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上一次的啊,《瑜伽师地论》引出来的,引用出来先讲这个原理啊。讲这个,我们这个生命跟生理合拢来,投胎的这个情形。
(他没有,那位徐先生有没有多一份给他?没有啦?嗯)
啊,现在是第三行啊,翻过来。
“又,一切种子识。于生自体,虽有净不净业因,然唯乐着戏论,为最胜因。”
这里暂时,这几句先是一个小节。
“又,一切种子识”,那么,到了弥勒菩萨这个说法,他建立了一个……宇宙同我们的生命,物理世界、我们用哲学的术语来讲,与精神世界结合这个生命,构成了物质的这个世界,以及我们人与一切众生的生命,这个总体的名词他叫做“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包含了一切的种子,一切种子有善的、恶的、不善不恶的,啊。那么这个,我们上次讲过,现在是重提。
这一切的种子识,他用意识这个“识”,这是唯心的作用,心意识这个“识”。“于生自体”,说我们每一个生命自己来的时候,这个自体,这个体啊,并不是指哲学的本体,就是我们这个生命自体,也包括这个身体。那么生命自体,不是上帝、不是菩萨、不是他力的,都是自己唯心所造。
那么虽然有净业,净业,善的一面叫“净业”,“不净业”是恶的一面。换句话,我们的生命人性自性带来,有善、有恶、有不善不恶三种。这个业力,业是一种力量。
“虽有净不净业之为因”,最初的初因。“然而唯乐着戏论,为最胜因。”就是说我们这个生命,从本来清净圆满变了,一念一动,自己这个动力天天在旋转。“乐着戏论,为最胜因。”我们喜欢在那个戏论中间,戏论是佛学专有的名词叫“戏论”,佛说世间一切东西皆是戏论,只是小儿的游戏,乱说的。
什么有个上帝造人造世界吗?还是有个阎王管世界?等于许某某刚才问,究竟有天堂地狱?都是戏论。空的、有的、唯物的、唯心的,这一切都算是“戏论”,儿戏的话,小儿戏语。
可是众生呢,这个生命一投胎来了以后,啊,生命的出生,因为“乐着戏论,为最胜因”,这个力量最大的。最初的因,因子。
好,第二点,“于生族姓,色力、寿量,资具等果。即净、不净业,为最胜因。”说明什么?他说生命的自体来了,啊,然后,一入娘胎以后,“于生”,对于现有的生命;“族姓”,族姓譬如说,每个人都想投生一个好家庭,最好是父亲、父母是皇帝、皇后,或者大姓人家。啊,这个印度、中国、乃至阿拉伯民族,对于这个传统的姓氏啊,所谓世家,啊,在中国文化里,魏晋南北朝是非常注重这个东西叫做“阅阀”的观念。“阅”,门字里头看见那个阅;“阀”,门字里头“伐”,就是家族观念,所谓自己对于生下来的族姓。“色力”,“色力”佛学专门名词,就是指这个身体,这个细胞啊,筋骨啊。所以,我们大家老辈子跟人家年纪大了回个信,说“你健康吗?”“哎呀,我啊,年老色力衰退。”这个色,并不是颜色的色,色就是代表了地水火风生理的,在物质世界代表了物质的。啊,有这个色法、有这个生命的力量,所以叫做色力。就是“于生”,“族姓”家世,对于这个身体“寿量”,寿命的长短。“资具等果”,资具是什么?“资生之具”,财产、房子、汽车,啊,家庭这些什么田地等等。哎,动产与不动产,资生,帮助你生命活到的工具,啊,这些是成果。所以,每一个人,有些生来家庭富有,有些贫穷,就是有些投生好家庭、有些投生在坏的家庭。啊,**一来,好家庭变成黑五类,坏家庭了;坏家庭变成好家庭,这个时代变化啊,这个是“于生族姓,色力寿量,资具等果”。
