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臆说》(中)第40讲


上次讲到春秋战国的时候,提到管仲怂恿齐桓公到北方,去那个特殊的区域。齐桓公这位君王,正是所谓很爱玩的一个人,不过他运气好,碰到一位好的宰相叫管仲,但是他本来胸无大志,所以他的事业始终有限。大概的宗旨是说明一个人成大功、立大业,必须先有远见,有远见才有远大的成就。所以我们历史上骂人“目光如豆”,或者说“鼠目寸光”,所指的是思想肤浅,他所能够成就的当然就有限了。

生活风俗的形成

南国之人,祝发而裸。北国之人,鞨[hé]巾而裘。中国之人,冠冕而裳。九土所资,或农或商,或田或渔,如冬裘夏葛,水舟陆车,默而得之,性而成之。

这一段是很多地方风俗的比较,描述社会的现状,说明一个历史的哲学,这完全是指我们中国,尤其是在古代的中国;像台湾、浙江,长江以南,东南一带到福建,古代都是落后地区。“南国之人,祝发而裸”,我们南方这一带的人,头发是剃掉的,剪得很短。我们的文化几千年来,不剃胡子、头发,男女都一样,所以《三国演义》描写关公,美髯长须,当时不过三十多岁。因为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一根头发、一根胡子都不随便剃的。剃头是外来文化,所以清军人关为了剃头发,大家不干了,很多人宁死不肯剃发,这是文化的问题。

讲到头发我想到一件有趣的往事。几年前的一天,救国团约我去宜兰开会,谈青少年问题,因为是朋友,只好去了。到了那里一看,大概有几十个人,都是各个单位的领导,还有警察少年队的队长。原来开会是讨论头发问题,学生头发剪多长多短,讨论了好几个钟头。刚好有台风警报,要从宜兰登陆,我是坐在旁边旁听,听完了,我说可以放学了,我们赶快走啦,有台风来就回不去台北了。主席一定要我作结论,我只好赶快讲几句。我说很奇怪,今天花了那么多时间讨论头发问题,祖先们素来是不剪发的,剪了发是大逆不道。清军入关,下命令要剃头发编辫子,结果多少人做了忠臣义士自杀了,不是为了亡国,是为了头发要剪掉。你看我们这个民族多有意思啊!国家亡了不要紧,头发剃了绝对不干,宁可死。到了推翻清朝,我所见到的我的老师,还有几个老前辈,有功名,是前清举人、进士的,中华民国一成立,要大家剪辫子,结果他们死都不肯剪,宁可做清朝的忠臣。你看这个民族多奇怪呢!三百年前的祖宗为了剃头发,宁可死,不能剃;三百年后推翻清朝了,又不愿意剃头发,要留辫子。

十几年前我到日本,嬉皮流行,日本那些男孩、女孩披着长发,睡在地上唱歌,火车站都睡满了这些青年。当时一个日本老教授陪着我,我说你们怎么搞的啊?我们黄种人讲黄花精神。所谓黄花精神,日本人讲黄花就是菊花,就是东方的文化。这个老教授说都是为了剃头发。他告诉我,他只有一个儿子,头发留很长,有一天他忍无可忍,回去门一关,自己拿剪刀要把儿子的头发剪了。儿子跪下哭了,说女孩子才剪头发,男孩子都是这样留长,你把我头发剪了,我变成不男不女,我不能做人了。

我们现在为了青年人的头发,开会花了那么多时间,台风来也不怕,我倒请问头发剪短了道德就好了吗?头发留长了,那个人道德也没有了吗?头发的长短和学问、道德有什么关系呢?何必浪费时间开什么会啊!当场大家哈哈一笑,我说台风要来,快走,快走,不管头发的事了。

南国之人,祝发而裸”,这是指早期的原住民。南方的人,头发剃短了,而且不穿衣服,用个树叶子围一围就好了,那个时候表示文化落后。当时南方是祝发文身之民。文身,就是在身上刺青,刺一条龙或一朵花,显示是落伍的野蛮民族。不过老实讲像我们台湾、江浙一带的人,都不是原来的本地人,我们是在唐宋变乱时,祖先慢慢向东南来的。

