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研究》第34讲


我我慢 内外空

今天继续这个生命科学,在《瑜伽师地论》讲修定的部分,非常重要的地方,手边发的影印的是四三二页,对不对?

上次讲到四三二页,这一页的倒数第二行,“乃至广说”啊。

现在接下去,“此中缘妙欲想,名为色想,此想所起贪欲断故”,说为外空,现在讲空的境界,佛法就是讲,大家讲四大皆空,谁能够空的了,你怎么样空,物理世界同生理,这是个实体的东西,怎么修到空,但是要证到空,尤其是四禅八定空无边处定的这个道理,不是空洞的理论,它可以求实证的,可是一般不管中国的佛学里头禅宗啊,净土宗的,各宗各派都讲空,那真是空话,都在那里乱吹空,根本也空不了,那就说空话的空了,现在告诉你修行观察的空,所以讲外空。

“此中缘妙欲想,名为色想”,这一句话就是很多问题在了,所以西藏的学密宗的方法有观空的仪轨,这个观是意识、第六意识,不是幻想,意识进入空境的,这个里头非常细密,不是随便讲话的,所以弥勒菩萨分析的叫唯识学,把第六意识的心意识,识叫做分别意识,分别心就是我们现在的思想,普通人用的知觉感觉,现在的思想它是个分别作用,分别是个学理的名称,就是说我们一个人生下来这个生命有脑筋,能够分析一切作用,这是红的蓝的白的高兴的不高兴的,欢喜的不欢喜的,痛苦的不痛苦的都是分别心的作用,这个分别的作用是识的作用不是意,所以大家晓得讲意识,都没有认识意,把意识外面的外层这个当成是心的作用,实际上那是识的分别,等于我们一个手电筒拿到,或者一个这个焊的五金的那个那个?焊铁的叫什么?这个这个焊铁的、焊铁用的那个放射的火花,那么一般人都把这个火花,我们意识上起的这个花上的这个作用当成心了,实际上那个是识。

现在叫你认识意识中间,此中,于意识中,缘这个妙欲想,名为色想,譬如我们意识境界到达了,譬如你静坐坐到了最好的境界修定,到达了有自己内在的气脉的改变,生理的改变,发生的这个色想的作用,譬如一片光明了,这个是色想,实际上内在静极了发生光明,还是生理物理的转变,可是你有了光明以后呢,经常定在这个光明定的境界里头,就是超过欲界的,譬如男女之欲,饮食男女的这个范围,进入色界的道理,拿我们现在的话,解脱了生理的物理的障碍进入,啊,解脱了生理物质的障碍,进入物理的境界光色的境界,名为色想。

“此想所起贪欲断故”,假设能够在色相的光明境界里定久了,实际上也是本身生命功能所发起的,就断除了欲界的一切欲的关系了,譬如饮食男女都在转了,一般人如果修持到达这个,实验这个境界认为了不起,没有什么了不起,“说为外空”,还属于外空、外境界,还没有达到明心见性。

“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时作意思惟外空,或时作意思惟内空,由观察空或时思惟内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证会。”

可是理由是这样讲,又,再告诉你,修行者,修习这种心理行为叫做修行,那么简单叫做修行,拿我们现在的话由修习或者修炼,由心理行为不断地修习修炼,所以叫修行,这种修行人,由证到“果空”,第一个是观察空哦,我们回转上面要知道,对不对,观察空还用意识思想,第二果空,观察空的境界真有光明空的境界呈现出来,空空洞洞的叫做果空了,如果你到达了这个情形,也不是永远在这个上面哦,或时,有的时候“作意思惟外空”,自己的意识上特别调整一下,而观察思惟外空的境界,或时、有时候“作意思惟内空”,内在的光明身体的感觉也空了,这两种情形在逻辑上叫做“由观察空”,还是要意识加观察的,“或时思惟内外空性”,包涵前面两种,心理上经常这样的练习,心意上这样修持慢慢形成一种定的力量,不是空洞的幻想,“由此力故心俱证会”,那就不是识同意的关系,此心,俱、就是同时,求证到会合了内外空的境界。

