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先已修治作意胜解,后方能起胜知胜见,故名胜处”。他说在这里,他岔过来,其次,你已经先,前面已经,修就是修行,治就是政治的治,治什么?治你的妄想烦恼的心,把它治伏下去,所以合起来叫修治。“先已……”你已经做到修行治伏了;“作意胜解”,你的意识上随时会起来作意作用,这样想那样想,你已经把它治伏了。烦恼妄想比较少,已经修证,先慢慢修证,等于削木头一样,一片一片把它削了,最后削到空嘛,作意的胜解,到达了这一种境界,你才,然后你才能够起来真的智慧,“胜知”,胜等于现在讲特异的功能,特异的知识来了,特别的,“胜见”,这个意识见解看到,所以叫做胜处,八胜处就是八解脱,就是超越了,等于打仗一样,我打了胜仗,我做成功了。他说“此胜当知复有五种”,所谓我胜利了,胜有五种。
一、形夺卑下,故名为胜。谓如有一以己胜上工巧等事,形夺他人置下劣位。二制伏羸劣故名为胜。谓如有一以己强力摧诸劣者。
先讲五种里头二种,他说所谓胜啊,他作比方给你听啊,这个不要又岔过去搞错了,所以我们修行也是做斗争啊,跟自己俩在斗争内部,慢慢超胜了,他有五种道理,五种比方给我们。
第一种,形体上,形式上,夺、已经抢过来,战胜了,卑下,这个自卑感,那个下等的观念,所以叫做胜利了。这都是意识上的比方啊,如有一个人,“已胜上工巧等事”,譬如你这个人会画画我做不到,可是我今天努力了学画,结果超过你;譬如黄医师医师医术很好,我看了黄医师我也去学医,最后嘛我的医的本事,比黄医师还高明一点,超过了。“胜上工巧”,医方工巧等等,“形夺他人置下劣位”,他说这个形式上我就比你高,所以把它的第一等就压下来做下等,这是比方,所以我们这个修行的,他说也是这个道理。
第二种呢,“制伏羸劣故名为胜”。我们这个人普通有个劣根性,而且羸,很没有力气的,等于说叫你修行,打坐嘛我实在坐不了,要去睡觉了,这是有劣根性去不掉。羸,你还真的打坐不了,因为你没有那么强的意志,是身体也疲劳心里也疲劳,这就是羸,羸就是衰弱,劣就是下劣,劣根性。他说真的……第二种制伏了羸劣所以叫做战胜了,就是说等于一个人自己很强有力,降伏了一切这个下等的事情下等的人,等于我们蔡老板这一次很强,慢慢等,靠等来的,他也超过了。
第三,“能隐蔽他,故名为胜”。第三遮住了其它的,障碍了其它的所以叫做胜,怎么说呢?“谓瓶盆等能有覆障,或诸药草咒术神通,有所隐蔽”,他又说为什么能够隐蔽啊?怎么胜?比方像个瓶子,像个盘子,你把它拿来盖一个东西会盖住了,我们修行到达这里,或者是,同,有些药吃下去刺激你神经兴奋,安眠药吃了你就要睡,这个药,草、药草,咒术,有些人会念咒子,把你迷糊住了,有些人也可以用念咒子把你救过来,甚至于神通,这些都有所隐蔽,都是遮住了一面给你看不见,都是魔术一样。可是你修行到这里,也等于……这是做比方,不是说你这一方面,有这个作用。
“四、厌坏所缘,故名为胜,谓厌坏境界,舍诸烦恼”。第四种比方呢,你会讨厌破坏了外面平常所抓住的东西、所缘,所以叫做胜利了,你修持到这个境界,八解脱境界,“谓厌坏境界”,你把所有这些境界,外面境界所缘,平常我们爱好吃好穿的这个习惯都破坏了,“舍”,抛弃了一切烦恼。
第五种呢,“自在回转,故名为胜”。你心里想怎么样怎么样,功夫就达到那个境界,自在回转,把它扭转过来,等于世界上的皇帝,“谓世君王随所欲为处分臣仆”,等于自己做上了、做了皇帝的人,自己心里要想杀掉这个人就杀掉了,把他关起来就关起来,把你穷就穷,要你富贵就富贵,为所欲为,“处分臣仆”,就是说你修行到那个境界,自己能够转变了这一切,所以叫做八胜处,这个胜的道理。
“于此义中”,在这个道理里头包涵了这五种意思,“意显隐蔽及自在胜”,就是说你修行到达了八解脱八胜处啊,这个真正的意识,就是明显的告诉你,隐蔽一切烦恼,一切的旧的习惯,现在得到心意识自由自在的运用。“前解脱中胜解自在”,前面讲的这些解脱中,你的超胜的见解一切自在,“今于胜处制伏自在”,现在你在胜利的成就的境界上,制伏一切烦恼,所谓自在。
