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讲习录》082 卷五

八鼻 周利槃特迦 九舌 憍梵钵提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㤭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天风师:佛一般是教给新这些出家的这个比丘啊、修行人,给他一个这个偈颂的方法。那么这“一句伽陀”呢,就是这个偈子里的一句,当初有经典记载呢,就是佛教给周利槃特迦呢,一个偈子就是出家人经常在嘴里念的、经常这个念咒语一样啊,就是口诀一样的,每天都在念,“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啊,这个“无益之苦当远离”,啊,就是这么四句偈。但是呢,这、这四句,他就说呢,这其中的一句,他都念了一百天啊,“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就这一百多天,别说四句啦,这当中的一句,他都记不清,这一句就是记着前面,忘了后面的一句、半句,记住了后面这半句,忘了前面这半句,所以说“得前遗后,得后遗前”。实质上呢还有个说法就是,说佛看他这、这、这太笨啦,只教他两个字,就教,你干脆去扫地,扫地手里拿着个条、条帚,然后每天再念“条帚、条帚”,这总能记住吧,你手里拿着个条帚,就这两个字,他都记不住,他就,呃,他“扫帚”,“扫”,扫什么?他扫什么,忘了,后面那个字他都忘了,他又想起后面这个字“扫、帚帚帚帚”。什么“帚”呢,他又忘了,就两个字,他都记不住前面那个字,或者记不住后面那个字,这就是说这个人就相当地不,啊,相当地记性差,啊,相当地记性差,记性不是特别好。这里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当初呢,他要找佛来出家,这些佛弟子们就是都是大阿罗汉,都能看到前后五百世的这个人的因缘。那么,这个人要、要是出家,他就不让他到佛的道场来,后来佛知道,说你去把他带进来。说,你这人不用带他来,他这个,呃,佛弟子就说,那目犍连都有神通啦,他说,我都已经看过了,五百世他都跟佛没有缘份,你不用理他。啊,佛说,那他八百世前跟我有缘份,让他进来,结果是收他出家了,因为他虽然笨,他有、他有些这个宿世的因缘,跟佛有缘,佛还是肯教化他,他就要求出家,就这么一个前因,所以他就非常的不好教化,就是两个字都记不住,这么个大前提,就是“得前遗后。得后遗前”,就是这一句话来说,他都记不住。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说这个人呢,虽然是这个智慧不高,啊这个愚笨一点,但是福报很大,因为这佛就亲自教他,教他呢,佛就很怜泯他,或者是很慈悲的啊,也根据他这个虽然愚笨,也因机施教,这笨人有笨人的办法来教,所以说呢没有、没有嫌弃他,啊。这样的话,教他这个“安居啊调出入息”,那么这个“安居”呢,一般来说,就跟闭关差不多啦,所以说不动道场啊,这个一心一意的不打闲岔,也不这个向外求驰,这个非常安静地在这个静居当中啊,这个修法、修行。修什么呢?就是佛专门教他这个调出入息。调出入息呢,等于老师以前也专门讲过,这个修安那般那,这个修出入息呼吸法门,这个风大观入手的方法,那么,还包括像“十六特胜”啊、《达摩禅经》啊,这主要是讲这些。这个,这么一个法门,这里当然这个法门就调出入息,这就是非常殊胜的一个方法吧,这个笨人也可以学这个方法,是吧。

那么,这个调出入息呢,他就这个“观息微细”啊,“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他就按照佛教他这个调出入息的这个修行方法,这都是早期,佛身边的弟子,上座部的弟子们都是佛教他们这些经常修的这些禅修的方法,安那般那这个调息的啊,还有是观不净观的,啊,和白骨观的,还有是因缘观的啊,观十二因缘,就这些早期佛经常教他身边的弟子的方法,这个出入息也是其中的一种。这个他呢就说讲这“观息,微细穷尽”,像天台六妙门所讲的这个“数、随、止、观、还、净”啊,他这里用一个“观”字,事实上还有就是省略了很多说法。啊,到“微细穷尽”,那已经是,啊,“止还观”啊,“止观还净”,那都具足了吧。我们这样理解,是吧。就是说,闻出入息,由粗啊到细,一直到穷尽,啊,最后归于虚无嘛,啊,说“悉知心空,证得空性”,这么一个含义吧。

