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问》这一篇,好像都是讲中国的上古史,实际上所的是地球物理,是不是远古时整个地面上的事情,不知道。我们除了对中国上古的神话传说了解之外,最重要的是,透过这些神话故事,去明了其中的哲学观点。
上次讲到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在我们神话传说里认为确有其事。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真立志做一件大事,是不考虑后果的;看起来似乎很笨,但是这个至诚能够感动天地而成功。所以世界上真正成功的人,都是走笨的路线。我们觉得自己很聪明,用聪明办法的人永远不会成功一件事,无论做什么都是一样,修道也是如此。
接下来是夸父追日的故事,这些故事一篇一篇摘录出来,都是古代的典故,很多诗词文章都常引用。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这是我们老祖宗相传的故事,夸父这个人,不晓得自己有多大的本事,他要研究太阳究竟从哪里出来、哪里下去,所以他跟着太阳的影子跑。“逐之于隅谷之际”,隅谷就是西北的山谷,太阳这里下去就天黑了。“渴欲得饮”,他跑路跑得口干要喝水,“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到了陕西这一带,在渭水喝河水,喝不够,流汗太多,一边跑,一边看到河就喝。“饮大泽”,这个大泽也可以讲是黄河的源头,或说是青海一带的水。青海那一带有弱水,我们文学里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什么叫弱水呢?水本来漂浮一切东西,可是这个弱水连一根鹅毛都浮不起来,就沉了下去,好像很微弱。实际上这是讲现象。青海那一带,有一个大湖,像高原上的大海,不是水的文弱,是下面的水流太急,有漩涡,所以任何东西在水面上,一下就转下去了。这本书里所讲的大泽,是不是青海一带,或者是弱水,不知道,就是那么个形容。
夸父逐日向西北走,“未至,道渴而死”,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渴死了。“弃其杖”,死后连手杖也丢掉了,“尸膏肉所浸,生邓林”,他的身体血肉烂在那个地方,就生了一种植物,就是有名的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后来这些树木成林,方圆几千里,都是这样的树。
从表面上看这个故事好像是神话,现在教科书里没有,我们小时候先读这些,一个个都当成笑话在说。另外还有一个故事记载夸父这个人,为什么肉体烂了,会长出一个原始森林?因为这个人非常高大。
譬如佛经的记载,上古的人类都活八万四千岁,比我们高大多了。后来因为人心开始坏,所以一百年矮一寸,减少一岁,减到现在,人的寿命只有几十年,只有这样高。据说将来人会越来越聪明,头越来越大,手啊脚啊越来越短,身高变得很矮小,生下来一岁半就结婚,活到十二岁已经算长寿了。到那个时候脑筋发达,大概是科学进步,四肢都没有用了。人类的战争也越来越厉害,草木都可以杀人。其实草木杀人现在也差不多了,还有细菌战、核子战啊,都出来了。到了最后全人类经过一个大劫,都死光了,只剩五百人,这五百人都是好人,留做人种。如此再过一百年长回一寸,再添一岁,这样倒回去,又到达八万四千岁,这样一个来回叫做一小劫,计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这是东方关于人类缘起、世界怎么起来的说法,这也说明古人比我们高大是真的。
像我当年在峨眉山,看到万年寺有一大块很奇怪的东西,大约有一尺那么长,说是释迦牟尼佛的一颗牙齿,叫佛牙。好像是骨头化石这类的东西,真假不知道,一请出来,大家跪下来顶礼膜拜。我当时想,这颗佛牙那么大,究竟人类上古如何?不知道,所以保留一个怀疑。
