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耶娑问经》讲记--2.02讲


南老师1991年8月讲于香港

阿如(余正如):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七号晚上八点三十分,南老师在香港坚尼地道三十六B四楼,带领大家研究《毘耶娑问经》。

南师:我们这次啊,研究这一本经典,我们开始就声明过,在佛学里头,不是属于形而上学,拿佛学的俗语来讲,不是属于菩提道的正学啊。尤其我们昨天所研究到的,讲布施的功德,好,这个到了第七页啊。这个提出来为什么呢?他是答复印度当时,当时,我们所讲当时,两千九百多年,快到三千年啦。那些人同中国有些道家一样,也等于现在宗教所讲的啦,好人生天,等于这一般耶稣教、基督教所讲,做了好人行好事,生天了,多做布施。那么我们看到佛教界呀布施很多,到处化缘,好像天主教啊、基督教教堂里很少有这个事,一样的。啊,天主教啊,进去都是要钱的。反正这个世界上,最好是钱(众笑),啊,修道场都是钱买出来的。那么他们也认为布施了可以生天,天人境界。

那么,这个关于天,有几种天人。譬如说,我们假定研究天主教、基督教,天主教是老的,老教称为天主教,新教称为耶稣教,实际上耶稣教也有好多宗派,有两三百种。啊,这个…回教,穆斯林里头也很多的宗派。究竟、天人,这个问题很多,以前假使我们在研究所,现在研究比较宗教的,比较宗教在国内、大陆好象还没有,台湾还是很少,在美国几个名大学有,哈佛有,啊,那么这个诶鲁好象也没有,研究“比较宗教”的,“比较宗教”是把所有宗教所讲、各个宗教的它理论根据、经典作比较研究,客观地。假定我们拿“比较宗教”的立场说,“天堂”究竟在哪里?在科学上要找出证据来。实际上我们今天的科学也在找,因为人类从几千年来在找这个东西,一直发展,由宗教发展到哲学,由哲学发展到科学,现在一直到达太空,一直追寻这个东西。啊,究竟另外有没有个另外的一个世界?哎,在所有宗教里头,只指出来一个“天堂”,天堂什么样子?谁也没有讲清楚。那么我们站在“比较宗教”一个学术的立场,看世界宗教非常有趣的。印度人的上帝,是印度面孔。啊,欧洲人画的上帝与天堂,他是欧洲人面孔,欧洲人的神仙境界是粉红色的,喜欢…,我们叫桃色,呵,喜欢红色。中国的不同,中国的上帝是戴神仙冠,穿中国古代的衣服。那么世界上这个上帝是、这个人格化,谁把他画的?是人造的,上帝是不是那个样子?还是乌龟样子啊?还是泥巴样子啊?谁都不知道。所以世界上的画家,有一个东西最好画,画鬼与画天人,因为没有标准,画黄医师啊,不能乱画的哦,一点不对,一看不是黄医师,画鬼最好画,嘿!这是鬼,越画得可怕越好,因为死无对证的东西,啊,所以画家碰到画这些…那么天人境界也一样,只有佛解释,而且这个天人天堂哪里来的?上帝是怎么来的?假使只有上帝一个人可以做上帝,我们不能做上帝,是非常不平等,而且上帝是他怎么产生的?这些问题都是比较宗教里头的。

佛法里头所讲的不同了,所以印度的关于宗教,原始的,他非常多,他认为天堂…,承认存在。有多少种呢?六十多种。譬如像天主教所讲的,这个天主境界,穿白衣服啊,那是那个…大概你也都是很多年的基督教徒吧?有一个东西,你大概始终没有摸,这些牧师、神父,我一考他,他就傻了。这个《新旧约全书》后面,有密宗的,那个上帝出现是三只眼、穿白衣服、两个眼睛有两把剑就出来了,这个是什么怪物啊?那一部经典,你们都不敢碰。那么,那个东西拿来跟佛学俩作比较研究的,就很接近了,接近到密宗那一部分去了,所以这个世界宗教有个来源。这个是第一。

