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念:【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今汝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南师:很精彩的一段。
天风师:这段写得太好了!
南师:嗯。
天风师:因为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我们昨天已经讲过了眼耳鼻舌身,这个前五根。那么前五根都是和第六根这个意根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今天我们刚才读过这段经文里,已经把前五根这眼耳鼻舌身都统摄在这个里面,就包括这个六根所生成的六尘境界。
南师:不,前五根、五识、五尘都包括在里面。
天风师:对,就是全面地说,就是这个,前面的五根、五尘、五识,就是根尘识,也有叫根境识的啊,那么都统摄在这个意根,刚才我们读过这段经文里。这个前五根所产生的这个眼、耳、鼻、舌、身,然后对应的这个色、声、香、味、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用所生成的眼耳鼻舌身的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那么都统摄在刚才我们讲过、读过的这段经文里。这里的所讲的这个色空啊、动静啊、通塞啊、合离啊、生灭啊,都是跟这个都已经在这里面有明确地提到、明确地点发出来。
那么我们先来通览一遍这个经文,这个大意啊。这个每一次的开头,佛都是说“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就是说,阿难,这个道理你是明白的,因为这个道理呢,以前佛跟阿难有讲过,是说由于这个意嘛,这个意就是意根,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理解成是心念啊,或者是这个,因为它根,这里面不好理解,像眼耳鼻舌身这都是可触摸的,你摸摸鼻子啊、摸摸耳朵啊、摸一下身体啊,这些东西都能把捉得到,只有这个意根呢,是不好把捉的,只能靠意会、靠自己这个去感受,通过……你离开了语言又不行,这样去理解、方法来描述,或者是用比喻,或者是用一些名相,所以这里面对我们理解经文、理解佛法的这个难度就会比较加大,而且这里面又有提到了很多名相,这个意、识还有心等等的这些与不同的界限范围的这些概念。那这个我们要想把这些东西也要闹清楚,才好理解这段经文。
说“意法为缘。生于意识。”就说由意根和这个外境,就是这个法尘啊,就是世间的事物,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产生了这个意识。那么这个意识和我们刚才讲的那个意法那个意又有不同的这个内涵界定,早先讲那个“意法为缘”,这个意呢,上一句来说来呢,应该是指的是心念、念头。那么后面这个“生”,产生了的这个意识呢,这个意识就不同了,这个是它们一个这个、就是十八界当中属于识这个范畴里的,一直前五段讲了五根,这里面的这个界和这识是有一个相应的等同的概念。说这个十八界的界和这个意识的识,在这里面这两个字是,它所指的含义是接近的或者相同的,在很多地方是相同的。那么这个,所以说你看我们以前讲的,是因为眼睛看见了外面的色法、色相产生了这么一个眼识,耶,这个好象很好理解,眼睛、眼睛是我们的眼根,然后呢,看到了外面的风景,啊这个,产生了这么一个意识。但是这个心意,这个我们现在所讲的心意识的意啊,就是这个意,它对应了法,这法也是个抽象的事物,其实呢也是具体的事物,但是这个理解起来,这两个比较抽象的东西又产生了一个意识。就这个我们用语言描述起来就比较啰嗦、比较麻烦,所以说呢这个大家又用一个比较清净的啊,一个明晰的清净的状态,来理解这些东西。有时候我讲的不对的话,你们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状态就好。就是可以用这个一个清净的心来、来感受这些东西,可能更好、对这个经文有更好的理解,理解的方式。
那么,下文就是说“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这里面应该有四个问号,那么佛就针对阿难和与会大众就往下深一层地剖析,提出一个设问。那么由于这个心念的作用和所对应的外界事物的关系,就是指这个法尘啦,那么它们所缘所产生的这样的一个意识,这个意识是在这个心念上产生的呢?属于心念这一边的吗?是“因意所生”呢?“以意为界”呢?还是这里面这有一个转变的,是“因法所生。以法为界”呢?好,就是那么这个所产生的这个意识是因为外在的事物,也就是这个所谓的法尘,是从它这边产生的吗?噢,比如说这个发生了一个事情,这事情就会产生一个意识吗?那个汽车着火了,着火那个汽车就是这个事情,这是一个法、一个事件,那么这个事件会产生一个意识吗?这个意识属于那个事件里面的吗?你看,这样的一个两种设问。
然后接下去佛说了,说“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说假设这个意识是由你的心念所产生的,那好了,那么在你的这个心念当中就一定会有思想、有观念,啊,还有很多的,这个思应该是理解成思维这样一个状况。说“发明汝意。”那么,就可以表达和这个……“发明”是表达,古代的“发明”这两个字并不是我们今天科技发明的概念了,就是把一件事情说清楚、阐述明白,发表、阐述这个意思,说明,这个“发明”应该是这样的含义。说能够表……就是你自己的意识就已经能够把你的这个意根、这个意识的作用给表达出来、发挥出来。
好,这往下就再接着说,说“若无前法。意无所生。”说假若、假设说没有前面这个事件发生,这个法尘嘛,没有这个事件,“意无所生”啊,诶?那没有这个事件怎么会产生一个对应的意识呢?
