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道断了还没有得果位哦,成功了没有?没有啊。见道断了才好修道。“唯余修道所断烦恼,为断彼故复进修习十六胜行”,好,见道,理念上你懂得了,断了一切烦恼,修道断烦恼,见道断的是见惑,修道断的是思惑,就是与生命、我们生命带来的,在婴儿境界胎儿就具备能够天生这个思想里头的,去不掉的心理状态,思惑。贪嗔痴慢疑这个五个归纳,这个不是你理念、你学问再好功夫再好,断不了。学问再好功夫再好,充其量断了见道所断的,能不能断还是问题。至于思惑从生命无始以来,带来的贪嗔痴慢疑,非修道断不了,非做功夫断不了,这就是修道所断,所以见道而后修道。
“唯余修道所断烦恼”,要断彼故呢,你要进一步修习,叫做十六胜行,那么十六胜行是《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所提的,与玄奘法师翻译的名称叫十六胜行,一般佛学词典上,叫做十六特胜,叫做十六特胜。(十六特胜你可以写一下,内容)
“云何名为十六胜行”呢,十六种特别的行为,这个行为是心理行为、思想行为,心里思想内在的,怎么叫十六特胜,十六种胜行呢?
“谓于念入息,我今能学念于入息。于念出息,我今能学念于出息,若长,若短。于觉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于觉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出息”。
先讲到这里,你把十六特胜写一下,这是普通佛学归纳起来,简单一点,可是详细我们要研究本文。
他说怎么叫十六胜行,特胜,当你呼吸进入身体内部,你知道是呼吸进来,这个入息进来,入息,当你出去的时候,我知道这个息是出去,不是说打起坐来知道,你平常修行随时知道,乃至身心内在的,包括细胞的毛孔的呼吸,随时清楚,你永远在定境中。
若长若短,这一次息进来觉得长,这一次觉得短。甚至觉得,第三,觉得遍了全身,就是上一次我们讲到,这个出入息的这个息的功能,充满全身了,那么黄医师现在有体会,对不对,你也不要客气,他就点头了,这次很漂亮,没有假做谦虚了,遍于全身。那么对于身体内部的觉了遍身入息、遍身出息,都觉到了。
“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这怎么讲呢,就是说你功夫做到遍于全身以后,你还是觉得出入息还在往来,跟到出息念一进去了,就停止了,身体感觉没有了,空掉了,或者是进来的时候停止了,“除身行”,就是忘身,最后你一定,在这个境界上,自己虽然定在那里,一切都清楚,没有身体感受了,这个受阴。好,这个所以叫特胜,特别的,用出入息能够做到的。
再进一点,“于觉了喜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于觉了喜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出息”。你做到了这一步境界,你自然发生喜乐境界。所以修密宗有一种修法叫喜金刚的修法,喜金刚修法,有单修法,有双修法,怎么引发了,修这种法门引发了内心真正充满了喜欢,无比地喜欢,就是庙子上塑的佛菩萨的相上,面孔上永远是喜容的,所以我常讲骂一般学佛的人,你们学佛的,我说我看到学佛人就害怕,一脸的佛气,佛的味道,那个气,有人给我翻译,翻成福气了,我看那个《十方》上面写的,我讲阿弥陀佛那个佛气,这一般学佛人进来就一脸的佛气,一口的佛话,讲的都是佛学的名词,一脸的讨厌的样子,然后一个讨债的面孔,打起坐来是死相,好像凶的呢,没有点喜气。菩萨境界是慈悲喜舍,可是呢,你讲普通一个人真要修养到内心身心有喜相,太难办了。所以我说你们学佛,你看看庙子上塑的菩萨,那个大庙子,山门还没有进来,第一个看见裂开大嘴笑的弥勒菩萨,他是干什么呢?叫你学喜,喜很难。
这里讲功夫做到了,在出入息的这个境界上,入息的时候引起内心的喜,或者在出息的时候引起内心的喜,这是中间,他翻译还是照原来的梵文,梵文同外文一样讲话很啰嗦,合逻辑,讲得很详细,我们中国人写法,几个字就完毕了,包涵了,不过他照这样很仔细一点。
这是喜,喜是心理状况,还没有发生乐,你注意哦,尽管身见没有了,还没有发出来喜哦,喜过了以后,再进一步境界发乐,不过喜乐跟到来,乐是一种快感、乐感,我们叫快感往往误会了男女性交的问题,一般用那个名词,实际上呢快感是很好、很超胜的名词,可是一般人用坏了,所以佛经不用这个,用乐感。
“于觉了乐入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进来就发生乐感,“于觉了乐出息”,或者出息发生乐感,“我今能学觉了乐出息”,这个得喜乐境界。你要晓得到喜乐,十六特胜是第几位了?第几个步骤了?
