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讲习录》楞严经037 卷三

十八界 意识与思想之间(二释)

南师:啊,都到齐了?

宏忍师:宏达还没有。

天风师:来了,来了。

南师:关于昨天的这一段啊,意识,什么?十八界的意界,意识界,是吧?

古道师:是。

南师:有两点,你们自己不注意啊。第一点,前面眼耳……眼耳鼻舌身意,有意,提过,六根、六尘里,十二处也提过意。现在十八界的意,三段要会在一起,对不对?

众答:是。

南师:可是大家没有会。做学问、求知,你看就那么粗心大意,是不是?只晓得片段、片段的,它本经前后这三段连贯,有相关的,没有参考,此其一。

第二,叫你们三位自己研究,将来出去“通宗又通教”,不会是“开口便乱道”。学佛,佛门有两句话,通宗,不管你禅宗、密宗、净土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通教,会讲经说法,不通宗,没有实际的工夫修证,好比独眼龙,没有用。既然研究,我们这里教也希望通,因为我的标榜,所以这里出家人、在家人要到这里真修的话,我说,五经三论总要通一部,才有资格到这里。如果一个字不认识,也有资格来,两腿同天成一样,盘腿坐五六个钟头不动,也可以,不管你有道无道,你有腿了嘛,呵。

所以刚才研究教方面,前面三段同这个关连,你研究这一段的时候,没有连起来,喏,这也是楞严秘密啊!同样讲意跟法两个相对,由六根、六尘、十二处到十八界,它是连贯的,后面二十五圆通还有连贯的哦!我现在先提起你们注意。

第四点,你们三位研究《楞严经》,叫你研究教下,我还特别抽出来《楞严宗通》,你们作个参考,因为你们也不是宗下,在禅宗门下也没有真实用过功,禅宗门下用功,“大死一番,才能大活”,还没有“大死过”,也没有“大活”,啊。今天晚上我们为了补充这一段,诶,对了,宏达在的?

马宏达:在,在。

南师:你念念看,我那个媳妇的有个报告,我倒非常欣赏她。

马宏达:好。

南师:今天我儿子,儿子给我来打电话,哼,她的老公,呵呵。我说,孩子啊,我们姓南的呢,生了很多子孙,都没有用,倒是有个媳妇了不起。我说,你很不了起,有这个老婆。呵,长福怎么说,“我想也是,她是我的善知识。”呵呵。他说,“看来我有一个好太太。”他说,“爸爸,我把你这个话给她讲了。”呃,我说,好啊。我说,你有一个好媳妇做善知识。嗯,她是,这个报告,你念一下,等一下。

马宏达:那稍等一下,我在开电脑。

南师:那好。这是一啊,那么先等一下,等宏达开。第二,你们,叫你研究《宗通》啊,诶,你们表面上叫我什么?

男生:老师。心里边也是叫老师。

南师:老师啊?啊啊,那心里头我不管,我表面上不承认是老师,但是你叫老师,我都答应,是吧?大家都玩这个把戏啊。你们研究《楞严经》,我有本书叫《楞严大义今释》有没有?

众答:有,是。

南师:那么,你研究这个时候,对对《楞严大义今释》,我那个白话怎么讲的啊?这一段,看了没有?

古道师:都看了。看了。

南师:嗯,看了?

古道师:象天成师啊,这个要更仔细一些。

南师:那这一段,我那个,看了有个好处。昨天,宏忍师父后来晚上也提出来,我说,你印出来吧。还有个好处,《楞严大义今释》不算定稿啊,书尽管出。我现在都在后悔,当时随便著书,印得也不好。譬如这一句,下面加两个字,譬如阿难,可以加,“佛又叫阿难啊,阿难”,要把这个语气引出来,下面下面一句一句,可是我不是,当时排版,这一段拿来,白话是怎么讲,大家对不起来。这个不是别人出的,都想改进,但是真正要安排出版社,到研究呢?有人发心做这个工作也好,把我那个放在句子下面,重新整理过,不是一件大好事?我也看到,哦唷,这个不对了,重新可以改,可是几十年没人动过书,也没有真看。所以这个,我今天有感想,啊,尽批评了这些大学校长,大学这是国内顶尖的大学校长,我痛讲一顿,还不算痛快,骂得还不够,呵。再回转来骂得不够么,只好在你们身上出气了。呵呵呵呵。

古道师:别。(众笑)

南师:此其一。那么,现在我们看看,我那个媳妇这一篇念完了,看宏忍师抽出《楞严大义今释》,对这一段,我怎么样翻白话的?怎么说的?好吧,宏达你抽出来啦?