“生住异灭”啊,“诸行刹那”,这从中体会到经过这个,啊,这些有为法的用功的方法,还是能够体会到那个“微细穷尽”的,啊,“悉知心空”的境界。啊,“生住异灭”,相当于说,这个世界的有为的色身啊,啊,世界万物、有为法都是“生住异灭”的,简单说就是生灭法。“诸行刹那,其心豁然”,那么,也从中、啊,这里肯定是我觉得是省略了很多内容,是吧,像那十六特胜,这样的话也没有这个更高次第的修行,啊,达到了观灭尽,是吧,啊,观弃舍,他也不能达到这个诸行这个“生住异灭”万法具空的这样的境界,也应该是也达到了身心啊同步的这样的一个证得空性的境界,说就了悟到这个“诸行刹那”,这些诸行嘛,也可以理解成诸有为法,啊,这世间的这些行阴的作用,啊,这个“诸行无常”吧,都是生灭无常的刹那、刹那刹那的起灭、生生灭灭的,“诸行刹那”,领悟了这些道理,感受到了这些智慧的,观照到这些世间的有为法无为法的这些真谛。其心豁然,从中呢,得到大无碍。

(天风师:哪有人聊天呐?南师:啊?天风师:听到有人聊天呐) (南师:嗯,哦,周利槃陀。(众笑)天风师:没有,这餐厅里有人聊天啊。南师:哦,你讲完啦。天风师:没有没有。我说这个,我讲讲听到有人在聊天,我就有点分心。南师:嗯。)

天风师:说这个,“其心豁然啊,得大无碍”,这个周利槃陀呢,这个就心开意朗,就豁然开朗,说从中得到了大无碍,啊,那么就是身心两方面都透脱出来了,无有障碍。“乃至漏尽”,以此证得了漏尽通,得到了,修成了这个大阿罗汉的果位。然后呢,就还安住在佛,呃“住佛座下,印成无学”,那么意指这个,“住”也是意指常住的意思嘛,在佛的这个法座啊,这个座位,等于说亲近佛陀嘛,啊,然后,佛呢给他认证,说他得到了无学的果位,啊,达到了无漏果的境界,证得了无学的果位,等于说在一门深入当中呢,已经成就了,已经可以说是在这一方面不需要再继续参学了,已经彻底的明白了。现在佛呢,问大家修成的一门深入的这样的一个圆通次第、圆通法门,那么,“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以我,啊,这周利槃陀的第一人称的说法,说以我所亲自证得的修行的这个经验来看呢,说“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啊。因为我们前文,在总结这个每个人的圆通的时候呢,我们上文阿那律陀就说这个“旋见循元”啊,这里呢又用了一个“反息循空”,啊,因为他修的是出入息嘛,所以说他就按照“息”这个理念去说,最后他是修这个调、调这个调伏啊,这个,啊,这样的含义啊,调伏、调整、调节,是吧。那么调出入息,那么由粗到细,是吧,由细到乃至穷尽,最后归于虚无,最后是这个“悉知心空”啊,那么“反息循空”,最后从这个息的这些作为,从这个“数随止观还净”,最后达到了能够遵循着这个息的这样的生灭作用,找到了这个空性的啊这样的境界,或者说证得了空性,叫“反息循空”,并不是说反过来去出入息,实质上是循着这个呼吸的、调出入息的这个奥妙,这个修法,最后达到、达到了这个,啊,找到了这个“息”也是空性的,也是生灭的,啊,最后是达到了“还净”这样的一个境界,灭尽的境界,然后才进入了这个证得空性的这个境界,所以“斯为第一”,他认为这就是,呃,他所认为的最好的一个方法,啊,也是最适合他的方法。这个周利槃陀给佛陀汇报的这个,证得圆通的经过。

南师:好,这个,天风师讲这一段,每天,我看他都很用心你们,都查证来很多啊,在说书,嗯,依文解义,说书,了不起。啊,这样研究佛经、经教,要回到自己身心方面来,很难。要再,以后要再深一层去体会。关于这一段,第几位圆通的罗汉菩萨?(答:第八位。)第八位,耶,昨天讲的是从什么来的啊?(众答:眼,眼睛,眼根。)对。现在讲的是鼻子,用鼻子呼吸法门来了。

