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讲习录》069 卷四

解脱宇宙时空与物理世间束缚的法则与原理7 身心超脱的原理

南师:对于修行用功这一段最重要了。就讲怎么开始修行做功夫了。“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这个问题严重了。我们开始修行怎么达到成佛之路、明心见性?所以阿难向佛提出来讲,“世尊啊”,叫一声佛,等于我们说叫师父。“云何”,怎么样?“逆流深入一门”,倒转来走,逆流。我们的人生生命是顺流而来,顺什么流啊?

天风师:业流。

南师:哦,业流,对了。这个天风师父答复了。我们生命活到,顺这个业识之流。宏达,好像风大一点,把中间、两边各插一个。不是,你体会一下,中间插掉一个,就比较简单,通空气。

何碧媚:声音,你看那么大。

南师:那是外面的风。这个大的声音是外面的风。怎么样逆流?逆流是人生反转来走,由凡夫跳出轮回、跳出三界而成道。“云何逆流深入一门”,怎么用一个方法进入由戒有定而生慧?怎么找一个方法逆流而入一门?一个方法。“能令六根一时清净”,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一个时间,并不是开悟成佛啊——得到清净,心念的清净,杂念妄想一切身心都得到清净了。嘿,他问这个问题,问得很严重了,很厉害一个问题啊。

佛听了,“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他说你听了我由七处征心第一卷开始,到八还辨见,整个的经典这一卷是第四卷。我们翻成中文的经本,第四本。前面三本一路听下来,统统要连、一字不漏地连起来注意。这是阿难啊,不是讲你们诸位,你们诸位也是“阿难”,困难。哈,很困难。“阿难”,他说“你听了前面已经了解了,已经得了正果了”,算是须陀洹初果罗汉。初果罗汉,所谓证罗汉之果,在教理上断两个东西,见、思惑。宏忍师要写了。一个见惑,观点,思想观念。见惑,见所断,思想观念断了。见惑很难断,思想观点对于佛法的理完全通透了,明心见性之理,心性之体之理。见惑,是见所断,不是眼睛看见哦,你的思想观念、理路清楚了。理路清楚了,但是习气还在啊,我们生命多生累世的烦恼思想的习气情绪断不了。这个呢,要修行了,做功夫了,是修所断,属于思惑,思想的根根。情绪思想、身体的变化,四大的根根,你转不了。理论尽管透彻,见惑上断了,但是你这个思想烦恼,一念不生全体现,你根根没有切断。这个根根要修所断。真的修行修小乘,尤其研究俱舍、阿含,俱舍(是)小乘,见、思二惑断除了,证阿罗汉果。

阿罗汉分四个阶层、四个学位。第一个学位,有学有修、有修有证,刚才佛说的须陀洹果,初果罗汉,我们简单地讲。假使人真修到见所断惑做到了,起心动念念念看得很清楚,随时可以丢开,比如,我们研究禅宗,六祖慧能的师兄叫什么?

众答:神秀。

南师:啊?神秀,有个偈子怎么说啊?

众答: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南师:见所断惑到了,起心动念就扫干净,就是见惑断了。念念扫干净,见所断惑。如果以这样修持,假设现在一口气不来,死掉呢?一念清净,随时晓得,看到念头来都拂扫,勿使惹尘埃。须陀洹得道没有?没有,是果位。有他的果位,有他的学位了。等于我们作个比方,比如说,这个学员太湖大学堂第一期毕业了,见所断。要证到阿罗汉果要七返人间,死后还要七次再生来修果。再生修什么呢?修所断,这个习气根本了了,才能证阿罗汉果。七返人间,死了以后再来。所以我们许多,我看很多人,不管出家也好,不在家、不出家也好,有许多人他忘记了来时之路,我也心里看到这个家伙,修行过的,可是这一生再来人间又迷糊了。所以见所断惑这个里头给你岔过来。

见上断什么?五见。以小乘讲,断五见。五见呐,五个哦。邪见,歪理,歪的,邪是歪的。身见,身体看得很重要,天天管身体,练功夫啊,修瑜珈啊,吃药啊,保重自己啊,练功,身见丢不开。第一个是邪见,思想偏差了;第二,身见断不了。第三是边见,有限度的,有边际的。比如我要学禅、参话头,他要学密宗,他要念净土,其他都不对,落在边见了。第四个呢,见取见。怎么讲?自己主观非常强,对于佛法的理也通,我见很强。比如有些人有一点功夫、有一点心得了,认为自己对了,对别人、再进一步不想了,就停在那里,见取抓得很牢,主观的成见。还有呢?