马宏达:来了。

南师:啊?

马宏达:可以了,我现在可以念了啊。这个Jolene姐啊。

南师:就是我那个儿子媳妇。

马宏达:六月四号的报告。

南师:她用英文报告,小乌。

马宏达:对,她用英文报告,小乌帮翻译的。“自太湖回来,又过了一个月。在庙港时曾经问过老师,当人昏迷时,知性在哪里?老师让我参,是怎么入睡的?醒来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这个月我都在参这个,我越想弄明白,就越不能入睡。每次入睡时,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睡着的,我甚至在睡觉时,还在参这个问题。当我醒来时,觉得很困,在醒来的瞬间,念头就开始攀缘外物,譬如像时间现在几点啦?需要去瑜珈中心了,得去洗手间了等等。最后,我把这些念头都放下,又继续睡去,不再寻思。入睡就好象关掉电灯,但又是谁把灯关了呢?尽管关掉,但是仍然有感觉和触觉。有一天晚上,国熙已经呼呼地睡着了,(国熙就是她老公了)当我走进屋里,他大声地跟我说,你好吵。然后又继续打呼噜,就在打呼噜的同时,因为觉得太热,他又把毯子踢开。第二天,我问他,是否还记得昨晚的事情?他说不记得。然后,我想起老师讲过,普通人死的时候,变成灵魂,灵魂不断地落入轮回,不记得任何事情,就好象睡着了一般,没有身体的灵魂仍能见闻觉知,我们却误以为这个物理的身体是我,但它不是。

至于瑜珈训练、练习,每天早晨静坐前,我都有做九节佛风和《密宗修气瑜伽拳法》的第一部分——除气的过失。老师去年送我这一本宝贵的书,几个月来,我都在照着书中第一部分在练习。在做瑜伽体位动作时,可以感觉到惊人的能量、气感,很自然地可以观想到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不管是手掌、脚,或者头部,接触到地面时,能量像树根一样延伸到地下,扎根到土壤里,进到地下越深,身体感觉越轻,几乎没有重量,但是充满能量,就好象变成了大地的一部分,感觉充满弹性、灵活,就好像婴儿般的开心和调皮。打坐过程中,骨头和关节会自己调整,发出的声音可以清楚地听到,肩膀、手腕、颈部,感觉很好玩。七年以来,每次做瑜珈时,我从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路旁的三棵树,它们每天在长大,风大的时候,树会刮得摇摆不定,有时候它们就静止在那里,不管雨天或晴天,它们总是在那里静静地迎接着不同的天气。我开始慢慢地明白,应该随着风的方向,因为风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去哪里。尽管它们只是树木而已,面对着不同的天气,但却能够利益人类、昆虫、鸟类和环境。每次的吸气都是接纳,每次的呼气都是放下,每次吸气都是感恩,每个呼气都是回向。期盼很快见到老师,学生何碧默敬上。”念完了。

南师:好,很值得作个参考啊。好,宏忍师讲《楞严经》这一段的翻译吧,是不是?

宏忍师:啊,是。

南师:没有办法对原文,所以用不着读吧?我觉得。

宏忍师:不用读啦,他们都有书。

古道师:大家一起读。

南师:不是,因为这个句子对那个白话翻译,不……

宏忍师:大家只能,就是说读一遍理解而已。

南师:那你就念一遍,就是了。

宏忍师:大家一起念,我们都有,没有的,这里有几份,就是。

南师:没有吧?

宏忍师:没有,他们,通知他们自己带自己的书了。就是这一段,这个你看见一翻,他已经,这一篇。

南师:啊,我只听听,我只听,没有办法看。

宏忍师:对,谁没有那个。

古道师:楞严,楞严。

南师:这一段啊,不是昨天我们讨论这一段,没有完。

男生:是。

南师:那,我把它变成白话的句子是怎么翻的。

古道师:六,六。

南师:不是等她来吗?

