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研究》第26讲


正修行起胜解 正加行

都有啦,第三十二卷你看看这两位新来的讲义对不对?《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这个抽出来,都有没有?沙弥那边妈妈两个有没有?(沙弥:有,有)那么这个地方特别抽绎出来,啊。

本地分中的声闻地,声闻就是小乘罗汉的极果修法,第三瑜伽处之三,这一品对不对?瑜伽,翻译就是Yoga,现在讲你们练的,你们都大家学Yoga,这个Yoga是,现在在外面教的,这个等于打太极拳一样,打太极拳一样,这个叫身Yoga,现在,所谓Yoga,现在我们讲的瑜伽Yoga,是心Yoga。

瑜伽的意思,中文翻译是相应,旧的翻译。什么叫瑜伽?相应。Yoga,相应,啊。什么叫相应?就是交感,互相的交感。呃,交感也好,相应也好,究竟什么叫瑜伽?我经常比方,我们插电呢,那个插头插对了,就是真的Yoga,心的Yoga。宇宙万物天地,一切气分相通了。

那么本书弥勒菩萨讲的叫Yoga瑜伽师,这个瑜伽师就不是普通的Yoga了,修心Yoga得道,有所成就的称为瑜伽师,大师、法师。那么在西藏就是活佛,那个境界,瑜伽师、地论,一地一地,一个程度一个程度,次序,修行的次序告诉你,弥勒菩萨。

所以现在为了你们修安那般那出入息的法门,我今天抽绎出来声闻地,第三瑜伽处,达到……刚才你们讲的,马有慧代表你问的,修定的境界,瑜伽处、就是怎么达到定的境界,抽绎中间第三部分,弥勒菩萨所告诉我们。

“又于安那般那念正加行中初修业者”。你们现在打坐,念咒子修准提法、修白骨观、修安那般那、观心法门、参禅的,实际上在佛法修持里都属于加行道,是加工的,并没有谈到悟不悟,也没有得到定不定,啊,所以在加行。他说你们现在修安那般那出入息、出息入息,(那个朱先生你帮忙这位姓崔的崔总,安那般那他不知道,啊,你告诉他出入息,你写一写给他,什么叫安那般那)啊,由于“安那般那念”,出入息的正念,在修加行的出入息当中的,你们开始要修出入息这个修法,“初修业者”,先是讲这个问题。

教你开始修行准备,“先于舍宅前后窗门或打铁师。或锻金银师。吹筒橐袋。或风外聚入出往来”,注意这一段喔,“善取相已。由缘于内入出息念。于入出息而起胜解”。这是一段,“而起胜解”。怎么说呢?他说你们要修安那般那,修出入息,初修业者开始修的人,先在你们家里,或者庙子里,打开窗门,像昨天有风有雨,打开窗门看看,或者在打铁铺,那是古代了,打铁的地方,你们看过打铁吧?老的打铁有个拉风箱的,“嘁呼……嘁呼……”有没有?看到吧,现在都没有了,是工厂里了;“或打铁师,或者锻金银师”,欧阳哲内行的,旁边有个风炉,有个火升起来,拉的,那个金银烧……“吹筒橐袋”,就是,或者是,我们以前乡下吹火,“呼……”把火吹燃的,那么这个吹筒橐袋也就是,我们古代叫风箱,广东是不是叫风箱啊?拉风箱“嘁啊……呼啊……”这个气一进一出,啊。或,或者外风聚,入出往来,站在风口地方,这几个地方,你先体会这个风的过来过去。这是科学方法,要这样试验过。不然什么叫做风,怎么样叫做身体上的这个鼻孔出气进来,他说你先要求那么死板、呆板式的那么实验。四个字“善取相已”,你把这个风进来,吹过来吹过去,这个现象都观察清楚了,再回转来观、观察自己身体内部。我们观察身体由鼻子头上,九个洞,下面大小便两个洞,人生有九窍,这个九窍里头都有风的往来。

