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耶娑问经》讲记--2.06讲


南老师1991年8月讲于香港

“大仙当知,今我色胜证一切智,无信众生能令学戒,况有信者!若人于我入涅槃已,而为供养,与现供养等无有异。”他说你应该知道,你不是看我啊、年纪那么大,啊,身体、色相,修证的一切都比你高明,知道一切;他说,将来那些人、后世的,虽然没有跟我学过啊,照我的教化,能守戒律,有信心,虽然我不在世间上,他能够依教奉行,供养我,与现在的供养、与现在活到供养我的,并没有差别。

“大仙当听,如汝所问,布施福德为在何处?如是问者,譬如苇草丛密稠穊于中火起,若雨堕时即没彼处。如是,如是,随何施主,布施具足福德和合,信雨既堕如是福德,即依施主不余处去。”他说,你应该还要听、了解,你前面问过我,“如汝所问,布施福德为在何处?”你说,福报,布施做好事,这个福报究竟在哪里啊?放在保险公司呢?还是放在国商银行啊?呵,还是放在嘉达(音)呢?这究竟放在哪里?他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趣,前面啊。“如是问者”,他说,我做一个比方给你。“譬如苇草丛密”,我们一个草堆,把所有的草聚集。那么在这个里头点起火来,这个草堆、垃圾堆、或者什么堆啊,生起火来,正在起大火的时候,啊,天上下雨了,连那个火啊跟草啊,这个雨一下,就在当场就熄了。他说就在那里,它变成灰也在那里。“如是,如是”,这样,“如是”翻译成白话,现在是这样,就是这样的道理,“随何施主,布施具足,福德和合,信雨既堕,如是福德,即依施主,不余处去。”就是这个道理,你本身做的事情,啊,做的好事,这个福德的果报,你有信心,这是个行善最乐,很有痛快,等于这个比方一样,下雨下来,福报还是在你自己那里,不是别人所能够得到的。

“大仙当知,如是施福非有聚处,非有形相。”所以你要知道,做布施的福报、果报啊,并没有另外一个仓库去放。“非有形相”,也是无形相的。

“如是施已”,你照这样发心真的做布施,“施者身亡,施福不离,如影随形,是名施者得福报果,果福不失。”他说,你所做了好事,“如是施已,施者身亡”,你本身死了,这件事实,你所做的那么多好事,这个福报并不离开你的生命,等于一个影像随你这个形体,有了形体就有影像。所以讲,施者一定得他的来生、使你中阴身再去投胎所得的福报,永远不会失去。

“譬如甘蔗、若蒲桃子,如其不压不得其汁,压之则得。非甘蔗中、蒲桃子中,现前和集有汁可见,非在节中,亦非无汁。如是,如是,布施财物,如是施报于彼施主,非住手中,非住心中,非住腹中,而是施报不离施主。”先到这里啊。他又做一个比方,譬如我们这个甘蔗啊、蒲桃子啊,这些水果啊,不经过压力、压水果机一绞,就不会啊、水果里头不会流出它的汁来。一压呢,甘蔗,就有甘蔗汁啊,葡萄汁啊,就压出来了,啊,一压就可以出来。那么,它这一个水果里头的葡萄汁啊、甘蔗汁啊,在哪一节、哪一条纤维里头,放在哪里呢?你不要去追问,它整个每一个纤维、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神经上都有。所以我们做了好事的时候,“布施财物”,“非住手中”,布施的福报,你说在你头脑里头、在你手上、在你心脏里头、或者在你肚子里头,都不是。你做了这个行为,就有这个果报,等于我们杀了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世界上都不知道,可是你的阴影中间、内心上永远存在着,啊,到那个时候,害人啊、杀人,最后有果报的。“不离施主”,他说等于刚才讲,一个甘蔗啊,一个葡萄子,一压榨,它里头就出来。

这个,“犹如彼汁不离甘蔗、若蒲桃子,如是施报不离施主”,所以一切的果报就是在你本人那里。

“未熟不受,命行不尽不得施报。”但是你做了好事,譬如也有人问啊,这个社会上,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很好的人,也很善良,专门做好事,他的命运非常不好,遭遇种种不好。当然这个里头,也有人很坏,行为很坏,诶,他福气好得很啊,蛮发财,一切顺利。这个里头问题很多的,有人外面是这样,内在的心理行为是怎么样,又是一个问题。有人有些做了的果报,一个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时节的成熟。还是一种“未熟”,“命行不尽”,还没有到最后那个关键,所以这个得好报、得坏报,这个果报,你看不出来。

