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粘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南师:我们现有活到生命,这个六根,生理的功能,与修持的关系,先叫你认识一个原则。生理功能六根的原则。昨天讲到眼耳,你吃东西吗?
李慈雄:吃了。
南师:讲到眼睛耳朵了,现在开始讲鼻子了。但是这些原则很简单,看起来很简单并不简单,很深啊。他只提了它的作用原则,基本的。真的要研究这方面,要配合研究医学。所以菩萨要通五明,要医方明,那么现在更麻烦,中医啊、西医啊、生理学啊、都要有,都要贯通一点,至少要懂。那么昨天讲到耳朵,今天开始讲鼻子了。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粘湛……”啊,这个这个是下面啊。
这个“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这是鼻子方面的。他说,我们这个鼻子啊,就是呼吸作用,通气的,与风大有关,四大里头主要属于风大。风大的、交通的,与外界交通,很重要的管道。鼻子注意通或者不通,塞住了,这两个字很重要啊。“通塞等二种相发”,所以像我给你们讲打坐,讲瑜伽作用,三脉七轮,注重双鼻。我也曾经都告、都同你们讲过的,现在只重复提一下原则,你们忘了,要忘了,自己捡起来研究啊。两个鼻子的通塞方面很重要。
我们普通只觉到两个鼻孔通呼吸,两个鼻孔还分两三截。比如我们两个鼻孔前面这个口子,整个的鼻子这个通管叫鼻窦,一个洞、两个洞。普通我们呼吸紧急的时候,譬如人要发脾气啊,或者急起来,两个鼻子的两边鼻窦会扇动,大家没有详细注意。比如我们很努力一点搬一个东西,用力,两个鼻窦它也扇动,这是普通呼吸气进来。进一步,平静的时候,比如写文章啊,做事情很专注,一个艺术家雕刻家,做专一的时候,两个鼻子的呼吸,不在鼻孔这里了,就进到中间。呐,我们摸到鼻子自己中间有一个骨头,实际上(人)死了,前面这个鼻子一烂了就是个洞,这块骨头,三角架,一个棚子一样搭到的。进一步是静态,在这里呼吸了。再静下去,所以修定,走安那般那呼吸路线,最高的呼吸在鼻根了,在眉毛中间这里。两个鼻子好像合一,其实两条管路,靠得很近。很多很多,很仔细。所以一般讲安那般那修习方法,自己都没有真正的体会。功夫到了,自己都会体会出来。
比如告诉大家,白天注重是左鼻呼吸,重要,对于生命健康活到的。夜里是右鼻,也告诉过大家,我也。都是大原则,细节没有讲啊。因为一般人听了也不留意,没有真做功夫。如果早晨睡醒,右鼻不通、左鼻通,有一点点轻微的伤风啊,身体上面的小毛病,没有多大关系。如果左鼻不通,右鼻在通,问题就严重了。自己今天,甚至学瑜伽的、学密宗的,讲迷信,今天办事都要小心,会失败。运气都不顺利,身体也不健康。啊,这是大概。
通塞,这个气通不通,健康。至于说安那般那能不能得定、气脉打通哪一部分,身体怎么变化,乃至他们做功夫,不管你做道家、密宗、练瑜伽的,晓得这一部分是,真的,这个横膈膜下面,肚子这一方到肠子这里不舒服,连带鼻子的通塞有关系。有时候感觉到胃,就横膈膜的上面,胸部不舒服,背部不舒服,或者两个手、两个脚不舒服,等等,很多很多,专研究这个可以写一本专书,如果讲修行的话。当然同时也研究现在的医学的五官部分的,啊。通通这种作用同我们的脑部,脑部的头皮下面皮下神经、嗅觉神经相连,而嗅觉神经连带到这里,喏,我们的下面牙齿下面,甲状腺、淋巴腺到胸口,很密切的关系。所以伤风感冒,有时候引起甲状腺、淋巴腺,这是西医注重,还有内部的声带,讲话的声音,同支气管肺部的上面,支气管的发炎、不发炎,都有严重的关系。这是我补充说一下。
