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统身心性命修行的探讨第三章(5)


未有神仙不读书

南师:“未有神仙不读书”啊,古人有一句话,宏忍师写,清朝有个人,等一下你们抄录了我给你们讲,转到文学来了。中国文化我几次演讲讲重点在什么?在文学。我们这一代一百年来没有一个文学家,很可怜!中国文化重点在文学。你看清朝的文学家,这是舒(位的)“宰相纱笼一饭馀”,你等一下,请张尚德教授那个湖南的毛主席家乡那个腔念一下,很精彩!“宰相纱笼一饭馀”,“秀才文选”是“半饥驱”啊,“由(本)来富贵”是“原如梦”,“未有神仙不读书。”注意哦,你们学佛,右边这边女同学们,哎,光晓得拜拜信仰,不读书,没有学问,有什么书啊?“未有神仙(不读书),场屋摭(zhí)言成脉望,洞天真诰入华胥”,我要给你们解释了。“槐花忙过榴皮湿,挣得英雄证太虚”啊。

张教授:报告老师,“槐花忙过榴皮湿”。

南师:啊?

张教授:“槐花忙过榴皮湿”。

南师:槐花?

张教授:那句话不懂。

南师:啊,都不懂!八句我会解释,慢一点, 现在写好噢。等一下你老兄来朗诵。嗯,好,你现在朗诵啊,你先朗诵来。

张教授:(朗诵)……

《吕翁祠》其二

清·舒位

宰相纱笼一饭馀,秀才文选半饥驱。

南师:当年读书就是这样读的,现在我们叫提倡孩子朗诵。

由(本)来富贵原如梦,未有神仙不读书。
场屋摭言成脉望,洞天真诰入华胥。
槐花忙过榴皮湿,挣(赚)得英雄证太虚。

南师:喏,你们崇拜的毛主席,毛主席的小同乡噢,他是毛主席小同乡。呵,共产党在这边闹,他跑到台湾了,那个时候小孩子就跑出来了,呵,他们小同乡。毛主席的读书的声音、讲话,喏,就是他这个调调。那么刚才念诗是什么,我们过去晓得,我那边念的调又不同,福建的调又不同,这一首诗,你譬如说刚才是张教授念的湖南调。

南师:打开(药瓶),尚德,一次倒出来20颗,就倒一把,你先吞下去,这一瓶归你用,一天两三次,你赶快治好!

那么我们再申明一下,你们要放松腿的放啊。你请呐,宏忍法师用闽南的朗诵方法、发音,同样这首诗,刚才张教授张老先生用的是湖南的湘潭的毛主席的小同乡那个调调,就是中国读书儿童读书都要朗诵的,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这样读书的。

现在请宏忍师念这首诗,我来给你们解释了啊。哎,先报告她用闽南音福建话。好,请念。

宏忍师:(唱念)

宰相纱笼一饭馀,秀才文选半饥驱。
由(本)来富贵原如梦,未有神仙不读书。
场屋摭言成脉望,洞天真诰入华胥。
槐花忙过榴皮湿,挣(赚)得英雄证太虚。

南师:好。这是闽南的发音念法。

哎,你就懂得中国一个问题啊——中国文化,大家注意哦,你们诸位大学者,我们中国了不起是:中国的社会在《大学》的“齐家”里。

我对当年几十年,在哈佛大学一个教授美国人访问我,他提出一个问题问我,在台湾的时候,四十年了。“哎”,他说,“我请问你”,他当年向我背《大学》,用中文背,嗬,我很服他!呵,但是他说,“《大学》好是好,‘治国、齐家、平天下’里没有‘社会’,缺了一环。”

“哎”,我说,“你错了,你完全错了!”

“啊”?他说,“我怎么错啊?我——”,他是汉学大家了。

我说:“那个《大学》里‘齐家’就是社会,不是小家,就是宗法社会。譬如周家、李家大族住在一起,就是个社团,就是个大家,就是个社会。我讲过去是五世同堂、三世同堂,现在大陆虽然到现在还是一样,就是个社会。

“哦”,他说,“我明白了!”