古道师:意识与思想之间。

天风师:等一下。

南师:哦,宏忍师念吧,等你来,你应该叫,做事情,别人在这样情况,叫人家来帮个忙,免得耽误。

宏忍师:好。

天风师:等于每一个都另加了一个标题嘛,是吧。

南师:你念吧。

宏忍师:好,我念。

天成师:不是,三个意识……。

宏忍师:那个是第几页?是……。

古道师:我们这个是一百二十三页。

宏忍师:一百二十三页。

某人:对。

宏忍师:根据老师的那个解释嘛,“意识与思想之间”。

古道师、男生:复旦大学版的这个是,复旦版,复旦版本一百二十三页。

天成师:老古的一百三十四。

宏忍师:老古版一百三十……。

古道师:四。

男生:四十七。

宏忍师:啊?

南师:这个啊,当年沙弥在美国的时候,十二岁半,用台湾话讲全部《楞严》,也根据这个讲,嗯,啊。

宏忍师:好,现在大家一起念吧。

众念:“(六)意识与思想之间。又如你所了解的,意念为思想产生意识的基本原因,生起分别意识思维法则的本能。这个分别意识思惟的作用,是由意念所生,以意念为界限呢?还是因为思维法则而生,以思维法则为界限呢?假若是由意念而生,在你的意念中,必有思惟的作用,才能发现表明你的意念。如果没有思维法则,意念也就无由而生了。离开外缘与思维法则,意念就没有形态,分别的意识又有什么用呢?再说你的分别意识心与一切思想较量的作用,以及了解辨别的性能等,和意念是同一的作用呢?还是不同的作用呢?假如是同一个作用,那也是意念,怎样又生个什么所思想的呢?若不同是一个意念,应该没有所分别的意识。如果没有所分别的意识,何以是意念所生呢?如果有所分别的意识,又何以识别这意念呢?意念与分别意识,无论是同,或是异,两个性质都没有确定成立(只是为理论名词上区别的方便),界限又如何可以绝对地定立呢?如果识别作用是因思维法则而生,世界一切思维法则的产生,离不开色、声、香、味、触的作用。那么,你现在观察色法:(光、色、时、空与物质等)一切声音、香气、滋味,以及身体的感触,现象形状都很分明,都直接与五根(眼、耳、鼻、舌、身)对待,并非完全由意念所包括。你的分别意识决定要依于思维法则所生,现在你仔细观察,各种法则是何形状?如果离开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等,超越了这一切现象,终结便没有什么可得的了。分别意识产生,色、空等等现象法则也跟着发生。分别意识消灭,色、空等等现象法则跟着消灭。所以然的根本原因既然不存在,那个因它而生的分别意识作用,是什么形相呢?假如那个形相没有,分别意识的思维法则的界限又怎么去产生呢?所以应当知道,意念是思想的基本原因,发生分别意识思惟的法则,以及意念思想与分别意识思维法则等之间的界限。三处都没有绝对固定的自性。所以意念与思维法则,以及分别意识之间的边际,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南师:是不是讲明白?

男生:是吧。

南师:对?

男生:对。

南师:对过,当时我的翻译那个工作啊,完全照旧的古文,把这一句意思,所谓一个原则啊,这样翻译,用心很苦的啊!当时啊,翻译,我还很穷的时候,很穷的几乎没有饭吃上。反正不只夜里,白天夜里都在做,就是说,有是两句、几句话,啊,“依文解义,三世佛冤”,如果照古文一个一个解释文字来翻译,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喊冤枉啊,你把我意思搞错了,“依文解义”,可是呢,“离经一字,允为魔说”,他离开古文的经典一个字的本义,你是魔讲,不是佛说,魔鬼常说好。所以根据这个双方这个原则,要照古文把它变成白话,心里还要使他懂得,很辛苦。这不是向你们表功劳,这是向你们一个学习的教育,你们学佛还没有下过这个工夫。那么,当时翻这个目的是为了投稿、为了出书卖钱吗?统统没有,这些观念都没有。就是讲,把真正佛法怎么写成白话使人家懂,可是不能够离开经典原文一个字的意义。这样在中间增增减减,有时候删除,有时候加上,做了这个工作。但是《楞严经》,我等于只翻了半部耶,其他没有翻。譬如后来怎么样念咒子、怎么样十八层地狱,我不敢翻了,六道轮回不敢翻,翻了以后,中间碰到什么呢?哟,一看,他里头讲,畜生道里头,那个业报来投胎是什么样子、讲话的态度是怎么样、讲的怎么样,啊,饿鬼道来的怎么样,换一句俗话说,这一生造的业,将来要到畜生道、要到饿鬼道、要下地狱,在相上、在行为上就看出来。我说,这不能翻,心里想,翻完了每一个别的不管《楞严经》,这一套专门去看人家去。所以十八层地狱,这个非常重要,一半等于不翻,也没有翻,就跳过来讲修持,不完备的。那么,前头由阿难开始怎么样去碰那个摩登伽女这一段,原文我也简简单单描述了,啊,出去化缘碰上,也不详细翻,并不完备。心里头几十年都是在忏悔,也在后悔,觉得总是不完备,要想重新翻,没有精神,没有精力。所以我现在九十几岁也告诉大家,你们还都,最多也不过五六十,还有精力哦,尤其三四十的人,少年,古人两句诗句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要等老年再后悔,所以趁你们少壮之年赶快努力。要弘扬佛法也好,要自己求证也好,“少壮不努力”啊,“老大徒伤悲”是真的。