先说,给天风师补充。周利槃陀迦的故事很有趣的,佛的弟子里头,大阿罗汉,他的故事很特别。先讲他出家的笨啊,这个笨,他自己也报告了,读书是一句都记不得,一个话都是搞不清楚的,嗯,这个笨得很有趣了啊。他出来出家,佛在打坐,年纪大一点了,比较老了,大概总是五六十吧、四五十啊。来出家的时候,门口到,等着。而且是大阿罗汉,目连尊者、舍利子这些的等着看到了、碰到了,“你干什么啊?”“出家。”不准进来。他们俩都有神通啊,啊,他一定要进来。你想他一个人,能够跟、跟这些大弟子来吵得声音大,一定很厉害,吵架大概力气很大,哈哈。那佛听到下座了,出来,“什么事啊?”“喏,喏,这个人,他要出家。”佛说,“那让他进来。”“不行啊,我们观察他五百生前”,五百生还是更多一点吧,我记得八百生,他是,刚才法师讲五百生,五百生,我们打个折扣吧,就五百吧,八百五百差不多。他说,与佛无缘,目连尊者就有神通嘛,所以不准进来。佛就笑了,“你们神通很大,知道几百生的事,五百生以前呢?”“不知道了。”就说,“他刚刚五百生以前跟我俩个有缘,进来,出家。”他就“我问佛啊,他跟你五百生以前什么缘啊?”“五百生以前,我也是修行人,那一生我已经是修成辟支佛、独觉佛。”世间无佛法的时候,末法时代,他一个人悟道,修行成就了。“所以以前弟子们给我造了一个辟支佛的塔。他的舍利子在里头,他老兄做什么呢?是一条狗。啊,这个狗,那个时候的粮食最好是大便,狗去吃大便,在一个厕所那里吃大便,一个厕所,露天的厕所,大概是,有楼梯的吧,楼上人屙下。”这个在我们,在四川啦在高山上,常有这种事。“它吃大便时候,吃新鲜的大便,经常吃的好好的。上面有个人正在屙大便,一坨新的大便掉下来,“呯”,掉在它的尾巴上,狗嘴里吃大便,尾巴上掉一个东西么,吓了一跳就跑。狗跑了以后,尾巴带一坨新的大便耶,反正一边跑,狗的尾巴一边摇嘛。耶……一下子跑来碰到辟支佛塔,狗看到塔到处,老习惯那里,边上屙泡尿,然后高兴,尾巴一甩,把它那一坨新大便就供养给我了。”(众笑)就是这样供养佛,合理不合理啊?看了会笑死。狗大便是、人家正在,掉在尾巴,狗一甩甩在佛的塔上,佛说把它大便供养,喔唷,因为狗吃大便比我们吃西点蛋糕还香呢。(众笑)你说他,他供养个好东西啊,对不对?(答:对。)嘿,哈。等于我们吃的东西,觉得很香,你供养天人,也是觉到臭的很,他还讨厌你。“就是这样结了我缘的,所以进来,出家。”这个故事,我补充给你。很有意思吧。

由此你想到,他出来愚笨。我想,气、身体非常好,气力非常大,这是我想的啊,我补充的。凡是搞运动好的人,脑筋一定没有、没有记忆力,不会读书的,真的啊。会读书的人,身体一定弱。你看古今中外离不开这个,啊,身体弱的人,会很多的鬼脑筋,有思想,眼睛一定近视,两样一加上,这个人心思多的很。

他简单明了,心机他没有。所以佛教他念一句“扫把”两个字啊,念“扫”字,“把”这一“把”字掉了,可见他体能非常好。因此,佛就看中了一点,教他修安那般那呼吸法门,这是我补充的,佛经上没有,我悟出了那个道理。为什么呢?他修呼吸法容易,所以佛经上说愚痴的人就要学安那般那、做呼吸法门,不成立这个话。我看了很多后世经典这一句话。愚痴的人、笨人会修呼吸法?聪明人连自己呼吸是什么都懂不了,何况笨人?

他一定是要练,大概跟永了俩个,在少林寺下来的,练过武功的,因为为什么啊?他后来救的是佛啊。佛的兄弟后来创教反对他,提婆达多,佛在走路,提婆达多用神通力量把一个岩石,山上翻下来,准备把佛压死,准备。他跟在后面,他看到了,佛没有看到,佛一直向前走,他在后面看到了,他手一挥,把石头推开。天上有块大石头,那起码几百斤啊,要压死佛的,他手一挥挡开了,碰到佛的脚趾头压伤。他就…所以我断定他身体很好。并不是说愚痴人就要学安那般那,才不会!聪明人连呼吸法都不懂,何况愚痴啊?他有特殊的本事,依我看法。

