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三法印,我们要记得,第一是空,第二是无愿,第三是无相,那么现在他简单的先提了空,后面还有,现在第二个。
“云何无愿心三摩地”呢,三摩地就是境界,三昧,得住三昧,定的境界。云何就是古文的翻译,把梵文翻成中文,倒转来的文法,云何就是怎么说,怎么说叫做无愿心的三摩地呢,达到无愿心的境界,愿就是愿望了,愿是古文佛学的大乘的翻译,所以菩萨都发愿,大慈悲愿,救世救人都是愿,实际上愿就是一个意识思想的希望,祈求心,普通人叫做希望,叫做祈求,譬如我要发财,普通人我想做官,我想变一个学者,或者我想做一个什么人,甚至我今天上街想去跳舞,这也是一个希望,一个愿一个目的,这是普通人,愿呢,到了菩萨境界世间这一切心没有了,他只想救人度人,救世救人,所以把那一种心理换一个名词叫做愿,因此你就了解无愿的意思,就是心中没有一个祈求的作用,世界上人活到都有个祈求心,过了今天是希望有明天,今年运气不好,希望明年会好,这是愿心,也是祈求心,菩萨境界大乘是无愿。
怎么样达到无愿心境界,这个心,心中无愿,这个三摩地,定的境界,“谓于五取蕴,思惟无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很简单只告诉你一句话,他归纳的,你对于自己的五取蕴,就是五蕴。
请问大家听了那么久,什么叫五蕴?色受想行识,就是生理跟心理合起来,五个蕴藏在里头就是生命的,我们现有生命的这个所包涵的,所以叫五蕴。
你要达到无愿心的三昧境界,就是你对于色,受,感觉,思想,行,生命的动能,识,意识作用,换句话说你要看清楚,五蕴的本身你晓得它,它也是无常,五蕴的本身就是苦的,所以我们对于这个世间的一切,无常与苦,自己大家忘记了,现在我们活到,生命活到很无奈,就是很痛苦了,几乎没有一点真的满意过,思惟无常或苦,那么你只要把意识心住在一缘,住在一个境界上,其它的心念都不动,所谓慈悲喜舍等等都不动,心止于一了,慢慢可以达到无愿心的三昧境界,这都是简单告诉一个原理,这是讲了两个了。
空,无愿,第三个是无相。
“云何无相心三摩地,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诤,心住一缘,如经言,无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广说。”
无相就是同空两样了,空是空哦,物理世界的空也是一种空哦,精神世界的空同物理世界空不同,四禅八定的空无边处定是物理世界的空,要观察到,那真有个空相,大乘的空是无相的空,所以这个里头很有问题哦。
空与无所有处定,乃至无想定有什么差别?现在我出一个题目给你们,无想定与空,与无所有处定应该这个差别是怎么分类?你要搞清楚啊!
不然不要认为自己是研究佛学,是统统不懂,像我刚才所出的题目,应该考倒很多的佛学家答不出来,只能瞎扯,求证到就很难。
现在讲到无相,无相跟空两样,因为你达到有四禅八定的空是有相的空,你达到大乘境界无相的空,那是意识心上的空,现在真讲到无相的空,一切不着相,三摩地,你看一切相不着相,譬如你们打坐闭起眼睛,不管你怎么空怎么清净,你说有没有个相啊,有相,什么相?清净相,(黄医师:受者相)对,还是属于受或者是想的境界,对不对?所以真叫做、什么叫做无相心的三摩地,这就讲、谓就是讲,“于彼诸取蕴灭”,所谓色受想行识,五阴境界里头都不着了,不着边了,而且尽量是火一样熄灭了,在思惟作用上,这个思惟作用第八阿赖耶识的思惟作用上,不是意识,只有一片寂静,非常的寂静,那么此心住在清净,一念不生全体现的心住一缘,只有在这个,到达这个境界。“如经言”,哪个经呢,释迦牟尼佛说的,讲到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有一句话,“无相心三摩地”,怎么讲?“不低不昂”,像我们的天秤一样永远在平等,此心境像这个水一样,流水,永远不起波纹,心境头脑到达这个境界,三摩地,不低不昂,不是这一边高起来那边低下来,平等,“乃至广说”。那么这种地方,这四个字特别注意,包涵了很多,不过他来不及讲,不讲了,乃至广说,就不需要再分析了,广说起来很多。
那么现在提一个问题了,云何名为不低不昂呢,释迦尼佛说不低不昂,像天平秤称一样不是这一头高也不是这一头低的,他说怎么叫不低不昂,不高不低啊,“违顺二相不相应故”。
譬如说你心境达到清净宁静,我们要求就是宁静,结果现在脑筋身心都非常宁静舒服这个是顺相,等于你打坐起来用功起来睡眠起来此心非常舒服宁静就是顺相了,可是你不打坐你跑到香港,今天跑到大富豪,跑到卡拉OK,跑到跳舞厅,跑到咖啡馆,跑到那个什么出事情那一条街,那天晚上死了很多的,兰桂坊,那里头黑房子你钻进去试试看,你的心还是宁静吗?还是定吗?那个是逆相,违相,你要达到可以入世可以出世,违顺二相、这两不相应故,同你都不相干,换句话你今天就是原子弹下来,我这个身体已经炸成灰粉了,此心还没有动过,违相是到如此,顺相还容易,违相难,他说“违顺二相不相应故”,都是接不上的,这叫无相了。
“又二因缘入无相定”,无相定,达到不着相,有二种原因证入,二因缘。(呃,你们以后自己书还是准备啊)
