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南师:我们开始啊,啊,现在为了这个重新稍稍前面提一下。这个偈子,文殊菩萨作结论啊,我们简单的一句话,使大家、新参与的朋友也了解。所问的问题是宇宙的来源,怎么样是心物一元、生出这个宇宙万有来?这个问题,昨天、前天,为了朱校长在这里,比较详细地讲过了,啊,讲过是两句话的发挥。这里原文啊,“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啊,是这里的发挥。那么这两句话,其实朱校长走了以后,昨天晚上,我又有点忘记了,人是累了,没有给他再交待清楚,他回去比较辛苦,研究比较辛苦,如果交待清楚,他好研究点。
在这两句话的中间,讲本体心物一元,为什么形成了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物理世界?而这个物理世界里头,有一切的众生、有一切的生命、有一切的变化。这是“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需要参考法相唯识学的重要一个偈子,要注意,宏忍师要写了啊,笔要黑一点。这个偈子是玄奘法师留学回来以后,所综合的做第八阿赖耶识的第一个偈子。“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从他业力生”,可是啊,你们拿一个纸来给陈先生他们需要要去记,假设需要记,需要找他们啊。这是玄奘法师的关于第八阿赖耶识的一个偈子,偈子等于是中国的诗啊。“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从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对不对?耶,你两个帮忙,你也说。“由此能兴论主争”,这是第一个偈子,第二个偈子呢?第二个偈子,宏达赶快,快,啊。“去后来先作主公”啊,呵呵,有了没有?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从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他说,宇宙万有的这个来源本性,不是上帝,没有一个,无主宰,并没有一个上帝创造万物,也不是佛菩萨,也不是阎罗王,没有一个东西,一切唯心,彻底的唯心,心物一元来的,是无主宰,非自然,但是也不是唯物的。佛学的基本是两个观念,无主宰非自然。可是这个宇宙万有的生命开始的时候,包括这个世界,啊。这个照法相唯识走,叫阿赖耶识,一片无明,是无明来的,光明清净的,就是“照所生”,“所立照性亡”,一片无明。等于现在讲,我常常说今天,大家,如我两个,校对《老子》也讲到,譬如宇宙这有个黑洞,现在科学研究,可能一切光明、太阳进到黑洞都没有了,而且科学家现在是怀疑,还没有确定啊,万有的来源、太阳、一切光明是黑洞里头出来,当然现在还没有做定论。我们拿来做这个道理的对照、研究,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无明,从明来的。他说,这个无明来的,自性,本身的自性是心物一元的本体,他有几个功能,啊,有五遍行的功能,五个普遍存在的,普遍存在是什么?第一,作意,造成心的思想作用。拿我们人来讲,我们心造成思想心意识,知道一切,就是知、见、闻、觉、知,能够看得见,能够听得到,能够感觉,能够知觉,作意来的,这是第一个五遍行啊。第二个,遍行是普遍存在,在八识唯心唯物上,都包含了。
第二个是什么呢?触受,有感觉,一切是触,就互相感应。譬如我们衣服穿在身上,空气的变化,触来的,有触,彼此是交、交感,就发生变化,有感觉,啊,受,包括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好,有作意、触、受,有思,有想,思跟想分开的,想是粗的,思是细的,自己觉得没有思想,那个能够知性的那个叫思。所以思想两个字在中文里头,从佛学进来以后,唐以后才有,两个连起来用,可是两个连起来用,是一个名词,内涵是两重,想是粗的,思是很细的,思,不是粗的思想。我们中国儒家《中庸》上所讲,“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这两句话是思的成份、情况,没有用思想可以知道,那个叫思,不是想来的。他说,我们这个自性所生的心物一元的本体是,玄奘法师归纳,用中文,他很想、玄奘法师文学不算高明,可是这个偈子做的很高明。因为科学的东西用文学的表达是千古所难,他做到了,虽然不高明,很高明了。所谓“性唯无覆”,没有盖覆的,无所、无量无边的,五遍行,它内涵有这五个遍行的作用。
