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研究》第28讲


安那般那 六事差别

现在是《瑜伽师地论》第三十一卷,本地分中声闻地,第三瑜伽处之二,有没有诸位?没有赶快补。

某答:有,有,有。

南师:都有嘛,好,你们有书的,是卷三十一,那么下面的阿拉伯字印的是六三七,六三七页啊,有吧?都有了啊?好。

“云何勤修阿那般那念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他说现在告诉你,“云何”,云何就翻成现在、这个就是当时翻外文,同现在翻英文一样,同中文两个写法啊,倒转来,云何,倒装句,这个文字的文法叫做倒装的文法。怎么样说“勤修安那般那念者”,有些人很精进,一天都在修这个出入息用功,“寻思”,思想里头,“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修安那般那是修止,毗钵舍那是修观,内心智慧的观察,有六种差别。

“谓依入出息念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于入出息所缘境界,系心了达无忘明记,是安那般那念义”,他说六种差别,第一种,我们学了这个,现在盘起腿啊,打起坐来,或者不盘腿打坐,你平常开车办公事都一样,一静下来,依入出息念,心念跟出入息配合,“增上正法”,增上是佛学的名词,其实我们呼吸一进一出,从娘胎里一生出来自然有,现在我们特别注意它,这个是加行法,所以佛学叫加行,加工,加行就是增上的意思。为什么利用呼吸修这个法门而可以求明心见性悟道,是增上的正法。那么像我们现在给大家讲了,你听到了,听、闻,耳朵听进去,要注意两个(字)“受持”,真接受了,真接受了、持,你真去修持,持就是保持。你说听佛学听了以后,听过去了就算了,那你不要说修持做不到,你连佛学也没有用。所以佛经上经常提到“听闻受持”,或者是四个字,像《金刚经》这些大经的后面,最后结束四个字,一切众生自然的“信受奉行”,相信了,接受了,奉,照着这个样子去修行做。听闻受持也等于是其它经典的结论,信受奉行。你不信,那不要听这个,你不要扯。所以我常常告诉有些人,哎你来听这个干什么?“好听啊”,我一听真想打他两个耳光。我又不是唱戏给你听,哼、好听?你要真听受、受持,要好听去听音乐,这个要听闻受持。

“增上力故”,还要增加自己内心修养的功能,能够正当的了知,了就是彻底明白知道。那么讲过的方法,自己就要反复研究看清楚,在心里头。因为你将来修持,或者你生命碰到某一个状况,心理,或者你年纪大一点生病了,在现在听进去记住,一到生病的时候,快要死时候,有用处了。

他说你必须要能正了知,于入出息所缘的境界,因为上面弥勒佛、佛啊都吩咐过你,经验告诉你,你要彻底记下来了解到,对于出入息所缘的境界,每一步每一步功夫听过的记住;“心了达”,心里头明明了了,通达了,把它研究通了;“无忘明记”,不要忘记了,记得很清楚,这个,是,这样才是安那般那念的义,就是意义,那个内涵。对于修出入息的内义啊,真正的意义在这里。

“如是名为寻思其义”,所以你听完了不能就过去了,你回去要研究,你还要寻思,研究研究再研究,追寻、思考,他为什么这样讲,为什么这样。所以真正的佛法不是宗教,宗教你只要信了得救,佛法是叫你去怀疑,同科学一样,你要怀疑,你要对这个,为什么他要这样,为什么?一路追下去,求证。

“又正寻思入息出息在内可得,系属身故外处摄故内外差别,如是名为寻思其事”,他再说,你懂了这个出入息这个道理,所以不能够是、哎呀我在学佛,好像变成像这个愚夫愚妇老太太老头子,生命完了没有事情做,庙上烧个香拜拜,哎呀得了安慰,那是宗教。那我主张人、我常常劝有些朋友,哎呀你去信个宗教,“南老师你信佛教,我信佛教”,我说我没有这个意思,叫你信宗教,随便找一个什么宗教,一贯道,三贯道,基督教,什么耶稣教,随便你什么教,你信个睡觉都好,那是叫他精神的寄托。学佛不是这个道理,学佛是个科学。

所以“正寻思”,你懂了出入息,出息入息是气的作用,“在内可得系属于身故”,我们讲一呼一吸,你闭到眼睛一体会你还找得到,在自己身体以内,你抓得住嘛,“可得系属身故”,因为鼻孔里头一进一出气在内。“外处摄故”,这个气是风的作用,身体内部的风哦,同外面风是两回事哦。

