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师:原文是富楼那又开始有一个新的疑问来叫佛来回答,是吧?
女生:对。
南师:什么是?新的什么疑问,你要说出来。
天风师:就是在金陵刻经处这个版本的卷四第五页第一行,前面这一段,就是第四页背面的后数第三行中间。这“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上次就讲到这里。
南师:嗯,这是什么意思?
天风师:想象之中,对,老师上次讲过的。
南师:什么意思呢?这篇文字?
天成师:就富楼那他又产生这个疑惑吧。就是说如来已经得到了清净圆满的这个“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这个本来是我们的清净本来的这个心,如来已经成佛了,为什么这个山河大地还存在这个有为相?他对这个呢产生了疑问。
南师:嗯,这个意思呢?
天成师:意思不明白。
南师:能讲白一点吗?
天成师:就是前面讲的我们这个如来藏性啊,清净本来、圆满的,就是如来那个就是已经就是成佛了以后,已经究竟圆满,圆满心不增不减,然后这个清净本来已经彻底圆满,为什么这个“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就是为什么这个现象还在?
南师:大家研究、研究过没有呢?讲到前面,前面第四卷,我们这两天休息以前是讲什么啊?这是经过听经文喽,你们都听过的,所以问你们问题。
天风师:老师,我来说吧。就是等于讲到卷三的结尾,就是从阿难这个和大众写的这个偈子,“愿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个整个的之前,从七处征心、八还辨见,到这个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等等等,讲到最后,这个大家呢、大众很多都明白了一些道理,或者是说证得了法身,明白了这个佛法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大家都很感激佛。但是呢,以富楼那这样的说法第一的大弟子来说呢,还有他认为没有透彻明白的。作为这种达到无学位的、证得无漏果的这样的大阿罗汉、这样的属于这个圣人级别的佛的大成就弟子,还没有能够究竟领会这个一些细微的、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些东西。就是说等于前卷三所讲的是针对于法身的、证得法身,这个清净无为啊,这个本如来藏啊,这些大前提去说的,大家都认同。但是作为这个有为的世界、器世间的世界,或者从修行讲这个啊,讲报身,讲这个四大的作用,他好象还是有更大的疑惑,在这个当中。就包括这个所谓的山河大地啊,所谓的地水火风啊,他还是没有透彻地领悟它的起因、变化、生成过程,乃至这个空、灭之间的这一些究竟的、实质性的,他还没有彻底地、究竟地领悟,所以说才有这样的提问,才有这样的疑惑,向佛提出来。这是我这样理解。
南师:这是天风师这里的两个“天”,天成、天风都讲了,大家呢?这是回转来,不是、不是为难哦,是过去都听过的。这是做个结论,现在再谈了,因为呢,大家听的呢,不知道哈?
古道师:实际上前面第三卷呢,主要是对于阐述这个如来藏性、不生灭性,也就是就按经文的话,说的话就是妙明真心,一直是在围绕着这个见性以及这个觉性的不变上一直在阐述。然后呢,第四卷开始呢,实际地进入到这个物理世界,那富楼那尊者直接先从,如果说如来藏性、妙明真心,本来他就人人大家都有个这样的真心,本来大家都是佛,那这样状态,云何生起山河大地十类含生,倒底怎么回事?提出一个,这个也就是这个宇宙万有生起到底是什么原因?直接切入来,向佛提出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那现在呢,一直围绕着四大等等这些一直下来在阐述,那如果说那像刚才我们前一段讲到的话,那就是、那你佛已经都成就了,那为什么如果说这个山河大地都是从一念这个妙明真心、从一念妄想、一念明觉所生起的作用,那您现在已经彻底地觉悟了,那为什么这些世界虚幻的、忽生的这些山河大地还是存在着呢?这不是奇怪了吗?诶,问题就谈到这里。我们上节课就讲到这里,具体没有往下讲,到底什么事情?到底怎么回事?然后下面佛又再重新解释。但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研究的时候,今天下午天成师也提出了问题,那前边、前边这个阐述的如来藏性以及这边提出的这个山河大地这个问题,它里面有一些相互前后有点矛盾的地方。我觉得天成师提出来的这个感觉这个也挺重要,这个天成师你得给大家复述一下,就你发现的,应该讲一讲……。
南师:对啊,你提出来讨论,对啊,后面后面一大堆的意见、理论,当面开会就是什么没有意见,耶,这样不好啊!