“界地从他业力生”,三界,佛学分成,任何一个世界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物质世界,色界是物理的世界,一个在上面,无色界等于说,我们借用西方哲学的分类方法,这个叫它物质的、物理的、精神的,这叫三界。那么,佛学叫欲界、色界、无色界,界、地,这个世界上人,他偏向于佛学的修持,分九地,四禅八定,啊,再加一个大阿罗汉证得灭尽定,成佛了,一切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这个叫九地,这个不详细讲了。“界地从他业力生”,这个生命来的后面,每一个人个性不同,啊,每一个人遭遇不同,每一个人生理、心理变化不同,最后一股生命的力量,佛学叫做业力,这都是简单地介绍啊。
“界地从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他批评学佛的小乘的罗汉们,小乘最高点,大乘的菩萨们,不彻底了解宇宙本体的来源的问题,“二乘不了”,不彻底了解,因此呢,迷执了。一个说宇宙原始起来有的,有、怎么有来的?是一个问题,下面会讲到。一个是一边、一边执着有,一边执着空。所以叫做“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因此世界上宗教、哲学、科学在争论,宇宙万有的本体,那个最初来源呢,是空?还是有的?啊,“论主”,一班学者发生争论。这是第一个偈子。
第二个偈子呢?(众答:“浩浩三藏不可穷。”)这个生命自性的本体来,非常伟大,佛经经常形容,象一个大海水一样,做个比方,“浩浩”形容他的现象的伟大,“三藏”,生命的本体来有三个功能,能藏、所藏、执藏叫做“三藏”。能藏,自性生命,本体的功能,他具备一切万能的作用,能藏,藏,象一个仓库一样,堆积了很多的功能,啊。所藏,包括天地万有,包括众生的生命,都是他能藏里头的所藏的东西。执藏,他自己,执藏就是业力,自己抓得很牢,有个东西黏得很紧,这就是业,这股力量,啊。所以“浩浩三藏不可穷”,把心性的本体,“渊深七浪境为风”,有心,心物一元这个心,起了波浪,就是我们的意识,意识起了,思想就是,意识第七识,梵文叫末那识,我们中文翻译第七识。这个意识起的思想——第六意识叫分别意识,就是我们思想,这个分别意识呢,包括见、能看、能听,有感觉、有知觉,粗的四方面,啊。“浩浩三…渊深七浪”,意识一起来以后,有分别、有思想、有感觉、有知觉,所以“浩浩三藏不可穷”。这个研究不透彻,很难很难,无量无边包含很多啊,啊。
“渊深七浪境为风”,一切是依他起,所以我们一个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啊,因受后天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社会教育影响,这个思想,后天的知识学问都是依他而起,并不是本有的,啊。这个叫做“渊深”,“境为风”,境是外境,都是外境影响,造成心理意识一个自己的现有固定的状态,“渊深七浪境为风”。呃,这个感觉方面本身的是包含什么呢?“受熏”,我们这个身体、这个生命,每一个,啊?
宏忍师:“受熏”,熏习的熏,“受熏持种根身器”。
南师:对,“受熏”,熏习来,不思昨天讲到啊,不思议的熏,不思议的变,《楞伽经》熏与变两个道理,这两个道理发挥起来可以一百万字的论文了啊。“受熏”,暂时讲过去了啊,接受外界的熏习。譬如我们小的时候没有吃过这些洋货,什么面包啊,象我们乡下出来根本没有碰过,现在面包、起司、牛奶都分得很清楚,受外境影响变成习惯了,受的,受熏。持种,保持了他的根本的种性,收藏在阿赖耶识,习惯升起,我们普通叫做潜意识,借用啊,潜意识不足以代表,心理学上潜意识,这个名词不足以代表,姑且借用。“受熏持种”,他保持那个根根在里头,思想习惯了。“根身器”,六根,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呼吸、身体,这个习惯性的存在了。“根”就是六根,就是人的身体,啊,包括整个人的生命同一切众生,蚂蚁有蚂蚁的,它的这个作用,包括一个身体上的一个细胞,它是一身、一个身体,所以细胞现在可以提出来,这抽炼出来变成…“受熏持种根、身”、“器”,物质世界,这个“器”是代表物质世界,不要看成一个器具,就搞错了,啊,物质世界是也这样形成的。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当我们死亡的时候,第六意识先昏迷,第六意识思想分别没有了,慢慢第七识也昏迷了,意识没有了,最后一口气不来,身上的四大,这个温度完全冰了,四大变化了,这个时候还有意识没有?有,留下来这是第八阿耶识,最后离开身体。照我们死亡的过程,那么,我有本小书,你们大概都有了,啊,怎么生来,怎么死去,叫《生命的起点与终站》,不晓得你们都看过没,最后阿赖耶识离开身体,要断气以后的大概两天半,这个走了。第八阿赖耶识这个生命是“去后”,最后离开身体,“来先”,投胎的时候,先来,“去后来先”,第八阿赖耶识,意识那个功能的作用、生命功能先来入胎,慢慢在胎儿里头,重新又变、演变回来第七识、第六识,才有我们这个生命功能。