说“离缘无形,识将何用。” 说离开了这些事、事件的这些关系,就它、那么这个意识没有一个单独的性状和形状、和独立的事物,那么这个识,它就不起什么作用了,“识将何用。”这识就没有意义了、没有作用,其实也就是无从所生的意思了。“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这里面就是最严重了,这加深了往下说了。“又汝识心。”再说了,你的这个意识的这个心念,意识的作用这个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好!你这个心意识与诸思量,与很多种的。诸啊,就是很多事物啦。所产生的这个思量,这了别性,这兼了别性,就包括这里面的了别性。了别性是一个佛学名相了啊,这唯识里也经常提到。那么说“为同为异。”它们是相同的呢?还是不同的?就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说“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好,那么,你如果是相同的,这些了别性、这些思量、这些心念的活动,是相同的,那如果是这个前提,“同意即意。”那么……
南师:一个同,一个意,一个不同。
天风师:对,那同意,如果是同啊,好,那个意,你的心念就和这些了别性的分别、和思量,就变成一回事了。那么这个,这些思量、了别分别的东西、这些思想观念都变成你的心念本体了,就变成了意根了。“云何所生”,那它们都是一体的,哪里有产生与不产生呢?就是母子同体的,说这个是母亲,那个是儿子,他俩个现在也没有母亲也没有儿子,他俩合为一体了,是吧,这都不成立了,这些都、就是说这儿子也不用生了嘛,他们已经不是两个了,是一个了,啊,“云何所生”,那这生这个概念就不存在了。
说“异意不同。应无所识。”刚才讲的是同,相同的。如果不同呢?哦,你如果是不同的,它怎么能还又产生一个意识呢?说“若无所识。云何意生。”那么如果再假设了,没有它所识,这个能产生这个心念的作用的这个意根,和所产生的这个意识分别作用,那么如果没有了,这个所识别的这个意识的作用,“云何意生。”那就又怎么能谈到这个心念是从这里面产生的呢?这个意识会从这个心念中产生呢?“云何”,是怎么能说呢?“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假如在又一个相反的比喻,假设、假设有所识,假设它有这个能力,刚才是同与不同,现在是有还是没有。“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如果他这个意识本身是存在的,产生了这个意识,有这个意识作用,好,那么又怎么能说这个意识的作用本身还能够自己看到自己的心念呢?“唯同与异。二性无成。”只能这样说了,说、说同,相同也好,异就是不相同,说相同也好、不相同也好,这“二性无成”啊,“界云何立。”这两种体性都不成立,都不成立,那么这个意识又怎么能够安立呢?这边也不成,那边也不成,中间这个是当然就不成立,它本来是它是中间产生的东西,它两边都不成立了,两边都已经破掉了,法也破掉了,这个心念这个,它、它也是无着的,它也是变迁的、迁流的,那中间所产生这个意识,它又“云何界立”呢?它又往哪里去安立它?他又把它否掉了。
“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这个又转入了。诶,假说这些意识的作用,或者说意识吧,所产生的这个意识,咱们第六、第六识这个作用,是因为这个法尘啊,说根、尘、识啊,咱们说由这个意根和法尘这样的一个,它们彼此所产生的关系,产生的这个意识的作用,好,如果这个意识是在这个他方,说自他两方嘛,如果是在法中产生的,就是在事物当中产生的,事物也就是等于说“若因法生”,假若这个我们刚才一直所讲的这个意识是从事物当中自己产生的,所能产生的。说“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今汝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这段虽然很长,但是开篇的时候……