物理世界这个气是什么,是空气嘛,“外处摄故”,空气空气,我们会懂嘛,看到树叶子给风吹动知道风嘛。其实我们知道风没有,你说大家我们在坐的人,有真的知道风没有,看到过风没有?对了,黄医师学科学,谁都没有看到,风是无形无相无色,什么都没有。我们看到风动,树叶子动,那是树叶子动耶,风是看不见的,不过这个树叶子碰到风动了。所以气究竟是什么?现在大家等于讲气功,我说你真的气功是什么?现在那些气功师,哎哟、生命的电了,生命的磁场了……都是乱扯。磁场、电是物理科学上名词,你不过借用物理科学的电啊磁场,来说一说可以,你还真把它当成是……,这个生命这个东西不可说,很奇妙的。所以他说你们现在懂了出入息,“在内可得”,为什么?“系属身故”,你身体内部的确有个“气”在动,“外处摄故”,你知道在外面属于整个的空气嘛。

所以有些人练气功都问我,老师啊,我把气吸进来,放在哪个地方好?呵,看了只好笑,这些笨蛋,你放在哪里啊?这个身体像个尼龙袋一样,我们譬如说汽车打气的时候,你叫这一个气打进去,在这个轮胎的中间停留在这个空地方不准动,行吗?当然不行!风无所不在,无所在,所以基督教讲上帝无所不在无所在,这个话对的,没有东西嘛;风也是这样,“外处摄,内外差别”,好,可是呢,内在的呼吸可不是外来这个空气哦,你要知道哦。所以我常常告诉你,我们人为什么,小学生都知道,老师问你,人为什么有呼吸呢?因为我们吸进来氧气,一进到里头二氧化碳,所以受不了,必须要呼出去了,生命。这是内风哦,是内的气。外面的空气不是,又不同了、同这个。

可是外面空气假设今天这个,我们这个香港这个天空中一点风都没有,你看你好受不,我们会闷的不得了,受不了。这个宇宙是动相,是名……所以内外不同,可是我们今天做安那般那这个功夫,内在的呼吸,不是靠外来空气,同外面空气没有关系的。诶,你说没有关系它有关联,你说有关联,没有关系,这个话我也只能给你讲到这样,嘿,你们自己去体会,这是真功夫,这是科学。功夫是要把这个理论拿到求证,“是名为寻思其事”,第一点,所以你学了这个要研究要思想,不是盲目的迷信。

“又正寻思入息有二”,你再要研究,我们呼吸进来有两种,“出息有二”,也有两种,“若风入内名为入息”,当我们这个鼻子吸进来,实际上还带到自然界的物理世界的空气一点进来,“风入内名为入息”,到了我们鼻腔这里,变成我们的气入息进来;“若风出外名为出息”,等到进来变氧气时候我们内在氧气,为什么人你进来,把鼻子捏到会发闷的难过,你那个氧气进来在里头就变碳气,碳气是很毒的哦,会使你死亡的,等于就是瓦斯嘛,所以人要呼,所以我们肠子一不好了,就放屁嘛,那个瓦斯要排出来。譬如说我们问黄医师一个开刀了,你像马有慧妈妈这两天开刀,我告诉她什么都不能给她喝哦,水都不能沾哦,等放了屁才可以哦,他瓦斯没有排出来不行的。开刀以后,瓦斯不排连水都不能喝啊,屁没有放以前是危险阶段,尽管醒过来下面的屁没有(放),他气没有通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学佛是非常科学。

“若风出外名为出息,复正了知,如是”,这样,“为长入息出息,如是为短入息出息,如是息遍一切身份,是名寻思诸息自相”。

这里头告诉你很实际了,所以你们打起坐来利用呼吸做功夫,这是讲功夫,不讲智慧解脱哦。你随时这个念头,所谓出入,思想跟呼吸没有离开,不管身体哦,“复正了知”,正当的你要明白了知,知道自己这个气进来,“入息出息”,知道这一下出去,知道这一下进来,知道这一下出去了停住了,知道出去以后有一段停住。“如是为长入息出息”,这一个气好像来的时间长一点;“如是为短入息出息”,有时候你譬如刚刚短,很短,一下就出去一下进来。如果你心乱了,这个呼吸进出就短、快,心宁静就会长,你要体会清楚,看清楚。

