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念:【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萨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义决定。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
天风师:这段挺多的,先念到这儿吧。
南师:暂停了,这叫暂停了。
天风师:对,因为这已经一个页码半了。
南师:好啊,这里很重要哦。这一段大家要仔细哦。
天风师:先消文吧。
南师:真正学佛的道理来了,不是普通哦,消文吧。
天风师:接着昨天,这个就阿难请求佛的这个慈悲开示。这个又礼佛,又五体投地。然后,这个时侯呢,“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那么这个时侯呢,佛陀也是出于这样的慈悲之心哪,对这个法会当中的这些二乘弟子们,还有一些大众,他们都属于的这个菩提心、这个究竟圆满的正觉还没有领悟,这样子。当然没有领悟,也做不到。就是理也没有到,事也没有到。包括为了后世,为“当来”嘛,为后世佛灭度之后,这些……就像末法时代的众生,为了长久、未来的,未来际的要学佛的人,要生发菩提心,也是为他们来开示一条最好的、最圆满的,就是又用这个妙字,这样一条修行的道路。那么,一般来说,这个就是指的是具体修行的功夫和方法了。就是明白了这个佛法的道理,明白了人生宇宙的真谛,那么就需要一个恰当的、可行的、方便的,乃至于对应每一位众生的根基的这样的一些具体修行的办法。给大家提供更多的道路和路线,这样的话就,“宣示阿难。及诸大众”,就说“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你们如果是确定要普度众生,要发这么大的心愿,要成佛,要求得无上正等正觉。能够对佛法有信心,就是“于佛如来妙三摩提”,这三摩地呢,我理解的经文当中呢,有三昧、三摩地啊,三摩提啊。这个可能是翻译的不同吧,一般来说也无非就指的是禅定,讲得具体的修法。所以说诸佛菩萨都要是要经由这样的一个禅定的路线,不管什么入门的方法,都要走这个禅定的路线,来通达这个智慧的彼岸,包括实现、求证这个菩提心的这个果,求得菩提果,都要经由这样的一个必不可缺的路线。没有听说哪一个佛是没有修过禅定就成佛的。
“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那么,对这样的一个修法和路线有信心、不懈怠、勇猛精进,相对于“不生疲惫(倦)”,首先应当明白,明白什么呢?就是最初的发心的动因,就是这个发心的根源。本发心、初发心,这里面有两种决定性的意义,有特别重要的两种含义和奥妙在这里面。那么怎么样叫做初心、二义呢?初发心的两种决定性的意义呢?这么重要的两种意义是什么呢?怎么样来确定呢?佛接着就讲了。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那么就是怎么样理解,这个第一义不是我们讲的第一义谛那个义,也不是无上正等正觉的那个义,这个就是两种决定意义的第一个,就是括号一,小标题的意思。那么是什么呢?“汝等”,你们,假若真的是要修无上正等正觉的这个成佛、求得佛果这样的修行,走这条路线,舍弃这个声闻缘觉的小乘的路线,去走菩萨道,入菩萨乘,也就是第一乘,佛乘了,就是回小向大,像佛一样这样的究竟的果位。那么,就是当然是要进入以佛的知见、以佛的教导,进入佛的这样的见地,从理上进入这样的见地,才能修成佛果。也就是说,你们不明白这个道理,是不可能求得正果的。
