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2004七都君庐珍贵开示


第7讲 末那识 阿赖耶识 下

师: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今天现在开始讨论第八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个名称,是对我们世间没有悟道(者)而言,说它是阿赖耶识。阿是很大,广大无边,很难翻译成中文,也可以说是十二因缘的第一个缘起“无明”,搞不清楚的一个东西,一切都是不知道,迷糊住了,alaya 。阿赖耶识如果勉强翻译,单翻译叫做藏识,想(象)以外有一切众生的一个根本功能的一个库藏,这个仓库一样。所谓这个库藏里头,这个心的功能,库藏一样,包括一切万有的种子,所以叫做“三藏”。

阿赖耶识的三藏是什么?具备有能藏、所藏、执藏。抓得很牢,它万有生起的功能,心物一体,起的功能都在里头,阿赖耶识。

所以能藏,它的功能具备在里头;所藏,包括唯物的物质部分,唯心的心的精神部分等等万有的功能一概都是它的功能起来的作用。所以能藏、所藏;执藏,它永远不多不少,永远抓住一个东西,有个东西,有股力量在动,所藏;执藏,尤其是我们这些有情众生,众生就是有情,有灵知、有能知、有知识、有思想、有见闻觉知、有情感,这个作用的这个所藏,就叫做什么?阿赖耶识的执藏的作用,才有这个生命。那么懂了八识以后,我们慢慢讲人的生命变化,大概下一步了。

所以阿赖耶识,就记住为什么叫阿赖耶?就是藏性。一切生命根本的那个来源,那个库藏,它包含了三藏,能藏、所藏、执藏。

这是根据《楞伽经》等等来讲这个阿赖耶识的作用。所以唯识有五经十一论,或者六经十三论,我们上次讲了。如果在《解深密经》上讲,佛换了一个名称,《解深密经》讲唯识有段重要的话,这个偈子宏忍师你是知道的。

“阿陀那识甚深细”,它不叫阿赖耶,阿陀那。很深很细,太细微了。这是个大科学,不是随便讲讲能够懂的。

第二句话注意:“一切种子如瀑流”,他比方阿陀那识的功能,具备了一切的种子,物理的、物质的、精神的,所有生命,宇宙万有的生命种子它都在内,而这个种子永远在流动,像黄河长江的水一样。可以引用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那么在旋转,永远这股流水,所以这个业力的力量这样大。“一切种子如瀑流”。

你记住这一句话哦!这个生命本体的功能起的作用,它的行因,无明缘行,十二因缘,它的行阴像一股大的瀑流水,瀑布一样下来,这个瀑布下来,里头夹泥沙而俱下,善的恶的,不善不恶的,所有种子都在内,地狱种子同佛、圣贤种子都具备的,我们的本性里头都有。这个生命种性里具备了有一切的种性,有圣贤的个性,有菩萨的个性。你看,再分析任何一个人,有时候他有菩萨心肠,有时候比野兽还坏,有时候很多情,有时候很绝情,有时候很悭吝,有时候很大方,一切众生的“一切种子如瀑流”。

佛说“我于凡愚不开演”,唯识法相的道理不大肯讲,我对一切没有程度的人不肯多说,为什么呢?“恐彼分别执为我”。他们听了以后认为除了个固体的生命以外,有个很伟大的真我的存在。又怕着相了。可是他又很慈悲,又要把这个道理讲给我们听,这就是佛的慈悲,他也是两难之间。所以你看,第一首偈子他怎么写啊?“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阿赖耶识心物一元的本体,宇宙的本体论。

阿赖耶识自己的性能无所在无所不在,到处都在,它没有(被)盖覆住,没有遮住在那里,你注意哦,第七识是什么?第一句话是什么?第七识第一个偈子,“带质有覆通情本“,有覆的。阿赖耶识是无覆的,第七识是有个范围,盖住了,拿“我”来遮住了这个本体全体的功能,被你一个遮住了,等于一个太阳,我们可以拿一根小小的指头把太阳光(挡住),拿个手掌在前面也可以挡住一点,这个手掌代表我,把这个光辉盖住了。阿赖耶识性为无覆,遮不住的,无所在无所不在。所以有覆无覆第一个搞清楚,在物上,在心上精神上无所不在。

阿赖耶识具备什么作用呢?比如我们晓得第六意识能够思想,有感情有思想,阿赖耶识有没有?有哦!它具备什么呢?五遍行,有五个东西普遍无所不在,一定起作用。

哪个五遍行呢?作意(心的作用),触,受,想,思,叫五遍行。所以你们研究唯识,把五遍行应该配合五阴(蕴)来研究,五蕴:色受想行识,对不对?五遍行在八个识上面都具备,尤其是阿赖耶识这一部分提出来。

什么叫遍行?无所不在,没有哪一点不起作用,所以你注意五遍行第一个是作意,作意是古文的翻译,很难懂,什么叫作意啊?造作起来一个意思,对不对?作是故意去造作嘛,这叫作意。干脆我们把它换一个现在用的字就懂了,是“注意“,注意力这个注意就是作意。只要念一动,他就作意。为什么我换这个字啊?不是随便换哦!我不是随便用字的啊,我的头脑够逻辑的,至少是够辑逻(鸡猡)的,比猪猡好一点,呵呵,够逻辑。为什么我可以大胆地换呢?作意换成注意了,因为根据《楞伽经》,根据什么你知道吗?(师指问学生)小孩子啊?答你就答得出来,五千块钱奖金,答不出来你赔我五千块,答不出来是吧?答不出来,我贴你这个钱,我也不给你了,你也不要给我。