众答:戒禁取见。

南师:戒禁取见。啊呀,要守戒了啊,要这样可以做,那样不可以做,哈,或者要这样可以、那样可以,一生行为有很多的规范。啊,我是学这个的,不学那个的。这些,这五见里头内涵很多。所以你看我的第一本书《禅海蠡测》批评西洋哲学家,那五见都把他批评了。比如大家都晓得西方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则我存”。啊,他落到见取见上了,也是落在边见上。啊,这很多很多。所以见所断惑很难哪,理念清楚、念念清净很难。阿难在上面有个偈子,他听了佛以后,这个偈子怎么说啊?

众答: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南师:妙湛总持不动尊,啊,你读了他的偈子,他有所得,所以佛证明他已经落了见所断惑了。“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佛就提出一个问题问他,你见地上、理上不能说没有、不对,对的。但是你还不能彻底了解,六根里头的心意识的念头的根根,你“未知”,你还不明白。“六根”,身根,意根等等中间。“积生”,注意这个积字,不是这一生,你多生累世下来的自己的主观的成见,无始以来的虚妄的习气,那些假相,你的毛病个性习气非常大。比如我们有些同学很聪明,也出家或者不出家,其实都有点理路上都不错了。啊,出去吹牛都是大大的,南门出来的,道理都超过人家,还看不起人,功夫也有一点点。正犯这个最大的毛病,未知自己根中积生无始的虚妄习气,他自己一点都没有看见,自己没有反省到。这是很严重的。这种习气根根,你自己都不晓得六根里头有那么多的,多生累劫累积起来的每一生的无始以来的虚妄的习气有这样多,你检查不出来。这些习气啊,要用修所断的,不做功夫断不了。所以修道,所以禅宗要见道以后修道,上面是见所断惑。见以后,有时候偶然得一点清净,你以为清净是究竟了?不究竟。清净是意识状态,第六分别意识偶然休息一下下,很短暂,你第二个念头就出来了。这个习气,业力、业风的习气要修所断的。这个话了解了,好吗?对吧?了解了,佛又话,“何况”,你以为听懂了?还有呢! “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他说你注意哦!你以为自己,我都在进步修持,随时在反省自己,你一点都没有搞清楚。每个念头起来当中的生住异灭变化,一个念头生起,有时候会停留在这个念头。比如我们处理事情,我们开会讨论一件事情,假设我们讨论太湖大学堂一个建筑,每个人有个主观,他升起的是“住”,抓的很牢,“我的对,你的错了”。拿这个比方来讲啊!吃饭吃菜,我认为这个可以吃,那个不可以吃。“生住”,生起这个念头,存在。这个“住”字很注意,它很牢,把你拴住。“变异”,但是你坚固的自己意识的这个念头,会坚固住吗?坚固不住的,它有变化的。是不是啊?

男生:是。

南师:是吧?思想有变化。然后呢,今天那么想,过个几天觉得前面想错了。会不会呀?

众答:会。

南师:啊,“异灭”。一念之间有这样四个头数,粗的变化,生、住、变异起来、灭掉。这四个方向是个物理化学作用诶,“分剂头数”。哟,不止四样哦,一个念头起来有生住异灭四个分化的作用。这个分化作用,“分剂”是什么?现在叫什么?数字。啊,天风喜欢用。数字的累积,“分剂”,分类,归纳起来。“头数”,有多少念头,这个习气,在自己主观的念头里头又有念头,你自己搞不清楚。这个分剂的头数很多,这四个字我们翻成白话啊,分类的。一个念头起来,有四个步骤在变化---生、住、异、灭。每个变化里头的分类、归纳、分析,头绪非常繁多,数字讲不清楚。这样懂了吧?这一句?