譬如有一位同学告诉我,他说我啊,一进医院心里头就觉得医院那个气味都从前阴小便门口就吹过来的,哎,我说你讲对了,都有,医院里头也好,殡仪馆里也好有种阴气都灌进来,换句话好的地方也有一种好的气,不过好的气你不容易觉得。我说你赶快,每到医院到殡仪馆,你把前面尤其女性下面前门,下面的前门后门,收一下,要关紧,不然给这个邪气会侵入了。这就说“善取相已”,你把风的道理搞清楚。

“由缘于内”,内部,这个指身体以内入出息念,你念念要跟呼吸、风的往来配合,这叫念。“于入出息,而起胜解”,然后对于来去这个气同风的关系,要生出来思想,胜解,理解,就是大陆人现在讲话:我很理解。我心里常常听大陆人讲话,我肚子骂:你才狗屁,你理解个什么?理也不懂逻辑,解也解不清楚。就是变成理解,理解个屁,啊,不理解。理解就是胜解,胜就是特别,超过了,深入逻辑思想透进去。

理解什么呢?“彼复先于微细息风经心胸处。粗穴”这个三个鹿是粗,粗细的粗字,你写一下。“粗穴往来而起胜解”,他说你要修安那般那不是那么简单,你把风的外物境界风的往来认清楚,你要在自己身体内部,我们这个身体内部同虚空一样,十万八千个毛孔,包括鼻子耳朵都有风的往来,先于微细息,这不像外面的台风,你看不见,很微细,微细的息风,外界进来,你看我经常看人家,一般朋友进来,哎呀,我说你又伤风了。没有,老师啊我很好。很好?我说赶快吃药啦。我已经看到了,他外感的风已经进来。一般笨蛋你叫他吃药,他还不相信。不过勉强我拿药给他吃,为了老师的面子只好吃,好像给我的面子,我其实把他当妈妈当爸爸一样看,在供养他,已经看到他病了,一般人看不出来。微细的息风,已经经过你心,经过你胸,心字下面是个胸字啊,处、等等地方。粗穴,粗的穴道,我们身上粗的穴道,头上七个洞,下面两个洞,九窍。“往来而起胜解”,你要把本身,每个地方风的往来,现在就是讲气了,一般人做气功就是这个气,气的往来,你先要认识,先要理解清楚。

然后,“渐渐于众多风而起胜解”,内外的气的关系,你认清楚了这个生命,渐渐就是慢慢的,对于很多气的关系,很多,佛学不讲气,道家讲气,佛学讲风,“而起胜解”,一个道理。

什么很多风?“所谓乃至一切毛孔风,皆随入而起胜解”,然后你要真理解到,我们本身每一个毛孔都有风进出。譬如我经常出去,你看我这样的天气出去,我在香港也好在美国也好,出去,在这里,今天我穿一件,晚上你们都看到我穿一件,我一到公司三四件衣服;有时候我看天气不对,我里头还穿的皮背心,外面也套。所以我对冷气机空调来不在乎,上面带个帽子。现在我常常骂人,很多毛病……尤其是香港、外国,夏天的气候穿个香港衫,进那个冷气间是冬天的冷度,怎么不生病?它那个冷气都在毛孔进去了,可是一般凡夫笨蛋呐,没有这个感觉,都没有,所以每个都在病中。慢慢形成,将来生大病,等他们晓得自己病,已经到了那个地方了,铜锣湾那个地方,那个殡仪馆哪条路啊?图书馆旁边,佛教图书馆旁边?啊(同学:北郊),北郊那里了啊。所以你要理解清楚,乃至一切毛孔风,毛孔都有风,感觉,而起胜解。