讲出入息法、调出入息,天风师用了心思了,看了六妙门,用六妙门,这里没有讲到六妙门。六妙门的数息、随息,啊,止息,什么还啊、净啊的。(天风师:观息。)嗯,这是根据佛的对弟子们的修法,后来,综合拢来叫六妙门。《达摩禅经》里头也有提到,我常提佛最初出来教人家修行三个法门,不净观、白骨观、数息这个出入息安那般那。以出入息最难、最高。不是最难,最容易修的。修出入息,后世是有天台宗留下来小止观,现在是普遍世间流行六妙门,我看没有一个修好的,包括南传印度现在小乘佛教,我这个看,很对不起了。日本流传曹洞宗也是走这个路线,都在调呼吸,没有调好,搞得很可怜的,都在那里数息,数了半天。所以我在一本书叫做《如何修证佛法》里头,大大批评这个东西,啊。大家在数息,修行在做会计啊?那个呼吸进来出去一、二、三,数一千息、数一万息有屁用啊。安那般那不是,第一“气”不容易认得,你看他,佛教他修这个,他就上路了,他的缘在这里,可见他的身体…可是,这个也很用脑筋的,你怎么认得呼吸?由鼻子里呼吸,证到身体内外、全身的呼吸同天地往来的呼吸合一的啊,这是一个法门。所以修呼吸法是很不简单,他是走这个路线证得罗汉,后来又是有神通,他是气力第一,你看,那个用神通的石头山,移山倒海,移山过来压释迦牟尼佛,他一手挡开了,这是一口气的本事吧,嗯。这是第二点给大家补充一下。

第三点,道理就是什么?四个字,啊,“观息微细穷尽”,注意!自己呼吸不但是,刚才法师报告数息、随息、止息、什么还净,不要跟到那些文字转,已经包括在内了,自己观,一边呼吸,能够观到自己的呼吸,观察得到,看得到,这个看不是眼睛喔,也包括眼睛喔,我吩咐啊,看你们智慧。看到自己的、感觉到呼吸往来,往来由粗的呼吸变成细,由细、细的呼吸变成最细、微细的呼吸,到了不呼不吸境界。喏,很简单,文字就告诉你,“观息,由微、由细到穷尽”,这是修安那般那,好像不呼不吸,到了外呼吸不呼不吸,内呼吸起来了,自己身体内部的内,这个道家叫做“胎息”,等于我们在娘胎里头,鼻子不会呼吸,自己这个胎儿会成长,在胎儿里头有个胎息起来,胎儿其实脐带跟母亲连到。胎息起来,还没有“微细穷尽”耶,那就是密宗讲的修气修脉,印度YOGA,脉以后到修明点,智慧打开了,看到,重点修息在这里喔。这一段,所以上次给你们讲,叫李慈雄查出来叫你们注意,你不要看几句,法门、方法、修行都在里头了,“观息,微细穷尽”。不呼不吸那个止定的状态,啊,这是六妙门所谓数、随、止,止以后呢?再观啊,这个就是说止-观-还-净嘛,后面是还净。那么在不呼不吸的时候,有没有呼吸?有呼吸,内息起来,再观“生住异灭”,每个气怎么来,生出来,所以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内心,外息止了内息起来,从“住”成的,这股气是身体里头,譬如流到胃啊、流到肝、流到肺、流到腿、流到手,在走动,变去了。灭、甚至最后到内、内息也不呼不吸了,才到晓得根本气。从怎么投胎、生命息来了。所以《达摩禅经》有长养息,啊,报身息,我们讲内息、胎息,就是报身的、报身,我们业报之身,业风,也可以叫做业风,业力的风在里头转动。所以你这个,那么学医的人,这个时候才会看到五行生克、十二经脉的变化、每个骨节环节的变化,都自然观察得很清楚了,安那般那有这个力量。“生住异灭”,然后是,他在这个,在观的当中,才晓得“诸行刹那”,一弹指六十个刹那之快,随时变化去,一切行,不但息的变化,乃至身体的细胞的变化、生命四大的地水火风变化都刹那刹那变去了。“诸行刹那”,诸行刹那中间内涵两个字“刹那”变化无常,都变去了,看到自身刹那,没有刹那,时间是刹那开始,连时间也没有,时也空了,身体也空了,佛也空了。

“其心豁然”,一下到这个这样明心见性、心打开了,这个“心”是智慧,自性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打开了,豁然开朗啊,中文加两个字,其心豁然开朗,开朗以后怎么样呢?“得大无碍”,一切没有障碍,内外中。注意!“得大无碍”,神通具足,智慧具足啊,大大的无障碍。为什么息跟无障碍是什么?息跟空两个配合,真的见到空性,啊,即空即有,非空非有,一切无碍了。如此进修到漏尽通,得漏尽通,受阴、想阴都灭尽了,得无漏,“乃至漏尽”到漏尽,所以成为佛在生的大阿罗汉,常常会跟到佛在一起,啊。所以呢,因此“住佛座下”,他随时跟在佛的旁边,呵,啊,等于大家跟到师父旁边,啊。住佛座下,他不是给他背凳子,呵呵,座下就是跟在旁边,啊,随时、常随众。佛呢,印证我到无学道大阿罗汉,成就了,无学,是不需要再辛苦努力的,嗯,成就了。