讲“通塞等”,因为佛呢,讲话,很归纳笼统,就通塞两个字。古人也是比我们聪明,已经了解了,尤其在印度,关于这个呢,它很重要。所以鼻子通与不通,真的通了鼻子的时候,修禅定,小乘也好,修瑜伽也好,修气功也好,鼻子有时候好像不起作用了。它的通塞啊,太通了,跟外界太通了,不起作用。有时候自己得定了,不是得定,打坐起来,等于鼻子没有呼吸,有时候没有呼吸是通哦,气脉通了,风大往来自在了,并没有得定。有时候呼吸停止了,是塞住哦,塞住的现象跟通了有时候分不清的哦。所以用功是要这样注意的。哪怕修安那般那好像普通看不上,好像很容易,鼻子通了会呼吸,心念跟鼻子合一,嘿,大概以为这样修安那般那。修一百年也没有用,不过是练练鼻子通塞而已。
所以有那么严重。所以佛在这里,佛经上尤其到《楞严经》比较科学了,已经说了要点,“通塞等”,这个“等”字注意,很多很多,这个鼻子,双鼻的流通与闭塞,这个里面的气脉的神经,很细的。如果现在学解剖学医学,专门把鼻子割下来研究,里头有多少条细小的神经,通前脑后脑,一切的关系,都要注意的。
那么佛说到这里,“由通塞等二种相发”,注意“相发”两个字。通跟闭塞了,互相矛盾,又互相关通,互相为因果的。有时候这边不通、这边通,那么真做功夫,修这一方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气、身,全身的气脉给它的关联,发生什么问题,所以“通塞等二种相发”,简单八个字,内容包括很多很多。那么我现在也比较,大概提起大家注意的,尤其像过去有些老同学,台湾在十方听过我课都二、三十年了,有没有搞清楚都是问题。何况有时候平常没有多讲啊。
他说,由通塞等两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嗅。”这句话注意了。这讲到六根都提到“妙圆”啊,这两个字是归纳性的一个代表,就是讲生命自性的本身,那个本性,不是心了,心的后面这个本性,我们借用西方哲学观念翻译成本体,生命的本体,这个名称,借用这个名称。这个生命自性的功能,妙不可言,妙不可言一个字,四个字听过去了,很容易懂,包括内容很多,是圆满清净的。所以你看这一段经文,看到“妙圆”就晓得这样。于自性,还不是心,生命的本性、本体,生命的本来的那个可以成道成佛的根本。
他说,鼻子“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啊,“黏湛发嗅”,根本的功能都是自性起的。起来以后,拿唯识来说啊,你们有些学过唯识,大概知道下,“妙圆”指如来藏性,阿赖耶识是如来藏性的阴暗面,如来藏性是清净圆明这一面,同一个东西两个名词不同。现在妙圆是讲如来藏性本性清净面,这个本体的面。本体面本来妙圆,《楞严经》多少(次)提到。妙圆是清净,本来清净,没有生,不生不灭。它在这里啊不生不灭,象一个清水一样,象个水晶体,比水晶体还要清,比宝石的那个液体还要清。一个字代表,湛字,清清湛湛,这湛字要注意。那个中文字注意啊。(外面有游戏活动噪音传来)哎,你不管他,他们叫吧。
“于妙圆中。黏湛发嗅”,我们身体、生理上任何一个功能起作用,都引起了自性本体连带来。所以深入了修鼻子呼吸也可以明心见性,彻底,所以这里告诉你,这个鼻子的作用(由)通塞等二种互相挥发,于妙圆中黏住了自性那个作用,都是自性来黏你,不是自性来黏鼻子。鼻子通塞的作用黏住了那个自性。一个主、一个宾要搞清楚。
“黏湛发嗅”,这个中国字嗅字,鼻字旁边一个(口),嗅(念xiù),不是臭(念choù)。就是我们鼻子闻那个香味臭味那个能闻的作用叫做xiù。嗅一下,这个字啊,不要看一个鼻子旁边xiù了,是choù,搞错了。xiù,这个发音是xiù,就鼻子闻下,这是香的呀,臭的呀,酸的呀,闻得出来。他说能闻的、所闻的气味,各种各种、很多很多气味,都靠鼻子的通塞来闻,闻就是发嗅,那个发动嗅闻这个功能。