众答:明白了。

南师:所以《修禅观经》里头告诉你,一呼一吸一念之间有九百六十个转,就是这个东西。九百六十个是什么?你答过,九百六十个是什么?原文是什么?

众答:分剂头数。

南师:九百六十个生住异灭,分剂头数。大乘小乘经典一方面给你讲得清楚,一方面简单,这样懂了吧?那么佛再叫阿难,“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马上一个题目来考试阿难了。你现在答复我,你的生命有六根,有眼睛能够看,耳朵能够听,鼻子能够呼吸,舌头能够、嘴巴能够说话能够知味道,身体有感觉,意识在思想,这个六根。这个六根是一个还是六个啊?你参一参这个话头,这是话头了。究竟是一个还是六个?他说你要搞清楚啊。这就是呢,分剂头数你要搞清楚,是非常科学的,生命科学。他提这个问题。提了以后,佛有时候说法,你看他的演讲,佛的讲话、上课,他有时候要问你,你要答,你答不出来他骂你。有时候他不要你答,他马上自己替你答了,这叫佛的自说自话。这一下他问阿难,他说你观察自己生命,六根里头是一个还是六个?真的有六种吗?这是很深的一个科学问题。那他问问题以后,他不要阿难答复,只叫了一声,“阿难,你注意”。他自己解释,“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呢?他说你认为这个六根的作用是一个东西,如果你这样粗粗地答,他说,“那我问你,耳朵怎么不会看到东西啊”,“耳何不见”,耳朵只能听声音不能看东西嘛。“目何不闻”,眼睛只能看东西,为什么听不到声音?“头奚不履”,你能不能把头顶放在地下走路啊?(男生:不能)对呀!“足奚无语”,两个脚怎么不讲话呢?嘿。佛问的很好笑,也问得很真实,生命的科学。假使你认为这六样东西是六种作用的话,六个功能,那现在医学、生命科学认为六个是不同的。如果认为是一个,他说,“那怎么耳朵不能看东西,眼睛不能听声音,头怎么不能自己走路,脚为什么不会讲话”,问得很奇怪。这是第一个啊,否定了,这六个不是一个。你不要随便否定哦,佛现在是随便作比方啊。

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又反过来说,假定你认为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是六个不同的作用,各自独立的,决定成六。你肯定六个是不同,各自成立,那么“如我今会”,就像现在我们今天大家一起会同在一起开会、讲话,“与汝宣扬微妙法门”,你看我讲话,你们大家来听,我讲这个修行微妙法门讲给你听,那么你当场看看,你的六根听了我的话,你懂了,谁在懂啊?眼睛在懂?还是耳朵懂了?还是身体懂了?还是意识懂了?你要搞清楚啊。“谁来领受”?真正是意识懂吗?意识在哪里?你要搞清楚啊。这一段交待佛出的问题,自问自答了,替阿难答了。