“如是”,“如是”就是这样,“所有一切身分,风聚所随风聚所摄风聚藏隐无量风聚于中积集”,你看佛给你讲得那么详细,一切众生看不懂。他说你这样体会了,观察清楚,这是个科学。如是像这样所有一切身分,你身上每一部分、每个毛孔,“风聚所随”,有时候气停留在那里,聚就是凝结在那里。譬如说,我们假使一个毛孔凝结了,这个地方慢慢就长一个细胞,长一个疮,因为气不通了,“风聚所随”。“风聚所摄”,摄就是讲抓住,摄就是抓住,这个手掌指头一样合拢来。“风聚藏隐”,它还躲在你里面,因为你不流通。弥勒菩萨说,“无量风聚于中积集”,我们身体上同大气层的关系,无量无数的风,聚集在你身体里头,“于中积集”。

“如妬罗绵”,像棉花一样,丝棉一样。“或迭絮等”,絮就是柳树,柳树到四月间,柳会开花、杨柳开花,风一来就吹掉了,最轻飘飘的那个叫柳絮,迭柳絮就是那个,迭起来一堆。“诸轻飘物”,我们身体里头就有这些东西。实际上是风不出去,所以中医讲,哎呀、你有风啦,西医是不承认这个。“诸轻飘物”。“于是”,因为这样,于是、是古文,现在白话就是因为这样,“诸相而起胜解”,这一切相,就是这一切现象,你必须要深切体会,理解进去。

“彼若于内,入息出息,流转不绝,作意思惟”,所以你先要认识本身,不止鼻子的呼吸,你经常都有安那般那,身体内部也都在呼吸。出息流转不绝的,出去了进来、进来出去。作意思惟,“作意”古文翻就是注意,你要注意、研究、思想。

“尔时名为于其内身,住循身观”,这个方法,这是一个修行的方法,你这样叫你回转来观察清楚了,这个法门叫做什么呢?你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身体内部,住,“住”就是差不多到达,定在那里,循身观,把一身观察清楚,一身的气、气流观察清楚。啊,好,这是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叫做“住循身观”,观就是观察。这样搞清楚了吧。

好,“若复于他死尸骸中青瘀等位,入息出息,流转断绝,作意思惟,尔时名为于其外身住循身观”。第二个方法,你多去看看死人,没有死人看,你就到那个肉摊上啊、卖鱼的地方啊,看那些没有受过冰冻的,啊,身体死了,身体死了,气不往来就死亡,气不往来尸体先是泛青颜色,等于我们受伤了,就发青嘛,青了以后,就瘀啊、发紫啊青瘀等位,就是快要死亡,要烂了嘛。啊,你看这些尸体上面没有出入息,它不能流转,断绝了嘛,作意思惟,你要想清楚,一口气不来就是死亡,生命就一口气不来就死亡。这个方法,你向外物观察清楚,这个叫做、名为于其外身住的循身观,你看外面这个身体是这样,死亡。

好,第三,“若复于自临欲死时而起胜解”,慢慢你体会,一个人自己本身,快要死的时候,所以我不是上课经常告诉你,你们到医院也没有看过病人,也没有去过太平间。香港是不是叫太平间啊?死了的人,医院里送到那个地方,叫什么?(同学:医院……放在后面。另一同学:太平间)那个叫太……医院我们、台湾叫做太平间。(同学:殓房)啊,殓房,英文大概另外一个名字。啊,就是那个,你到太平间这些地方,你去看看。那我是看了很多,我也常到医院,老朋友死,站在旁边看他断气、看他死,还指导他你怎么死,从哪里走,赶快念佛,有些我还抓住他手,最后有些拉住他头顶头发,狠狠拉住:你从这里走、念佛;某人啊你从这里走啊,不要怕,念佛、念阿弥陀佛。要拉住这里顶上三根头发扯好,要把他拉的痛一点,啊这里还有感觉,不然就堕落下去、到地狱去了,拉住这里,从这里走。

“于临欲死时而起胜解”,就是这股气没有了,“或于已死入息出息无有流转而起胜解”,尸体就是那么,没有了。所以先叫你认识修风大的重要是这个。

“或于未死,入息出息,无有流转,而起胜解”,有些人一下闷住了,或者有时候我们发高烧,呼吸很短了,哎呀好闷气啊,难过啊,那是未死,入息出息停在那里无有流转,而起胜解。