众答:第六,第七。
南师:第七了,三禅境界,得喜乐,知道吗?要配合这个啊,请黄医师,考他,报出来,初禅是什么、心一境性?
黄医师:离生喜乐。
南师:初禅,心一境性离生喜乐,二禅是心一境性,定生喜乐,三禅是离喜得乐,后面就转了,到喜乐以后才转到四禅舍念清净,快到色界境界了,喜乐还没有离开欲界哦,要注意这些。所以佛学的是一个科学,你要配合起来,不配合起来把佛经看死了,那是迷信,没有用,再不然做一个佛学人才可以,求证不行。
好,跟到来,“于觉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转入心的方面了,“于觉了心行出息”,我心的念头也跟到空了,“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出息。于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于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出息。于觉了心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于觉了心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出息。于喜悦心入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于喜悦心出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出息”。
还没有完,怕你们搞乱了,他翻译得很仔细,可是非常啰嗦,嘿,可是你不能怪他,玄奘法师翻译是最忠实了,如果照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四个字,亦复如是,就带过去了,可是,学问高智慧高的人一看就懂,一般愚夫就不能懂了,亦复如是。像我们念《心经》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后面就不懂了,大家是木鱼“啵啵啵”乱敲,和尚们敲起就念过去,“亦复如是”。他现在亦复如是,不肯这样翻,他觉得鸠摩罗什那么翻啊怕耽误人,他宁肯一句一句,很啰嗦。这一段,我们还没有完啊。刚才讲到喜乐以后,进入心性了,你心跟喜俩配起随时能够空,出息能够空,入息能够空,心念其它都不动。
甚至你有喜悦心,“于喜悦心入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于喜悦心出息”,喜境界都要空掉,“喜悦心”,我今能学喜悦心出息,跟到下来“于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于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出息”,制持心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控制那个呼吸,控制念头静下来,你把持、保持那个境界,你觉到我还是很清净很空、我没有用心,实际上你在用心了,就是心一境性,还在制持心这个境界里头。
跟着比这个进步一点是解脱心,解脱并没有说空哦,可是解脱,真达到了解脱境界,贪嗔痴慢疑,所有念头说放下就放下,说空就空,一点都没有牵挂留恋了,等于《心经》上后面所念的,“无罣碍故,无有恐怖”,随时没有罣碍,一点障碍没有。“于解脱心入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于解脱心出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出息”。“于无常随观入息”,解脱以后,观无常了,一切皆空,知道不永恒,因此不执着,不把捉,“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于无常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出息”。这一篇文章可以做绕口令来念,啊,“于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入息”,在进出之间,每一念都切断习气了,“于断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出息”。
最后到离欲,跳开了欲界,贪嗔痴、跳开了欲界的,“于离欲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入息,于离欲随观出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出息”,跳开了,真达到离欲界了以后,可以进入罗汉境界,灭尽定去了,要空就空,要取就取,甚至把身心放掉。等于前两天那个和尚从终南山下来,开化(出家名)坐在这里讲,我问他终南山还有修行的人?他说有啊,最近有个和尚,他说住茅蓬终南山住了……,我觉得,我想大陆上还有,GCD搞了几十年……他说有,最近一个和尚终南山住茅蓬很多年,有一天晚上告诉人,给大家告假了,就是请假了,辞行了,住在茅蓬,他说我今天晚上茅蓬不会关门,平常都关着门,第二天一起来走了,睡在那里躺到……因为他们听了有一点有数,说告假了这个大概要走了。第二天早上一看睡着,结果一身都硬,因为山上冷啊,后来他们大家要把他烧化,终南山烧化现在设备很差了,你躺着要装棺材啊,和尚烧化也有个木框,木的框框把他框起好点火嘛,最好是坐起来,也没有坐的这个坐龛也没有,山上现在很穷,所以他们来给我们化缘了,他说另外当家的和尚说,哎呀,有个装经一个大箱子,就把经拿出来,他说这个箱子抬到他前面,对不起啊,现在也没有别的东西,只有叫你坐在这里烧化了,大家念佛了,念了三声佛啊,一身都蜷了软了,死了本来硬的,一下软了,因为软了,大家把他盘起来就坐在箱子里抬去烧了。虽然,有没有到达灭尽定呢,不知道,但是有这一点本事了。“于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灭随观入息,于灭随观出息……”,就是一切灭,这个灭不是空念头哦,就关闭了,思想可以停止了。
下面,这是讲了“问如是十六差别云何”,这十六种还有分别研究的,下一次,要把这一段说完了,再转入别的了,这一段好像蛮长的,包括这些都是证到、佛学跟修持配合。(给我一支红笔做个记号,有了,你记住啊)这个很吃力了啊,跟前面的不好弄了。
黄医师:这个解脱,是不是就是说无功用?