所以他报告,佛现在问到,叫大家报告,每个人如何悟道、真实心得的经验,如我,佛问到圆通的法门,他是“如我所证”,根据我个人的所证到的四个字,包含前面的内容,“反息循空,斯为第一”。“反息”,没有呼吸,息是生灭法,息是现象、作用,啊,能呼能吸的那个根本,空的,自性空,自性起的作用,所以叫“反息循空”,啊,不是这个息怎么反转过来,一呼一吸怎么反,回转来观能呼能吸的那个东西,无主宰,没有东西,空性,证得了空,啊。证得了空,明心见性,证得了空,啊,其心豁然开朗,上面讲了,得到大无碍,反过来推上文,一样的。换一句话,“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是什么?“反息循空”,证到空性了。上下反过来,你就是很好的注解了,以上文注下文这一句四个字,以下文注上面这几句,就清楚了,这样懂了吧。啊,这个就是周利槃陀迦,啊,最重要的修安那般那的法门,嗯。那么下一段。

天风师:下一个是报告,第九位报告圆通的佛弟子,憍梵砵提,“㤭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那么,这个憍梵砵提呢,是第九位报告圆通的大成就的佛弟子,他呢是有一些特珠的宿世累积的因缘。啊,这个憍梵砵提一般呢是他的另一个名称叫“牛嘶”啊,一个口加一个斯。就是牛,它是反刍动物,等于它吃了东西以后,贮存在这个胃腔里面,但是,它闲的时候,还要把它拿出来重新再嚼一遍,就是感觉上和普通的动物吃东西是不一样的,它可以把吃的东西,啊,其实羊也是这样的。

南师:反胃,就是反胃,在我们人就是反胃的毛病。

天风师:然后呢,呃,就是他也是按照这个规矩,我们不讲这个过程了,也是对佛顶礼,表示恭敬,然后开始汇报他的这个一门圆通的这个法门。说呢,他呢,在过去世呢,就是等于“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等于他就首先承认他的有一些特殊的业报,就是口业,口业的形成原因呢,口业是这个果啦。这个是因,是过去劫,一个劫数,就是很长的时间了,那如果要去细讲啊。“轻弄沙门”的轻视或者嘲弄这个沙门,这个沙门呢就是出家的修行人,专指这叫沙门,也翻译做中国字叫“勤息”,勤劳的勤,刚才讲过出入息的息,那么勤代表勤修戒定慧,息代表息灭贪嗔痴,当然还不仅于此义啦,我们只是大概了解,知道这一层意思,知道这个“勤息”,这个出家人用功修行啊,这个勤指的是勤修戒定慧,息指的是息灭贪嗔痴。所以他“轻弄”和这个轻视和嘲弄呐,这个也有一些他的本身故事,等于说他曾经在过去世,他弟弟出家,他弟弟出家呢好像比较笨,他这个教的修行的东西,他都不会,教佛法他也不会,然后呢,他就让人说给他找一个绳子,让他吊死算了,呵呵,总之也算是嘲弄或者是轻视的一种,瞧不起这个后学,瞧不起笨的人,啊,这样的一个原因,还有说一些话啊。这口业指话,这口业就是身语意,啊,这个语也就是这个口业。那么,这里面从戒律学上说,就是说身语意,这口业占着三分之一还多,这口业是比较可怕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这个口业。这个一些说话,比方说两舌啊、恶口啊,是吧,说人家坏话呀,或者是反反复复的绮语,这个两面是说东说西啊,两舌、绮语啊,去说一些不太靠谱的话,就是这样的啊。等于说这个口业所造成的,反正就是过去劫的事情啦,所以说呢,他就会有这样的业报。说“世世生生有牛嘶病”,就好像是没事有事老打嗝,“咕噜咕噜”啊,是吧,像牛的反胃,是吧。

