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于如是安那般那念勤修行者”,你修这个安般出入息,“若得初静虑,或得第二静虑时”,就是说你修出入息达到了初禅境界,初静虑是初……(啊?于某某啊,不是,你有没有告诉他我上课?没有讲啊?那只好……)得到初禅定、或者第二禅定的时候,“便作是念”,这个定的境界啊,初静虑就是初禅,第二静虑就是二禅。这个时候你一个了解,“于觉了喜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出息”。初禅离生喜乐,二禅是定生喜乐,这个时候初禅二禅,喜的境界、身心喜悦的境界,这个喜悦,不是空洞的,甚至你身体里面整个的变了。换一句话说,我们用一句文学吹牛的话来形容它,你每个毛孔都在笑了,就会那么喜的境界。所以有些神仙的画、菩萨的画像,假画那个菩萨、毛孔都画出一个菩萨在笑,其实它是那个写意的画,代表这么一个东西。
“觉了喜入息出息,我今”,你就感觉到“喜入息出息”,就是出息入息之间,随时随地都是喜悦的境界,身心喜乐。那么这是初禅、二禅。
到了第三禅离喜得乐,“若得离喜第三静虑时,便作念言”,你就觉得了,“于觉了乐入息出息”,出入息都在发乐的境界中。这是只能够说、书上你看懂了,功夫做到这一步就不得了了啊。“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出息”,至于到了第三禅以上,“于安那般那念,无有更修加行道理”,念、呼吸停了,安那般那……不是呼吸停了,这个话错了,呼吸是我们最普通的,是平常人的境界。这是息的境界,已经不是鼻子这里呼吸。到了第四禅境界这个就不起作用了,“无有更修加行道理”。就气住了,所以道家所讲名词后来就叫气住脉停,是不是脉停再说,气住了。
“是故”,由这个道理,“乃至第三静虑当中”,第三禅“宣说息念,加行所摄”,就真正息跟念,息住了,念停止了,“加行所摄”。
“又即如是觉了喜者,觉了乐者”,你感觉到喜、感觉到乐。“或有暂时生起忘念,或谓有我我所,或发我慢,或谓我当有,或谓我当无,或谓我当有色,或谓我当无色,或谓我当有想,或谓我当无想,或谓我当非有想非无想,生起如是愚痴,想思俱行,种种动慢,戏论造作,贪爱”。
他说啊,禅定是功夫喔,不是佛法的智慧解脱啊。所以当你功夫做得很好的,到第二禅第三禅境界,得喜得乐的时候,有走岔路的哦!马上走偏差了。啊,很可能,思想偏差了。“或有暂时生起忘念”,自己不知道喔,可是思想会引起来。哎、我今天得道了,“有我我所”,我可以不死了,或者我已经跳出三界了等等。我……,一切众生就是无我做不到,无我就成佛了。“有我我所”,第一个是我的能,第二个我的所。
或者我现在是大师了啊,可以收徒弟了啊,徒子徒孙可以做教主了,我是活佛了,生出我慢的心理。或者认为佛讲的空,那是方便啦,实际上有,你看我现在真有功夫啦,“或谓我当无”,或者认为空了,什么都灰心了、不想了。
或者认为自己放光,或者认为应该光也灭了,什么都没有。
或者认为自己这个时候,可以出来弘法,有思想用思想;或者我当进入无想定的境界;或者认为我已经得了非想非非想定,这种错误的观念生起。
生起,他在这个程度里头容易发生,“如是”这样的“愚痴想思俱行种种动慢戏论造作贪爱”。修到三禅这个境界,会有偏差的思想起来,或者是特别憍慢,世界上无人,只有我第一了。“如是愚痴”这就是没有智慧,这种“思想俱行种种”,动就是行动,我慢、戏论,就是空啊有啊,都是落边的话,都是儿童游戏的话。实际上就是自己内心,生命带来无始贪爱的根根发起。由于贪爱,贪名贪利,太高啊,这个人总觉得……你看世界上每一个人,最差的人,说人家看不起我没有关系,不过他不了解我,格老子还是我最高。就是我爱,贪嗔就是。他说在这个境界,不是功夫能够解脱了,“才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达,不深染着,方便断灭,除遣变吐”。在这个时候就不是功夫喽,不是安那般那的问题了,智慧的解脱!所以修般若,所以修定以后得慧。
在这个时候“便能速疾”,自己晓得,一落在哪一种境界,落在哪一种情况中间,已经偏差了,就是染着了。千万不要深心的染着!慢慢把这种自己心理状态清除了,“方便断灭”,把它断了。赶快把自己这种念头啊,就是吃饮食中毒一样,赶快把它变更,吐出来,就不能存留。
“由是加行”这就是加行法,定以后加慧。“便作念言:于觉了心行入息出息”,这不是身体上哦,此心跟出入息配合。“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的出息。于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出息”,进一步就不是身上的、不是感受的出入息了,配合唯心的心理思想来了(liao)。就是证到心的境界了,所以禅定是共法,佛法跟外道共法。心法同慧学,这是不共法!
