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来啊,法师开讲啊!念下去讲。
天风师:就是讲这个之前,给大家做个简单的提示。
南师:对对对。
天风师:就是实际上呢,俗称所讲的七处征心,八还辨见,甚至我们讲到这里是十番显见,按照这个一个范畴来说,那么下面我们就要开始进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这个范畴了。实际上,七处征心也好,十番显见也好,目的只有一个,是吧?都是让大家明心……
南师:见性。
天风师:见性,其实说了半天就是为了这个四个字,究竟的目的就是这个。下面就是,我们就是,等于十番显见已经讲了,这就是开始进入这个到第二章第二卷结束之前就把五阴讲完了,那么就是老师讲,还是我说?
南师:啊?
天风师:老师讲,还是?
南师:你讲。
天风师:讲不对,老师再指正。
南师:不是不对,是提醒你注意。
天风师:对,所以说这个佛呢在昨天讲这个经文当中,已经提到了这个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包括也讲了一些因缘和合与不和合的东西,老师昨天也给我们提示了跟唯识法相相关的一些重要的名相,比方说五法、三自性,是吧,八识二无我等等这些,能够和《楞严经》——我们讲的这个经文相关联的,三自性也就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啊。这个八识大家都知道了,前五识是根,是,然后呢第六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个二无我呢,就是人无我、法无我。因为理解这些东西呢,对理解《楞严经》也很重要,因为《楞严经》它在藏经里就属于收在密部,所以它这个统摄禅、净、律、密几种多种法门,所以说才是说它抱本参学的一个重要的这个可依据的经典。它的重要的意义是,我们之前可能强调的也不多,实际上大家都清楚,那也有这个不清楚的,我们也在此重新强调一下。他最终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用来修证佛法,用来明心见性的,这样的一个很重要的,有理论上的、有见地上的一些指导,和一些实证上的一些具体的法门在后面会讲到,二十五圆通等等。
所以我们今天这个经文讲解进行到开始讲这个五阴,讲这个五阴之前我也给大家提示一下,这个五阴里也是用了很多比喻,很多反正、反复、是和非,是就是是嘛,非就是不是,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反反正正地来说明这五阴,五阴也叫五蕴。阴呢,就是这个阴阳的阴,它指的是这个一种覆盖、一种遮蔽的东西,其实也是一种假相的东西、虚幻的东西。那么这个五蕴翻译的不同,就是蕴藏的蕴,内蕴的蕴,草字头加个绞丝这边这个。所以说这个要理解这个整体上的一些框架,就对这个经文就比较好理解。
那我们现在翻开这个金陵刻经处这个版本呢,就是在卷二第十九页的第二行,昨天讲到了就是,这一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段,今天开始就是从上文的“了无所得”往下接。
众念:【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天风师:好,这个地方就是讲这个色阴的部分。
南师:啊,你可以征求大家意见,这样的文字是不是要一句一句解释?当然你出去,假设普讲,对三(根)上中下的文化程度的人,普讲只好一句一句来,在我们现在这里,大家好像都是老参的。
天风师:都是上根利智的人。
南师:啊,那不算,嘿,嘿,只算老参,老皮参、老油条了,是不是还要一句一句,还是如何整体的讨论?
天风师:对,或者大家就这一段提出来自己不理解的、费解的地方,一起讨论。
南师:对,或者再念一段,你征求大家意见。
天风师:这样比较省时间。
南师:这个话我向你提供的。
天风师:好,谢谢老师,对。
南师:你讲吧。
天风师:好,那么干脆这个就是说,这个五阴呐,就是讲色受想行识。这个第一讲色,色就跟眼睛看的东西有关了,主要就是你看到的,就说这个人呢,在这个万里无云万里天,晴朗明净的天空,他没事瞪着眼睛,瞪久了以后眼花了,哇,这又是这又是那个出来了,那么这个就是说,从这个比方来说起来,这个色空、就是色阴啊,是非因缘、非自然的,这个既不是从眼睛里冒出来这个花,也不是天空中固有的花,或者天空中生出的花,都不是,都是自找麻烦、都是虚妄的。这个其实这个贯穿整个五阴。最后都是非因缘非自然,都是虚妄的。所以这一段呢,大家如果是有不解的地方,咱们再探讨一下就很容易过,那么到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就是依此类推都比较好理解,就是这五阴,就是讲了五个例子,来解说这个五阴的究竟是怎么回事。
南师:现在就是法师在征求大家的意见,不要一句一句讨论文字,都搞清楚了没有?
古道师:哪里有问题提出来,不明白的或者什么提出来,大家讨论,这样好一点。
南师:有没有,诸位?
朱清时:我有一个问题。
谢锦扬:请师父再讲一遍,再开示一遍,大要再开示一遍。
天风师:你是说大要,只是讲色阴是吧?
谢锦扬:对对对。
天风师:不是全讲五阴,就是概括性地讲一遍是吧?