那么下面就“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我们这个由胎儿开始,其实不是胎儿哦,中阴身,我们死了灵魂,灵魂有没有六根,这个六尘的作用?有。中阴身也闻到气味。啊,很严重,所以菩萨得意生身,都具备这个六根六尘的作用。所以做灵魂也,譬如变成鬼,我们讲乡下人买块肉,拜拜菩萨、拜拜土地公,你认为还是要恭敬,你给他不好的闻到,他起反感。鬼啊,神啊,精啊,除非你认为没有。有,他都有六根的作用。这个嗅的精,乃至在灵魂、在梦中,我们做梦有时候,有定力的人,梦中也晓得闻香臭的。不晓得大家有没有一个经验啊。所以这个嗅的那个精神、精字, 这个“精”字很难解释了,精到极点,“映香”。这个映用这个映,同“影像”的“影”一样意思有不同。影像的“影”是风景景字旁边三飘,这个“映”是永远,像照相一样留在那里,我们照相那个影字是那个中文字用,叫偶然,拍一下。所以鼻子嗅精映香。
李慈雄:映香。
南师:啊,映香。所以每个人鼻子,同样的香味,有时候你闻到喜欢,有些人闻到不喜欢。各种香,各人个性不同,这是代表自己生命以来多生累劫的习气了。这个里头也很精深。因此啊,构成了鼻子这个功能。下一句,“纳香成根”,这个香并不是一定讲我们香臭之香,就是这个字代表好闻的、我们喜欢闻的,都是个人喜欢闻的,香味不同。
譬如我在四川年轻的时候,学佛以后,跑到潼南,就是杨尚昆这个家乡那里,一个朋友姓杨的,两夫妻请我吃饭。人家说,“哦哟,他两个,夫妻请你吃饭,绝无仅有。他家里不请客的,很有钱,很有财产,家里不大请客的。还请你到他家里吃,你是个外地人,给你那个要好?”我说,“很好啊!”他说,“大概给你交情不同。”大家很好奇、很羡慕。结果我到他家里吃饭,他太太特别做菜,菜做得特别好吃,四川菜。我们三个人吃饭,哟,我一进去坐下来吃饭,我不会喝酒,当然有酒,他两人喝酒,我受不了。两个人,男女夫妻两人的狐臭啊,臭得不得了。实在受不了,哦,我就想到,怪不得他不交朋友。哦哟,碰到我这个(人)年轻、说话又直,“哎呀,我说你们两个,有这个特别的香味啊!”哈哈哈。他们两个人脸都不红,跟我来太好了,所以他请我吃饭。“对呀,所以我们对外界的朋友很少啊。”也有孩子了,我说“你的孩子身上有吗?”“没有”。我说“太好了”,我说“你两个人”,“哎呀,”他说“老兄啊,我们是气味相投啊!”
李慈雄:呵呵呵。有意思!
南师:气味相投,他并不觉得臭的哦,彼此闻得很高兴。我实在吃不下饭了。我说,“告诉你,两毛钱把你两个人这个病都治好。两毛钱,只要两毛钱。也不是给我,去买一个东西。”他们把筷子,“真的啊?”“哎呀,好朋友哪里假?你这个味道受不了。”后来我告诉一个中药,我说你到药店买,立刻派人去买,买回来立刻搽上,我们再吃饭。他住在一个市井的边上,他说,他们真照这样办。很高兴,立刻派人去买。后来我说你先进去,两个人,洗一洗搽上,味道就减轻了,第一次。以后就治好。
这个说香臭的味道很难讲,业力相同,义气相投,所以朋友之间就,这个中国人讲义气义气,朋友相交,就有个义气相投。这个话是科学的。有些人气质不对,交不拢来,夫妇、男女感情朋友都是一样,养个动物也一样,用个东西也一样,所以严格研究起这都科学很深的。所以他的鼻子不叫做鼻根,在《楞严经》,“纳香成根”,变成我们现有生命的鼻根、鼻子了。同样是一个鼻子,各人闻的气味不同、呼吸的长短不同,习气不同,而且同肝脏、同肾脏、同脑有连带关系。所以像佛讲这些啊,都很科学,发挥起来,我现在不是……跟你们讲还只代表一点点,专写这样一本书又是另外一本书了。
他说,所以这个“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这个根元讲鼻子这个根根,单讲这个鼻子,等于生理的解剖学,这个鼻子的根元呢,地水火风。我们一个细胞里头有地水火风,耳朵有地水,眼睛有。每一句每句,每个六根里都有这四个字。一个鼻子构成还是四大的,地水火风构成。他说鼻子嗅觉神经也各人不一样,“清净四大。因名鼻体”,我们普通叫鼻子,他是说明这个。