天成师:就是,我们研究的这个后面的后文,现在还没讲到,就是我们复习研究的时候,就是说后面有讲到这些。
南师:声音大一点。
天成师:前面“八还辨见”里面其中有一个就是“光明还于这个日”提到,后面的时候,文中就是说这个光明产生的时候,这个“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这一段的后面的这个他(这个光……)。
南师:啊?“同为”。
天成师:同为,同为圆日,呃,“日色”,“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
南师:你们哪一个国语清楚一点,帮他说明,念一下,宏忍师。
古道师:第几页第几段?
天风师:天成师说的是,后面这个第六页最后的三行,“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见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南师:不是我认不得字,是这样,叫你们再念是给大家听。
天风师:天成师是说,是因为这一段呢,我替天成师翻译一下这个“梵文”啊。这一段呢,和早先讲过的“八还辨见”,把这个空色、这个空或还给这个啊,对,光明还于太阳。
南师:哎呀!你们讲了半天,都对。现在先讲他这一点,他说矛盾,“八还辨见”里头是,光明是太阳来的,对不对?(众答:是。)现在在这一段来讲呢,为什么是太阳里头又多一个太阳啊?(天风师:对。)是不是这样意思啊?(众答:是。)
天成师:就是光色里面它就不完全就是光明的话,(南师:啊?)不完全,这一段的意思我理解,不完全就是从太阳光明。
南师:啊,是啊。那不是、你说原来讲是光明太阳来,对不对?(天成师:对。)现在讲光明不是太阳来,对不对?(天成师:对。)这样两句话就清楚啰,你们是不是都听清楚啦?(古道师:是,听明白了。)那么我没有讲以前,你们怎么都糊涂呢?文字也糊涂,理念也糊涂是,他讲的“八还辨见”,讲现象世界,我们看到同我们一样,光明太阳,这一个光明来的嘛。对不对?(古道师:是。)后面讲的是,这个太阳的光明哪里来的呢?就这个问题啰,是不是啊?就明白了嘛!这两个没有矛盾了吧?这一点没有矛盾了吧?
古道师:是,他阐述的好象不一样。
南师:对不对?好,这一点阐述,还有第二个呢?
众答:没有。
南师:这那么简单的事,你们怎么搞不清呢?
古道师:就是没搞清,下午没搞清。
南师:奇怪呗!呃,圆桌子上吃饭,端来的菜是八盘,都一样,结果放在方桌子上还是八盘,啊?是桌方的关系、还是圆的关系搞不清楚?不是自己糊涂吗?对不对?(古道师:对。)啊,这一点不成问题了啊,过去了。那么还有呢?刚才提你们问的。
古道师:没有了。
南师:没有了啊,很多问题,所以你们听了,我认为都是很好,这一次研究讲的很详细,都很懂啦,你结果是,都是青蛙跳井,晓得吧?青蛙跳井——扑通、不懂,呵,一个一个这样向井里跳,青蛙跳井是形容词——扑通、不懂。
那么现在这一段,你们刚才几位报告过去,其他还有报告的没有?其他的反正是听与不听一样嘛,也不想报告,也没有报告。第三卷以前,佛讲本体论,讲心性、本体、众生平等,啊,此心清净本来清净圆明、一念不生、无所不在,一切万有都是唯心所起的,我们用现代话来讲,假设明白了自性、万有一切都是一念之间,都是清净,本来清净,这个清净的本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是不是这样?(众答:是。)三卷以前,到了第三卷时,所以阿难也悟了,自性本来清净,个个是佛,对不对?(众答:是。)也知道了之所以不成佛,就是念头空不了,不能清净,对不对?(众答:对。)都解决了嘛!至少这样理解这卷。