这是一点。他又第二个问题问我,他说:“根据历史啊——世界上的历史,一个国家民族一亡了,永远不会翻身。你像欧美的史上,历史过去很多啊。”

[哎,对不起哦,我知道了,小代。呵,她告诉我时间到了,叫我休息。我这个人讲起话来,休息不了了,哈哈。]

这个——他说:“中国的历史亡国多少次,咦,这很稀奇的事啊!”

我说:“一点都没有稀奇!”

他说:“什么理由?”

我说:“只有一个观念——统一。”

“哦”,他愣住了,“什么统一啊?”

我说:“文化的统一!不是政治。呵,尤其文字统一!”你看中国文字统一,从秦汉以后。不止一个国家,整个的东方亚洲,东南亚:日本、韩国、泰国这些、缅甸都是啊!现在自己反是搞坏了,搞破了,并没有完全断,慢慢会恢复。

我讲这个话,文字统一了几千年,言语没有统一。言语是这一代二十世纪,靠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再来统一,可能是一个新的路了。

文字言语统一了,我早在美国讲过预言,我书上有,未来的中文——世界第二种语言,你注意,现在已经开始。我讲了几十年不白讲,结果兑现了。我也老了,快要走了、死了,大家才讲:“老师啊,你说的对!”

我说:“我本来说的对,可是几十年以后才兑现。”

因此讲到中国文化在文学和语言。

刚才听他两位朗诵这个诗,诗是要朗诵的。不会朗诵诗,没有办法懂音乐。广东话九个音,闽南话八个音,有鼻音等等……我们现在国语是三个音——平、上、去,去声跟平声连在一起的,这个是问题。不过言语统一呢,不在这个音韵上。

现在刚才张教授说“我这一句不懂。”对不起啊,尚德,你居然还叫我老师,不过我不是,我跟你俩是朋友啊,冒充老师吧,你八句都不懂,内容。这就是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在这里,我并不是说你非提倡古诗不可。

你看古诗那行——第一句“宰相纱笼一饭馀”,你们都看了就懂了——做宰相也没有了不起,等于吃一餐饭完了。错了,里头的文化——典故好几个。“宰相纱笼”这个典故,你们注一注,这个诗抄了,推开了。宏忍师要写了,唐朝一个宰相叫王播,姓王,是晚唐的宰相,现在广播电台的“播”。当他穷的时候,在庙上读书,靠和尚那里吃饭,譬如范仲淹,所以中国的丛林和尚庙培养出来多少学者、文人、英雄、豪杰!同时中国的佛教庙子,收养了多少孤寡!是个社会福利,所以中国过去唐宋几千年有没有社会福利?没有这个名称,也都在做了。我说你们现在讲社会福利慈善机构,笑话!中国认为这是应该做的事,还吹个什么呢!尤其是庙上做得多!王播这些年轻穷的,在庙上读书。吃了好几年了,老和尚无所谓,小和尚开他玩笑,和尚吃饭是打板的,你等一下叫那个古道师打板给你听,这里没有板,“嗒嗒、嗒嗒”打得很好听的,“嗒嗒……”这样打起来叫吃饭了有个信号。也打钟叫做打——钟板,现在丛林叫钟板。吃饭的时候打钟板,这个小和尚看王播的讨厌了,吃了那么多年,呵,还在这里读书,不肯出去考功名,整他了,自己中饭先吃了,打板,王播一到斋堂,饭桌子都收了。一两百和尚都回寮房看不见人,他晓得了“讨厌他,唉”,难过啊,写了两句诗在墙上:“上堂已了各西东”啊,“惭愧阇黎饭后钟”,写了两句诗在墙壁上,捆行李走了。这两句诗很有名,在中国文化史上,古史上也很有名。

“上堂已了”,我到斋堂,大家饭吃完了;“各西东”,丛林是和尚的寮房——东寮、西寮两边分开了,大家都回房间休息了,午饭以后。

“惭愧”啊,在这里吃了那么多年饭啊。“阇黎”,是和尚,梵文翻译代号、名称。“惭愧”,和尚“饭后”打“钟”,赶我走了。

二十年后做宰相回来,回到这个庙。回来到这个庙上,他没有记仇哦,没有仇恨,呵,你晓得。回来一看,哦,和尚们也是换了,老和尚也没有了,然后转了半天,一样,他说,“我走的时候还有两句诗呢?”