北国之人,鞨巾而裘”,北方人头上包一个帕子,因为有风沙嘛,所以头发喜欢包起来,后来变成帽子,身上穿着皮袄,裘就是羊皮袄。

中国之人,冠冕而裳”,当时的文化在中原,就是中国,戴的帽子有阶级区分,皇帝戴个平天冠;冠上有珠帘挂下来的也有规定,有阶级区分的。所谓衣裳,衣是上半截,裳是下半截,后来的发展,下半截的衣服叫做裙子,所以我们画老子、孔子啊,这些图案都还是两截穿衣。武侠小说里骂人两截穿衣,那是指过去女人的衣服两截。实际上我们上古的老祖宗都是两截穿衣,不是一半,长度差不多到膝盖那里,下面垂下来是裳。

大禹治水以后把全国分成九州,九个区域,以河流为标准,“九土所资”,在中国这个地区生活的人,每个地方都不同,“或农或商”,有些地方适合种田为生,有些地方没有办法种田,就做生意。“或田或渔”,这个田是田猎的意思。有些地方打猎,或海边的以打鱼为生。穿的衣服也不同,“如冬裘夏葛”,北方冬天非穿皮袄不可,不然受不了那个寒冷,夏天穿麻做的衣服。“水舟陆车”,水路的交通是船,陆路的交通是车子。

他说各地方风俗的形成,不是政府的命令,也不是学校的教育,而是“默而得之,性而成之”。一种风气的形成啊,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要做到默默而化,没口号,没标语,风气是自然形成的。西方人吃饭用刀叉,印度人吃饭用三个指头抓,我们西北新疆一带吃抓饭,也用三个指头。三个指头很难抓哦,要吃得好,吃得干干净净,也是从小练出来的工夫。中国人用筷子,你说哪个人下命令形成的?不是的,“默而得之”,它是由地区在时代需要下自然形成了这个风气。“性而成之”,这个性是讲人性,人类天性的需要会构成一种风气。这一节就包括了政治哲学、文化哲学,你们研究社会,研究人类发展史,乃至于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东西文化的交流,这两句话“默而得之,性而成之”是大哲学。勉强构成的东西是不长久的,自然会被社会、人类所淘汰。

各地奇风异俗

越之东有辄木之国,其长子生,则鲜而食之,谓之宜弟。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曰:鬼妻不可以同居处。

楚之南有炎人之国,其亲戚死,巧其肉而弃,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

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积而焚之。熏则烟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而未足为异也。

有一些很奇怪的风俗,也是我们上古之时的。“越之东”,这个越国就是靠海边了,再向东走,有一个国家叫“辄木之国”,这个地方在哪里很难讲,过了海,不好意思说了,或者在日本,或者在几千年以前的琉球,或者反正有一个地区。这个地方的风俗,“其长子生,则鲜而食之”,鲜就是少,年轻、少年,大儿子生下来,不大喜欢带,让他自生自活。很多落后地区的民族是这样。

像我们在西南一带夷人地区,看到一些少数民族,所谓夷族,一般男男女女不穿鞋子,脚皮比我们的皮鞋底还要厚,身上一年到头一件披风,枪在里面,打了败仗,他把披风一裹,从高山顶上就像皮球一样滚下来了,爬山像猴子一样。女的都自己接生,孩子一生下来,把这个孩子泡冷水,能活就活,不能活就死掉。这个孩子能活下来命真大了,到了两三岁刚刚会走路,脚就在火上面踩,所以两只脚就烫成皮鞋底一样了。这是我们亲眼所看到的一些少数民族。

现在讲到上古之时的这个国家,“其长子生,则鲜而食之”,从小使他自己能够吃饭,独立起来,应该这样解释。如果看文字解释,大儿子生来就把他炖来吃掉,也不会野蛮到这个程度啊!“谓之宜弟”,大儿子能够独立,后面生的孩子就多。等于我们台湾风俗,前面生女孩子,就把那个女儿取名字叫“招弟”,希望下面生弟弟,就是这个意思。