第四卷开始,不是阿难作了结论了吗?身心,知道是这样,所以只求自性了,其他就没有障碍了。富楼那提出来同阿难的一样不同,好,自性本体既然是本来清净,为什么生出一个物理世界呢?有三千大千一切众生呢?果然是一心的、这个心怎么生出来这些呢?这个清净里头怎么会钻出来有为法呢?清净是自性清净、不生不灭,啊,而且心包太虚、包万有,本来清净的,既然明白了,可是他为什么?本来清净变成一个不清净的三千大千世界万有?就是这一句话,这问的有问题、有道理吧?(古道师:是。)对啊,(古道师:大问题),啊,本来很清净,等于说我们本来洗了澡,很干净的,为什么、刚刚讲刚洗了澡,完了以后衣服还没有穿好,又脏了,怎么脏起来的?就问这个话,是不是啊?(古道师:是。)比方啦!所以啊,这样明白了吗?那么第四卷了,佛再答复富楼那怎么生起来的,生起来重点哪两句话?“性觉本明”什么啊?每一次讲到这几句话,诶,宏忍师你们记得,再提一提,哪几句,黑板上写一写,使他们重新记得,也是你的功德,啊,哪几句啊?
众念:“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南师:明妙,那么之所以生起来物理世界是什么?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呢?“觉明为咎”。这就要研究啰,觉跟光明。这个里头提到最初的光明来,是哪里来?譬如这个宇宙光明是太阳,我们现在自然科学家也晓得,其它的星球、其它银河那边的世界不一定是靠太阳有照光的。我也给你们提过,譬如我们这个地球,到了北极,虽然你没有去过,现在书都读过嘛。北极、太阳照不到,但是北极自己有光明,那个叫极光,你们晓不晓得呢?(古道师:看过图片。)看过图片就要懂啊,你们几位出家学佛这更要懂啊。而极光呢很怪的,半年是夜里,半年是白天,黑暗也是半年,反正那不靠太阳这个光来的。那么是科学现在要问了,极光是怎么来的?不靠太阳它们来。
那其它的星球,佛经上《华严经》也告诉你,有些并不靠太阳发光的,这光明哪里来?这一卷里提的有哦。(古道师:半夜、半夜打雷的。)这些你们都懂,讲起来,如果是“哦哟,这和尚这辩论的,上面打嗝、下面放屁,头头是道啊!”真到自己用功,一问到你,讲不出来了。这有什么用?啊,岂止这几句话,喏,还有“性觉必明。明觉……”,啊,这些要紧的几句,有几个记得啊?我每一次讲了这几句重要啊,要记得、要记得呀,你说我记不住,你多用心,念咒子一样,念一百遍,就记住了嘛!记不住是你不肯专一用心嘛!不是你记不住,记不住就是放逸嘛,自己放松自然,不肯去记嘛,就是叫懈怠。懈怠是马虎嘛,放逸是自己放松了,把这些记住要点,才可以讲下去,不然《楞严经》,我讲,我都一边讲、一边在后悔自己讲的有屁用啊。讲了你们也听了,听了也白听了,我也白讲了,就是吃饱了饭没有事,搞这个白空事干嘛呢?那么,这样懂了吧?你还有第二个问题呢?天成他说还有几个问题,天风讲天成还有几个问题,一个问题给我一讲,他就,其它就蔫下去了。
天成师:我哪有讲有那么多问题啊。
南师:就是这个问题啊?(天成师:对。)这个问题答案解答了没有?这是理念上问题,不是我们重要悟不悟的问题,这个思想上道理上没有懂嘛。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第四卷。第四卷开始,佛就告诉什么“觉明为咎”,这个就不考你们了,一考你们,每一个考倒的,都白听了的,白念了的。因此,佛就说这个“觉明”以后,生起这个世界以后,变成哪一种,永远连续下去三个要点是什东西?