“由法尔故”,法尔是自然的现象,“尔时名为于内外身住循身观”,你仔细“遍于一切正加行中”,生与死,这个呼吸往来这个现象,这一句秘密喽,弥勒菩萨传了,“遍于一切正加行中”,你在打坐做功夫的时候,随时随地碰到,有时候快要死的现象,有时候闷住的现象,有时候很灵通的现象,你都要把它认识清楚,遍于一切正的加行方法里头。

“应修如是上品助伴”,怎么叫助伴?不是真正、还没有上轨道哦,用这个方法,这些都是帮助来的。“上品所摄,无倒加行”,你没有弄错了,“所余一切,如前应知”,至于其它怎么得定,怎么修道,他前面各部分,每一篇里头都讲过。他,弥勒菩萨说,这里不多说了。当然我抽绎出来,前面书你们都有,都在厦门带来,是吧。

好,“如是所有初修业者”,这个道理你懂了,你开始修这个,修行的人,“蒙正教诲”,这是对于老师了,要真正一个明师,承蒙他证道的教育,教育与诲导。“修正行时”,你正式修了,“安住炽然正知具念。调伏一切世间贪忧。若于如是正加行中,恒常修作毕竟修作无倒作意,非喧”,下面一个字闹热的闹,古文写,“非喧闹等,所能动乱,是名炽然”,这一段。他说你要修安那般那打坐起来懂得出入息的修法,“如是所有初修业者”,蒙到上师、好的老师,真正的教诲,你开始修行的时候,你要修到“安住炽然”,你注意这个字,这个“炽”是什么字啊?火一样、一团火永远在燃烧,这是形容哦,你身体永远住在温暖的状态里头。“正知具念”,每一下、每一秒钟的呼吸往来、气的往来,你完全是正知,没有散乱也没有昏沉,具念,念念清楚的。

可是你真做到了吗?做不到。这里有个心理状态来了。啊,我要考问考问了啊,我们上次讲过,不能得定有八障,哪个人报一下看,本来要发条子考试的。

黄医师:忧喜。

另一同学:苦乐,出入息。

另一同学:寻伺。

南师:你不要走私嘛。对呀,要背来啊。不然你们不能修行啦。障碍不能得定,心理的忧、喜、苦、乐,寻、伺,寻伺旧的翻成觉观,(对写黑板的说:你要用括弧) 出息、入息。所以非要修到出入息止了,心理没有忧喜苦乐了。忧就是一点烦心的事都没有了,有一点烦心的事都属于忧,喜也没有,苦乐是感受方面。你去了八障,已经差不多啦。寻伺,没有知觉、感觉,都不需要,万里青天无片云。所以道家有个长春子,丘长春作的《青天歌》,他的有所心得,第一句,《青天歌》,丘长春,青天不起浮云障,云起青天障万象。障碍的障。这是心真定的境界。像万里青天无片云,一点丝毫的障碍没有,只要有一念一动啊,等于整个的青天,都给白云也好、黑云也好,盖住了,黑云当然不好啊,白云也不好啊,遮住了。

啊,所以他这里也讲到,你要修安那般那心理上要调伏,注意这两个字喔!你要慢慢调整、降伏下去一切世间的贪爱。

李淑君:老师对不起,对不对?“一起青天”?

南师:啊?

