是现象里有生有灭,其实呢,自性本身本来无生。所以,因此他不但不了解真正无生的道理,同时对这个现象上生灭的法则也还没有弄、更弄不清楚了。
“安住沉迷。生胜解者”,因弄不清楚,也不想再弄、弄下去,参不下去,最后的真理找不出来。现在修持到已经念念清净,很安详,就在这里定住了,认为一切放下,一念沉迷,一念不想,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已经是修成最高的境界。在佛在这里讲,在识阴境界来讲,认为这样就是,还是执迷不悟,还是没有悟。是“安住沉迷生胜解者”,自己认为,先放下,不问了,究竟是自力、他力,不去讨论、追究。“生胜解者”,自己有一套观点,自己有一套见解,认为佛法已经修到最高处了,至于说禅宗啊、密宗啊、净土宗,那是初步的法门,还不谈了,已经到了最高处了。
如果修成到识阴境界认识论到了这一步的话,只停留在这里,“是人则堕常非常执”,他说这个堕落了、偏差了,走了岔路,岔路到哪里去?“常、非常”执,认为现象界、万有现象一切无常,有生必有灭,有去必有来,都是生灭法。能使生、能生能灭的有个东西,这个是常在的,这个常在不是自力,有个他力作主。所谓常是个名称,永恒存在的常。“非常”,现象,是无常的,有变化。他的观点呢,沉迷堕落了,坚执这个信念对了。因此,所以中文翻译,是人则堕常、非常,执着在这一点上。
“计自在天。成其伴侣。”相信有个主宰,这位主宰是色界最高尚的那个天主,那大自在天,一切皆是大自在天变化出来,等于西方宗教有个神、有个主宰创造了万有,真的哦。他是走上这个错路子去了。换一句话,你学佛说,如果学不彻底,即使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同样的理由,还是他力。因此,不能说自身明心见性,自我成佛做不到。
“迷佛菩提”,迷了,佛法是不共法,有他力存在,迷糊了菩提自悟的自性,“亡失知见”,把佛法的正知、正遍知,你不懂。这个就是落于见解认识上智慧不够,成佛法门、悟道是智慧的成就,所以龙树菩萨写《大智度论》,不是情绪,也不是偏执。所以这就是识阴的认识不清楚,“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建立了有他力的存在,依靠他(力)。所以我们人,一切从心力不够的到了最困难痛苦的时候,一定想一句他力:“哎呀!谁来救救我啊!谁来度我啊!”这个原因就是有一个依他力的心理。“立因依心。成妄计果”,结果认为必有个他力,有菩萨、佛或者上帝、神,他会救我啊、会度我。不过普通这样也好,有个依靠嘛,不然没得希望。
他说,佛法说,“违远圆通。背涅盘城”,因此不能明心见性、彻底达到菩提大彻大悟的成功,违背了自性本来清净涅盘的境界。“生倒圆种”,结果是,产生什么?观念颠倒了,自己搞不清楚了,认为信他力就圆满。其实,我们仔细研究这一条,好多学佛的,不管学密宗啊、净土啊、禅宗,最后还落在这一点。有这个偏差,第三种。
这都是很难理解的啊,不过大家先听一听,在知识上,先过笼一下,溜一道,将来自己所以,修行住山要自修成就的,所以后来佛教一句话,“法华、楞严”,带一本《楞严》,“抱本参禅”,自己守到这个经本常常参究,这是最重要,抱到这个法本,自己对照一下。这是第三点了啊。(天成师:是)
跟到下来,佛又说,“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这个都一样,不讲了啊。“而于寂灭精妙未圆”,不能透彻。“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另一个岔路,第四种呢?差不多走到唯物哲学的最高的理解里头去了。他说,这个人修持进步到这里,认为我们生命有个能知之性,知道一切。譬如婴儿,生出来,没有意识思想,这个婴儿有没有知性呢?有啊!他肚子饿了,就会哭,难过他也会哭,有反应,那个知性。换一句话,进入娘胎的时候,就是知性碰到一个男人的精虫跟卵脏一起结合,这个知性一下把他搅进去了,“三缘和合”就生出这个人的生命。这个知性在于、知性不属于唯物唯心的,心物一元的东西。
他说,修持到这里,“若于所知。知遍圆故”,这个知性是超越一切的,心物之外这个知性本来存在,能知这个东西是不生不死的。所以一念灵知啊,这一念灵明一知,一念,譬如我们睡着了,那个知性,你身体是昏迷,知性是普遍存在。如果叫你,你就会醒了。睡觉,李慈雄,你睡得很沉,把李慈雄一叫,李慈雄,“啊”,那个知性就会反应。他说,一个所知性,“知遍圆故”,这个知性是无形无相,看不见,它是不生不死永远存在,“知”、“遍”,普遍存在,无所在,无所不在,就是普遍性存在的形容词。它是圆满的,它是无心所,“知”,“遍”,普遍存在,无所在,无所不在,它是圆满的。“故”,这个原因。因此理解,认为知性超越一切。好,然后他的观点在这里走上一个偏差了,修持到这,已经功夫用得很高了,成就很高。