“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静虑”假定说,又另外起来了,你已经得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彼定已得初静虑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观察,所生起心,谓如实知,如实觉了。或有贪心,或离贪心、或有嗔心,或离嗔心、或有痴心,或离痴心、略心,散心,下心,举心、有掉动心,无掉动心、有寂静心,无寂静心、有等引心,无等引心、善修习心,不善修习心、善解脱心,不善解脱心。于如是心,皆如实知,如实觉了。是故念言:于觉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出息”。
这一段,一起念下来,大概都了解了啊。中间这个心那个心,就是我们思想的心。你到了用身体做功夫出入息,到了心跟息两配合为一的时候,已经得到初禅二禅三禅,没有讲第四禅喔。诶,或者是得到三禅定,初静虑的近分,怎么叫近分呢?由第二禅到达第三禅,还没有到达,中间的阶段叫近分。“未至依定”,还没有完全达到第三禅的定。再“依此观察”,你随时要观心法门。
就是说,这里头这样心那样心,三四行我们刚念过了,每个心加以心理的分析,那多了。现在心理学我经常笑,就是讲分析,讲现状分析,佛法的心理学是讲根本归纳的,由现状归纳。如果用现代方法,这两三行就可以写心理学的书,把它分析,再配上个案,就可以写一个博士论文了。还不止一个博士论文呢,还很多。不过过去的文化是浓缩的,归纳,不想繁杂。这许多心理状态你就要观察到,所以你在用功时候“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出息”,随时随地觉了,要明明白白清楚的,有一点不清楚,不对了。诶,有一点不清楚,“彼若有时,见为昏沉睡眠,盖覆障其心。由极于内住寂止故。尔时于外随缘,一种净妙境界。示现教导,赞励庆喜,策发其心”。
他说到了这个时候,你看到三禅境界,还没有完全离开散乱心与昏沉。到了这个程度,有时候“见为”,这个见就是现,呈现;为昏沉,昏沉不是睡眠喔,严重地昏沉就是睡眠。啊,盖覆障碍他的心,障碍什么心?清明的心,不清明了。
“由极于内住寂止故”,喜欢内在宁静,对外界不喜欢接触。“尔时”这个时候,“于外随缘一种净妙境界”,就是赶快,不要守到内在,要放开到外面去。当然不是出街,去逛逛也可以,随缘一种净妙的境界,“示现教导”要告诉他,理解了。“赞励庆喜”,就是当老师的就要晓得领导了,要鼓励鼓励,把他放松点。“策发其心”,把这个心啊,不能够低沉下去,把它提高。
“是故念言:于喜悦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出息。彼若有时,见为掉举、恶作,盖覆障其心,由极于外住嚣举故”。相反的,有时候不是昏沉进入,因为对初禅二禅三禅,还有昏沉的,有喜悦,有掉举,心散乱了,收不回来。掉举就是心跳动。“恶作”,经常有些后悔,恶作等于现在普通话讨厌,讨厌这样讨厌那样。然后自己出去走一走,回来又后悔。很讨厌刚才浪费了三个钟头,就叫恶作。盖覆障碍自己心。所以对外面“住嚣举故”,嚣张,掉举。
“尔时于内安住寂静制持其心”,这个时候就要收回来,把心向内收。“是故念言:于制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出息”。
那么“若时”到了这个时候,“于心善修善习。善多修习为因缘故,令现行盖皆得远离”。所以心中的五盖都拿掉了,此心可以明心,还没有谈见性。“于诸盖中心得清净”,是心清净,不是意念了,进一步。
“是故念言:于解脱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出息。彼于诸盖障修道者心已解脱”。所以解脱是心里头解脱。不受污染,不受障,喜怒哀乐也有,喜怒哀乐来,马上就解脱,不会留的。