第一,要明白什么呢?就是应当审观了,就要明白,要审视、观察、观照,把这个事情理顺清楚。就是因地的发心和果地的就是这个觉悟的、究竟的觉悟,是一样的呢?还是不一样的呢?就“为同为异”。就等于说,最初的发心——因地嘛,一直到果地的成就——觉悟的成就,因果关系啊,相当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提出这么一个设问。然后呢,其实这也是佛自问自答的。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这自己的回答,就是否定了这个设问就是告诉你,不是那样的。事实上是,这因果是不昧的,这样所讲的是相同的,有因果关系的。“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你用一个有生灭的心去求这个无生灭的果,那就显然是求不到的。就是把这个因果的关系,在这里面所讲的这个因果不空啊这样一个道理,包括因地的发心和果地的修证的果位这个关系,一句话就说明白了。说“无有是处”,说没有一点是对的,错误的。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从这个道理去观察它,就是观照啊、明了,把它闹清楚。说“诸器世间”,诸,就是所有的了,就是基本上所讲,所生存的这个物理世界的、这样的一个能够承载这个整个世间的这么一个物理世界。“可作之法。皆从变灭”,这一切可以造作的、可以改变的这样的一些有为法,是、他们全都是遵循着这个变化、生灭的这个规则,都是一样的。就是有为法,诸有为法、诸有为相都是有生有灭的、变化无常的。然后佛又接着说了,“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说阿难你去观察,这个器世间这些一切可造作之法,这些有为之法,哪一个是究竟都不损坏的呢?但是呢,你从来就没有听说过,闻啊---听说、听闻嘛,没听闻过虚空它会腐烂损坏,没有听说虚空,就是等于这些四大的和合,这个世间、器世间的,不管是自然的也好、非自然的也好,它都会损坏、都会变迁,迁流无止。但是呢?哎,你没有听说虚空它会损坏。
“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因为这个虚空啊,它本身来讲,抓不着、摸不着,无形、无色、无相,就是“空非可作”嘛,它也没有什么可以造作的、可改变的。所以说呢,从始到终它都是没有损坏、没有生灭的。“则汝身中坚相为地”,当然这里面,也就能够影射或者是说到这个器世间的物理世界的四大和五大,包括人体——人的身体这个四大。那么,这是它就有这样相应的关系。在佛学当中,也经常把这个人体的四大和器世间的存在——客观存在这个四大当作一体来讲来讲去,进来出去,相互作为比喻。那么这就是说,你的身体当中这些坚硬的部分,坚相和显现出坚硬的部分,它属于地大这个种性。“润湿为水”,这些流动性的、湿润的,这个属于水的种性。说这个暖相,“暖触为火”,暖相和触法,和火大的种性。“动摇为风”,这些能够吹拂的、摇动的这些能量,都属于风的种性——风大。
“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诶,那么就是这个地水火风它的作用,这里称为“四缠”。诶,他就把你的这个湛圆灵妙的妙明真心哪,哎,他就把它给缠缚了。因为有四大的作用,就像说我们这个身体这样一些觉受啊,或者是一些反应,他就会对这个妙觉明心,对人的这个觉知性啊等等等等,产生……主要是特指意识了,诶,它对这个心意识,由物理到心理方面起到了这样一个转变或者相关联的作用。那么就会在几个方面,“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那么这个地水火风这个四大和合的身体,它就会显现出,这个“视听觉察”这里面又用了新的名词了,“为视为听。为察为知”,实质上你看,也就是见闻觉知嘛。这个视就是见,听还是闻嘛,觉还是觉,这察就有知的作用。说穿了,这个地水火风这个四大种性的这里,对人的妙明真心,这个妙如来性啊等等这样一些,说妙真如自性会形成这四种缠缚的作用。那么也就是你的见闻觉知。那么从始入终,就是从无始以来,就是对人身来说、对无量劫来说,都是这样的。那么他就会形成这样“五叠浑浊”。浑浊是一个专门,下面要解释的,这样一个新的名相,后面有五浊呀什么的。那么这个五叠呢,就是表示它在这个浑浊当中呢,这个之间的穿插的关系和这个相互作用的关系,会形成很多叠叠层层、层层叠叠这样的一些交互的作用,用了一个五叠又是个新的名相。第一段先讲到这里,大家谁有什么不同意见,有什么看法。