众答:“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南师:对,尤其朱校长在这里提出个“世界相续”,世界是宇宙,宇宙就是科学——时间问题、空间问题。所以他要求哪一本佛经上专门提这个,他选的,一下,那一天晚上我说你对了。世界是什么啊?
众答:“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南师:关于世界,他怎么说?他一下懂了,你们统统没有听到他,所以人家好的话也听。世,就是时间;界,就是空间,时空两个交待了。因此,时间、空间两个问题解决了,不需要再求佛经,所谓世界是这样,等于我们中国道家讲宇宙,什么叫做宇啊?
宏忍师:上、下……。
南师:你就讲嘛!你跟这些人都听过的,甚至那些出家、那一边的女的,都听了我几十年,十方的干饭吃了那么多,都白吃了,来生怎么还账,你想。上下古今——时间,为之宙,啊,宇是空间,一个是时间,一样道理。现在科学问题追的也是时间空间问题。所以有科学家在这里可以谈谈,没有科学家,你们也说懂科学,讲出来还不服气呢,自己很懂科学,结果不懂科学。然后讲三种相续,一个是世界的相续,形成,本体心物一元的,一动念了以后——“觉明为咎”,引起了这个世界是时间、空间构成了万有世界,连续不断,连续不断中间有没有变化?
众答:有,变化。
南师:变化,哪八个字啊?
众答:“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南师:对了,佛经都答复你的,都要记住啊!不然你吃了干饭,有罪过的。他整体有变化,归纳起来八个字。然后是,“众生相续”是讲什么啊?因此有了世界以后,有哪些众生呢?归纳起来有四种,“胎卵湿化”,互相杂食,互相吞食,同达尔文进化论一样了。啊,那么为什么相续呢?后面有个果报的问题,“业报相续”,三种,三个台柱一样,要点撑住了整个的世界——物理世界。啊,精神世界存在这个作用,是不是这样?(众答:是。)要问到你,答复得这么明白嘛。天成,是不是应该这样?
天成师:是应该这样。
南师:啊,因此你不应该这样,是啊,对不对?
天成师:所以还在学习。
南师:哦,还在学习,这一句话可以挡一切,呵,嗯。然后到这里,呵,富楼那岔过来,好了,自性本体都是一个,众生同体,那就奇怪了,你都,你老人家、师父啊,你成佛了嘛!好,你已经跟本体合一了,啊,为什么你成佛了,我们还不了呢?呵,岔过来问这个问题。啊,所以这个悟道与不悟道啊,人家宗教呢,乱窜,你去出家吧,一人出家九族升天,真的剃了光头,九族就会升天?呵,那富楼那今天问的问题,我说我们是你的徒弟,你已经成佛了,我们不要修,也成功了呗,本体一个嘛,心物一元嘛,是不是啊?(众答:是。)他问这个问题了,呵。几乎问这个问题,相近的,里头内涵还不止这样。那么,“佛告富楼那”,答复他,呵,嗯,很有趣的答复了,比方,你念下去,这一段佛经。
众念:【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焂(shū)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南师:好,先到这里。这你。
天风师:大家消下文。
南师:大家消文,啊,不要看天风师消文,你们自己也在消文。所以消文,你们自己也把文字解释一下。啊,天风师是代表大家做个解释,他的对与不对,你们一边听了,有时候心里想,诶,天风师的不对,你的对的呢?你当时自己就要这样啊,这样就是研究,这是求参悟,不然都是白过了,出家也好,剃光头也好,都白剃的啊。嗯,好了,他来消文。
天风师:“佛告富楼那”,就是这一段呢,就给他作了一个比喻,比如一个迷路的人,那么在一个地方,这个“聚落”也指一个地方啦。
南师:“聚落”是村庄,这个名称要注意了,学古文、中国文字,“聚落”是什么意思?就是古文说村庄,古人讲一个“聚落”,不是代表村庄,一个县、一个乡镇、一个团体、一个社会,都叫做“聚落”。
天风师:聚居地。也就是,现在俗语说那么一个啊。
南师:一个地区。