“如双垂爪”。我们两个鼻子挂下来,鼻孔原来向下。不是禅宗有个故事啊,有个和尚在禅堂参禅,参了几十年,忽然说,大叫一声“我开悟了。”上面主持的师父知道了,晓得他真(悟了),“你说说看啊,悟到什么?”“哎呀,鼻子原来向下。”哈哈,大家哄堂大笑,以为他说笑话,他真悟了。啊,所以双垂爪,两个鼻孔象老虎的脚,爪子一样,象鸡爪一样,两边有孔的,分开。
那么是“浮根四尘。流逸奔香”,地水火风,它本身是地水火风构成的,配上眼睛看见,这个味道好闻不好闻,鼻子去闻一下。耳朵也听声音,职责分明,东西啊,就是“浮根四尘”,都浮在脸上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四种。“流逸奔香”,这形容我们众生看到自己喜欢闻的香味,就去买、就去要,就去抓来吃啊、用。这是讲鼻子。
他为什么那么分开讲呢?这里同你后面的修持有关系。修持的方法有时可以用鼻子悟道。比如我们讲黄山谷,宋朝有名讲禅宗这个修行悟道的经过,依禅宗讲,公案。黄山谷见晦堂悟道的,晦堂禅师,啊。上次也提过,就是闻到桂花的香味。那么晦堂禅师就问他,“你读过《四书》的嘛?”哈,这句话,你看当年的和尚问这个,这样大学问家,说“你读过四书吧?”呵,那是很笑话的话。《四书》比我们背得滚瓜烂熟,我还背不好了。他们当然背得很熟。啊,因为黄山谷问晦堂禅师佛法,“明心见性,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有个捷路没有?”他说,“有啊。”师父讲有啊,这个和尚。“这个捷路在哪?”“你不是读过四书没有?”黄山谷当然,“师父啊,我当然读过啊!”“孔子告诉,二三子,吾无隐乎尔。”《论语》上讲,孔子对学生的答话,二三子,就你们两三个小朋友,年轻人,道在哪里?道就在这里,我并没有,没有秘密,没有秘密的,没有密宗,我一点隐瞒你都没有。道是天下的公道,哪里有个师父给你的?到处在嘛!二三子,我无隐乎尔!你读过没有?“师父啊,那当然读过啊。”师父就没有再问了,你懂吗?黄山谷当然不懂。呵、语句背来,师父答复这样话,心里很纳闷。是问如来达到明心见性当下成佛,他就引用《四书》一句话,“二三子,吾无隐乎尔!”没有骗你的,没有骗你,道就在这里,现成就有。
那么晦堂禅师看他,他也答不出来了,晦堂禅师站起来走了。等于体悟师住的地方,现在浙江,体悟师住在大香林,那边桂花,秋天到,桂树是香得不得了。晦堂站起来就出去了,黄山谷就跟在后面,出了庙子外面。等于到了大香林里,正好桂花盛开,那个香味很大,香气很大。晦堂禅师就问黄山谷,“闻木樨香否?”古书记载,桂花香味好吧?桂花香吗?我们讲。这个黄山谷说,“嗬,太好。”晦堂说,“二三子,吾无隐乎尔!”黄山谷一下大彻大悟。就因香味而悟道。呵,“二三子,吾无隐乎尔”。香味在虚空中普遍自在,很自然,所以黄山谷的悟道,闻“木樨香否”四个字,桂花香吗?黄山谷大彻大悟。这是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公案。所以黄山谷的诗很特别,人品也很特别,跟苏东坡一样,都是王安石的反对党,所以给王安石逼得很惨,逼到四川去,管这个烟酒公办局的局长,卖酒的酒厂的老板去了。呵呵,一辈子哈。嗯,“流逸奔香”,刚才为了讲“流逸奔香”,所以鼻子一样,闻香而悟道的。所以《楞严经》后面有香严童子这些都是这样,说悟道随时可以,这里。
那么下面转一个方向了。这个眼跟色来,耳朵跟声音来,鼻子跟香臭来,都讲了原则了。啊,然后要提舌头了。嘴巴是说话用的啊,讲到行为都提嘴巴。讲到戒律作用,一定要提到舌头。嘴巴的中心是舌头。舌头的作用很难懂了,“由恬变等二种相参”。鼻子讲相发,声音讲什么,看颜色讲相什么?