啊,所以我昨天听了你们,如果这一段,你们三位在台上研究,可以对照来研究,你一讲出来很容易懂了,免得你们那么辛苦,在那里结结巴巴地解释文字,还没有弄清楚,玄谈内容,更要注意。

那么,我们今天也听了这些翻译,这一段讲,它意思讲什么呢?这一段经文,我们再翻《楞严经》原本,讲意识形态,这个意识形成。啊,意识这个东西,要注意哦。先拿现在我们生命来体会这个意识,我们的意识是什么形成的?是吸收外界的作用形成。就比方讲一个婴儿生下来,第一步的教育,你教他什么?假使婴儿生下来,生在一个环境里,把茶杯告诉他,“这个叫马桶,马桶叫茶杯”,这婴儿的意识里头, “喏,这个就是马桶,那个就是茶杯”,他是这样形成的。意与法则,都是习气,心意识这个意,而形成了这个意识以后,分别意识是上面的火花。而意识这个东西形成不是现生的,它这个习气是很坚固地带到来生、他生来世,所以每一个姨娘、一个妈妈生几个孩子,各人个性、习惯、命运都不同,他意识带来的。意识就是业报、业力,就是一股力量,这个力量。说明心见性达到空,就把意识念空了,分别意识容易空,我们思想分别临时把它截断。所以我常常叫你们体会修持,都是真的,你们有没有做,我不知道。

我常常提一个名字,叫你们“三际托空”,“三际托空”是《金刚经》的道理,你把它竖的画一个规格也可以,横的也可以。我们念头分三际,前一个念头,刚说前一个念头,已经成为过去了,未来,后面的念头未来,还没有来嘛,我说现在,现在念头已经成过去了,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它中间是空的。前念已灭,喏,你们现在就可以参禅嘛,就可以做工夫嘛,反观自己意念,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当体即空,哪怕你当体是假空也好,有个空的境界也好,这样用功很快就进步了,用“三际托空”的办法。实际上彻底讲“三际空”,三际都没有的,佛法没有本际的。过去已经过去,《金刚经》讲得很清楚了,“过去心不可得”,没有了;“未来心不可得”,还没有来;“现在心不可得”,当下即空,就那么简单嘛。那么,你在三际空当中随时去体会,身心皆无了,自然“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那起用的时候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要住在一个念头、一个习惯、一个习气都不要——用过便休。“起心即用,用过便休”,很简单一条路子,《金刚经》这一条也就是《楞严经》这个路子。现在,讲第六意识,翻来复去的,他还是给你用逻辑的分析,用现象科学的求证,要注意、只讲科学求证太笼统了,拿实际上现象、我们当面的现象实际去求证“三际托空”。他所以讲“非因缘性”,“非因缘,非自然”就是“三际托空”嘛,对不对?这样理解下去,这样体会下去,那是实际的用功,那是研究佛经了,他是讲这个。

所以意念这个道理,第二步,现在我们也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唯识的道理,玄奘法师介绍的,第七识就是意识,我们讲分别意识是第六识,我们的思想跳动、随时跳动的,这叫分别意识。这个思想随时跳动后面,我们任何一个思想起来,你有没有一个知道自己在思想、这个有没有?