“哦”,这个当家和尚,“哦”,这下“晓得,你这些(在)那些墙壁上,现在给你,嗬,用最好的玻璃罩、纱纸裱在那里!”因为做了宰相。

他看到了,笑笑,下面接下写两句:“二十年来尘扑面,而今方得碧纱笼”啊!讲人生,二十年的辛苦,功名考取做到宰相,回到庙子上,和尚拍马屁,把他过去写的烂诗,裱起来在那里。呵,所以一首诗: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二十年来尘扑面,而今方得碧纱笼。

很漂亮,他就给他裱起来。

“一饭馀”呢,第一句啊,我解释“宰相纱笼”是第一句,就是这个典故。所以清诗喜欢用典,不是喜欢,清诗同上面历史好多经验故事他把它浓缩变成文学,这个厉害了!所以变成好像看起来用典故,不是用典故,读书多了一看,就晓得这个是什么一回事。“宰相纱笼一饭馀”,是讲——他这首诗是舒位讲吕纯阳的诗。吕纯阳“黄粱一梦”,吕纯阳考功名嘛,考功名在邯郸——河北的邯郸,唐山那一带,饭店里吃饭,碰到一个老头自己在煮饭——黄粱,还在烧饭。结果呢,吕纯阳就靠在桌子睡觉,疲劳了。菜饭还没有来,睡着了,做了一个梦,考取了功名,功名富贵做宰相四十年,最后垮台被杀,一下醒了!一下醒了,看对方的那个老先生黄粱饭还没有熟咧,所以叫“黄粱一梦”。“黄粱”,“粱”——北方的粮食噢,北方叫什么?

男生:高粱。

南师:呵,就高粱(黄米)做的饭。所以“宰相纱笼”,两个故事变成一个文学,“一饭馀”,人生功名富贵刹那之间,骗人的。

“秀才文选”是“半饥驱”,我们这些读书人学者写书做文章报纸上发表,一半是为了肚(子)吃饭啦,什么叫做学问?!当教授拿博士干什么、拿几张文凭,为了吃饭为了生活,一毛钱都不值!所以“秀才文选”,文章写出来,一半是肚子饿了,为生活,什么叫学问?!呵,讲“秀才文选”。

所以下面两句不用典故了,“由(本)来”——从古以来,“富贵原如梦”啊,名句,“由(本)来富贵原如梦,未有神仙不读书”啊。你看《神仙传》上的神仙,这些高僧——禅宗的祖师,每一个文学都很高的!现在参禅,哎哟,两个大字,简体字都写不好,还参禅呢!所以禅宗,连一部《五灯会元》、《指月录》都解释不清楚呢!“未有神仙不读书”。

好,下面两句你又看不懂。什么叫“场屋”呢?考试棚,考场,联考那个考场,古代进考棚,这个地方叫“场屋”。什么叫“摭言”呢?就是应付考试的那个书。古人考试也应付,每一次考完了,前面考取的那些考题,把它集中印一本,拣拢来的。张尚德的文章、魏承思的文章、周瑞金的文章,怎么考取进士、秀才,考得取的,或者孙健文章都把它集中在一起。“场屋摭言”,这些书读多了有屁用!变什么?“成脉望”。什么是“脉望”?书虫代号,有个名称很漂亮叫“脉望”、“蠹鱼”,光吃书的那个白白的、小的,那个叫“蠹鱼”,有个最漂亮名字叫“脉望”。出书,出书,印书出版有屁用啊!给书虫来吃,所以“场屋摭言成脉望”。

什么是“洞天《真诰》”呢?道家的书,陶弘景修道的书,晋朝那个神仙,叫“洞天《真诰》”,等于学密宗的祈祷文、现在佛教的忏悔文、发菩提心文啊这些东西。“洞天《真诰》入华胥”,“华胥”是道家的,我说中国、全人类文化,以柏拉图的理想国——当然先讲西方了,其实不是了,柏拉图(在)后面。中国道家上古文化有华胥之梦,黄帝——轩辕黄帝梦到进入华胥国,天下太平,绝对太平,等于西方极乐世界,这叫“华胥国”,世界理想国,儒家的大同理想——《礼记》上大同篇,柏拉图的理想国,这三个都是空洞的,都是乌托邦,所以“洞天《真诰》入华胥”。

什么叫“槐花忙过榴皮湿”?过去考功名一年夏天到——夏天五六月间到初秋这个阶段考的。槐花开了的时候,考秀才(举人),夏天,就是夏天暑假期间考试,等于现在联考一样。“榴皮”,下一场是考进士,就拿这个花开了的这个季节代表。“槐花忙过榴皮湿”,一般人都在考功名,进大学,拿博士,有屁用!

