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研究》第55讲


第一义第二义

我们这个生命科学这个课程,到了第五十四讲,现在是一个重点的阶段了啊,要这个转过来研究了,这个就非常重要。

我们上次提到过,把佛学的同这些修行的方法大要紧的原则,统统用佛学的四禅八定,把它归纳,那么中间又介绍了这个佛教基础的修小乘的白骨观,乃至大小乘共修的安那般那,最后提出来,归纳的要点,通于大小乘修证的方法,以《楞严经》的后面五阴解脱,那么五阴就包涵了整个的生命,生理与心理。

那么我们现在又把它用现代话再浓缩抽绎出来,抽出来的归纳,这个生命的存在一个是知觉、一个是感觉,所以把五阴的作用也归纳起来,是知觉与感觉的。

那么我们反过来,综合了佛家道家包括印度的瑜伽,就是YOGA,包括原始的人类宗教的起源,尤其在印度婆罗门,婆罗门这些等等,大部分是有神异,神奇方面都还属于这个生理与物理的变化,拿现在人类的文化两个大系统还没有做定论的,究竟是唯物还是唯心的?

当然我们知道佛家、道家、儒家,东方的,甚至于说一切宗教,五大宗教,实际上五大宗教的文化都是东方的,西方没有宗教文化。因为五个大圣人教主都出在东方的,包括耶稣,包括穆罕默德都是东方的,所以西方人说自己有宗教,实际上教主们都出在东方,这是很滑稽的一个认定。那么我们现在不是讨论比较宗教学,是讲生命实践的修证,所以只带过一句,说明一下。

啊,为什么提到人类文化不过是宗教哲学的,基本重点都认为一切唯心的。不过这里要声明一下,不是西洋哲学讲的唯心,西洋哲学讲的唯心,把思想部分说成心,所以心、物两个分开了,东方文化包括其宗教在内的讲唯心是心物一元、一体,物跟心不过是一体的两面,是这个唯心,这个认识的观点首先要搞清楚。

那么,好,我们的现在,拿现有的生命来体会心物一元的道理,那就是一个感觉一个知觉了,刚才我们提到过。那么这一切修持做功夫的,所有的,这些现象离不开现有生命还存在、生理发生的感觉与领受,领导的领,感受的受,就是吸收进来的感觉作用,那么这个还是唯物方面的。

真正一个人死亡乃至脑的停止了以后,你说整个的这个生命有个东西,这个地方要拿一个证据出来,这个证据你不管如何理论上有,事实上还拿不出来,拿出来,例如现在把佛学里头所讲的理论,生与死之间,尤其到了密教,密宗方面,密教又分两个路线,一个是原来由中国传到日本的,一个是停留在西藏的,现在是偏向西藏方面。把这个生与死做成电影录音带,这是把那个理论用我们人世间的知识范围把它物理化的导演出来,那么还是唯物。这个心究竟怎么一回事,所以我们讲到这里,统统要倒转来研究了。

因此我们讲生命科学提到,首先我们特别,这个一两千年来大家不用了,我们特别提出来,抽用了释迦牟尼所说的,佛为阿难所说《入胎经》开始,现在我们倒过来研究了,先从理论部分来讲。

这个生命最初来的怎么样入胎的,当然现在由西方来的科学同医学研究,尤其我们讲到这里,黄医师是个专家之一个了。生命基因来,最初的基因怎么来,谁造的基因,绝不是无缘无故来。那么这个在宗教哲学就是叫做第一因,最初那个怎么来?这个问题我们先保留在这儿,将来还要做结论,又要返过来讨论。

那么我们讲第二方面,不讲第一因。第一因也等于佛学有个名称,形而上的道理叫第一义,也叫第一义谛。义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逻辑是最高的,没有文字言语可以表达了,世界上各种文字言语都不能表达,那是第一义谛。第一因还不属于第一义谛,不过我们讲到第一因,顺便介绍了一下第一义谛,所以第一义这个道理。

我们现在开始是讲,等于说是从第二义开始,接近于第一义的。先从理论方面来讲,就是给大家开始讲过的千万要记得,佛说这个生命的来源旋转性的,圆周的这个生命,轮回就是旋转的,等于我们中国所讲的循环,《易经》所讲循环往复,这个生命是永远在转动的。圆周型的生命同这个宇宙的一样,宇宙是个曲线圆形,没有一个地方是起点,也没有一个地方是终点。也可以说什么地方都是它的起点,什么地方都是它的终点。因为起跟止,起点与终点是人为的假定,在生命的本有,它是无起也无终。换一句话是不生也不灭,不死也不生。在这个原则之下,他形成的现状,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就是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永恒的没有停止过,不过这个还是第二义不是第一义,因此佛说到生命是注重十二因缘的,大家还记得吧,这个课程,我想本来不应该重述。

十二因缘第一个起点是第一,这是圆周型的。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老死又转过来又是无明,生命在那里永远是这样旋转,这个旋转是没有停止的生命,所以佛学的名称叫做轮回。等于一个车轮子一个圆盘一样永远在转动的。

那谁做转动的,谁使它转动的,转动生命生生死死,生灭是一个现象,这个所发生的现象,它的能,所发生这个能从哪里来?