天风师:一个地区,一个地方,那么“惑南为北”啊,就是他因为有这个迷惑,用我们现代话讲可以理解,叫转向,到了一个新地方,搞不清楚这个东南西北了,就把南当作北,叫“惑南为北”。那么,有这个比喻提出这个问题呢,引申出来说“此迷”,这个迷惑,是因为,又“为复”是两种啦,这样那样,是吧?“因迷而有”呢?还是“因悟所出”?那么他这个迷惑是因为这个迷本身产生的?还是因为有这个觉悟而产生的?“所出”嘛。这个“富楼那言”,佛这样的一个提问,富楼那作了回答,说“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这一段回答呢,就是富楼那的理解,说这个迷惑的人、迷路的人,他并不是因为迷,也不是因为悟,就是跟前文所讲佛所问的,就是这个“因悟而出”呢,还是“因迷而有”呢,那么他说也不是因为迷产生的迷,也不是因为悟产生的迷。“何以故”,什么原因呢?说“迷本无根。云何因迷”啊?说迷、迷惑,这个迷路,迷闷的本身,它也没有自性,它也没有一个根本的东西,追根揭底,它也没有一个根本。所以说,你怎么能说它从那里产生呢?说如果按照一个、另外一个比喻说,一个种子会长出一个什么样的树,而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根。而这个迷,它没有根,也没有种子。说“悟非生迷。云何因悟”,这个悟和迷其实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就这两个状况的比喻和假名。所以这个悟,觉悟本身并不产生这个迷,说“云何因悟”?这个原因就不在悟、悟的这一方面,这个悟当作一个名词来理解了。
说“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焂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这个佛接着这个话呢又给富楼那一个提问。佛说了啊,那么这个在村庄里迷路的人,他在迷惑的时候呢,如果有一个明白道路的人、一个清醒的人给他作了这个方向的指示,他就搞清了方向,知道东南西北了。那么富楼那你看,在这个前提下,你怎么理解这个问题,这个意思是什么样的呢?这个人,他已经迷路了,“纵迷”嘛,即使迷了路了,那么经过人的点化,指示、指明了方向,他也知道了东南西北,所以在这个村庄里,他还能不能再产生一个迷呢?“更生迷不”,“更”就是第二次了、重复了,或者是说,这个“不”是一个设问,否定还是肯定的意思,他还能不能有迷呢?这个富楼那回答,“不也世尊”,这个很简单,说,就肯定地回答,否定掉,“不会的”。
那么,这个下面这个之后呢,经文是佛说的话,佛又说了,“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那么跟前文所讲的,这个为什么佛证得了这个妙觉明心、这个本如来藏,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状忽生山河大地”,又生出这些瞪发劳相,又产生了这么多等等等等,应该是随着佛的圆满寂灭,这一切应该都寂灭了才对,怎么还存在了呢?而且还有那么多有为的习漏。那么,这一段,佛就回答富楼那,说“十方如来亦复如是”,从一个迷路的人变成一个清楚的人、明白方向的人,他就不会再存在这个迷了,这个迷已经被破掉了,所以“十方如来亦复如是”,也是同样这个道理。
“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那么,接下去又引申、概括,这说法就概括了,从这个比喻这个方便的说法当中概括出来了这个道理,说这个迷呢,也是没有根本的,你说那也知道,它也没有自性,它没有一个根本性的东西,它也是一个尘劳啊,这个空中花、水中月,都是尘劳,没有根本。说“昔本无迷”啊,早先的最初的这个,这个“昔”当旧时讲。那么“昔本无迷”呢,就是早先的这个本如来藏啊、妙真如性啊,他是没有这个迷惑的。那么,当他有了这个迷惑,就需要去觉悟的嘛,这个觉字也是相对产生的。说“觉迷迷灭”,等你觉悟了,这个迷它当然就消失了,就寂灭了,就是灭掉了、没有了。因为你这个迷本身是一个迷惑的状态,在这个句里作一个形容词。所以这个迷被破掉了,所以已经清楚了,这个迷自然就不存在了。说“觉不生迷”,那么这个觉悟的东西,它并不产生迷。说“亦如翳人见空中华”,就比方说,就象一个人眼睛有毛病,长了什么东西,长了眼翳,那么就看到了空中有花朵、有鲜花,这是一种病态的、眼病的一种变态式,视线的错觉。那么,“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如果这个眼睛的病治好了,这个虚空中的所谓的这个幻化出来的这个花,自然就消失了。