这些怎么样来的,这个生命?为什么他家里生来就那么富有?他生来做太子,我们生来做罪人?都是因为“净、不净业”,是自己的业力,前生善有善报,是前生、多生累劫自己的业力。哪一种业力?“净业”,就是善业,“不净业”,就是恶业,自己前生造的是今生的结果。“为最胜因”。
“又诸凡夫,于自体上,计我、我所,及起我慢。一切圣者,观唯是苦。”
生命的来源,为什么一定会轮回?非来投胎不可呢?因为没有得道的都称“凡夫”。“凡夫”古文的翻译,其实“凡夫”两个字也出在《庄子》,拿我们现在话讲:一般普通人,平凡的人。嗯,一般人、平凡的人,都是我们生命自己带来,在生命自体上面,随时有个下意识的观念,“计我”。这个属于我的、这个身体属于我的。譬如我们对于这个财富嘛,啊,这个财产属于我。其实你说世界上一切财产,包括你的身体,我常常说,这些都是借来用的哦,啊,临时。譬如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房子、我们的财富、我们的丈夫、我们的妻子儿女等等,皆是我之所属,法律上的暂时属于你管辖权,统统皆非你之所有,最后都是要回去。啊,你没有。
可是凡夫呢“计我”,认为这些都是……,自己认为有个我的、真的存在。然后对于身体也好、对外面东西,是我所有的。“计我”,这个我,第一个我,代表个人主观观念的我。第二个“我所”,由主观观念产生一个,这一切东西都属于我所有。不但如此,人这个生命来就是因为有我。并“及起我慢”,这是一切众生,乃至不止人,任何一个生物,有我就有我慢,都觉得我了不起,啊。我就有我慢,慢就是憍慢、我慢。
譬如我们常常引用啊,鲁迅写的那个《阿Q正传》,啊。现在那个阿Q那么糟糕的人,等于白痴,诶,可是人家要打他、欺负他,他都没有办法;可是他很生气,啊,别人打了他,他就生气,嘿,也打不过人家,然后心里骂一句,“没有关系,他妈的儿子打老子”,哈,自己还是第一。哎,这种心理就是我慢。有个我,就觉得还是我第一。你看世界上任何一个众生、任何一个人,犯了多大的错误,受了多大的罪,诶,甚至给人家杀头了,你看土匪抓去杀头了,“没有关系,二十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我慢。啊,他说众生啊,“我”,“及起我慢”。
所以,生命这几个现象来的啊。这个理论包括很多,你如果把它列出表来,一个个是投生来的、啊,“族姓、色力、身体、寿量、资具”,还是笼总的,还没有分析,啊。“乐着戏论,净业与不净业”,不是上帝作主,自己来,都是自己造的业。啊,那么凡夫在自体上呢?“计我、我所”,乃至“起我慢”,所以得道的人看了,“一切圣者”,“观”,观待道理,(这些)是众苦之因,就是这几个原因来。这个世界是纯苦,没有快乐,没有。所谓众生认为这个世界还有快乐,那是轻微的苦,自己错误的观念当它是快乐。“一切圣者,观”,他的观察,“唯是苦”,这个世界只有苦,没有快乐。好,这个是原则。
现在讲到投胎了,“又处胎分中,有自性受。不苦、不乐,依识增长。”