南师:你可以跳过。
天风师:我们已经讲过,啊,我们已经讲过,实质上这一段是比较好理解的。
南师:不好理解,所以叫你跳过了。
天风师:也就,嘿嘿。那么,这段经文大体来说,说如果是咱们强调的这个意识是从这个事物当中、就是从法里面生出的,那么你看这些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它们之间的这些非常复杂的关系,什么色空啊、动静啊、通塞、合离啊、生灭啊,这五根五尘所对应的所有的关系,包括五识的作用,你要离开这些作用,你这个“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如果这个意识是依法而生的,那么刚才所讲的前五识,前五根、五尘、五识都是这个色法的一种反应、作用,如果它们生起了,那么诸法则生起来;如果它们都消亡了,诸法也就消亡了。说“等生“和“等灭”,等于产生和消亡。说“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那你看,所以说这个法和这些事物都是没有自性的,这些五根、五尘、五识,它们都会有生灭消亡,那么它怎么可能、它有生有灭的东西,它怎么可能以、恒定地去产生一些识呢——这个意识的作用呢?它应该有生灭啊,它生了你跟着生,它死了你跟着死,那你就、你也是没有自性的。嗯,那么,“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立(生)。”就这个道理,它是生灭的,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它有了你跟着有,它没有了你跟着没有,所以说它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说这个“界云何生”啊,说这个意识怎么样、怎么可能再产生?在这里面?产生它还要跟着产生了,它消亡了就跟着消亡了,所以你就不能说它是由它所生的。“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由以上所明确的道理和分析的过程,我们应当知道,了知到这个“意法为缘”啊,这个心意识,这个心念的作用,心念和它所对应的外界的事物、内在的事物——这个法尘,它们所发生的这些关系作用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意识。说“三处都无”啊,三处都是虚妄不实的,或者说都是没有自己的独立存在的可能的,在这样的一个三者关系当中,体、这个这个这个性。
南师:体、相、用。
天风师:啊,对对对,“体相用”也好,说“性相用”也好,还是“根尘识”也好,还是“根境识”也好,这这这三者都是、在这时候都是不能够独立存在的,“三处都无。”所以说“意与法,及意识、则意界三(及意界三)”,那么就又概括了一下,就等于说心念和所对应的事物及与它们之间的因缘关系,呃,它们之间的关系作用,不能说因缘关系了,所产生的这个意识,这个意识的,“本非因缘自然所生(非自然性)”,这样子的。
南师:好啊,我这个好,有句号,没有意思啊。你讲得很吃力了,大家也很吃力,变成都是大活佛——“呼图克图”,越来越糊涂。这一段很难,非常难,这个学佛的中心、用功中心都在这。你们那堂主呢,有补充没?堂主、首座。
古道师:我都不懂,我想不出来。
南师:啊?