那么,叫做“观色少者,谓诸有情资具等色,观色多者,谓诸宫殿房舍等色,言好色者,谓美妙显色,一向净妙故,与此相违,名为恶色。”那么现在讲,观想修持的境界里头,观色,譬如我们现在眼睛一张开,大家带眼镜前面就是我们的色,这个房间空空的,电灯亮亮的,还有桌子了这些,乃至有画,这都属于色法,所谓你看见“色少”,就是说一切的有情众生,“资具等色”,资就是物资方面,这些家具工具,物质世界各种的颜色;“观色多者”,那么这两天电视上看到西藏布达拉宫,北京的皇宫啊,那个巴黎的凯旋门啊,这些伟大的建筑也是色,这都是色,物理世界的。所谓好色,就是好看的,美妙的颜色,“一向”来,自己、任何人看到都是漂亮,就是广东话靓啊,当然与这个上面的相反,就叫做坏的色。那么还有个叫做最差的下劣的色,就是说声香味触,五个啊,第一个专门讲色法是什么,就是物理世界有形有相,其实有几个也属于色法,不过是下等的,不容易分(别),声音,声音靠色法发出来的,靠物理作用出来的,香味,味道,身体的感觉等等也属于下劣的色法,甚至于“不可意色”,有些东西看到好可怕,臭死了,难看死了,就逃,逃避了,不可意就是不中意,就是广东话不中意的事。
“与此相违,当知胜色”,当然靓的颜色你就喜欢看,那是可意之色,那个就叫做好。此四种道理当中,“此四显色”,一切“有情资具宫殿等摄”,一切众生,就是物质建筑啊衣服啊这些东西包括在内,这个叫色法。
“言胜知者”,怎么叫做胜知呢?“谓数数隐蔽所缘胜解,有如是想者,谓有制伏想也”,就是说前面讲了那么多世界的这些东西,我们众生的习气都给(制伏),譬如黄医师我们还去看,好房子啊,哦好大好漂亮啊……喔,现在铜锣湾有一个又修的什么,这两天我听沙弥讲又修得大得很哦,几十层,将来超过什么什么什么,超过那个那个,一下想不起来,反正听了忘记了,这都是色法,就是说这些色法,你修行以后对于这些都没有什么,看得同茅草同泥巴都差不多了,“言胜知者,谓数数隐蔽所缘胜解”,关于世俗所缘的,大家攀缘的,这些认为好的,也看了差不多没有意思,最繁华的同那个厕所也一样,“有如是想者”,思想“谓有制伏想也”,把妄念烦恼制伏想。
那么,现在重要的分析色法,物理世界物质世界同触法,同感触的关系了。“复次,由诸遍处,于胜解事,生遍胜解,故名遍处”。譬如物理世界这些光啊色啊,乃至一切的物质还是遍满这个世界的,那么,于胜解的事情生遍满的胜解,理解,所以叫做遍处,遍就是普遍存在。
“言无二者”,现在讲无二,怎么讲无二呢?“谓诸圣贤无我我所二差别故”,他说一切圣贤的遍处境界得道的人,他已经达到了无我,本能的我,我所,我所起的这个思想作用,两种差别,已经没有,所以“言无量者,遍一切故”,那么所谓讲遍,普遍的,无量无边,怎么叫无量?普遍存在一切处,到处都有,譬如基督教也常引用,天主教,神无所在无所不在,这个主,这就是遍处的作用,这是遍处的意思,不过表达言语不同。
“何故遍处。唯就色触二处建立。由此二种。共自他身。遍有色界。常相续故”。他说,那么佛学里头讲遍处这个道理,为什么只讲色法跟触法两种?我们要注意啊,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色法是眼根相对的,触法是身体相对,接触,感触,其实中间声香味这三样,在上面刚才我们看了,懂了,他把它归纳,归纳是劣等,附带作用,实际上这个世界最重的作用就是一个色法,看得见,物理的,像我们肉体,今天活到的四大这个色法,这个色法,活到作用就触,它跟感觉到空气舒服不舒服这个是触法,中间的声香味是色法附带的,次要的东西,所以说遍处只有对色触二个,特别把它呈现出来理解,其实你看到都是讲道理,都是功夫哦,我们现在打起坐来,你晓得你觉到这一堂坐得很好,或者修行很好,你还是在色触二法中,绝不会脱离,所以必须要了解。
“由此二种,共自他身,遍有色界,常相续故”。因为色跟触两个你要先认识,这是个共法,由我们自己乃至其它,我你他或者天人境界,他都有这个,“遍有色界”,欲界当然有,色界里也有,它永恒存在的。