南师:很难讲啊,在大乘境界可以说接近无功用行,心解脱,大乘的境界,现在是偏向于小乘境界,差不多。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二瑜伽处之二
云何缘性缘起所缘 于灭随观出息我今能学灭随观出息。
问如是十六差别云何。答有学见迹已得四念住等。于入出息所缘。作意,复更进修。为断余结。是故念言。于念入息我今能学念于入息。于念出息我今能学念于出息。若缘入息出息境时便作念言。我今能学念长入息念长出息。若缘中间入息中间出息境时便作念言。我今能学念短入息念短出息。如入息出息长转及中间入息中间出息短转。即如是了知。如是名为若长若短。若缘身中微细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随入诸毛孔中。缘此为境,起胜解时,便作念言。我于觉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出息。
若于是时或入息中间入息已灭。出息中间出息未生。缘入息出息空无位。入息出息远离位为境。或出息中间出息已灭。入息中间入息未生。缘出息入息空无位。出息入息远离位为境。即于此时便作念言。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又即于此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先未串习,入出息时。所有刚强苦触随转。今已串习入出息故皆得息除。有余柔软乐触随转。便作念言。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又于如是安那般那念勤修行者。若得初静虑或得第二静虑时。便作念言。于觉了喜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出息。若得离喜第三静虑时。便作念言。于觉了乐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出息。第三静虑已上。于安那般那念。无有更修加行道理。是故乃至第三静虑宣说息念。加行所摄。又即如是觉了喜者觉了乐者。或有暂时生起忘念。或谓有我我所。或发我慢。或谓我当有或谓我当无。或谓我当有色或谓我当无色。或谓我当有想或谓我当无想。或谓我当非有想非无想。生起如是愚痴。想思俱行种种动慢。戏论造作贪爱,才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达不深染着。方便断灭除遣变吐。由是加行便作念言。于觉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出息。于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出息。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静虑。彼定已得初静虑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观察所生起心。谓如实知如实觉了。或有贪心或离贪心。或有嗔心或离嗔心。或有痴心或离痴心。略心散心下心举心。有掉动心无掉动心。有寂静心无寂静心。有等引心无等引心。善修习心不善修习心。善解脱心不善解脱心。于如是心,皆如实知,如实觉了。是故念言。于觉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出息。彼若有时,见为惛沉睡眠,盖覆障其心。由极于内住寂止故。尔时于外随缘一种净妙境界。示现教导,赞励庆喜,策发其心。是故念言。
于喜悦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出息。彼若有时见为掉举恶作盖覆障其心。由极于外住嚣举故。尔时于内安住寂静制持其心。是故念言。于制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出息。若时于心善修善习。善多修习为因缘故。令现行盖皆得远离。于诸盖中心得清净。是故念言。于解脱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出息。彼于诸盖障修道者心已解脱。余有随眠复应当断。为断彼故起道现前。谓于诸行无常法性。极善精恳如理观察。是故念言。于无常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出息。又彼先时或依下三静虑。或依未至依定。已于奢摩他修瑜伽行。今依无常随观。复于毗钵舍那修瑜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毗钵舍那熏修心已。于诸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云何诸界。所谓三界。一者断界。二者离欲界。三者灭界。见道所断一切行断名为断界。修道所断一切行断名离欲界。一切依灭名为灭界。思惟如是三界寂静。安隐无患,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彼由修习多修习故。从余修道所断烦恼心得解脱。是故念言。于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如是彼于见修所断一切烦恼皆永断故。成阿罗汉。诸漏永尽。此后更无所应作事。于所抉择已得究竟。是名十六胜行。修习如是名为五种修习安那般那念。多寻思行补特伽罗。应于是中正勤修学爱乐乘御。若于所缘有思遽务有散乱者。于内各别应当亲近如是观行。若于此中勤修习者。寻思散动皆无所有。心于所缘速疾安住深生爱乐。是名第五多寻思行补特伽罗净行所缘。如是总名净行所缘。
注:本书根据南师1994年香港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