南师:有哮喘的味道。

天风师:哮喘是呼吸道,他这个牛嘶是这个消化道。

南师:对,嗯。

天风师:消化道会变,这个“咕噜咕噜”。

南师:反胃,这个,同这个哮喘,这样来的,口业来的。

天风师:山东话就是“打勾”的,那是,经常会出现那些怪声音。说“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因为这些因缘,所以他有这样的业报,但是他还是要修行嘛,所以佛就教导他一个单独的适合他的方法。因为他这个口舌上的业力,就让他来这个,观这个啊,用这个舌根、用味觉来修这个方法,所以说这里面说“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这个“心地法门”当然就是菩萨法门啦,像这个,像这个《梵网经》所讲的三十种心、十种地,啊,后世都称为心地法门,就是十地菩萨那个地啦,啊,其实每一地就是一种心境、一种境界。那么这里用地和心来区分,实质上也是有大同小异,从这个,你像这个《梵网经》讲的,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还有菩萨十地,啊,三十心十地,统称为菩萨心地法门,这个大家要了解。经常一看心地法门,就搞不清楚这个心地法门,就过去了,那就不知道这个修行的次第和这些心性的根源。那么这“一味清净”呢,这个心地法门实质上是看着简单“一味清净”,实质上是非常不容易修的一个方法。一味清净呢,这以前我们讲过,在六入当中,讲过这舌根、舌入,这个酸甜苦辣咸那等等等等这些味觉的作用,当然在十二处当中也有讲,这个舌根所对应的处,啊,对应的那一处,也就是它的对境,就是味、味道。这个,那么在十八界里也有讲,这舌根所对应的那个对境,是两种,啊,一个是恬,一个是变,这个恬就是没有味道啊,说白味、清净味或者是在舌头上不体现味道,叫恬,并不是那个糖的甜,啊。那变,就是所有的味道都是由这种味觉起的变化,或者是这个本自清净的这个舌根,这个,啊,能尝之性所产生的变态、产生的一切的味道,这个变指的是这个。

所以这“一味清净”,这里面的含义应该是非常深刻、广泛的。那么,从这“一味清净”当中领悟了心地法门,当然是很不容易了,这也是一通俱通这样的一个殊胜的修法,因为我们没有修过,就没有,不好讲得太深刻。往下的经文就是,啊,说修这个方法,“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这是不得了,所以说修这个一味清净的心地法门,得到了什么呢?得到了心意销殒啊。说“我得灭心”,这应该就是心意销殒的意思。“入三摩地”,得到了这个啊,正受,啊,正定正受。那么,在这个定境当中去“观味之知”啊,去观察、观照,这个字是可以说是观照吧,就是,观察就是粗大的东西了。观照,啊,觉照到这个味、能知道这个味的东西和这个味的东西,啊,能知的、所知的这个味,是什么呢?啊,是“非体非物”啊,既不是舌头这个本体就会产生味道,也不是外境的一些酸甜苦辣咸,啊,外境它自己就能产生味道。就跟我们前文所看的那个,那个...

南师:药王菩萨。

天风师:啊。

南师:药王菩萨。

天风师:啊,药王菩萨那个,啊,那个境界,和包括这个,还有这个洗澡那个比丘,是吧。就说,既不是水,也不是身体,也不是污垢,中间都无所得。就是他也找到了“非体非物”,啊,既不是他舌根,这指体,也不是其它的能产生味道的这些物质,这个味,都不在这里面,既不在舌上,也不在那上面。那么,“应念得超世间诸漏”,他因为这样的一个因缘,他领悟了这个空性的,没有自性的这个,有为世间的生灭相。然后,啊,超出了世间的所有的有漏、有为法、有生灭的诸漏,诸漏就是所有的漏吧,当然这是漏尽了吧。“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这个内和外也是一个比喻来说的,也并不是说他真的有一个内外。指的“内脱身心”呢,是从心性上说的,啊,这个这个,啊身心两方面,就没有这个挂碍了,前文也有讲过这样的一个理念。那么,其实人的身也算是外,他说的“内脱身心”,指的是从、一般从慧观上说的,啊,包括这个物质上说的两方面,也就是四大和合的色身,他也在这里、也当外来讲。“内脱身心。外遗世界”,那么,外在的这个山河大地啊、宇宙万有啊都,也都是销殒了,都,因为在空性的境界里所看到的啊,并不是真的山没有了、河没有了,在这空性的境界里看到了这个“外遗世界”,一切销殒,这样的一个境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啊,这三有就是三种世界,就三界吧,色界,啊,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三有,就是这个三界,就是,也就是说跳出三界外,啊,远离三有啊。“如鸟出笼”,啊,像鸟脱出了樊笼,脱出了束缚,获得了自在,获得了,啊这个,了脱生死吧,啊,这样说就是说到底了,就是了脱生死了,了脱了这个身心束缚,像,比方说像鸟从笼子里逃出来,啊,在这个蓝天下遨游啊,没有人看着,也不用再这个东碰西撞,不受人管束,不受烦恼牵连,不受尘劳所困,所以说叫“离垢销尘”那。“法眼清净”,就看,所谓法眼清净,就是说法眼无瑕吧,就是再看什么东西都不垢不净啊、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法眼清净。成阿罗汉”,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如来亲印,登无学道”,佛亲自给他认证,啊,这个很慈悲,说啊,憍梵钵提啊,这个啊,学成、修成正果啦,成无学道,啊。然后,“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现在佛要大家汇报啊这个,修成圆通的一门深入的方法,以我所亲自证得的、和经验道理、最好的方法,那就是这个“还味旋知。斯为第一”,能够通过这个味觉的来观察,味道和舌根,当然在这里没有说舌根啦,如果味觉离开了舌根,那是另外一个概念,通过这个味觉的,这样的观照它的生灭,乃至于空性的,终、最后终究结底,它也是空性的。从这里面,“旋”嘛,再旋转过来,转回来,啊,回光反照,那么获得了,啊这样的圆通,证得了圆通,这个,达到了无学位。“还味旋知”啊,这个知,也算是知性、能知之性,或者是说通过这个能知之性,啊,能尝的味道和所尝的味道,那么这是能知道这个味道这个功能,是从哪里来的?啊,那也就是从他的,啊心、因为修的是心地法门,还有反观心性嘛,最后从这里面得到的,找到了明心见性的途径,以此明心见性,证得阿罗汉果,证得了漏尽通、灭尽通,达到了无学道。那么,这个的方法,我认为就是最好的,对我来说,这是第一、唯一的、一门深入的圆通法门。这个是憍梵钵提汇报的,这是第九圆通。