阿难抢到说话了,“阿难言”,阿难在这里岔过来了,他讲“我用耳闻”啊,他说“佛啊,你说的不对,你现在说法,我是耳朵听到的啊。”他说“我用耳闻”啊。“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他说,你是耳朵听到我说话。佛言,你耳朵自己听到嘛,耳朵自己会听,你起来跟我讨论问题,你讲这一句话,是用耳朵在讲吗?不是啊。汝耳自己听的,“何关身口”,同你身体嘴巴没有关系吗?当你听到,你来问我问题,我们俩个问答的时候,你是嘴巴来问这个道理,然后还起来合掌、身体前倾。你要合掌,“师父啊,这是什么道理?”一起来的啊!所以你问一个问题、动作一起来,六根一起动嘛!“是故应知”,“不是一个,一定是六个”、“不是六个一定是一个”,这个里头不要含糊。他说你在跟我俩个开玩笑了,告诉阿难,你跟我俩含糊这个呢。你总不能说,我的根根也是一个也是六个,这样滑头的话你不要讲了。也是一个,也是六个。现在学禅的、学佛的人,大学里头佛学系都毕业、这些有胡子的这些很会讲,又是一个,又是六个。我这药吃下去有时候灵、有时候不灵。哈哈哈,他什么都给你讲完了。灵是你的福报,不灵是我的药不对啊。那是药铺子不对,同我没有关系。比方啊,我们跟天风俩开玩笑。你更不能够说根源是“元一元六”,原来是一个、原来是六个,你不要随便答话,他把他嘴巴封住了。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这里佛很彻底地告诉阿难,几次反复地论辩,你看佛的教育法,很辛苦。他带领阿难使他见道,用各种方法在带路。所以教育是个诱导,诱导就是领导,一点一点骗过来的,慢慢地带过来。阿难,他说“你应该知道”,“是根”,我们的眼睛、耳朵、身体、鼻子,包括意识,“非一非六”,不是一个,也不是六个。这是他讲得更妙了,上面问人家一个、六个,到现在了,佛自己说不是一个、不是六个。你看佛把玩笑开大了吧?那你直接讲不是一个、不是六个,蛮好。他偏要这样反复地辩论,因为众生的思想蒙住了,他一层一层帮你解开。他说为什么它不是一个也不是六个呢?由于我们这个生命无始以来颠倒了,自己搞错了,主观观念搞错了。“颠倒”,“沦”,就是堕落了。“替”,把这个假的当真的,把作用当成体了。“颠倒沦替”,搞错了,啊,把正的搞反了,反的搞……“非一非六”,“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本来是一个东西,假定是一个东西,生命的一个东西,圆满的。“湛”是清清净净什么都没有,很干净,同虚空一样什么都不着了。可是呢,我们把这个六根本来也是清净了、圆湛了,可是我们观点的习气啊,就是刚才讲,在见取见上抓住了。就五个见,(身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你给它抓住了,把个圆满清净的变成混乱。他说,你,现在我认为你的程度如须陀洹,得了初果的地位,这个是理论上到达了。“虽得六销。犹未亡一”啊,好像你现在修、当下这个境界也不错。什么六销呢?眼、耳、鼻、舌、身、意都没有。六销,比如啊,六销,我们眼睛,你们大家讲禅宗,禅宗有个祖师,他说我开始学佛的时候啊,“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对不对?(众答:对。)后来我悟到了一点呢?“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对不对?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见”嘛,眼见嘛。对不对?“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销了嘛。懂了不?见而不见了。举这个例子你就懂了刚才的。你呢,虽然得到六种,须陀洹果,你好像六根都不动了,我现在心很定,有些人修行打坐到这里,“哦哟,我每一天很清净啊!看一切东西也无所谓,都平等的啊。声音听了也没有关系。”哦,好像很清净。你现在做到假相的得六根都不动了,如如不动很得定了。有没有定境啊?有啊。定不定啊这样?

众答:定。

南师:“犹未亡一”。你还是被一个东西困住了,这个境界把你困住了。这样懂了没有?

男生:懂了。

南师:“犹未亡一”。“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他说,你现在虽然说对境心不动,你比如我常常提的吕纯阳那首诗:“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好不好?

众答:好。

南师:不好。他说,“虽得六销。犹未亡一”。佛就是这样,如果佛批评吕纯阳的,不好!你还没有亡一。什么道理呢?佛作个比方,很实际的,比如这个太虚空,物理世界的空。太虚空啊,所以我们那个和尚叫太虚法师,出名啊。太虚空,这个虚空,就是物理的虚空。“参合群器”,“参合群器”懂吗?“器”,不是器具哦,这个中文是在这里代表一切物质,地、水、火、风。山是山,水是水,草是草,木是木,猪、牛、狗、马这一切东西都算在内。太虚空,我们看空里头掺合了许多许多物质的东西在内。“由器形异。名之异空”,可是呢,许多物质在这个太空里头,在这个虚空里头,可是每个物质各自独立的。比如人是人,猪是猪,牛是牛,狗是狗,马是马,草是草,树是树,水是水,山是山,每一件东西形体不同,“名之异空”。我们把实体的东西跟虚空来比,分出来,哦,这许多,空是这许多形象没有了,可是万物有它的形象。“除器观空”,你把一切的形象丢开了只看这个太虚空。“说空为一”,你自己认为虚空只有一个。佛说的这个科学很严重了,这个大家很难懂哦,你们觉得懂了。太虚空是看不见的。我们为什么觉得有个太虚空?因为眼前感觉外面有万象,各种形象。我们形象呢,每一个形象又各自独立,各自独立的外表呢,又有一个没有变动的形象、假相是存在的,我们把那个假相当成太虚空了。这样懂吗?很难懂哦,这是个大科学。因此呢,你认为虚空是一个,这是很科学的啊。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其实啊你不懂,这个太虚空啊,同你、同宇宙万物生在太虚空里头,不能说同。我跟牛两个不同,跟猪两不同,跟草不同,跟木不同。也不能够说是两样,都生在大地上,都在虚空中。所以在太虚空看万物,你怎么可说同或者不同呢?因此,你的见取见,你的理念观念错误了,“何况又名是一非一”呢?你说是一个,不是一个,这些逻辑的理论你都给我摆下来,这些逻辑知识学问都是假的,你都要放掉。放掉了这一切见取见的观念,“则汝”你就了解了知道了,六个受用根,我们这六根他这里加两个字给你说明,是受用根,是活在现在人体这个世界、人体上接受外界起作用,感受用的。所以六根是六个受用根。也是同样的道理,跟虚空是一是二,你分不开了,你自己搞不清楚。

