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研究》第35讲


无常行中有希奇事

好,又若略说,由能永断六种结故,当知建立二种、四种、及以七种诸果胜利,如经广说。

他说由于修这个安那般那出入息法门,永断了六种的结使,贪嗔痴慢疑悔等等,当知建立二种、或者四种,各个经典不一定,七种;换一句话两种也好、四种也好、七种也好,你要得到果位,有成果的,得罗汉果初果,那么这个道理呢,弥勒菩萨讲到这里,如经广说,他不讲了,他说佛已经说过了,在经典上说得很多了,他不分析了。

不过他也讲一下,云何六结,谓顺下分上分二结。见道修道所断二结。若起若生二分位结。如是别别当知,总说有六种结。如其次第建立二种四种七种诸果胜利。

这个我们暂时不谈了,你们大概也听过,分析起来很多,所谓八十八个结使、九十八个结使,贪嗔痴慢疑,在某一步功夫,某一个定的境界,断了多少,就是这个结打开了多少。假使贪嗔痴慢疑八十八种三界结使都打开了,当然大阿罗汉成佛了。那么哪些结使心理状态是见道以后就清净了,但是哪些习惯,要修道以后才能够断的了,等等。

复次,再其次,入出息的念这个法门,关于进出呼吸修习的差别,你修行差别,略有二种。

一者,哪两种?有上;二者无上。它的名称叫做有上、无上。

其有上者,怎么讲呢第一种?谓如有一独处空闲,有一个人专门闭关,独处空闲、修行的第一步哦,求证的修行,单独的,在一个空房子,一天没有事专门修行,叫独处空闲。你们诸位也叫做自己学佛修定,不要吹了,吹了我们会脸红了,不但脸红,连屁股跟到都红了的。那自吹了,那怎么够的上呢?真的学佛是独处空闲,以静定心,非常静,每一天、每一秒钟都如此;如理观察,照这个佛经的佛理,逻辑的道理,反省观察自己,专修。命根系属入息出息,你知道自己现在的生命,就在身,毛孔鼻孔呼吸上面,将来这一口气出去不进来就是死亡,这口气进来不出去也闷死了。你观察的我们的命根,联系属于入息出息上面。叫你专修开始。

若我于入息后无有出息,进来以后气出不去,或出息以后再没有回转来,如是命根即应断灭,就死亡了。

而于无常行中,有希奇事。但是你要注意哦!弥勒菩萨这个是秘密传给你,在密宗就叫做传密法了,就不得了了;所以显教里头都是密法,大家不懂,弥勒菩萨传了。乃复得至出息生时,出息灭已,我命根住,于无常行中有希奇事。刚才我没有讲完啊,什么叫无常?其实大家学呼吸的,都说我常常骂人,学天台宗、学密宗的啊练呼吸,我说你搞这个干什么?呼吸是生灭法,进来出去、出去进来,你在这个上面尽数,紧记住干什么?这样就不是修行了。诶,可是为什么要用(这个)?你要晓得呼吸是无常,生灭法,而无常中间有希奇的事情,这个希奇在哪里?就是身密:“入息灭已,我命根住”。我们要体会自己出气跟进气,或者进来以后不是马上出去,有一刹那停住的;出去以后也有一刹那停住的,要你把握这个!“乃复得至出息生时,出息灭已我命根住”。那么这个你住的阶段呢,就是不出不入这一段,属于中间息停住了,越定得久呢,你身心转化越快,定力越发生。

乃复得至入息生时,彼由攀缘如是事故深心厌离,于三世境所发爱恚,净修其心,是名有上。

他说,乃复、乃至,重新告诉你,“得至入息生时”,就是我们气出去了,你净下来观察,快要回转来,气进来的时候,“彼由攀缘如是事故深心厌离”,因为你智慧一观察,就停在、暂时不进来;一进来,气一进来我们思想妄念动了,攀缘了,攀就是一个一个抓住,缘。深心厌离,希望自己不动心了。那么不动心你观察,呼吸是呼吸哦、思想是思想哦,思想跟呼吸两回事。所以叫你把思想跟呼吸合在一起,叫做出入息念。

这里这一节,他没有提念字哦,念头还是念头。他说当你出息入息进来这个空档的阶段,“于三世境”,过去、现在、未来;前一秒钟、现在这一秒钟、未来这一秒钟,也叫三世;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都叫三世。三世是,时间心理状态的三段的分析地介绍。他说于三世境所发的爱,我们心理对于世间的贪爱,恚,愤怒、愤恨,净修其心,这种爱或者是爱留恋这个世界啦、或者哎呀我有个老人家没有过世,我不能走喽,这些爱心啊、恨心啊赶快净化,使心清净。这样这一节的修法,叫做有上。修出入息有上,上等修法,还有个无上的,更上等。至于十六行修啊,当知无上。十六行另外一段。那么这些呢,在《瑜伽师地论》里头都有。