李淑君:青天不起……

南师:云起青天遮万象,我也记不得了,障,障碍的障,障万象啊,障万象。是不是这样还不知道啊,查一下,没有关系,这是随便引用。

南师:调伏一切世间贪爱,就是刚才讲八障都要调伏下去。诶,你这样修持,“若于如是正加行中”,这才真叫修加行。就是马有慧刚才问的,定是修来,修正定的方法。“恒常修作”,你们做到吗?啊,一二三四五来听课,好听,玩一下,回去打坐没有?哈,打了二十分钟坐,好像对得起八十三代的祖宗了,啊哈,那怎么做到啊?那你还想得定得道?要恒常修作!所以为什么出家,出家就是恒常,昼夜二十四个钟头都在这里做功夫。“毕竟修作”,毕竟就是彻底,专门在修持。“无倒作意”,没有颠倒过,作意它。然后,“非喧闹等所能动乱”,乃至在台风大雨、在皇后大道中坐在当街里头打坐啊,没有觉得外境能够扰乱你,不是喧闹所能动乱。这样的修法叫做炽然,你才正修行之火点燃了。这都讲得很清楚吧。

“若于如是正加行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奢摩他是止,(你帮助他)毗钵舍那是观,修止观,毗钵舍那奢摩他。在这样正修行当中,你修止跟修观,“审谛了知乱不乱相”,你心里头自己很知道、很明白的,明明了了知道自己心里乱,散乱不散乱、或者不乱,相,这个现象,你心中自己看得很清楚。自己知道心理状态如此,“如是名为正知具念”。这里还没有悟道哦,正知晓得,嗯,这一下做功夫对了。

“若能善取诸厌离相”,然后对于世间一切都厌离了,乃至男女关系啊、发财啊、求名啊,一切等等,人家骂你恭维你,一切都很厌离,不要了,都想丢掉。

“诸欣乐相”,乃至很高兴,人家恭维你,哎呀你有道了……赶快都想躲开了,很讨厌。“如是乃名调伏一切世间贪忧,由是因缘,宣说彼能安住炽然”,能够做到这个程度,所以说你能够安住这个安那般那定的境界里头,乃至调伏世间的贪爱。“先发如是正加行时”,你要发动,做到这一步了。好,我们初禅的第一个条件“心一境性”才专一了,心只有在一个境界上。什么境界?就是清净安定。这个时候所谓叫气住,呼吸往来相似、差不多停止了。其实还有呼吸没有?很细、很久才往来一下。心境不动,心统一了、专一了;境性,一个境界上,专一的境界,是个性能。

那么你才发起身心的轻安。不但心感觉到轻安,身体也轻了。不但轻了,真的轻了,感觉到身体非常,一点病痛、一点难受都没有,不但很轻,还很安详。“微劣而转”,很微劣的、对于不好的,这个慢慢转了。“难可觉了”,还有些下意识心理,你很难觉了转的啊,“微劣而转难可觉了”,这就是他都很清楚,佛……你说……你们还去找哪个明师传道?只要自己……佛菩萨从古到今都传了的啊,你看弥勒菩萨那么详细告诉你。

“复由修习胜奢摩他毗钵舍那”,因为你正修止修观,“身心澄净,身心调柔,身心轻安”。“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渐更增长”,啊,他说,因为你这样修,在止观的境界上,一边在看清自己就是观嘛。你会达到身心澄净,身体同心理像一杯水澄清下去了,很干净、很净,慢慢觉到身心调柔,变柔软了,那真是慢慢柔弱无骨了,啊,身心调柔,“能够引发强盛易可觉了。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怎么样叫做能够引发强盛呢?我要定就定,就可以进入了,不是瞎猫撞到死老鼠,我要进入那个,诶,我现在要进入这个定境界,很,强有力,“易可觉了”,很容易到达心一境性身心轻安境界。

“谓由因力辗转引发方便道理”,就是因为你这个智慧,懂了这个,这个力量辗转引发这个方便的这些道理。“彼于尔时”,你到这个时候,“不久当起强盛易了。身心轻安心一境性”,才达到这个程度。

讲得很清楚吧?下面回去再看一下,礼拜四再继续这一段,这个是基本用功讲得那么清楚。你说,我们大家说学佛没有明师,都怪佛菩萨不来度世度人,他早留下给我们了,只怪大家自己不好好读书,没有看清楚。拿个红笔给我,今天到(这里)啊,下一次。

