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本题是生命科学的这个研究。由生命科学就要讲到这个佛学为中心的,正好研究到这个六道轮回,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这个生命的业力的作用。而现在,正在讲人道中间生死的情况,因此特别引用,这个佛说的人道中间的入胎、出胎,就是生与死的问题。这是一切以佛法的观点,一切众生生命,不过只讲到人,其它的五道里头的众生,如何生与死没有详细的研究报告。
那么,在人的这个入胎与出胎、生与死之间,普通的、一般的佛学,过去也只讲、差不多只提到这样。那么,尤其我们所特别提出来,在大藏经里头所以抽绎关于佛说的《入胎经》。历来,过去一般人并没有重视,只放在一边,比较受到重视的还是在藏密里,西藏密宗。但是也没有专门提这个,也把它打散了。
那么,至于这个生命来源以后,我们这个现有的人生,精神这个生命的作用,散在各方面的佛学里头,没有一个全体的有系统的一个集中的研究。而且呢,一般,无论是研究佛教,或者是佛法,或者是佛学,都很忽略了它,都很不仔细。
所以这一部分,我们现在研究到这里,暂停,停留在这个阶段,停留在这。后面还有很多,必须要把佛学的这一部分的东西抽出来,配合中国的道家,甚至于说密宗的,配合修持的方法以及原理。那么,我认为这样,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是一个划时代的一个贡献。这一次,也是使大家……在科学方面是一个贡献,使他们能够注意,加上科学的研究来求证。
在我们自己修持方面,这样完整的,把它弄一个系统出来,是一个大的贡献,今后的修持等于说,有很逻辑的科学的路线,这个路道,理论与方式可以依据。
那么这些问题呢,可是在我们今天研究,就是讲的方式,不是那么连续下来。实际上是个系统连续下来,中间必须要把它分段了。这就是说,我们思想同言语要表达一个东西,在逻辑上,或者不算逻辑吧,在作用上,有时候要分开来说的,这一点首先自己要了解。了解了就是使自己啊,就是中国古文“好学而深思”。
所以,前两天我们提到,有些人根本不好学,甚至有些是好学而并没有思想,听到玩玩的,没有加以研究,没有深思去体会。好学深思是一个非常重要东西,不管研究佛法、儒家、道家,甚至于做功夫,离不开这个原则。至于深思,那么也许你们又要提了,深思,怎么思法?这就是笨问题,虽然是笨问题呢,也是个问题了。思,是个什么东西?怎么思法?那又是个问题,又要一大堆了。那么,古代的人是很聪明,一提,统统就懂了,一个名词下来。也许古人比我们环境不同,头脑智慧高。现在人聪明,智慧低了,就是我们讲深度没有了,知识的广博面、宽度多一点。这是一个说明的啊。
那么,我们现在根据上一次讲的这个阶段,在普通的佛学里,到这里就产生所谓佛法的基本。小乘的佛学的观点就来了,其实小乘,大乘也是以小乘为基础。
我们了解了《出胎经》,《入胎经》以后,你看上一次就提到,佛对于这个生命、我们现有的生命,娘胎里头出生,最后,在出生的以前,就发生一种厌恶、“不净之想”,不干净的,所以,想跳逃出来那个不干净的区域,是追求一个、另外,希望追求一个净的、干净的。但是,永远不能干净的了。所以,佛法的观点,因此看人生,整个的生命,尤其是人生,是一个不净的世界、是个悲剧,是个值得这个厌恶、值得“厌离”,“离开”的“离”,不是厌恶,值得“厌离”,值得超越追求另外一个东西。
那么,佛法的这个是基本的道理。因此说,佛说生命一切都是苦,没有乐,毕竟是苦,是都在痛苦里。这个世界,有没有乐的世界?没有。所谓“乐”是人的颠倒思想。所谓“颠倒思想”,把轻度的、轻微的痛苦,自己颠倒的观念,颠倒就是错误的观念,不过错误这个名称没有颠倒好,错误是肯定就错了,颠倒并不是一定讲错与对,很难下这个定义。颠颠倒倒,有时候把正的头当成尾,尾当成头,搞不清楚的。所以是个颠倒的人生,颠倒的世界。所以佛法看这个世界,整个是悲观的,整个……拿现在观念讲是悲观的,看这个世界是悲惨的,看人生是悲观的。
因此,在佛学里头提到一个东西,我们特别在这里提起注意,大、小乘,所以,佛讲对这个世界有个总结论,这个学佛先要、先了解,“五浊恶世”。认为一个,“浊”是“清浊”的对称,对方就是清净了,浊就是不干净了,浊就是很乱。