南师:现在天风师消文,把这个文字大义讲了。这一段是开始非常重要,在《楞严经》,讲修持用功夫了。由七处征心、八还辨见,中间又讨论到心物一元,形成这个世界。这个形成世界以后,这个世界里头有生命、有众生,包括我们人。那么众生的生命存在是业果报应,轮回流转,生死问题。讲到这里,阿难同富楼那都明白了,但是阿难在这里很慈悲,代表大家再起来问。这一段经文特别留意啊!尤其你们出家、在家学佛的人。
刚才消文,文字大概是这样,你们平常也看过,都好像看懂了。我相信,没有用心没有懂,因为没有像我一样。为什么?你看嘛,《楞严经》,我一字一字一字分成两半、合拢来,一句一句、一行一行的,把它用白话文把它表达。不是表达对哦,这本书叫《楞严大义今释》。当时在台湾,为了打击一班讲唯物论的,一班人反对佛的,有点偏向于理论、哲学方面的。这个道理还不是讲书的问题,是我是这样一字一字用心过来的。你们读书也好、做事也好,我看来,没有我仔细,又很聪明,自己都看过,以为会,所以《楞严经》自己没有好好研究。我首先告诉你,给你们讲过,我在读全部大藏经的时候,我把楞严、楞伽、圆觉、金刚经,这几部经典抽出来不看。为什么?不要妨碍我闭关的时间把全部佛经看完,这几部经典,世界上、社会上找得到。当年我阅藏的,看看整个大陆,大藏经没有几部啊,全体内容看不到。所以不是,愿意把精神、时间……这几部经,我想将来闭关出来了,随时可以摸的。不晓得到了台湾以后,就那些,《禅海蠡测》第一部,先翻《楞严经》,因为第一次开讲,在台湾也是《楞严经》。我现在讲的话,就叫你们读书仔细,看经,警告你们。这一段文字,刚才消文,大家看到了。那么,我们再来,要了解他的秘密。所以,天风师消文完了以后,我问大家意见,有意见先提,提就是表示你仔细看到了。你们一声不响是客气,或是难为情,或是懒得动,都不对的,这个心态。
现在我再说,阿难提这个问题,第一句经文开示,“尔时”,当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发慈悲心,“哀”就是慈悲心起来了,可怜呐,心念动了,当时在会的大阿罗汉们,包括十大弟子,一切人学佛的,多半是声闻众。声闻众同我们一样跟到听的,听了以后啊,跟到讲佛学、讲道理,听来的,不是自己悟出来,这叫声闻。声闻就那么简单——听众。如果研究佛学,听众的声闻乘、缘觉乘的人有多少?千二百五十人,经常提,这叫常随众。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永远跟到佛,释迦牟尼佛在,跟在身边的,到哪里,他到哪里。这一千二百五十人里头,你们要研究了。舍利弗带了几百人,舍利弗出场,佛还没有说法以前,他已经是大师了。两个好朋友,一个舍利弗、一个目连,两个人始终一辈子是好朋友,一辈子是同参道友。可是两个法门不同,所以死的时候,两个人在佛涅槃以前先走了。换一句话,舍利子舍利弗同目连,比释迦牟尼佛年纪都大。所以有些经典上讲,佛出场只三十二岁开始说法,很多人来很惊奇。一个太子出家,现在弘法,那么多弟子跟他,这些舍利弗、目连名气那么大,带领弟子一起皈依他,一个人手下都有几百人。所以我们看大藏经里头有舍利子讲的著作叫什么?你写一写。还有目连尊者的著作,跟佛以后的著作。所以真正要修行,要研究小乘,要看他们的,他们对弟子们的说法。舍利弗、目犍连都记……他们的弟子还记下了他们师父的话,都讲的佛法。所以我们打坐修行用功,在里头他们很多经验,这些都是叫作,都是罗汉境界,后来都是大阿罗汉……还有呢?迦叶尊者,不是禅宗这个迦叶祖师。两兄弟吧?三兄弟,也带四五百人。所以,一千二百五十人。真正跟佛出家——五比丘。啊,五比丘的因缘你们都知道,佛到出家,到山里头修,他的父亲皇帝当然不放心啰,太子,叫大臣,高干子弟,很了不起,高干,要他们五个人一起,远远地看着太子,跟着太子修。后来是最初的比丘,这是佛收的弟子。禅宗的迦叶尊者,单独的,两夫妻是单独一路,传佛心法的这个迦叶。千二百五十人中的有他们这几位,迦叶尊者,都特别。但是,像迦叶尊者这些高一点的,属于缘觉。自己发心,有所感触也出来修行,跟佛出家了。这个声闻缘觉呢,我们现在研究佛学,把它归成小乘众,这是佛经上提到小乘,有功夫、有方法、有修为啊。练身体啊,打坐啊,做功夫啊,都有一套,很有一套的。所以还有一本经叫大家注意,《大毗婆沙论》,这是谁在执笔的啊?主持的呀?宏忍师啊,(古道师:五百罗汉造)不是。一位带头的是谁啊?宏忍师跟我很久了,常常提的,她到时间记不起来了,哼,啊?