他吕纯阳了不起,赚了,只有他赚了,成神仙,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所以用一个字“挣”,就是刚才宏忍师念的闽南音“zhuàn”我们浙江温州话也是这样,钱赚来叫挣钱,挣来了,赚来了。只有他赢了,只有释迦牟尼佛、吕纯阳成仙成佛,“挣(赚)得英雄证太虚”,证到空性成仙成佛,才是大英雄哎,读书有屁用!这是一句话。

嘿,最好的一首诗!那么刚才为什么引出来,叫你们这几位学自然博士?这两本书要读,结论。不晓得你们读过(没)?读不懂的,你非要读懂不可,内容啊!

“由(本)来富贵原如梦”,你既然跟着张教授学这个,“未有神仙不读书”。

好了,我讲得太长,大家太累,先休息一下再来噢,放松啊。

你们也听过毛老头子的家乡话念书,念得最标准了!呵。

南师:我不要加了(茶),可以。

马宏达:我现在换气,大家注意风,换气了。

阿俊:添点热的,太凉了。

南师:你加了容易凉,这样可以。

宰相纱笼一饭馀,秀才文选半饥驱。
由(本)来富贵原如梦,未有神仙不读书。

小乌:给你冲杯巧克力吧?

南师:哎,小乌啊,半杯。

小乌:嗯。

南师:哦,换了帕子?。

阿俊:小的。

南师:啊?

阿俊:换了个小的。

南师:我想给你盖一下的,没有,忘记了。

阿俊:小乌拿来的。

南师:小乌啊?

阿俊:在永会身边拿的。

南师:哦哦。

南师:哦,前面是白的,我以为是肉哦。

小代:……白肉。

男生:老师,刚才后面这个“榴皮湿”是什么意思?

南师:就是两个花开的时间不同,槐花开的大概五月间开的,秀才(举人)的季节,联考嘛。“榴皮”是石榴花开的时候,考进士的时候。

马宏达:槐花是五月开,是春试。

南师:哦。

马宏达:石榴是秋天熟,代表秋试。

南师:嗯,对对。

马宏达:一个春试、一个秋试。

男生:一个春闱、一个秋闱。

南师:嗯,对对对对对。

咦,董宏瘦一点了。

南师:哦,槐花是春天啊。

马宏达:槐花是五月开。

南师:榴花是四月啊?

马宏达:四五月期间,因为我在北京有经验,我们春游的时候,槐花开的。

小代:四五月间。

南师:榴花先开?

小代:柳先飞絮,柳絮,槐花。

南师:呃,不是,石榴啊。

小代:石榴后开。

马宏达:石榴也是六月份开。

小代:石榴晚一点。

马宏达:但石榴结了皮、结了石榴、吃了是秋天了,九月份、十月份。

南师:哦,对对,他用了“榴皮湿”。

马宏达:“榴皮湿”嘛!

南师:都是春秋这个秋闱?

马宏达:对对对!刚才小代说她以为这首诗是原来神仙不读书的,那太好了,哈哈,原来神仙……

小代:哦,不,刚才我背想不起来,“由来什么”忘了,“由来神仙不读书”!

南师:哦哦,你背——所以你想不要读书了,呵呵。

小代:“由来神仙不读书”的!