好,如果你们多一点这个,再给你多一点要不要?要啊。你不是要回去拜佛吗?没有关系啊,拜观音,大概观音先报告一下吧?好。

“如是乃至有彼前相”,如果这样修下去,前面的这些现象有了,“于其顶上似重而起”,嘿,有一个你们就害怕了,慢慢觉到这个头,先是发痛、发胀,然后觉到头上一个很重的压力,真的哦,似重,其实不是真的,不要害怕,“似重而起”,佛告诉你“非损恼相”,这不是病哦,不是损害。换句话,你脑的气脉很难打通,脑很难充满的。他说这种情形,头顶觉的一个铁帽一样。吴美珍有一段不是觉得头顶上戴了一个铁帽一样,哎,虽然你那个非正的,也有点相像,有风在里头,我告诉你。啊,似重而起,他说这个非损恼相,不是坏哦。

“即由此相,于内起故”,因为你到了顶上头会发重,有时候思想都没有了,好像闷住了。“能障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这种头顶上发重了,还没有发清凉,初步来的。因这样一来啊,他说障碍了什么?“乐断。诸烦恼品”,你脑子的烦恼没有了,也想不起来,甚至说,哎这个很讨厌,这种都不烦恼了,实际上头有点重重的晕晕的。“皆得除灭”一切烦恼,初步的。

“能对治彼,心调柔性,心轻安性,皆得生起”,到这个境界,你就医治了,此心可以调柔了,心可以轻安了,都可以生起来。过了这个境界马上得“心调柔性,心轻安性”,这个境界就来了,身心两个调柔轻安。“由此生故。有能随顺。起身轻安”,哦,心理先起来的哦,慢慢引发身上的轻安了。身的轻安怎么?“风大偏增”,你浑身内部、身体内部觉得充满了气。这个不是外来气进来的哦,你自己生命内部的风大偏增。“众多大种来入身中”,你身体反而是健康了,什么众多大种?地水火风,血液也变了、细胞肌肉都变了,地水火风都来,四大种,大种就是四大种子,地水火风来入身中,换句话,自己跟宇宙、跟外界通了。

“因此大种入身中故”,外面物理世界的四大种力量进来,“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身粗重性,皆得除遣”,你就是,道家所谓讲祛病延年、返老还童就来了,“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身粗重性,皆得除遣”,都排遣了。“能对治彼,身调柔性、身轻安性,遍满身中,状如充溢”,然后你觉得身体内部,每一个细胞、每个地方都是充满的,那真是精神饱满,譬如今天董宏问他十几天不吃饭了,下午在公司考问他半天,两个对谈,精神好不好?精神很好,睡眠也少,没有睡眠了,啊这是充满,啊,充溢。

“彼初起时,令心踊跃”,你碰到这个境界,你心里会跳起来高兴啊,心里。“令心悦豫”,随时脸上都是笑眯眯的,“欢喜俱行”,自然的喔,并不是发了财喔,自然有欢喜心俱行。“令心喜乐,所缘境性于心中现”,你心里头,所要修持达到境界,内心呈现。

“从此已后。彼初所起。轻安势力,渐渐”。慢慢慢慢,你觉得没有那么舒服了,其实你习惯了。身心轻安的势力啊,给你练习惯了,你渐渐就舒适了、舒服了,好像缓慢了。“有妙轻安随身而行”,你身体随时在很微妙轻安境界里,在身心转,轻安变了。

“由是因缘,心踊跃性,渐次退减”,心里头也没有那么高兴了,等于人一样,初见面哎呀真漂亮、真可爱、真好会去追,等你追到手了,不想追了,已经睡在旁边了嘛。一个道理啊,“心踊跃性,渐次退减”。

“由奢摩他所摄持故。心于所缘寂静行转”,这样得止的境界,身心还在用功。奢摩他,止,“所摄持故。心于所缘寂静行转”,你心里头还在可以应付事情、应付外面,尽管外面……“寂静行转”,心里永远毕竟清净了,好像没有脑筋一样、没有思想一样。

