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有五种无上布施。何等为五?”他说,更有五种啊,最高的一种意义的布施。他说,哪五种?第一,“施如来则为无上”,布施成道的人、得道的佛。第二,布施一切修行的人,“僧众”,“则为无上”。第三,布施法器,可以成就的人,你帮忙他,“则为无上”。第四,孝敬父母,“施父母则为无上”。第五种,“施王者失位贫穷则为无上”,“王者失位”,发财的大老板倒霉了,要跳海边自杀的时候,你布施他这个时候才是真布施。嘿,这个很妙啊,“王者失位”,那个很可怜的,这个境界你们不懂,都从历史来。有些帝王到了权位丧失的时候,那个时候痛苦,那个…,就是说,一个了不起的人,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你怎么帮他一把,以及贫穷的人。这五种叫做无上布施。
那么,“如是施者是上布施”,那么这个第五种无上、所谓这个要讲历史证明给你,很多,中国书里头很多,我们这个台湾人颜良(音),他就根据这个我跟他讲一个故事,他在大陆到处讲,他现在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到处讲。啊,卖羊肉的,但是他跟你们不会讲,晓得你们不懂,在大陆上,他就吹了,到跟那些部长们,他就吹了,诶,这是老师教我,卖羊肉的,他们当然也不懂了,他然后解释一番,就听懂了。这个就不多讲了啊。“如是施者是上布施”,他说,这样做布施的人,就是最了不起的事,一般人所不能做到,是为上布施。
“若施老人孤独病急,是大布施。”不过上布施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真正的布施啊,年纪大的人,孤独的人,孤儿啊,孤老,孤老太太啊,穷无所归的,急病的时候,你帮忙他是大布施。
“若为王嗔一向舍弃系缚欲杀,若诸急难为救彼故不顾自命,为舍财物是大布施。”他说,有人犯了王法、国法,“为王嗔”,那古代帝王时代了,现在就是民主,犯法了。“一向舍弃系缚”,他们要杀了、要枪毙了。诶,“若诸急难”的时候,救他,“不顾自命”,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危险、自己的生命,啊,给钱,或者给他想办法。这一种是大布施。
“施病人药是大布施”,给病人医药是大布施。所以我常常骂,有些同学,一来,“老师啊,我要、哪里难过啊”,天天要药,结果,你去包一包,“啊,我不知道”;我说你跟我吃药都吃了那么久,光晓得享受,而不发心懂一下药,哪个认得都不认得,都在消福。可是一班同学挨了我的骂,也不懂,照样地消下去。呵,自己用脑筋记一记嘛。啊,所以现在我离开台北了,结果来了,上面还是照我讲一样,找包药,我又骂他们,我在哪里包这个药你不晓得,另外你不问问这个病情不同,也给他吃这个药,把他吃死了呢?这个要自己留意医药,为什么不肯用这个脑筋?自己要接受人家的药而消福,那自己不晓得培福,就是这个道理。好,所以施病人的药是大布施。
“若于持戒具足众僧,随时施与是大布施。”出家修行的人,他是讲真出家、真守戒、真修行的人,你帮助他的修行的道粮、生活所需要的,是为大布施。
“施求智人是大布施”,一个读书的,他年轻还要读书求学的,还要求知识,帮忙他,是大布施。
“若施畜生有怖畏者,所谓训狐乌鹿等畜是大布施。”就是现在国际上都提倡爱护动物,啊,保佑它们的生命,是大布施。
“若人贫急施随所须是大布施。”一个人贫穷、急难的时候,贫是贫,急是急啊,急难的时候,急难的时候不管他有钱与贫穷,贫穷的人当然是贫穷,能知道的、急难的时候,不一定分贫穷与富贵了,啊。这个,他有所需要,帮忙他,是布施。
“大仙当知,此为大施,常应正修。若复有人为他所遣持物布施,即有净心同得施福。”他说,同样的道理,他说,你告诉他,你真的要修道出家,你不要想打坐啊、做功夫,第一个先修布施。
好,再开始啊。“同得”,现在他讲,“若复有人”,有人啊,“为他所遣持物布施,即有净心同得施福。”替人家帮忙做布施,别人一个动机,啊,诶,不过这个地方没有人去,或者没有时间,拜托你去一下,你也同样的心情,为别人所派遣,“持物布施”,你过手去做,但是你的发心、你的动机,也同那个施主要布施出来那同样的心情、净心,“同得施福”,这个功德心,心里的施福是相等。
“若复有人见他布施,心生随喜,亦得施福。”自己做不到,看到别人肯布施,很高兴,也是同样的施福,并不是有妒嫉心理。我们看到社会群众心理,有人做了好事,有人在旁边,笑一下,或者嘴歪一歪,等于说我说人的妒嫉心理,常常在街上看到别人,看他打一下领带或者擦一支口红,比我漂亮,这多得很,这样一下,就犯了一个心理上最大的错误,妒嫉心理。假使说,看人家做好事,还加上鸡蛋里头挑个骨头,他就爱这样表现了,很错误了。见他人布施,心里头,心中随喜功德的心,只有赞叹,一件好事,“亦得施福”。