那么佛来给我们分析,“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嘿……他分析眼睛了。注意哦,这是跟生理医学绝对有关系喽。哈,我这两天正在病眼睛。佛告诉你,“由明暗等二种相形”,眼睛前面最大的受用是什么?

众答:明和暗。

南师:光明与黑暗,看得见与看不见嘛。其实眼睛夜里黑暗地方看见没有?

众答:看见了。

南师:看见了黑暗。明暗两种相,外表的形相,形相。能够看见的不是眼睛,是我们的自性,可是你不认识自性。为什么?自心自性,因为心不见心,性不见性,你自己认不得。所以在那个非常玄妙、很圆满的这个心性作用里头啊,“粘湛发见”。黏哪,这个我们,我的话有点温州口音,读nian,你们是不是读nian哪。

众答:nián。

南师:黏嘛,黏住。

天风师:黏糕,那个……

南师:黏糕,啊,这个强力胶。黏住那个黏,很严重啊,这个字用的特别、非常了不起,《楞严经》。我们一切不能解脱,不能成道,就是这个黏字。头脑、情感,男女的感情也是黏,什么都是黏。

天风师:黏黏糊糊……

南师:啊,黏,黏住了那个清湛的、本来清净光明,给它黏住了。由于明暗两种物理的现象、物质的现象,你被它黏住了。黏住了你,明暗两种现象黏住了你自性清净光明,变成能够眼睛看见、发见,这是很科学喽。能见的是这个东西。“发”,开发了,黏住了,变成眼睛能够看见的作用。那么再讲眼睛,好,第一个是,眼睛怎么能够看见东西呢?能见的,我们所见的,眼睛看,明暗是所见的,能见的是自性,那个东西无体的、无相的,能生万有,本来性空的。可是被这个六根,从父母生下来有了眼睛呢,这个就把它黏住了,法身看见的作用。“见精映色”,你眼睛就会看了。所以你看,我们看那个现在医学,那个胎儿,两个七天以后,第一个神经发起,两个眼睛先成长,很厉害啊!当然,婴儿在胎里看到都是黑的啊。黑的里头有亮光哦。亮光,母亲体里头,黑里头亮光,那个同自性光、同北极的极光差不多。“见精眏色”,这个眼睛形成了以后,眼睛能够看,这个看是精的作用,所以眼睛的睛,我们中国字呢,这个“精”是精神之精,把这个米字旁换一个眼目的目啊,就是眼睛的睛。都由细胞来的、精气神来的。这个眼睛、见精,有了眼睛、有了瞳仁、有了眼白,有了什么东西,这个见精---眏色,照相机一样,跟外面各种色相对起来。这是讲娘胎里头第一条神经生起来,两个礼拜以后三个礼拜眼根先起来,“见精映色”。“结色成根”,习惯性地喜欢对这个黑暗、对这个明亮的光色,被它两个“相爱”、打结了、黏住了,就变成眼根、变成眼睛了。所以有个瞳仁,长成我们这个眼睛了。这个根元,眼根的神经的后面,“目为清净四大”。整个的眼睛生成能够看东西的,这个眼睛,物理的作用是地水火风。我们眼睛里头呢?有液体,是水大;眼睛里头有气,是风大;眼睛也有温度,是火大。所以讲,医学来讲,中医来讲,眼睛的瞳仁通肾的;啊,眼睛的瞳仁这一圈里头是通肝的,肝肾两个最重要。眼白是通肺部的。我们眼球,眼睛两边这两头靠鼻子这里头红红的,通肠的。所以有时候你这两边红起来,难过,有的不舒服,你肠子大便一定没有干净、不清,通肠子的。啊,这边是大肠,这边是小肠,里头都有关系。他说你这个眼睛里头,清净四大—地水火风兜拢来的,这只眼睛。因为眼体整体构拢来,变成你的眼睛。“如蒲萄朵”,佛形容这个眼睛下面呢,这个瞳仁,这个黑的瞳仁象一个葡萄串一样。