古道师:我补充不了什么了。
南师:嗯?有一点吧?没有关系,这里自己研究讨论,内部的,今天更好,没有外人,自己很清静,都是“内人”,都是“太太”。(众笑)呵。
古道师:呃,刚才天风师父都讲了,基本都讲了。刚开始,实际上就是概括地说的话就是从,你说这个意识界,他再谈十八界,就是说识从哪里生的?那三处都无,那实际上这三处实际上讲的就是我们的意根及相对应的法、法尘,也就是一切的、一切的事物啊,外在的一切事物,以及这个意识界,实际上这三种本来就都是不成立的,啊。
“非因缘”,那有的时候这个“非因缘,非自然”,这个挺难解释。呃,我们就是从前面开始,这以前好多“非因缘”,是吧?“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但实际上我们对这个的含义都没有完全的理解。那实际上他这个经呢,就是下面这个接下来,阿难就给佛请教,为什么说它有这种功能?就是说又不是因缘,又不是自然呢?你这个这个下面就,再接下来的这边,就是在谈到这个问题了。那实际上等于说从意生起、从外面的法尘生起,(从)哪个和合生起,呃,都不可能的、不可能存在。如果说从法生起,那外面的一切事物,它种种变化、种种生灭,那你这个识生起来,也是有生灭的喽?啊,那就,所以这样说,从这个那个法的或者一切事件、虚空啊、一切种种色相、一切物质都属于法的范畴,那从这个里面生的话,生出这个意识、意识界出来是不对的。那从这个意根里面生出来也是不对的,它对应的,他是只是说对应某种事物的时候,它才有个这个、关这个这个,就当下了知的这个作用——这个意根。但实际上那个意识,实际上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这个当下发现以后,后面然后再观察、分别,然后实际上是配合上,也就是三性就是善、恶、无记,它是立马会出现这种作用,或者漠不关心——无记,或者“诶?这个人还长得不错啊”,或者怎么样啊,诶,生欢喜心也好;诶,有时候生这种恶的念头也好,不高兴也好,等等,实际上这是意识界的范畴,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但这个很难理解,意和这个意识,也就意根和这个意识两个就是很难,就是给它划清界限来。呃,那这样子,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在这个问题上,请老师都给我们这个,让我们能够清楚这一点,怎么样来分别它?这个意根和这个意识,第六意识到底怎么回事,我们还是不是很清楚。报告完毕。
南师:首座?
天成师:我也不清楚。
南师:你不清楚?
天成师:嗯。
南师:哎,大家轻松一下,喝口茶。这个问题,难怪,很重要啊。啊,这样,为了使大家容易了解,为了使我们现在做真实在禅修,这个修持,自己修证、体证。关于意同意识啊,现在暂时先把《楞严经》摆在这里,我先来以佛教过去唐代以后叫做“玄谈”,玄妙的玄,啊,就是唐玄宗那个玄,这个“玄谈”的意思,照到经文,又离开经文,又合到经文,我们现在话叫“泛谈”。先认识这个讲“意思”的问题啊,这是一个名称,“意思”,我们中国文化变成一个,汉唐以后,一个俗语了,这个俗语是应该是汉唐以后,中国人一直到现在用,“这个事情有没有意思啊?”对不对啊?(答:是。)就是这两个字,“意思”,“这个事情好没有意思”,这是第一点,我们要了解自己文化里头,变成啊,等于现在十二亿人口的普通一个俗语。究竟“意思”讲什么?不知道。在文字上有时候写呢,是这个,这个“意”,心意识这个“意”,“识”就是佛经上这个知识的“识”、意识。不过有一些写文学,中国人,把这个字有些地方换了,第六意识这个“意”,加上一个思想的“思”,叫“意思”,那个比较是错误的,实际上就是“意识”两个,这是第一点,希望大家了解。
第二点,尤其我们现在的中国,啊,从这个,啊,一九三零年以后,嗯,就是西方文化里头的所谓唯物思想、共产主义这一套来,产生一个名称,尤其我们这五六十年,中国人在共产主义、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教育之下,惯用的有个名称叫“意识形态”,这是非常严重的。呵,所以几十年的斗争,文化大革命红卫兵,一直到现在。以前,国民党的时候,抗战第二次大战以前,这个名称还没有多用,第二次大战以后到共产党阶段,“意识形态”是很严重。以前国民党的时候讲,譬如说那个两党斗争,我们说,一个学生、一个年轻人碰到,“哟,这个人思想有问题”,这两个字已经很严重了,在国民党是代表这个人可能是共产主义思想,思想问题。