南师:“未有神仙不读书”。

[备注:

1.科举考试四个等级:

科举考试在我国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发展,在唐朝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个等级,院试也称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进行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乡试是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而会试是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殿试则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2.槐树分国槐和洋槐,国槐花期是6-8月,洋槐花期是4、5月间。

3.唐·李淖 《秦中岁时记》:“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曰:‘槐花黄,举子忙。’”是讲唐代长安举子,自六月以后,落第者不出京回家,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习业作文,直到当年七月再献上新作的文章,谓之过夏。时逢槐花正黄,因有此语。元·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槐花黄,举子忙’,你不去求官,则管裹恋着我的女孩儿做甚么?”参阅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乙。

4.槐花

唐·罗邺

行宫门外陌铜驼,两畔分栽此最多。
欲到清秋近时节,争开金蕊向关河。
层楼寄恨飘珠箔,骏马怜香撼玉珂。
愁杀江湖随计者,年年为尔剩奔波。

综上所述,加上这首诗是讲唐朝事,那时还没有引进洋槐,所以花期是夏末初秋,因此此诗中“槐花忙过”是指秋闱。]

南师:好好好,好啊,谢谢!

阿俊:薯片。

南师:你放这儿,好,你也吃。

阿俊:我不用,还有那个小鱼、花生,要不要?

南师:不要,不要了,这个行了。

阿俊:还有你常吃的饼干。

南师:嗯,不要了。

(课间休息)

“啪、啪、啪”(打板声1:40:29)。

南师:好,我们刚才讲到中国文学,我还是再三强调文化的基础在文学,这一百年来没有文学了。都会写文章,而文章是学西方的逻辑也没有学好。博士论文什么东西,都是用逻辑一个格、一个八股、一个套套、一个框框,这样叫博士论文,写的书也是这样,没有内容,看完了就完了,哼!也许我是落伍的。但是会改变,你看到世界上的文化,英文也好,没有文学不行的。文学,大家会写文章,能够流传吸引人的太少了!我到现在很欣赏,我们有《三平斋夜话》的什么主人啊,孙健教授,这些手机上这些什么,你们叫什么?

学生:段子。

南师:哦,倒有好东西。那将来遴选出来的好文章,可是这是小品,大文章没有人。

刚才讲到这首诗“宰相纱笼一饭馀”,庙上的打板吃饭,叫钟板。我还请古道要表演打板吃饭怎么打,叫他敲一下,你们听听看,他内行,弄一块——随便哪里打一下,慢一点啊。我们这里现在定桌吃饭,都是随便叫,因为钟没有弄好,蔡俊、谢锦扬在负责,建两个钟还没有建好。然后钟做了好了,吃饭是打钟了。有些重要事情打钟,全体听得见。

你们读过《滕王阁序》吗?“钟鸣鼎食之家”,人口多了,吃饭打钟,全体就晓得了。“钟鸣鼎食”,不是一盘一盘端出来,一锅端出来,大家在鼎里舀来吃,人口多了,自助餐。所以《藤王阁序》上,“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讲这个南昌那个闹市人的(像)上海住的人太多了,那些大家庭就是个社会,“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那些船来的太多了,怎么叫——船怎么叫“青雀黄龙”?古人木头造的船,中间这一条叫龙骨,船头(尾)上有些画的大鸟会飞的、雕在海上在飞,“青雀”;“黄龙”,有的画的一条龙。是“舸舰迷津”啦,讲滕王阁旁边那个生意之好、商场之繁盛,比上海、比纽约闹热了,船都停满了。“迷津”,已经看不到水了。所以“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说它那个都市的繁华。“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那个水,水路上,长江里头给船遮满了,啊,呵,是形容这个。

那么现在讲到,不是“钟鸣”,庙子上“钟板”,吃饭打钟,后来“打板”。你请,古道师父是专家。禅堂的规矩,他都会的。他现在,打板嘛,吃饭,随便你,打一个,比较一下(古道师父演示打板)

古道师:“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由慢到快),一般打三遍,然后最后“啪”(一声)。

南师:打三遍,你就打三遍嘛,你不要嘴讲嘛。

古道师:“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古道师:一般庙子大的地方,他会各个角上会打,有的是直接往石头上打。

南师:嗯,对了,这是叫“吃饭了,全体穿衣、吃饭,过来了”,这叫“钟板”,丛林。你们光晓得现在讲书院、丛林,见都没有见过,不行的。这是专家,住丛林的,钟板都会。早晨——晨钟暮鼓,打法都不同。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2008年讲座录音整理,定稿于2022年1月