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离娄》诚是基本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引用了子思这一段以后,下面说「是故,诚者,天之道」,所以说,「」这个东西是天道,这是孟子下的结论,不过到我们手里又要另下结论了。什么叫做天道?是天主教那个道吗?还是回教清真寺那个道?还是大乘学舍这一道呢?都是天道啊!所以这个道也是问题,天道是什么?拿禅宗讲,这是个话头。

孟子接着又提了一个话头给我们,「思诚者,人之道也」,「」是天道,「」是思想,思想达到那个至诚的境界就是人道。对不对?这个文字,假使我不提出来,青年同学们也会忽略。

什么叫「思诚」?我们研究分析这个字眼,大概就是思想的诚恳了。谁的思想不诚恳啊?譬如说我们隔壁是小美冰淇淋店,心想大概还有十分钟下课,下课以后我们去吃冰淇淋。这个时候啊,是三分心意在听《孟子》,七分心意是吃冰淇淋,当然是最诚恳的时候了。照这样说来,吃冰淇淋是人道啰!听《孟子》难道不是人道吗?这都是问题啊!这问题要做科学的分析思考,所以又是个话头了。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他说心念到达了「至诚」,一定有「」,不动是不可能到至诚的。「」什么啊?如果「至诚」都动的话,只要我们「至诚」一下,汽车就可以开动了,做得到吗?

他是强调这个「」,「」就是动能,真要动起来必须要「至诚」,「不诚」的话不可能「」。那一「」,在古人讲是「动情」,「至诚」就「」。譬如我们这个菩萨摆在后面,我也很「至诚」,天天跪在那里,请他动一下,他绝不动,除非地震的时候,那不是我的「至诚」。所以这个问题非常大,这节书的内容问题就大得很,是孟子讲的真工夫、真学问,可以说是孔孟之道的密宗。

《孟子》这一段引用了子思的话,我们做学问怎么办呢?青年同学回家去翻《中庸》,先看子思这一段。《中庸》很简单嘛,不过你们读得慢一点。子思在《中庸》里最强调的是这个「」,以及「」的境界。诸位学佛学道的朋友,《大学》和《中庸》是必读之书。《中庸》里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就是顿悟之路,类似禅宗的顿悟;后面讲修养,就是渐修做工夫之路。他一步有一步的工夫,一步有一步的境界,都是属于心行的修养。所以孟子在这里提出「」来,属于动心忍性的修养。这是工夫啊,他特别引用子思《中庸》中的那一段,因为与他说的「」有密切的关系。

我想这个问题啊,诸位尽可能下一次来上课以前,把《中庸》里关于「」字的精义先行研究一下,我们讨论起来就方便了。当然最好来上课以前看,因为如果你今天回去看了,再过一个礼拜来上课,你那个「」恐怕就忘记了,变成「不诚」了。

这一段与前面孟子讲的「为政不得罪于巨室」有关系。前面讲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大家要注意,在这两点上面不要有这么大的误解。照文字的解释,他说我们没有出头,或者是官做得很小,居下位,而不能得到上面的信任,上面当然指各国诸侯的君王了。「民不可得而治也」,如果上面不信任,政治的推行就很难了。换句话说,我们讲土一点,一个人要想做一番大事业先要找个靠山。

就像昨天有个朋友,山上有很多地,要捐给我们,我说不要;他一定拖去看,说怎么好怎么好。结果爬山爬到上头一看,我说这个地方没得风水,不要。为什么?没得靠山,然后就在那个山头上乱谈了一番风水的道理。我说靠山很重要,做人也一样,坐椅子要找个靠背椅。这个孤伶伶的山顶,没有靠山。万一台风来的时候,八面受风,房子怎么盖啊?同样的道理,这也是「不获于上」啊,上面没有靠山,要想做事也不好做。

前几年我在警务处演讲的时候,华视正在上演包公,因为我们的朋友萧先生在华视当总经理,他就请我去讲包公。包公很好讲,但是我说包公之所以是清官,后面有个靠山支持啊,就是宋仁宗支持他嘛。如果上面不信任他的话,这个清官怎么做啊?所以包公固然是清官,但大家忘记了有了清明的皇帝宋仁宗支持,他才能做清官。

这个道理我们简单地说,不要扯远了。圣人不是叫人拍马屁以得到上面的信任。什么叫「居下位而不获于上」呢?一个人要有高见,这个上并不是讲皇帝的上位,而是讲远见。

中国古人的话,「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一个人如果立志效法要做圣人,圣人做不到,至少会成一个有干才的贤人。如果一个人立志只要做一个有干才的贤人,万一达不到目的就等而下之什么也没有了。换句话说,你想做生意发财,发个一千万美金,弄不到的话,也可以弄到几百块钱嘛!如果说你一辈子只想三千块钱一个月,算不定一个月五百块钱都赚不到。「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所以我们读孔孟之书想做圣人,做不到的话,至少还有一个人的样子。

昨天我跟一个同学讲到发财的问题,我说前天看了一本书,明朝人作的,说有一个人读了一辈子书很穷,隔壁这一家人也不读书但有钱,实在奇怪。有一天他忍不住就问这个有钱人,你那么有钱,有秘诀没有?他说当然有啊,你回去先斋戒沐浴三天,我也一样,然后我传给你。三天后他去了,那个大富翁坐在大堂上,他说人为什么不能发财,你知不知道?因为人心中有五贼,这五个贼把你偷光了,要把这五贼赶出去,你就会发财了。哪五贼啊?仁义礼智信,你把这五贼全赶光了,我包你发财。这个读书人一听啊,算了,我读一辈子的书就想要仁义礼智信,这些赶光了我还做什么人啊?因此就回家了。

这一本书写到这里为止,下面有批,说仁义礼智信都赶出去了就会发财,那我还叫什么人啊?我也在下面批,我批的是「这样就叫做富人,有钱人」。所以「不获于上」,同样是这个意思,禅宗的话就叫见地,一个人要有高度的智慧,有远见,做人也好,做事也好,人没有远见人生已经差了一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