像我在军校也主管这个事,所谓政治部主管,我力加反对,很努力地反对,我说,你们不要乱用,这一个青年、一个学生,讲人家思想问题。我说,你们不要乱用喔,因为一讲思想问题,同共产党说,这个人意识有“意识形态”问题,马上关起来噢,算不定会枪毙的。所以我一再反对,我说,你们自己乱用,也没有学过逻辑,没有学过哲学,随便这个人思想,我请问人生来就有思想,思想本身就是问题,哪个人思想没有问题啊?嘿,你们随便抓一个罪名,说某某这个青年思想有问题,拿来判罪枪毙了,这个不合理,我当时就反对很厉害。共产党来不叫作思想问题,呵,这个人意识问题,意识形态,思想的习惯。这两个名称,中国文化这一百多年演变,都是佛学里头来,都是佛学。为什么?推翻满清时候,这一班老牌的留学生,西方文化过来,不是直接传过中国的,先传日本,日本是用汉文翻译,所以变成“产业问题”,产业,金融的问题翻成了经济,呵,日本人翻译。智慧之学翻成哲学,也是日本人翻译问题。我们现在二手货用惯了,意识问题、思想问题是这样来。这两个知识,现有知识先告诉你,今后讲中国文化。因为那个时候这一班人留学都日本来,嗯,那个时候不象现在,不是留学英美,是留学东洋,或者留学德国,这样过来的啊。
所以这两点常识,我们先了解了。现在回转来讨论我们的第六意识问题。刚才堂主古道师也用到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这是第六意识这个是、是最近几十年,七八十年,讲唯识学讲出来第六意识。唯识学把心意识这个作用很逻辑地、科学地分类,分成八个部分来讲,叫作八个识,实际上是一心,“八识心王”就是这个心,等于这个圆桌面的这一块圆圈,为了讲不清楚,一块西瓜一样把它解剖切成八份来讲,啊。其实很像中国的“易经”,讲心意识的本体用啊、物理的用,把它切成八个卦,挂在那儿,这八识是这样来。所以刚才讲,古道师提到“分别意识”,这是第六识。刚才我们前面,这几天讨论前五识,前五个,眼耳鼻(舌)身,根尘识,都讲了。第六个意识呢,我们前五识接触到外境以后,交给思想,起思想作用,是叫作“分别意识”,属于第六个,分别意识是第六个,照唯识学啊。真正讲意识,这里所提的意识包括了第六个,不是以第六部分为主,是第七个意识,这是心意识,《楞伽经》就是三个,心,本体;意,起用;识,用上的火花——心意识。第七识,第七识在唯识法相没有翻译,叫末那识,梵文,末那,我们中文写,是梵音。意思呢?末那识的意思俱生我执,要解释的问题啊,法相,从生命来、我们的生命开始来就有个我,有个我的主观的意识存在,这就是末那识,意识。分别意识是后天,换一句话说,我们勉强加以解释,分别意识是后天来。譬如我们一堂人坐在这里,我们自己家里这一堂人,我最老,九十多岁,你们年轻,最多没有超过七十,五六十岁。你们生来的分别意识同我生来的分别意识习惯不同,换一句话意识形态生来就不同,你们生来受现代的家庭、现代的教育,进入的都是分别意识状态。我们当年的分别意识、接受的教育这些不同,但是有一个相同,我们大家有个相同,每个人从胎儿、婴儿开始就有个我——我肚子饿了,我会哭,要奶吃,饱暖饥寒或者感觉、知觉天生知道,这个是意识。婴儿饿了晓得哭——感受,他并没有思想,譬如我们饿了晓得,要吃,长大了以后,“耶,吃面、吃饭”,或者吃披萨,或者吃水果,这马上意识变成分别意识。听懂没有,所以意识跟分别意识大有差别,不能随便用分别意识,在《楞严经》这里,这个是意识。意识形态或者是意识,在佛学里头也叫做念、念头,尤其中文这个念字,现在我们回转来讲中文。现在的心,今心就是念,你起心动念就是这个念,包括了感觉、知觉、分别意识都在内,这是一个简单道理就是念,心念。
譬如我们中文里头讲,我对你念念不忘啊,朋友之间有感情,譬如我跟……刚才吃饭提到,“承思啊”,我就问过好几次魏老师,“这样嘛,你身体吃得消吗?”我心里头对他这个问题是念念不忘,比方。这个到了念念不忘的时候,第七识了,第七也不属于分别了,但是由分别来的——构成了它。因此你要了解现在人讲“一个观念、一个观点”,都是这个意识起来的分别作用,所以这个意识很深。所以心意识,现在讨论这个。譬如大家在打坐,你上坐,譬如说刚才天风师讲,最近这两三天晚上用功正……心念就不大动了,沉下来,知道了,这属于意,分别意识减少,杂念妄想比较减少,感觉到沉下来,可是不是无知,很沉静、懒得动——意识境界,有点像了,已经是用功上路了。所以修定、用功夫到达,如果真定的人,意识定了,完全宁静定了,那个感受完全不同。我现在介绍这个意识给大家听,这是一。