“譬如树王尼拘陀子,其子微细,种之在地则不可见,至树生时方乃可见;施主施福亦复如是。”他说,譬如一棵大树的种子,这个大树种子长出那个苗苗很小,种在地下,那个种子,你也不晓得它将来长成多大。人们都等到这个种子变成发芽,几百年以后,几千年以后,看到,仰头看,好伟大的树啊,都只看到树的相貌,他才看到成果,不晓得种因在那颗种子来,啊,是这个意思。所以施福的果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是这样,要等到,你的果报,时节因缘“和合熟时,乃得果报”,时节不到,那个还是不离那个科学的因果定律,一个时间、空间不到,这个善恶的果报还是不会呈现出来。

“譬如商人所赍至少入于大城,彼城功德少物治生,所获乃多具足而得;施亦如是,施时虽微,得福报大。”他说,讲福报的功德,做好事功德,做生意一样的,小本钱赚大利诶。他说,譬如做生意人一样的,所带去的、买来的又便宜,带去一点点,到了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很需要的时候,你把一个投入商场,你赚了一批大笔的钱回来。所以讲布施功德,当人需要、痛苦的时候,你能够帮忙他,所得的果报,说白了也很大。

“又如蜜蜂采取花味而不损花;施主如是,随何布施得果报力,则是施主。”他说,等于蜜蜂啊,采这些花蜜,蜜蜂采了花上的那个花蕊的中心,一点,这个花上一点,那个花上(一点),它累集起来,是得了一个蜂蜜那么伟大的成就。而对于花的本身并没有损害,所以做布施的人,真正布施,肯布施出来,并不一定有多大损失,可是你那个精神生理所得的果报就很大了。

“如是,大仙,施主布施福德势力。言施主者,以自施故得名为施。”所以由这个道理,你要了解,做布施的,啊,福德,它的反弹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做一件好事,有反应,反弹的力量很大。所谓,我们庙子上说,你肯来修庙子出钱叫施主布施,“以自施故得名为施”,一个原理,你自己有的,我占有的,舍不得,假如现在肯施出来,这样叫布施。

“云何施者?”这个是讲施者啊,就是等于法律的逻辑的含义。怎么样叫做布施?我所有的。假使说,今天,或者是蔡老板给我一个瓜,我已经吃饱了。这个是蔡老板给我,诶,我说,不要,吃饱了。“诶,这个你不要?!”我只好放在口袋里,其实呢,我也不太喜欢,然后碰到他要做,这个不算布施,也有好处啦。真正说,我今天生了伤寒症,需要吃西瓜,蔡老板结果买一个西瓜,正是我吃了就会好,可是看到他也犯伤寒,你先吃吧,这个是布施。啊,“施者”。

“云何受者?”接受布施的。“受他所施能消他物,故名受者。”这就难了,我接受你的布施,能够消受得了,这个是真受者,有功德的,啊哈,能消受得了。换一句话,他照这个布施的条件,我固然做好事,你对方还要做好事,接受了以后,你有能力去做好事。这叫做施者、受者。

“又问云何为施福者?于世间中能救能护,能令满足得人天身,故名福德。言他世者,次第传生至后世身,故名他世。”他说,你同时又问到“云何为施福者?”怎么样给人家福报呢?布施。“于世间中”,在这个现有的社会里头,能够救济人家。譬如说,像昨天我们跟蔡公俩讲,香港外面的台风,他们有人去救台风的,有受伤的,这个施福者,能救人,能保护人,“能令满足”,做了这许多好事,结果是得最后死后生天人之身。这叫做做了福德。甚至于说,你所作所为这些好事,还带到来生去,再投生,或者是不在黄医师那里接生,别的妇产科那里接生,他的福德同样带过去。“次第传生至后世身”,将来都不断的,“故名他世”,这个福报连带前生、现在、未来。

讲到这里,“尔时,毗耶娑仙白佛言:世尊,我离疑心决定施分,复更有疑。”他说,一步一步深入了啊。这个仙人讲,你所解答我的问题,都解答我的疑问,我要问的、怀疑的,我了解了。现在对于布施这个道理,人天三世果报,他说,我懂,不过我心里头还有许多问题,要问你。

“世尊,此识云何于身中转?识云何见?云何于身而生贪乐?”他问到内在精神问题了。他说,我们这个神识。就是同…上次我们研究完,又讲到唯识。人死了,精神,在你那里,医院里要研究,精神,精虫卵藏一个胎儿,这个灵魂怎么样来投胎的?“何于身中转(识)?”死了以后,这个灵魂怎么离开身体?这根据他的善恶行为,怎么样起果报?“(识)云何见?”这个怎么证明?怎么看得见?“云何于身而生贪乐?”为什么每一个生命、投胎的灵魂、有了精虫卵藏变成胎儿以后,人活到为什么对于这个肉体的生命那么贪求?那么自己喜爱?那么自己舍不得离开?

欲知下回如何,且听后文分解吧。这个就是说书的人做节目,说得最好的时候。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1991年8月香港录音整理,定稿于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