宏忍师:我想一下。
南师:你等一下想,所以你就要自己反省,注意啊。更重要,《大毗婆沙论》,集中了这些五百罗汉,这些……目连尊者各人修行的因缘经过说法。如果研究佛教,所以你们将来真办佛学院,要从这里着手。我认为太虚法师以后,现在佛学院,嗨哟,讲一讲三十七菩提道品,讲一点俱舍论,讲一点唯识,这样就算佛学院了,那真是笑话了,这是我顺便讲。但是,在这里面看到啊,大乘尤其到《楞严经》,世尊发悲心,哀愍在会的这些大阿罗汉们、缘觉声闻,还没有发心学菩提心呢,还不是,“于菩提心未自在者”,是发心出家修行,但是走的是“自了汉”的路线,想自己跳出世间得道成就,没有想成佛大彻大悟。除了佛以外,自己更没有担当,我要成佛,不敢动这个念头嘛。菩提心是大彻大悟,学佛的大乘。对于菩提心,真要研究。所以最初的,在印度世亲菩萨,有一篇文字叫《劝发菩提心论》,也是这个慈悲心。换句话,认为你们学佛的,出家在家根本没有发心,走的都是偏差之路,没有发菩提心。但是菩提心是体,它的起用是大悲心,就是四个字,慈悲喜舍。真正学佛的,哪一个真做到了慈悲心?严重讲,几乎没有。都是个人自私的心,没有发菩提心的人。菩提心,他的行为是大悲心。体是大彻大悟成佛之心,所以叫发心,发菩提心。因此,你看到是叫龙树菩萨啊,特别也看到《劝发菩提心论》。
那么在《楞严经》这里,先提出来,佛起慈悲,可怜会中这些有所成就阿罗汉们,对于佛法的菩提心没有摸清楚。四个字,三个字,还没有自在,没有找到根本,没有找到根本,不得自在。不自在三个字。自在两个字很有意思,自己觉得,中文来讲,自己就在这里。自己本来有,个个是佛,可是你没有找到。有些悟了,即使找到了,比缘觉高一点的大菩萨,得到菩提心,到达了明白了,还起不了作用,也不算圆满。所以菩提心有那么严重,学佛要发菩提心。而佛呢,这一次同情会中缘觉声闻,当然我们这些还够不上,他于菩提心未自在者。佛的第一念,要讲修行之路,修行这一条路,说成佛这一条路,怎么修行。第二个问题,即为当来的,啊,佛灭度后的末法的众生发菩提心,真正学佛,佛法是什么?发菩提心,大彻大悟,自己成佛,找出自己自性佛。所以你们有时候在庙子上念,当然现在庙子上不一定念这个。四句话,六祖的四无量心,第一句是什么?
众人:“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师:接近菩提心了。但是六祖改的,“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
众人:“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
南师:对,正统的发菩提心。你看他一个小动作,现在庙子上都没有了。念的是自性,发菩提心,为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至高无上只有一条路,所以《法华经》讲佛法只有一乘,没有小乘大乘,也没有人天、声闻、缘觉、菩萨。没有五乘道,只有一条路,就是成佛,其他都是方便法门。等于我们毕不了业,啊,毕不了业,慢慢走嘛,先给你一个学位,学士啊、硕士啊、博士啊,骗骗人。哼,给你声闻啊、缘觉啊、四果罗汉,哈,十地菩萨,都不究竟。因此“宣示阿难”,宣布,公开讲,“开示阿难。及诸大众”,你们现在起,真的学佛吗?决定要发菩提心,要走这个路线吗?“于佛如来妙三摩地(提)”,三摩地,刚才天风师解释了,总而言之就是个定,大定,一般都是这样解释。你看从唐代开始,注解《楞严经》,叫楞严大定。我们看看《楞严经》,本身有这两个字吗?