南师:把这个文字表达的概括用白话讲一遍。
古道师:谢教授。
南师:谢教授提议,你就离开文字大要表达一番,就是现在等于说,现在法师你就,谢锦扬这样一提,你就当成在电视上讲话,对大家讲这一段的整个文字的意思讲什么。
天风师:这一段呢,就是佛给阿难进行了一个比较、用这个比喻来进行一个开示。这个开示的本体就是说,前面两句话很重要,“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怎么能说这个五阴,这个“云何”就是怎么了,反问的意思吧。这“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那么人本自具足的这个妙不可言的这个自性真如,这个如来藏是一个唯识的名相,和那个自性真如,它们有相同和相似的涵义。这个“妙真如性”,就这个妙不可言的真如自性,这个字面的意思在经文的前面已经重复多次了。
那么佛用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就给阿难举例子说,比方说一个人眼睛也是好用的,在这个面对这个晴朗这个天空,然后瞪着眼睛,结果这眼睛最后疲劳了,眼睛俗话说眼睛花了,冒了金星了,就出现很多幻相,那么这个幻相,用通过这个事例来说明这个色阴的实质是什么呢?好,如果是这个幻相,比方说天上出现了一朵花,那这花呢是从眼睛冒出来的呢?还是从虚空里出来的呢?那么经过仔细的辨别以后,既不是眼睛冒出来的,也不是虚空冒出来的,如果虚空冒出来的,那么这虚空就会产生这个花吗?这显然是不符合道理的。那么如果是从眼睛冒出来的,这个眼睛如果没有病的话,它也不会产生这个花,但是有病的前提又不同了,说这个“眼翳”指的就是有眼病,会对眼睛产生的障碍,或者是病态的表现。那么如果这个花能够从眼睛出来,就说明它能够进到眼睛,那么这个花和眼睛的关系,和花,这个光,幻化的光影和虚空的关系就显而易见了,它都是虚妄的,都是虚妄的,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涵义吧。也不是因为一些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地显现的,是因为这个妄想颠倒的作用而起的。
古道师:虚幻的现象。
天风师:嗯,是个虚幻的现象,不是实体的,不是这个…,不要把它当作一个有形的或者是当作一个真实的东西,那就是被这个妄念、被妄想、被虚幻的影像所欺骗,等于说又遮蔽了真性。
南师:法师把这一段讲过了,大概表达过,离开经文意思表达了,诸位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朱清时:我问个问题啊,第一句话,佛说阿难,为什么五阴,如果,为什么说五阴本来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说法对不对?
南师:对。
朱清时:好,那么刚才解释的色阴都是虚幻,那佛为什么说五阴本来是如来藏呢?
天风师:对,那这个就是说,这里面就涉及到咱们前面之前讲到的性、相、用这三者的关系了,那么这个如来藏呢,它是本体的,属于性这个范畴了,这个性也有把它翻译成体的,那么这些这个虚幻的东西是一个,包括这个眼睛看到的这些东西,变相出来的东西是本身这一切虚妄的东西,也离不开这个本体的作用,就是它的根性的作用。打个比方说吧,我现在拿这个杯子扔在地下打碎了,我的手并没有碎,但是有把这个杯子打碎的这个作用,最后这个杯子碎了,我的手并没有碎,手还在本体上,这样说好理解一点吧?
南师:啊,好,你来。
天风师:校长接着说。
朱清时:我想,我是这样来理解,可能不对哈。就是五阴本来是如来藏,那么色阴出来的虚幻,实际上是如来藏在本体上起的一些风浪,就是本体遇到的因缘一起,它就开始变幻出一些波浪,好,于是就出现色阴,如果这样讲的话,我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佛一开始就说,为什么五阴本来是如来藏?这个理解对不对?
南师:对。
天风师:这是体相用,也是一体的。
南师:还有没有?还有人有意见没有?
天风师:我再补充一下,就是这个体相它也一体两面,体和用也是一体两面,这包括虚幻的,包括真实的东西,都没有离开这个体,就是它的体的显现和体的作用,归根结底性、相、用也是一体的。
南师:好,那我是听众,我有意见,请问法师,刚才有一位朱先生,朱校长他也说了,他是请问了,然后你法师讲到性相用,讲的对啊,在佛学上讲的对,依佛学的名词来注解佛学,(诶?宏忍师不在这里?宏忍师答:有有有,在。)哦,这是你加上的,体、相、用,说的对。我们手里拿的是《楞严经》,以本经来对本经来讨论,我是个听众啊,因为你出去将来对全国十二亿大众不晓得哪个地方你讲,你们。
有个人同我一样问,他说首先这一段提出来,五阴这个作用,啊,先解释五阴哦,本来就是如来藏的这个啊妙真如性,这个,是不是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这个是前面的交待,因此他又对阿难讲,讲到眼睛看东西,他说那个都是本体的作用,刚才法师也讲过,朱校长也提过,现在我就问这一段。
佛说的,譬如我们眼睛看虚空,啊,眼睛看虚空,瞪到来看,眼睛不动,一个平常的人,瞪到来虚空,瞪起来看,慢慢看久了,眼睛发生疲劳了,疲劳就是病变,眼睛神经起变化了,我是现在人,这个都知道了,眼睛神经起变化,视觉的神经起变化,看到虚空里头本来是空的,没有了,很清明,忽然看到好像有些光点,或者看到太阳多出个圆圈,或者看到虚空中有些山河啊、人影啊,这样一来。这个大家可以想象,有这个经验,没有这个经验也想象得到,那么佛做了一个比方,这个虚空的花朵,我们眼睛疲劳了看见,本来是空的、没有,既不是从虚空出现,又不是从眼睛出现吗?因为你眼睛出现,眼睛疲劳了出现,这个道理都懂了。那么你说出现的花朵是虚空的、是虚幻的,这个当然承认,我们都晓得是虚幻,虚幻就是不实在的、不存在的,虚空还是虚空,啊,眼睛还是眼睛,只是眼睛疲劳了,视觉神经出了一些幻觉,这是眼睛的疲劳、生理的变化,当然现在人讲、我碰到这个赶快去看眼科去,我眼睛神经有问题,这个也代表了一个老年人、一个中年人、一个普通人,同样是个眼睛,有些近视的、有些远视的,啊,有些是双光的,一只近视、一只远视,还有一些病眼的,看的现象都不同,现象是虚的,但是病态在眼睛上,同自性有什么关系呢?释迦牟尼佛在这一段好像没有交待明白诶,你,释迦牟尼佛说这些现象都是虚妄的,那么非因缘非自然,不对,我是凡夫,请问佛,诶,那个病眼看虚空有花朵是因缘来的,什么因缘呢?因为病眼嘛,眼病所发生。虚空没有花朵,也没有光线,眼睛能见的这个也没有问题,可是就是眼睛眼根,佛学讲眼根,你这个眼球同视觉神经出了问题,那说你说这个就是非因缘所生,是指什么?我请问法师也就是请问佛,你老人家这个是讲什么?