玄奘法师这两个偈子补充,昨天朱校长走,忘记了。我精神也不行了,不想讲了,后来就结束了,现在给你们补充,等他回来再听,再做研究。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因为自性的本身能照一切的智慧功能,谁迷住了、形成了宇宙万有世界?自己迷住了自己,啊。等于我们看亮光看久了,就会发生黑暗,自己会产生的。“所立”,这个“所”就起作用,这个道理,“照性亡”。
因此讲宇宙、地球世界的缘起呢,下面“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这个宇宙的生命的就是一个太虚空,太虚空,宇宙的空间。所以现在研究太空、研究天文,知道我们这个太空啊,是无限的扩大,其实没有扩大,也没有缩小,“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现在物理学家的。这个虚空,虚空大家注意,我再三提啊,我们看过虚空没有?没有一个人看过,科学家也没有看过。我们看的是空中之色、色相,空就是空,那么,空在哪里看?在色相,透过了色相,破了色相,后面这个就是空。“迷妄有虚空”,可是万有世界,地球也好,太阳也好,乃至佛国的世界、阿弥陀佛世界,东西方、十方诸佛的世界,这些各种世界都是生在空当中,“依空立世界”,都生在虚空当中。这个奇怪吧,你看地球、太阳、月亮,在虚空当中转来转去,永远不会沉下来,啊,固然说,我们物理学牛顿说有万有引力,这个太空另外有个万有引力吧?这个爱因斯坦后来说不承认,万有引力这个中间,这个讨论很多了,非常有意思的。
佛在几千年(前),文殊菩萨说了,给我们讲了“依空立世界”,这个中间讨论起来,牵涉到现代科学很多东西啊。两句话把世界的形成,“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这个文殊菩萨做结论,翻译成中文,很好的文学,只有十个字。中间虚空形成世界,怎么形成呢?不在本经范围,你要看其他的佛经。佛讲,这个世界形成,这个虚空,虚空形成也在旋转,佛学告诉我们,也在旋转,啊。那么中国文化《易经》,讲太空,中国文化讲“天道左旋”,太空的转动是这样走,中国文化啊。经、佛经没有讲,我加上中国文化。“地道右旋”,我们地球在里头是这样转,月亮在中间转,呵,挨到地球在转,所以它永远不会碰头的,等于这样转,虚空,天体跟地球,跟月亮,都是这样转,彼此,等于我们什么?玩把戏的、玩艺术的,抛三个球、六个球,垂直这样抛,彼此不碰到的,左旋与右旋的道理。这个空,在虚空中旋转,经过二十劫以后,才形成世界。那么,印度、希腊、中国过去也有我们自己科学,世界形成先有什么东西?空,二十劫有空,再起风轮,一股气在流动,风轮,拿现在讲,一股能量,这个能量依空而来,啊,再经过“嚯落落”一转,也是这样旋转起来,然后水起来,形成水,这个中间的,详细的很多很多。水又变成火,水火的交乳,啊,中国也配上《易经》变成地球,地球世界,然后沉下去的水变海洋,起来是高山,同现在地质学讲的差不多,有一点接近了,啊。那么,这个是补充,这里文殊菩萨跳过去不讲。
空,后来变成物质世界是地、水、火、风,四大原始,才这样转动起来的,“依空立世界”,他只讲到这里,两句交待了。那么,我刚才一段补充是引用其他佛经里头,给他加进去,大概做初步的了解,详细研究宇宙的缘起三界、各个地球、各个星球物理的关系,那一本专书,我跟宏达两个正等拿二十万人民币,鼓励一个学天文年轻人,我资料给你,你给我写出来,到现在还没有交卷,所以我钱也没有拿出来,啊,这个很科学的一个东西。好,这两句话交待完了啊,“迷妄有虚空”,所以宇宙的外部是空,永远存在的,啊,这空是看不见的东西,无形象,有理念,有这个实际的,依空立了这个世界,整个的地球、太阳、月亮各个世界在空中转。
那么,文殊菩萨又会出来,“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这个世界上的生命啊,是唯心造的,不是唯物的。那他,这个佛法的立场,肯定、绝对唯心造,心物一元的心,这个里头呢,有思想的作用,想,这个思想的凝固了、澄清了会形成物质的作用,精神跟物质两个关系,这个里头是科学的问题啊,联想问题就多了。“想澄成了国土”,国土呢,就是地球上,所以譬如我们这个地球有九大洲,有,啊,东胜神洲,中国的叫神州,啊,有美洲、北美洲、南美洲,啊,大西洋洲,啊,这些等等,九大洲。这个中国的九大洲的思想,不是佛学来的,中国原有的,我们春秋与战国的时候,有个科学家,现在叫做阴阳家,认为是伪科学、旧科学,我根本不承认伪科学这个名词,怎么样呢?哪个是真的?哪个伪的?不要乱扯啦。他自己立场不同,就人家的是伪的,我的是真的,都靠不住,姑且用吧,啊。邹衍,中国的战国时候,科学家。邹衍当时讲的是,世界有九洲,所以我们中国叫大地(赤县)神州。耶,邹衍在春秋战国时候就知道世界九洲,现在有八洲、九洲,是这个样子,怎么知道?佛,释迦牟尼佛也告诉我们,世界有多少洲,大洲有多少,小洲有多少,很多,啊。那么,这些洲是国土了,这叫国土世界,啊,这个国土世界是怎么来的凝成?土地也会变成人类、生物可以居住的地方,是唯心所造。