众人:没有。
南师:对呀,后人给他加上的。不一定是定,定慧等持,三摩地就是境界。我们后世跟到唐以后一般法师们讲,三摩地是定,啊,就是由此。有各种三摩地,三昧。他现在加一个字,你也懂了。他说成佛的境界,定慧等持的那个,不能专指这个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地”,哎,上面有哦,这个就是无上乘的路线,不是定,如果说是定,已经偏在一些、一个法门了,不是,已经不是无上乘了,偏于慧也不是,定慧等持乃至超过定慧。“于佛如来妙三摩地”,“不生疲倦”四个字,严重了。我们看到很多人学佛、出家,乃至抛开家庭,诚恳去修行,学佛走一半,走几步路不走了的很多,生疲厌了、疲倦了、累了,摸了半天摸不到底,搞个屁啊。哼,倦了、累了,想睡觉了,放掉。所以这里四个字,很严重,“不生疲倦”,疲倦两个字,文学字,在唐以后,应该《楞严经》先用“疲倦”两个字,中国人后来变成俗语了。你们很少了,譬如我记得有安徽的朋友,当年,常常跟我讲,哎,我请个假,我说什么事?我太倦了。就是用疲倦这个倦。啊,疲倦。倦,安徽人用这个字句,古文。这一段要特别注意。
因此佛说,你们真的发菩提心想学佛,“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应当首先明白,自己要反省、开发、觉悟。“初”,开始第一个动机,为什么学佛?譬如说,我们看到一般人普通人学佛,向庙子求佛,好奇,或者求报,求佛菩萨保护、保佑我。你敢说我想成佛?有没有这个呢?(古道师:没有,好像。)对不起,好像没有。譬如我们看禅宗的公案,很多的祖师,你像百丈禅师,他们出来就要成佛,没有别的二念,所以禅宗的这些大祖师,密宗的大…出来,就发菩提心。我们一般人,开始是宗教信仰,求佛菩萨保佑,再嘛,好奇,看到大家学佛,这个很清净。或者我看到庙子很庄严,看到出家人法相庄严,山林的清净,已经起了贪念了,换一个生活环境,仔细反省,不是发心修菩提心,很要注意。以我个人经验,活到今天,我没有找到这么一个人发菩提心的学佛的,所以我说我没有找到。最初的动机,譬如你们有些同学也跟到我慢慢学佛了,是依他起,跟我来的,声闻而已。呵,或者缘觉,看到一个寺庙,看到某一尊佛像,哎呀,一下看通了,想修行,没有发菩提心。要注意哟,这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如果现在,我也等于学龙树菩萨,劝诸位重新来发菩提心,这是真正学佛,劝发菩提心,借这个机会。这是我这一次语—重—心—长,四个字,话讲得很重,把你们都批驳在内了,都否定在内了,那是真话,希望你发菩提心。佛也在这里说,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你最初的动机。譬如天风师发心出家吗?不是,好玩。嗯,山上好玩,疲厌了,人生路道疲厌了。譬如天成师好象很精进,声闻众,疲厌了,走这个路线。自己当初初心,发这个心。很难,注意这个“初心”两个字。不要自己盖覆逃避了,自己讲许多理由,我不是,我是真发心。我一听也只好笑了,对对对,你了不起。了不起三个字是活埋你,你什么了不起?你以为你是发心啊?不过你一定说自己真的发菩提心了,我只好恭维你,那个恭维,是法棒,哼,活埋你,好啊,你算发心,初心,觉得啊。佛在这里沉重讲,初心,两种决定的意义。那么再加重一句文字,“云何”怎么样说,这次这个文章不是多余了?假使写中文,先明、先发,再初心,先要了解二决定义就好了嘛。诶,梵文,加一句逻辑。
薛虎:时间到了
南师:好啊。这个慢慢来,明天,“云何初发二”,这两种意义呢?你后面还有工作没有?
薛虎:没有。
南师:决定,阿难,第一义者,第一点,你们想要捐弃声闻,抛开了小乘。什么叫声闻?下面有啊,修菩萨乘,菩萨定,大乘,走大路。真正想进入佛的所知所见,佛的所知所见是菩提心,悟道了,啊,找出生命的根本,了了,找生命的根本禅宗讲了生死,生死来源、宇宙的源起。发菩提心,进入佛的所知、所见,知是知、见是见,知跟见两回事。在心理的状况,也是两种。所以,普通讲教理,小乘,戒,守戒,小乘,这是一般后来佛变成宗教。其实佛当时并没有创教,他同孔子一样,都是在教化,他并没有想成立一个宗教。后来所以这些后来,都是后来的佛学,不是原始的佛学。实际上小乘由戒入手,戒定慧,这三个根本,也包括了大乘。戒定慧以后呢?啊,解脱。戒定慧的目的为了什么?求解脱。解脱物理的世界,人世界,不只人世界,解脱物理的世界,跳出物理、物理世界的范围,得个三摩地,一个境界,叫阿罗汉,叫辟支佛。所以在小乘戒定慧解脱,完了没有?没有。有五个——解脱知见。所知道怎么样是个解脱之路,见到解脱以后的这个是什么?这是必由之路,所以知见两个字很重要。
