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代的考试,主要是由主考官出一个与时事政治有关,或对照古今有关于治国亲民等题目,叫参加考试的士子们,发挥思想和意见。这种文章,叫做“策论”。策,是包括有谋略、有计划、有办法的意义;论,就是文字言语上针对主题的发挥,并无一定规格,更无一定框架。除“策论”的内容外,也考试士子们的文学词章,包括毛笔书写的字体。并非如明清后代只考“八股文”,切莫混为一谈。你只要多读传统古籍,就可明白,不要妄作聪明就瞎说一套。“八股文”是明朝以后开创的考试陋习。
现在的考试则完全不同,是依照规定的教科书,或加主考者的自我解释,先定标准,再出题问答,对和错是固定的,没有你自己的思想和发挥。这用之于自然科学的声、光、电、化等物理科学,是比较准确的,但以此而概括人文的通才学科,那就是很大的不合理之处了。
总之,现在学校的考试方式,主要在于猜题,不管什么叫学问与学识,只要会猜题,就对了。而且猜题有时还如猜谜一样,靠运气。清人有对考八股文章取士的怨讽说:“销磨天下英雄气,八股文章台阁书”的名句。所谓“台阁书”,是考试所规定用公文上的小正楷,不是什么大书法家的书法。那么,现在的考试,就是“销磨天下英雄气,意识框中猜对题”了,岂不可叹而又可笑。
我曾碰到一个学生,学问并无长处,但她自小学读到外国留学的博士回来。我笑问她:“你为什么那么厉害?”她说:“老师啊!我根本不喜欢读书,可是我会猜题,所以每考必中,偏要把我送上读书的路上去,气死我了。其实,我读书是为父母家庭争面子,让社会上知道,我有学位。我看,读书考试,都靠运气,所以老师你讲曾国藩说靠运气是对的。”我听了,只有哑然失笑,为之首肯而已。
唐朝李家的帝制政权,在唐中期以后一百五十余年之间,先有北方“藩镇”“节度使”等军阀的内乱;后有书生扮强盗的黄巢起兵;复有西南边疆与西北边疆归化的少数民族割据立国。首先是云南的“南诏国”(五代时变为“大理国”),接着,全国被拥兵称霸者共分十三处,因此形成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后周(郭威)等史称为“残唐五代”的纷乱局面。北方归化的少数民族“契丹”便在此时乘势而起,形成后来与宋朝相对峙的辽、金、元时代。
在这一段的历史流程中,无论官府和社会,对于文化教育并无建树。整个的社会民生,只有忍受离乱、流亡、饥寒的痛苦而已。禅宗和仙道,深受人们敬信而昌盛;至于传统的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儒家学术,反而凋敝无力,几乎遭遇既不能救国、更不能自救的痛苦。唯一特别的,却有一两处开创石刻儒学的十三经经文,似乎以此表示对天下太平的渴望,以及人道入世之学的复兴的期待。继此之后出现的,便是有名的赵家三百年天下的宋代王朝了。
大家都知道,宋朝是文风鼎盛的一代,也是过去历史上最尊重文人,而且最尊重相权的一代。贫民出身的宰相,可以与帝王政权的君主相对论道。绝不像明朝的宰相,只能站着向皇帝禀告,甚之,还随时可能被和尚出身的朱皇帝在朝廷上当众打屁股。所谓明朝,真是一个三百年来缺少明君的一代。清朝的宰相,也是站着说话,那是学明朝的榜样。
但是,宋朝也和两晋一样,三百年来分为北宋和南宋两截,而且根本没有把当时的中国恢复为一统的江山。站在我们历史习惯的正统观念而言,不能统一全国而治平天下的,几乎称不上正统,所以宋朝应该算我们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
我们也都知道宋朝的天下,是由赵家兄弟(赵匡胤、赵匡义)二人,加上一个只读得“半部论语”便可治天下的同宗赵普,三人合谋,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开始。赵家兄弟以职业军人而爱好读书,尤其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在兵间马上十余年,手不释卷,说了一句“开卷有益”的千古名言,完全是一个书生扮强人角色。
所谓“知兵者畏兵”,在兵变回军征服中原以后,赵匡胤便采用文人政治,纵观北宋一朝,北方的燕(北京)云(山西大同)十六州始终为“契丹”所有;西北的陕、甘一带,也被少数民族“大夏”占据;云南有“大理国”雄峙西南;辽东(东北)一带的事,根本就沾不了边。虽然如此,但此时在唐末到五代百余年间,正值生民凋敝、受苦太深之时,大家只希望暂得一个有道明君,安定天下,也就心安理得。何况赵匡胤又是一个由前方统帅而叛得天下的人,最怕掌兵权的战友学样重来,因此就专重文治而放弃武功,建立起文人政治的一代特色,由文职的大臣指挥军政。后来如岳飞、韩世忠、辛弃疾等名将,不明白赵家天下这一祖传秘方,不是被处死,就是永被闲置一边,休想掌兵恢复中原。这等于是经商的公司老板,根本不想扩充发展,可是那些做职工的伙计们不明白,还拼命去开发业务、扩充地盘,岂不是大大触犯老板的忌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