你们平生到现在所学的范围也不多,我现在告诉你,譬如说,象我们几十年、当年的争论很厉害,在四川的时候,第二次共产党,还没有解放这个阶段。那么,西藏的密宗过来,修气、修脉,讲做功夫,就讨论一个问题了,接触到西方文化,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还容易了解,第六识在哪里?第六这个分别意识,后面是第七识了。后来密宗的气脉同印度的瑜伽过来,偏向于唯物方面的讨论了,认为第六意识在脑里头,第七识也在脑,认为第八阿赖耶识是脑到海底、背脊督脉、中枢神经,认为(在)中脉里头,密宗有这个一派,新的一派讲的,印度也有讲。我们大笑,这学佛的、学密宗连唯识都没有搞通,不管是东方日本的东密,或者印度到西藏来的藏密,教理先要搞通嘛!告诉他们,教理你都错了。譬如我们讲唯识学的人,有些也是那么讲喔,这一代啊,这一百年来,都在大笑,是胡扯。
唯识学当然要看,以为主的宗主是玄奘法师,玄奘法师属于留学回来,法相唯识是他主体,所以把唯识法相的主体在中国构成一个真正一部著作,玄奘法师亲自著著作,叫《成唯识论》。所以讲《成唯识论》、唯识的由古代后期佛学到玄奘法师是个集成了、集中了,是很严重的事。不过我当年年轻很狂妄,也是真事,我当时讲,玄奘法师那么辛苦、愿力那么大,我们只有顶礼膜拜,没有话讲,太了不起。但是我不同意他,呵,他文学不好,翻译太老实了,没有鸠摩罗什那个文采风流,所以唯识学法相学,在中国吃不开,就给他文学困住了。这就是翻译问题了,翻译外国文章三个要点,啊,这个,要信,忠实外文,原文的语句要搞通,譬如梵文翻英文,英文先要通达,不是普通的通,然后来翻中文,中文也要通达,翻的语句是很确实相信、百分百没有错,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五,真实、信。达,把很高深的原理变成白话,使人一看就通达明白,叫通达。信,翻译文章,所以你将来古文,现在我们叫你练习讲《楞严经》,你们现在嘴里讲的,信、有,把原文、古文念一道,根据文字讲信。达,我就常常批评你们讲不清楚,现在人听不懂,你不能深入去契入就不达。信,信与达以后还有个雅,文字语句非常漂亮,用白话文也是最美丽的白话文,那就雅。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金刚经》,这个这个就这个《维摩经》等等都是信达雅,都标准。玄奘法师信,达雅两个字啊,我说有问题。我的老师袁先生,我那个时候还是上峨眉山闭关前后,我的老师抓住我说,“怀瑾啊,你不要随便这样讲。”我说,为什么啊?他把胡子一抹,同天风胡子是……他说,“你讲得都对啊,别人会打死你。你敢批评玄奘法师?!”“耶?”我说“学佛的人不要讲谎话嘛,我是直言,我不怕”,我当面就讲。所以现在我回转来这一段空话岔进来,也使你们知识了解。
我说密宗的讲,第六意识在哪里?在身体上、在脑这一部,是完全错了。他唯识法相,现在讲唯识学,也有人这样讲,错了。你翻开《成唯识论》第三卷,意识,意识不在身上,我们脑子能够思想,现在测验脑子,打起坐来修禅定,可以测验脑部,但是不能测验意识,意识不在身上,通过身上,也不在内外中间。等于《楞严经》“七处征心”,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楞严经》“七处征心”第一个秘密,我告诉你,佛跟阿难对话,把阿难驳得,他讲在内,不对;在外,不对;在中间,不对;在虚空,不对;在哪里,不对。阿难给他逼得昏头耷脑,是不是啊?(众答:是。)但是,佛有句秘密话,你没有智慧,七个地方都对,都是意识。哼,都对、都不对。佛在里头呢?那佛批驳了阿难,在《楞严经》讲了没有?耶,讲啦,告诉你都对都不对,“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嘛,只是你没有悟,这样懂了,意识之难懂。你起心动念,你今天说,学佛要空念头,第六意识这个念头,你空得了吗?但是空得了。因为空的境界也是意识,这样了解这个意识,比较听明白一点了吧?(答:是,明白。)不是耶,你们不要应付自己哦,如果答应我“明白不明白”不是应付自己哦!你自己会,听佛经不是普通研究读书哦,你随时在这里等于在禅堂打坐会之于心哦,向里面观察清楚,啊。
天成师:老师,它那个,就是第六识,它这个(现、现有)现量、比量和非量,和这第七识的也有个非量,它这两个非量的差别是在哪里?