他说当我们,第一下由男女两性,性交,啊,男人出了精虫,啊,那么佛经上也叫精;女人出的卵藏,卵藏卵蛋,啊,这个蛋。那佛经上当时不叫蛋,叫做男精、母血,那个血块一样出来。啊,这两样配合我们的灵魂,我们根据普通话讲,佛学不叫做灵魂,中阴身。严格地讲,中阴身是怎么讲呢?就是唯识,知识这个识,变的,无明缘行,意识。说这三样和合在“处胎分中”,入胎了。入胎了以后,这个胎儿在里头啊,就有感觉了,这个感觉是什么?叫“自性受”。自己生命的本性,有感受一切的功能。所以现在科学研究,啊,胎儿在里头,其实两夫妻、大人父母讲话,外面环境讲、动作,胎儿都知道。那么佛叫做这是“自性受”,啊。自性受包括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受就是感受。“依识增长”,这个识指什么识啊?第八阿赖耶识,不是第六意识,不是思想这个识,第八阿赖耶识,心的部分,跟到这个胎儿的成长而生(变化)。
“唯此性受,异熟所摄。余一切受,或异熟所生,或境界缘生。”
他说我们胎儿,变成胎儿的时候在娘胎里头,苦受、不苦不乐受,这个感受的作用“依识增长”。由第八阿赖耶识这个灵魂,前生带来这个种子的功能,慢慢在里头成长,在娘胎里头。这种胎儿的感受叫做“性受”,生出以后我们的受,“身受”,身体的身,感受,其实也是性受的一种。
“唯此性受”,这个性受的种子“异熟所摄”,异熟是什么?这是梵文,玄奘法师不肯、还是照……梵文用中文翻译叫“异熟”,就是果报。因为玄奘法师不肯用“果报”两个字,果报两个字我们一听太笼统。果报很复杂的,异时而熟、异地而熟、异报而熟。啊,譬如前生我们杀了人,啊,或者我欠他一条命债,也许我今生做他的父母、或者做他的妻子、或者做她的丈夫、或者做他的儿子,给他种种痛苦的受,不听话,给他种种的烦恼,要命债,还报。所以并不是说,你杀了他,将来你还他一个头就算了,不是(此类)果报,是异熟果。所以“异熟”是“果报”的一个代名词,啊。
所以胎儿在娘胎里,譬如有些胎儿健康,有些胎儿在中间,在胎里头就死了,有些是刚生的时候死。这些正是“异熟所摄”,是异熟果报的原因,都包含进去。这个是只讲胎儿的成长。
“余一切受,或异熟所生,或境界缘生。”至于说在胎儿里头以后成长,啊,或者妈妈生了感冒了、生了病,啊,在胎儿里头也跟到受痛苦。为什么如此会投胎到这个妈妈、跟到妈妈?也是前生异熟的所生的果报。可是有些不一定,或者是“境界缘生”,境界不同,啊。譬如说这个妈妈有这个胎儿,啊,今天妈妈忽然人家请客,吃了四川的辣椒,很贪嘴吃下去,胎儿在里头蛮痛苦了。嘿,辣的要死,受不了,喝了冰水,他里头就下了冰山一样,喝了烫的水,他上了火锅一样,啊,难受。这个是境界所生,这一种感受,啊。
“又,苦受、乐受,或于一时从缘现起,或时不起。”所以在胎儿的境界中,有时候感觉到痛苦,有时候感觉到舒服,苦受同乐受。或者于一个时候,“从缘现起”,今天妈妈或者父母家庭有大喜事很高兴了,哎,心理很开心。那个胎儿在里头啊,受这个一时的刺激,或缘、因缘所现,可是有时候不是这个情形就不会有这种感受了。
“又种子体,无始时来相续不绝。性虽无始有之,然由净、不净业差别熏发,望数数取异熟果,说彼为新。”这是讲果报的关系。他说我们,佛学就了解一个道理,这个生命。所以今生所受的一切,都是过去多生累劫,累积下来的果报。所以我们常常提的啊,佛学有一个偈子很清楚的,啊。“若问前生事”,我们想想前生做了些什么事,今生为什么变女人、为什么变男人,为什么变……“今生受者是”,这一生所遭遇的,是前生的因果报应,啊,异熟果。“若问来生事”呢,你说你来生会做什么?做人啊,还是升天、下地狱?“今生作者是”,看你这一生的行为。所以叫做“种子生现行”,前生的种子带来现在的行为现象,啊;“现行生种子”,这一生累积起来善恶因果,是他生来世的因。喏,所以因果,互相为因果,前因变成后果,后果又成前因,啊。