众答:有。

南师:啊,那个就是第七识、意识,那个就是意识。所以分别意识容易清净。譬如我们说,诶,生脾气跟人家来,冤家了,想骂他,“诶,算了吧,不骂了”,马上会去掉,这是分别意识。可是我想骂他,恨死他,可是我当场来,人多不骂他,分别意识,你心里恨不恨?还恨,那个是意识。所以唯识第一个偈子,玄奘法师给你,“带质有覆通情本”,第一句,玄奘法师这个是很清楚了,“随缘执我量为非”,啊,这个第七意识啊,昨天,天成师问三个境界,唯识提的,是带质境,不是现量境。现量境、带质境,还有一个什么境啊?

众答:性境。

南师:啊,性境,对了。这个第七意识,这个东西,前生带过来个性,带质境带什么质呢?唯识家怎么讲呢?啊,印度到中国唐代唯识家,带第八阿赖耶识种子的本质,这样讲,唯识家,你懂了吗?不懂,不明白,怎么明白?什么是阿赖耶识种子的本质?阿赖耶识本体,阿赖耶识的如瀑流,换一句话很明白了。这个,这个带质啊,带物质、带生理的关系,这个更加明白,带这个生理关系来,带质的。所以沙弥有一天跟我讲话,譬如说,她说,“师母来找我,她拉我的手”,她说、沙弥说“我懂的”,呃,“拉我的手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嘛,不会拉我的手,她必须要借一个物质来变成一个手,我感觉到是师母拉我手。”我说“你懂了,对了,就是这样”。带质的,它要借质来,带质的,所以带第八阿赖耶识本质、第八阿赖耶带四大地水火风空,带物理作用来,带身体。“有覆”,还有个范围,把自性清净面的、清净光明面给你盖住了,因为自己抓住一点了,我们手抓住一点了,就看不见外面,这个手心看不见,“带质有覆”。下面玄奘法师用得好,“通情本”,你的思想,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我的脾气,譬如我跟魏承思俩脾气爱骂人,呵,爱发脾气,或者是讲话很直。你,有些人个性内向,明明知道不对,心里难过讲不出来,他的情绪不同。情绪是生理的,五脏六腑喜怒,也与医学上通心肝五脏。所以“带质有覆通情本”,这一句懂了,第七识,意识。“随缘执我量为非”,这个意识是完全是我,业力。每个人个性不同,我的意见绝对,怎么都想不通,是我的意见,不听你的,很拗的,很拗的,现在你们讲,是非常拗,意识。

古道师:非常固执。

南师:非常固执。

天风师:执着。

南师:“随缘而执”,这个就是我形成了。所以讲他的依逻辑在,如来,一切众生皆是佛,本来都圆明清净的,一执着我以后啊,整个光明没有,变黑暗了。“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所以这个量是非量,不算现量,于自性的变出来一个作用,所以叫做非量。啊,在唯识的用因明来,现量、非量、比量,思想第六意识都是比量,都是比较,一切的学问、言语都是比量。啊,说,“嗬,昨天我看月亮看不清楚,嗨呦,天上的云啊,都是雾,那个雾啊,像太湖水的混浊水一样盖住了”,都是比量才懂,一切思想言语文字,世界上人、一切众生言语文字思想都是比量,都是比较出来的,透过文字语言。文字语言的本身拿佛学来讲,它的本身就是比量,不准确的,文字语言,啊,所以“随缘执我”这个意识量是非量。下一句,第三句是什么啊?

众答:“八大遍行别境慧。”

南师:好,你,“八大”,你要写一写了。这个意识的起来,它的作用、它的种子还八大烦恼的根本在里头。

古道师:八大烦恼。

南师:啊?八个大烦恼,一个一个名称,每一个讲起来,都太多了。八大,包括了这个心理作用、心态的作用,有八大烦恼,还有什么啊?

古道师: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南师:对。这些心理的现象都是第七识的现状,呃,都是这些。还有呢?八大什么?