南师:好,这位大菩萨、大比丘很有趣啊,佛经的记载,他过去生口业很重,爱骂人。我们这里爱骂人像胡子一样啊。

天风师:啊,口业重。

南师:像许江啊,许江差一点,还是不够,胡子还、比较还不算,爱骂下面人,“他妈的,混蛋”,啊,爱骂,像我们,像我这个这个很、很可怜,没有你好。耶,因为他多生累世为国王,骂下面骂惯了,“笨蛋,狗屁”,啊,像陈峰以前,他一边念佛,做董事长,一边念佛,“狗屎,臭狗屎”,啊,“他妈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呵,呵呵,(众笑),这就是陈峰当年,现在改了。他就是造的口业,骂人的口业,所以得牛嘶病,到他这一生证阿罗汉,依、依稀尤存,骂人毛病一样在。他这里报告得很好,跳出三界,还在三界啊,当佛在,他还在、还有。有一次过恒河,他事情急了,恒河很宽啊,没有渡船,他到了河边急了,要去见佛。他骂人,骂龙王,晓得龙王不在家,他神通一看,恒河龙王不在,龙王公主在。他就骂那个,“丫头,把水给我停了,我要行过去”。恒河的龙女,爸爸也不在家,哥哥也不在,没有办法。大阿罗汉有道的,一声令下,骂了她,低个头,把河水两边切断,给他过去。她就跟去见佛,她也跟来了,龙女跟、龙女来一见到佛,“佛啊,我告诉你,你说你大阿罗汉这个徒弟,他骂我耶,而且他用神通骂我啊。”“啊?”“这河水逆流,他要过来就过来。”佛说,“是”。那佛听了笑,“是吗?”她说,“是啊,喏,他在这里,你问他嘛,你刚才怎么骂我?”佛说,“你怎么搞的啊?”他就说,“丫头,我几时骂过你啊?”(众笑)呵,龙女就说,“佛,你看你看,你当面,他。”佛就笑了,“你也不知道,他真没有骂你,他一点意思都没有想骂你,他是多生累劫做大人做惯了,那个习气,你问他嘛。”“丫头,你听到了吧。”哈哈。“我没有骂你吧。”(众笑)佛就大笑,他说,“你看到吗?”她这个龙女了解了,“哦,这样,好了,哦,再见。”就算了,可是这样,你看口业,我们做人,人生是造业,身口意三种,叫十业道,善恶就在这里修行,修行就在这里修,口业要转过来,态度也转过来。而且身业,身体业:杀、盗、淫,我老实讲你们,现在叫你们亲自去杀生,还没有这个机会呢。偷盗,你们大概也不想偷人家东西嘛,占便宜偶然一点有啦,呵,好像没有,占便宜就是偷盗,呵呵。啊,淫么,假装这里都很规矩吧,哈,啊,假装的很好。啊,贪嗔痴么,看不见。这个嘴巴的业是四种耶,意、心业是三种嘛,贪嗔痴,身体业是杀盗淫,嘴巴可是四种啊,嘴巴严重啊,造业最厉害是这口,口业,啊,这就叫恶口,凶的,骂人的,啊,残酷的,经常会,恶口的业很厉害,啊。这个,所以牛嘶比丘,他是这样来,多生累劫做大人,威风惯了,呵,所以那骂龙、龙女,“丫头”,啊,他是,龙、龙王小姐叫一声,也是蛮客气的,他是习惯,他看什么龙王小姐,没有,呵,“丫头”,嗯,他在做皇帝时候叫、叫自己的公主也是丫头嘛,这个也没有不恭敬,啊,“你把我河断了,我要过去,有要紧事,”河流就断了。嗯,所以他得“牛”、他自己讲,口业的果报,得牛嘶病,换一句话,从嘴巴舌头起,呼吸器官到胸口这里食道管,一路不舒服,有这个毛病。大家胸口经常发闷啊,啊,嘴巴不对,就晓得,他以身试法,他亲自表演给你看。这里,这个嘴巴骂人,这个声音,食道管到这里面,我们知道味道,你看佛后来教他走什么,“一味”什么?“观心”。(众答:“一味清净”。)啊?这里,所以我们修气脉,安那般那气脉,这一节,食道跟喉,我们知道味道只有这里啊,现在固然说吃是这里哦,舌根这里,舌尖到舌根这样,不离三寸,等于四个指头这么并接来的,过了这个,已经不知道味道咸甜苦辣酸,这是嘴巴。所以修气脉安那般那是在这一舌尖到胸口心,心窝子这里,这里是心。这一节气脉是真正修通了,没有杂念妄想,几乎没有人修通过,有那么严重。所以修安那般那,我有时候教你舌头这样、那样,收回来。我都讲过,古道对不对?