宏忍师:相形。
南师:啊对。每个字都要注意,中文啊。“由恬变等”,恬是宁静,恬。淡味叫恬,淡。所以我们讲这个读书人,先养成啊,心气和平,气跟情绪的恬淡。哎?许江不在这啊?
薛虎:在。
李慈雄:在那边。
南师:哦。恬是淡,咸甜苦辣酸,淡是本味。没有味的,那个恬淡。恬淡是没有味。比如我们打坐起来有口水,这个恬淡。假使嘴里发苦,已经发炎,就晓得上焦有了毛病,发炎了,或者胃上不对了。啊,可是呢,一切的味道由,基本是淡,等于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咸甜苦辣酸受外界的影响发生变化。要注意,由恬淡等很多的味道,不止一个,重点在淡味,跟其他的咸甜苦辣酸任何的一种,有变化起来。“二种相参”,任何味道里头有口水的淡味在里头,最重要,自己本身。他是综合的。等于说泡牛奶啊,水果,咸的东西啊,中间有口水的恬淡的味道加入。二种互相掺合在内。
“于妙圆中。粘湛发尝”。妙圆刚才讲过了,不再提了啊,注意,自性。黏湛,就舌头起作用的。黏,黏出来,黏住,自己自性生命的功能起作用。这个湛字,发尝,变成舌头可以起这个尝味道的功能。因此呢,这个尝的、能够尝这个习气,很精明地反映这个味道。我们知道这个味道好不好,是舌头习气不同。所以你看我们所有的人,各人的对于咸甜苦辣酸,要甜一点、咸一点,各人的感受通通不同,习气不同,都是一样。
“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拿丝缠起来再绞动,我们这个嘴里吃东西啊,各种口味加上口水的恬淡的本味,把它绞动,变成味觉。味觉,味成根,就是舌头。所以舌头的功能,现在医学晓得,它就是舌头周边的一圈,中间差一点,这个是专门研究生理学的。那你现在生理学的书都很多,不要需要我们讲,你们去看。
“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句话一样。舌头本身四大组合拢来。“因名舌体”,我们人的生命上叫做舌头。“如初偃月”。像刚刚每个月初三那个,初三四的、初一二三、阴历的初一初二初三,刚刚出来那个月亮一样,一条,初偃月只有一条,舌头长长的。那么它起动作用,“浮根四尘。流逸奔味”。跟到带动意识,这个眼耳鼻舌身,一起,地水火风四大,习惯性我们都向外奔放。吃惯了的人不吃东西、不喝东西不行,“流逸奔味”。啊,这是舌头,他分析的。
下面文字,有好懂、有难懂的啊。眼耳鼻舌,身体了,要注意了。“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我们整个的,我们中国人讲身体,这个名称太麻烦了。身体包括了里头的骨头、血管、细胞等等,他五脏六腑、细胞,太多了。整个这个身体的感觉,两个重点,离、合。靠拢来,我们身体靠触、受,接触了就有感觉,合拢了。触是合拢了。离,分开,中间有距离隔开了,没有感觉。包括身体内部五脏六腑,同身体外面,“由离合等二种相摩”擦,互相摩擦。所以男女之爱,亲爱抱一下,握个手亲亲,在摩擦,摩擦的感觉更厉害了。“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互相摩擦发生感受的。这个感受最后的功能,是自性,给习气牵走了。
“与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感觉。身体属于感觉。“觉精映触”,它反映是,互相摩擦有感触。没有感触,不接触。触就是合拢来,不接触没有用。说触跟受两个是十二因缘,要特别注意“触受”两个。我们身体用功夫有没有进步,就是要你智慧观察触受双方面,自己晓得进步到哪里、功夫做到哪里,完全靠触受、自性的智慧功能理解。