由二种因缘证入无相定,你看了这一段,佛说的,三个空,无相无愿是无相最重要,先证入无相,反过来你达到无相三摩地到了这个定境界,不着相了,那么无愿、空都容易做到了,我们一切在着相,譬如大家坐在这里,在家里出发,吃了饭,向老婆告假,坐在这里听佛经,心境蛮舒服,这是顺相,这里讲课完了,驾上车子回到家里老婆一管,儿子一叫,女儿一叫,逆相来了,违相你就不清净了,你要违顺二相不相应故,可以达到无相定了,不着相了,换一句话说你也不一定,在大众里头、人前也不要闭眼睛也不要打坐,此心安然,这个差不多了。黄医师大概做到了,啊?(黄医师笑)
他说证入无相定二种因缘,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你思想精神内在对一切现象没有留恋没有念,这是叫你把思想意识心境上,甚至你听了佛学还有个空的境界,把空的境界留恋住,已经是思惟空相了,也不对。“不思惟一切相故”,这一条,哎,可是你看很麻烦吧?第二条相反的,二、“正思惟无相界故”,说你想吧又不是在想,不想嘛,的确有个无相境界,你看这个里头很啰嗦了吧。诶,这个要回转来在自己心理状态体会了。
“由不思惟一切相故,于彼诸相不厌不坏,惟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于无相界正思惟故,于彼无相不坚执着,故名不昂。”
他佛法解释的非常逻辑,一般学佛的学禅的就是,所以学禅宗祖师嘛,通宗不通教,只晓得用功夫,理论不懂,开口便乱道,不合逻辑的,通教不通宗,你把学理搞得很好,功夫没有到,好比独眼龙,只看一边了,不对的,所以说学理跟修证功夫配合为一。
现在他就告诉你了,思惟不思惟,他二种因缘到达无相,一、不思惟一切相故,我们懂了,第二句话反转来,正思惟无相界故,你看看了多矛盾啊?不矛盾,他解释给你听,“由不思惟一切相故”,不留恋一切现象,“于彼诸相不厌不坏”,所以我们对一切现象,也不讨厌也没有什么破坏,等于我们买了一个好房子,等于你买了一个好的很喜欢的领带、一套衣服,开始看到很高兴,正合我意,你穿了三个月以后,或者用了,不厌不坏,习惯了,也没有讨厌它,也没有觉得特别好,这叫不思惟一切相故。“惟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因为你习惯了,你不是另外勉强又加上一个意识作用,哦,现在我是不着相,譬如你的房间,你的床铺,天天搞惯了的,脏一点也好,干净一点也好,人家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睡惯了那个床铺还是这里好,那个时候你已经没有厌烦没有什么喜欢。不思惟故,所以叫做不低,比方是这样。
那么相反的呢,“于无相界正思惟故”,因为你已经达到此心没有、不着现象了,不着诸法之相了,所以叫法相。“于彼无相不坚执故”,也不一定说,我心里:嗯、我要修一个无相定的境界,哎呀你们还着相,我没有相了,你还有个“没有相了”就不对了,于无相境界也不坚执,所以叫做不昂。
这种三昧的境界,心境界、心理的状态,这种是无相的心理状态略有二种。“一者方便”,方法,“二方便果”,一个方法告诉你有个成果的,一个方法给你,等于你们读书,我们朱经理一样学了银行以后,懂了很多理论那是方便,你要做到银行经理,像你一样做了二十几年了,已经完全,那个学理都不要,已经丢掉了,自己做的就是方便果,证果了,方法。
言方便者,数数策励,思择安立,于彼诸相,未能解脱,由随相识,于时时中,扰乱心故,彼复数数自策自励,思择安立,方能取果,解脱随相。
暂时先到这一句。
怎么叫做方法呢,“言方便者,数数”你常常常常,自己每次每次每次要勉励自己对思想,选择这样一个空无相的境界,“思择安立”,但是你抓不住啊,心里想我脑筋静下来什么都不想,说清净,你清净不了,不能解脱,因为你跟到外面的相,就是外面的思想,一切感情的现象在转,“由随相识,于时时当中”,扰乱你的心境,“彼复数数自策”,所以因此你要随时注意自己勉励自己,自己拿个鞭子策,就是拿个鞭子打自己,策,譬如马鞭叫做马策,古文就是策字,那么譬如唐诗上,朝朝马策与刀环,手边拿一个马鞭,挂上腰间刀,马策,策就是鞭子,你要数数自策,自己打自己,勉励,自立,“思择安立”,勉强的把心理训练走入培养这个状态,习惯成了自然,“方能取果,解脱随相”,才能够达到真正无相的境界。
然后“于此解脱又解脱故”,你觉得解脱了你以为满足了,那糟糕你已经着相了,有个解脱了,于此解脱又解脱故,解脱还要解脱了,“不自策励思择而住”,用不着勉强自己,心境自然在这个境界,好,这样呢,“是故”,这样名为“极善解脱”,真正解脱。
“若”,假定,“数策励思择安立,方得住者”,你勉强自己把心理状态摆成这样一个无相境界,虽名解脱,是“非善解脱”,也可以叫你有一点成果了,等于说有些同学们常常问我,“老师啊,我有没有进步”,有进步有进步,像李素美经常笑,老师你什么都讲好的,都有进步都有进步,是有进步嘛,不过你那个是一点点进步,我不能够说你一点点进步不叫进步啊。所以佛也说“虽名解脱,非善解脱”,但是也叫解脱啊,对不对?就是这个道理。
注:本书根据南师1994年香港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