“眼等根色,唯属自身”,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体的神经,这是眼耳鼻舌身,都属于自己本身的。“香味二尘,不遍一切”,这个香,鼻子闻到的香,同味道,不是普遍的;香,点起是香,我抽根烟,你就闻到有这个臭味香味,不抽也没有,并不是永远。色法,我们现在坐在这里,这个身体觉得舒服不舒服,空气对不对,冷啊暖,无所不在的,它是遍满。所以香味二尘,这两种不遍一切,不是随时有。
“声声有间,是故不说”,声音更靠不住,有响他就听到有声,没有响没有声音了,所以声音声音中间有间断的,这更靠不住,不说了。所以讲到色法,你注意色跟触两个东西。
“如是有色诸遍处定,色界后边”,所以你要知道,色界这个色,色是包括两个,他现在归纳一个是色法一个触,遍处定,你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它离不开物理作用啊,它离不开,那分析起来,还离不开今天那个朱医师寄来的脑的作用、还离不开色法神经等等作用,“如是有色诸遍处定”,所以色界的后边,色界到了最高处了,舍念清净,进入后面的空无边处定,才把色界这个真的空得掉。
无色界中,“于无色中,空遍一切”,无色界就没有物理作用了,那是精神世界,只有空,“故立遍处,识所行境”,至于心意识这个作用,它所接触到境界“遍一切故”,所以它有遍处,意识有遍处,色遍处的道理,你看他讲得那么啰嗦分析得很清楚。
他就告诉我们,“复次,修观行者,先于所缘思惟胜解,次能制伏,既于制伏得自在已,后即于此遍一切处,如其所欲,而作胜解,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其次告诉你,我们修行的人,叫修观行者,这个观不是眼睛去看,自己反省观察,打坐修定都在反省观察,禅宗说参话头也在反省观察,密宗的观想也是这个。所以修观的这个修行人“先于所缘思惟胜解”,你先对于外面这些道理,了解了,思惟胜解,超越了,你才认清楚了。等于《楞严经》佛说的告诉阿难修行,你要认清楚哪个是主人,哪个是贼啊,你不要把贼进到家里,你把它当成主人错了,你必须要抓住,认清楚了哪个是主人,哪个是贼啊,哪个是客人,你认识清楚了才能制伏它,“既于制伏得自在已”,你晓得这个都是不对的,这个都是灰尘,都是贼,都是客人,把它排除了,自在了,“后即于此遍一切处”,达到了无所不在了,“如其所欲而作胜解”,那就是所谓这个三十七菩提道品里说,欲如意足,你要做到哪个境界就达到哪个境界,“是故”这个道理,“此三”,这样三种了,“如是次第”,这样一个次序。
“八色遍处,善清净故,能引贤圣胜解神通,及于诸事转变神通,如其胜解,随所转变皆能成就”。前面讲八背舍,八解脱的遍处,你真达到清净自己可以转变,定力够了,在那个定力上能够引发“贤圣胜解神通”,智慧也高了,特异功能真的起来,特异功能不是别的,没有特异,就是你本身有的,现在我们起不来就是后天的这些尘渣盖住了,你假设恢复了那个清净,“能引”,你注意这个引,他自己引发了,贤圣胜解的神通的力量,以“及于诸事转变神通”,“胜解”有智慧,神通就是说,智慧是真神通,大智慧来了,你都理解,甚至于对世事,一切世间事可以转变了,“如其胜解,随所转变”,但是转变也是靠智慧来,还是靠定力来,戒定慧,跟到你的胜解才能够跟到你去转变,“皆能成就”,都做到了。
“又能变作金银等物,堪有所用”,呵,这一回给你掉一句很好玩,你真得了胜解神通,你可以转变物质,把这一支香烟,你说你今天要一条黄金,那送你一条,你把它一捏就变成黄金了,他说还真有、“堪有所用”,还真能够用,不过也是一个时间里,所以吕纯阳说神仙啊,那个汉钟离师父,我点铁成金你学这个,一拿就变成黄金,吕纯阳拿到就说,师父啊,这个黄金会不会变掉的?他说会啊,多少时间变,五百年后还是香烟;他说那我不学,他说为什么,他说我不是骗了五百年以后的人害了他嘛,汉钟离说你这样想啊,哈,你可以做神仙,我传你道。这一念就对了,那么佛菩萨在这里没有讲,这个还是永远留下……他是故意测验,要变去了就不要学啊。