接着往下说这个,“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那么,就是又有一个更加愚痴的人呢,他会在这个虚空中所产生的这个由眼病产生的这个花朵,“所灭”,所消失的地方,本来这个虚空就没有这个花,因为人有这个眼病幻化出这个花,这个花,随着眼病治好,这个眼花的、这个变态的影像已经消失了,但是这个消失的虚空中,有这么个愚痴的人呢,还在这等着“待华更生”,还等着原来灭掉的这个虚、幻化的花朵呢,再产生出来。那么佛就问富楼那,说“汝观是人为愚为慧”,说你看这个人他是愚蠢呢还是聪明呢?“富楼那言”,说“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顛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这个富楼那这个说得非常肯定,说你看,这样的虚空中本来,“元无花”,本来就没有这个花,是因为妄见、变态的视线看见了这个花的生灭,那既然这个花已经在虚空中消失了,那么就是这个我们看见空中这个花的消失,本身就是一种颠倒妄想,一种虚幻。说“敕令更出”,你还等着这个花重新再冒出来,说这个人不是一般的愚笨和狷狂、和这个疯狂啦。说“斯实狂痴”啊,也就是痴,痴迷的太厉害了,这有点太过份了,这个已经不可理喻了、不可言喻了。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就是这个富楼那就跟佛呢这样一个反问,说你怎么还去说他这样的一个不正常的人是愚蠢的还是聪明的?你这个问题好像都不成立了。刚才是念到这儿是吧?(众答:对,对。)那就先、咱们先解释到这,这段经吧。
南师:啊,他消文,把这个文字解释,你们诸位有意见没有?讲一点意见听听啊。
宏忍师:有意见。
南师:嗯?
宏忍师:有意见是那个读音的问题,那个“更生迷不(读音否fou)”,那个不念“迷不(bù)”,然后那个“不(bù)也”不念“bù”,我们这念这个否“fǒu”也,等于这个一样。
天风师:是是,对对对。
宏忍师:音,读音那……有三个音嘛。
天风师:这个是个转注字,对,转注字,对。
南师:嗯。
天风师:是是是。我们就是现在就讲的这……
南师:哪个字啊?
天风师:就这个“更生迷不”,他就是那个用现在讲是“否”。
南师:嗯,那是否字,还有个什么字啊?
宏忍师:还有个不(bù)也,它是不“fǒu”也。
南师:啊,这个是文字问题。
宏忍师:文字问题,读字问题。
南师:还有呢?你们大家那一边呢?那边很多人吧?好像没有人。
古道师:对,每一个桌子都是人。
南师:苍蝇在蚊子眼睫毛上做了个窝,呵,在十字街头大叫土(地)广人稀啊。一个人都没有,那都不是人,呵。(南师叹一口气)哎……你看佛经很有意思吧?
天风师:有意思。
南师:佛答复这个问题,作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有意思的比方。他这个比方,一个村庄里有个人走路,忽然迷失了方向,他本来是这里出去,我们现在讲啊,本来这个人是上海人,六十年没有回来了啊,到了上海认不到路了,会不会啊?
众答:会,也可能。
南师:对了,很现实,啊,不晓得哪里、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了,因为土地有变更了。好了,他说这个人迷失了方向,问两个问题啊。此人,啊,为什么迷掉?啊,因迷失了而不悟、不明白,还是因不明白而迷失了?一个问题两边问法,这是逻辑。对不对?