这个追日故事说明一个精神,为了研究太阳的起落,拼命跟太阳跑,好笨啊!其实世界上科学的发明都是这样来的。譬如我也是海边人,小时候常坐在海边,拼命向东边看,究竟那一边到了什么地方?真想到那一边看看,究竟有没有蓬莱仙山。小孩子很多的幻想就是科学的精神,哥伦布为了追寻地球是不是方的,向东方走,结果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科学家任何的发明都是这样来的,所以人类远古的思想就是科学的思想,这一种精神,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但是该篇除了说明人类远古就有追求科学的精神之外,更说明一个哲学的道理。“夸父”这个名字,夸就是夸大,就是说夸父这个人很夸大。可是也告诉我们人生的境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他追逐太阳的精神,有这样一个心理的人,死后精神不死,有一股特殊的精力,能够化成其他的东西。在道家的观念来说,这就叫做物化,也就是说明了心物一元的道理。有许多世界上物理的东西,都是人的心理精神所变化出来的,这就是这一段故事的含义。
大禹曰:“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夏革曰:“然则亦有不待神灵而生,不待阴阳而形,不待日月而明,不待杀戮而夭,不待将迎而寿,不待五谷而食,不待缯纩而衣,不待舟车而行,其道自然,非圣人之所通也。”
每一段单独的故事,实际上都有它连贯性的思想,因此这里他作一段结论,引用了大禹王的话。大禹一生,照《列子》以及《山海经》等记载,好像他走遍了全世界,不晓得他九年当中如何走遍全世界。不过他的哲学思想同他的科学精神,始终是值得我们后世效法的,墨子的思想就是效法大禹的。
“大禹曰”,大禹所见、所经历的太多了,他讲一个哲学的道理,“六合之间”,六合是中国文化宇宙空间的代名词,!春秋战国以前,东南西北四方加上下叫做六合。他说这个宇宙之间,“四海之内”,这一句话我们要特别留意,那个时候所讲四海,是指在中国所看到的四海。“照之以日月”,太阳月亮的光照到了六合四海,这几句话看起来是文学化的。
问题来了,怎么叫做“经之以星辰”呢?五千年来,在世界的科学史上,中国本居第一位,尤其是天文学。西方对于星座的划分,都将之神化,什么天秤座啦,巨蟹座啦……就是把星星分区,再把它用线条连起来,像个狮子就叫做狮子座。中国天文的分区不同,叫做三垣二十八宿,很多星座是与十二个时辰相关的。我们过去所谓的读书人,或学武的人,由于古代的教育是文武合一的,所以历代的上将军、大元帅都是文武双全,因为天文也需要懂的。
这也说明我们文化里把对天文的认识视为最基本。譬如说今天是某月某日,今天晚上东南方、西北方应该是哪一个星座,如果懂得星座,手表也不要,指南针也不要,抬头一看就明白时间了。
譬如中国的学生到国外留学,碰到外国同学问你,你们中国文化什么叫星辰啊?如果你们说是天上的星星,那就完全错了;因为星叫星宿,就是二十八宿。怎么叫二十八宿呢?一年分十二个月,这个月份,晚上出现的星座称为宿。黑夜开始,东方第一个出现的星座是什么?因为天体在动,地球在动,天上星座也在动,每个月的晚上出现星座都不同,所以分成了二十八个不同的星座,称为宿。星是星,辰呢?一年十二个月,每月早晨东方第一颗亮的星也不同,是谓辰。至于北斗七星,天体上这个北斗,永远像个指南针,像钟表上的指针一样在转。所以看天文这类的书啊,你们年轻人根本没有办法,只晓得看日历。中国人过年到了,要去买黄历,就是黄帝时候定的历数,几千年来这个次序是固定的。一看黄历,“正月建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是十二个代号,也代表了十二个月。所谓“正月建寅”,“二月建卯”,这个叫做月节,这一个月所建立的,是指北斗七星在那一个方位的范围,抽象地把它定成一个名称,就是子丑寅卯属于什么星座。辰,早晨看到某一个星座,叫做辰。这一句话我们特别加以解释。
“纪之以四时”,为什么是这个纪呢?一年当中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完全不同,实际上一年只有一个冷,一个热,冷极了叫冬天,冷的开始叫秋天;热的开始叫春天,热极了叫夏天。但是冷热之间有个程度,所以一年分成四季,“季”字同这个“纪”字是关于次序,拿现在白话来讲就是区分,把时间区划开了,所以叫“纪之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时间段。佛教的戒律,印度一年三季,四个月为一季,地区不同,季节有别。