所以这个种子体带来的,“无始时来,相续不绝”,这个“无始”我们已经讲过了,啊。佛法看这个宇宙同生命啊,无始无终。啊,永远在那里旋转的,啊。无始以来,“无始”是个专门名称,代表了这个时间的开始,都是连环的,一个个圆圈一样,所以叫“因缘不绝”。
“性虽无始有之”,诶,你说既然无始,没有开始的地方本来空嘛,可是变成生命以后啊,不是空,就是一切皆是有,啊,“无始有之”。这个“有”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生命的在有?“净业、不净业,差别熏发。”啊,等于过去的业力差别。等于我们点一支香,啊,点了香水,房间里涂了些,天天擦香水啊,那么我们进这个房子啊就闻到香味;天天房间里咸鱼臭味的,一进这个地方,等于到咸鱼店里,到处都是咸味、臭味,这就是熏受的作用。业力并不是谁作主,都是习气所熏发来的,叫“差别熏发”。
所以,在这个生命啊,我们的生命,又叫做,这个梵文叫做“萨迦耶见”,数取趣是中国翻译了,“萨迦耶”就是“数取趣”,就叫轮回。我们死了以后又来换一个新的生命,啊,跟到你业力,又变成人啊、变成鸡啊、变成狗啊。“萨迦耶见”,“见”,这个字可以不需要,啊,“萨迦耶”就是“数取趣”,这个上面有。“见”,就是加一个字意义不同了,“见”就是我们观念里头有。“望、数数取异熟果”,啊,“数数取”就是生命这里死了,他生来世又生,死了又生,叫“数数取”。“异熟果”,因果的报应。我们说现在投胎了重新来,表面上看的是新的一个人,实际上这个新的人啊,就是当时旧的果报,啊,旧的账带来,新的清算。
“若果已生,说此种子,为已受果。”我们所受的果报,已经出生了,这个出生的功能呢,是过去生的种子带来。所以在道理上说这个种子啊,已经叫“已受果”,在现在受这个果报。所以我们有时候年纪大了,有人可以健康快乐,有人一天到黑在病痛中,啊,都是前生的果报。
由此道理,你懂了这个理论,“生死流转,相续不绝”,无主宰,生死没有主宰,没有个他力作你主宰,天堂地狱都是自己起来的作用,业力的作用。由此道理你懂了业力就是:生死流转之间,连续没有断绝。
“乃至未般涅槃”,“般涅槃”,“般”就是翻音,“入涅槃”,得了道,入了涅槃,一切空完了,彻底空了,把业力空了,回到原始生命清净光明一面,那个叫证入涅槃境界,那才可以切断了这个生死之流,那叫做成佛得道,或叫证阿罗汉果。没有“般涅槃”,没有进入涅槃圆满清净这个境界以前,你还都在生死流转中相续不断。啊,“乃至未般涅槃”,是归到上文。
下面又说,“又诸种子,未与果者,或顺生受,或顺后受。虽经百千劫,从自种子,一切自体,复圆满生。”啊,他再告诉你,我们生命带来的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业,只要你没有成佛、没有证入涅槃境界以前,没有成佛以前,你的种子都是在的。
“又诸种子,未与果者”,譬如说,像我们做一辈子人,有些人说,诶、常常有人问,“嘿,你看某人啊,这个人很坏啊,打主意,都整人家的,都把人家骗来抢来。哎,可是他一辈子家里又有钱,儿女又好,又享福,可是这个人真坏啊”。啊,这个果报的道理,连司马迁写《史记》都怀疑这个问题了。啊,上天要报施善人,他说世界上最倒霉的、痛苦的、受罪的,都是善人吃亏啊,恶人都很好啊,司马迁……(哎,你不要先给我拆了,袁先生)啊,他说这个的果报在哪里啊?