“设复于此内外空性,不证会者,便应作意思惟无动,”假定你这样做功夫,设,古文叫做设,现在这个设字就是假设,假定,所以你懂了古文,看到,有时候看到文章里就有设复,假设重新,那翻成白话就是这个样子,假设重新来,重新假设来说,你做功夫于此内外空性,不能求证到,你也没有会合的达到这个境界,那你怎么办呢?“便应作意思惟无动”,你的意识自己要把持,心念思想有意的使它平静不动心,这个不动心是给你意识状况心里造出来,等于你控制了脑神经,控制了心理,把思想宁静下来不想,这是很难哦,一句话是容易啊,做到了,练习到这个功夫“作意思惟无动”,你就要先证此心不动,等于你们讲禅宗这个神秀禅师讲的,此心随时把它扫干净、清净,脑子随时空灵。那么现在叫你怎么做到不动,做不到啊。

引导初步修行人讲,“言无动者”,我这里所告诉你说不动心,怎么叫不动心呢,谓无常想,或复苦想,就是加上意识形态的理解,譬如我们现在平常大家做人,尤其在二十世纪这个阶段,这个科学文明的发达,工商业的竞争,社会的变乱,每一个人思想脑筋停不掉,那么你只好变更方法,你观察世间一切无常,都是靠不住的,前一秒钟同后一秒钟,现在一秒钟都无常,不是永恒,马上变去了,所以自己就懒得想它了,昨天的事,已经昨天过去了,明天的事还没有来,现在的事,现在脑子里本来就不需要留的、空下来,世间一切无常,你把无常的道理看通了,你就是今天做了皇帝,发了大财了不起,最后还是没有,不会给你带走,暂时归你的支配,而且支配还靠不住,永远不属于你所有,一切无常;或者观察世间一切皆苦,这个世间没有乐,毕竟的快乐是假的,轻微的苦大家认错了把它当成快乐,实际上都是究竟毕竟的苦,他说你不动心做不到,你在理论上观察世界一切皆是无常,或者仔细观察清楚世间一切皆苦。

“如是思惟”,你的思想理解中能够向这一方面去透彻地了解便“不为彼我慢等动”,那么你就不为它,什么彼就是它,它是什么呢,外在的境界外在的环境,你就不会为了它生起我慢,我慢是自己、一个人,世界上人都有我,每一个人最笨的人都觉得我了不起,这叫我慢,慢就是憍慢,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的憍慢,我们之所以不能成道不能成功就是被我慢困住了,所以你如果真空不了、不动心做不到,你经常观察无常,观察苦想,这样思惟你自己就不为外在的环境诱导生起我慢,就不动心了。

“由彼不为计我我慢,乃至广说,动其心故,便于二空心俱证会。”

由于它外在的引起,依他起,我们不被它外在牵引,“不为计我我慢”,我们普通一个人,随时随地乃至学佛修道的人更严重,自己都没有检查,检查不出来,随时计较有个我的重要,把我自己看得非常重,计算计较这个我,因为有我,这是下意识的,你不用思想,他那个我的意识从生来就给你挡住的,这个叫我,我慢,由我所生起来心理的状态,自己每一个觉到自己了不起是我慢,上面这个我、计我,计较自己有个我、根本,由这个我所生起心理的状态叫做我慢,自己憍慢。“乃至广说”,他没有广说,没有分析了,只提到我,我慢,分析起来这个心理作用非常大,乃至广说,四个字带过了。佛学不做分析了,拿现在研究心理学,这个里头就可以写一本书了,一个博士论文了,我,由我慢所发生,乃至广说,不说了。

他说我们之所以心之不能不动,都由于我我慢起来,广说动其心故,假设把我我慢去掉,根本去掉,观察一切无常皆是苦想,我我慢去掉的话,“便于二空心俱证会”,所谓内空外空啊,你当时真正求证到会合证入空的境界,这是讲空,如何证得空。

注:本书根据南师1994年香港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