南师:好,你讲唯识,以后讲唯识讲给你,不过你问到了,答复。现量、比量、非量,你刚才已经错了。不止第六意识有,八识里头都有,你听懂吗?这一句话听懂了没有?你岔过来问的啊,呃,乱七八糟岔过来问,也对。一般唯识更给你讲错了,大家不懂佛经。
唯识根据《楞伽经》来,什么叫现量?《楞伽经》只讲现识,没有加一个量字,这是佛的经文。后世这些菩萨们,世亲法师、无著以后,讲唯识学,把它变成一个逻辑了,逻辑是有量,佛法是无量无边的啊!这个量是逻辑的范围,所以有现量、比量、非量。所以山河大地一切世界,《楞严经》不是告诉你,你听过《楞严经》自己念过的啊,怎么说啊?佛讲那个心,第一卷怎么的“七处征心”怎么讲,你们还记得吧?内洎身心(不知色身),里头包括以小单位连我们生命开始,身――身体,心――思想意识,“外洎山河(虚空)大地”,那么大,三千大千整个,还是统统是妙明真心中间所现的佛,现量!听懂了吧?是现,现证,呵,现识,不是现量。是唯识后人从心理学范围来讲,把它用个现量、比量、非量,后世加个量字,逻辑范围讲,已经不对了。这样听懂了吧?(答:听懂。)所以,象你懂了这个,你要进一步了解,我们整个的身体,整个的里头的感情、感觉、思想、乱七八糟的心里头闹热停不了的,身心都是、心识的现量,这样听懂了吧?(答:听懂。)都是现量,啊。这是答复了你岔过来这个问题。
好,一个钟头了,哦哟,还没有讨(论)到本题啊,那就休息吧,这个很重要,不过我再补充几句,呵,这样大家来,给他们。所以这个意识,这个很重要很重要啊,意识就是念,第六意识,所以你讲到唯识,我们起心动念、有思想分别是意识想的,又是上面,一个蛋糕上面放点奶油一样是整个的蛋糕,那个奶油部分是第六分别意识,啊。你刚才提到三量,尤其是讲到第六意识用到的,加一个量了,已经是后世的佛学了。呵,从心理学来的,啊。呃,所以这个意识的东西,你真懂了以后啊,一切皆是意,空也是意,有也是意。
那么,这个里头你要先想了解到,将来给你们提《楞伽经》关于意识部分,心、意、识,《楞伽经》的五法。宏忍师要写了,五个法则,名、相,前面两个,分别、正智、如如,佛提到的,后来八识起都从这里来,唯(识)法(相)。所以讲唯识呢,偏重于名相,逻辑观念,讲心理学,讲一切现象,讲一切世界有的现象,由相归到本性、本体,由相回归于性。象《楞严经》这些呢,由性发挥到相。名跟相都是外形,我们这个名相,一般人的学问,研究佛学也好,研究世间的知识啊,又都是“循名执相”四个字,中文,都因为名,这个名是什么啊?逻辑,逻辑的观念。所以中国诸子百家的逻辑有没有?春秋战国就有,就有了。那个时候我们的逻辑叫什么啊?叫名学,所以孔子讲“正名学”,逻辑分别清楚。有名,有这个理念,就有这个现象。所以我常常告诉人,世界上事跟理合一的,我们经过人生、经过很多这件事情有,有些人家没有经过,我经过、你经过,可是道理讲不清楚。譬如我们不懂科学,我们中国人吃了几千年苹果,大家变大便了。给牛顿是个牛……诶,看到(苹果)掉落、苹果落地,发明了万有引力,哈,哈。“循名执相”,这是普通人。“循名执相”怎么来的?是分别意识来的。不起分别,那个是般若、正智。正智是念念清净、一念不生,不在内、不在中间、本来清净,自性本来清净,正智,正智证得是如如——即同如来。所以《楞严经》有一句话,“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不被物质所转,不被境界转动,此心当下一放下,念念清净,佛境界“即同如来”,并不是说你已经成佛了,是相同了,走这条路了,你会有成果,快要成佛了,呵。心能转物是不循名执相。所以意识境界这个里头,《楞严经》这一段,当然恐怕一次还讨论不完,要两三次啊,深入讨论,对自己身心修养大有利益。所以说,得定,心念一放下,不起分别作用,不给名相拉走。
