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个修持以后,这种方法,修持的方法很多了,譬如我们开始就提出来由小乘佛法做基础,归纳起来有十个路线的修法,大家还记得吗?十种念法,记得吧?念佛念法念僧等等。
所以我们现在抽出来中间念安那般那,是十个念法里头的一种方法,我们已经为了这个安那般那讲了好久了。
那么现在又回到安那般那这个方法上面来讲,又浓缩回来了,说了这些原则给大家研究,听了叫你们留意。那么安那般那修法是可以得到四禅八定的,专从这个路线下去,我们上一次讲了,如果照安那般那,还是在物理世界,还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地水火风空,修风大的功能这个作用,说出来安那般那从呼吸入手的法门,这个呼吸不止光指鼻子哦,这个道理前面都已经讲过,我重复提。
那么能够以呼吸的法门修到一个初步的相当程度,当然从风大的透进去走,我也提出过,《楞严经》里也有,别的经典也有,大家听了一定没有连起来,连的起来也可以由这一条路,就进入菩提道的大路里头去哦。我怕大家的程度是连不起来,我明知道连不起来,但是我只是讲出来做一个交待了,对象不是你们哦,这是很不客气的,诚恳真话。对象也许留给后世的人而已,至于后世有没有用处也不管,等于佛的说法也是一样。他是布施出来,布施出来了,你们有没有拿到,是看你们自己的福气了,看你自己的用功与不用功了,同他没有关系了,同我们讲的人都是尽心讲完了,同一个道理。
所以安那般那懂了这个道理,那么修法,我们晓得专走安那般那的路,一门深入,也可以走到底,可以到达成佛之路,这个智慧就很高了,功力也很大了。可是我们要,普通回来修法,为了这个世界上一切众生的方便,那么最好的路线是两家,两个。一个是天台宗的创作,天台宗智者大师,智顗大师,这个字有人念顗(yi),有人念,顗(yi),那么广东话念什么音你们要查一下了,有一天宏忍师讲有个闽南话的什么字典?你后来讲了,你也没有去办来,讲过了又忘了的,那么广东话应该照古音客家话有。
智者大师用安那般那的法,所以产生了这个天台宗的这个止观的方法,那么智者大师把用功的路线呢,配合上佛法用功路线呢,说出来一个方法呢,另外有一本书,大家都看,叫《六妙门》,叫做小止观,就是《止观六妙门》。
为什么称它为小止观呢,他们有一部大的著作叫《摩诃止观》,摩诃就是玛哈,梵文过来就是大止观,那么中间用功的方法,把大止观的内容关于佛学道理浓缩下来一本小的著作,叫做《止观六妙门》,那么我们普通称它为小止观,这个小不是怎么样大小,就是浓缩的关系,那么这个止观里头叫六妙门,六种方法。就是用安那般那,第一个是数息,第二个是随息,第三个是止息。实际上修安那般那,这个,这三个步骤,是前面用这个安那般那呼吸来,第四步就变了,是观,这个观你说变也可以,如果有些人修持专走安那般那路线,下去到成佛之路,到菩提之路,那这个观就观安那般那的道理,这就更深了,这就是我们,上次我也给你们讲过的《达摩禅经》,走这个路线多一点。至于后世里头的密宗,到现在密宗里头所谓秘密的修行的方法偏
向于这个路线是多一点,这是观的一种。
另一种观呢,所谓摩诃止观小止观的方法,他就到达你呼吸到达止的境界以后,你心念也跟到停止了,杂念妄想跟到停止了。换一句话你修到身心气满的,心平气和,到气满的时候没有呼吸,呼吸静止了,你的杂念妄想也静止了。止了以后起观呢,这个第二个观呢,就观心了,不是观安那般那了,天台宗,由心就是向般若智慧这一面的发展,发展下去呢,由观,第五个程序呢,就是还,回转来,什么还什么呢,就找这个能,譬如说安那般那能呼能吸的根根,物理方面,心理方面找我们这个思想,我们的知觉,知道、知觉到现在感觉上的安那般那到静止,这个知觉的功能最初的根本在哪里发生,它是什么,在追,追寻着这个,观就是追寻这个,观就是观察反省研究,追到了这个,找出来它的根本,所以第五是还,回转来,还到那个原始的地方。
还到原始的地方以后呢,第六个步骤叫净,身心两方面都归到清净圆明的境界。那么他不用中文那个静,净土那个干干净净的净,纯净的,这个是小止观六妙门,后面是走心地法门的哦,这个是止观了。这个是由安那般那进入了智慧成就的境界,所以他这个修法,那是很了不起。