天风师:对。
南师:这个人,东南西北这样子一下子忘失了,哎唷,到了这里应该哪边转弯?左转、右转、向前转搞不清了。迷失了方向的人,因为迷失了不知道方向,还因为原来很明白而迷失了,是不是啊?
古道师:是。
南师:假使一个人到了上海,这老上海几十年不回来,现在到了上海不晓得走路,会不会啊?
众答:会。
南师:他本来明白的,哈,忽然迷失了。或者因为他本来不明白而迷失了,就问这样一个问题。
天风师:对。
南师:中间文字反复,以文学讲逻辑思辨的问题,认清方向的问题,是迷悟两个,也比方了迷悟,换一句话已经骂了富楼那。呵,你怎么问这些笨话呢?啊,你还是明白人?还是糊涂人?是不是这样?
天风师:对。
南师:已经骂了,啊。佛又作一个比方,譬如迷了路的人碰到一个人,指示、指点了,“哦……,呵,你背后转弯就是你的家耶”,“嚯……,原来在这里哦”,哈哈大笑。啊,那富楼那,“此人纵迷。于此聚落”,现在他明白了,我的家原来右边转就是了,他还会不会迷呢?碰到一定会想的,他不干。他就问富楼那这个问题,啊?一个人既然转了方向,认得了,悟了嘛,“我原来就在这里”,他说他还会迷吗?啊,那富楼那,你问的问题好有意思啊,十方如来、过去佛、现在佛、十方上下都有佛,明心见性悟到了自性佛的时候,啊,也是这个样子。因为“此迷无本”,这个迷跟悟啊是两个字,这个里头你就听到现代学禅宗、学密宗、求佛法,啊,出家吃素为了求明心见性成佛嘛!啊,为什么?因为自己迷了嘛!啊,“此迷无本。性毕竟空”诶,这个迷是你自己迷诶,你自己现在要去求道、要去出家、要去修行,也是你自己玩的。你认为这样玩,一定会成功的。如果真的开悟了,你才晓得这样玩也不成功,那样玩也不成功,都成功了。啊,所以迷本……“此迷无本。性毕竟空”,迷悟之间自性是一念之间嘛,迷了也是这一念迷,悟也是这一念悟,他自性、这一念自性——毕竟空。所以真正悟了的人,他对一个地区作方向来讲:真正悟了的人,才明白了,“我原来也没有迷过哦,本来没有迷过啊!”但是自己心理上觉到自己见不到自性,迷掉了。“昔本无迷,似有……”,啊?
宏忍师:“似有迷觉”。
南师:“似有迷觉”,“似有”,耶,“迷迷觉”你多一个字了啊。
古道师:“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落了一个觉字,是吧?
宏忍师:多了一个字。
南师:她多出一个字,所以我搞迷了,我给阿俊迷了,“似有迷(迷)觉”了,“似有迷觉”,阿俊给我多写了一个字,我一看不对啊,所以我还没有迷,嗯,“似有迷”,本来是无迷,好象自己迷了——“似有迷”。“觉迷迷灭。觉不生迷”,既然晓得自己骗了自己,觉悟了就不骗自己了,就不迷了。“觉不生迷”,不迷并不是说我悟了生出一个不迷诶,迷悟就是一个体,翻过来那样——就是。啊,他说譬如有眼病的人看到空中有个花朵,等于我这两天有眼病,呃,看到,你们看不清楚哦,前面东西有弯弯曲曲的,这是眼病,见空中花,病好了,虚空中没有花朵了。啊,呃,“(若)华于空灭。忽有愚人”,空花没有了,眼睛好了,还在空里等空花再出来,这个比方有趣吧?大家都懂,对不对?
众答:是。
南师:你们懂了吗?
众答:懂了。
南师:你们打起坐来,有没有境界啊?
众答:有。
南师:打了坐,境界,过两天还有那个境界吗?