那么,《楞伽经》告诉你“五法、三自性”,这是唯识的祖师的祖师,三个自性是,三个自性是什么啊?“依他起性”,第一,“遍计所执,圆成实性”,唯识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其实“三自性”你懂了,你的意识、分别意识这些,就可以用功了。它一切、譬如说,刚才我提到过我九十多岁,我的文化教育年轻受的,跟你们又不同又一样,“依他起性”不一样。尤其现在九十年代、二零零年生的孩子们,依他受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历史环境,把他污染的,都是“依他起性”分别起来的。这个意识境界,譬如说我常常讲到这里,譬如我们生一个孩子,刚刚生出来满月就把他送到非洲,这个孩子在非洲长大,受非洲的环境的影响,非洲人把他带大,或者放在狼里头,狼的奶把他喂大,他后天带的有狼性,“依他起性”。但是不管他在哪个文化里头长大,受西方文化或者放到日本长大,黑人,他的最后一个根根是中国人生的,还有根根的意识――第七识根根,中国过去。虽然他受了非洲的教育会了,那是前面“依他起性”。受外面“依他起”的影响是我们这一代的教育,受了这一代的家庭父母、外面的影响都“依他”,就变成“遍计所执”,抓得很牢,这个万有引力一样就吸进来了,这个“遍计所执”构成了你的意识形态,这是共产党用的意识形态,主观观念形成,意识形态就是说你的主观观念是惯性的。所以一切分别意识依他起的,自己受那个影响,变成“遍计所执”,随时随地那个主观习惯思想就来了,这叫“遍计所执”。如果对境心不动,对一切外物外境如如不动,此心本来清净成佛了,然后,即使外物万物影响你,知道本空,把它丢掉,洗干净了,就是前天引用这个永嘉大师的话,“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不执着空掉,“心法双亡性即真”,“圆成实性”,本来个个成佛,圆满清净。“三自性”,唯识要点“五法、三自性”,然后给你分析“八识”,归纳到“二无我”,几句话把唯识的要点统统把握住了,啊。呵,《楞伽经》的“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啊,意识起来作用。
然后明天再补充吧,太累了,呵,呃,有这个,薛虎早就不同意我讲下去了,呵呵,好啊,先到这里啊。用功去体会,这一段很重要很重要,其实你回去打坐用功,不依他起,对境心不起,所以,所以我常常引用,告诉你们用功两句话。吕纯阳有两句诗,你不要看吕纯阳道家的,他学禅的啊,“丹田……一日清闲自在仙”啊,你们在禅堂这几位,“一日清闲自在仙”,这是神仙了,象你们在大学堂很有福气,吃饱了饭进禅堂,如果不研究这一坐,一放下,“一日清闲”,“六神和合报平安”,六神——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放下,统统放下的,这也放下。“六神和合报平安”。啊,你们每天过这个日子,不要忘记了。“丹田有宝休寻道”啊,喏,自己一放下,气一沉,感觉也不管,三脉七轮、什么气脉动一概不问,自然就沉下来,“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统统到了,对境不依他起、不遍计所执——圆成实性。所以这首诗很好,啊,“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