“要之以太岁”,要就是重要,重要的就是每一年当令的太岁,大家看小说有“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譬如说今年一九八二是壬戌年,所以今年生的孩子都属狗。今年有人动土,要建筑,不要冲了太岁,就是戌方那个方位。时间是直的,方位是平的,等于两个架起一个十字架,假使冲了太岁,不得了,家里要出事情,所以太岁头上不敢动土。戌年这一年是戌当值,权位在它的手里。譬如明年是亥年,亥年是猪年,那个猪来管事了,亥猪就是太岁了。明年狗只好坐在旁边没有事,那你碰它一下、打它一下,就没有什么关系。
换句话说,是时令问题,所以我们算命的人讲运气好不好,运气是讲时令。一件棉袄,到冬天它变成“太岁”了,很重要,夏天就不重要了,运气就是这个道理。“要之以太岁”就是讲宇宙间这个物理、人事,离不开空间、时间两个大问题。所以做事业也好,做人也好,不论做什么,都要把握时间与空间,这个就叫做机会,古人叫运气。时间来了,空间地区要合适,如果把握不住的话,这个机会一刹那之间就过了,永远不再回头。等于你们年轻人讲恋爱一样,像我们昨天去吃喜酒,我说你们该结婚的快结婚,把握时间,否则时间空间一闪就过去了。虽然是个笑话,但是真的就是这样。这是讲时间与空间这两个要点的重要。
下面讲人事物理的哲学,“神灵所生,其物异形”,道家的思想,认为宇宙万有这些生命不是人格化的上帝生的,也不是菩萨给的,而是有一个代号叫做“神灵所生”。什么叫做神呢?视之不见,听之无声,摸之无形,可是有这么一股力量。你说它是唯物的,它不是唯物的;你说它是宗教性的,它也不是,中国文化素来不穿宗教的外衣,所以用到“神”字,也用到“帝”字,也讲到“物”字,可是它都不是。它是心物一兀的、神人一体的,这个神跟心功能一样。但也不是人类思想的这个心,也不像西方的宗教哲学,说上帝只有一个,永远是上帝,我们是上帝的子民,只好跪在他面前受他的审判。东方的文化不同,他是神,一切众生也可以修德成神,这就是东西方文化不同之处了。
所以神灵是心物一元的、神人一体的,人的生命功雖非常高。因此他讲宇宙万有,有一个生命的动力,这个动力就称为神灵,只是我们后代的子孙,把上古文化的所谓神灵这个名称宗教化了、人格化了。所以我们乡下叫做拜神明、拜神灵,以为这个“神”字就是中国上古所说的神,其实错了;尤其是再把神明穿上八卦袍,穿上菩萨的衣服,越来越可怕。有个同学告诉我,有一个信佛的人到了庙子,庙子菩萨旁边柱头塑有两头蛇,他东看西看,一下两个蛇精跟着他了,然后蛇的舌头都吐出来,同真蛇一样。我听了半天,比《列子》的故事还好听,那都是自己神经,哪里真有蛇精啊?都是自己的阿赖耶识所引出来的,下意识构想出来的,加上宗教的情绪,越看越厉害,变成真的蛇了。真正懂了佛法、佛学,真正懂了道家哲学,明白这些都是迷信,鬼神都沾不上了,所以“神灵所生”,所谓神灵只是一个代名词。
“其物异形”,世界上生出各种物质、各种东西,每样不同,人是人的形状,狗是狗的形状。“或夭或寿”,有些短命,有些长寿。他说的是物理跟哲学的要点,这个生命的奥秘,究竟怎么来?大禹经过那么多地方,他下的结论是“唯圣人能通其道”,除非得了道的圣人,大彻大悟有了神通,他才能够通达时空里万象的变化。也就是说,真正幕后那个力量是怎么变出来的,只有得道的高人才能知道。
《列子》又引用汤的荖师夏革的话,夏革的观念与大禹的理论相反,提出另一个道理。夏革说,“然则亦有不待神灵而生”,也有不是神灵生的,人可以把它培养出来。譬如现在的试管婴儿,人类科学想要突破这不可知的力量而生人。不过外国有些科学家,乃至宗教家都在反对,因为科学家的试验虽有成功,但是试管婴儿长大后如何,还待考验。宗教家认为,这些婴儿生下来没有什么信仰,令人非常担心。所以我们今天讲文化,必须要博古通今,科学日新月异,每天不断地进步,我有些去国外留学的学生,都是我的老师,他们一看到资料,马上写信,或者打电话告诉我,所以我天天在进步,你们有些人好像天天在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