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弥勒菩萨说,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二。就是关于这个初步的修习啊,尤其我们讲到安那般那,究竟你们诸位有没有在求证上做功夫,我不知道啊。不过这个主要都讲求证做功夫的。
又勤修行诸瑜伽师,修习如是入出息念,尔时应知五障碍法。
再说,一般真正在修行的,是瑜伽师,禅,YOGA,瑜伽包含了禅定、禅宗、密宗、随便哪一宗等等,甚至于说这个YOGA,一般婆罗门教,外面的,凡是修行走正修的路子,都属于“诸瑜伽师”里头的。如果你们说真的修行,出入息念安那般那,出入息不要搞错了,下面注意一个念字哦!出入息,利用出入息的念,安那般那利用出入息,心念注意在出入息。所以重点不是出气入气,是出入息的念!大家不要搞错了啊,这个意思懂了吧?这很重要啊。所以修这个法门,就是后来密宗发展所谓修气修脉,其实也是搞出入息。不过由此发展下去,天台宗、道家都是这个里头发展下去。所以主要了解出入息念,甚至于密宗的啊、念佛的,都是都忘记了这个念啊,只管出入息,现在叫你们特别注意!
尔时,在修出入息应知五种障碍法,有障碍。
一者于其外缘其心散乱。一边在打坐修这个功夫,实际上这个思想,想到外面许多事,今天什么事情没有办啦、或者什么什么,心在外,这个念与出入息不配合为一,不是出入息念,是外缘的其心散乱。这是第一障碍,所以修行没有成果。
二者入出息转有所艰难。身体不好,或者感冒、或者有病,呼吸不通畅。并不是一定是鼻子哦,身上这里难受、那里有障碍,呼吸并不通畅,身体的感受有许多的障碍。这是第二个障碍。
三者掉举、恶作,缠现在前。掉举就是思想不定,散乱就是乱想了。外缘其心散乱是散乱,掉举比散乱轻一点;好像自己没有乱想,可是这个,到底念不能归一、不能清净、不能专一。轻微的散乱叫做掉举,严重地掉举叫散乱。恶作,这个地方恶作是什么?后悔,很多事情后悔,哎呀昨天啊,换句话恶作拿现在话就是讨厌;心里头一边在修行、一边有讨厌事情、或者讨厌做功夫、讨厌打坐或者什么,就是恶作的范围。可恶的恶,动作的作。
像有掉举啊、恶作啊,缠绵的,缠到你心理状态;现,呈现,在前面,缠现在前,啊,这个文字要那么念。如果说假使把它念错了,三者,掉举、恶作缠,现在前。嘿,这个意思还是很对:缠到现在前。但是就不大通顺了啊。就是意思啊,这个文字,掉举、恶作,缠现,在前面,就是这心理,缠绵的,呈现在前面。这是第三种障碍。
四者昏沉睡眠缠现在前。或者是昏沉,昏沉不是睡眠哦,轻微的迷迷糊糊,不想打坐昏昏沉沉,哎呀,睡一觉再说吧,老师啊,我睡一下啊,等一下起来施食啊、打坐啊就是昏沉。昏沉以后重一点就是睡眠、轻一点叫昏沉。昏沉、睡眠,缠住了自己,呈现在前面。所以不能够得、修安那般那出入息不能够专一。
五者乐与道俗共相杂住。一边是修道,一边喜欢世俗的人,或者喜欢世俗的事。道还是要修的,那么这个这个牌还是要打的、生意发财还是要发的、股票还是要买的、或者酒还是要喝的,或者是离不开世俗上的事情。道是修道的、俗是世俗。乐与道俗共相杂住,不能专修,杂乱地在一起,生活。
如者五法,于未得定欲求心定,及得定已倍复增长,当知一切能为障碍。他说前面这五个条件、五个原因,没有得定的人欲求心定,想来练习修到定;这是上一句,于未得定欲求……,以及,并且已经得定的人,想定力功夫进步,慢慢定力功夫超越下去,当知一切能为障碍,如果前面有这五个条件不顺利,都是有障碍,永远停留在这一点,不会有进步的。
奢摩他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身惛沈。生心下劣。由正修习入出息念。身心轻安,令惛沉下劣俱行身心粗重皆悉远离。
奢摩他就是修止,得止,啊。修出入息念,修到了得止才是奢摩他。呼吸差不多也不呼不吸了,心念也不散乱了,专一在宁静空灵,这个叫奢摩他。上面讲出入息念的总纲,下面讲进入。奢摩他这一部分,讲修止这一部分,“诸随烦恼所染污时”,根本烦恼还不谈,我们心理上根本烦恼啊,分析归纳是:贪、嗔、痴、慢、疑,这是五个根本了;随烦恼呢,是由于这五个根本所发出来的,什么妒忌心啦、这个计较心啦,等等很多;那么你们已经听过那个《百法明门论》同《八识规矩颂》所讲的。根本烦恼是贪嗔痴,随烦恼:有大随烦恼、小随烦恼。换一句话,我们心理上许多的状态不能安详的,都叫做随烦恼。随什么?不是跟到、不是随着烦恼,由于根本烦恼,自己个性上贪嗔痴所发生追随,依附那个上面的。这种烦恼,就是心理不好的状态,染污了自己的清净心,所以不能得奢摩他、不能得止。
那么因为我们随烦恼,当然根本烦恼还没有动了,随烦恼,心理上临时一点譬如一点不如意啊、一点什么、或者是这件事情没有了啊,看起来好像自己也没有动妄念,可是我们人随时在随烦恼中。不是根本烦恼,叫随烦恼。随烦恼归纳起来,就是《百法明门论》上有。你们这个手边都有书的,在我们讲到《八识规矩颂》那个表上都有,大随烦恼八个、小随烦恼多少个,都是心理状况的分析。
就是我们不能得定得止,不能得奢摩他,专一地修到止的境界,被随烦恼所染污了、污染,这个心理。因此我们平常身体觉得疲劳、身体觉得难过,需要休息、需要运动是什么?实际上是心理影响身体,都是被随烦恼所染污了。
因为有随烦恼了,发生昏沉,就发生什么?头脑昏昏的、昏沉了,严重就是懒惰,就非睡下了不可,身体上有痛苦发动,所以睡眠多半是身昏沉来的,身体关系,神经啊疲劳、生活疲劳、紧张等等。但是一小部分需要睡眠是心理关系,譬如心理有痛苦烦恼、或者是心理绝对灰心了,就希望睡眠。啊,身、心两方面。他现在讲的呢,重点偏向于,这些烦恼染污了的,容易使身体昏沉,需要睡眠,没有精神。
那么心理上呢“生心下劣”,心就低沉了、情绪低沉、不喜欢。譬如我们庙子上看到,他们这有些出家的勉强去上殿啊念经啊,你看他合个掌啊,拖着两个很重的腿啊,很不愿意去做这个功课,但是也不得已不去做。那种现象我们眼睛一看,这些人身昏沉、或者心下劣,心理低沉。
那么他说碰到这种情形,要好好地修出入息安那般那,“由正修习入出息念”,心念、第六意识、意念,跟出入息配合好了,如果真对了,诶,马上转过来,身体也轻安安详了、心也平静了,不会消沉了,身心轻安。能够使你昏沉同下劣,心理上的下劣,就是沉闷昏沉同下劣俱行,这两种,或者身体昏沉、心情也没有情绪提不起来;这两种俱行的身心粗重,这两种在佛学上身粗重与心粗重“皆悉远离”。只要你安那般那把出入息调整好,心念跟出入息配合为一啊,就会去掉了。
注:本书根据南师1994年香港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