佛经也答复过说这个问题,你不要看他这个人很坏,他一生都很好,是前生他也做了好事,这一生来先受那个好报。等这个报完了以后,然后他的恶报来,嘿,啊。所以,中国儒家也讲,你不要看那个坏蛋很行,哦,有时候,他更坏、福报也更大,中国儒家怎么讲?“天将厚其福而报之”,上帝啊,给他增加他的福气,给他享福,更好,使这个坏蛋,快一点好,把他好的福气享完了以后啊,后面来判刑了。啊,受那个恶果,所以“天将厚其福而报之”。啊,上天给他福报加厚一点、享福报,也等于西方的人,基督教讲,“上帝要毁灭这个人啊,先使他发疯”,啊,先给他发疯、疯狂了,好来快一点受审,那个中国人叫做“恶贯满盈”。啊,他造的还没有满嘛,还差一点点、差个两三分不能算总账。啊,这两分赶快给他加上,快一点才好算。
“又诸种子,未与果者。”这里也讲,“或顺生受”,就是有些果报是跟到这一生就来还。“或顺后受”,有些果报不一定在这一生就受啊,留到后面受的。所以佛经告诉你,做人还是要善行开始啊。虽经百千万劫,从自己的,不是上帝给你、也不是阎王、也不是佛菩萨,你自己“从自种子,一切自体……”都会该受报的还是受报。就是中国人,所以文化后来,佛学文化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就是这个道理。
“虽余果生,要由自种。若至寿量尽边,尔时此种,名已受果。”好,他说有些果报留在后面,等余果而生,都是因为自己的、自体里头的善、恶、不善不恶,这个行为种子带来种下的,啊。
“所余自体,种子未与果故”,因为这一生,不呈现了在果报上。
“故,不名已受果”,这也是法律的定名,果报的定名,不能说叫做已经受的果。
“又诸种子,即于此身中,应受异熟,缘差不受,顺不定受摄故。”这个分析得都很比较严了啊。再其他的有些种子,在这个这一生的生命身体中,应该接受异熟的果报,“缘差不受”,这个条件不够成熟,所以没有受报。那么这个道理呢,理论上“顺不定受摄”所包含的。啊,还在等待,哎,等待快点有一个机会来,他就受果报了。
“然此种子,亦唯住此位,是故一一自体中,皆有一切自体种子。”但是,虽然说现在没有受前因,没有受今天的果报,可是前面那个因,种性还在。“然此种子,亦唯住此位”,他定位在那里。并不是说没有起作用就是没有了,他还是潜伏在那里。“唯住此位,是故”,是这个道理,“一一自体中,皆有一切自体种子”,这几句都明白了。
“若于一处有染欲,即说一切处有染欲。若于一处得离欲,即说于一切处得离欲。”这个讲修行的作用了。就是说,我们生命带回来的习惯,“一切处有染欲”,譬如说这个人,前生的行为种子带来,不贪名、不贪利、也不贪男女关系,都很清净,可是贪吃!啊,吃的量很大,要吃好的,这也是欲,饮食男女,这就叫“染欲”。那么在道理上,逻辑上“即说一切处皆有染欲”,他爱吃的人,到哪里都要吃,变鬼也要吃的多,上天也要这个大肚子。《西游记》上描写猪八戒,啊,那个人啊,光讲吃,孙悟空叫他做什么,“老猪还没有吃饱呢”,“啊,好了好了”,弄来给他吃,吃了以后叫他去弄个鼻子、在大便里头拱,他都干。啊,因为他有这个“染欲”,“即说一切处有染欲”。
“若于一处得离欲”,修道、打坐、空念头就是叫你离欲、跳出欲界,假使得到离欲就得阿罗汉果,“即说于一切处得离欲”。
那么,这一段我们讲到这里为止,下面这一节就不讲了啊。这就是说因果报应大家看看也懂,讲下去啊,我们耽误了。那么现在讲入胎,它这里,所以,下一次大家来,还是要把上次这个《入胎经》要带来。
注:本书根据南师1994年香港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