“从是已后”,过了这个境界,“于瑜伽行,初修业者,名有作意”,这还是有为法的功夫。“始得堕在有作意数”,这样说,你在做功夫,堕在,还掉在有作意、有为法,你真在做功夫了。

“何以故”?什么理由呢?“由此最初获得,色界定地所摄,少分微妙正作意故”,他说你到达这个境界,已经初步达到同色界天天人差不多的所定享受的境界,有一点点相像,“少分微妙正作意故”,“由是因缘名有作意”,所以叫做有作意。

“得此作意初修业者,有是相状”,有前面这种现象,“谓已获得色界所摄少分定心”,已经到达色界的一部分一部分相同的、得定的心理状态,“获得少分身心轻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你有这个力量,有这个能够,“善修净惑所缘加行”,然后再进一步修这个净惑(所缘加行),净念,都是善念所缘加行。“令心相续滋润而转”,此心永远在定中。“为奢摩他之所摄护”,永远在得止的境界。“能净诸行”,那么心理的脾气啊、个性贪嗔痴慢,慢慢才转化,能净诸行。

“虽行种种可爱境中,猛利贪缠亦不生起”,然后你再到大富豪啊、跳舞厅、卡拉OK啊、乃至什么赌场、妓女馆,虽然你在这个地狱里头,世界众生里来转,还有很好穿,好穿的衣服,好吃的东西,看到喜欢金钢钻啊、宝贝啊,都喜欢都喜欢,在你身上,贪嗔痴缠不住你了。“虽少生起”,不过偶尔还动一下心。“依止少分微劣对治,暂作意时即能除遣”,我心一动,马上自己清楚,就丢掉了。“如可爱境,可憎可愚可生憍慢可寻思境,当知亦尔”,就是对贪嗔痴慢,乃至可讨厌的人、讨厌的事、骄傲这种种心理,都是如此。

然后可以闭关了,“宴坐静室”,宴就是很安定在个房间。“暂持其心”,就是此心境保留这个状态。“身心轻安疾疾生起”,一步一步,疾就是很快很快生起。“不极为诸身粗重性之所逼恼”,身体感觉重啊、有病啊,没有了。“不极数起诸盖现行”,诸盖就是色声香味触,五盖,财色名食睡都盖不住了。“不极现行思慕,不乐忧虑俱行诸想作意”,对于现前世间法的痛苦、烦恼、忧虑这些等等都没有了。“虽从定起出外经行”,假使你闭关出来在外面走路,“而有少分轻安余势随身心转”,在外面走路做事,身上都是很轻灵。“如是等类,当知是名有作意者清净相状”。

南师:好不好?嘿嘿。(众笑)

黄医师:那么又说,说要多久啊,哈哈哈哈。

南师:你看这个人多贪心啊。

黄医师:要做多久才到这个地步。

南师:很快,有时候撞上就来,这个地步是初步哦。

黄医师:已经很高了,已经到不退啦。

南师:这个人还蛮满足的啊,嘿嘿。好不好,你看?

黄医师:说得很清楚了。

南师:清楚吧,够清楚了啊。

黄医师:这个比那个,呃,像我们说的那个《达摩禅经》说的还要清楚。

南师:那当然的,那个路线同这个路线讲的不同,这些佛菩萨很慈悲啊,都把宝贝留给后人,后人拿来当垃圾丢。

黄医师:还是我们堕性。

南师:嗯?