古道师:是。

南师:没有记录好,没有整理好,是古道的罪过,他将来的,不看、不搞好啊,他的果报是他去受,(众笑)我讲是。呵,这里严重哦。(古道师:很严重。)对啊,这是(他是),因此,他由这个得牛嘶病。(众人议论并笑)呵,这是像他牛嘶比丘本人,不是讲,啊,你们注意这一节,所以这一节你们特别注意。打坐有时候,得不了、念头不能清净,是这一点食道管,尤其饮食吃多了。我常常告诉你们,我们一个肠子、一个食道管永远不能清净,所以,喏,刚才跟松涛讨论,舌诊靠不住的,真正舌头的这一节到这里清净,那舌头上没有舌苔的,永远没有,你看不出来,不过呢,终于看到,“喔唷,一点舌苔没有,红红的,有火吧”,他又看错了,这是中医的错误,不对的。

天风师:按照常人的标准看的。

南师:耶,常人完全干净,这个舌头是红的。他是干净的,啊,苔舌上面起的每一路的纹理,是随时变化的,所以舌诊是很难靠得住的,你不能用那个。望、闻、问、切,望、闻不是望脸上的气色,不是望舌诊耶,因为脸上气色你们不会看,也没有标准,所以我叫你,以这个标准是代表那个望,很重要,给你讲了,你也改变不了,因为你不懂,啊,现在再三给你。所以他告诉他,佛教他呢,你看他以口业、骂人的口业,得这个果报,其实他讲骂人,他自己暴露一下威风,呵呵,多生累劫的习气毛病。佛也知道,你看佛当到他、当到龙女,三个人等于在幽默开玩笑,哦,他讲,佛说“他骂你啊。”“是啊。”“为什么啊?”“过河,就骂我丫头,叫我把水切断耶,行的就过来了,那么霸道,那我也不能不听命令啊,他是大阿罗汉,他也骂我。”嗯,佛就笑了,“你骂他耶。”“耶,丫头,我几时骂过你啊。”佛大笑,呵呵。龙女叫,“你看喏,他现在骂我。”“我没有骂你啊。”佛说,“这是他的习气啊,他真的没有骂你啊。”这叫大阿罗汉余习未断。在《维摩经》上就是“天花着身”,呵,天女散花身上会抖不掉的,有余习,还是有污染,大菩萨没有污染,花不会着身的,嗯。所以他教他观一味的,从这里、舌头里好,到心,观心,有相的,所以真的一种修行观心法门,只观这里,心念都在这里观,慢慢这里打开了这一条气脉,所以下面讲的都是真话,这专门的修法,如果修这个法门,就一步,身心“内脱身心”是“外遗世界”,打通了,我们最难打通还在这一节,啊。所以“远离三有,如”,这里好容易冲上去、跳出来,顶门也打开了,啊,不是这样不行。“得法眼净。成阿罗汉”,所以吾曰“返味旋知”,从嘴里头开始,从舌头这里,所以为什么七支坐法教你舌头这样,这里的,所以先有口水,口水,你慢慢咽口水,这里容易清净了。拿现在西医讲,我们的口水是最好的消、帮助消化,治胃病的东西,本身的口水,啊。“还味旋知”,啊,旋、回转来,看那个能知之性、心念起动的,就是说,在这里观心,知性、能知之性,啊。这一段最重要,“斯为第一”,那么,他的报告,今天。

薛虎:时间都过了。

南师:哦,时间过了,好,好了,“反味反知”嘛,嗯。(众笑)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