第二,这里是特别提出来布施的功德。就是说,我们现在讲爱心,什么真正叫爱心、帮助人?换一句话说,我们研究了布施这个问题,什么真正叫社会主义的福利?这个就可以引用上了,问题就很大了,真正的。那么这一点呢,特别注意啊。所以这一本经典,没有觉得...,在宗教哲学上不是高深,还是对外道的说法,信心,生天,生天的果报,哪个条件可能的,而天人的境界是怎么样?佛法做了一个分析。至于分析究竟如何,要求证,盲目相信还是不对的。那么,我们先介绍了这些观念,要搞清楚才能研究佛学。现在是第七页,到下面啊,倒数第六行开始,对不对?

答:倒数第三行。

南师:第三行的啊,“譬如有人”开始啊?

答:对了,对了。

南师:“复次”,“复次”就是第二个问题,古文叫“复次”,“复”就是重新来,“次”,第二个问题。古文就那么简单两个字,我们现在写要一大堆好几句话。再说,第二个问题,这是,古文只要两个字,“复次”。现在就是说,再说,第二个问题,“大仙,譬如有人随何所取,得种子已种之荒田,彼种子界,地界相依须得天雨。种子变坏,虽有芽生不得花果;此布施分不得花果,亦复如是。”这是根据昨天所讲的,释迦牟尼佛作了一个结论。他做一个比方,道理因为不从逻辑方面来讲,像唯识宗是从逻辑来讲,在这种经典里头啊,很少用逻辑来讲,用比喻来讲,对普通人容易了解。他说比方有一个人,“随何所处”,怎么叫“随何”?随便你在哪个时候,“何”,就是随便你在哪里,得到一样东西,拿到一样东西,“随何所处”。“得种子已”,拿到一颗种子。譬如说,我们刚才说,有人在我们这里,刚好蔡老板拿来一个桃子。有人刚好吃了,把这个桃子种子带回去,种在泥巴里头。“随何所处”,“得种子已种之荒田”,把这颗种子种在田里。“彼种子界”,这个种子本身的功能,“地界”,以及地质的作用,土地的关系,种子本身是个条件了,那么种子没有土地、地质的关系,不能成长。啊,有种子,有地界,“相依”,那么彼此两个互相有关系,有种子,有土地,还有阳光,有空气,有水,有…,地下本来自己有一种肥料的作用,互相为依靠,不是只有种子,你把它摆在玻璃瓶子上,它不会长出来东西,所以“种子界,地界相依”,并且还要阳光、空气、水,“须得天雨”,下雨。那么,种子慢慢起了变化,化学作用,起了变化,慢慢,种子化了。那么这个种子里出来芽了,但是虽然出芽,有些种子在地上,出了芽,不能开花,不能成长,也死亡了,很多的,啊,说“不得花果”。

那么,他讲,前面,我们昨天所讲,真正的做好事,布施给人家,同情心,帮忙人,爱人,慈悲心,要真正的动机,夹带了任何一点心理、不好的不干净的思想在里头,你所做的好事,没有好的结果。有没有效果呢?他说有一点,像这颗种子在地下一样,发芽了,可是它不得花果,最后没有成就。“亦复如是”,把昨天的结论,做了一个结论。

所以,“(如是说已,)毗耶娑仙,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如来世尊一切智人,以相应语说布施报,已作利益安乐众生。”这是,这位神仙听了佛所说的问题,答复了以后,他起来讲话了。他重新对佛…,等于说起来向…,这个经典上描写一个电影的镜头啊,他重新起来合个掌,印度人合掌,就是等于我们行个礼、鞠个躬,“向佛而作是言”,他说:佛啊,你是世界上一切有智慧的人,你讲的话应该不是扯谎,你刚才已经告诉我们做布施的果报、做好事的果报是这样,你今天已经答复了我这个问题,“已作利益”,对我们得了很大的利益,“安乐众生”,你对我们大家这一班人有所交待。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1991年8月香港录音整理,定稿于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