浮根四尘。流逸奔色”啊,由眼睛开始带动了什么呢?什么叫浮根啊?浮在脸上的。那眼睛在脸上,耳朵在头这里,鼻子呢?在中间。嘴巴是。这四个,眼耳鼻舌,这叫浮根四尘。跟到眼睛动了,“流逸奔色”,眼睛一动,“哎哟,有个亮光”,这四个东西跟到亮光跑了,八个字用得非常好。他说眼睛呢,看东西是这么一个作用。物理作用给你分析得很清楚,现在他好像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上印度原始的医学课,起头讲眼科,现在他是讲五官科。前边讲了眼睛,“浮根四尘。流逸奔色”啊,就是讲习气了。所以你眼睛张开就要看,给哪两个黏住了?你说说。给哪两样黏住了?

天风师:明暗,光色。

南师:啊,注意。所以你打起坐来自己注意,以为自己闭目在打坐,实际上是流逸奔暗。对不对?有些西藏在喜马拉雅山修观空修光定的流逸奔明。是不是这样?

众答:是。

南师:好了,第二个。眼睛讲了,耳朵呢?声音有两种,“由动静等二种相击”,“击”字吧?打击的“击”,对不对?“二种相击。于妙圆中粘湛发听”。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声音只有两个大原则,有声音叫动相,没有声音的那个声音叫静相。静相不是无声哦,有声。你觉得没有声音,其实耳朵听的功能在,听的是静相。有动静两种的相、现象,击(南师打击发出声音……),这样打击,两个,相推相拍。两种在相打击,所以引起了你的自性,本来清净、圆明、圆满当中给它黏住了,能听的功能给这个耳朵、动静现象把你黏住了。黏住了,黏湛,湛是自性本来清净,你变成能听的作用。

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所以自性能听,给它黏住了,形成我们这个形体,变成耳朵。“粘湛发听。听精映声”,所以耳朵的习惯喜欢听声音,这个习气,给它黏住了,听声音。“卷声成根”,“卷”,一张纸一样把它合拢来,根元名为四大,这个耳朵形成了。这个耳朵变成耳朵,也是地水火风变的,这是物质变的,“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同个菜叶子卷这样,同木耳一样,我们吃的黑木耳一样,这个耳朵。因为有了这个东西,浮根四尘,眼睛、鼻子、嘴巴、身体,摆在头上的,尤其摆在,不是身体啊,尤其头上、脸上、到脑,很重要。“浮根四尘。流逸奔声”,喜欢听声音。耳朵,它是这样来的。他一点点分析给我们听。啊,都听到了?你的菜叶子听累了没有?

薛虎:有点,一个钟头了。

南师:啊,都听累了,那就先听到这里吧,明天再听鼻子了……

宏忍师:清净四大,这是净色根吗?算是净色根吗?清净四大,根元目为清净四大。

南师:清净四大,应该算是净色根,对了。

宏忍师:那个浮根四尘,这个四尘的话,在这里是指有形的眼耳鼻舌?还是指见闻觉知?还是……

南师:不是不是,是眼耳鼻舌,对这个色声香味。好啊!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