天风师:这个因为不要被这个经文的外相和这个文字相所困扰,这一切讲的都没有去妨碍我们对自性真如的清净妙明的认识和把握。
南师:对。
天风师:那个不变的东西是这个。
南师:没有错。
天风师:这个之外都是虚幻的。
南师:这个我也懂啊,譬如我在下面听你讲课,佛啊,我也懂啊,现在你是比方,虚空在这个病眼所看的花朵是虚幻的哦,你说那个真如妙明本身不是虚幻,那个是另外一个问题摆在一边嘛,是不是?那你这里没有交待清楚啊!好,那么之所以眼见的同虚空所生的变化皆是虚幻的,非因缘非自然性,你还是交待现象,你这里缺两句、几句话没有交待,不管是病态的,或者非病态,那个能见的是妙真如性,那个你没有交待清楚吧?是不是?
天风师:那个前文都讲过很多遍了,哈哈。
南师:哦,那么,所以喽,要在前文整个的拿到来,才看这里的讨论。啊,这里的讨论只讲现象了。
天风师:对。
南师:好,这个大家要听到,这里讨论讲现象是两个主题,大家不要认为自性本能同因缘的关系,一切缘生,在本体上这个缘生谈不上啊。一切自然,完全是唯物变化或者自然来也算不上,要这样作一个交待,因为这一段,是不是这样?大家认为?
天风师:嗯,对。
朱清时:我再提一个问题。
南师:那你提。
朱清时:这一点,我们把它讨论得深入一点。
南师:对。
朱清时:如果你对现代人讲这个话,那么别人就会说,哦,原来色阴就是像海市蜃楼一样,看到的是幻影,这话对不对?
天风师:不对,因为这个色阴,首先这个色,是确定指的物质世界的,物理世界的概念。
朱清时:哦,不,我们先从这经文来说,你刚才解释。
天风师:它并不是颜色的色。
南师:你叫他先讲。
朱清时:你刚才解释,目盯这个空啊,盯久了,于是就出了花朵出来,对吧?好,这个是一种病变。那现在呢马上说,“哦,这个花原来是海市蜃楼”,对吧?
南师:是。
朱清时:好,那现代人就会说了,海市蜃楼我们知道都是虚幻的,但是我认为是实在东西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看到桌子了,空中出来一个桌子我要手去摸一下,摸到它我就说这是实在的,摸不着我承认它是海市蜃楼,那怎么去解释,有些东西你摸就摸得着,我就证实它是实在的,有些东西就像你刚才说的,瞪久了就看出花来了,那么那个大家理解,哦,这是海市蜃楼,你用别的办法就摸不着它。我是说就是如果给现代人讲的话,大家就会这样来想了。
古道师:是,并且他所说的这个色阴是包括一切物质的,哎,那样的话,比如说,是每个人,比如说,从自己的妙明真心中产生的啊,那样的话,那你,就是,比如说外头这些山河大地等等都是“咸是妙明真心中物”,那对啊,那你说我们的这些青山绿水的、太湖啥的那都在我们心里装着了,是吧?啊,那我们心也挺累的,但是并且我们承认不承认这个色是虚妄的也好啥的,如果说从缘起的角度讲,一件东西它的产生,啊,它是种种因缘和合来的,应该是因缘和合来的,对吧?
南师:对。
古道师:好,那比如说它有一天或者摔着了破了,想它因缘到了这个东西已经破碎了,也是它的无常到了是吧?变灭掉了,那也行,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他说是非因缘性,非因缘非自然,这个非自然,我觉得你说山河大地这些东西,我觉得它就是,我们就是、现在就是说,学术也好、文化也好,用文字形容它就说,比如说大自然,比如说我热爱大自然,比如说山川啊、那些河流啊、那些等等那些就是自然的,不是你人为地去——喜马拉雅山不是你能堆出来的吧?对吧?珠穆朗玛峰不是我们堆出来的吧?不是哪个人心里面想出那么一个高山才有它吧?是吧?那本来就是那么存在的,不是你想不想,你承认不承认,当然它随着地球的变动它会升高,也许有一天会沉下去,这个是无常的,对吧?但是比如说,把这个东西当作是我们虚妄想象的话,我有时候就是接受不了,所以下午我们在那边也争论过这个问题,啊,哈哈!
南师:好,有问题没有?