众答:别境慧。

南师:这都是坏的,前面啊,八大烦恼。别境慧里头呢?这个意识你说那么坏吗?诶,有个特别的。你怎么晓得?譬如天风、天成这么年轻去出家,古道,他要求道。这个求道的心理是智慧的心理,不是一般人有的,这属于意识的特别的境界,要前生有这个根器、有修持过带过来,这个属于慧的一部分,出世智慧。所以第六意识呢,八大根本烦恼,它一起作用就有,但是它有好的一面,带一个什么啊?很特别的作用,别境慧,别境。还有,譬如一个孩子,我们,譬如沙弥现在我们这里有好多“小祖宗、老祖宗”在这里读书,他有画画的天才,他有科学的天才,他特别聪明,这是他的意识里头的别境慧。喏,你教育他,现在教育摆在这里,有些孩子,你怎么教?非常笨;有些有特别天才,很调皮,他就懂了,他的别境慧,第六意识的根根。啊,所以说八大什么啊?

答:“八大遍行别境慧。”

南师:别境慧,还有呢?

宏忍师:“中二大八贪嗔痴。”

古道师:不是。

南师:“中烦恼。”

众答:“贪痴我见慢相随。”

南师:对,还有呢?贪,意识的根本,我们这个意里贪心,个性是特别贪的。你看分析个性,意识第七识就是个性,我们现在这个个性特别贪。有人特别贪,我们到菜场买菜,尤其上海市场,你看有些高贵的太太、男人,呵,买了一把菜,都买好了,看到葱,还多抓一把,那个、那个卖葱的人瞪她眼睛也不管,她就贪这一点,特别贪。

古道师:抓一点点又不多,我亲眼见过的。

南师:呃,也不多,他,你就看到贪、嗔……

宏忍师:痴。“贪痴我见慢相随。”

古道师:贪痴。

南师:智慧没有。我慢,尤其慢,每个人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就是鲁迅写的阿Q的精神。阿Q那么笨的人,挨了人家的打,摸摸头,想打他,没有力气,“他妈的,不要紧,儿子打老子”。呵呵,“儿子打老子”,自卑感也是,自卑感,傲慢的人一定有自卑感,自卑感的人一定很傲慢,不听人家的。“贪痴我见慢相随”,啊,玄奘法师这个《八识规矩颂》是真了不起,他真有心得。啊,这是第一首,每一个识都有三首偈子、三首,第二首呢?专门教你。

众答:“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南师:对,我们这个思想停不了,自己会去想它,甚至把分别意识过去都丢了,譬如去上禅堂打坐,尽管打坐,思想放掉,自己还是不愿意打坐,或者是喜欢打坐,这个就是思量作用,意识能够思,“恒审”,经常自己无形中在思想。可是严格分析法相唯识,想是想,思是思,想是粗的,思是细的,这个慢慢以后讲唯识再讲。“恒审思量”,还有什么?(答:“我相随。”)就是我,啊,我们打坐,一定是我在打坐,“你不要吵嘛,我要打坐了”,“恒审思量我相随”,呃。

众答:“有情日夜镇昏迷。”

南师:呃,这个“有情”,我们一听,众生翻译叫有情,是不是?

古道师:是。

南师:那也可以讲成众生了,玄奘法师这里的意思不是完全讲众生。我们的情绪变动,同思想的我,同这个情绪,呃,人有情绪,情绪是第七意识的根本,啊。“有情日夜”,有情绪、有思量把你压住,“日夜镇昏迷”,智慧打不开,不能明、明白,不能自见本性,不能当下成佛,“有情日夜镇昏迷”,下一句呢?

众答:“四惑八大相应起。”

南师:这些四惑都晓得了啊。

宏忍师:贪、痴、我见、慢,八大

南师:啊,看见,上面讲过八大,八大都是。下面是……

众答:“六转呼为染净依。”

南师:意识怎么空了?分别心先空。刚才讲把“三际托空”,过去的都丢,未来还没有起,当下即空,分别心一空了,修行从这里着手。这一句怎么讲?

众答:“六转呼为染净依。”

南师:第六意识这样,当下、当下一空,象一杯浊水一样,慢慢慢慢沉渣子下去。修行从分别意识来的,所以要正思惟。这个澄清下去了以后,最后等于一杯混水一样,这个泥巴到底了,连杯子、连泥巴都空掉了,第七识无我,达到无我境界。“六转呼为染净依”,我们修行走“染净”的这一路,凡夫在染的、染污这一类。第六意识如何得到无我境界呢?完全靠第六意识的分别来,你不要轻视第六意识分别的作用。但是,认识了这个道理以后,第六意识的“三际托空”了以后,你修行一路就上来,啊。这两句怎么讲?玄奘法师讲得很好啊,喏,诶?刚才原文?