“若人劝施,若人施物,如是等人,皆得大福。”有人劝人家多做布施,有人肯拿出自己的食物来做布施的,这些人们都可以得到布施的福报、果报。
那么下面,他讲就比较宗教性深一点了,走到佛学的路线了。
“复次,大仙,如汝问言,云何世尊入涅槃已供养塔等得福报者?”其次,你问的,譬如成佛的人死了,“入涅槃已”,入了寂灭境界,已经离开这个世间,或者他烧化了,有舍利子,像供养佛的骨,修成一个塔,给大家顶礼膜拜,为什么这样会得福报呢?也有好的果报呢?尤其是宗教性的庙子上特别注重这个。
“大仙当听,若人于我入涅槃已,当设供养;若复有人我未涅盘,今现在世供养我者,所得福报,此二平等。”他说,一个得道的人,佛说这个我,拿他本身来做比方。这个我,实际上不是一个小我,代表一切成佛的人、一切得道的人。他说,“若人于我”,过世了以后,把骨灰舍利拿来供养,假定有一个人,我现在在这里,还活在这个世界,“我未涅槃”,还没有进入寂灭境界,有人恭敬我、供养我,等于我在世同过后供养,(对)佛的这个恭敬心理来讲;那么,所得的福报,“此二平等”,是一样的,同等的。
“何以故?法身如来非是色身。若人于今现在供养,若我灭后而为供养,心平等故得福无异。”所谓得道的人死了以后的,还存在吗?存在。那个身体不叫做现在的肉身,叫法身。他说,“何以故?”什么理由呢?一个法身的佛,不是现在像我们有肉体一样,我们现在叫色身,是物质生理的,骨头啊、细胞,男女的精虫卵藏所组合的身体叫色身。成了佛以后得道的那个空性,空的,虚空平等,那个是法身。他说,法身的如来不是现在我活到的这个色身,有人现在供养我的色身,等到我过世以后,为了供养我的法身,他的心量是平等的,所以所得的福报也是一样,没有两样。
“大仙”,他说,你“大仙当知”,你应该了解,“如转轮王遍敕诸国,一切人民从今日始,勿复杀生,莫作妄语。”他说,我讲一个比方给你听,譬如一个统治全世界的皇帝;佛学讲、上古的太平世统治全世界的国王叫转轮圣王,有五种转轮圣王,金轮、银轮、铜轮、铁轮等等,啊,四种了,转轮圣王,统治全世界。他说,他下一个命令,告诉全世界、全国的人,一切老百姓从今天不准杀,现在开始不要杀害任何一个生命,你们“莫作妄语”,不可以说谎,做了,自己要报,犯了罪。假使说,“莫作妄语”,不可以说谎话。
“彼有一人闻王敕已,虽不见王善护王敕,如是之人虽不供养转轮王身,王于彼人心生欢喜。如是之人,善护王敕,以不杀生善业因缘报生天处。”他说,假使有人听了、接受了皇帝这个命令,虽然没有见过这个皇帝的样子是什么样,可是他的这个好的命令,他守法,照这样做了。虽然这个人不是亲自供养转轮圣王,那么,这个最高的领袖也知道这个人非常守法,照他的命令执行了,当然非常高兴。因为他遵守最高国王的命令的戒律,他不愿意杀害任何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善业的因缘,当然死后得果报,该生天的。他是做一个比方,就是说,佛所教育你的,应该怎么样做、怎么做好人,纵然他死了以后,你能够供养他色身,守住他的教化,这是最大的供养。
“大仙当知,若人不见我身色相,不学戒句,为何所得?若人见我而心邪见,如提婆达入地狱故。若人于我入涅槃已,善学戒者,彼胜应知。”他又说一个道理啊。他说,你应该知道,假使有人“不见我身色相”,没有见到、无我,也不照我的教育的方法、守戒,“为何所得?”他说有什么用?“若人见我而心邪见”,他说有人虽然见到我,他讲他的堂兄弟,而心里头有歪曲是非的,叫提婆达。那么这个地方,现在到印度去看,好像有几个同学去过,还看到一点,所谓生身入地狱,释迦牟尼佛的堂兄弟。他跟他学,学了以后,叫佛教他神通、特异功能,佛说你不可以学这个。他结果问了另外的堂兄弟啊,佛的那个弟子阿难,阿难,因为亲兄弟、堂兄弟,就告诉他。他一学,学成功了,然后说自己的佛法,创了一个党派就反对他,种种地害他,佛都逃避他。他提出五个条件反对释迦牟尼佛,很严苛。第一个批评他,不吃素。他吃素,因为释迦牟尼佛并不讲究吃素,他看化缘来将就,第一条就批评他的。第二条、种种(五法破僧)。后来在他的前面…佛有一次说法,他就来反对,带领人准备杀害他,地下裂开了,就沉下去了。这个叫提婆达多,所谓生身入地狱故,这是佛经上故事。他讲、见到我,像提婆达多一样,反是起反感,他不信你这个正理,生身入地狱,他说也是没有办法。“若人于”,假使有人对于我死了以后,根据我的教育法,善守戒律,当然照我的所教育的去修行,这个人当然很大的福德,很大的果报、福报,所以他等于供养我,一样的,布施我。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1991年8月香港录音整理,定稿于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