朱清时:好好好,没有问题了。
南师:好,这个问题我现在站在法师,原来是站在我这里想问法师的,现在我站在法师里,这个问题呀。大家要了解就是很严重的,你比如说刚才我们几个人假设的讨论,这些假设的讨论都很真实的啊,很重要。对于前面佛所提出来这一段,非因缘非自然性,我前天讲完了,我觉得给你们没有交待清楚,大家也马虎过去了,问题出在这两点上。因缘的(缘散)缘聚就有、缘散就空,容易理解,如古道师所讲一样,自然的你说它是虚妄很难理解,这是一点啊,要特别注意。
尤其二十一世纪对群众讲,对三根普被、上等(上流)知识分子、中等知识分子、下等的无知无识的分子,因为佛教的讲法是对三根、对普通群众,三个同时来普遍了解必须要加以说明,因此要提出来自然这个问题先加讨论。我们中国人翻译梵文,这里提的自然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佛经上常常批驳自然是对印度外道讲的,印度外道有个自然学派,讲自然。他讲自然是,刚才同古道师讲是、等于是站在唯物的自然来。譬如古道师刚才提到,譬如怎么样,上古以来形成海洋,甚至喜马拉雅山,我们一看,哦,牡丹是红的,菊花是黄的,都不是人为的,这个叫自然。现在科学讲自然也是这个意思,这个观念,对不对?
古道师:是。
南师:好,这个自然属于唯物的,这是第二个问题了。第三个问题翻译到中国来,咦!中国有个老佛爷,你叫他,拿宗教观念来,不叫佛爷吧,改老头子,老神仙——老子讲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咦?老子的自然同印度另一派的跟佛两个对立自然是不是一样呢?假设一个,所以中国有些人讲老子,认为老子也是唯物学派的哲学,最高是自然嘛,同印度这个。那么我认为呢,老子讲自然,你们解释错了,不是印度学派的自然,也不是唯物学派,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地、地球,到天,这是唯物的。“天法道”,天要效法那个道,已经跳开唯物范围了。这个道是什么东西?不可讲,他自己老子也讲不清楚,“道可道,非常道”啊,不是一般所认为的道,已经很虚无缥缈,可以说超开形相以外。而道呢?要效法自然,这个自然好像不是唯物的,完全……那么老子所讲自然是什么道理?那就要了解中文,因为老子不是讲印度哲学来的,(中国文)中国字文化,就要先了解中国字,什么叫自然?它自己本身当然如此,没有理由可讲,叫自然。
古道师:法尔如是。
南师:那么……诶,古道讲的对,佛学有没有这个名称呢?佛学有,叫作“法尔如是”,“法尔如是”,这个法是什么法?还是打官司的刑法?还是整体财产的民法?还是逻辑上辨论的法则?都不是,这个法也是个代号,本来就如此。这个自然,所以先把自然了解清楚。这里所谓非因缘非自然,是这样一个自然东西,这是你们将来出去,以后的社会,我们老头子快要死了,死翘翘了,我们翘了以后,是你们去翘了,你那个翘不好就不行了,哈,未来时代,先把自然讲清楚。
那么然后转过来可以答复古道,你说古道师啊,你也研究佛学很多年,你讲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一切海洋,牡丹为什么红的?菊花为什么黄的?白鹤的头颈那么长,鸭脖子那么短,都是自然来的。其实不是自然来的,这个自然是唯物观念,这个自然的背后有一个东西,所以这里代表的自然,也是那个东西的自然。这一点要解释清楚啊。
天风师:我插一句,老师,就是这里面这些涉及到,为什么这些名相容易让我们混扰呢?就像我们之前所讲的十番显见的见。
南师:不对,不对。
天风师师:中文字当中,这个转注,假借……,
南师:不对,不对,你赶快停,你还在困在讲《楞严经》。现在给你讲的,我们面对未来的大众,要你注意的,不要拿佛学十番显见,八还辨见,讲完了,推开了,对大众将来文化怎么广播这个?你再拿佛学堆的来做这个注解,不是不对哦,你完全对,下面听众有个什么东西,有个歇后语叫“不服”,你知道吧他不服气。
天风师:有一点。
南师:啊?什么?
众人:有一点。
男生:他说现在就不服。
南师:什么叫有一点,有句歇后语不是那么讲。
女生:老头,背着手撒尿。
南师:哦,背着手撒尿——不服,哈哈哈(众笑),对。
朱清时:老师刚才讲得很精彩,就是自然,印度的自然是唯物的,是吧?
南师:唯物的,我们现在科学家讲的自然也是唯物的。
朱清时:对,那就跟印度的自然是不是?