那么他走智慧成就的境界。那当时智者大师是师徒两个,他的师父是慧思禅师,南岳就是湖南南岳衡山上面,始终一辈子修行没有下过山的,那么他的弟子就是,大弟子是智者大师,后来创造了、到浙江天台山创造了天台宗的法门,这个流派。这个时候在唐朝以前,佛经的翻译,大部头的有些好的,玄奘法师还没有出生,你像《瑜伽师地论》《楞严经》都没有来哦,所以很伟大很了不起,他们,佛学来的不完全,他们的研究的已经同后世许多佛经翻译的道理是一样哦,所以当时号称,这个由印度的这个和尚们,号称中国的天台宗智者大师为东土中国的小释迦佛,他同佛的见解成就几乎是一样的,是这样恭维他,那不是过分的恭维哦,的确如此。
那么那个时候他们师生的根据是什么,所谓三论宗,重点是《中论》,在智慧,《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这是三部论,所以三论同大般若这个经,他的归根呢,充分的、归根结论是《法华经》。
那么现在呢,由《法华经》天台宗的提倡,开始说中国《法华经》非常,同《金刚经》一样非常广泛的流传,乃至到了日本,现在还有专念《法华经》的题目,“南无妙法莲华经”,只要念这一句,原文内容都不管了,就可以成佛就可以成道的,就是今天的创价学会。原来是由佛教宗教专崇拜念《法华经》的经题,现在变成宗教的日本的很大的一个影响日本政治的大政党(公明党),就是创价学会,创价学会日文叫什么,啊,就是这个。《法华经》他所根据是这样,那么这个道理我们知道了。
好,现在回转来,我们是偏向于讲修证方面的,那么你们说假设修安那般那走这个路线,停止,得到呼吸静止了以后,安那般那静止以后,这要走入,真正佛法的法门呢,就不管安那般那这一面,受阴境界触受就不管它了,什么哪一种气脉通了,什么都不管了,直接走心地法门,就是观心了。
怎么观法呢,就是说,我们譬如打起坐来观这个呼吸往来,呼吸往来安那般那的出息入息这是一个风大,气的往来这个现象,这个生命离开它是不行的。可是这个气的里头学问很大了,譬如我们的呼吸,假设,大部分我们随时要呼吸,因为我们有个意识心理状态随时在消耗它,这个身体上呼吸充满,这个氧气,可是我们随时会消耗它。如果真修行呢,走到了安那般那呼吸有一个阶段充满了,他自然会止息,不呼不吸,不管时间的短暂,或长短,不管时间的长短,这一句话用古文讲话,新的话就是说你不管那个充满是五分钟,或者是充满了一个钟头都不呼吸,这是一个长时间一个短时间,那都不管时间的问题。你达到止息以后呢,这个里头如果专走安那般那风大的因缘,追下去还很深哦,他不追了,到这里,这个人天然止息以后啊,就观心了。
心在哪里呢?好,就观察,我们知道气的进来,知道气的出去,这个不是气的作用哦,两个东西嘛,你有个知觉气进来、知觉气出去,对不对?那个进来晓得进来,出去晓得出去,这是感觉的作用。感觉已经感觉到,你还有个知,知觉是看到这个感觉的,现在我在一进一出,那么这个知觉是心的作用,所以心物两个是分开了,也就是一个哦,你慢慢慢慢慢慢,你等到止息,呼吸停止了,那个知道呼吸的那个好像同这个呼吸分离了,两个变成不相干了,也可以有关联也不相干,这个时候可以说离生喜乐,有一点分离作用了。你慢慢慢慢,定力深了久了功夫做深了,你知道这一个知觉可以脱离这一个四大里头风大的关联,而且也可以脱离肉体的关联,在空,空大,在虚空中可以自在往来的,这个是意识的作用哦,也就是知觉了。
好,然后天台宗叫你观呢,进入三止三观的境界,什么叫三止三观呢,就是用《中论》的办法,空、假、中,这三个东西,就是拿佛学来了,走入般若智慧境界了,不走入普通共通、跟外道共通的功夫境界了。
什么是空呢?好,那么你到达这个境界以后,你观,我们这个观察,这个感觉呼吸的往来,同知道,知觉到感、知道这个感觉跟呼吸往来,那个知道的这个作用,它本身没有,空的。然后再不起知觉的作用,也不起感觉的作用,这是另外进入一个境界了。这个境界就是佛经讲三摩地,旧的翻译就是三昧,详细翻译就是三摩地,就进入了这个境界了。(像这些我不要讲,你就应该写,脑筋,这个就是你的慧,你知道吗,给你讲你还犟。自己这就是慧,也就是功德心)旧的翻译叫三昧,详细翻译叫三摩地,这个。可是你们不要光看了人家写了一抄就了事,那都没有用,白听的哦,我是主张你们不要浪费时间了,白听没有用的。