(你就是提出来,叫一声,就是不要轻声的,你要叫一声,他当然就会补充了,怎么?

某同学:爱?

南师:还一个爱,对,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注意哦,叫你提出来叫一声,不是完事了,那么一叫大家也听到了,这个就是……)

南师:好,这个道理了解了以后,那么至于一念,最初的一念无明怎么起来,这是接近到形而上问题,追到第一义去了,所以明心见性悟道是找到那个第一义。所以,佛法所证得菩提觉悟是觉悟那个,不是你觉悟的功夫、现状,这都是所起的现状。

好,因此我们晓得,这个原理了解了以后,好了,这个生命一念无明,当时怎么样无明缘行,行就是它这个转动的力,生命轮转的力量,没有停止过。等于我们现在的世界,我们坐在这里,其实地球永远在转,太阳系统在转,地球月亮太阳系统每一个星球在转,包括地球太阳月亮,地球甚至于整个宇宙的星体不晓得有多少,整个宇宙也在转。可是我们人在转的当中住在这个现象,自己分成昼夜、分成南方东方西方,东南西北,方位,时间,都是人为的假定,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个道理。

那么这些道理,时间空间都是没有绝对的,都没有办法肯定的,这个就是佛学、哲学、科学共同的认识,都知道这个原理,那么这个生命究竟是怎么转来。

好,我们为了研究这个,所以了解再提出十二因缘。所以悟道,这就说明悟道是找到那个叫做菩提,不是这些功夫这些东西,这个交待大概清楚了。

好,我们回去第二义。一念无明,这一念无明算是精神的、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呢?这是个问题了。就算这一念无明,无明再来入胎,所谓无明者,这个意义,先讲无明,佛学中文翻成无明,无明的意义包涵了是不明白,就是糊里糊涂,自己都没有懂,无明就是广东话“冇明啦”,不明白。广东话就是唐朝发音,清楚了知道了,明了,你讲话给我讲懂了,就是明了。所以它是无明,不清楚,自己都……

另一个意义,在物理代表是没有光明,黑暗的。不过这个黑暗不是像物理世界,太阳出来发光啊,夜里太阳下去了才黑暗,其实我们太阳下去了大地是黑暗,这个黑暗还不算真的黑暗,无明才是真的黑暗。

因为我们看到这个夜里的黑暗,是我们意识上认识的习惯,把太阳出来的放射的光明叫做明,把没有太阳那个景像、景色叫做暗。这是人为意识认为的习惯,其实暗也不暗,这个物理世界暗也不算是暗,光明也不算是明。

如果拿物理世界来讲,黑暗与光明我们习惯认识的,这个还属于色,光色,不是光能。等于那个光能的排列的不同,或者是它的作用起的不同,由太阳来的那个光明放出来,我们的肉眼看得见,黑暗来的时候呢,它也是一种光色,不过人类的肉眼看不见。

譬如狗啊其它很多的生物,像我们这个地球上很多的生物,到了我们看到的白天,它们是黑暗的,看不见了,就是说,很多昆虫啊,很多动物啊,它到了夜里的时候是它的光明,它看见、我们人看不见,这就说明光明与黑暗这是色,不是光的体,不是光的能。

所以你了解了这些道理,你们做功夫起来,有时候觉得看不见啊、黑暗啊、光明啊害怕啊,那就是人类没有智慧。

其实黑暗也没有……当然我们在这个物理世界里头,假设到了夜里,色,黑暗的时候,现在戴了一幅红外线的眼镜,那完全看得见。所以这个道理在二千年以前,这个有一个佛的弟子也问过佛,为什么我们人白天会看见东西,晚上看不见?佛的答复,你看他是二千五百年以前,他怎么知道,他说譬如狗夜里可以看得见,他说因为眼球的构造色素不同,所以你看狗的眼睛一圈旁边是红的,有红外线的光,所以它夜里看得见。我们人,没有。他当时答复的那么简单,他当然懂了有种红外线的光,变出来黑暗就变成光(也是一种光),所以这两个是色的现象。

那么我们讲了半天这样,主要的重点是解释无明,包涵了这两重意义,不要拉开了。

注:本书根据南师1994年香港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