南师:差不多。
朱清时:差不多。
南师:道家——老子讲的自然是心物一元的。
朱清时:对,是自发产生的、当然的事情。
南师:自己,这个自啊,同佛讲的一样,“当处发生”什么……
宏忍师、古道师:“随处灭尽”。
南师:自己本身是当然如此,叫做自然,不同,同印度的哲学那个自然不同,这也救了老子了,不但救了佛,我在老子那个旁通(《老子他说》)里头有的。好,啊,那么此其一啊!第二,现在法师你要注意,我叫你吸收我们自己里头的这许多,你讲法千万不要,你不然变成真的是佛学家了,又把佛学的术语来解释佛学,一大堆,叠床架屋,你像我们当年的情形,在听法师讲法,听到这里,“哦,原来本事只有这样”,诶,站起来,头都不点,就溜了,你不能够收服他,这个牵扯……未来的时代很麻烦,叫你学会注意这些,此其一。
第二,五阴解脱很有名,现在拿《楞严经》,当然你们现在还没有到,拿《楞严经》本身来讲,他这一段,同《楞严经》本身有个矛盾,《楞严经》后面佛的结论是五阴解脱。好,你写出来,宏忍师。
色受想行识——五阴,第一个是色阴,啊,你写一排啊写下去,色阴,五阴都是一念,是一心,第一个色阴是什么?“坚固妄想”来的,这个妄想自己坚固执着了,黏住了,“坚固妄想”,所以五阴属于这个“劫浊”。五浊恶世,这个世界叫五浊恶世,很脏,五阴的坚固妄想,物理世界你几乎,就是古道刚才讲的喜马拉雅山那么高,沙漠是那么广阔,一个普通的知识人“好伟大的沙漠,好伟大的草原,好伟大的高山”,那不是祖宗造的,自然来的。其实佛说这个是自性起来的坚固妄想,要打破了坚固妄想,才能够跳出来劫浊,啊。
第二,受阴是什么?是“虚明妄想”。同样一个妄想用处不同、名称不同,虚——空空洞洞,很明白的,这个妄想,啊,虚明妄想,受阴。现在我们这个世界,现在你看我常说的啊,这一百多年来唯物哲学占了上风,把唯心哲学打垮了。今天宗教也好,哲学也好,科学也好,逃不开唯物哲学的范围。唯物哲学是个什么呢?是受阴,有感觉到,很明显。刚才校长讲虚花——摸一摸、摸不到,你说圆桌一摸就有,亲自受到的,你说那个眼睛看的虚花,我们眼睛有了病眼,看到虚空的花朵,晓得是假的,也是实在的哦,为什么?我的病眼看是真的。所以你到神经病院去,那个神经病说“嘿,你前面有个鬼,我看到的”,他是真的啊,这个是受阴哦,这是虚明妄想。你把受阴的虚明,我们打坐起来一切的感受多半在受阴中,受阴的虚明妄想打破了,才跳出了“见浊”。“见浊”,你的见解思想才打开了,智慧才开了。所以《楞严经》讲八还辨见,你们喜欢用教理讲十番显见,加上那个波斯匿王的看河的,实际上本文是八还辨见是那个、一个范围很重要。十番就十番么,你加十二番也可以,嘿,这属于“见浊”。见浊就是包括心理的感觉与知觉,你打破了这个才解脱了受阴,打破了见浊。
然后想阴呢?是什么妄想啊?
众人:融通妄想。
南师:诶,叫“融通妄想”。像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一堂人讨论佛经,都在融通妄想之中,路路皆通,各有一套,啊,别业妄见各有不同,对不对?我们用《楞严经》的话,每个人思想理解、表达言语文字都不一样,“别业妄见”,“融通妄想”,想阴。啊,想阴是什么?“烦恼浊”,五浊恶世。
好,那么过来以后,行阴呢?你就看不见了。我们打起坐来一样的,你即使入定了,气脉还在流通,不过慢一点,啊,你身体还活到的,暖寿识还在的,是行阴。行阴也是个妄想来的,一念的妄想,这个是属于什么妄想?
天风师:幽隐妄想。
南师:诶,“幽隐妄想”,对了,看不见。
天风师:内守幽闲。
南师:看不见,内守幽闲还不算“幽隐”诶,比这个还要深,那个又幽又隐的,内守幽闲是——幽,不是隐,还有个隐呢!看不见,那个东西更厉害。所以说你打破了行阴的——参透了,功夫到了,打破了它,才可以跳出来什么浊?“众生浊”。
天风师:不在五行中。
南师:不是不在五行中,你就看到,如果一个人打破,用功打坐入定,到达了、禅定到了,破了行阴妄想,你看一切众生,某人,告诉你某人死了,你在定中已经看到,“呦,他走了,他走到六道轮回哪个路上”,“呦,他去变一个女人去了”,或者看这个女人,“呦,她变那个地方变一个外国人去了”,或者她变狗去了,你都看得到,啊,行阴的问题,打破了这个才解脱了行阴的,行阴刚才讲众生浊。
再过了最后,以前,这些前面,色受想行——四阴,都属于最后一个——识阴,心意识的识阴变化,唯识这个识,识阴在变,叫做什么,叫做什么?(众答:颠倒妄想),啊,“颠倒妄想”,打破了颠倒妄想,所以“一念不生全体现”,见到清净圆明,回到《楞严经》上,啊,“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才打破了识阴妄想,证得了,啊,这个时候才破了什么浊啊?“命浊”。
天风师:了生脱死了。
南师:那就是了生脱死,真是生命科学到了最高点跳出来,这是《楞严经》结论,我们先把结论拿来,压在前面,当铺里一样,当在这儿。哈哈,当铺的老板,我想这一块当在你这里,你现在讨论的,当然,《楞严经》才起头,佛在诱导教育,佛学的,释迦牟尼佛是诱导教育,对不懂的人,先用眼睛看空花了,空花看眼睛了,既非因缘又非自然,小学生听了说,“哎呀,对、好!”什么都没有懂进去,是不是这样?
众答:是。
南师:现在我批评了释迦牟尼佛啊,对不起啊,他老人家笑了,他说你这个孩子乱讲,把我批评得一塌糊涂。我没有批评他,在恭维他。这样搞清楚了,啊,这个搞清了,这个五阴妄想你再去看,再去讨论,精彩不精彩?
众答:精彩。
南师:哦,好,我也叫好,哈哈哈。(众鼓掌)
天风师:把你们都忽悠成佛了,精彩。(众笑)
南师:好啊!啊?