慢慢慢慢你觉得一个气一进出“遍一切身份”,这个很难了,佛经一句话,那要好久的功夫。有时候你,遍,你充其量,譬如你盘腿打坐,有些人充其量到肚脐这里,甚至到了小便,男女到了生殖器那个地方已经很难了,再能够灌到……所谓一直这个气下来,一直到头顶到四肢一直到脚趾尖,那你太难了。那么所以庄子也提了,所以庄子这些书,都不是随便,“至人之息以踵”,得道的人一个气进出是到脚跟来发的,遍全身;“常人之息以喉”,普通人只在肺部,那是普通人,得道人呼吸,但是你气能够长短一直到脚根来发,脚根都发烫了,那昼夜,那我们以前看到,在庐山看到一个和尚,下大雪,他无论如何不穿袜子不穿,穿不住,可是我看他走路,这个和尚一脚一踏下来,这么高的雪印,那个“喔喔”两个脚旁边都起冒烟的,他那个雪就马上给他化掉了,啊,他的气能够如此。如是,慢慢就到息啊,遍一切的身份,这个份就是每一部分,每个细胞。你这样呢,就是真修出入息法门,“是名寻思诸息自相”,你如果做到这样,现在讲气功的时代,我笑中国文化就是气功?哎哟!这个是很丢人的事情,这个是普通,但是你达到这一步还不容易。这是第二点,他说六种。

“又正寻思入息灭已有出息生”,他说你要仔细研究,我们这个气、入息一进来,马上一个相反的力量呼出去,“出息生”;“出息灭已”,气一呼出去,呼完了,“又入息生”,这一入一出,“入出息转”,这个中间一个关键一样,你看没有人指挥它,也不是自己,它不听你自己指挥哦,你自己把气闭一下看,你把它捏住收不住哦,也不是上帝也不是菩萨,有一个东西,“入出息转系属命根”,你这个生命根根在这里。

所以道家后来明白,我们这个身体觉得活到这是你的生命,这个不是耶,这是四大地水火风每个细胞啊,每一个肉啊,每一个神经兜拢来。你的命根在气,这一口气一不来,一闭就停掉,就死了。“系属命根及有识身”,但是命根也不在气,最后是唯心的,那个意识的识,后面,心识这个唯心,那么普通我们叫做精神作用,换一句话他告诉你,出入息不过借用这个法门入道,并非是究竟,这样懂了吧。

“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无常,是名寻思诸息共相”,他说你在理论上,头脑智慧上要了解,进来出去这个气,“及所依止”依报它,靠它停止的身体了,皆是无常,都是靠不住,会毁坏的。佛法叫诸法无常,不会是永恒的,尤其是呼吸很不永恒,无常嘛,世界上没有个常、永恒的东西,所以佛法叫诸法无常。那么四念处,讲念心无常,他说出入息皆是无常,你不要认为、哎哟,我现在炼气功这是道,那你才错得一塌糊涂,那才该打屁股三千板,一百板都不行。“是名寻思诸息的共相”,这是第三点,他刚才说有六点,你修这个呼吸要懂。

“又正寻思若于如是入息出息,不住正念,为恶寻思扰乱其心,便为颠倒,黑品所摄,是有诤法,广说如前,与上相违便无颠倒,白品所摄,是无诤法,广说如前,如是名为寻思其品”。这个就配合心理作用了,配合道德修养了,这是佛法了。他说你必须要研究,又正寻思,如是,这个样子,你修出入息的中间,你心乱了不住正念,心跟呼吸俩不能配合,这个不叫打坐,没有用。那不过普通你盘起腿打坐,不过是普通的休息,等于躺在床上睡眠,是不同的姿态而已,不叫做修道,修道是转到心上。你不住正念,念头散乱了,“为恶寻思扰乱”,心里头在想问题,或者想写一篇文章,或者想我打这个主意要不要去买股票了,或者我想,哎哟,我想我的情人,或者想我的这个死去了的人了,这些都是“恶寻思扰乱其心”。他说这样的心理,你打坐,你修道,你坐在庙子山顶上一万年也没有用,“便为颠倒,黑品所摄”,是造业。“黑品”,乌,是台湾话,广东话是黑,有没有这个土话?呃,你这个修的是黑法了,是恶业了,他说你这个打坐白打坐。或者我打起坐来在研究问题,固然有帮忙了,他说你这个不是修道了,“是为诤法”,不对的,有所诤是值得批评了,拿现在GCD讲这个是需要批判了。“广说如前”,道理在哪里,《瑜伽师地论》上面,弥勒菩萨把这一种道德修养心理修养,讲的太多了,这里不多讲,“广说”,详细的你们看前面,《瑜伽师地论》里头有。

“与上相违”,同这个相反的,心思跟念头配合都是纯净、清净的,没有杂念,“便无颠倒”,没有颠倒了,没有错误,白品,善法,干净的,这一点叫无诤法,没有可批判的地方。道理哪样对呢?“广说如前”,前面经典有。所以这是第三点?第四点?如是,刚才你没有记啊?我讲几点几点,你没有帮忙记。