“十方草木。皆称有情”,认为草木、矿物质、植物、矿物一切万有都有个知性,不过成分多少而已。你不要看到草木是无知的,是真的哦。所以你说,我不吃荤,为了怕生、杀生命,我专门吃素。嘿,我说,那个菜不过不会叫啊,你摘了它,它也痛的哈。你说,完全不吃做不到啊。我们讲一切众生,万物皆有生,这个生命是同体,命不同,就是这个知性加上,万物皆有生生不已。他说,因此,他认为“十方草木皆称有情”,都有知性,都跟我们一样,“与人无异”。你认为菜啊、草啊它无知性?有的。所以现在呢,尤其现在研究生物科学的,研究植物都知道,像我们几十年前在台湾,这个朱文光还在,做了很多试验。你把所有的稻的种子划成两排摆起来,他做了很多试验。这一排都念了咒子、念了经典这个水浇它,那一排都不管。结果这一排,有咒子这个水,大悲咒啊,这个是,它生长得非常好。有时候呢,朱文光说,一近,这一排,好象草木跟你在招手、在讲话。可是这一排不理他的,没有这个,很容易枯槁。做了很多次试验。那么,香港也有个朋友,也做了这个试验,跟树木可以对话。就是说,十方的草木皆称有情,有情就有知性,与人无异,同人没有两样。所以生命,不但是六道轮回,我们现在,实际上现在来讲,我们一天吃牛肉、吃猪肉、吃鸡肉、吃菜,“哎呀!多吃一点素菜啊,素菜营养啊”,我们生命靠草木来维持的。“草木为人”,人死了,还还给土地,还变成草木,“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的)草树”,就在这里轮回,它的知性还是同体的。
“无择遍知。生胜解者”,这个时候,他实在证到生命一切是有情的没有错,所以成于无择。所以你晓得,我们这两天讲,譬如古道要去了,复兴这个曹洞宗。曹洞祖师良价祖师原来就是参这个话头,“一切草木、无情能够说法吗?”他是参这个话头,“一切无情能够说法吗?”无情就矿物、草木,它有生命吗?就是这个问题了。所以,“十方(的)草木无择遍知”,因此他看到了这一面,理解、功夫也修得。正遍知、这个知性,草木有、矿物有、万物皆有,没有错。偏差在什么地方?岔过去了,在这里,这是个问题了。“生胜解者”,自己认为确定,嗯,这个草木有情,人与草木万物的生命互相在交化。到了这一步,“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咤霰尼。”
宏忍师:写好了,“婆咤”就是避去,“霰尼”是有军,写在黑板上,这是两个外道的名字。
南师:对。
宏忍师:他就是执着这一个……。
南师:印度当年的外道,所谓佛当时,那也给存在的啊。“知无知”,我们的知性,无所不在,草木也有,土地也有,可是一切人自己不知道。最高的那个知性的后面知不知啊?大家没有证得,都没有搞清楚。所以落在这两种外道,这两位外道大祖师,他也认为自己成佛了、大彻大悟。
“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说一切众生同一觉性。万物,中国也讲了,中国道家所以说,认为灵芝草也会变成神仙。在东北当年采人参的,人参长大了,修行一千年、五百年,也可以成仙,草木也可以,是有这个事。印度更、这一派的外道更厉害,认为草木可以。
“执一切觉。成其伴侣”,一切万物都有这个生命,个个可以成仙、可以成佛、可以不死。真正对于佛法的正统的菩提,“亡失知见”,真正的佛法,什么啦,大彻大悟,阿耨多罗三藐...,自性的本性彻底圆满见不到,落在偏差。这些偏差都很微细的,亡失了知见,亡失正知正见,佛法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有偏差了。这个是属于识阴境界观念的、修持智慧上观念的差错,“是名第四种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倒知种。”这是第四种偏差,误计、自己观点错误。“圆知”,这个知性的圆满知性啊,看到很通达,这么一讲,听起来非常有道理,落在偏差了。“成虚谬果”,有问题,佛认为是虚谬的、空话,无知迷住了。“违远圆通”,不能圆满通达自性的根本,不能成佛。“背涅盘城。生倒知种”,颠倒,把知性的颠倒了。
薛虎:老师,时间到了。
南师:好,时间到了。生颠倒,第四个?第五个啊?
众答:第四个。
南师:喔唷,还有六个,慢慢啃啃,很麻烦。这《楞严经》的结论,也算是很麻烦、很麻烦,识阴境界。不过呢,这个,我们注意喔!我们现在是带领大家研究研究中文文字的理解喔,没有详细发挥喔!详细发挥,这个识阴区宇范围,可以研究世界的宗教哲学,宗教哲学、科学、哲学的一部大书了,里头发挥起来,内容很多很多,要查遍佛经里头所有的印度这些外道宗教知见、知识,都要拿出来了。好啊,大概这样。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