薛虎:休息一下。
南师:什么?啊,休息一下,休息一下。
古道师:喝点水,喝点水。
天风师:休息五分钟。
南师:嗯,古道,古道还奖励我,不过叫我再喝一口水,你看我讲的。
古道师:是,这个问题是个问题。
南师:所以叫你们以后出去,你到庙子上跟和尚们念经,和尚讲容易啊,你整个的社会,它不晓得来的什么怪物,同我们的餐厅一样,每天晚上来的客人,是什么人物,你搞不清楚的,嗯,那空华、天花乱坠,哈哈。
古道师:对信徒们讲,你说还好一点,他不懂吧可能哎呀,他忏悔啊,业障深重啊,听不懂啊,不是说你讲得不好,他忏悔自己。那对社会上的人,你讲什么东西啊?是吧?
南师:对佛教信徒们,我们做法师好讲,“师父啊,我听不懂”。“你去拜佛去忏悔吧,智慧没有开啊!”
古道师:是是是,不是……本身他自己也会忏悔。
男生:古道师你也哭,你要哭啊!
古道师:为啥要哭?
男生:阿难都在哭了,你都不哭。
古道师:对呀,他因为老哭,一直到佛灭度的时候他还没证悟呢!所以第一次结集经典,大家说不要等他、不用等他。
南师:对啊,对啊。
古道师:你这都没悟道,参加进来,将来对这个经典怀疑它真实性。
天风师:阿难跟了佛陀二十五年当侍者嘛,天天跟他在一起,听他讲经无数,都没听懂,都没开悟。
古道师:所以证明他听《楞严经》的时候,他听完了,他还没有悟。
天风师:没有悟,后来讲《楞伽经》他也没有悟。
南师:阿难,阿难是第二佛啊,他都懂,是真实示现。
宏忍师:示现,示现。
古道师:哦,示现。
南师:假装不懂了。
天风师:这样啊!
南师:那阿难、如果你讲的话,郑板桥的这一句话,就是阿难,“聪明难,糊涂也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他是假装糊涂。
天风师:这是阿难在经典上说的话?
古道师:哈哈,板桥说的。
南师:郑板桥。
古道师:难得糊涂嘛!你又糊涂了。
天风师:我以为是阿难说的。
南师:对,不是,郑板桥说的,啊呀,好啊。
宏忍师:不用讲,就一直做了
古道师:休息,你也吃点东西嘛,喝点水呀你,啊,你太辛苦了,将来的法身慧命全在你身上,呵呵呵呵。
南师:没有没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好玩嘛
(课间休息)
南师:你今天好一点吧?
天成师:还没有全好,还没有全好,后面,脖子又受风了。
南师:不是,我讲你身体啊?
天成师:身体啊?
宏忍师:还要拿药吃吗?
南师:身体感觉好一点没有?
宏忍师:他说又受风了。
南师:啊?又受风了?嗯,你这个头部很容易受风。
宏忍师:又受风了,头部。
男生:老师,那个XX师给老师报告过了吧?那本XXX的那个他还在看吗?
南师:哦,我问过了。
男生:你问过了啊?
南师:嗯。
南师:你吃水果啊。
男生:吃。
南师:明天又回去啊?
男生:没有,老师,我要礼拜五回来,三天。
南师:哎哟。
男生:没事了,我……
南师:我总希望,怎么施个、施个什么魔法,使你赶快……
戴卫东:你讲得慢嘛,我就在天津天天在看,完了回来听三天吧。
宏忍师:七分之三在这里。
戴卫东:七分之三,对。老师慈悲啊,讲的很细嘛,很细致。
南师:没有没有。
戴卫东:讲得慢。
南师:故意提问题,嗯,怕他们出去做法师的……
朱清时:是,你刚才讲的吧,就有说服力了,我马上就想到一个问题哦,嗯,你要不要休息啊?
南师:没有关系。
朱清时:上次我们来的特异功能的人啊,那个女士说他的儿子会穿墙的,墙在我们所有人看来是坚固的。
南师:对。
朱清时:诶,她的儿子会穿墙,她就给我解释,实际上呀她也会,就是呀找那种感觉感觉,感觉那个墙一下子消失打开了。
南师:嗯,对。
朱清时:你走过去,就过去了
南师:对。
朱清时:好,那么就是墙啊坚固妄想,这种人啊是不是,诶,突然找到感觉把妄想灭了。
南师:对。
朱清时:他就过去了。
南师:对,妄想破了。
朱清时:哎,我们看到的所有这些东西是众人的妄想,建立起来的。
南师:是。
朱清时:如果有个人他能够进入那种状态,他这个妄想灭了,他就能够穿过去了。
南师:因为我们普通人,从娘胎来,如果说墙壁是空的,根本就不相信……
朱清时:哎,是是是。
南师:他困在那个坚固妄想上。
朱清时:是,对。就是这个小孩他就真心相信墙壁开了。
南师:对。
朱清时:就穿过去了。诶,这个这个就是……
南师:本来这样啊,所以禅定老僧啊你们看的少,教你修到某一步功夫如何发神足通,山河墙壁没有障碍,他叫你面壁,所以达摩面壁,他那个已经不是墙壁,他在虚空里头没有墙壁了,他可以在空中漫步了。
朱清时:对,妄想打破了。
南师:坚固妄想,这五阴的,你看同时,五阴是一念,这一念是五个,这五个:坚固妄想,虚明妄想,颠倒妄想,啊,这个幽隐妄想,这个这个……
男生:融通。坚固,虚明,融通,幽隐,颠倒。
南师:颠倒,对,有五重作用,一念之间,把这个一个一个解脱了,所以佛教叫解脱,不给它捆住了,你就自由了,才真得自由。譬如戴卫东现在天津给生意困住了,他在那里坚固妄想去了,在那里虚明妄想,然后烦恼妄想,五样俱全了,哈。再加上天津,六个妄想,哈,困住了。
……(56:00—57:05)
女生:今天要吃面包吗?