其大父死”,这个是中国文化,你们看古文,大父就是祖父。“负其大母而弃之”,祖父死了,就要把祖母背出去丢掉。等于爱斯基摩人一样,老病不堪的老年人,自己就离开家到旷野里,等狼来吃掉自己,或者等大雪把自己冻死。“曰鬼妻不可以同居处”,因为祖父已死了,变鬼了嘛,鬼的太太在家里不吉利,这是迷信,也是一种风俗。

楚之南有炎人之国,其亲戚死,巧其肉而弃,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楚国是指河南的南面一直到湖北、湖南的一部分,楚国很大,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包括部分的四川和湖北、安黴,就是南方长江流域一带。楚国南方有一个炎人的国家,人死后等肉烂了,就把他的骨头捡去埋掉,这样才能叫做孝子。现在台湾的南部,父母死了,棺材埋下三年五年以后回来捡金(捡骨),放在缸里再去埋掉,就是从这个风俗的遗留。

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陕西的西部,一直到甘肃一带,还没有出关。“其亲戚死,聚柴积而焚之,熏则烟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这是火葬,中国人本来主张土葬,现在慢慢形成火葬。印度与中国的西藏,有些火葬,还有些主张天葬,就是让鸟把死人吃掉,吃得越干净,家里的人越高兴,罪业浅。火葬时,烟冒得越高,“谓之登遐”,遐就是很远的地方,登遐就是成仙升天了。这样才叫做孝子。

他说这些风俗的形成,就是文化问题哦,“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一个地区的文化形成了一种风俗,换句话说,风俗构成了一个文化的习惯。由上代袓宗慢慢传下来,认为应该是这样做,下一代的人就继续,变成了习惯成自然,不成文的法律,所以叫做风俗。“而未足为异也”,不能够只站在一个角度看,每个人立场角度不同,看法也不一样,他说没有什么稀奇。

世上宗教很多,天主教、佛教、回教,每个宗教各有各的仪式、规矩、戒律,老实讲局外人看起来都差不多,也像地区文化一样,各有不同。哪样叫对,哪样叫不对,都有可研究的地方。学佛的人看到人就合掌,我们中国是拱手作揖,西方人握手。过去西方人也不是握手,西方人到教堂祷告,一定还是用双手,跪着。所以讲礼貌,拱手、合掌是最好;握手可能传染病,尤其地位高了,一天跟一千个人握手,有些人力气大一抓,好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我们这个小手一捏,那个手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这是讲到风俗习惯,他的结论,“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而未足为异也”,不要认为习惯不同,时代不同,规矩就要改变;也不要认为改变了规矩是违法或是犯罪,那是落伍的思想,哲学不通。这里只有几句话,包括了那么多学问、那么多内容。

下面引出一个哲学的大道理,这一篇我们小的时候是几岁念的呢?我记得是七岁,就已经背下来了。怎么念法呢?“小儿论日,如轮如盘”,就是这一段故事来的。

孔子被小孩难倒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孔子向东面走,看到两个小孩子吵嘴,问他们吵什么?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离我们人比较近,到了中午就跟我们人越离越远了。另外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刚出来离我们远,太阳到天顶中午的时候,距离我们很近,两派意见不同。

那么孔子就问他们道理,先讲的那个小孩讲,“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他说太阳刚刚出来,初出海面、地平线,大得如车盖一样,中午到了天顶,小得像个盘子那么小,证明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大,靠我们近,距离我们越远就越小。

另一个小孩说,“日初出沧沧凉凉”,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还不暖和,“及其日中如探汤”,到了中午太阳晒到身上,就像跳到热水里了。“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这不是靠我们近的就烫,距离我们远的就凉嘛!一个从视觉、光学上讲,一个是从感受上讲。

这两个小孩吵了半天,就抓着孔老夫子问,你看我们哪个对。“孔子不能决也”,孔子当时下不了定论。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个小孩就骂孔子,你还当什么老师!叫做孔夫子,说你学问好,连我们小孩子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这是很有名的孔子吃瘪的故事。如果我们讲历史幽默的笑话,这一段故事,是不是因为孔子周游列国没有去楚国,所以故意弄两个小孩子来整孔子?把孔子骂一顿,认为楚国文化高,你孔子没有学问,回去吧,你不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