众答:“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南师:诶,修行要得清净,念头见空性,先转第六意识,分别心不起——“三际托空”了,意识慢慢水一样澄清了,走正法之路了。后面还有四句呢?

众答:“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南师:他说用功的次第,你把第六意识“三际托空”了,慢慢自然澄清,有念,其实呢,走什么人的路呢?你走六祖的师兄的路,叫什么的啊?

众答:神秀。

南师:好,怎么讲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第六意识,慢慢就空了嘛!空到了极点呢?你进去了,忽然很高兴是,晓得清净是,菩萨得、得初地,认得这个清净面了,就证入了菩萨第一步,初地叫第一步。得初地以后,得了空,叫欢喜地,高兴了,明白了。但是,要深入到第八地,无功行成,无修无证,三际随时在空,我们还在做事,还可以菩萨道,随时还在入世,还在一样在做人,别人看不出来,你的内在的念头随时在空灵境界中,行住坐卧、起心动念都在这个境界中,到第八不动地,“无功用行我恒摧”,达到无我境界,证得真正无我,证得空了。啊,所以第七识、第六识的关系是这样,那么下面两句呢?

众答:“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南师:好吧,你说,达到无我境界,学佛成就了吗?小乘的极果,不是佛境界。佛,达到了这个境界,转过来,起来慈悲喜舍、弘扬佛法,有我无我啊?啊?有我无我?

众答:无我。

南师:有我。

众人:啊?

南师:所以到如来境界的时候,十地菩萨现起,这个我,不是像凡夫的小我了,为利益一切众生、大慈大悲,“如来现起他受用”,利他,度一切众生,叫受用之我,当下用当下空,佛的境界。所以有我到无我,无我,修行有我,达到无我;无我,再起用佛的我,所以佛经上说“如是我闻”,我了,那个我。所以你说佛,佛讲经有没有分别心啊?

众答:有。

南师:不分别,他讲那么好啊?呵,那个分别心是他的般若。所以“如来现起”,到佛境界,这个我不是原来那个我,“现起他受用”,为了度众生用。这个你们不要乱、乱去妄想,功夫做不到不要吹牛。“十地菩萨所被机”,菩萨到了文殊、普贤十地以上的菩萨,成了佛才懂得。三首诗,三首偈子,讲这个意识,顺便带一下,你作参考。哈,“老虎”叫了,叫我休息一下,好,休息、休息要听、听号、听命令,呵。所以这样一个事,所以这一段,第六意识很重要,啊。

魏承思:老师,我插进来一段,那天宋军在的时候,我们讨论一件事,讨论一个问题,其实也是佛学史上的问题。就成佛以后,还有没有这个阿赖耶识?

南师:有啊。

魏承思:过去是有争论的。

南师:有的么。

某人:那还是有,应该是。

南师:不是阿赖耶识是等于这个黑暗面嘛,阴阳面,阴面叫黑,阿赖耶,翻过来清净光明也叫如来藏识,还是它嘛。

魏承思:还是它。

南师:翻过来清净面叫如来藏识,啊,手心手背一样嘛!啊,有,嗯。就是刚才讲第六识、第七识,“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魏承思:所以这个如来,是还是算是有阿赖耶识吗?还是就是同一回事,两个地方?

南师:如来,阿赖耶识是这样,讲唯识告诉你一个道理,唯识佛学的特别,把一切宗教乃至佛教一切的什么代号,连佛这些名字都拿掉,产生一个没有宗教、没有哲学、没有全体思维意识观念一个名称叫阿赖耶,很大的一个东西,等于我们杭州人讲话“木佬佬,木佬佬”,没有道理的,叫阿赖耶,哈,呃,推翻了一切宗教的外衣。

古道师:实际上是不是也就是……

男生:“夯不啷当,夯不啷当”。

古道师:宇宙万有的根本、本体?

南师:啊对了。

古道师:就后来哲学上说是这个本体、就那个本体。

南师:至于如来十号是宗教性的,起的。

魏承思:所以实际上是同一件事,是两个不同的名称。

南师:对啊,很多个名称,啊。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