这样,这个进入了这个空的三昧境界以后,得了真的空,那真是空了,念头都不起了。念头不起了不是不知道哦,那是什么境界?你们将来到了那个时候你再问我,现在给你说了又给你意识上,我给你染污了,你又去幻想假造。这才达到空的境界,这个空,那么这个空,也可以进入禅宗后世讲三际托空了。
怎么叫三际呢,把这个知觉思想同感觉,我们假定一个三段,等于逻辑的三段论法,三段论法是怎么呢,空的嘛,前面已经没有了,前面这个知觉过了就没有了,过去了,思想也过去了,过去了就不去追它了。未来的呢,还没有来了,没有来的东西我不去引导它。现在呢,现在只有晓得知觉感觉这个都是空的,就住在这个空的境界。那么假定住在这个境界,你说转过来就要问了,这里有个转,一转,转过来问,转什么呢?你说是不是四禅八定空无边处定呢?不同,我们昨天上一次讲过。
空无边处定是,等于说西藏密宗有个修法观空定,观空定就是在山顶上,譬如在喜玛拉雅山高山顶上打坐,那就不用这个姿势,在孤峰顶上打坐,你把浙江那个,仙游的仙居山呢,这个山顶山峰上打坐,你从这个打坐算不定一昏沉跌下来你不要说没有命,连骨头也不剩了。那个打坐是所谓狮子坐法,盘的稳稳的,万一昏沉了也不怕的,稳住的身体,那么观这个虚空。就是这样两个眼睛专门看太空,当然不能在香港这些都市上修法,都给房子挡住了,那个观太空,完全观这个虚空,下面,当然最好是喜玛拉雅山顶上修啊,下面的世界这个平地上看都不理,理都不理,那个有相的空。
我们现在讲这个念头空了,这个空呢,是意识境界的空了,三际托空了,心意识的托空了。那么这个时候已经不管安那般那不管出入息了,管心的现象。这个空的境界定都认识了,确定了,那么你的智慧开了,这个智慧就没有起分别心,不用心思不用思想不起分别,差不多所有最高的道理,最深密的,最深最奥密的道理,你都自然会知道了,这个叫智慧般若。我们的聪明,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要思想的,他就明白了。不像我们现在要想一想想出来,这是妄想来的,分别心来,他不用分别妄想,什么都知道了,这是空的境界。那么这个定越定久了,这个是佛法的定了。这是所谓空定,那么空久了怎么办呢?光在空中定了,也可以人家认为可以了生死,这是小乘观念。就是说我身体死掉,就死掉,也不理,我把握,把握住这一个空的定境啊,就不怕这个生死了,这个身体死了以后,那一个我把握住灵知之性的一念不生清清净净、这个空的境界,这个是不生不死。但是这个不生不死还是小乘的空,不究竟。
不管它究竟不究竟呢,可是你总算到了一个境界了。那么定久了还不算数,再进一步呢,我要再在这个空的境界,看一切起心动念。知道自己的感觉知道自己的知觉,能够起作用的这个东西是有哦,不是空哦。这个有呢,是哪里来?就是空的功能里头所产生。实际上这一点有的作用呢,这一点智慧思惟的作用,这个有啊,所以叫做假有,不是真实。不像我们物质世界有个东西摆在这里这个有,可是它有作用的有,也可以叫它是假有,也可以叫它是妙有。在小乘的境界智慧知识范围有限的认为它是假有,在菩萨的境界智慧扩大了,就不叫它假有,是妙有。你看有从空中来,那么这个妙有,这个有,晓得,所以这个时候呢,不起分别没有妄想一切知道什么都知道了,这个作用就是妙有。所以真得道的人,不要起心动念,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他智慧境界什么都知道,这个是假有,这个是妙有。
那么在妙有,再进一步呢,知道生命本体的功能,即不是空又不是有,也可以随时空的掉,也可以随时起有的作用,即空即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空不有,这个叫中观,所以空假中这叫三止三观,看你定在哪个境界上都可以啊。