某答:第五点了。

南师:“如是名为寻思其品”,这个品就是说,修出入息的,等于这个他的品格,工厂里出品,这是上等的。这是品。

“又正寻思去来今世入出息转系属身心”,再说呢,你要需要知道,我们要研究,去来今世,佛法分三世,过去,昨天的,今天的,明天的;去年的,今年的,明年的;前生的,这一生的,未来这个生命的;三生,三世,生,前一秒钟,现在、未来一秒钟,这是叫去来今世。那么我们“入出息转”,生命就是出入息,“系属身心”,不完全是……我们身心今天活到,还在人世间没有死,觉得我还站在这里,身心两方面,中间一条线是什么?这一条线,无形的线,就是这一点气,出入息哦,这个气不来,身心就没了,就散开了。“身心系属入息出息”,所以你打坐修气长了,一定健康长寿哦,所以道家叫做龟息绵绵了。“如是名为寻思其时”,你要知道出入息这个时间作用的问题。

“又正寻思此中都无持入息者,持出息者,入息出息系属于彼,唯于从因缘所生诸行,发起假想设施言论,说有能持入出息者”,嘿,这个很彻底了,这就是佛学的最高处差不多要来了。又,你要注意哦,你要研究,我们生命,身心靠这一个来往这个气,“此中都无持入息者”,谁做主张?也不是上帝,也不是哪个开机器,也没有驾驶员,也没有给你搧风。“此中”,这个中间,“都无持入息者”,没有一个人在做主宰的。“持出息者”,出去了,也没有我们要它出去,它自然来去的。

“入息出息系属于彼”,有一个他力吗?他力,有个上帝,有个鬼站在你旁边吗?还是有个上帝,还有个神来管你吗?没有啊。彼就是他,没有他。好,所以缘起性空,一切都是因缘来。身体健康,神经没有衰败,没有死亡,还有鼻孔,没有病,就有出入息。“唯于从因缘所生诸行”,佛法最高的道理,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他本来是空的,因缘凑合,因缘,因为我们有肉体有神经,有呼吸气管,有脑神经,都没有坏,缺一个因缘就变动了。“因缘所生诸行”,“行”,发生,行就是个动能。“发起”,因此,我们叫它,诶,这个生命属于出入息。他说这种理论,佛把自己的话都推翻了,我讲了那么多经典,说了那么多话,为了使你道理明白,这些都是狗屁空话。发起假想的、设施的,没有办法,只好用这种言语这种方法,这种逻辑的形态告诉你,设施出来的言论。因此也只好假的告诉你,说有一个“能持入出息者”,生命有个本能,使你能呼能吸,其实这个本能是因缘所生,空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生命就那么奇妙。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个佛法,这是生命就是那么奇妙。所以真正的佛法是破除迷信的,也反对唯物论,可是也没有讲唯心论,心物一元的,所以他高妙就在这里。“如是”,这样,“名依观待道理寻思其理”,所以你修行不是盲目的迷信,随时研究观察,这叫观待道理,依这个寻思其理。

第六点很多了,“又正寻思若于如是入出息念,善修善习”,你懂了以后,真正的好好去修持,好好练习。他加重语气,佛这个慈悲的心情,“善多修习”啊,好好的,好好多多的去练习。“能断寻思”,最后你可以使思想清净下来,没有情绪冲动,没有乱想,修这个法门可以真正静止下来。

“又正寻思如是道理”,这个理由呢,“有至教量”,至教量,就是最高的教育的这个范围,佛经,“有内证智”,佛经怎么来的,不是理想来的,自己内在证到了,求证到了,这个智慧重新告诉你,这叫内证智;“有比度法”,有些是比量的,比较来的知识,引用的;“有成立法性”,有最高的不破颠扑的真理,难思的法性,不是你普通思想能够推测的;“安住法性”,它从宇宙没有发生以前,它永远在这里;“不应思义”,所以你不可以用普通的知识,普通的思想去推测它,思想它,思就是思想,义就是讨论。“不应分别”,你再不要说这个好那个坏,这个是普通人习惯。只有一个道理,信、解,不是盲目的迷信,信这个道理去理解它,这样“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这个就是它的作用,也叫证成道理,求证到才懂。法尔道理,自然而然。“寻思其理”,不是光做功夫,你要把理论弄清楚,由学理“是名勤修安那般那念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止与观都在内。所以他比天台宗之六妙门讲得清楚了。

某说:搞通了就成佛了。

南师:啊?

某说:搞通了就成佛了。

南师:搞通了就成佛了,差不多了,这个是安那般那,那么,下一次,啊,下一次。今天到这里,今天多了一点,刚好告一段落。

注:本书根据南师1994年香港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