众答:没有。
南师:啊,拼命去追那个境界,是不是?
众答:是。
南师:是不是这样笨呢?
众答:对。
南师:哈哈哈……。(众笑)
南师:追逐空花,是不是?
众答:是。
南师:哦……,我在崆峒山,那个修行多好啊!一念不生啊!很清净啊,忽然下来挑水,啊,听到这个男女关系,喔嚯,变了,(古道师:空花没有了。)现在我想啊,想回到崆峒那个境界,没有了。你说他是清醒还是迷?
天风师:不敢说。
南师:“汝观是人为愚为慧”,所以你修行要注意哦!每一个境界、每一个气脉、每一个经过、每一个程度,迷悟的道理一样,你认为这个是对了吗?都不对,嘿,都是空花空灭。空花空灭不是不对哟,你不用功还没有空花诶,是不是啊?古道?
古道师:是。
南师:对吧?不用功还没有耶,这个里头有进一层道理,在里头要体会。
富楼那说,诶,我懂了。啊,“空元无花”嘛,“妄见生灭”,虚空中花朵,譬如我打起坐来,一个境界,看到光明啊、看到清净,忽然这两天打坐到身心很清净啊,你那个清净也是空花。“妄見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你晓得本身颠倒,你又落在颠倒。啊,所以拼命追求颠倒,这叫痴狂外边走,叫外道。外道就是痴狂外边走,心外求法,一切唯心嘛!啊,他说,那你还要讨论这个疯子,这就是笨人,笨人你还要讨论。诶?这个人聪明还是笨?既然叫笨人了,没有聪明的,本来就是笨。这是佛这一段是骂富楼那。“佛言”,佛再说,“如汝所解”,照你这个修行、这个功力,你怎么还提这个问题问我啊?照你这样解释,你还问我“诸佛如来妙觉明空”。
众念:“何当更出山河大地”。
南师:怎么样又生出山河大地呢?他说,我作个比方给你听,譬如有个金矿,挖金矿找黄金,金矿挖出来的时候,这个黄金不是生来、挖出来就金戒指一样啊,就是我这个眼镜、金边的眼镜就是那么亮吗?不是的。
天风师:砂金。
南师:不止砂金、土金,任何一个金都是杂乱的,要把它经过火风水煅炼出来,把这个金拿出来,变成真金,我们讲打成纯金,这个黄金。金矿出来,都夹杂了泥巴、尘土的。“其金一纯。更不成杂”,所以当完全煅炼好了,这个故事要注意喽!这个黄金煅炼好了,啊,再不会给泥砂混杂。啊,这是第一个比方。第二个比方,佛说,这块木头,啊,没有火,把它点火烧成灰了,啊,它只变成灰了,不会变木头,这是两个比方。“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悟了道的人,他本身已经提炼成金矿了,不会再夹杂泥砂了,啊,等于木头一样已经是灰了,所以大阿罗汉最后得道叫“灰身灭智”,不是没有智慧,不需要再用智慧,无学位了,不需要再学了——到家了。“灰身”,这个肉身的什么气脉、肉体都不要了,自己提一个念头就把它化了。他不会这样,呃,“亦复如是”。
薛虎:老师啊,一个钟头了。
南师:哦,好,再来一下。“富楼那。又汝问言”。
众念:“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
南师:好,这个放下一次了。啊,薛虎叫停在这里。这是答复一个迷悟的问题啊。这要回去大家研究研究,啊,不要给经典文字骗住了。哦?一个钟点啦?
薛虎:啊,一个钟点。
南师:那要……我都迷了,好在薛虎提出,我悟了。这个要……这个里头都含有很深的道理。
天风师:太深了,太深了。
南师:自己要去参考啊!“迷无生灭”,换一句话说,成了佛还会不会来变众生?都要搞清楚,成了佛不会来变众生,这个佛白成了?成了佛又来变众生,何必成佛?呵。(众笑)啊,都是问题啊!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