黄医师:惰性啊。

参考资料: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三瑜伽处之三

又于安那般那念正加行中。初修业者。先于舍宅前后窗门或打铁师。或锻金银师。吹筒囊袋。或风外聚入出往来。善取相已。由缘于内入出息念。于入出息而起胜解。彼复先于微细息风经心胸处。粗穴往来而起胜解。然后渐渐于众多风而起胜解。所谓乃至一切毛孔风皆随入而起胜解。如是所有一切身分。风聚所随风聚所摄风聚藏隐无量风聚于中积集。如妬罗绵或迭絮等。诸轻飘物于是诸相而起胜解。彼若于内入息出息流转不绝作意思惟。尔时名为于其内身住循身观。若复于他死尸骸中青瘀等位入息出息流转断绝作意思惟。尔时名为于其外身住循身观。若复于自临欲死时而起胜解。或于已死入息出息无有流转而起胜解。或于未死入息出息无有流转而起胜解。由法尔故。尔时名为于内外身住循身观。遍于一切正加行中。应修如是止品助伴止品所摄无倒加行。所余一切如前应知。如是所有初修业者。蒙正教诲修正行时。安住炽然正知具念。调伏一切世间贪忧。若于如是正加行中。恒常修作毕竟修作无倒作意。非喧闹等所能动乱。是名炽然。若于如是正加行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审谛了知乱不乱相。如是名为正知具念。若能善取诸厌离相诸欣乐相。如是乃名调伏一切世间贪忧。由是因缘宣说彼能安住炽然。乃至调伏世间贪忧。先发如是正加行时。心一境性身心轻安微劣而转难可觉了。复由修习胜奢摩他毘钵舍那。身心澄净身心调柔身心轻安。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渐更增长能引强盛易可觉了。心一境性身心轻安。谓由因力展转引发方便道理。彼于尔时不久当起强盛易了身心轻安心一境性。如是乃至有彼前相。于其顶上似重而起非损恼相。即由此相于内起故。能障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皆得除灭。能对治彼。心调柔性心轻安性皆得生起。由此生故有能随顺起身轻安。风大偏增众多大种来入身中。因此大种入身中故。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身粗重性。皆得除遣。能对治彼。身调柔性身轻安性。遍满身中状如充溢。彼初起时令心踊跃令心悦豫。欢喜俱行令心喜乐。所缘境性于心中现。从此已后彼初所起轻安势力渐渐舒缓有妙轻安随身而行在身中转。由是因缘心踊跃性渐次退减。由奢摩他所摄持故。心于所缘寂静行转。从是已后于瑜伽行。初修业者名有作意。始得堕在有作意数。何以故。由此最初获得色界定地所摄少分微妙正作意故。由是因缘名有作意。得此作意初修业者有是相状。谓已获得色界所摄少分定心。获得少分身心轻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净惑所缘加行。令心相续滋润而转。为奢摩他之所摄护能净诸行。虽行种种可爱境中。猛利贪缠亦不生起。虽少生起依止少分微劣对治。暂作意时即能除遣。如可爱境。可憎可愚可生憍慢可寻思境。当知亦尔。宴坐静室暂持其心。身心轻安疾疾生起。不极为诸身粗重性之所逼恼。不极数起诸盖现行。不极现行思慕。不乐忧虑俱行诸想作意。虽从定起出外经行。而有少分轻安余势随身心转。如是等类当知是名有作意者清净相状。

《青天歌》

丘处机

青天莫起浮云障。云起青天遮万象。万象森罗镇百邪。光明不显邪魔旺。我初开廓天地清。万户千门歌太平。有时一片黑云起。九窍百骸俱不宁。是以长教慧风烈。三界十方飘荡彻。云散虚空体自真。自然现出家家月。月下方堪把笛吹。一声响亮振华夷。惊起东方玉童子。倒骑白鹿如星驰。

逡巡别转一般乐。也非笙兮也非角。三尺云璈十二徽。历劫年中混元所。玉韵琅琅绝郑音。轻清遍贯达人心。我从一得鬼神辅。入地上天超古今。纵横自在无拘束。心不贪荣身不辱。闲唱壶中白雪歌。静调世外阳春曲。我家此曲皆自然。管无孔兮琴无弦。得来惊觉浮生梦。昼夜清音满洞天。

注:本书根据南师1994年香港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