“觉精映触。搏触成根”。抟,抓住。这个抟啊,提手旁边一个“专”,把它团拢一块,一个面条一样。饭包一样,把他两双方接触,捏成一块,是触作用,都有感触。比如我们坐在这里,这个父母所生(之身),今天感冒了伤风了身体里头难过,是触受的作用。里头有抟,黏住的作用。所以我们觉到身体这里不舒服,这一部分已经给它黏住了,捆拢来,受黏拢来,触受。“抟触成根”,就是神经,我们神经的反映,细胞的反映。啊,触受的根源,感触怎么来的呢?它的根本是“清净四大”,地水火风变成。“因名身体”,所以我们看病啊,摸脉啊,一定要指头摸到,西医看病,一定要机器来检查。非触受你不知道,啊,触受的重要,摸触。身体是这样,“如腰鼓颡”,腰鼓颡呢,我所了解的啊,不过我在《楞严经》上,当时来不及,随便翻一翻就放下去。古人说,是以前老人家一个手罐上面一个皮,像葫芦一样。实际上我晓得腰鼓顙,我叫宏忍师查,没有查到。啊……
宏忍师:杖鼓,叫杖鼓。
南师:啊?是,那个杖鼓不算数啊。实际上这种动物名称,动物名称,有腰身的啊,就是像葫芦一样。我们身体呢分两截,这个腰这里,上面,所以道家用葫芦,密宗用两个双重的宝盖。这个腰鼓颡啊。这个身体是触受的作用,注意啊。触跟受,相摩来。如果离开、分开、隔开,就没有事。“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啊,再说啊。“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这个厉害了,意识状态了啊。刚才把身体讲完了,意识是什么来?这个特别注意了。第六啊,第六根。第六根我们思想随时一个念头起来一个,一下没有了。我们由生来到现在,用过多少思想、多少知觉、多少感觉。一切感觉、知觉、一切的思想,都是生灭法。一个生起、一个没有了,一个生起、一个没有,跳得很快很快。生灭连起来,我们觉到自己有个思想活到,这个人觉得今天又活了一天,又活了几十年。实际上随时都在死亡。因为一生一灭中间有个空档是空的。可是轮回中的众生,我们现在,现量生命的众生,中间是生灭的中间的空档你看不到、抓不住。有生灭心给你连续带动,所以中间有个生灭法,有个相续,一个浪头一样,一个浪头我们看一个流水,一股流水正在流,永远千年万年不变。实际上是一个浪花接一个浪花,再详细分析,一个水分子接一个水分子,很细很细。
所以“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这个念头动起来都是独立的,生灭法,过了就没有,自性空。你可认不识空,认不到自性这个念头本体的空,同时更不晓得前一个念头变后个念头,中间是空。所以这个连续不断的,太快速了,速度太快。念速、我经常说,我在几十年前已经发表讲过的。不过我的话人家也不会注意,呵,又不是科学家,又不是……我说念速比光速还要快,最快是念速,比自然科学的光速还要快。生灭法这样快,这个念速。
黏湛,黏住了自性那个清净功能,发生的时候我们自己知道。所以我们自己一边念头起来,一边知道自己在思想。这个知性,是念头的本身同时又知道,妙不可言。所以这个同时,这个念头的本身一起来,同时又知道,这一知是叫做心意的作用。所以心意呢,普通我们分六个,先不讲唯识啊。啊,有六种心。六种心:伺察心,我们念头一起来自己晓得,有伺察心,什么心啊?