复次,如是入息出息念住,缘细风色为境界故,名微细住。隔绝一切乱寻伺故,名不流散。发生广大身心所有妙轻安故,名不可伏。

他说,这个都是有关密宗了,所以密宗的法本啊,什么红教白教花教黄教,都从这里出来,套上些咒语啊、套上些佛珠、套上些观想,哦呦不得了啊,呵,我们,学通了人看到好笑啊这个,都是狗屁。显教里都是很清楚啊,没有密,其实这个就是密,现在讲给你听,你也不会做到,还是密。

复次、其次,如是、照这样,入息跟出息的念,中间念真停住了,你慢慢意识心理攀缘细的风色为境界。这句话怎么讲?哪位解释给我听听看?考验考验,你啊?你学中文出身的。讲错了没有关系。你要讲错了,我讲对了,我才不来听你的嘞,对不对?没有关系,所以说,“如是入息出息念住,缘细……”

某男:细的风色就是好像,呃,没有呼吸这个样子。

南师:你讲得差不多了,你已经蛮用心了,他是学国文出身啊,那而且是学旧文学出身,还有问题。你真的讲得差不多了,如果在学校我可以给你打个,打一个,照大学的分数嘛,打个五十九,嘿嘿差一分及格;如果照研究所的分数啊,打个七十,呵呵。

缘细的风色为境界故,风就是色,地水火风都是色法你晓得吧,都是物质的物理、生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你不要认为我们呼吸同空气,是没有颜色的哦,风没有色的哦。风没有色哦、风也没有声哦,空气没有声音的、也没有色的哦;空气之所以有声音,因为碰到东西,这个东西在反应反出来声音,空气本身,它无色、无相、无声、也没有物质的。空气没有物质的,可是它是物理的,所以风本身,地水火风都属于色法。这样懂了吧,要你学会这样仔细,你就懂。

可是风有没有色呢?有色。譬如我告诉你密宗的秘密啊,所以修双身法讲的,一个人精神今天不愉快,精气都在上面头脑上,就身体不舒服了。精不降,乐不生!精不是出精,不是男女性交出精那个精啊,就是精神不下沉啊,身体一天很发胀,甚至血压也会高。精降了,身体很轻松愉快啊,就有乐感出来。乐不一定出精那么男女性交出精那个乐,那个是粗的,就是身体比较舒服。

那么说精不降,乐不生,密宗只说这一句,已经无上秘密。所以我当年一修了(密宗),诶!我说有三句,那些大活佛说哪里三句?我说不告诉你。真的我不告诉他,那我回来在汉地,我就给它加上:精不降乐不生,气不住光不起来。诶,你打起坐来,一片光明是气定了,气化光。神不满,是不会达到无念,精气神三样境界。精降乐生,气聚光显,神满念清净,精气神这三样。神满就是脑,脑电波完全平和了。那么这是我传的密法,当然随便告诉给你们。不像那些喇嘛活佛们,又装模又作样又要钱又要名,什么都要。

所以讲风就是色。缘细的风色为境界,它怎么有境界呢?细的风色,那么昨天你们拿到密宗的书《那洛六法》,里头讲六成就法,打起坐来以后,一身发出来的光明,每一个毛孔都有彩色的光;其实不是光,是气的风色的作用。所以讲《达摩禅经》黄医师还记得,他说上智慧的人会看到风,看出来风,下根人看不到,就有光色。换句话,虚空,地水火风空的境界里头啊,唯一呈现的第一个就是风,气,气有光色带来。那么拿现在一般搞气功人说、这是磁场这是电能,就加进这些花样。“风色为境界故,名微细住”。

假使缘细的风色,你这并不是真有一片光,可是已经认识前面,你譬如有时候坐好了,像密宗讲这个定好、得定的人,眼睛前面星光点点啦,看到虚空这个迷迷糊糊境界,这个已经不得了;这个我们当年就一笑,这个我们很容易达到。啊,微细风色,叫微细住了,就定住了。

那么定在这个上面,“隔绝一切乱寻伺故”,杂乱妄想就没有了,就定在光上,这个叫“不流散”,定住了。

那么因此发生广大的身心,生理上、心理上所有的妙轻安,非常奇妙的,舒服轻灵安详,叫做“不可伏”。不可伏就是很高的,你再没有什么东西把它降伏得住了,这就是很高的。

复次,再其次,修习如是入出息念,你们真的好好修习入出息念,令身无劳,你身体永远不会疲劳,假使有一点疲劳,一注意修定在出入息定住念,身体疲劳就去掉了。善能除遣奢摩他品随烦恼故,能够使你修止的时候啊,不会起很多烦恼心理、随烦恼的障碍。所以修入出息念,令身无劳。那么现在的排版就是第一条。