因为思想,共同的思想、共业所构成的,集中起来,等于我们这个太湖大学(堂),等于复旦大学,很多人的思想集中起来,建筑起来的。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唯物的东西,啊,譬如说,世界上什么是众生?一切的生命叫做众生,众生两个字是梵文,翻译成中国文字叫众生,是创造呢?不是创造。我们上古的四书五经《书经》里的,里头提到过这个名词,叫众生。我们上古的人类知道生命,不止一个人类存在叫生命,有很多的很多生命,因此定一个名词叫众生,这是生命。生命存在,所以我常常告诉,生命是分两个,万物有生而无命,譬如有些矿物质、有些东西有生,生生不已,它没有命,命是什么?知觉,就是灵性、思想,我们叫做灵魂,啊,有灵魂才是众生。可是在《楞严经》后面告诉你,矿物质、植物也都有生命,它的灵魂思想是百分之多少多少,它有个很详细的分类,啊。所以知觉,这个灵性能知觉的东西啊变成生命的根本,“知觉乃众生”。文殊菩萨介绍到这里,这个世界,两句两句,他就交待过去了,因为他是智慧最高的菩萨,他现在讲法,不是对我们讲,对那些有修行的菩萨,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他提到了很高明的,“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空,有多大?空性有多大呢?他说,你不要看空性,我们人类听到虚空,好伟大的虚空。它没有多大,它虚空在我们自性里头、在我们精神生命里头,是如海水上一个小泡泡而已。这个虚空,给佛法、给文殊菩萨、给佛的眼光来看,不算什么。他说,虚空,你看很伟大,不过是个大海里头一个小水泡。“空生大觉中”,大觉是自性,我们明心见性才能成佛,在自性里头是大海里头一个小水泡。好,这个交待了,虚空是那么渺小。那么,我们庄子也早提过了,“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你虚空,何况这个身,“有漏微尘国”一个,他说,你想想看,我们讲伟大的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多少世界,多少国土、多少国家,你看是,不过是空的里头一个小土地上、地块上所存在的,所以有漏,有漏是什么?无常的,靠不住的,随时会变化的,不圆满、不永久存在的,叫有漏的微尘国。这就是世界上的国土,中国、印度、美国、日本,啊,法国等等这些国土,这是微尘那么多,整个三千大千里的有漏的微尘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很伟大,“皆依空所生”。反过来说,虚空伟大吧,不伟大,而空呢,生在我们自性的功能里头不过一个小水泡,啊。那么,以佛法的世界观,看来整个的世界一毛钱都不值,是一个零,数字上就是一个零,啊,“有漏微尘国。皆以空所生”。
呃,“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所以这个,整个的宇宙生命是自性、本觉自性里一个小水泡而已,小水泡不会永远地存在的,它有时间性,这个时间就叫是世界,世就是代表时间。那么,佛法的规律,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段。界,就是空间,啊,把这个虚空变成十方,它是东南西北加四个角上下、十方,嗯。这个,这个是国土世间的东西。“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那里什么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人类世界的欲望,所存在的我们都是欲界众生,色界是…欲界中是唯物质的世界,啊,到了高层天人呢?只有光色,没有这个肉体,叫色界,是物理的世界,再上去无色界是精神的世界,所以叫欲界、色界、无色界叫三有。三有,一个地球上也有三有,任何一个众生的规律中间都有三有。他说“沤灭空本无”,整个的虚空一个水泡就没有了,空了,“况复诸三有”呢?什么欲、色、无色,都是空话,都是理论上有,《楞严经》两句话,大家记得的,都背来吧?两句什么话?“但有名言。都无实义。”世界上一切的学问理论,只是口头文字讨论的,没有究竟一个真理的,“但有名言”,啊,有“名”就是逻辑观念,“言”,有文字言语,都无实义,内容都是空的,啊。“况复诸三有”,所以你要记住《楞严经》那里,“但有名言。都无实义”。
所以讲到修行了,后面讲用功打坐,为什么自己开悟成佛要认识本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所以你学佛修行啊,要认识明心见性,见到心性本体,那个是成佛之路,这是“归元”。“归元”了以后“性无二”,唯一无二,不二法门,只是一个,就是我们普通讲真理一个。“方便有多门”,可是入门的方法,或者学科学,或者学宗教,或者学哲学,或者做艺术,任何一条路,乃至可以,我们大董事长一样,做经济学也可以成佛悟道,“方便有多门”啊,方法八万四千,啊。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世界上一切使人悟道的,以圣人境界、明心见性成佛人看来,都对,天下没有是,也没有非,也没有善,也没有恶,也没有说这个是对的、这个是顺的。这是,这是对的,顺;你这是错误的、反对的。“顺逆皆方便”,没有什么真的善恶是非,都是错误的,“但有名言。都无实义”,所谓顺的、逆的都是一种方法论,有名言没有实义,啊。好,这个也交待了。