南师:啊?
女生:吃面包吗?吃不吃面包?
南师:你有吃的?
女生:一会要吃面包,给你烤一下啊。
南师:可以,你要给我烤一下啊……
女生:好的。给大家都烤啊。
南师:五片。
女生:好,哈哈。
南师:XX一杯,XX一杯,XX还有一杯咖啡。
女生:他们那个什么,在要准备做酸辣汤哪。
南师:我不要酸辣汤。
女生:我去拿巧克力吧。
南师:好。
(南师与朱清时对话,听不清楚……)
男生:您知道有三个日本人在那里听课吗?
南师:我不知道。
男生:有三个日本女孩子在那里听课。
南师:她怎么听得懂啊?
男生:她们学中文。
南师:中文也听不懂,我们这里……不是中文的问题,你是个人来听,你学梵文的也听不懂我们讲。
众笑。
男生:就那三个……那俩 ,还有一个。
南师:哦,三个日本人啊?
男生:这两个是,还有一个……还有一个去……
南师:日本……
天风师:听着玩吧,哈。
南师:哎呀,我们这里,我们这样子讲课,古代也没有。哈,这样。
天风师:前所未有嘛!
南师:啊,未来有没有?看你们这一班年轻的,没有的,这个很深刻的。
哼,老虎跑开了,老虎就准备今天讲到这里啊?大概准备讲到这里,我说老虎准备讲到这里为止了,是吧?
薛虎:啊。
南师:啊,你讲到这里为止了?
男生:老师问你……
古道师、宏忍师:要开始了。
古道师:今天把这一分讲完嘛,五阴讲完嘛。
南师:五阴讲完很长啊。
古道师:没有,没几页了。
天风师:还有一页,二页。
古道师:还有一页嘛。
南师:那念过去差不多了。
天风师:念过去差不多了。(众笑)
南师:哈哈,天风很可爱。
天风师:咱们总算把第二卷弄出来了,数量上先突破一下,是吧?
南师:好啊,那开灯啊。
天风师:第二卷讲完,等于讲完五分之一了。
南师:嗯,那第二卷念,现在开始念,就一边念一边解释了,就很有……都是同一个道理嘛。
天风师:从十九页的背面,中间这一行,“阿难。譬如有人”,这段讲受阴了,大家一起念吧。
众念:【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南师:停一停,我岔一下,讲受阴,这一段大家都念了,大致、大概上知道吧?
众答:是。
南师:可是,你们要注意啊,当你们打坐的时候,身体内部忽然这里发痛发酸,发快乐快感,也是这个道理啊,你不要认为这个就是道了,这个要特别注意哦,也是受阴这一段的道理,也是虚妄的啊。好,这样讲大家有问题没有?
众答:没有。
南师:没有,(念)下去。阿难……
众念:【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cù,同醋)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南师:好,这是讲思想问题,补充一下,这个大家都知道,譬如口干了想水喝,没有,曹操带兵,有名的“望梅止渴”,曹操带兵,夏天那个兵口干死了,要命了,前路走不下去,曹操骑在马上,“同志们,努力向前面走,前面有片梅林,好多的梅啊!”那些兵口里口水流出来拼命跑,这就叫望梅止渴,啊,所以人思想梅嘴里酸水流出来,足蹋……你不相信你站在平地上,你观想自己站在悬崖——喜马拉雅山的顶颠,下面是万丈悬崖,我试过,那个真的脚软了,站不住了,会掉下去,会倒在地下,“思蹋悬崖。足心酸涩”,足底心没有力气了,会酸的,所以说明这个想阴是虚的, “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天风师: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南师:啊,也是这个道理,阿难,来。
众念:【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阿难,譬如……】
南师:“譬如瀑流“,讲行阴了,行阴,注意啊。
众念:【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南师:这段注意,我们的思想,同比海水,《楞伽经》拿这个比喻的,就像瀑流水一样,一个思想接一个,前际后际,过去了是前际,未来是后际,啊,不相逾越,一个连一个,行阴是这样,嗯,好。
众念:【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因水有。则此瀑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南师:嗯,讲识阴了,这个要注意了。
众念:【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南师:这一段要特别注意啊,刚才我们讨论的第一段讲色阴,眼睛看的,我们已经讨论,在那里打架,一直打了嘴仗,啊,讲得很清楚,现在对用功来说,识阴,他作了一个比方,心意识,你这个思想,行阴跟识阴两段很重要。