第二条,修习如是入出息念,令眼无劳,眼睛没有劳,善能除遣毗钵舍那品随烦恼故。这个眼讲心眼,意识的眼睛、智慧的观察,没有疲劳。对于自己起心动念,每一个念头看得很清楚。

由随观察涅槃乐故,名随观乐。因此在这个境界上,随时得到涅槃清净的境界,就发生涅槃寂静之乐了。

由随领受第三静虑地中乐故,由此进步可以得到第三禅的境界,第三禅叫什么名词啊?黄医师?(黄医师:色与空)不要给他放水哦,他答不出来要收一百块,(黄医师:离喜、离喜得乐)离喜得乐,对了,陈博士已经放水了,哈哈,那一百块又拿不到。第三静虑得离喜得乐的境界,名领受乐。无染住故,那么这个境界你到了,自然没有染污了。无恐畏故,不会起恐怖心,所以叫做“安乐住”。

今天讲到这里,明天没有《大学》的课啊,《大学》已经昨天……明天还是这个课,还是照样要带来,今天发的两份,明天要带的。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②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二

复次容有是处。或有一人。作如是念。如来与彼最极下劣得慧解脱阿罗汉果。无有差别。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二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

复次云何有寻有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相应。云何无寻唯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唯伺相应。大梵修已为大梵王。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相应。修习此故。生次上地乃至有顶。唯除无漏诸二摩地。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相。谓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胜解。又唯一味平等显现。

复次云何小三摩地。谓或由所缘故。小观少色故。或由作意故小。小信小欲小胜解故。云何大三摩地。谓或由所缘故大。观多色故。而非无边无际观诸色故。或由作意故大。上信上欲上胜解故。而非无边无际信欲胜解故。云何无量三摩地。谓或由所缘故。无量无边无际观诸色故。或由作意故。无量无边无际信欲胜解故。此中大心三摩地者。谓于一树下想诸天光而生胜解。乃至广说。无量三摩地者。谓四无量。云何于一树下想诸天光而生胜解。谓于欲界极厌坏已得初静虑。为令此定善清净故。更修方便。又闻诸天身带光明。便思惟彼身光明相遍一树下乃至大地大海边际。发生胜解。由三摩地。后后转增。有差别故。令所生起而有差别。云何作意得成唯二。谓随胜解分齐。施设作意故。云何作意唯二为缘修成唯二。谓即由此作意力故。施设所修定有差别。圆满清净转增胜故。云何以修唯二为缘行成唯二。谓如如善修定转增胜。如是如是施设所感生有差别。云何以行唯二为缘补特伽罗建立唯二。谓此因缘所生有情。施设高下胜劣差别。问初二静虑诸天光明有何差别。答如摩尼珠外有光明内无光明。初静虑身亦复如是。外放光明内则不尔。譬如明灯外发光明内自照了。第二静虑身亦如是。若内若外俱有光明。是故经说彼地已上唯一种身。非于下地。

复次云何建立四无量定。谓诸有情有三品故。一者无苦无乐。二者有苦。三者有乐。如其次第。欲与其乐。欲令离苦。欲令其乐永不相离。于彼作意。有四种故。如其次第。建立四种。谓由与乐作意故。拔苦作意故。乐不相离随喜作意故。建立前三。即于此三欲与乐等。为欲令彼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故。嗔恚不染污作意故。贪欲不染污作意故。建立于舍。经言以慈俱心。乃至广说。现前饶益故名慈俱。饶益相故名慈善友。其饶益相略有二种。一欲利益。二欲安乐。此二种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无怨者。离恶意乐故。无敌者。离现乖诤故。无恼害者。离不饶益事故。广者。所缘广大故。大者。利益安乐思惟最胜故。无量者。果无量故。如四大河众流杂处。善修习者。极纯熟故。设有问言。慈俱等心有何等相。故次答言。胜解遍满具足而住。胜解遍满者。增上意乐胜解周普。义具足者。圆满清白故。住者。所修观行日夜专注时专注故。问如经言。善修习慈极于遍净。乃至广说。此何密意。答第三静虑。于诸乐中其乐最胜。忆念此乐。修习慈心。慈最第一故。说修慈极于遍净。忆念空处。修习悲心。亦最第一。以修悲者乐欲拔苦。无色界中。远离众苦断坏等苦。彼都无故。是故忆念无边空处。修悲等至。作如是念。当令一切有苦有情。到无众苦及所依处。修喜定者。亦常忆念无边识处。庆诸有情所得安乐。作如是念。当令一切有情之类受无量乐。犹如识处。识无限量。是故忆念识无边处。修习喜定。

为最第一。修舍定者。亦常忆念无所有处。作如是念。无所有处无漏心地最为后边。舍最第一。如阿罗汉苾刍一切苦乐不苦不乐现行位中皆无染污。当令一切有情之类得如是舍。是故忆念无所有处。修习舍定为最第一。如是一切皆是圣行。唯圣能修。故经宣说觉分俱行。

注:本书根据南师1994年香港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