宏忍师:随伺察心……
南师:对。有六种。上次你们抄过的。
李慈雄:率尔心,伺察心,随伺察心,决定心,断除心,后面还有一个是……
南师:对,忘记了?哈,这个……这一知的里头有这个作用,内涵,把它分析起来同时具备,你不要看这个知性。这个知性,不一定(是)第六意识的分别。第六意识分别也是知性发的作用。意识的念念不忘,譬如一个人发脾气,心里头这个,心里头有脾气,同时知道自己有脾气。这个知性在旁边,这个是最严重的东西喽!把这个东西参通了,明白了,中文这个“知”下面加一个“日”啊,是智、智慧,就是般若了。成佛,是这个东西,最基本是这个东西,所以成佛是大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可是功夫也是知性来,没有功夫,智慧发不起来。
所以这个知性啊,“由生灭等二种相续”,黏到生命的本体的那个自性的功能,发起了知性的作用。所以我们自己也会写文章,会变成科学家,自己做什么自己都知道,可你自己生灭心你阻止不了,所以各人脾气也不同,思想也不同。“粘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这个法呢,已经讲过很多次了。什么法,不是法律的意思。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的情绪,意识相对的,就是有个法则。啊,有个法则,知的这个精到的反映,一切思想,一切情绪,这些作用。圣人之法、凡夫之法、六道轮回的思想,它统统具备,这个知性,都会知道。所以用个“揽法成根”,包揽。哈,这个手用这个揽,提手旁一个“览”,包括了一切,好的坏的、不好不坏,都在内。包括了好的事、坏的事、不好不坏的事,一切情绪,都在内。揽法构成这个根元。就是意识的思想,习惯性,就变成根了。它的根元,后天的这个思想,还是受唯物的作用。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离不开物理的作用,离不开细胞、脑神经等作用,我们普通呢,一个名称叫它意思。意会思想,所以有没有意思,意思就意能够思想,思想是意。“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他说我们这个意识在身体里头、生命里头,注意哦,佛有个最严重的形容,很清楚,你意识看不到自己意识欸,可是思想知道。等于我们人进到黑暗一点亮光没有的房间,什么都看不见,可是自己晓得站在黑暗中。自己很清楚站在黑暗之中,就这个意识作用,它形容得非常好。如暗室里头自己能够知道自己,看见自己。可是四面没有东西,一点亮光没有,它也没有形象,啊。意识一动,“浮根四尘”,地水火风带到前面的这些作用,“流逸奔法”,产生了一切世界的学问、法则、思想、情绪、和创制,人类创制,创造了历史,就是这个心意识的作用啊。
薛虎:老师啊,一个钟头了。
南师:啊,哦,但是这一段也要……嗯,要注意啊,我们要……我看看……
魏承思:老师,这一段我有个问题啊!
南师:哦。
魏承思:那个前五根都包括了这个四大,所以前五根它都用一个体啊。
南师:啊?都用个,包括……
魏承思:用个体嘛,啊。比方鼻体呀,这个舌体啊。
南师:啊,对,对。
魏承思:但是这个意根的话,他就没有个体,是用意识,那么意识,那么意识,这个意识怎么会是也包含了这个四大,好像还是……不是很……
南师:哦,意识是心法,你问得对。前面所谓体是外相,鼻子有鼻子的形象,那个体啊,不是本体那个本来的体。耳朵有耳朵的形象,这个鼻,耳体。意识呢?不是有一个生理的形象的东西喽,所以它没有体,这个里头,叫意识。因此他形容如暗室里头看见,是这个作用,是这样的。
魏承思:对,那他为什么会说是,也是有那个四大?
南师:啊?
魏承思:四大,既然它没有个形象……
南师:但是它带动的意识作用,我们每天用啊,同物质的身体、四大、六根统统一起会起作用的。除了这个中阴身,除了作梦,或者除了神经病,那个意识有时候不带动这个四大,啊,所以他自己没有像生理上有这个体,这个“体”是指哪个体,指形象的“体”啊, 是这样的。好,这样,可以了吧?
魏承思:可以了。
南师:那么佛就告诉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啊,哦,这个应该是明天哦。嗯,这一段,大家今天先去,今天先读一下,这段非常非常重要。
众念:【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
南师:“是以汝今离暗离明”,念下去,这一段,我先……
众人:【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
南师:好,下面还有,还有几句。“明不循根,寄根……”
大众:“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南师:好,这一段,明天啊。但是我希望今天大家注意一下,真的要发心用功修行,特别要注意。它总体归纳起来,都摄六根,总体的怎么可以明心见性成佛之路,他讲得很清楚了。所以先注意啊,我们明天再来讨论发挥,好吧。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