《楞伽经》说,大慧菩萨问佛,诸法有几种生住灭啊?流注生相生,流注住相住,流注灭相灭,就是流注的作用,所以作意可以翻成注意。流注,流注的道理,就是刚才提的《解深密经》上讲的:“一切种子如瀑流“,就是流注生相生,流注住相住,流注灭相灭。

诸位啊,佛学讲到这个地方,你们大家普通学佛的要注意了,不要说迷信啊,是个大科学啊!要很缜密的思维。哈,不是好听哦!所以你们有时候要听课我不让你们听,是这个道理,怕把你们脑筋听坏了。为什么呢?普通人脑筋不能够(理解),会爆炸的。

所以特别注意啊,所谓作意就是注意的道理,所以我们起心动念,一点点了解,譬如你心放下了什么都不想,一个事情一来,你就知道已经在作意了,就是注意了。譬如你睡着了,完全不知道,有个人叫你,啊!这一声,作意,就是注意了。所以作意,这样懂了吗?五遍行的作意。

触,感觉部分,作意是心理精神部分,触,有触就有受。但我们的感觉是由触来的,交感来的。心跟物俩互相交感。交感来不能用感觉,感觉是受的部分,触不能讲是受的部分,触是功能作用,交感。

有“触”就有“受”了,“受”有几个“受”啊?哦,要答得出来哦!五个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还有两个心理的,忧与喜。你都记录过啊!你看,我现在训练你小和尚,你不像我,你那个年龄听课哪里还用笔记呢?只有耳朵用头脑就行了,我那个电脑是放在这里的(师指头部)你们电脑放腿上,放外面呢,不行。

所以第二个,作意、触、受,感觉部分;想跟思,知觉部分。为什么他分得那么细?我们现在讲人有思想,所以法相唯识学不能随便这样讲的,想是想,思是思。什么是想?也叫作妄想,粗的,在表面上,我们以前用的头脑,这个是想,所以有个名称叫妄想,乱想,乱飞的;思,不是乱想乱飞,你永远存在有个念头,那个是思。譬如我们做学问的一个科学家,甚至在实验室出来,人家叫你应酬,又在喝茶,又在讲话,又在做面还是做什么,一个文学家出来,一个艺术家出来,尽管还在外面应酬讲话,那个念头还挂在那个上面,那个影像那个作用还在,那个是思。想是跳跃性的,它来空你,不是你去空它。思,不是喽,思正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个是思。所以我也常常引用苏东坡怀念他那个太太,他是四川人,姨太太死在广东,一辈子很痛苦地怀念,“不思量,意难忘“。他说我也没有故意去想她,可是心里头躲不开,“不思量,意难忘“,那个是思。

“思”跟“想”是两个东西,完全不同,我们普通讲思想,很粗的讲法,代表了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作用当成思想。所以第六意识分别是分别,思是思,想是想。要这样细腻去了解唯识法相,才叫做你懂佛学了。不然乱七八糟、随便是不行的。

所以第八阿赖耶识“性惟无覆”,第一句话注意,它的本性,它是性境,不是带质境,也不是独影,它没有盖覆住,无所不在,心物一元,都有,它具备了五遍行。至于这个五遍行,我们分析起来,用别的经典普通的佛学来讲,它具备了天然有见闻觉知的作用,四方面。

见,不是眼睛看见的见,了解也是见,意识上了解也叫做见,观念,观点,现在所讲都属于见,眼睛看见也叫见;闻,有声音一见有反应,见闻;觉,感觉;知,思想部分。所以它天生性具备了,阿赖耶识不是一个糊里糊涂的东西,它的性境无所不在,天生具备有五遍行的作用,能够作意,能够有感觉,感觉知觉,简单地讲就是这样个东西。

“界地随他业力生”,我们还依佛学来讲,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是宇宙观,整个的宇宙,物质世界精神世界都在内。三界九地,包括我们昨天讲的九地,欲界的五趣杂居地,包括四禅八定,做功夫时候达到的。三界有九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八个汇拢,五趣杂居地。三界九地,界地,整个物理世界精神世界,三界九地代表,都是第八阿赖耶识结果,生命的能量叫作业力所形成,所产生的。

“二乘不了因迷执”。佛说,我的弟子们小乘罗汉,小乘里头高一层的独觉佛,缘觉,叫作独觉佛,比小乘罗汉还高一层。声闻、缘觉这叫二乘,不是大乘的菩萨道,声闻、缘觉道的人走小乘的路线,始终搞不清楚心的本体阿赖耶识的作用。因此他说我的弟子们分了很多的学派在争论,“二乘不了”,声闻、缘觉不能彻底了解心体的作用,“因迷执“,因为他自己还迷糊,所以抓住自己的主观成见认为是对了,佛教再分宗分派,世界上人学科学、哲学、宗教的分开了,都是因为迷惑了找不到本来。“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因为自己看不清楚,固执自己的见解成见,认为这个宇宙万有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还是有主宰,有个神造的,还是无神造的,还是多神的一元论,还是二元论,还是泛神论等等,世界上的学问争论得很厉害了,实际上真理就是一个,这个真理中心内容那么复杂,那么科学性。

听得很吃力吧?我那个嘴巴口水都掉出来了,讲得也蛮痛苦,你听得蛮吃力啊!都休息一下。听得吃力啊。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2007年7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