那么为什么在修止的时候,天台宗的六妙门,为什么叫你在到达了数息随息止息的时候,赶快转到智慧的观察呢?如果不转智慧的观察呢,就走的四禅八定,这一切哲学宗教外道共通之路,你再修下去得定,那个有为感受的定当中可以发出来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五通的功能,就是生命本有的功能。所以神通啊,神经啊是生命本有功能不稀奇,那你就会走向神通这个路线,神通路线把你智慧就越来越障碍了。因为你自己会贪图会爱好会去使用这个特异功能去了。我们普通人叫他特异功能,一点都不特异了,每一个人都俱备的有、生命里头,不过一般人现在呢,因为自己生命里头有,不知道,自己没有发挥出来,看到别人发挥出来,现在人给他一个名称叫特异功能。一点都不特异,本有,大家都有,不过看你用到这一面,一般人只晓得用到这一面,就变成外道变成魔道了变成神经了,所以我常告诉你们神通跟神经两个是双胞胎哦,不分彼此的。就是有许多学佛学道的,喜欢拿特异功能给他们治病啊搞这一套,那当然神经了,他虽然不神经,已经神经了嘛,不过高级一点的神经而已嘛,因为这个是花样,不是根本嘛,谁叫你去耍花样呢。
所以修止,止在那个止的境界,不起这个观的作用。
这个是天台宗止观法门是很高明很高明。
那么相同与这一家天台宗,嘿,很奇怪,跟智者大师相隔一千多年在西藏的密宗里头出来一个人——宗喀巴,宗喀巴也是中国青海人,到西藏出家,就是黄教祖师,达赖、班禅就是他的徒弟。
他又拿阿底峡尊者《菩提道炬论》,炬就是火光一样,火炬最光明的火把,《菩提道炬论》,阿底峡尊者是印度的,不是,规规矩矩人家没有讲他根源,实际上根源是,是根源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他有心得而产生。
宗喀巴根据《菩提道炬论》,而著了《菩提道次第论》,留下来的书,他走的止观呢,几乎法门原理同天台智者大师走的止观是一个路线。这个呢,真正还接近于佛法的路线,修证的道理。
可惜,现在,天台宗也衰微了。我们不能讲他完全没有,只能够用两个字很悲哀的用他,衰,衰落了,微是微末了,留下一点点,究竟有人真证到没有,真修到不知道。同样的黄教,密宗的黄教的这个止观的法门也走到了衰微境地了。
那么这个佛法今天交待呢,是讲安那般那讲修持止观的,这个用功的法门,到这里交待,交待以后我们又进一层,再讲转入另一个同样的路线,另一个方向,所以要大家带,上次已经印发了给大家了,对不对?
欧阳哲:没有,原文还没有,原文还在那里,卷三已经发了。
南师:卷三,那还有哪里,那你们现在发一下,他们没有拿。卷三你们已经有了,回去还找到没有,有没有在家里包油条了?没有,赶快找出来,要尊重法本。一方面为了尊重佛法,二方面也尊重别人的辛苦,都大家尽心给你弄出来了,自己随便丢了,这就是不是菩萨行,换一句话拿儒家讲,也是非、不是道德的行为,轻视就是说。那么卷三大家有了是吧,下面再补两份是吧。
(六十五,还有六十六诶,还有六十六,对啊,还有六十六,六十六,六二零,你拿我这个对一下,一共是,给钉子钉起来,我这里是四份,四份哦,对不对,大家检查一下)
你们还有没有,宏忍师也来帮忙,动作的时候来帮忙,对一下,六十五,还有个六十六呢?还有卷三的大家有了?说上次发了。
李淑君:还有,是不是有《瑜伽师地论》的,就不要再拿了,我怕以后会不够了。
南师:还有六十六。
李淑君:现在够,如果陆陆续续有人来了,就不够了。
南师:六十六卷呢?
李淑君:所以,如果自己本身有《瑜伽师地论》的话,请你们把刚刚拿到的讲义放到中间来,谢谢。
南师:他们自己带去要记录下来,回去找出来才行啊。
李淑君:是啊,是啊
南师:本子是不是一样呢,还有个六十六的问题呢?
李淑君:有有,在这有,有在发。
南师:或者这样,你们先带回去查出来,记录了,下一次带来交过来,因为以备别人,后面的人,下一个灾难来的时候,可以救灾用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关于大家,关于大家注意啊,刚才所讲的,学佛修持的修定,修止观的路线,你把今天晚上所讲的,大家身心去研究,我可以告诉你们,修,只要这一段,你们成佛有余,修起来一定会有成就的。所以这个只听过了,自己没有体会没有修持,嘿嘿,那么有余成佛了,将来还是会成佛,慢慢成佛。如果听过了,自己深入去体会修持,成佛有余。听过了又忘记了,马马虎虎听过去,也不错,也不错,有余成佛,慢慢来,好,今天就到这里。
注:本书根据南师1994年香港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