所以文殊菩萨劝这些后辈的菩萨,“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你要学佛成道,开始发心,打坐修行,想明心见性,证入三昧,这三摩地,证入那个止观成佛的那个空灵圆明清净的境界,三昧就是正受,啊,三昧就是正受,啊。那么,“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有人言下顿悟、当下成佛,有人修几千年、修几万年慢慢成功,“迟速不同伦”,不要比较,啊。“归元无二路”,我修一百年成功,也是成功,修一天成功,也是成功,啊。所以,“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这个不要…喔,所以人家说,禅宗说言下顿悟,我为什么修那么久没有希望?千万不要说这个,成功、拿世俗的话,成功就是成功,成功不需要加上时间的比较,“迟速不同伦”,啊。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这个下面一路一路分开的批评,那我们明天补充了。他先提出一个“色想”,现在色跟空两个,是一个东西,啊。譬如这个盘子,我们看到,西瓜是红的,啊,盘子是白的,这是色;西瓜是个水果,同这个本体都是空,有真空,这个里头是,拿科学的论点,怎么研究、怎么解释、人工加上做到这样、怎么种出来变成西瓜?这是色。色跟思想呢?是心跟物。色是色法,佛经里讲色,这是唯物东西,啊。地、水、火、风加上青、黄、赤、白都是色相,色相是唯物的。思想是唯心的,色跟想凝结起来变成一个作用,这个“尘”是一个代号,不要当成灰尘看。譬如说,细胞怎么来?我们研究生命科学基因怎么来?基因是唯心跟唯物、色跟想凝结拢来,变成基因。所以我们研究基因科学,不是前两天那个医生在这里,讲基因,所以我问他,每个基因有不同。“耶,当然不同,有许多还不行的,有病的,呃,我想拿个电子给它变过来。”那个,喏,这个基因改变,同这个细胞的改变,那佛学呢,色想结、凝结拢来变成一个东西,这是物理、生理的问题。
“精了不能彻”,你最精明、学问最好、思想最高,不修证到的,都是空洞的理论,你最聪明,不透过明心见性、不了彻了,你不会懂得彻底。“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所以佛法就是色空不二,我们念《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他是观世音菩萨四句话。“色即是空”,物质的最后面是空,空就是没有了吗?空不是断了,“空即是色”,因为空,能够发生万有的作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现有的现象,这个实际的东西,它本身就是空的,“空即是色”,观音菩萨用四句话表达。那么同样的我们身体上的痛苦、快乐的感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同样的我们的思想在里头能够想,你把握不住的。所以学佛的人,“老师啊,我怎么空?”我说你不要空它,思想来空你的,它每一个思想跑掉的,它是水泡一样,随起随跑,你去空它,又变成一个思想了,啊,所以“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啊,所以,你为什么修道遇上这个道理,你不能透彻地证道呢?你这个里头要研究、参学了,于是你好好地参究下去。譬如大家学佛都会念“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是口头的念法,“但有名言。都无实义”,实际上你求证到的时候,这四句话已经不存在了,那才得道,获得了圆满、通达。啊,今天先讲到这里,第一个圆通,他批驳了,啊,心物一元的,但是心物一元,换一句话说,文殊菩萨的结论,啊,“色想结成尘”,对吧?(众答:是。)第二句呢?
众答:“精了不能彻”。
南师:你最精明、透彻,学问最高,你不修证、求证到,科学的理论你最懂,科学实验你拿不出成绩来,不要谈,不精了就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为什么呢?于是的话,你要在这里头参考思想、求实证研究到,才能透彻,获得了圆满通达,啊。
薛虎:老师,时间到了。
南师:好,时间到了。
注:本文为太湖大学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