“由识遍处善清净故”,你意识所到的,所谓遍处,无所不在,都清净了,“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这是讲四个定,第二个,第一个讲空处定,遍,空无边处定也就是色无边处定,所以那个空无边处定不是般若讲的空哦,是虚空的空,虚空也是个物理作用哦,不是般若讲的空,是没有就是空喽,那个不同喽,但是也不是没有,所以说翻成英文这个空很难翻,英文里头就,连中文也讲不出来,说空,只好……空即是有,说物理世界空,同意识境界空,圣人境界空,都有不同,所以英文里头也找不出来。
“由识……”,意识,识无边处定呢,“识遍处善清净故”,就会引发什么?无诤无愿无智无碍的解脱等很胜的功德,你认识真的意识清净,识的心意识作用会能引发无诤,跟任何人理论没有我见没有主观,没有诤的必要了,你说这个好吃,我说不好吃,你听听都对,因为你喜欢就唯心唯识作用嘛,你喜欢吃就叫好吃,没有什么可诤的,没有必要了,无诤三昧,也无愿三昧,慈悲喜舍,做了就做了,没有什么一个存在的,智慧真到了无障碍的解脱,诸胜功德,这个定的境界。
“由空遍处善清净故”,空无边处定,就是色无边处定,也叫做遍处定。“随其所欲皆转成空”,你真做到了,将来你身体,所以西藏人经常说,喇嘛密宗经常标榜的,其实我也没有看到他们有一个成功,说要走的时候说一声再见,一弹指看不到身体了,空了,如果要留一点给你做纪念的,最多留个十个指甲或者留一点头发,说走了就走了,化成烟一样,连烟都没有,空了,这就是空成就,“空遍处善清净故,随其所欲皆转成空”。
“譬如世间瓦铁金师,初和泥等”,他说譬如世间上打金的打银的做瓦的,先把泥巴合拢来做个模子,“未善调练”,并没有做出来一个空的模子,还没有做好,“解脱位亦尔”,真的到解脱位也是这样,初步,最后的真成功“如善调练”,真正给你做成功了,“胜处位亦尔”,也是这样,“如调练已”,等于你练习好了,那个技术高明“随欲转变”,你要把它捏成扁的就扁的,圆的就是圆的,方的就方的,“遍处位亦尔”,这叫无所不遍。
“复次三三摩地者”,三个三摩地,三个定境界,“云何空三摩地”,三摩地,空的三摩地,三昧定的境界。“谓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心住一缘”,怎么样达到空定,就是说你已经“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你都离开了,就是有情就是众生,生命的道理,并不一定说求长寿啊,及养育者,长养的吃饭呐,我们人靠这个吃饭饮食活到的,等于小孩子靠父母带大,“数取趣等”,就是投胎中阴身,数取趣,这个死了还想转一个身体再来,要这样,这些念头都丢掉了,就是说《金刚经》常讲的,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人相,无我相,都丢掉,也不想他生来世如何如何,当下一心住在一个境界里,这是讲空。
“当知空性略有四种”,空性里头有四种。
“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乐,乃至空无我、我所等”。这就是说你打起坐来修行,就是平常说观察空,意识思惟还在里头反省,你看看一切法,世界上所有有为的,都是空的,不永恒的,无常,一切快乐靠不住的,你可以达到乃至空,无我、我所等,这是靠观察来的,如此反省。
“二、彼果空”,真正念头放下了,也不观察,“谓不动心解脱”,空一切皆空,也没有……“空无贪等一切烦恼”,什么贪欲都没有,真放下。
“第三、内空”,对于自己身体内在空,没有认为这个肉体或者这个意识思想是我,或者我所,乃至我慢等一切的我执都放下了,“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偏执”。
“第四、外空,谓于五欲,空无爱欲。如说我已超过一切有色想故,于外空身作证具足住,乃至广说”。
今天先讲到这里,这个,这一段比较麻烦啊。
注:本书根据南师1994年香港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