你们不是打坐修行吗?在里头思想妄想不能断——行阴的作用。行阴,讲唯识学就是,啊,就是瀑流水,比方,一个浪头接一个浪头,密不可分,你见地分不清楚,所以真的开悟,就是把行阴切断才开悟了,所以佛经上说,开悟用功的人“如香象渡河”,宏忍师写,“截流而过”,那个六牙的白象,象王,过恒河的时候,它懒得转弯,那个恒河的流水在,它的身体力气大,它从河流中间哗……就过去了,它的身体把两边水切断了。我们很多参禅,譬如虚云老和尚年谱啊,很多人,参禅叫你参“念佛是谁”,拼命追这个心,观心,观到一个突然这个心没有了——空了,这一段空,两个流水切断了——三际托空,啊,这才初步叫破参。讲虚云老和尚,打破一个茶杯,或者一个人受了惊吓,呃,没有了,这一段啊,就是切破了这个识——行阴。那么修行用了很多方法,把这个心念行阴怎么切断,停留这个,三际托空的空,这是行阴。
你知道这个空的,是识阴作用了,心意识作用,你就是坐下去一念不生,空了,你说你怎么知道空了?那个(是)识阴。唉,佛作了个比方,识阴是什么?譬如一个虚空,在美国有这个花样……
宏忍师:卖空气。
南师:诶,卖空气,拿个空瓶子到高山上一装,到了纽约去卖,纽约空气太脏了,卖这瓶空气,那个是物理的。
现在佛不是卖空气,他说一个空瓶子,我们在这个地方,坐在这个空间里把这个瓶子一盖,把这个瓶子明天像南国熙就回到香港两夫妻,他带这一个空瓶到了香港打开,你说打开这个空瓶子是香港的空,还是庙港的空?这个很好了这个比喻。我们现在这个身体,譬如学Yoga、学禅定学到气住脉停,呼吸停止,乃至一切皆空了,我们身体是个空瓶子啊。譬如明天坐飞机到了香港,我们这个肉体的空瓶子带回去是庙港的空、还是香港的空?假设明天坐飞机到了美国,你身体里头的空,那个知性是庙港的还是美国的?这一段比方非常有趣,很清楚,诶,五阴皆空,自性空,所以打坐去求空,你怎么空?你去体会体会,这一段妙不可言,比方的,那真是释迦牟尼佛——高手,在几千年前他用这个比方。
我们怎么死亡呢?这个空瓶子破了,空瓶子破了就是死亡,或者是空瓶子给东西塞满了也是死亡。如果这个空瓶子一切倒空了,你是不生不死了,虚空是不变的,这一段好好去体会,这个比方,妙极了!那么今天我们《楞严经》第二卷到这里暂告一个段落。
天风师:一个人买一个带两个孔的瓶子拿着。
南师:对,对,对,对。
古道师:这不两个孔吗。
天风师:自带两孔。
古道师:自带两孔。
天风师:还有五个呢。
古道师:还有五个,这一般不常用。
南师:所以安那般那到了后来的两孔也不用了,不是,安那般那定力到了一定的地方,全身九个孔也不出也不入了,你看这个是什么境界,这是妙不可言的事哦,这个比方,比方的非常有意思。
天风师:心物一元,人天合一了。
南师:那也是你加上,(众笑),它反正是这么一个空,这个比方的很妙很妙,一般人学佛做功夫都达不到这个。
古道师:把这个虚空当礼物送满有意思的。
南师:对,你达到这个境界,其实不难,你讲行阴,这两段做功夫都不难,行阴的瀑流水怎么切断?啊,这个识阴的空,是怎么空的?它无来去——空相的。所以密宗讲黄教也好,红教也好,白教也好,见空性,嗯,不见空性,那个禅宗的五祖告诉六祖,《六祖坛经》上有,不见空性。
众人:本性。
南师:哦,“不见本性,修法无益”啊!见到空性,你可以,见空以后起修,修个什么?诶,你才知道真的修行道理了,妙不可言的啊!
古道师:每天、每天在谈空性,每天吃这么多东西也空不了啊这是。(众笑)
南师:不吃本空,吃了也空,嗯。
古道师:实际上像这个,像虚云老和尚的那种,就禅家的顿悟,就说实际上那个最初的那个证到空性,就是所谓的见性,见到空性是吧?
南师:对。
古道师:实际上,老师,这个是不是这样,比如说像我们练专注一念的功夫嘛,实际上无论念佛也好,持咒等等,实际上都是在练这个功夫。
南师:对,就是。
古道师:让自己的心念,第六意识集中到一定程度,最后某种因缘下,把这个专注一念的这个心也给它一下打破了。
南师:参话头也好,念佛也好,念咒子,要专一密集地念,念念念,一切外缘都没有,六根不动了,念到以后……他到某一个时候,“啪哒”!突然破开了,所以叫破参。
古道师:等于连一念都没有了?第六意识空掉了。
南师:很多人,很多老太婆都做到,她认不得,认得念佛念到最后,那是很专心念阿弥陀佛最后“阿阿……”没有了,佛号没有了,她吓死了,其实那个时候好事就来了,那就是净土境界。
古道师:所以说提疑情嘛。
南师:所有的方法,疑情啊什么都是这个,疑情因为在众生根本的妄念是贪嗔痴慢疑,佛法的修行不是增、就是减,叫你放下是减,减到后来连减都没有了,再不然,你要修法,念一千万咒子,“的的达达,的的达达,的的达达”你就念“的的达达……”一千万念下去,就会开悟。
古道师:哈哈,也是用妄想,让他那个妄想心更专一。
南师:对啊,但是妄想的专一是有神通的,真专一什么就破掉,是这样来的。
古道师:所以……
南师:所以大家功夫不能证得,没有人真正专一过,到专一边上有时候感受,受阴或者是行阴痛苦来了,你给痛苦拉着走,你就完了,你不管,反正生死已知,一路到底,他到了非成就不可。
古道师:所以、所以这样的话,回过头来看这个戒定慧三学的时候,那实际上是中间的这个“定”是最漫长的过程,定,修定的过程,实际上是修专注的过程。
南师:定,你要,定得不到,根本没有戒。
古道师:戒体不会庄严嘛,不会真正得到戒。
南师:不会庄严,戒相、戒体都是定,也是戒定,定得不到就不会开慧,空性见不到,嗯,离不开它。
古道师:无非是知识嘛。
南师:最后这个定,没有定。
古道师:对,把定破掉。
南师:到家了。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