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杜牧的故事,有同学顺便问到他那个诗的问题。诗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经常说,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必须要懂诗词。我们中国文化同外国不同,我们是文哲不分,也就是诗词文章同哲学思想几乎分不开;文史不分,文学同史学也几乎分不开;再加一个观念就是文政不分,所以文学、哲学、历史、政治,都有关联,浑然一体,分不开的。
我们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如果不懂诗词的话,简直没有办法深入。一般那些读了诸子百家来写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可以说只知道中国哲学思想三分之一的史的部分,而三分之二都还在诗词史学里头。因为中国读书人,作诗不像外国人;外国一个哲学家,一个诗人,都是专门的,是专业化。中国过去读书,第一次考的是童子试,就是考功名第一步,先作对联和诗,如果作不来的话,第一考已经考不取了,所以作诗是一个普通的事。当中国人说到某人是诗人时,就代表那个家伙很穷,穷而后工,人穷才有好诗作出来。外国的诗人可不一样了,观念是不同的。
所以讲到诗,我平常不大肯讲,因为讲到文学方面,有时候一般同学听得眉飞色舞的,我就发现这个东西不能讲。诗词风流藴藉,道德基础不够就麻烦了。孔子孟子诗都很好,他们讲话经常引用诗,但是文学修养如果没有道德的内涵是不行的。
可是既然讲到这里,又有人问到这首诗,只好告诉同学们注意,这就要看《唐诗纪事》了,就是唐诗的本末。《唐诗纪事》还是比较小的,其他要看唐代名人的笔记,这些等于历史的另一面,政治也好,哲学也好,很多资料,每一代历史都是这样。光读正史就认为懂了历史,那也是个笑话,那也是只懂三分之一,所以诗这一方面也要懂。
像刚才提到的杜牧,他当御史的时候,到那个退位的官员家中赴筵,喝了几大杯酒之后,他突然问某个歌姬是哪位?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在文学上看来很有趣味,但在政治道德上,应该把杜牧抓起来才对,所以他比那个主人家更坏。可是他当时权力很大,官高权重,大家都不敢得罪他。他也有文才,当场就作了一首诗:
华堂今日绮筵开 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满座 两行红粉一时回
这首诗,成为唐代的名诗。「华堂今日绮筵开」,家里摆很多桌酒席,「谁唤分司御史来」,谁把管风化纪律的首长请来的,还是不请自来的?这可不得了,结果啊,竟然轻松了事。「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就是这两句,最后是在诗词上出了名。酒筵上的歌姬很多啊,两排,虽然不是国际上选美出来的佳丽,至少是那一代的佳丽。一听到他专门来找某个歌姬,这些女的都诧异了,有这种事?都回头来看他。所以他当时描写这个情景啊,「两行红粉一时回」,两行就是两排,两队漂亮的歌姬一起回头看他,表示又奇怪,又羡慕,讲不出来的一种情绪,就是这么一首诗。
你们有些同学蛮喜欢文学的,文学这个东西,如果玩不好是很糟糕的,要把经学搞好才可以玩文学;经学搞不好不能玩文学。所以刚才讲到这里,我本来想咽下去不讲了,偏偏有人还要问,现在告诉你们,就是这样一个情形,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