“余有随眠,复应当断”,但是你觉得喜怒哀乐是无动于衷吗?还有无始以来的习气,根根在那里随眠,跟到你。这个跟到你,你看不出来。等于你的太太、你的先生,就睡在你旁边,你不知道。所以翻译成随眠,很有意思,随眠就跟到你、粘住你,你两个结了婚,你就离不开了,随眠它跟住你。“复应当断”。
“为断彼故,起道现前。谓于诸行无常法性。极善精恳如理观察”。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智慧的解脱。就需要佛学的原理来了,对于诸法无常、身心四念住的,念心无常,对于这个法性的道理,形而上根本道理啊,“极善精恳如理观察”,反省,修持,研究。
“是故念言:于无常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出息”。观一切无常,“又彼先时”,另外到了这个时候,“或依下三静虑”就是说初禅、二禅,三禅以下的,倒回去第二禅第三禅。“或依未至依定”这个中间定,还没有真正得定,差不多要得定。由初禅到二禅,差不多到二禅,未至依定。“已于奢摩他”得止的境界“修瑜伽行”,随时修止。
“今依无常随观”,现在你改变了,知道一切无常,其实你得定的境界也是无常。你今天打坐,多修几天就有这个境界,你不修就没有,可见这个定的境界也是无常。你不要给它骗住了。
“今依无常随观,复于毗钵舍那修瑜伽行”,就要修观行,就反省观察。“如是以奢摩他毗钵舍那,熏修心已止观双修,于诸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在任何境界里头,或者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头,就是把根根上的随眠的这个习气,求解脱。
“云何诸界?所谓三界”,这个三界不是欲界色界,“断界、离欲界、灭界”,这三界。“见道所断一切行断”,见道是理念上,“名为断界”。智慧理念。
“修道所断一切行断,名离欲界”,做功夫来的,打坐做功夫,修道。“一切依灭”一切所依的,不依傍了,所谓观自由空灵了,“名为灭界”。“思惟如是三界寂静,安隐无患”,真的平安了,没有过患。“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正修止观。彼由修习多修习故,从余修道所断,烦恼心得解脱”。就解脱了。
“是故念言:于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还是离不开出入息的基本功夫,“我今能学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都做到了。“如是”这个样子,“彼于见修所断一切烦恼皆永断故”,最后证得阿罗汉果,得道了。随眠烦恼,习气的根根断了,成阿罗汉。
那么到了阿罗汉境界,大乘菩萨,佛也叫做大阿罗汉。大阿罗汉是诸漏永尽,一切圆满不渗漏了,没有缺点了。“诸漏永尽。此后更无所应作事”。到此为止,成佛了。
“于所抉择已得究竟,是名十六胜行”,这样叫做十六胜行,这个解释啊。你都照改过来了吗?抄过来印好了,嗯。这个我们影印的十六胜行都讲完了吧?讲完了啊,下次转别的了。啊,很吃力啊,听得很吃力。
同学:非常吃力。
南师:好辛苦哦。
黄医师:哎呀回去翻来覆去,还要翻来覆去。
南师:再来研究一下。
黄医师:对。
同学:它这个三界是断界、离欲界跟灭界。
南师:嗯。
同学:三界不一样
南师:不一样,这里另外一个三界,这个不是那个观念的三界,三个界限,修持的,修安那般那这个到这里三个界限。
注:本书根据南师1994年香港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