那么五浊这是基本。第一个所谓“劫浊”,“劫浊”,这个世界,“劫”就是代表时间与空间,佛学里这个“劫”字,代表时间与空间。这个人类的历史,不管你经过几千万年、多少亿年,这个是劫数,所以我们普通中文后来叫“劫数”。这个劫数是非常浊的,很不干净,尤其我们这个劫数。不过这里要注意啊,是我们生在这个劫数里头,这个时间、空间里头是很苦。有些劫数并不是一定这样苦的,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在我们这一个劫数,“劫浊”。
第二个呢,“见浊”,这个世界上啊,“见”,这个不是眼睛看见了,观念,思想观念,观点。换一句话说,思想观点,这个意识思想、意识形态所形成的思想观点,都是不干净的,都是很颠倒、很杂乱的,所以叫做“见浊”。
“命浊”,我们这个生命是经过娘胎,欲界里头是两种,饮食跟男女的欲的这个需要,欲的追求,生在这个欲界。尤其人道可以看到,举一个人道做例子,是这个样子,因性欲的关系而入胎,因性欲的关系而住胎,因性欲的关系而出胎,而在混浊的下生--是人类的这个身体下部出生的,一切都是很丑。有些世界生命,我们开始讲到天人境界,有些上身走。这并不是说上跟下的分别,就是这个生命是很混浊。那么,生来以后,这个生命的存在,还是一样离不开欲界的根本,是饮食男女等等所产生的生命的混浊。
然后,这个世界上是“烦恼浊”,烦恼不是痛苦,就是我们思想里头很非常杂乱的,很困扰人。所谓“烦”,烦扰人,扰乱人,扰乱这个生命。说我们思想,譬如说我们举例子,今天像朱经理啦,忙的不得了啊,为了生活啊,我们大家都一样了,不是他一个了,为了生活,处处奔忙,蔡老板啊。这个烦恼,都是本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都是自己找来的烦恼。而这个烦恼还并不高明的,很浊的,包括政治什么“六四运动”啊,啊,乃至世界上人道主义讲得很好听,实际上自己在找烦恼,“烦恼浊”。
“众生浊”,这一切的生命,这个众生就不只人道了,所有这个欲界当中的这个生命,都是颠倒,是杂乱的。
所以叫做“五浊恶世”。那么,这个五浊恶世里头,我们这个生命的来源,比如,佛介绍了这个入胎、出胎这个道理,这一段是非常科学的。
那么,基本上大家研究完了,听完了这个,为什么来呢?就是我们提到”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什么,一切众生没有找到自己生命根源,没有悟道以前,永远要抓一个东西。为什么要抓一个东西?因为有“我”,抓个“我”。
所以,十二因缘的由这个“识”缘这个“六入”,“六入”就缘“触”。这个大家还记得吧?应该要记得啊,这个课程听了。由“触”缘“受”,由“受”缘“取”,就要抓住,啊,由“受”缘“爱”,“爱”缘“取”,永远爱的,想抓,“爱”就缘“有”,“有”就缘“生”。这个生命的存在,就是这样来。
那么这一个主要的,现有生命,西方文化所讲的不错,一个“爱”。不过西方文化讲爱,有广义的、狭义的两面。广义的,接近于佛学的“慈悲”。接近啊,这两个字特别注意,接近于儒家的“仁”,仁义的仁。西方文化,所谓比较广义的说是“博爱”了,接近于,这个博爱的观念接近于仁,接近于佛学的慈悲,可是还不一样。狭义的,在西方文化的爱就是指男女的关系,指男女的关系,不是说完全,指男女感情为中心最重要。
这个在佛,也所以讲的是十二因缘,就是这个爱。这个爱字,十二因缘,佛说的爱也是同西方文化同一个广义的、一个狭义的。广义现在大陆叫“宏观”了,狭义叫“微观”的,就是这个爱,爱的作用。
因为“爱”呢,“取”,抓得很牢。所以,众生不能成佛就是爱与取,不能悟道,样样抓。不但是外形上东西抓,物质东西抓,精神思想抓。道理,为什么抓呢?因为有我,希望有个我,因为……不是希望,因为每个觉得我是有我,有我,所以这个心理作用就发生了什么贪与痴,嗔还在附带的,在这个生命当中,嗔还在,夹在中间的。因为有贪,贪得到、贪不到,发生嗔,因为痴,搞得清楚、搞不清楚,是发生这个。贪、嗔、痴。
因为有贪嗔痴,就形成了各种心理状态、精神状态。所以,这个生命,那么因为有我,有贪嗔痴来,主要中间还是个我。所以,起贪嗔痴来,有我跟贪嗔痴,互相为因果,不是哪个先哪个后。因为,换句话说,因为有贪嗔痴,所以把我自己看得很真实,颠倒的,自己很颠倒的,看的我很真实。
注:本书根据南师1994年香港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