《楞严经》开始也就在此,所以七处征心,八还辨见,就是讲佛的知见。今天我跟你讨论的,给大家也是知见,所知所见。所以佛跟着说,你应该“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这两句话,要严重了。你发心,这是种因,因为什么学佛?出家也好,在家也好,你为什么要学佛?是因地发心。果地觉,我学佛,为了明心见性,求成佛,成了佛那是果地——真觉悟,大彻大悟了。觉、就是菩提心,本地,菩提心的本地。所以这个发心同成佛之路,这个因果一差,《楞严经》后面也有啊,你们大家学佛要反省,所以,“因地不真,果招纡曲”,你的动机根本是两样。你说这一生想成佛、想成就,你那个动机不是这个来的啊,这《楞严经》后面有啊,“因地不真,果招纡曲”。纡回、弯曲,不是说你不对哦,这个漫漫的路,就慢慢转上正路来,很长很长。所以学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不是短时间。这里给你讲,发心,你成果,一个因、一个果。所以发心,与果地的觉,果地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成佛。他说你自己要反省,佛当时告诉他——阿难,你们都要发心,你们初初的发心啊,同想求个佛果、想求修道的目的是一个,还是两个?你发心动因不是这个。嗯,那么再说,阿难,一般人的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拿妄想修,思想情绪看到,啊,看到花开花落,看到人死了,“哎呀,人生好悲哀,还不如修行”,这不是菩提心。高一点是缘觉,因缘觉悟,还不是觉,人生的路上走得疲倦了,看透了,不是发心。所以我说你们说学佛,谁能够学佛啊?释迦牟尼佛是现成的皇帝不当的,现成的啊,哈,我们影子都没有,连个钱都赚不来,想做点事你还不行呢,他什么都会啊,放下了。以生灭心,与本修的因,还不是情绪妄想思想、有感慨来的,“而求佛性不生不灭(之果)”,他说这不可能啊,没有发菩提心。所以我常常说,大家学佛,“以有所得之心,求无所得之果”,哼,根本背道而驰。啊,自己心里头尽管修行,最高目的,我总要得有点成就嘛,有这个念,已经是有所得之心——贪心嘛,佛果是无所得——空的嘛。“以有所得之心,求无所得之果”,我讲的---根本是背道而驰,跟修道相反。佛也在这里说,这个不可能,“无有是处”。所以你们今天也反省听听看,这些经典,你们手边都有,自己也读过。看到这里也过去了,当时因为这个文字懂嘛,以为自己看懂了。等于我们搞校对,自己写文章,自己校对那篇文章,百分百有错的。因为一看,以为就是这个思路,意思以为懂了,不会一个字、一个字去看。“以是义故”,由这个道理,“汝当照明”,这个明天再说哦,就讲到这里了。
那么今天正好,借佛的话,要求大家反省、发心,啊,劝发菩提心,要自己考虑、研究。当然不发菩提心也可以,话又说回来,修个声闻乘做个罗汉也不错啊。修罗汉,有为法都要会了,也懂得医药,也懂得练功夫,也懂得练身体,也晓得怎么用功,你看经里头的东西很多啊,不简单啊!啊,至于说普通以为我这样就是学佛了,我们根据经典来检讨自己,这一段。好吧?薛虎告诉我们到时间。多用他一点点时间,多讲了几句。
天风师:谢谢老师。
南师:没有。不要客气,好啊,吃东西,亏补我们的毕业生。
古道师:其实老师,就是很多,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以这个比如说,以生灭心来发起的,哎,求想解脱啊。因为他认识到痛苦啊,感觉等等,苦恼烦恼啊、病苦啊,他才想……
南师:对啊对啊。
古道师:哦,认识了这些佛法的理论,然后他愿意接受,然后发心去照着去这么做。
南师:对。
古道师:实质上声闻都是这么走来的。
南师:都是这样走来的,高一点是缘觉嘛。
古道师:是啊是啊。
南师:加上离散、时代的灾难,或者因病痛,都是这样走的,普通都是这样走的。所以话说回来,声闻缘觉也不简单,很难。况且声闻缘觉都没有,很多是做生意观念来的。
古道师:所以最前面提到那个七处征心、八还辨见的重要性嘛!如果那个东西不明白,修道都是有求之心。
南师:对,你讲的对。
古道师:所以这个明白了,那就是……
南师:对。
古道师:那就是,已经明白了,就不用求了嘛。
南师:还是要修好……
古道师:只是、只是这个除掉习气而已。
南师:要求观自在,哈,整个是观自在,大自在。所以有本经,也就叫你们看,好像、好像哪个看过了,李慈雄?《大自在王经》,看释迦牟尼佛,当时在燃灯佛那里,怎么发心开悟成佛的。求自在,这里提到,你心不自在,嗯,《自在王经》。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